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中国储运网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h u y u n .c o m4.案例分析为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现假设某区域内有三个配送中心(d 1,d 2和d 3),60个客户(客户编号0-59),共有四种车型提供运输服务(v 1,v 2,v 3和v 4)。
车辆所属配送中心及参数如表1所示:表1配送中心及车辆信息在p y t h o n 3.10.6上设计程序代码,运行参数分别为:种群大小100,迭代次数100,交叉概率0.8,变异概率0.1。
运行程序后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运行结果由程序运行结果可知,该路径方案车辆行驶总路程为527.68k m,共花费1220.98元。
以表2中的第一条路线为例,车型v 2从配送中心d 1出发,在完成客户33、12、42之后返回配送中心。
此路径规划方案表明了对车型的充分利用,使得更高效率的完成配送任务。
5.总结本文讨论了多配送中心异构车队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的问题,构建了带时间窗的多车型车辆路径优化模型,提出混合算法对案例进行求解,规划出合理、低成本的路径方案,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使得效益最大化。
合理安排不同的车型进行配送,极大地提高了配送效率。
C(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引用出处[1]胡巧丽,兰建义.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低碳物流配送路径优化[J ].物流科技,2022,45(04):18-23.[2]陶帅涵.疫情影响下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 ].天津理工大学,2022.[3]X i nL ,X uP ,Ma n y i G .L o g i s t i c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r o u t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g e n e t i c a l g o r i t h m [J ].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I n t e l l i g e n c e a n d N e u r o s c i e n c e ,2022,2022.[4]林超,张兵.徐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21(09):12-14.D O I :10.16834/j .c n k i .i s s n 1009-5292.2021.09.004.[5]吕成瑶,邵可南,张帅帅,宫婧.生鲜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0,30(11):168-173.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探讨文/张蒙蒙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农产品的经营离不开物流的支持,物流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在生鲜农产品生产和供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如何有效、高效地管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确保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与新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状山东省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涵盖了种植、采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多个环节。
目前,该省的物流供应链模式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下、损耗率高、成本高昂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也制约了山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一)整合优化供应链资源为了提升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效率,需要整合优化供应链资源。
这包括加强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和仓储的效率。
此外,还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透明化,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二)创新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创新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
例如,采用冷链物流技术,确保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同时,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智能管理和监控。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联合体或合作联盟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三)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是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
因此,应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包括建设和完善冷库设施、冷链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冷链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四)推广电子商务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应积极推广电子商务模式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苹果、蔬菜、水果、禽肉等。
由于农产品易腐烂、保质期短,因此冷链物流在农产品运输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一、现状分析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1)冷链物流设施不足。
目前山东省的冷链物流设施规模相对较小,在农产品运输中存在不少冷链物流设施不足,不利于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
(2)冷链物流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山东省冷链物流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冷链技术和设备,导致在农产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出现质量问题。
(3)冷链物流成本较高。
由于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投入,导致冷链物流成本偏高,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使得农产品价格难以控制。
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未来,冷链物流将向着智能化、节能环保化、安全化等方向发展,同时也将朝着整合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二、发展对策1. 加大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投入为解决目前冷链物流设施不足问题,山东省政府应该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产品储存和运输的能力。
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步伐。
2. 推动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山东省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冷链物流技术水平,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和效率。
还可以大力培育冷链物流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人才储备。
3. 降低冷链物流成本针对冷链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山东省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措施,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减轻农产品运输压力。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降低冷链物流的能耗,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4.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为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质量安全,山东省可以加强对冷链物流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
山东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分析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领跑全国。2017 年 6 月建成全国首 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2018 年,农产品进出 口 2134.1 亿元,规模连续二十年居全国第一。其中,农产品 出口 1150.3 亿元,是全国首个农产品出口规模超千亿的省 份,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比重的 20% 以上。
万吨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构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在冷链产品流通作业环节中,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推广与应用是山东省冷链物流发展新的方向。冷链物流标 准体系是以现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为主,补 充以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并结合冷链企业的运作模式,企 业依靠标准加强冷链物流关键节点的管控,降低断链的风 险,使冷链作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巨大的冷链需求市场
山东是农业生产大省、流通大省和消费大省,农业增加 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特色农产品丰富,素有“全国农业
看山东”之说。近年来,山东省生产端和流通环节的冷链需 求不断扩大。如图 1 所示,2018 年,山东省蔬菜产量 8192 万 吨 ,约占全国的 12%;水果产量 2788.8 万吨 ,约占全国的 10%;猪牛羊禽肉产量 849.3 万吨,约占全国的 10%;水产品 总产量达 816.6 万吨,占全国的 12%;禽蛋类总产量达 447 万 吨,占全国的 14%;奶类总产量达 225.1 万吨,占全国的 7%。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一、前言生鲜农产品是指具有较高水分含量、易腐败性、易变质性、易产生有害微生物的农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其易腐败性和易变质性,生鲜农产品的物流环节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冷链物流是指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特性稳定的物流模式。
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冷链物流尤为重要。
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生鲜农产品产地广泛、品种多样。
由于冷链物流建设还不足,导致生鲜农产品运输中损耗严重,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质量。
研究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对于促进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1. 现状概述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生鲜农产品资源。
由于冷链物流设施的不足,导致很多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很难保持新鲜度和品质。
尤其是在转运、中转环节,很多农产品由于温度控制不当而变质。
山东省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水平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现代冷链物流的要求。
2. 存在的问题(1)设施建设不足:目前,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不足,很多生鲜农产品都无法得到良好的冷藏和冷冻保鲜条件。
(2)技术水平低:冷链物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不同生鲜农产品的保鲜需求。
(3)冷链物流管理不规范:部分冷链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易发生损耗。
(4)冷链物流成本高:当前,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不利于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导致消费者承担更多的成本。
3. 发展优势山东省农业基础雄厚,拥有丰富的生鲜农产品资源,具有天然发展优势。
山东省在冷链物流领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建设基础,具备了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潜力。
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三、发展对策研究1. 加大投入,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速度,提高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覆盖率。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的生鲜农产品产量丰富,其物流供应链模式的研究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以及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山东省在生鲜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包括冷链物流设施、仓储设施、运输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为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供应链构成: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主要由生产者、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等环节构成。
其中,生产者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批发市场负责农产品的集散和交易,零售商则负责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3. 物流模式:目前,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主要采用“生产者-批发市场-零售商”的线性供应链模式。
这种模式在保障农产品供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1. 信息化程度低:当前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信息传递不畅、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 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冷链物流是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山东的冷链物流发展尚不完善,冷链覆盖率较低。
3. 物流成本高:由于物流过程中损耗大、效率低,导致物流成本较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 缺乏标准化管理: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但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体系。
四、优化建议1. 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透明化,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
2. 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加大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冷链覆盖率,确保农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3. 优化物流模式: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优化物流路线和配送方式,降低损耗和成本。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鲜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其新鲜度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生鲜农产品易于腐败,需要保持低温存储和运输,而传统的冷链物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影响了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生鲜农产品的生产量大,种类多,但冷链物流体系相对薄弱,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目前,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水平相对落后,仓储设施不足,运输车辆老旧,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冷链管理手段简单,这些问题影响了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对于提升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即旨在探讨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促进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旨在为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研究冷链物流领域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政府支持政策和企业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提高冷链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山东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山东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推动山东省农产品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生鲜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对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冷链物流则是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鲜农产品供应地之一,其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范文

《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推动,生鲜农产品市场日益繁荣。
山东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其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如何优化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提高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成为山东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分析其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二、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现状山东省在生鲜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以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为主导的农产品生产体系。
然而,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山东省拥有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网络,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冷链物流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为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提供了保障。
其次,物流主体逐渐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外,电商平台的崛起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模式。
各类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纷纷涉足生鲜农产品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购物体验。
然而,当前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部分地区物流网络布局不够合理,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冷链物流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缺乏冷库等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
三、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分析根据实际调研和资料分析,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传统农贸市场模式:以实体农贸市场为载体,通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模式流通环节多、效率低、损耗大。
2. 电商平台模式:借助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通过快递或物流公司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模式具有便捷、高效、覆盖面广等优势。
3. 产地直供模式:通过建立产地直供基地或与农户合作,将新鲜农产品直接从产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种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学生专业班级物流管理专业2013级1班学生姓名(学号)于翠凤(********)指导教师温瑞珺完成时间2016年9月30日二〇一六年九月三十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于翠凤指导教师温瑞珺论文题目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一、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二、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加快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论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
文字要流畅、语言要准确、论点要清楚、论据要准确、论证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数据要求准确,涉及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要表明出处,结论要写的概括简短。
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引用的仙后顺序连续编码。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6.7.15 完成论文日期2016.9.30教研室意见(签字)院长意见(签字)目录摘要 (I)前言 (1)一、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2)(三)农产品冷链标准化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健全 (2)二、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企业规模 (3)(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专业人才 (3)(三)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政策扶植 (3)(四)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4)三、加快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4)(一)提高冷链物流企业产业市场集中度 (4)(二)健全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体系 (4)(三)尽早出台农产品冷链相关扶持政策 (4)(四)重点支持培植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5)结论 (5)参考文献 (6)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物流管理专业2013级1班于翠凤指导教师:温瑞珺【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要求已由解决温饱转到追求安全和营养,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更多人追求新鲜、高品质的农产品及果蔬,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应满足日常消费者的需求。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开始出现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
通过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找到适合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促进策略及相关高新技术,并提出有效的实现路径。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前言农产品冷链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山东省虽然作为国内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但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整体处于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效益差的低水平状态,很难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
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应用率很低,与农产品资源大省、流通大省、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
针对于省内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山东省政府制定出台的《山东省“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总结了本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和八个重点工程[1]。
国际实验表明,完善、高效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实现农产品现代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前提,所以研究与发展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重要意义。
对当前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李黎萍从科技创新策略方面分析了山东省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2],袁学国研究了当前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态势,问题与对策[3],周海霞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进行了研究[4],肖长刚论述了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对策[5],武汉东湖学院周琼婕从“互联网+”第三方冷链物流对生鲜农产品的影响作出了研究[6],王艳霞对物流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7],李联卫从基于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的研究[8],王梦婕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布局进行了关于优化的研究[9]。
本文旨在研究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发展对策,运用文献参考法以及对比法对当前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系统的研究,此次研究已经不仅是体现在其理论意义上,其现实价值也尤为重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力争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一、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山东省是农产品大省,蔬菜、果品、肉类、水产品等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较高比率,向省外输出量比例约达到60%以上,总产值、增加值、出口额等主要统计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依然不断加大。
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保鲜设施建设在全国领先,冷库保有量在全国第一。
山东省注重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建设上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目前“五纵四横一环绕山”高等级公路网已经形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建设密度与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持平。
同时,山东省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冷库、冷链园区、冷藏车的建设。
表12015年主要省份地区的冷库容量和人均冷库容量单位:吨数据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冷链物流企业积极构建与食品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互动发展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济南维尔康、银座股份等食品生产和商贸流通企业,组建了独立核算的专业冷链物流公司,其冷链网络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目前,省内拥有全国最大的贮藏保鲜库群,省内低温储运能力超过400万吨,占全国880万吨的45.5%,居全国首位[2]。
(三)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健全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推动了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出台和完善[3]。
2014 年7 月,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加快培育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
2015 年,山东省规划建设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即将上线运行,此平台的建设表明山东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上有向前迈进一步[4]。
山东省政府已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规划,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开发并推广使用农产品产后低温包装和保鲜技术,推进冷藏链设备完善和提高,并对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不断进行革新,建设冷库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
二、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企业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较低。
截止到2015年底,山东省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企业共计7000多家,其中有27家先后进入全国物流100强企业,但这些企业中只有山东荣庆物流有限公司1家专业从事冷链物流,另外一些企业只是兼营冷链物流业务。
2015年山东省冷链物流市场,根据贝恩的市场集中度衡量标准,山东冷链物流市场处于低度集中状态;从注册资本看,目前从事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注册资本大多只有十几万或几十万;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是山东省冷链物流产业的一个最基本情况,也是其他许多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5]。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专业人才2015年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继续快速发展,带动与之相关的食品和药品行业、制冷行业和保温行业一起发展,还有快速崛起的生鲜电商行业,但与之对应的冷链人才却出现脱节,院校没有设置这个专业,刚毕业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马上进入角色,冷链进一步前进动力不足。
从北京、上海等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无人可用”是他们共同的心声,不仅管理人员面临断层,货机司机和冷库专业员工也越来越稀缺难找。
物以稀为贵,人才的短缺导致企业用人成本快速上涨。
山东省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机构还不多,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物流人才严重匮乏,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严重制约着冷链物流的发展。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缺乏政策扶持美国政府每年拨款 1.5 亿美元建设农业公共信息网络平台。
荷兰政府则对部分企业给予选址、规划及经营方面的指导和资金支持,投入较多资金用于产后保鲜。
而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政府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上也没有过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目前,山东省也尚未建立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关立法、技术标准、认证体系不健全,政府在对农产品物流的调控过程中缺乏制度依据,存在漏洞的物流市场让许多不良商家有机可乘。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缺乏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鲜,绿色是农产品的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最大不同之处,由于生鲜农产品对物流的技术、设备要求高,企业投资成本大,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最大控制。
很多物流企业难以拓展到冷链物流行业中来,缺乏协调供需方的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不能够快速的对农产品进行运输与加工,农产品易腐烂变质,消费者不能及时享受高质量的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鲜农产品的积压,浪费了资源[6]。
三、加快山东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一)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多、小、散”的特点,加强冷链物流资源整合,着力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市场集中度,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向联合式建设、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
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以及贷款融资的支持力度,鼓励那些实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大中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兼并一些实力较弱、效益较差的企业,从而形成一批具有高标准服务水平、高强度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
逐步推动中小型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扩大市场规模。
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组建战略联盟,通过联盟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物流基础设施共同使用等方式,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整体服务水平,各成员公平承担责任与义务,实现联盟各成员的利益最大化[7]。
(二)健全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体系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人才有效输出的有效保障。
山东省应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以及适当的资金投入,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模式,鼓励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和组织培养能成熟运用国内外先进冷链技术创立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应推动冷链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多渠道建立冷链物流培训和实验基地。
学校应加强与境内外专业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人才交流,大力引进市场急需的冷链专业人才。
积极推进链物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强化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加快培养一批高端冷链物流人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