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的危害

合集下载

塑化剂危害

塑化剂危害

塑化剂危害:大量摄入伤精子增加雌激素含量酒鬼酒昨日被曝"塑化剂超标260%",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作出检测的第三方权威性存疑,公司已经将产品送权威部门进行塑化剂检测。

昨日,有业内人士指出,"塑化剂并不是酒鬼酒一家企业的事情,整个白酒行业均面临塑化剂问题。

"塑化剂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眼前,塑化剂究竟对人体有何危害?一、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英文:plasticizer):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塑化剂种类可达百余种。

此次媒体曝出酒鬼酒中被检出3种塑化剂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二、生活中的塑化剂几乎无所不在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医疗卫生用品、油漆等工业产品中,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

生活中的塑化剂几乎无所不在,除了塑胶容器、餐具、日用品、玩具外,连保鲜膜都可能含有塑化剂。

很多不正规厂家在生产塑胶用品、装潢材料、洗发水或是化妆品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地摊货"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盲目追求利益,并未严格按照规定添加或使用邻苯二甲酸酯,所以其生产出的产品很可能含有过量的邻苯二甲酸酯。

或是操作不达标,导致邻苯二甲酸酯不能稳定存在。

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塑化剂是一种塑料中的添加剂,不是食品添加剂,含有塑化剂的食品是人为添加进去的。

塑化剂是不能用于食品当中,而且对于塑料中的增塑剂也有一个标准,而且用了增塑剂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不能用于包装脂肪性的食品,也不能用于婴幼儿的食品包装。

二、“塑化剂”真的影响我们的健康吗?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与塑料分子的连接非常脆弱,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可以从塑料中转移到所接触的食品,乃至大自然中,造成对环境、生物、食品的污染。

塑化剂对食品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塑化剂对食品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塑化剂对食品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塑化剂对食品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一、塑化剂理化性质及危害 1、塑化剂的理化性质塑化剂种类很多包括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脂肪酸酯、苯多酸酯、多元醇酯、环氧烃类、烷基磺酸酯等。

狭义的塑化剂主要是指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约30种酯类的统称目前它是塑化剂的主体主要由1个刚性平面芳环和2个可塑非线性脂肪链组成。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一般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油状黏稠液体属脂溶性物质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大多数是高沸点、低挥发度的液体少数则是熔点较低的固体其合成通常是由萘和邻二甲苯催化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酐然后邻苯二甲酸酐与各种醇类酯化而获得。

2、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危害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虽是一群结构类似的物质但其安全性并不完全一致。

因为其急性毒性比较低故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随着工业的发展而被大量生产使用尽管目前尚未发现由于人体或环境对该类化合物暴露而引起的灾害但还是应关注其慢性毒性的危害。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尽管其大部分可以较快代谢、分解并通过尿液、粪便排出但仍可能有少量在人体内积累。

20世纪80年代有文献对DEHP可能诱发啮齿类动物肿瘤作了详细报道故而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美国环保署(EPA)将其列为人类可能的促癌剂或致癌物质。

目前对于塑化剂安全性的担忧更多的是因为类雌激素作用带来的生殖毒性。

医学毒理学实验表明DEHP、DBP、BBP均会引起男性内分泌紊乱故而带来精子数量减少而且也会促使女性性早熟。

在世界各国都已经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物有了限量规定:欧洲食品安全局制定了几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每天可摄入量即DBP限量值0.01μg/kg、BBP限量值0.5μg/kg、DEHP限量值0.01μg/kg、DIDP限量值0.15μg/kg、DOP限量值0.15μg/kg。

世界卫生组织对DMP的每天摄入量限定在500μg/kg以内。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食品中的塑化剂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塑化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中的化学物质,其不可避免地会进入食品中,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食品中的塑化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一、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塑化剂作为食品中的一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许多使用塑料容器、包装袋等塑料制品。

由于塑料制品中常常含有塑化剂,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塑化剂很容易从塑料制品中释放出来,进入食品。

2.环境污染: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源、大气等。

这些塑化剂会通过食物链逐渐进入到人们食用的食品中。

3.不合格食品添加:一些不正规的食品生产商会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以获取额外的经济利益。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对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二、食品中塑化剂的危害食品中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以下是主要的几个方面:1.内分泌干扰:许多塑化剂是内分泌干扰物质,它们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一系列内分泌紊乱相关的疾病,如生殖系统异常、肿瘤等。

2.发育和生殖问题:塑化剂对胚胎和儿童的发育有着潜在的影响。

长期摄入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影响生殖能力。

3.致癌风险:某些塑化剂被认为具有致癌潜能,长期摄入这些食品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4.其他健康问题:塑化剂还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的健康问题,如免疫功能受损、神经系统损伤等。

三、应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措施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食品中塑化剂问题:1.加强监管:政府和食品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加强对食品行业的日常检查和抽检力度,对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塑化剂。

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对食品行业中使用塑化剂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食品安全。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白酒中塑化剂的检测
abc,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abc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塑 化 剂 的 来 源 05 塑 化 剂 的 限 量 标 准 07 预 防 塑 化 剂 的 措 施
02 塑 化 剂 的 危 害 04 塑 化 剂 的 检 测 方 法 06 白 酒 中 塑 化 剂 的 检 测 实 例
THANKS
汇报人:abc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塑化剂污染水源, 影响鱼类生存
塑化剂污染土壤, 破坏植物生长
塑化剂污染空气, 影响鸟类生存
塑化剂污染河流, 影响水生生物
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降低食品质量:塑化剂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增加食品中毒风险:塑化剂对人体有毒,长期摄入会增加中毒风险 误导消费者:塑化剂会导致食品标签上的成分与实际不符,误导消费者 威胁公共卫生:塑化剂污染水源和土壤,通过食物链威胁公共卫生
清洁生产设备:定期清洗和检查生产设备,确保无残留物和污染源。
选用合格原料:与可靠的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料质量,避免使用含有塑化剂的劣质原料。
控制生产环境:保持生产车间的清洁卫生,防止灰尘、细菌等污染原料和设备。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 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添加标题
直接添加: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口 感,可能会直接在酒中添加塑化剂。
添加标题
生产设备残留: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 了含有塑化剂的设备,塑化剂可能会残留在设备 中,进而污染酒体。
添加标题
环境污染:环境中的塑化剂污染也可能通过水源、 土壤等途径进入白酒中。
存储环境影响

食品安全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

食品安全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关注,食品中塑化剂的存在和危害已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之一。

塑化剂是一类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包装材料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但过量的塑化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与限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食品中塑化剂的种类和危害塑化剂主要是一类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的物质,常见的塑化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其中DEHP是最常见和最具有毒性的塑化剂之一。

过量的塑化剂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塑化剂对生殖系统具有潜在的影响,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生殖能力下降。

其次,塑化剂还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等内脏器官损伤,甚至引发癌症。

此外,长期过量摄入塑化剂还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患哮喘、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二、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严格限制食品中塑化剂的含量,需要有有效的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一种常用且准确的分析方法,能够对食品中的塑化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通过样品的蒸发和溶剂的蒸发,将塑化剂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来进行分析和鉴定。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该方法通过溶液中样品的相对运动速度差异来分离和定量塑化剂,从而实现对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3. 光谱技术近年来,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可用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检测。

光谱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通过塑化剂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或散射特性,来鉴定和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

三、食品中塑化剂的限制与管理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针对食品中塑化剂制定了相应的限制标准和管理措施。

塑化剂的危害

塑化剂的危害

塑化剂的危害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

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导致畸胎、癌症。

环境荷尔蒙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

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内分泌之原本机制,会造成内分泌失调。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长期摄入会产生如下危害: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4、塑化剂伤害人类基因
通过“塑化剂”与“激素”的分子结构对比,塑化剂被证实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

研究团队更发现,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肝脏和泌尿系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5、降低人生殖能力
DEHP塑化剂多用于塑料材质,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湾已将其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

6、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
台师大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沈林琥和高雄医学大学环境医学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龙研究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分析出这些塑化剂产生的基因交互作用会造成心脏、肝脏和肾脏毒性,对人类疾病风险最大的是心血管疾病。

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的塑化剂

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的塑化剂

食品安全避免食品中的塑化剂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塑化剂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塑化剂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避免塑化剂的方法。

一、塑化剂的定义与危害塑化剂是一类能够增加塑料柔韧性、可延展性和可拉伸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塑料制品等领域。

然而,塑化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一些塑化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简称为邻苯酯),被认为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生殖系统异常、肝脏损伤等。

二、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食品中塑化剂的主要来源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食品包装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接触。

食品包装是塑化剂进入食品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塑料瓶、塑料保鲜膜等都可能含有塑化剂。

此外,一些食品加工过程中也会使用塑料容器或塑料工具,这些工具接触食品的过程中,塑化剂有可能渗透入食品中。

三、减少塑化剂风险的方法为了减少食品中塑化剂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选择塑化剂含量较低的食品:选择包装袋上标注无塑化剂或塑化剂含量低的食品,减少摄入塑化剂的量。

2.避免加热食品时使用塑料容器:高温容易使得塑化剂溶解进食品中,因此在加热食品时,尽量使用玻璃或陶瓷容器,避免使用塑料容器。

3.购买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会严格控制塑料包装及其它接触食品的工具,减少塑化剂的使用。

4.注意食品保存方式:某些食品在塑料包装中存储时间过长会导致塑化剂从包装中渗透入食品中,因此在储存食品时,最好将其转移到玻璃或陶瓷容器中。

5.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严禁使用含有塑化剂超标或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同时,加强塑化剂风险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结语食品安全是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了解塑化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选择塑化剂含量低的食品、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加热食品、购买有机食品、注意食品保存方式以及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等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确保食品安全。

塑化剂对人的危害

塑化剂对人的危害

塑化剂对人的危害
根据资料显示,塑化剂是一种非食用化工原料,把它添加到食品中,对人体是有很大危害,其中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都会造成慢性伤害,如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导致儿童出现性别错乱症状。

“塑化剂被曝光多用于饮料、果冻、米线、方便面等食品中,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食用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尤其是儿童。


矿泉水瓶的重复使用也是有危害的。

此外,用方便餐盒打包热食物,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习惯。

据介绍,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反复使用矿泉水瓶,会导致塑料的分解,可能会使有毒物质析出,溶入水中。

该校食品安全专家桑德拉·墨卡迪指出,这些有毒物质包括聚苯乙烯的降解物和可塑剂,试验表明可塑剂会影响动物体内荷尔蒙的作用,危害其身体健康。

塑化剂对儿童的具体影响如下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多数患儿由于性激素过多、过早分泌,影响其成人期最终身高,特别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对最终身高的损害更为严重。

患儿到成人期后,身材矮小可能对其恋爱、就业等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出现相应的社会压力、自卑感等,长期以往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化剂,又称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

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

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

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

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化。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

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DEHP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

2011年5月30日,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表示,塑化剂DEHP 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一个人喝一杯500毫升掺了DEHP饮料就已经超过单日食量上限,这是她30年来看过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起云剂本身没有问题,是有不良业者掺了塑化剂到起云剂配方中,才造成这次塑化剂风暴。

[4]
幼儿使用后果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塑化剂的危害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
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塑化剂进入人体内能排出吗?
实验显示,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具有蓄积性。

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

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地下降。

编辑本段使用范围
根据我国台湾省《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塑胶类中规定,DEHP 溶出限量标准为1.5ppm以下,而食品中则不得添加。

按照惯例,目前各国可容忍的60公斤成人每日摄取量范围为1.2-8.4毫克,这样的含量标准内,人体会将其以尿液、粪便形式代谢出体外。

但酒鬼酒重申,公司产品完全符合GB2757-1981和GB2760-2011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但按照2011年6月《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的标准0.3mg/kg计算,酒鬼酒中的塑化剂超出247%。

白酒本身不需要塑化剂做添加剂,白酒中的塑化剂来自于生产、发酵、贮存、运输过程的塑料设备、器皿的迁移。

8月20日该协会在《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曾指出,全国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2.32 mg/kg,最低0.495 mg/kg,平均0.537 mg/kg。

不知不觉中,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风波已发酵超过72小时,酒鬼酒股票还在停牌。

昨日晚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终于发布公告,确定50度酒鬼酒样品中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为卫生部标准0.3mg/kg的247%。

湖南省质监局:督促其整改
昨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表声明称,“根据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1月21日向质检总局报告,经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进行检测,截至目前的检验结果,其中DBP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督促企业查明产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原因,认真进行整改。


而就在20日晚间,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其官网发表公告称:“湘西自治州质监局对酒鬼酒公司进行执法检查,截至11月20日17:30,没有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行为。

质监部门将继续进行调查核实和原因分析,如发现违法行为,依法从严处理。

”此时,距离媒体
报道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尚未超过48小时,这也是酒鬼酒塑化剂风波发生后,公布的第一个官方检查结果。

记者于昨日晚间再度登录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时,发现网页顶置横幅部位页面异常。

酒鬼酒:尚未回应
记者昨日下午联系酒鬼酒公司证券部门,询问公司是否会因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酒鬼酒没有人为添加塑化剂的行为”而考虑股票复牌,工作人员表示拒绝回答,并表示:“酒鬼酒公司在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中不存在添加塑化剂的可能,并在第一时间将产品送至相关部门检测。

”记者询问何时能够公布结果,该人士表示不清楚,让记者等待公司公告。

记者还就检测机构予以核实,该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但表示并不是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而当昨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初检结果后,记者再次拨打酒鬼酒公司电话求证,然而酒鬼酒公司董秘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新闻链接
专家:白酒塑化剂超标问题由来已久
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爆发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白酒行业塑化剂超标现象由来已久,甚至有的企业产品超标10多倍。

酒业协会曾就此专门开会讨论,但因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所以并没有形成相关规定。

消费者:酒协早知情,为何不公开?
中国酒业协会在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中的暧昧态度,遭到了消费者炮轰:“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一直不公开?”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官网公告,早在2011年6月,中酒协就通过大量全面的测定,发现全国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这些塑化剂成分主要来源于生产和包装环节接触的塑料管、塑料桶等。

晨报记者韩元佳
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酒鬼酒中检出塑化剂问题答记者问——
部分白酒样品检出微量塑化剂
据新华社电针对酒鬼酒中检测出塑化剂问题,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问:有媒体报道酒鬼酒中检出塑化剂,监管部门针对这些问题,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质检部门近期组织开展了对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的风险监测。

目前已完成监测的国产白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同时监测的进口蒸馏酒样品中,有部分样品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经过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有人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

经行业专家分析研判,白酒感官质量要求清亮透明,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起增稠乳化作用,无助于提高白酒的感官质量,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来自于白酒生产储运过程中使用的塑胶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迁移及环境影响等。

问: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是否会造成损害?
答: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摄入量和摄入时间的长短。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媒体报道的酒鬼酒中DBP含量为1.08mg/kg计算,每天饮用1斤,其中的DBP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问:目前我国白酒中有塑化剂的限量标准吗?
答:2011年台湾发生塑化剂污染事件后,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设定了临时限量。

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我国及其他国家均未制定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限量标准。

质检部门已部署对全国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排查,要求抓紧整改,包括调整工艺设备、更换接触材料和产品包装等措施。

发现任何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