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旅游规划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青州文化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青州文化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青州文化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吴全军中文摘要:文化旅游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

笔者运用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青州市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青州文化旅游 SWOT分析对策一、文化旅游的内涵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

文化旅游之“文化”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

因此,文化旅游可定义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

我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

二、青州市文化旅游业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研究,进而分析确定其优劣势、了解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

目前该方法广泛用于研究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公司战略问题。

这一方法有利于开拓思路,正确制定策略。

(一)优势分析1.历史地位重要,文化悠久灿烂“青州”这一名称,最早来自于地理著作《尚书 . 禹贡》。

以当今的“青州”为治所是从东晋开始,此后历经隋、唐、宋、金、元、明、清等封建王朝,建制虽然频繁,但“青州”均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

在长达 1600 年的历史进程中,“青州”始终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古城。

青州文化工程规划方案(3篇)

青州文化工程规划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青州,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被誉为“东方古都”。

近年来,青州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青州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二、规划背景1. 青州文化底蕴深厚:青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

3.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青州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4. 城市发展需要:青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化工程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目标1. 传承青州文化:深入挖掘青州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提升青州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

3.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 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青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规划原则1.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在保护青州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

2. 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

3. 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整合青州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

4. 创新发展,突出特色: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具有青州特色的文化品牌。

五、规划内容1. 文化资源普查与保护(1)开展青州文化资源普查,全面摸清青州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等文化资源。

(2)加强青州文化遗产保护,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3)建立健全青州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 文化产业发展(1)打造青州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青州陶瓷、刺绣、木版年画、青州古玩等特色产业。

(2)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

青州古村落的困境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青州古村落的困境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

2018-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族文艺青州古村落的困境与保护发展现状分析孙云珂张建秋杨韵蕾(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250101)摘要:传统古村落是从古至今人类历史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古村落现如今因乱改乱建、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通过对古村落的历史发展状况及其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来分析青州古村落现在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该用何种手段来修复并推动古村落的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建筑;历史;文化中图分类号:F592.7;K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145-01一、古村落具的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

古村落是指保留了历史文化和当地特色且没有发生较大变动的村落。

是对当地居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宗教信仰、精神观念的一个反映,具有丰富性、包容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2.美学价值。

古村落的选址建设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到一起,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村落也不断变化,体现了历史的沧桑美。

村落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当地优美的环境也体现了当地居民淳朴的民风与憨厚老实的性格,这也可以理解为质朴美。

3.教育价值。

古村落见证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人们可以从古村落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用这些文化和历史来启迪教育当代人。

4.经济价值。

古村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域特色吸引了一批前古村落来旅游的游客。

村民可以销售当地的土特产或者手工艺品,开设农家乐或者民宿等。

这些都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带动经济的发展。

古村落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既可以服务大众,又能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的经济的发展。

二、传统古村落面临的问题第一是古村落周边环境的破坏。

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很多古村落周边建起了工厂及其配套的居住建筑,青山被推平,溪流被掩埋,农田变成了楼房,工厂的建设造成了污染,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青州旅游现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青州旅游现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青州旅游现况分析及前景展望作者:李慧敏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1期文化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同时又面临了强劲的挑战,文化旅游需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保护意识,青州文化旅游业正处在萌芽阶段,我们要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

笔者便是依据青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况、面临的困扰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文化旅游的内涵说起文化旅游,其定义是,国度不同、风俗不同、年代不同对其定义也不同。

而我心中对文化旅游的理解是这样的:文化旅游,即文化为主导,旅游作为辅助,而这种形式的旅游则是游客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导,在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的同时感悟并领略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一种旅游新形式。

在我国,文化旅游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这也是最常见的形式,如西安古城、敦煌莫高窟;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形式,如博物馆游、现代书画艺术游;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此种较为少见。

二、青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况国际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得到了青州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不断重视,青州的文化旅游业蓬勃兴起,并且成为了青州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青州旅游景区建设的投资,截至今天,青州文化旅游业的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大体分为五个区域:佛寿文化旅游区以驼山石窟、泰和寺、龙兴寺为主;古城文化旅游区以东夷文化园、偶园古街、青州宋城为主;东方花都文化旅游区以花博会为标志;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以弥河水生态为主兼之青州蜜桃、弥河银瓜、柿饼山楂美食游;自然风景休闲度假旅游区以仰天山国家森林为主。

这五个区域的形成,使青州的文化旅游事业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青州市城市规划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青州市城市规划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青州市城市规划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摘要:青州面临“千年古城新崛起”的历史使命,本论文从规划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青州市规划的现状,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规划;问题;发展策略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从上古至宋金时期,青州大部分时期是中国一级行政区的建制,近现代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青州渐式衰微。

青州位于山东省“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格局的中心,新时期,面临“千年古城新崛起”的历史使命。

从内部规划方面入手,立足自身,挖掘核心价值,发挥青州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商贸物流、特色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增强青州特色,塑造魅力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规划现状青州城市一直是以古城为中心向外延伸扩展的格局,出于城市功能拓展和环境改善的需要,青州市先后对古城进行改造,古城原有低矮平缓的形态逐步被多层、高层现代建筑打乱,对绿树掩映的古城环境和“青、古”城市风貌特色造成消极影响。

青州城市建设过于集中在古城,导致城市发展受到诸多制约。

近年来,青州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展,而古城内部发展空间有限导致城市功能难以拓展,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

古城外围缺乏规划引导和统一布局,城乡用地混杂,功能不完善,亦难以体现现代青州城市形象。

2、存在的问题2.1框架大、结构散青州不断地外延扩张并不能促进城市中心的繁荣,相反,只能导致城市分散和疏离。

新规划建设的会展体育中心等项目布局孤立分散,难以发挥带动效应;大学园、峱山等片区与城市缺乏联系,结构松散;城市建设四面出击,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集中成片的建设区。

2.2功能虚弱、活力不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缺乏具有活力的城市核心。

商业商贸设施规模小、分布零散,城市商业中心活力不足,部分设施闲置。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群众性文化设施缺乏。

城市商务办公设施缺乏统一布局,城市核心区功能弱。

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缺乏人气和吸引力。

青州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及其对策

青州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及其对策
游效益,又能起教育作用。同时建设配套齐全的旅游
线路,培养宣传营销队伍,及时将某些产品以实物形
式和游客的可参与活动形式表现出来,因为文化不是
静止的,要让它活起来、动起来、流通起来。再比如在
花卉产业中可以考虑开发花卉旅游商品、花卉与美
食、花卉与节庆、花卉与宗教(如莲花和佛教等)等,还
有文学与宗教、文学人物及历史人物与纪念品的结合
务院讨论并通过5文化产业振兴规划6
,为未来几年我
国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据悉,文化部正在与国
家旅游局共同研究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政策
意见,拟从2010年开始,每4年推出一个中国文化旅
游主题年,每2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
同时山东省也制定了建设/旅游强省0的目标
,并拨出
专项基金用于旅游产业发展。青州市政府也制定了
等。
其次是宗教灵属的召唤。浓烈的宗教氛围呈现
了多姿多彩的宗教文化,世界五大宗教)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在青州有着久远的历史,
其标志性的建筑留存有的依然保存完好,如真教寺、
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基督教青年会遗址等。
龙兴寺、广福寺及代表道教文化的甲子文化园等新项
目正在建设中。代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和西方
山两园一馆一寺0最为有名。突出的特征分别是
:云
门山的/寿0字
,驼山的摩崖石窟造像群,玲珑山的魏
碑鼻祖郑道昭题刻,有/国家森林公园0美誉的仰天
山;建于宋代的范公亭公园(为纪念曾在青州任知州
的范仲淹而设。亭内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居住了近
20年的地方)归来堂) ,清代康熙风格的园林)偶
园;有/小大博物馆,天下第一流0美誉的青州博物馆
在进行/十一园十二馆0的建设

论青州市旅游开发

论青州市旅游开发

论青州市旅游开发一、描述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古“九州”之一。

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现为省辖县级市。

青州市总面积1569平方千米,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

2010年辖4个街道办事处和8个镇,人口94.04万。

胶济铁路和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内交叉贯通,309国道、352省道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潍坊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50个少数民族成份、34572人,其中回族22446人,满族4544人,蒙古族1086人,其他过百人的少数民族有13个。

青州市是山东省2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市(曹县)之一,有34个少数民族成份、24775人,其中回族21212人,满族2712人,主要聚居在城区和近郊,有回族乡1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街办4个,民族中小学9处,民族中专1处,民族医院2处。

青州旅游近些年发展迅速,其中风景景观,有云门山、驼山、玲珑山、仰天山等。

以花博会为口号转而进入到实业大力带动了,十一旅游发展。

但是拟态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以及旅游纪念品的方面仍然不完善,需要找到迅速发展这些方面的方式,科学绿色发展。

二、分析1、旅游等于旅游标志物。

有目的地人才会产生旅游的愿望,而愿望就是所谓的旅游标志物带给人们的欲望,驱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前提。

2、我的家乡没有所谓的旅游标志物3、政府在旅游开发中错位①重视景区开发,但不重视地标②重视宣传,但抓不到重点③重视风景,不重视形象。

多地区存在以上分析的问题三、开发打造旅游标志物①首先找到原型,比如一座山,一条街。

青州以文化为基础,打造古城青州,成为旅游标志物。

②赋予意义,包括宗教意义、历史审美等意义,为古城青州赋予意义,扩大影响力。

③政府旅游公共关系,其中包括整体公共关系,通过媒体进行公关。

以打造旅游标志物为中心的公关,还有大型活动等。

关于青州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的探讨

关于青州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的探讨

关于青州乡村旅游开发策略的探讨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利于提高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草根文化等农村资源利用率,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扩大乡村就业、创业机会,让旅游娱乐、交通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建设,加快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步伐。

本文,将对乡村旅游具体开发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标签:青州;乡村旅游;开发策略在青州乡村旅游开发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其集中体现于缺理念、缺规划、缺内容、缺有效运营和整合几个方面。

同时,在旅游开发期间,生态破坏行为屡见不鲜,同质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一直未能实现乡村旅游的高效发展。

针对青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要把握好这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合理进行开发。

一、科学规划开发在乡村旅游开发道路上,要始终坚持“宏观调控、景区衔接、发展精品”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工作。

总体规划期间,将土地利用、城市规划视为重点,明确走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路线,系统化评估乡村旅游开发的技术、经济、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再部署绿色文明开发方案,进而从乡村旅游开发中获得长期的经济社会效益,且从根本上避免旅游地出现脏乱差情况。

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当地环保部门、发改部门、林业部门等相关部门要担任起自身监督职责,对各项规划工作的实施展开实时监督,以保证规划工作科学性。

另外,在规划工作中,要做好导游解说、管理人员监督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工作,还要注意对地方资源展开深入挖掘。

以青州市为例,这个地区有大量观赏树种,它的花卉资源也比较丰富,有东高兰花等多个花卉生产基地。

同时,青州的蜜桃资源和有机农业资源也比较丰富,且是“海岱文化”、“东夷文化”发祥地。

因而,在乡村旅游规划工作中,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地。

二、完善基础设施乡村旅游开发中,原有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要加强道路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公共厕所、通信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州古城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摘要本文开始先从各方面对古城所在的青州市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然后对青州古城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分析,主要从基础设施、人员素质、接待三个方面提出了青州古城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对青州古城旅游建设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古城;旅游;问题;对策AbstractThis paper began where the first aspect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Qingzhou be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then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ancient city of Qingzhou makes a brief analysis.Mainly from the infrastructur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reception three proposed Qingzhou city tourism planning Problems.Qingzhou city tour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ade some explorator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ancient city; tourism;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2)前言 (4)青州古城的历史与现状 (5)青州古城的区位分析 (5)青州古城的历史背景 (5)青州古城的发展现状 (6)青州古城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7)一、基础服务设施条件较差 (7)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7)三、旅游产品、纪念品缺乏 (7)青州古城旅游发展问题对策 (7)一、整合旅游设施 (7)二、提高古城的整体服务水平 (8)三、旅游产品开发 (8)四、加强宣传 (8)五、加强环保教育,培养都市旅游生态环境 (8)结语 (9)参考文献 (1)前言近几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三名一强”生态文明新青州的总体目标,根据“一城五区”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提炼和整合,使青州的旅游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特别是2009年,青州借“七博会”的举办,促成了一大批旅游项目的投产和竣工。

一个崭新的青州旅游大格局已经形成。

但要把青州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还任重而道远。

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关注,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游客对景点与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看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一条龙”似的旅游方式在各大小景点普及开来并带动着当地商业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青州古城旅游前景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有关部门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多为旅客着想,找到现有景区的不足,加紧改善,以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青州古城的历史与现状青州古城的区位分析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古“九州”之一。

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属半山区半平原地形结构。

胶济铁路和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内交叉贯通,309国道、352省道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青州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等1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2013年11月18日被国务院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

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

大禹治水划九州,青州为九州之一。

被公认为科学价值很高的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诸州中就有青州,称青州“东北据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

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

并注释说:“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

《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州迭为名城重镇,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

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的历史。

青州古城的历史背景青州古城历史悠久、地望攸重,仅有明确记载的城建历史就达两千二百多年。

自西汉初年始,在今天青州地域范围内,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满洲驻防旗城、东关圩子城六座古城。

明洪武九年以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青州古城一直是整个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青州古城是在古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的基础上历经演变保存至今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古城。

青州古城历史上人文阜胜,寇准、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等先后知任青州。

李清照客居青州十八年,留下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婉约词章。

青州的冯氏、房氏、刘氏、石氏等大量名门望族、名宦重臣皆以其诗书传家、功名卓著名扬域内,共同缔造着古城的历史厚重与文化辉煌,其中宋朝王曾是科举史上罕见的“三元宰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