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的历史建筑与人文研究
青州古城的介绍

青州古城的介绍青州古城——古老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座落在京杭大运河的南岸,与运河之水相依相伴,是中国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青州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青州古城的城墙是其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城墙建于明代,高大而坚固,总长近九公里,周围环绕着城市的繁华市区。
城墙上建有城楼、角楼和瞭望台等设施,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城墙东南角的“青州八景”之一的“东南出城楼”。
站在城墙上俯瞰,可以看到整个古城的繁华景象,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
古城内的街道依然保留着古代的风貌。
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是两排古老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风格各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青州古城的“四大名楼”——东华楼、西华楼、南华楼、北华楼。
这四座楼阁由明代的文人雅士修建而成,楼内保存着丰富的古代文物和文化遗产,是研究青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青州古城还有许多著名的庙宇和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青州大清真寺,它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建于唐代。
寺内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代经书,是伊斯兰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此外,青州古城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如普救寺、岳阳楼、关帝庙等,这些庙宇体现了青州古城深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底蕴。
青州古城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
这里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心,历史上曾是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青州古城还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
此外,青州古城还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如剪纸、陶瓷等,这些艺术形式体现了青州古城独特的地方特色。
青州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观光旅游,感受古城的魅力。
青州古城还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庙会,如青州古城文化旅游节、青州古城庙会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青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青州古城天主教堂介绍

青州古城天主教堂介绍
摘要:
1.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简介
2.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的历史沿革
3.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4.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
5.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的保护和利用
正文:
青州古城天主教堂,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天主教堂。
它见证了青州古城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
当时,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天主教开始传入中国。
1879 年,法国传教士在青州设立了天主教教区,并开始兴建天主教堂。
经过多次扩建和维修,青州古城天主教堂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青州古城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独具特色。
它采用了传统的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有精美的彩色玻璃窗、雕刻精美的祭坛和油画等。
这些元素都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青州古城天主教堂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
它是中国天主教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
体。
同时,它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青州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场所。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青州市政府对青州古城天主教堂进行了多次维修和保护。
如今,青州古城天主教堂已成为青州市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总之,青州古城天主教堂是一座集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于一身的建筑。
它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哎呀,这可真是个好题目啊!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一听就让人觉得兴奋又神秘。
不过,我可是有点懵了,毕竟我对青州的了解有限,更别提什么先贤遗迹了。
但是,既然是作文题目,那我就得尽力而为,瞎扯一番吧!话说那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青州,准备开始我们的研学之旅。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神秘的先贤遗迹。
到了目的地,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探险。
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孔庙”的地方。
据说这里是孔子的故居,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一进门,我就被那庄严肃穆的气氛所吸引。
只见庙里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他那慈祥的笑容仿佛在告诉我们:“勤学力行,不负韶华。
”我们纷纷上前鞠躬致敬,心里暗暗发誓要向这位伟大的先贤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曹娥碑”的地方。
这是一块刻有曹娥救父事迹的石碑,据说她为了救父亲而投江自尽,感动了无数后人。
我们在碑前驻足良久,感叹曹娥的孝心和勇敢。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曹娥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孝道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一个叫做“王羲之故居”的地方。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字如行云流水,美不胜收。
我们在故居里欣赏了他的书法作品,感叹不已。
我们也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家,必须要勤奋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青州古城”的地方。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我们在古城里漫步,感受着那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我们也意识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失传。
这次青州研学之旅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眼界,还让我们更加敬仰先贤们的丰功伟绩。
回到学校后,我们要把这次研学的经历写成一篇作文,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青州的历史文化。
这次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的旅程让我们收获颇丰。
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哎呀,说得我都有点激动了呢!。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的奇妙之旅》一到青州,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和现代交织的奇妙空间。
那古街古巷,就像一个个的时光宝盒,随便打开一个,可能就有先贤的故事蹦出来。
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偶园。
刚进园子,那股子清新中带着古韵的气息就把我给拿捏住了。
看那假山,堆叠得奇形怪状的,但又特别和谐,就像几个巨人凑在一起悄悄说先贤们的趣事呢。
我凑到近前去仔细瞅,发现这假山的石头表面坑坑洼洼的,还长着些青苔,摸一把,凉丝丝的,这感觉就像是和几百年前的园子有了肌肤之亲。
园子里的树木也是各种各样,有一棵大树我印象特别深。
树干粗得呀,我感觉我和小伙伴两个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树枝像无数条胳膊,向着天空挥舞,似乎想抓住过往的历史。
走着走着,来到了冯溥的住处。
里面的布置很朴素,但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高雅。
桌椅摆放得稳稳当当,就像冯溥还坐在那儿读书写字一样。
我想象着冯溥在这儿的生活,他一定每天对着窗外的园子,心思一会儿在书上,一会儿在这山水之间。
这里的每一寸地方可能都有他的脚印,说不定我脚下踩的这个砖缝,他也曾经踩过。
我试着迈着小步,像古人走路那样,一摇三晃的,结果差点撞到旁边的柱子上,把小伙伴们笑得前仰后合。
从偶园出来,我们又去了青州博物馆。
哇塞,这里面的文物就像一群不会说话的用沉默讲述青州故事的老人。
有一个古代的花瓶,瓶身上画着精致的图案,那线条,细得像头发丝一样。
我趴在玻璃柜上看了半天,眼睛都快贴上去了。
旁边有一个哥们看得太入神,鼻子差点怼在玻璃上,被馆里的工作人员提醒了一下,那模样别提多好笑了。
这里还有好多先贤们用过的东西,可能一个毛笔,就是某位大诗人曾经用来写下绝妙诗句的工具;一个砚台,也许曾蘸着先贤的智慧之墨。
这次青州研学,我就像一个寻找宝藏的小探险家,在这个城市里,通过那些先贤的遗迹找到了珍贵的人文宝藏。
《青州:探寻人文风骨之行》青州这地儿啊,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它的人文气息浓郁得就像一碗熬了好久的汤,满满的都是料。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青州,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吧!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
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去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
我们要去的是青州博物馆。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青州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器物和书籍,还有一些珍贵的艺术品。
这些文物虽然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风雨洗礼,但它们依然保存完好,向我们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和智慧。
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是青州古城。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街道。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房屋和城墙,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街道都是青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青州的历史和发展。
除了博物馆和古城之外,我们还可以去青州的一些名胜古迹进行参观。
比如说,我们可以去孔庙祭拜孔子;去五龙潭公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去大明湖畔散步享受宁静的环境等等。
这些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背景,可以让我们在游览的同时感受到青州的文化气息。
青州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可以品尝当地美食,欣赏美丽景色;还可以体验传统文化活动,感受浓郁的乡土风情。
希望大家都能来青州研学旅行一次,留下美好的回忆!。
山东青州古城简介

山东青州古城简介山东青州古城,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青州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集中、城市布局完整等特点的古城。
它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是270公里,坐落在河北山脉脊郁山之上,毗邻河南省境内,乃山东省望族之乡。
青州古城历史悠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楚河汉界起承袭至今,曾为晋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古代就有着“东城三百里”的盛誉。
早在唐宋时期,青州古城又称“昭应”,以它先进的水利、社会治安和鼎盛的文化教育而闻名,被誉为“江西宋城”和“江南福建”。
古佛塔、古水利、古建筑和古文化遗存等,都昭示着先贤心绪之存留。
青州古城文化集中,古建筑多,城墙完整,布局完整,是近代新版的“亮国”。
据古老的地图记载,上至金风山、东至清河,西至清江、南至水北河,四周有河山环抱,城市新老古代景点区位公平,未经太多的改变,与500多年前的城市一模一样。
青州古城至今仍龙宿,保持着完整的城市地形,也是山东西北地区最大的古城之一。
近几年来,为了配合政府考虑到更好地将青州古城保护下来,经过大量修缮,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据了解,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此间,古城变得更加活跃,游客组团游览时光。
青州古城最著名的建筑文物,有庙宇和政府机构办公楼,以及青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故石墙”。
古石墙现存址俯瞰青州城,它是青州古城历史的见证者。
古宫元话,“古石墙两边行行青州城,日日夜夜据其视角”,其“古石墙”,是惟一留存至今的古代城墙,其中多处有古朴的牧歌彩绘,更是具有一定文��价值。
青州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集中、城市布局完整的古城,是济南、潍坊地区的管辖区之一,它有很多历史文物、传说和文化特色。
古城有悠久的历史,古建筑群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值得游客参观领略。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

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
青州古城是国内外罕见,至今保存完好、山水城一体的明清古城。
大量衙署建筑遗存、遍布古街的牌坊、120多条明清古街巷及众多传统民居,蔚为大观。
隆盛糕点、金城药铺等老字号和特色店铺400多家,青州府传统名吃100多种,延续着海岱都会的繁华。
世界上最早的拉弦乐器——青州挫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回族花毽以及满族八角鼓等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述说着青州古城独具魅力的地域文化。
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新入选的5A级景区,景区全天免费,全程逛完大约需要一天时间。
虽然名字上叫古城,但是来到才发现大多数建筑都是现代仿古代建筑还有很多正在建设中,缺乏历史的气息和文化底蕴。
虽然建筑上看起来很古代但是建筑大多都是使用现在的砖瓦特别的新,和名字上的古城有很大的矛盾。
大概算是仿古城吧。
昭德古街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东门大街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清真寺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青州古城。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

青州研学瞻仰先贤遗迹探寻人文风骨作文青州,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牛逼!它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和自然景观。
这次我去青州研学,瞻仰了先贤遗迹,探寻了人文风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我们先去了青州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我看到了一件古代的青铜器,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真是太神奇了!还有一个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青州古城”,感觉像是在向我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接着我们去了孔庙,这里是孔子的故乡,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孔庙之一。
我看到了很多孔子的雕像和画像,还有一本厚厚的《论语》,里面记载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
我觉得孔子真的很厉害,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呢!
除了孔庙,我们还去了其他一些古迹,比如古城墙、古街道等等。
这些古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城市的魅力和气息。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我还结交了很多新朋友。
我们一起参观古迹、品尝美食、交流心得,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时光。
我觉得这种集体活动真的很有意思,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也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这次青州研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我相信这次经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州古城的历史建筑与人文研究青州古城(6张)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九州”之一,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
青州在远古时为东夷之地,传说大禹治水后,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扬、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是其中之一、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围约计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
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称“海岱惟青州”。
海即渤海,岱即泰山。
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并注释说:“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
”[1]地理位置青州市东临昌乐县,西靠淄博市的淄川、临淄两区,南接临朐,北与东营市的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市毗连,总面积1563.8平方公里,跨东径118°10′~118°46′,北纬36°24′~36°56′范围内。
胶济铁路和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内交叉贯通,309国道、352省道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古城历史州,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
根据出土文物考察,早在七千多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的发源地。
境内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有270多处。
大禹治水划九青州为九州之一。
被公认为科学价值很高的我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古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诸州中就有青州,称青州“东北据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惟青州”。
据《周礼》记载:“正东曰青州”。
并注释说:“盖因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
《吕氏春秋》称青州为“东方之州”。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州迭为名城重镇,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
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是全国13刺史部之一,治所广县城(今城西1华里处),辖5郡4国100多县。
魏晋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辖9郡47县,期间公元399年-410年作为南燕国国都,慕容德成为山东境内的唯一一个皇帝。
隋置青州总管府,辖4郡36县。
唐仍先后置青州总管府、都督府,辖8州49县,中唐及五代设平卢淄青节镇,辖15州。
北宋初设京东路,辖26府、州、军、89县,熙宁七年设京东东路,辖1府7州36县。
金设山东东路,辖2府11州53县83镇。
元初设益都行省,后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辖3路12州44县。
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辖6府15州89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移治历城。
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为青州府治所。
青州古城池也随着历史的变革不断变迁,汉设广县城,现瀑水涧以西。
公元311年(晋永嘉五年)建广固城,经六次大攻坚战,至410年夷为平地。
东晋灭南燕后,另筑东阳城(西至现海军402医院,南至南阳河,东至城关医院,北至尧王山路)。
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规模比济南高3尺长1里。
[2]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
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
宋金在此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
1948年3月-1949年4月,华东局驻青州。
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较多。
汉代封召欧为广侯传五世,封刘便为广侯传三世,元封迈努为忠靖王、益王,明封齐王、汉王、衡王。
[2]青州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并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
尤其是许多佛教遗存的发现和修复,以及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营构了较高层面的内涵。
[2]古城沿革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的历史。
自西汉初年,先后存在过六座古城,分别是汉代的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以及满族旗城。
[3]青州古城文化旅游的范围约计10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三部分: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
[3]城内结构城内现存古街巷上百条,包括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的昭德古街,以及偶园街、卫街、东门大街、北门大街、参将府街等街巷,大部分街巷的名称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这些街巷肌理清晰,空间布局完整,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城传统风貌,其中,北门大街、偶园街、东门大街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街巷,游客走在其中将领略到青州古城曾经的辉煌,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主要景点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营街、南营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有青州博物馆、三贤祠、李清照纪念馆、万年桥、宋城、偶园、衡王府牌坊、青州府贡院、府衙门、府文庙、真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培真书院、南门、魁星楼、欧阳修山斋、李清故居等120多处景点,还有上百处老字号等,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青州传统的市井风情和社会习俗。
[3]阜财门阜财门,也叫南门,是青州南阳城的南大门。
[5]青州南阳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金元明清为府署所在。
初为土城,砖城建于洪武三年,城墙高12米,厚6米,长13华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个,有海晏、岱宗、阜财、瞻辰四座城门,各类衙署、庙宇、书院、名人故居遍布其中,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第一府城”。
[5]魁星楼魁星楼是原青州府城东南角楼,宋代所建,明清重修,为两层建筑,高大宏伟。
古“青州十景”中有“南楼夜雨”一景,即此楼此景。
古代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
魁星楼造型优美,庄重威严,是青州古城地标性建筑之一。
[6]偶园街牌坊偶园街上现有刘珝的柱国坊、大学士坊,石茂华的尚书里坊,青州的冯氏世家共有五座牌坊,现存一门科第坊、冯琦太子少保坊。
另外还有古城青州的地标性牌坊——海岱都会坊。
东门街东门为青州南阳城著名的门户,始建于北魏初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
明代称“海岱门”,清改称“海晏门”。
“出则东关,进则城里”,是南阳城连接东关的惟一出入口。
有两道城门,两门间环以围墙封闭,谓之瓮城。
城门前有宽阔的护城河,是扼守古城的险关要冲。
东门前门毁于解放战争炮火,内门因修筑云门山路于1972年拆除。
[7]偶园偶园,位于青州古城偶园街中段东侧,原称“冯家花园”,原先为衡王府东花园,距今历史已有500多年,后来成为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冯溥告老还乡后的住所。
冯氏是青州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之际的名门望族,自始祖冯裕开始,世代为官清廉耿直,诗书文脉代代传承。
[8]冯溥,字孔博,又字易斋,青州人,顺治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宏文院侍讲学士,吏部右侍郎,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职。
冯溥学识渊博,生性刚正不阿,深得康熙帝的重用,康熙皇帝称其为“辅弼重臣”,并赞扬他“端敏通达”、“勤劳素著”。
冯溥秉性耿直,敢于直谏,向皇帝提出过许多治国安民之策,为百姓作了很多好事。
[8]冯溥在京城时,曾得元人之万柳园,园内因遍植柳树而得名。
康熙二十一年,七十四岁的冯溥告老还乡。
冯溥在京有万柳园,偶园之得名,取“无独有偶”之意,故名“偶园”。
清史稿说此园是康熙帝所赐,研究者根据冯氏研究者考证,实际上在冯溥致仕之前就已经购得此园。
[8]它北面与古朴宽大的冯氏宗祠,楼台参差的冯宅连为一体,互相衬托,实际上是一组宅第、宗祠、园林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古代建筑群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仍保持完好。
这个花园因为是衡王的东花园,因此,布局和规模都跟皇宫内的御花园相仿,尤其是园内的假山,构思巧妙、手法高超。
其艺术构思与叠石风格技巧与中南海瀛台完全一致。
园林专家推断,青州偶园,是明朝中国造园名家张南元的后代-张然的作品。
[8]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三株明代迎春花,四百年来花香依旧;园内“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弥足珍贵,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之说,更有园内假山堆砌,精巧别致,小桥流水,古柏参天。
[8]博物馆古城夜景青州市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县级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三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就有一千多件,其中馆藏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东汉“宜子孙”玉璧、战国玉人、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既是镇馆之宝,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博物馆分为十二个展厅,分别为:青州简史陈列厅、陶瓷陈列厅、龙兴寺佛教造像群陈列厅、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厅、古代书画艺术厅、铜镜陈列厅、石刻雕塑陈列厅、石刻碑碣陈列厅、玉器陈列厅、青铜塑像陈列厅、革命文物陈列厅和古钱币陈列厅。
陈列展览坚持精品化、专题化的原则,突出青州特色,集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雅俗共赏。
海岱都会坊青州市历史上商贸活动非常茂盛,植桑养蚕烟草等产业的发达,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的客商在青州都建立了会馆,比如山西会馆、绍兴会馆,青州还是丝绸之路重要的陆路源头之一,考古出土的文物显示,波斯人曾到青州贩运蚕丝。
海岱都会坊就通过这种形式展示青州的那样一种地位和繁华。
建筑特色青州民居青州民居院落的一些门窗细部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时代的典型特征,整体简练凝重大气,而不失细部的细腻奢华。
如常采用竖棂和方格窗、正厅前常建有露台、插栱的应用、屋脊端部基本不起翘与垂脊形成有力的直角交叉、举折大多符合清早期雍正年间编写的《清代官式营造则例》,而在墀头部位的框边又常带有莲花须弥类型的雕饰、重要厅堂的屋架会有绿旋子带锦文彩绘、室内的隔断装饰也大多为方格,清代晚期建筑隔断会有较华丽的装饰,颜色多为暗红等。
青州沿街商业建筑色彩基调以沉稳的黑色为主,边框、封檐板等勾饰红色边框或绿、青、黄色色块。
门板或沿街大门上张贴红色对联或年画,以街中色彩艳丽的行业悬挑幌子和遮挡布幔、广告牌匾等来体现大街热闹的商业氛围。
青州民居以硬山式为主,用小青砖仰铺,屋脊平直,或实心砖或小瓦片堆砌;垂脊或合瓦三道,或竖砖上合筒瓦,一般带外撇戗脊。
偶园假山在青州市里民主街南首,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的偶园,它原是清初大学士、太子太溥冯溥的私人花园,系清康熙初年所建,是全国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
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满园内亭阁棋布,怪石嶙峋,泉水叮咚,曲径通幽,竹柏森森,花木隐翳,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
园内四株明朝的桂花,已经四百余年,三株明代留下来的迎春花,虽“老态龙钟”,但每年隆冬都会绽开满枝黄花,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