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菱形挂篮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
菱形挂篮水压配重智能化调节行走施工工法

菱形挂篮水压配重智能化调节行走施工工法一、前言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施工工法不断涌现出来。
其中,菱形挂篮水压配重智能化调节行走施工工法,因其高效、安全、环保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水利、高层建筑等工程。
本篇文章就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工法特点(1)高效:菱形挂篮水压配重智能化调节行走施工工法在挂篮行走、起吊、作业等方面利用了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使作业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从而大大缩短了工期。
(2)安全:该工法利用了密集型挂篮,同时在挂篮下部设置了水压配重系统,使挂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而有效保障了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环保:挂篮在施工时可以为光照不良的地方提供光线,避免了大型吊车、塔吊的进场,减少了施工的雾霾污染。
三、适应范围菱形挂篮水压配重智能化调节行走施工工法适用于:大型高层建筑的施工、桥梁的修缮加固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采用密集型挂篮,在挂篮下部装置水压配重系统,使得挂篮稳定性得以提升;同时引入智能化调节技术,利用物理原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了作业安全和效率。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挂篮行走原理:该工法采用滑轮和绳索人工绞车来进行挂篮行走。
在滑轮的带动下,绳索拉动挂篮前移,具有平衡性、稳定性好的特点。
通过绳索的调节,还可以对挂篮的高度进行调整。
(2)挂篮起吊原理:在该工法中,挂篮起吊采用电动卷扬机配合绳索人工绞车进行操作。
而且,在挂篮下部配备了水压配重器件,使得挂篮在进行起吊作业时更加平稳,同时能够提高吊载重量,从而提高效率。
(3)智能化控制原理:该工法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工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通过物理原理对施工过程进行调整和控制。
比如,在进行挂篮起吊时,通过对吊载重量、挂钩位置、速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使得挂篮能够避免因起吊过程异常而形成振动,降低了作业风险。
五、施工工艺(1)搭建支架:安装起点支架和终点支架,采取常规的建筑施工工艺,在支架上架设滑轮进行挂篮行走。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菱形挂篮是一种在建筑施工工地上常见的悬挂装置。
它简单且实用,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和便利。
本文将介绍菱形挂篮的施工工艺,包括材料准备、悬挂方式、安装步骤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施工技术。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菱形挂篮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菱形挂篮装置、扣钩、钢丝绳、安全带、螺栓和螺母等。
确保所有材料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经过检查合格。
二、悬挂方式菱形挂篮的悬挂方式有多种选择,根据具体需求和施工现场情况来确定。
常用的悬挂方式有两点悬挂和四点悬挂。
两点悬挂适用于较小的工程,四点悬挂适用于较大的工程。
选择合适的悬挂方式是确保挂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三、安装步骤下面是菱形挂篮的安装步骤:1. 确定挂篮的安装位置。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要求,确定挂篮的悬挂位置,并标记相应点位。
2. 安装钢丝绳。
将钢丝绳穿过挂篮装置,并使用钢丝索夹固定牢固。
确保钢丝绳安装牢固,不得出现任何松动的情况。
3. 悬挂挂篮。
将钢丝绳的末端连接到建筑物的悬挂点位上,通过适当的悬挂方式将挂篮悬挂在空中。
在悬挂过程中要确保挂篮水平、稳定。
4. 固定挂篮。
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挂篮固定在悬挂点位上,确保挂篮不会晃动或松动。
5. 检查安全性。
在挂篮安装完成之后,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挂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必要时可以再次调整悬挂方式或固定装置。
四、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菱形挂篮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检查挂篮的固定装置和连接件,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使用挂篮时,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并正确系好。
3. 严禁超载使用挂篮,根据挂篮的额定载荷进行施工操作。
4. 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挂篮,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工作平台上没有尖锐物品和杂物,以防碰撞和跌落。
总结:菱形挂篮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装置。
通过正确的材料准备、悬挂方式选择和安装步骤操作,可以确保挂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后支点菱形挂篮施工

二、挂篮构成
液压千斤顶 前上横梁
吊杆
侧模 底纵梁
后上横梁 菱形组合梁 后锚 滑道
千斤顶
方木
前支腿
内导梁
调节杆
2# 1# 0# 1# 2#
后下横梁
前下横梁
底纵梁
上横梁
吊杆 内导梁
侧模板
下横梁
1、承重(主桁)系统:
单个主桁系统由两片主桁横向经过连接系连接构成,单 片主桁由下弦杆、上弦杆、前斜杆、立柱和后斜杆构成, 为固接体系。 2、模板系统
4、吊挂系统 由前上横梁、导梁、和吊带构成。
5、锚固系统
由锚固构件、钩板等构成,以便挂篮在灌注混凝土和空 载行走时,具有必要旳稳定性。
三、挂篮设计参数
箱梁最大块重 砼容重 施工荷载 冲击系数及其他施工不利因数系数 杆件承担砼重 施工时、行走时抗倾覆安全系 自锚固系数旳安全系数 吊锚杆安全系数
四、挂篮拼装
④挂篮自重轻,是目前利用系数较高旳挂篮。 ⑤桁架纵向安装尺寸小,只要有13m旳起步长度即可 安装两套挂篮。挂篮刚度大,弹性变形小,在立模时 一次调整标高,防止了挂篮施工过程中底模标高屡次 调整。
悬灌段施工开始旳头几种节段,可能因为各工序 旳衔接不理想,操作不够熟练,每节梁段施工周 期可能长些。经过一段时间旳实践,掌握了施工 规律,各工序操作熟练程度有所提升后,施工周 期可缩短到平均7天。周期内各工序所用时间见下 表。
悬灌段工序施工时间
工悬序灌段工序施工时时间间(小时)移挂篮来自5安装底模、外侧模
后支点菱形挂篮施工
一、 挂篮形式
挂篮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涉及平弦无平衡重 式、菱形、弓弦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 四种; 挂篮按抗倾覆平衡式可分为压重式、锚固式和半 压重锚固式三种; 按挂篮走行措施可分为一次走行到位和两次走行 到位两种; 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滚动式、滑动式和组合式三种。
菱形挂篮的施工应用

菱形挂篮的施工应用摘要:在已浇0、1号块梁段上安装挂篮就位,通过挂篮作为箱梁梁段悬浇的承重与模板结构,用挂篮自身结构的强度、刚度及前后支、锚点的支反力系统来平衡箱梁悬浇梁段的重量;利用已浇箱梁重量与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按自锚原理并设置锚杆与扁担梁作为挂篮锚固系统。
关键词:菱形挂篮,施工,拼装,操作Abstract: in the already pouring 0, 1 piece of beam section installation hanging basket in place, through the hanging basket as box girder suspension beam section the bearing and template structure, hanging basket with the structure of their own strength, stiffness and bronchitis and anchor point before and after the reverse force system to balance a box girder suspension beam section of the weight of the water; Use already pouring box girder with vertical prestress coarse steel weigh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and set the anchor bolt and pole beam as hanging basket anchor system.Keywords: diamond hanging basket, construction, go all out outfit, operation前言挂篮作为桥梁悬臂施工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包括平弦无平衡重式、菱形、三角形、弓弦式等)、斜拉式(包括三角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

第一章菱形挂篮施工工艺一、总则1、本挂篮按某某工地图纸设计,最大重量为165T,最长为4.0m。
2、本挂篮采用菱形结构,铺以轨道走行,在灌注砼和挂篮走行均无需设平衡重,在灌注砼时,挂篮后端锚于竖向预应力筋上。
挂篮行走时,挂篮后端反扣于滑道上。
在这两种情况下,滑道始终锚于竖向预应力筋上。
3、挂篮承重部位随不同施工阶段变化,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施工顺序、特别是挂篮的拼、移、拆的顺序进行作业,以确保挂篮的稳定,防止意外。
4、本挂篮结构中以螺栓、销轴连接,在安装中各销轴务必按图纸进行对号入座。
5、本挂篮按临时结构设计,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载荷,以保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几何位置和预留孔尺寸的控制,以保证箱梁尺寸的准确和挂篮受力状态准确及结构稳定。
6、本挂篮系在高空作业使用,必须绝对保证施工安全,每套挂篮应指定专人指挥工作。
7、本挂篮使用期间,如有设计变更、操作顺序更动、施工顺序的调整、施工载荷加大等情况,须经现场指挥长批准方可施工。
二、挂篮的组成1、承重系统:菱形架、菱形架后锚横梁、菱形架横联、前上横梁、前吊带、后吊带、后吊杆(底模后锚杆)、前支脚、后支腿。
2、底模平台:前下横梁、后下横梁、纵梁、底模板。
3、侧模系统:外侧模架及钢模架、滑架梁。
4、内模、内滑梁。
5、走行系统。
6、后锚系统。
7、滑道、锚杆。
三、挂篮的安装在连续梁完成0#段灌注,并对0#段的其他施工已完成后,方可在0#段上安装挂篮,准备灌注1#梁段。
(一)、滑道的安装:1、滑道按图纸要求进行组装,保证两滑道中心距及水平高度一致。
滑道可靠的锚固在桥面上。
2、在0#段上同时各安装一只挂篮,以便向两个方向对称施工,保证双悬臂灌注的平衡。
首先在0#段顶面安装滑道,要求两根左右滑道平直,在一个水平面上且顺桥方向不得偏向,采用垫板将滑道锚于预埋竖向预应力筋上。
(二)、菱形架及前后支腿的安装1、用吊机将前支脚(在地面组装成总成)吊放在要灌注0#段的位置处,前支脚中心距已浇段前端400mm(400mm)。
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法

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方法采用菱形挂篮施工,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杆件受力明确,计算简便等优点,而且作业面较为开阔,便于材料与机具从两片桁架中间通过,运至要施工的部位,能加快梁段施工速度。
1 工程概况丙洲大桥位于厦门同安湾海域,行政区属厦门同安区和翔安区,大桥跨越同安湾海域。
本次工程设计起点里程为K3+410,终点里程为K4+320,全长910 m,桥长752.2 m。
丙洲大桥主桥(50+80+50)m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采用菱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2 施工方法2.1 施工流程[1]搭设支架→浇筑0#块→安装挂篮(试验)→浇筑1#块→张拉三向预应力束(压浆)→移动并安装挂篮……按此程序施工2#~9#梁段→搭设边跨支架→浇筑边跨现浇段→安装边跨合龙骨架→浇筑边跨合龙段→张拉边跨合龙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中跨合龙段配重→安装中跨合龙吊架→浇筑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并同时等量卸除配重→拆除边跨现浇段支架→张拉中跨合龙束及横向预应力钢束→拆除挂篮和支架。
2.2 0#块施工[2]0#块是连续T构的中心,是悬浇的关键梁段,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
丙洲大桥主墩墩身高12.3 m, 0#段采用钢管桩支架施工,承重梁采用2根联焊的36号工字钢,上面立铺20号槽钢做分配梁。
翼缘板采用挂篮侧模板,箱内顶板采用钢管架支撑。
0#梁段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腹板浇至翼板倒角根部),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
2.3 箱梁悬浇段施工丙洲大桥主桥悬臂浇筑箱梁单T悬浇1#段~9#段共9个梁段。
梁段混凝土最重130.0 t,最长4.0 m。
2.3.1 挂篮拼装在支架上完成0#块的浇筑后,将挂篮结构构件运达施工现场,利用塔吊吊至0#梁段顶面,在已浇好的0#段顶面进行拼装。
2.3.1.1 主桁结构拼装(1)在箱梁0#段顶板面轨道位置处用砂浆找平,测量放样并用墨线弹出箱梁中线、轨道中线和轨道端头位置线。
以经纬仪和垂线相互校核主桁拼装方位并控制挂篮行走时的轴线位置;(2)利用吊装设备起吊轨道,对中安放,连接锚固梁。
菱形挂篮施工流程 菱形挂篮施工工艺

菱形挂篮施工流程菱形挂篮施工工艺菱形挂篮施工工艺1、总则1、本挂篮按芜南路特大桥****线悬灌梁段设计,最大重量为86.37T,最长为3.5m。
2、本挂篮采用菱形结构,铺以轨道滑移,在灌注混凝土和挂篮走行均无需设平衡重,灌注混凝土时,挂篮后端用锚杆锚于箱梁砼预埋孔道中。
挂篮走行时,挂篮后端锚于滑道上,滑道用压梁锚于梁体竖向进扎螺纹钢上。
3、挂篮承重部位随不同施工阶段而变化,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施工顺序、特别是挂篮的拼、移、拆的顺序进行作业,以确保挂篮的稳定,防止意外。
4、本挂篮结构基本以销轴连接,在安装中各销轴务必按图纸进行对号入座。
5、本挂篮按临时结构设计,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以保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几何位置和预留孔尺寸的控制,以保证箱梁尺寸的准确和挂篮受力状态准确及结构稳定。
6、本挂篮系在高空作业使用,必须绝对保证施工安全,每套挂篮应指定专人指挥工作。
7、本挂篮使用期间,如有设计变更、操作顺序更动、施工顺序的调整、施工荷载加大等情况,须经项目部部批准后方可施工。
2、挂篮的组成1、承重系统:菱形架、菱形架平联、前后下横桁梁、前上横桁梁、前吊带、后吊带、短横梁、后吊杆(底模后锚杆)、前支腿、后支腿。
2、侧模系统:外侧模架及钢模板、外滑梁、前后滑梁吊架、侧模工作平台。
3、内模、内滑梁、端模。
4、前工作平台、后工作平台。
5、走行系统。
6、后锚系统7、滑道、短横梁、锚杆3、挂篮的安装在墩顶完成0#段的灌注,并对0#段的其它施工已完成后,方可在0#段安装挂篮,准备灌注1#梁段。
(一)、滑道的安装:在0#段上同时各安装两套挂篮,以便向两个方向对称施工,保证双悬臂灌注的平衡。
首先在0#段顶面安装轨道垫梁,将滑道放于轨道垫梁上,要求两根滑道平直,在一个水平面上,采用压梁、锚杆将滑道锚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上。
每根滑道至少五处锚点。
(二)、菱形架的安装1、用吊机将前支腿吊放在要灌注0#段端头的位置处,反扣轮安装与据端头3.5m处。
混凝土箱梁菱形挂篮全断面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箱梁菱形挂篮全断面施工技术研究一、概述某特大桥长436m,上部构造为115+206+11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箱梁为左右分离的两幅桥,两幅桥间距0.7m,每幅桥宽16.3m,底板宽8m。
上部结构共划分27块梁段,其中0~24#梁段为T构梁段;25、26#梁段分别为中、边跨合拢梁段;27#梁段为边跨现浇梁段。
梁段分为3m、4m、5m,最大重量梁段为9#块,4m长,约273t。
在施工中0、1#梁段为支架现浇梁段,2~24#梁段为挂篮悬臂浇筑梁段。
二、挂篮构造菱形挂篮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统、走行及锚固系统、底篮架、模板系统共四大部分组成。
1.菱形桁架菱形桁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桁架由型钢加工而成。
两片主桁架均使用2[36槽钢加工而成各杆件,杆件截面为360×300mm。
各杆件之间采用销接形式连接成拼装成菱形架构。
2.提吊系统前吊带:前吊带的作用是将悬臂浇筑注的砼及模板重量传至桁架上。
前吊带由16Mn钢板用钢销组合而成。
下端与底篮架的前横梁销接,上端固定于挂篮的前横梁处。
后吊带:后吊带的作用是将砼和模板荷载传至已成箱梁底板。
后吊带也用16Mn钢板加工。
吊带下端与底篮架的后横梁销接,上端穿过已成箱梁的预留孔,锚固在混凝土箱梁上。
前上横梁由2H45型钢组焊而成,连接于菱形主桁架最前端的节点处,将两片桁架连接成整体,与主桁架采用螺栓连接。
3.走行及锚固系统走行系统由轨道、钢枕、前后支座、手拉葫芦等组成。
轨道由2H40型钢组焊的截面。
由直径φ32mm精扎螺纹钢竖向预应力筋张拉锚定。
挂篮设置前后支座各2个,前支座支承在轨道顶面,下垫聚四氯乙烯滑板,可沿轨道滑行。
后支座以反扣轮的形式沿轨道滑动,不需要加设平衡重。
挂篮前移时,使用2个10t手拉葫芦牵引前支座,带动整个挂篮向前移动。
4.底篮架前、后下横梁采用2H40型钢焊接组合。
底篮架的纵梁采用16#槽钢组拼成的桁架式结构,高度为124cm。
底模由大块的钢模板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解析菱形挂篮施工技术及施工过程
探讨。
该桥梁的主桥上部结构设计为(95m+170m+95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
笔者从理论上阐述了可行性方案,然后从技术上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了详细的施工过程。
1. 工程概况
某特大桥长2.62Km,主跨上部构造为95m+170m+9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箱梁为左右分离的两幅桥,两幅桥间距0.34m,每幅桥宽16.58m,底板宽10m。
上部结构共划分27块梁段,其中0~24#梁段为T构梁段;25、26#梁段分别为中、边跨合拢梁段;27#梁段为边跨现浇梁段。
梁段分为3m、4m、5m,最大重量梁段为9#块,4m长,约273t。
在施工中0、1#梁段为支架现浇梁段,2~24#梁段为挂篮悬臂浇筑梁段。
2.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2.1 悬浇箱梁施工挂篮操作工艺
在0#块浇筑完毕,强度达到90%并张拉预应力钢束后,安装施工挂篮,挂篮设计为菱形桁架挂篮,共4套,分别安装在17#、18#主墩0#块上,挂篮模板由底模、侧模、内模构成,其中设计按逐段悬臂浇注最大尺寸3米设计,各节段箱梁模板设计能共用,为保证上部结构美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用槽钢作骨架,钢模作为外模、内模上部采用钢模,侧模采用竹夹板作为内模全断面一次浇筑,以适应梁体变截面的
要求。
挂篮行走系统:挂篮行走系统主要由牵引葫芦、行走小车、滑梁小车、滑轨等组成。
挂篮主桁架前支点下方设置滑船,由葫芦牵引挂篮通过滑船在工字钢滑轨上前移。
工字钢滑轨设计成两段,分前移滑轨与行走滑轨。
前移滑轨长5.0m,行走滑轨长3.8m。
这样更加便于装拆,移动方便迅速。
滑船在前移滑轨上滑移。
挂篮后支点巧妙地设计行走小车,行走小车在行走滑轨上翼缘底面滚动前移。
行走滑轨与前移滑轨通过压在其上面的锚梁与箱梁竖向预应力筋连接而锚固,这样取消了挂篮尾部的配重,有效地减轻了挂篮自重,挂篮行走亦变得平稳可靠。
滑梁小车通过精轧螺纹钢固定于已浇混凝土梁段的顶面,用于支撑内、外模板的工字钢滑梁通过滑梁小车,由挂篮主桁架牵引其同步前移。
此挂篮的行走装置与其他类型挂篮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挂篮的主承重系统与底篮及其他各部分均同步一次性就位,这样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
2.2 箱梁节段施工作业程序
(1)挂篮前移就位后,调整其平面位置及标高。
(2)绑扎底板与腹板钢筋,安放竖向预应力筋及底板纵向预应力
管道;绑扎顶板钢筋,安放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端模。
(3)浇注梁段混凝土,梁段混凝土养生。
(4)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0%后,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及竖向预应力筋;纵向预应力钢束及竖向预应力筋压浆。
(5)挂篮前移就位。
内,再分布到底模上。
浇筑顺序为由下而上,先底板,后腹板,最后顶板。
底板又分先左右两侧对称浇筑,然后中间合拢;顶板浇筑时先两翼,后中间,浇筑时加强振捣。
在施工中还需要控制一个T上两端总施工荷载均衡,并且每幅挂篮的两侧腹板浇筑砼高差不能相差太大。
底板与顶板施工均从未成梁端向已成梁段方向浇筑,最后在已成梁段范围内合拢。
砼施工中加强对锚固端振捣。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当振动时砼不再有显著的沉落,不再出现大量的气泡,砼表面均匀、平整,并泛浆,说明振动适宜。
振动时间应避免过短或过长,过短时砼振不实,过长时砼可能产生离析现象,振动时间约20~30s。
砼浇筑完成后用锤检查,如发现空洞或不密实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并处理。
2.3 预应力施工
在绑扎钢筋的同时,应根据图纸要求布置预应力管道,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纵向预应力采用S15.20高强度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
锚具采用OVM15-7型、OVM15-9型、OVM15-12型,钢束张拉控制应力取用con=0.73fpk。
竖向预应力采用25mm高强精轧螺纹钢筋,标准强度为fpk=785 Mpa,设计张拉强度为con=0.9fpk。
竖向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波纹管安装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坐标实施,遇到与钢筋发生打架时,适当移动钢筋位置,布管时曲线段每隔20cm设一井字架,直线段每隔50cm设一井字架固定管道,井字架以点焊固定在钢筋骨架上,安装波纹管时,采用胶管作芯棒,防止变形或漏浆堵塞孔道,波纹管接头用防水胶带包扎护漏,箱梁节段施工时,波纹管伸出断面外出口段要仔细认真保护,不致损坏,管道附近进行电焊作业时,需用湿麻袋包裹管道,避免电弧烧伤,在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均须经灌水作渗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
混凝土经过养生,强度达到设计值以上即可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程序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预应力张拉完后,即可压浆密实,压注的水泥浆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
纵向预应力筋采用S15.20钢绞线,钢绞线在现场下料,待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开始穿该段锚固束。
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钢绞线方可进行张拉。
张拉两端同时进行,以张拉力为主,应力和应变双控,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作竖向预应力,设计张拉强度为
706.5MPa,张拉控制力为346.8kN,张拉时预应力筋所受应力可以通过油压表反映,但当螺母锚固回油后,预应力筋所受的应力不能用刚张拉时应力来表示,可采用多次反复张拉,旋紧螺母的形式,直接在锚固端头量取张拉前后的差值,作为实际伸长量。
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在张拉端露出锚具的长度为10cm,张拉结束挂篮前移后预应力筋应使用砂轮机切割,露出锚具的长度保留为3.6cm左右。
2.4 合拢段施工
合拢段施工顺序为先两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在边跨及中跨的12#梁段加平衡重,平衡重为合拢段及施工荷载总和的一半。
安装顶拉装置,浇筑边跨合拢段砼,边浇筑边卸载平衡重。
当合拢段砼强度达到90%以上时,拆除顶拉装置,张拉边跨合拢钢束,张拉完毕后拆除模板,拆除次序由合拢段向现浇方向进行,形成一次超静定结构体系。
拆除0#块下临时墩顶的临时支座,使永久支座受力,此时注意17#墩上永久支座为活动支座,须同时采取措施,使之形成固定支座,形成简支单悬臂结构。
待边跨合拢段完成后,拆除中跨一端的吊篮,利用另一端的吊篮前移到中跨合拢段位置进行施工。
中跨合拢段安装顶拉装置,安装完成后立即配合张拉顶板LS钢束及2根对称的底板Y1钢束(其中LS钢束张拉至控制应力,Y1钢束张拉至35%fpk),并在钢束张拉的瞬间拆除17#墩永久支座的纵向水平约束,
使之形成活动支座,之后浇筑中跨合拢段砼。
边浇筑边卸载平衡重中跨合拢。
待中跨合拢段砼强度达到90%以上时,拆除顶拉装置,此时再将所有中跨合拢钢束张拉至控制应力,张拉完毕一次压浆,此时即形成三跨连续梁。
合拢段施工两悬臂结构由于受日照温度、砼收缩徐变的影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合拢顺序进行。
安装顶拉装置、张拉临时预应力束及浇筑合拢段砼均应在一天中温度最低且梁体温度均匀时进行。
合拢段砼施工应采用早强剂或减水剂,以达到减少砼收缩、徐变的目的。
当施工中跨合拢段时应在T型悬臂端设置施工平衡重保证T构两侧平衡,一般通过放置水箱来实现。
3. 质量保证措施
(1)在箱梁进行各工序施工前,应对全体技术人员、具体实施作业的施工班组人员等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确认各工序,各结构部位的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
对测量放样、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张拉等工序都要组织质检小组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监督,每道工序的开工都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认批准方可进行。
(2)建立完整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要求进场材料是合格品,做到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严格管理,不合格
的坚决返工重来,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3)混凝土浇筑时,支架、模板要有专人值班,观测其变形及沉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结语
菱形挂篮的外侧模和底模均为整体模板,无模板接缝。
挂篮下沉量小,外侧模和底模均为桁架支撑不易变形,可保证梁体砼的外观质量。
菱形挂篮结构为中空式,受风面积小,抗风能力强,其顶部可安装雨棚,适合全天作业。
菱形挂篮取消了平衡重,尾部采用高强度钢筋锚固,劳动强度低,安全性能好。
在施工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给企业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