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挂篮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小虎菱形挂篮受力计算

小虎菱形挂篮受力计算

番隅大桥菱形挂篮受力计算1、挂篮主要构件重量1、 主桁架重F /1:2、 底模重F /2: 7.59t3、 前底横梁F /3:2.1 t4、 后底横梁F /4:2.1 t5、 外侧模重F /5:4.8 t6、 内侧模重F /6:5 t7、 上横梁重F /7:2.2 t 合计: t2、挂篮自重的受力分析8、 前后吊点力的大小前、后吊点力F //=(F /2+ F /3+ F /4)/2+ F /5+ F /6=15.7 t 9、 主桁架前、后支点前、后支点力F /= F //+ F /7/2=16.8t3、主梁荷载充分考虑挂篮的安全性,根据半主桥结构立面图分析,以7号截面和11号截面为参考截面得出一个混合截面并以此为计算对象,以4m 为计算长度,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的体积v=47m 3,换算成重量m=47×2.6=122.2t 。

4、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取20t ,在设计计算按与混凝土方量成正比折算在混凝土中,则每方混凝土的折算量n=16.06.24720=⨯。

5、梁段截面分区为便于计算,将梁段截面分成以下几区。

213442321从上图可分别计算以上几区的荷载: 1区——m1=0.9×4×2.6=9.4t 2区——m2=1.683×4×2.6=17.5t 3区——m3=1.163×4×2.6=12.1 t4区——m4=1.277×4×2.6=13.3 t6、底模骨架计算底模横梁由12根[10槽钢组成,共同承担底版、肋板的荷载。

从机械设计手册可查出W=39.7cm 3、I=198cm 4。

根据施工图及上图分成2区、4区受力计算。

2区受力计算:σ=M/W=1/8×(1+n )×m2×L/(12×39.7)=1/8×1.16×17.5×0.25/(12×39.7) =13.32Mpa<<[σ]=156 Mpa 4区受力计算σ=M/W=1/8×(1+n )×m4×L/(12×39.7)=1/8×1.16×13.3×1.08/(12×397) =43.72Mpa<<[σ]=156 Mpa综合上述,2区和4区横梁设计符合设计要求。

菱形挂篮的设计、制作、应用..

菱形挂篮的设计、制作、应用..

菱形挂篮的设计、制作、应用1工程概况1.1 桥型布置巴阳2号特大桥起讫里程为K182+600~K183+177,全长577m,采用双向分离式,左右线桥净距0.5~18.0m。

左线桥平面部分位于直线、部分位于R=3000m的圆曲线上,桥面纵坡部分为R=9700m 的凸曲线、部分为+0.5%和-2.45%双向坡,桥面横坡为单向2%;右线桥平面部分位于直线、部分位于R=4200m的圆曲线上,桥面纵坡部分为R=10000m的凸曲线、部分为+0.5%和-2.35%双向坡,桥面横坡为单向2%。

本桥主跨为100+180+100m的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连续刚构,左右线引桥均为4×30(云阳岸),2×30m(万州岸)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

1.2箱梁结构巴阳2号特大桥主桥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截面,为三向预应力结构。

箱梁顶板高12.1m,底板宽7m,外翼板悬臂长2.55m。

箱梁0号段长15m(包括墩两侧各外伸2.25m),每个“T”构纵桥向分为20个对称梁段,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5×3.5m+8×4m+7×4.5m,累计悬臂总长81.0m。

1号~20号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施工,悬臂浇注梁段最大控制重量2332.5KN(未考虑施工荷载),挂篮设计自重1000KN。

全桥共有6个合拢段(两幅桥),分别是4个边跨合拢段和2个中跨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3m,边跨现浇段长8.36m。

箱梁根部断面梁高10.5m,跨中及边跨支架现浇段梁高3m(箱梁高均以腹板外侧为准),从中跨跨中至箱梁根部,箱高以半立方抛物线变化。

从1号梁段至6号梁段腹板厚70cm,从6号梁段至13号梁段腹板厚60cm,从13号梁段至21号梁段腹板厚50cm,边跨21梁段号至23号梁段腹板厚60cm,腹板变厚处设50cm渐变段过渡。

每号梁段的腹板上设有抗剪齿口。

箱梁底板厚除0号梁段为150cm 外,其余梁段底板从箱梁根部截面的120cm厚渐变至跨中及边跨合拢段截面的36cm厚。

挂篮设计计算(菱形挂蓝)

挂篮设计计算(菱形挂蓝)

挂篮构造设计与安装施工方案一.概述:下沙大桥主桥为五跨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跨布置为127+3X232+127m。

箱梁设计为两独立的单箱单室断面,箱梁顶宽为16.6m,底宽为8m,悬臂长度4.3m,顶板厚度为30—45cm,底板厚度为30—135cm,腹板厚度为45—100cm,为减轻自重,箱梁顶面设置成2%的向外侧的单向横坡,主墩墩顶梁高为12.5m,在各跨跨中和边跨现浇段梁高均为4m,其间梁底下缘以二次抛物线变化。

单幅桥五跨连续梁—刚构组合体系由四个托架浇注墩顶0#梁段,在四个主墩上按“T”利用挂篮分段对称悬臂浇注各段箱梁,四个“T”的悬臂各分为27对梁段,其梁段数及梁段长度从根部至跨中各为:10X3.0m、9X4.0m、8X5.0m。

二.挂篮设计及制作:根据设计要求,挂篮最大承载力不得小于最大节段重量(258t)的1.25倍(320t),挂篮自身重量及全部施工荷载重量之和应控制在120t以下,在确保承载力、刚度的情况下尽可能轻型化。

挂篮总长14.15m,高6.0m,锚固在已浇好的箱梁上,悬臂长8m(包括工作平台2m),其中新作挂篮自重119t,改造挂篮自重116t,具体见附表。

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篮平台系统,模板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挂篮型式及构造见附图。

经过计算,挂篮最大竖向变性为21mm。

挂篮计算书附后。

2.1 挂篮主桁架系统:挂篮主桁架由杆件、结点板、前、后横梁桁片、上下平联等组成(均采用Q345A材料制作)。

主桁杆件采用钢板组合梁制作,各杆件通过前挂点结点板、前支点结点板、立柱上结点板、后锚结点板连接组合成两个菱形结构,再通过前、后横梁桁片、上下平联将两个菱形结构连成一体,形成挂篮主桁架。

为保证在现场能一次性安装到位,挂篮主桁架制作完毕均须进行试拼,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主桁架各构件的焊缝均须进行超声拨探伤检查。

2.2 挂篮行走及锚固系统:挂篮行走及锚固系统由滑船分配梁、滑船、行走钢轨、顶推千斤顶及底座、夹具、后锚行走小车及拉杆、后锚主锚杆及连接器、蹬筋锚固分配梁等组成。

双线菱形挂篮计算书

双线菱形挂篮计算书

挂篮计算书目录第一章设计计算说明 (1)1.1计算依据 (1)1.2工程概况 (1)1.3 挂篮设计 (2)1.3.1 主要技术参数 (2)1.3.2 挂篮构造 (2)1.3.3 挂篮计算设计荷载及组合 (2)1.3.4 内力符号规定 (3)1.3.5 载荷分配情况 (3)第二章挂篮结构的强度计算 (5)2.1荷载组合Ⅰ:混凝土重量+振动力+挂篮自重+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 (5)2.1.1荷载情况 (5)2.1.2结果分析 (6)2.2荷载组合Ⅱ(混凝土重量+挂篮自重+混凝土偏载+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 (12)2.2.1荷载情况 (12)2.2.2结果分析 (13)2.3荷载组合Ⅲ(混凝土重量+挂篮自重+风载) (16)2.3.1荷载情况 (16)2.3.2结果分析 (16)2.4 荷载组合Ⅳ (挂篮前行工况:挂篮自重+冲击荷载+风载) (17)2.4.1 荷载情况 (17)2.4.2 结果分析 (18)2.5 荷载组合Ⅴ(挂篮后退工况:挂篮自重(去掉内模及内模滑梁)+冲击附加荷载(0.3×挂篮自重)+风载) (19)2.5.1 荷载情况 (19)2.5.2 结果分析 (20)2.6 主桁杆件强度验算及结论 (21)第三章挂篮结构的刚度计算 (25)3.1荷载组合Ⅵ:混凝土重量+挂篮自重+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 (25)3.1.1荷载情况 (25)3.1.2结果分析 (25)3.2刚度验算结论 (29)第四章挂篮抗倾覆计算 (30)4.1混凝土浇筑时的抗倾覆计算 (30)4.2挂篮前行工况的抗倾覆计算 (荷载组合Ⅳ:挂篮自重+冲击荷载+风载) (32)4.2.1 荷载情况 (32)4.2.2 结果分析 (33)4.3挂篮后退工况的抗倾覆计算 (荷载组合Ⅴ:挂篮自重(去掉内模及内模滑梁)+冲击附加荷载(0.3×挂篮自重)+风载) (34)4.3.1 荷载情况 (34)4.3.2 结果分析 (34)第一章设计计算说明1.1计算依据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3.《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材料力学》(上、下册)6.《结构力学》(上、下册)1.2工程概况本桥为40+64+40m的单箱室连续梁。

40+56+40m连续梁桥菱形挂篮挂篮设计计算说明书

40+56+40m连续梁桥菱形挂篮挂篮设计计算说明书

40+56+40m连续梁菱形挂篮主要吊挂件强度计算书图号:编号:编制:校对:审核:批准:中铁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2月第1章设计计算说明1.1 设计依据①、客户提供的(施桥参(2008)2368A-II)梁图;②、《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③、《路桥施工计算手册》;④、《结构力学》、《材料力学》;⑤、《机械设计手册》;⑥、《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⑦、《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2 挂篮结构40+56+40m连续梁菱型挂篮模板主要由主桁系统、走行锚固系统、导向系统、前上横梁系统、底篮系统、平台系统、模板系统等组成。

挂篮结构如图所示:1.3 挂篮设计1.3.1 主要技术参数①、砼自重G=26.5kN/m3;②、钢材的弹性模量E=210GPa;③、材料容许应力:容许材料应力提高系数:1.3。

1.3.2 挂篮构造挂篮采用菱形挂篮,挂篮的前横梁由2H450×200普通热轧H型钢组成,底篮前、后横梁由H340×250H型钢组焊组成,底模下加强纵梁由H396×199和H350×175普通热轧H型钢组焊件组成,吊杆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

1.3.3 挂篮计算设计荷载及组合①、荷载系数考虑箱梁混凝土浇筑时胀模等系数的超载系数:1.05;挂篮空载行走时的冲击系数1.3;浇筑混凝土和挂篮行走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2.0;挂篮正常使用时采用的安全系数为1.2。

活载分项系数:1.4恒载分项系数:1.2②、作用于挂篮的荷载1、箱梁荷载:取1#块、4#块分别计算根据箱梁截面受力特点,划分箱梁各节段断面如图所示:通过建立箱梁各节段三维模型并查询各段体积,计算箱梁断面内各段重量如下表所示段号1#块(3.5m) 4#块(4.0m) 备注①111.2KN 127.0KN 校核外模导梁②285.3KN 203.8KN 校核腹板下纵梁恒载分项系数K1=1.2;活载分项系数K2=1.4。

菱形挂篮侧模和底模受力计算

菱形挂篮侧模和底模受力计算

挂篮模板受力计算书一、侧模的受力计算:1、模板制作;模板由面板、竖向小肋、横肋三个主要构件组成。

面板为δ5mm 的钢板,横肋采用[8的槽钢,间距为280mm,竖向小肋为δ6mm×80的扁钢,间距为397mm。

2、设计计算依据:a、《材料力学》;b、人民交通出版社《路桥施工计算手册》;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 74—2003d、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侧压力计算;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计算取K=1.2,T=15℃,v=2.24m/h,γ=25kN/m3,v/T=0.149>0.035,则有 h=1.53+3.8v/T=2.09mP m=Kγh=1.2×25×(1.53+3.8×2.24÷15)=62.9kPa,考虑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5kPa,则总侧压力p=62.9+5=67.9kPa4、面板计算(1) 强度验算按三面固结、一面简支的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计算8.0500400==y x l l ,由《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的附表二得x m K =-0.0722,0y m K =-0.0570,x m K =0.031,ym K =0.0124,f K =0.00208。

取1mm 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q 为:q =0.0679×1=0.0679N/mm求支座弯矩:M x 0 =0x mK 〃q 〃l x 2=-0.0722×0.0679×4002=-784.4N.mm M y 0 =0y m K 〃q 〃l x 2=-0.057×0.0679×4002=-619N.mm面板的截面系数:W =61bh 2=61×1×52=4.2mm 3应力为:σmax =WM max =2.44.784=186.8MPa <215 MPa 满足要求。

GL150菱形挂篮计算资料(哈牡)

GL150菱形挂篮计算资料(哈牡)

GL150菱形挂篮检算资料一、计算依据1.连续梁结构图;2.挂篮设计资料;3.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二、计算荷载1.最大节段砼(A1/B1,节段长L=3.5m)自重G1-1=151.74t,考虑荷载冲击系数1.2及砼超灌系数1.03,取G1=151.74*1.2*1.03=187.6t;2. LGL150挂篮自重G2=52.91t;3.施工机具及人群荷载2.5KPa,G3=1.2*3.5*2.5=10t。

以上合计G= G1+ G2+ G3=187.6+52.9+10=250.5t。

三、受力检算(一)主桁架受力检算1.主桁架受力简图如下:2.杆件内力计算⑴支点A、B处支座反力R1、R2计算列方程如下:R1*4.70=-62.6*10*4.8 有R1=(-62.6*10*4.8)/4.70=-510.64KNR2*4.70=50*10*(4.70+4.80)有R2=[50*10*(4.70+4.80)]/4.70=1010.63KN ⑵杆件内力计算①取节点“A”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式如下:(以拉力为正,下同)由力的平衡方程可得,N1*sin(arctg3.0/4.7)=R1=510.64KN解之得N1=949.08KN同理有:N5=-cos(arctg3.0/4.7)*N1=- cos(arctg3.0/4.7)*949.08=-800.00KN(受压)②依据力的平衡,依次可求得N4=-N1*cos(arctg4.7/3.0)=-949.08* cos(arctg4.7/3.0)=-510.64KN(受压)N2=N1*sin(arctg4.7/3.0)= 949.08*sin(arctg4.7/3.0)=800.00KNN3=-500/sin(arctg3.0/4.8)=-943.40KN(受压)③校核选节点“B”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式如下:N3水平分力X=N3*cos(arctg3.0/4.8)= 943.40*cos(arctg3.0/4.8)=800.00KN=N5 (计算正确)N3竖直分力Y=N3*sin(arctg3.0/4.8)= 943.40*sin(arctg3.0/4.8)=500.00KNY+N4=500.00+510.64=1010.64KN=R2 (计算正确)3.杆件容许内力检算⑴根据前述计算可知,主桁架杆件情况如下表所示:⑵根据上表,最大受压杆件为N3号杆件且其杆件长度最大,为应力控制杆件,最大受拉杆件为N1,同时该主桁架杆件均为等截面杆件,因此对N1、N3号分别进行检算满足规范要求即可。

菱形挂篮计算书(完整版实例讲解)

菱形挂篮计算书(完整版实例讲解)

菱形挂篮计算书(完整版实例讲解)菱形挂篮计算书⽬录⼀.概况 (4)⼆.设计依据 (4)三.荷载 (4)四.挂篮施⼯时主要构件检算(施⼯1#及5#块为控制⼯况) (5)(⼀)施⼯1#时挂篮计算(3.25m节段) (5)1、底模平台纵梁检算 (5)2、箱梁翼缘纵梁计算 (6)3、箱梁顶板纵梁计算 (07)4、底模平台前下横梁检算 (08)5、底模平台后下横梁检算 (08)6、底模平台前、后吊挂检算 (09)7、前上横梁检算 (09)8、主梁系统检算 (10)9、后锚固梁系统检算 (12)(⼆)施⼯3#时挂篮计算(3.5m节段) (13)1、底模平台纵梁检算 (13)2、箱梁翼缘纵梁计算 (14)3、箱梁顶板纵梁计算 (15)4、底模平台前下横梁检算 (16)5、底模平台后下横梁检算 (17)6、底模平台前、后吊挂检算 (17)7、前上横梁检算 (18)8、主梁系统检算 (18)9、后锚固梁系统检算 (21)(三)施⼯6#时挂篮计算(4m节段) (21)1、底模平台纵梁检算 (21)2、箱梁翼缘纵梁计算 (23)3、箱梁顶板纵梁计算 (23)4、底模平台前下横梁检算 (24)5、底模平台后下横梁检算 (24)6、底模平台前、后吊挂检算 (27)7、前上横梁检算 (27)8、主梁系统检算 (27)9、后锚固梁系统检算 (30)挂篮设计计算书⼀、概况××铁路⼯程第×项⽬经理部××特⼤桥×#~×#墩上部结构为(58+96+58)⽶三跨⼀联的预应⼒砼连续箱梁,主桥箱梁为单箱单室断⾯,箱顶板宽12.16m,底板宽6.8m。

在各墩与箱梁相接的根部断⾯梁⾼7.5m,中跨合拢段梁⾼4.5⽶,边跨现浇段及合拢段⾼4.5⽶。

墩顶0#梁段长12m,箱梁在与墩⾝对应的4m长范围内等梁⾼,两边各4m范围外则处于圆曲线线上。

两个“T构”的悬臂纵桥向中跨划分为11个节段、边跨划分为13个节段,节段数及节段长度从根部⾄跨中分别为:中跨2×3.25⽶+3×3.5⽶+6×4⽶+合拢段2⽶和边跨2×3.25⽶+3×3.5⽶+6×4⽶+合拢段2⽶+现浇段9.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菱形挂篮设计与计算摘要:当前国内外的挂篮正向轻型化发展,菱形挂篮由于其主要受力构件均为二力杆,能够充分地利用材料的特性,具有结构轻巧,受力明确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中等跨径的悬浇施工。

本文对应用于某桥的菱形挂篮的优化设计和计算作了介绍。

关键词:菱形挂篮设计计算1 引言挂篮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桁架式(包括平弦无平衡重式、菱形、弓弦式等)、斜拉式(包括三角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型钢及混合式四种。

当前国内外的挂篮正向轻型化发展,挂篮的轻型化有助于节约钢材、便于运输和施工、同时挂篮的轻型化也有利于优化设计,减小跟部弯矩,进而节约纵向预应力的配束。

挂篮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为:挂篮的总用钢量与最大块件重量之比值K1,主桁架用钢量与最大块件重量之比值K2。

K1值愈低,表示整个挂篮的设计愈合理,K2值愈低,表示挂篮承重构件的受力愈合理,使用材料愈节省。

减轻挂篮自重所采用的手段有:优化结构形式、不设平衡重并改善滑移系统、改进力的传递系统。

下面就结合某桥的实际情况,介绍选用的菱形主桁、滑移行走机构、整体模板、标高调整系统的挂篮设计实例。

2.设计概况及总体构思2.1箱梁结构物参数(1)悬臂浇筑砼箱梁分段长度为4.0m,悬臂浇筑砼结构最大重量1540 KN(2)箱梁底板宽8m,顶板宽16.25m。

(3)箱梁高度变化范围:左幅4.8m~2.4m,中间按半立方抛物线变化。

(4)挂篮的最大承载力不小于1850 KN, 挂篮自重及全部的施工荷载不大于600 KN2.2挂篮的轻型化优化设计总体构思(1)选用一种受力合理、安全可靠的轻型结构(菱形)作为挂篮承重主桁;(2)挂篮用材利用国内普通的16Mn和A3钢.(3)挂篮前移时尾部利用箱梁竖向预应力平衡倾覆力矩以取消平衡重,使用反扣式走行小车。

(4)吊升系统采用精轧螺纹粗钢筋,粗钢筋现场取材方便,可利用现场的竖向预应力筋。

同时这种精轧螺纹钢可以通过大螺母进行精确的调整。

使得锚固、装拆方便、调整简单。

(5)模板采用整体大模板,通过内外纵梁与挂篮主桁同时移动就位。

(6)采用桁架式横向连接。

(7)主桁采用销接的方式,以利于拆装。

2.3挂篮的结构形式挂篮的结构形式如图1、图2所示:2.4 菱形挂篮的组成挂篮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主桁承重系统、底篮和模板系统、走行系统。

(1)主桁承重系统:主桁与前后横梁、行走装置、锚固装置、悬吊分配梁等。

(2)底篮和模板系统:底篮、外模、内模、端模和工作平台等。

(3)走行系统:行走滑轨、滑梁小车、后锚。

3.施工荷载分析:3.1荷载传递路径:内顶板荷载内滑梁前横梁翼板荷载内外纵梁后横梁主桁架腹板荷载加强型纵梁前托梁底板荷载普通纵梁后托梁底篮后锚挂篮的设计顺序也是根据荷载的传递路径,一级一级的确定各级结构。

先根据各自的荷载情况对内滑梁、纵梁、前、后托梁、前横梁等杆件进行设计,再设计主桁架并校核其刚度、前端的下挠度和销接的强度。

随后再对锚固系统和走行系统进行设计。

3.2挂篮结构材料挂篮主桁架和前后横梁采用16Mn钢,销子采用45号钢,纵梁、托梁、分配梁等采用组合型钢(A3)。

3.3各类荷载及参数的选定(1)悬臂浇筑砼结构最大重量1540 Kn(2)人群及机具荷载取2.5 KPa。

(3)风荷载取800 Pa。

(4)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5)超载系数取1.05;(6)新浇砼动力系数取1.2;(7)挂篮行走时的冲击系数取1.1;(8)钢材的应力:①16Mn钢容许轴向应力取 240MPa。

②A3钢容许弯曲应力取 188.5MPa。

(9)计算复核的荷载组合:①砼重+挂篮自重+人群机具+动力附加系数(强度、刚度)②挂篮自重+冲击附加系数+风荷载 (行走稳定)3 承重结构设计和计算承重结构设计内容有:内滑梁、底板纵梁和前、后托梁、顶板及翼板纵梁、滑梁、分配梁及吊带、后托梁锚杆与锚梁、主桁架横梁、主桁架。

现举例说明底板纵梁的设计计算以及主桁横梁及主桁的计算,其他的结构类似的计算方法也相同。

3.1底板纵梁计算底板纵梁位于腹板和底板下主要承受底板和腹板的重量,纵梁根据它承受荷载的种类可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

普通型位于箱梁两腹板中间段,承受底板的荷载;加强型纵梁位于箱梁腹板下方除承受底板的荷载外,还承受腹板的荷载。

3.1.1 普通纵梁设计和计算3.1.1.1 普通纵梁(箱梁两腹板中间段)受力分析表1 普通纵梁荷载分析表普通纵梁主要承受底板的重量并传递与前后托梁(图3示)RA =qcb/L RB=qca/LMmax=qcb[d+cb/(2L)]/L=4.84×107N.mm普通纵梁选用I28a工字钢,其截面特性为:Wx=5.08×105mm3Ix=7.114×107mm4σ= M max/ W x= 95.3MPa<188.5MPa3.1.1.3 普通纵梁刚度计算当x=d+cb/L=2798.8时(弯矩最大处),挠度最大。

fmax=qcb[(4L-4b2/L-c2/L)x-4x3/L+(x-d)4/(bc)]/(24EI) =10.3mm<L/400=13.75mm刚度满足要求。

3.2 主桁架横梁计算3.2.1前横梁前横梁承受由钢吊带传来的荷载,前横梁受力示意图如图4所示F1=33939N(分配梁2通过钢吊带I传来的力)F2=75977N(分配梁2通过吊带I传与前横梁)F3=264721N(直接传与主桁架,可不考虑其作用于前横梁)F4=223835N(分配梁1通过吊带II传与前横梁)下面分别对各杆件的轴力进行计算:由上面分析可列出前横梁各杆件的轴力如图5所示:前横梁材料采用16Mn钢,容许轴向应力240MPa由图15可得杆件最大轴力为Nmax=339.6kN前横梁杆件有两种断面:口120×120×8mm口120×120×6mm取最不利情况来验算(杆件断面形状为口120×120×6mm时):σ=N max/A=3.396×105/2736=124MPa<240MPa满足要求。

3.2.2后横梁后横梁在砼浇筑时,承载极小。

在挂篮前移时,其承受部分底模重与部分侧模重,所受的荷载也较小,所以后横梁杆件均选用口120×120×6mm截面,后横梁强度已足够满足要求,无需再对其进行校核。

3.3 主桁架计算3.3.1荷载分析单榀主桁架承受由前横梁传来的荷载(参见图4) F=F 1+F 2+F 3+F 4=33.939+75.977+264.721+223.835 =598Kn主桁架受力示意图如图6所示: F A =F ×5500/5000=658 Kn F B =F ×10500/5000=125.6 Kn 通过计算分别得到各杆件的轴力 N AC =1147Kn N AB =-940Kn(B=FFGJ=10.80KN( N BD =-1012Kn N BC =-880Kn N CD =966Kn 3.3.2 主桁架强度杆件最大轴力N=1147 Kn选择各杆件的断面为口220×220×16mm 。

则 截面积:A=220×220-188×188=13056mm 2 惯性矩I=(2204-1884)/12=9.11×107mm 4 惯性半径:i=(I /A)1/2=83mm长细比:入=μL /i=1×5263/83=63.4 查表知稳定系数:ψ=0.752σmax =N /(ψA)=114.7×104/(0.752×13056) =176.3MPa <240MPa(16Mn 钢) 强度满足要求3.3.3 主桁架挠度计算主桁架挠度以计算D 点的竖向位移为准。

由上面计算可知,CD 杆、BD 杆、AC 杆、AB 杆所受的轴力为: N CD =966 Kn N BD =-1012 Kn N AC =1147 Kn N AB =-940 Kn N BC =-880 Kn 当荷载为单位荷载时,CD 杆、BD 杆、AC 杆、AB 杆的轴力为:N CD1=1.615 N BD1=-1.692 N AC1=1.918 N AB1=-1.572 N BC1=-1.472 各杆件计算长度:L CD =5.652m L BD =5.924m L AC =6.013m L AB =5.0m L BC =3.5m D 点的垂直位移为:ΔD = N CD1N CD L CD /(EA)+ N BD1N BD L BD /(EA)+ N AC1N AC L AC /(EA)+ N AB1N AB L AB /(EA) + N BC1N BC L BC /(EA) =16.2mm3.3.4 主桁架销子、销孔尺寸校核销子材料采用45号钢,销子两面受剪。

销子应对其最大剪应力、挤压应力、销子抗弯进行计算对销孔净载面积及销孔边至杆端的截面积进行复核计算必须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第1.3.22条规定。

3.3.5 主桁架后锚据上面对主桁架的分析可知F=658t,每榀桁架采用4个锚点,,、架杆件与结点LBD/(EA)+NAC1NACLAC/(EA)+NAB1NABLAB/(EA)t 则单个锚点所受的荷载F=16.45 Kn后锚梁II 受力示意图如图7所示。

F 1=F /2=82.25 Kn Q max =F 1=82.25 KnM max =F 1L=82.25×104×155=1.27×108N.mm后锚梁I所受的荷载与后锚梁II相同,后锚梁仅受剪力作用,采用两条槽钢[10可满足要求。

4.模板系统底模为δ=10mm钢板组焊成的整块钢模,支承在16条纵梁上。

箱梁外侧模采用钢制大模板,当各节段梁高变化不太大,所以外侧模和翼板底模设计为一整块大钢模。

内模在设计没有顶板齿板的节段采用整块钢模板,内模顶板的宽度变化由横肋的活动销实现,腹板的高度变化则通过调整模板数来解决,内模顶板底模与腹板内侧模通过销子联结,腹板内侧模可以转动一定的角度来适应腹板厚度变化。

内模在设计有顶板齿板的节段采用木模。

模板的设计计算与一般的模板设计类似,不再赘叙。

5 走行系统挂篮走行系统分为桁架走行系统、底模、外模及内模走行系统。

桁架走行系统布置为:在两片桁架下的箱梁顶面铺设两条用钢板组焊的“工”字形轨道,轨道分节以便向前倒用,轨道通过短梁与竖向预应力筋锚固。

主桁架前支点处设滑船,滑船与桁架节点销接,后锚点处设行走小车,以反扣轮的形式(如图8)沿轨道顶板下缘滚动,不需加设平衡重。

走行时用2个5T手动葫芦纵向牵引即可。

底模、外模及内模与主桁同步行走,具体步骤为:下调所有吊杆,使所有模板脱离砼面5~10cm,解除所有锚在已浇箱梁的吊杆,底模完全由外吊杆悬吊在前后横梁上,内外模落在内外滑梁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