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合集下载

第七章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第七章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第七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概述固体废弃物(简称废弃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成分后弃之不用的剩余物质。

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

一、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分类1.固体废物的来源固体废物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很多环节。

2.固体废物的分类和主要理化性质固体废弃物分类方法很多,按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形态可分为固体(块粒、粒状和粉状)和泥状(污泥)等废物;按来源可分为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弃物。

但较多以来源进行分类。

1.产业固体废弃物产业固体废弃物是工农业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被利用的副产物,分为以下两类:①工业独体废弃物是指工业生产过程和工业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渣、粉尘、碎屑、污泥等②农林固体废弃物农林牧副渔各项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是秸秆、树枝、树叶等,以及动物尸体和骨髓,工业化畜禽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废物。

2.生活消费固体废弃物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3.有害固体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有害固体废弃物,国际上称之为危险固体废物。

这类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

我国目前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四大类: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害固体废弃物和其他。

其中反射性固体废弃物和有害的固体废物不属于一般的工业固体废物,属于专门管理类型。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特点1.废弃物的污染途径由于固体废弃物来源途径不同,所含的有害有毒成分以及病原微生物类型以不同,由此其污染途径也是不同的。

一是工矿企业固体废物所含化学成分形成的化学物质性污染;二是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成为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孽生地和繁殖场,对环境构成病原体型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020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工业固体废物第四章生活垃圾第五章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第六章危险废物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适用本法。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推行绿色发展方式,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第五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六条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生活垃圾分类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

宁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圣才出品】

宁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圣才出品】

第七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1.高炉矿渣的碱度是如何分类的?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答:(1)高炉矿渣碱度的分类①按照冶炼生铁的品种分类a.铸造生铁矿渣,指冶炼铸造生铁时排出的矿渣;b.炼钢生铁矿渣,指冶炼炼钢时排出的矿渣。

②按照矿渣的碱度进行分类高炉矿渣的化学成分中,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比值,称为高炉矿渣的碱度或碱性率,一般用Mo表示,在冶炼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中,当炉渣中的Al2O3和MgO含量变化不大时,炉渣碱度用CaO与SiO2的质量分数(%)比值表示,并将其分为三类,碱性矿渣Mo>1;酸性矿渣Mo<1;中性矿渣Mo=1。

(2)高炉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高炉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Al2O3、CaO、MgO、MnO、Fe2O3等15种以上的化学成分。

其中CaO、SiO2、Al2O3占大约90%(质量分数)以上。

2.某黄磷厂生产1t黄磷需磷矿9.339t、焦炭1.551t、硅石1.557t,除得到0.356t 副产品磷铁外,还产生了2.824t气体和0.135t粉尘,求黄磷的产渣率。

解:根据计算公式:产渣率=1-产物及废气和粉尘所占的比例,可知,产渣率的计算如下:黄磷的产渣率=1-(1+0.356+2.824+0.135)/(9.339+1.551+1.557)×100%=65.33%。

所以黄磷的产渣率是65.33%。

3.某厂一台手烧炉,年耗煤300t,煤的灰分为25%,发热量为23028.5KJ/Kg,除尘效率为90%,求全年产生的灰渣量。

解:煤的灰渣量与煤的灰分相关,灰渣量=煤质量×灰分×(1-除尘效率)。

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灰渣量=300×25%×(1-90%)=7.5t。

所以全年产生的灰渣量是7.5t。

4.钢渣是如何分类的?其主要化学性质是什么?简述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

答:(1)钢渣的分类①按炼钢炉型,可分为转炉钢渣、平炉钢渣、电炉钢渣。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分类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固体废物的产生与处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原则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和安全要求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与法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方法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八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发展趋势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案例分析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和应用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解析: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是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础。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课程代码:329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物治理方向)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与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联系紧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治理、项目开发与项目设计工作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论述了固体废物的预处理、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方法、最终处置方法和技术的有关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认识,达到熟悉并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并结合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向工程师转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污染途径、控制污染的技术政策;2、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压实、破碎和分选技术;3、掌握污泥的浓缩与脱水的有关知识;4、掌握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及其它固化方法;5、掌握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燃烧过程污染的产生与防治;6、掌握固体废物热解的概念、原理和方式,典型固体废物热解的工艺流程;7、掌握可生化降解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好氧生物降解、厌氧发酵等知识;8、掌握粉煤灰作建筑材料、农业利用,煤矸石作建筑材料技术;9、掌握高炉渣、钢渣、硫铁矿烧渣、铬渣、赤泥、废石膏、石油化工催化剂和其它有毒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10、掌握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和浅层埋藏处置的相关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化学》、《环境保护概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与安全处置》及相关专业课程基础上设置的。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其产生来源。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各类固废的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定义:什么是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与其它废物的区别。

2. 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的固体废物。

3. 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回收废物、有害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废物等。

4. 各类固废的特点:如可回收废物的可利用价值、有害废物的毒性等。

5.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 组织学生讨论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类固废的特点。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常见处理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堆肥化、焚烧、资源化等。

2. 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如卫生填埋的低成本与污染问题,焚烧的减容效果与废气处理问题等。

3.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2.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方法与技术。

3.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措施。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什么是废物资源化?废物资源化的意义。

2.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方法与技术:如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再生等。

3.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什么是废物减量化?废物减量化的意义。

4. 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措施:如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量化、生活垃圾分类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

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而被丢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

(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分类①按照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②按照污染特性可将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③根据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④按照固体废物的形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3)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它们的相态,而在于它们的危险特性,即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对环境和人体会带来危害,须加以特殊管理的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带来的危害(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①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破坏土壤的性质和结构;②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③有害物质还会在植物有机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①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②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3)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并随渗滤液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

3、固体废物管理(1)三化原则:“减量化” “无害化”“资源化”(2)3C原则: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trol)(3)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4)全过程管理原则:产生一一收集一一运输一一综合利用一一处理一一贮存一一处置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1、城市垃圾贮存方式(p20)(1)家庭贮存(2)单位贮存(3)公共贮存(4)转运站贮存2、城市垃圾的清运方式(1)连续收集系统(2)非连续收集系统3、移动容器操作方法是指将装满垃圾的容器使用垃圾运输工具运往转运站或处理场,垃圾卸空后再将容器送回原处或其他垃圾集装点,如此重复循环进行垃圾清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活动,合用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管理”的原则,加强源头管理,开展健康、合理、循环、可持续的固体废物处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领导,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机构和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第二章废物的限制与禁止第五条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数量、危害程度等情况,制定固体废物的限制和禁止名录,并向当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条禁止进口以下固体废物:(一)包括放射性废物在内的核废物;(二)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三)其他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固体废物。

第七条禁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存储以下固体废物:(一)放射性废物;(二)危害人体健康的医疗废物;(三)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标准还未制定的危(wei)险废物;(四)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当的城市生活垃圾。

第八条禁止使用以下固体废物作为原材料:(一)世界环境保护组织禁止使用的固体废物;(二)包括放射性废物在内的核废物;(三)其他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固体废物。

第九条禁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国外转移以下固体废物:(一)包括放射性废物在内的核废物;(二)来源于非法采集、运输、处置或者倾倒的固体废物;(三)国家禁止出口的固体废物;(四)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当的城市生活垃圾。

第三章废物采集、运输和转移第十条废物采集、运输和转移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进行。

第四章废物处置第十一条废物处置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安全、环保为前提,利用的原则,加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和最终处置率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处理 和处置
一、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 1. 用作建筑材料 2. 用作冶炼金属的原料 3. 回收能源 4. 用作农肥、改良土壤
化学工业出版社 视频:建筑垃圾处理简介
二、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1. 堆存法 是最原始、最简便和应用最广泛的处 理方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露天堆存法,适 用于不溶解或低溶解性,而且浸出液无毒、不 腐烂变质,不扬尘,不危及周围环境的块状和 粗粒状废石和废渣。一种是筑坝堆存法,适用 于湿法排放的尾矿粉、砂和粉煤灰等。
第七章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学习目标 固体废物的定义、危害和治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分类治理方法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节 固体废物污染
一、认识固体废物
定义:固体废物又称固体废弃 物或固体遗弃物。 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和社会 生活活动中产生的不再需要或 没有“利用价值”而被遗弃的 固体或半固体物质。
工业固体废物
化学工业出版社
矿业废渣
锌矿渣
镍矿渣
化学工业出版社
城市垃圾
视频:中 国城市垃 圾之困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放射性废渣
化学工业出版社
放射性污染、核辐射
视频:孩子捡到放射性物质 全家遭辐射生病 乏燃料:危险的放射性炉渣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医疗废物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固体废物的处理是指经过采取一定的防止
污染措施后,排放于可允许的环境中;或 暂贮于特定的设施中,待具备适宜的经济 技术条件时,再加以利用或进行无害化的 最终处置。 固体废物的处置指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理, 是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归宿问题。
化学工业出版社
按组成分 无机废物; 有机废物;
工业固体 废物
按危害状况分 危险废物; 一般废物;
•是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固体废物 冶金废渣 ;采矿废渣 ;燃料废渣 ;化工废渣 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 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如废纸、 废塑料等 主要指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科 研及农民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 废物。如农作物秸秆、人畜的粪便等。
一、危险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定义: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 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 方法将固体废物转变为适于 运输、资源化利用、贮存或 最终处置的过程。
遂宁端掉一非法从事危险废物经营窝点 黑龙江省危险废物年底实现集中处理 0407 新闻联播
化学工业出版社
1. 焚烧法
定义:焚烧法将可燃固体废物置于高温炉内,使其中 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优点:减量、无害和资源化 缺点:只能处理含可燃物成分高的固体废物,否则必 须添加助燃剂,增加运行费用;投资比较大;不可避 免地会产生可造成二次污染的有害物质,产生新的环 境问题
化学工业出版社 视频:2015年二噁英排放强度将降低
2. 分选法 • 风力分选
固体废物的管理措施
相关法律
1995年10月30日,经过十余年修改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 固体法》)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 议上获得通过,于1996年4月1日起施行。04 年修订,05年4月1日施行
《固体法》确立了对固体废物进行全过程管理
的原则。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五、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
1.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2.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 3.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
视频:台州路桥--回收废旧金属塑料污染触目 化学工业出版社 惊心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土地耕作法 是利用土壤中微生物将固体 废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成可供更高 级生物体所吸收的形式,使固体废物污染 指数逐渐达到标准的方法。此法可以处理 石油残渣、制药及有机化工渣等可以生物 降解的废物。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三节 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1.危险废物
特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
腐蚀性、浸出毒性、放射性和疾病传染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
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列出了“应加控制的废物
类别”共45类,“须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
共2类,同时列出了危险废物“危险特性的清单 ”共14种特性。
污染土壤和地 下水
B
侵占土地,破 坏地貌和植被
A
固体废物的危害
C
污染水体
造成巨大的直接经 济损失和资源能源 E 的浪费
D
污染大气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四、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
危险废物在发达国家国内贮存有困难,处
理费用高,于是美国、德国、加拿大、挪 威、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发达国家, 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大量倾销危险垃 圾。对输出废物国家来说,废物出口的经 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当明显;但对输入废 物国家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剥削。 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贫困,债务沉 重,不得不进口废物,忍受环境剥削。
城市垃圾
农业固体 废物 放射性固 体废物
的回收过程中都 有固体放射性废渣或浓缩的残渣排出。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 、 固 体 废 物 的 来 源 、 分 类
冶金废渣
工业固体废物
采矿废渣
化工废渣
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