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要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要点

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身定定目的(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己学习状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身做的笔记、试题、学会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适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本篇文章是本店铺为您收拾的《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要点》,供大伙借鉴。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要点篇一

1.有理数:

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肯定是负数,+a也不肯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我们的特质;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地区,这四个地区的数也有我们的特质;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数,大家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

数是-a-b;

4.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绝对值可表示为:

绝对值的问题常常分类讨论;

a|是要紧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要点篇二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注意:判断怎么样解容易是重要.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简单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准则形式是ax+b0或ax+b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

方程的解法类似,但必须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应该注意空圈和实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要点篇三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根据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依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去括号法则:假如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假如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学会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假如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

0.

b.不要漏掉不可以合并的项。

c.只须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重要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使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此外棱柱、棱锥也是容易见到的立体图形。

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平面图形。

3、许多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适当地剪开,就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

二、点和线

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点C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 的中点。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4、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

三、角

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3、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第三重合,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4、度、分、秒是常见的角的度量单位。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四、角的比较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类似的,还有叫的三等分线。

五、余角和补角

1、假如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假如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3、等角的补角相等。

4、等角的余角相等。

六、相交线

1、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

样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注意:

⑴垂线是一条直线。

⑵具有垂直关系的两条直线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状况。

⑷垂直的记法:a⊥b,AB⊥CD。

3、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

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容易说成:垂线段最短。

6、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7、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有一条公共的边,另外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8、有公共的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有2对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七、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

平行。

3、假如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样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办法: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位角相等,那样这两条直线平行。容易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内错角相等,那样这两条直线平行。容易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假如同旁内角互补,那样这两条直线平行。容易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容易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容易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容易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

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 (5)需要记住的要点: 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 1. 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①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 的交线叫做棱②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④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2.n 棱柱的面、顶点、棱、侧棱、侧面数量关系 3. 点、线、面、体 ①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④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⑤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展开与折叠 1. 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① 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 ② 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 ③ 三棱锥:四个三角形 ④ 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 ⑤ 正方体展开图:共有 11 种,141(6 种) ,231 (3种) ,33 ( 1 种) ,222 (1 种) ⑥ 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 7 条棱 ⑦ 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 Z 端 三、截一个几何体 1. 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 2.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 可能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456) 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 三视图的 6 种题型: (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 (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 (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 ( 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 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 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 1. 从一个 n 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 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 可以把这 个 n 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 体、正方体)、五棱 柱、…… (按名称分) 锥圆锥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 棱柱有两个底面,n 个侧面,共(n+2)个面;3n 条棱,n 条侧棱;2n 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 ≤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 1.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 ①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②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 ④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①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 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④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展开与折叠 1.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①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 ②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 ③三棱锥:四个三角形 ④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 ⑤正方体展开图:共有11种,141(6种),231(3种),33(1种),222(1种) ⑥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7条棱 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Z端 三、截一个几何体 1.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456) 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三视图的6种题型: (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 (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

(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 (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 1.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2.从一个n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3.从一个n边形的内部的一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 4.从一个n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引(n-3)条对角线,n边形共有 2)3 ( n n 条对角线。 5.数学家欧拉发现:若用f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e表示棱数,v表示顶点数,则有:f+v-e=2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有理数 1.分类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分数,都是有理数 2.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相反数 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②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是0。即a+(-a)=0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①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反过来说不对) ③在同一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5.倒数 ①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负倒数)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学问点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留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肯定是负数,+a也不肯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留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别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留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 的相反数是-a-b; 4.肯定值: (1)正数的肯定值是其本身,0的肯定值是0,负数的肯定值是它的相反数;留意:肯定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肯定值可表示为: 肯定值的问题常常分类商量;

(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留意:|a|?|b|=|a?b|,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肯定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久比0大,负数永久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肯定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学问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留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很多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留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留意:推断如何解简洁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简单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

北师大版初一(上)数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一(上)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1课几何图形(1) 1.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叫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这就是立体图形. 3.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如:线段、角、三角形、正方形、圆等. 常见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了解它们的共性是在同一平面内. 4.几何体的展开图 (1)多数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沿着棱剪开就得到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就是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同时也可看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平面图形. (2)常见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 ①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③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④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3)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体现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立体图形问题可以转化为平面图

5.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去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要注意多从实物出发,然后再从给定的图形中辨认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 6.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1)对于此类问题一般方法是用纸按图的样子折叠后可以解决,或是在对展开图理解的基础上直接想象. (2)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分析平面展开图的各种情况后再认真确定哪两个面的对面. 第2课几何图形(2) 1.点、线、面、体 (1)体与体相交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2)从运动的观点来看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点、线、面、体组成几何图形,点、线、面、体的运动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3)从几何的观点来看 ___是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________都是点的集合. (4)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5)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如长方体由6个平面组成,球由一个曲面组成. 2.几何体的表面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______ +______(上、下底的面积和) (2)常见的几种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问点总结1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留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 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依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拟,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拟,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别的(小)数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的自然数; 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的正整数; ⑶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可以表示什么数 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 ⑵a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初中生如何能轻松学好数学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初中生学习数学要会独立思索 初一初二是数学开窍的阶段,在解题上初中生肯定要学会自己独立去思索。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做题来培育自己的这一力量。而在积存到肯定的数量之后,你的这种独立解题的力量是别人无法超越的。这个培育过程很简洁也很短,只要你得到一点的成就感对于初中数学你就会布满自信。 其实,学好初中数学关键在于自己的真实力量,而不是形式。许多的初中生数学笔记一大堆,最终考试的成绩也就是那样。在学习上初中数学也好,其他科目也罢,不要讲究形式感,关键是要把一个个的问题和学问学透。不反对记笔记,但是不要一味的做笔记,听初中数学课是需要过脑子的。 学好初中数学要较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 一、整数及其运算 -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集合。整数的加减法 运算与正整数类似,需要注意正负数相加和减法规则。 - 整数的乘法运算使用分配律,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两个 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 整数的除法运算需要注意除数不能为零,同号相除为正,异 号相除为负。 二、有理数 -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可以用分数形式或小数形式表示。 -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整数的运算规则类似,需要注意分 数的约分和通分。 三、代数式 - 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可以使用运算 规则进行计算和化简。 - 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需要合并同类项,乘法运算使用分配律。

四、方程与方程解 - 方程是一个等式,含有未知数,解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数值。 - 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变量的逆运算或化简来求解,需要注意方程的等式性质和运算规则。 五、实数 -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 实数的大小比较可以通过大小关系和绝对值来进行判断。 六、比例和比例计算 - 比例是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数之间的比较关系。 - 比例计算可以使用等比例关系和比例算式,需要注意比例的单位和换算。 七、三角形及其性质 -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关系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 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内角和、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等。 八、平行线及其性质

- 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直线。 - 平行线的性质包括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等。 九、多边形 - 多边形是由多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根据边的性质和角的个数可以分为正多边形和普通多边形。 十、圆与圆的计算 - 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封闭图形,具有半径、直径和圆心等重要性质。 - 圆的计算包括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需要注意圆周率的使用和单位的换算。

初一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 结 点赞+私信,可发pdf版,格式清晰,有标亮,可下载。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 知识点1 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征 知识点2 几何体的分类 常见的几何体不仅可以按柱体、锥体、球分类,也可以按围成的面分类。分类如下: 提醒:如果对于我们看到的物体,只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而不考虑颜色、质量、原料等其他性质时,就得到各种几何体。 知识点3 棱柱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 1.棱柱的相关概念 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棱柱的特征 ①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

②棱柱的上下底面形状相同 ③棱柱的侧面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3.棱柱的分类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4.棱柱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底面多边形的边数n确定该棱柱是n棱柱,它有2n个顶点,3n条棱,其中有n条侧棱,有(n+2)个面,n个侧面。 知识点4 圆柱与棱柱的异同点 知识点5 图形的构成

1.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其中面有平面也有曲面;线有直线也有曲面,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用运动的观点看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点动成线: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可画出线; 线动成面:钟表上的指针旋转时可以形成一个圆面; 面动成体:长方形绕它一边旋转,形成一个圆柱体 1.2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1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知识点2 棱柱、棱锥的表面展开图 (1)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多边形和一些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沿棱柱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以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表面展开图。如图: (2)棱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多边形和一些三角形组成的。沿棱锥表面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组合方式的表面展开图。 知识点3 圆柱、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3)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其中长方形的一边是底面圆的周长,另一边的长是圆柱的高。 (4)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的,其中扇形的半径长是圆锥的母线,而扇形的弧长是圆锥底面圆的周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数与代数 1.1 自然数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点就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最简单的数,包括1、2、3、4……。在学习自然数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掌握自然数的性质、运算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 整数 整数是自然数、0和它们的负数构成的集合。学习整数时,需要掌握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以及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3 有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在学习有理数时,我们要重点理解有理 数的性质、四则运算及其在方程中的应用,为学习代数学习打下坚实 的基础。 1.4 代数式 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学习代数式时,需要理解字母与数之 间的对应关系、代数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1.5 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学习方程,需要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6 不等式 不等式是含有不等号的数学式子。学习不等式,重点是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解不等式的方法,以及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总结与回顾: 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好数与代数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册数学教材的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与理解: 我认为数与代数是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们贯穿于数学的始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打牢,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涉及了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以及不等式等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与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起点。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及经典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锥圆锥

棱锥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练习 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2.下列各个平面图形中,属于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3.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按名称分) 锥圆锥 棱锥 2、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3、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4、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5、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如果用一个平面截掉一个正方体的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中点组成的面时,剩余几何体有10个顶点、15条棱、7个面. 解答:解:剩下的几何体可能有:7个顶点、12条棱、7个面; 或8个顶点、13条棱、7个面; 或9个顶点、14条棱、7个面; 或10个顶点、15条棱、7个面. 如图所示: 6、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三个方向分别是:正面、左面和上面。 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从上面看。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正整数 整数零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正有理数 也可按有理数零进行分类。 负有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 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灵活运用。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3、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是零 4、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 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侧面是曲面 底面是圆面圆柱,::⎧⎨⎩柱体 棱柱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 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 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 —3)条;可以把n 边形成(n-2)个三角形;这个n 边形共有2 )3(-n n 条对角线。 ◎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 ※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3、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4、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5、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 或 (0)||(0)a a a a a ≥⎧=⎨-<⎩ ※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 |≥0 ※6、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 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 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7、绝对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数a ,都有|a |≥0 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 ③若|a|=b ,则a=±b ④对任何有理数a ,都有|a|=|-a| ※8、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越来越大

精华!史上最全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精华!史上最全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丰富的图形世界 圆柱:底面是圆面,侧面是曲面¤1.柱体??棱体: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圆锥体:底面为圆形,侧面为曲面圆锥体??金字塔:底部为多边形,侧面为三角形 ¤3.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4.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 几何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接触面或我们可以看到的外观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体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 直线与直线相交以获得点。 ※5.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边:两个相邻边的交点称为侧边,所有侧边长度相等 ¤7.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下图的边数,人们将棱镜分为三棱镜、四棱镜、五棱镜和六棱镜??他们的屁股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9.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体的展开面由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矩形组成。¤11. 圆锥体的表面膨胀由圆和扇形组成。 有理数及其运算 正整数(例如1,2,3?)整数零(0)?负整数(例如?1、?2、?3?)? ?※有理数??11?正分数(如:,,5.3,3.8?)??23? 得分11??负分(例如?、?2.3、?4.8?)??23?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字只有不同的符号,那么我们将其中一个称为另一个的相反数字,也称 为两个数字相对。(0的对立面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对于由数字轴上的两点表示的数字,右边的数字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字。正数位于原 点右侧,负数位于绝对值原点定义的左侧:数字A的绝对值是数字轴上代表数字A的点与 原点之间的距离。数字a的绝对值记录为|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一 a(a0)a(a0)|a|0(a0)或|a|? a(a?0)??a(a?0)?越来越大 -3-2-10123※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两个相对的数字(0除外)的绝对值相等;任何数字的绝对值总是非负的,即| a |≥ 0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①先 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 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而小”做出正确判断※绝对价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0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③若|a|=b,则a=±b ④ 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a| ※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加上两个不同符号的数字。当绝对值相等时,总和为0;当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字的符号,从较大数字的绝对值中减去较小分数的绝对值。③ 将数字添加 到0以获取此数字。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灵活运用运算法则,简化运算。通常有以下规则:① 两个相对的数字可以先相加; ② 可以先添加符号相同的数字;③ 分母相同的数字可以先相加; 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有理数减法规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将这个数的相反数相加在有理数减法过程中,请 注意两个“变化”:① 更改操作符号;

2023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2023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023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 1、单项式对数字和若干个字母施行有限次乘法运算,所得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4、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5、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7、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例:a+(b-2c)-(e-2d)=a+b-2c-e+2d14、添括号法则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例:m+2x-y+z-5=m+(2x-y)-(-z+5) 9、整式的加减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10、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一个代数式用另一个与它恒等的表达式去代换,叫做恒等变形. 2023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2 1、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023年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