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朔州煤矿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朔州煤矿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方式及其适用条件;2. 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通风设施的作用;3. 了解矿井空气成分及有害气体的影响,掌握矿井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矿井通风需求,设计合理的通风方案;2.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风阻力计算、风量调节等;3. 能够运用矿井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评估矿井空气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2. 激发学生学习矿井通风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矿井工人职业健康,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朔州煤矿矿井通风问题,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矿井通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设计和改进矿井通风系统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矿井安全、提高矿井空气质量的价值观念,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介绍矿井通风的目的、要求,通风方式的分类及适用条件,矿井空气流动基本方程。
2. 矿井通风系统:讲解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通风机、风筒等通风设施的作用及选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其设备3. 矿井空气成分与质量控制:分析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来源、危害,矿井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矿井空气成分与质量控制4. 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介绍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通风阻力计算,风量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5.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讲解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制度,通风事故案例分析,通风安全措施。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本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系统组织矿井通风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了解通风安全管理,提高矿井通风安全意识。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节矿井概况 (2)1.1矿井地质 (2)1.1.1 地理、交通、地形地貌 (2)1.1.2 建设单位概况 (3)1.1.3 矿井地质 (3)1.1.4 自然安全条件 (7)1.2矿井开拓 (8)1.2.1 开拓方案设计 (8)1.2.2井筒、大巷、顺槽的布置 (20)第二节矿井通风 (23)2.1矿井通风系统 (23)2.1.1 进风井、回风井、进回风大巷 (23)2.1.2 采面通风 (23)2.1.3 通风方式 (24)2.2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 (24)2.2.1 开拓延伸设计 (24)2.2.2 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确定 (24)2.3矿井的总风量计算 (24)2.3.1 总风量的计算 (24)2.3.2 矿井风量分配 (27)2.3.3 绘制通风网络图 (27)2.4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27)2.4.1 选择线路 (27)2.4.2 阻力计算 (28)2.5通风设备的选择 (31)2.5.1 风机选型 (31)2.5.2 电机选择 (32)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 (33)3.1通风措施 (33)3.2防瓦斯措施 (33)3.3防火措施 (34)3.4防煤尘措施 (35)第四节通风费用概算 (36)4.1设备折旧费 (36)4.2材料费 (37)4.3人员工资 (37)4.4矿井通风总费用 (37)参考资料: (38)第一节矿井概况1.1 矿井地质1.1.1 地理、交通、地形地貌一、地理杨湾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北抵庙沟,南至炭窑沟,西以丁家梁一线为界,东与束会川相邻。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0′03″~110°22′14″北纬39°25′22″~39°26′50″二、交通矿井北西距伊金霍洛旗新庙乡政府驻地约5km,交通条件便利。
边(边家壕)~贾(贾家湾)公路从井田西南部穿过,该公路为双道柏油路面。
井田与边~贾公路有砂石运煤支线相连,至边家壕距离约5km,边家壕向南18km可至大柳塔镇,向北约60km可达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概述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概述1. 引言矿井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山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综合理论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矿井通风与安全方面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估等方面。
2. 设计目的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熟悉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矿井平面布置、通风系统设计和矿井安全设施的规划;•能够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计算与分析;•掌握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和应急措施。
3. 设计内容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理论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概述•矿井通风理论与基本方程式•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布置•矿井通风系统的计算与分析方法•矿井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应急措施3.2 实践操作•矿井通风系统的布置与模拟•矿井通风系统的计算与分析实验•矿井安全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实践•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实验•矿井通风与安全应急措施模拟实验4. 教学方法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学生讨论等。
4.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将系统地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借助PPT、板书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矿井通风与安全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学生可以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3 实践操作通过矿井通风系统的布置与模拟实验、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实验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4 学生讨论在课程设计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不仅促进了学习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了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需要,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成为矿山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简介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是矿山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涉及到矿山通风设备的选型、布置和调节等方面的知识。
该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通风设备选型和运行调节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矿山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并具有独立行业技术评价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课程主要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概念、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基本流程。
2.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型和布置。
本课程将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选型和布置进行详细介绍,学生需要掌握矿井通风设备的选型规范、布置要求和运行标准。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运用通风参数的计算、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 通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本课程将介绍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学生需要学习矿山通风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等基本知识,具备企业通风技术管理能力。
4. 矿井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设计。
本课程将教授矿井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设计,学生需要学习矿井事故的危害性和规避措施,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等知识。
5. 实践操作教学。
本课程将配合实验教学进行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学生需要掌握手工绘制通风系统图、计算各种参数和运行状态分析等操作技能。
三、课程特点1. 强调实践操作。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成为了其特点之一。
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检验等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通风系统设计和计算技能。
2. 突出实用性。
本课程主要侧重于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运行等实际应用方面的技术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了实践、应用、创新教学的特点。
3. 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与矿山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效率和保证矿山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理解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如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3. 了解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矿井安全管理的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原理,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空气质量。
2. 培养解决矿井通风安全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通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井安全事故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安全意识。
2. 激发学生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矿井安全生产中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矿井通风与安全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操作和矿井安全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践探索。
3. 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包括风流的基本特性、通风动力与阻力、通风方式及通风网络。
2.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的构成、设计原则、通风设施布置及风量调节。
3. 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问题的原因,介绍相应的解决措施。
4.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
5. 矿井安全管理: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及通风方式第二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通风设施布置第三周: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周: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五章 矿井安全管理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课本,确保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是针对矿山工作人员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矿山作业中,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工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通风的好坏关系到矿工们的生命安全,而安全工作的好坏则关系到矿上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矿工们更好地掌握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我设计了这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型课程,主要涵盖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矿井通风概述、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矿井安全管理、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等。
课程旨在为矿山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通风与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矿井通风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各种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2、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提高通风质量与效率;3、了解矿井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学会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了解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提高矿工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内容1、矿井通风概述:介绍矿井通风的概念、意义、发展历程,以及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与类型。
2、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如风机、管道、出口、等。
3、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分析影响矿井通风质量与效率的因素,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4、矿井安全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掌握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
5、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介绍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如煤尘爆炸、矿山火灾等。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由教师讲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讲解仿真实验和模拟软件。
2、案例分析:结合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的体会与认识。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实际操作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设备,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课堂表现: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一、简介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的一个方面,通风系统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
为此,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培养矿山通风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通风系统的构成;2.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过程;3.熟悉通风系统的检测和管理方法;4.学会利用现代辅助工具进行通风系统设计;5.能够在班级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矿井通风系统的实际问题;6.培养运用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7.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设置3.1 预备知识1.矿山工程学基础;2.流体力学基础。
3.2 教学内容第一章矿井通风基础1.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2.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和物质平衡基本原理。
第二章通风系统的设计1.通风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2.通风系统的分类;3.通风系统性能参数的确定;4.区域通风和局部通风。
第三章通风系统的计算1.通风系统的阻力计算;2.通风系统的流量计算;3.通风系统的风压计算;4.通风系统的功率计算。
第四章通风系统的检测与管理1.通风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设备;2.通风系统的管理方法。
第五章现代辅助工具在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应用1.通风系统模拟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通风系统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
第六章班级小组课题探究1.班级小组内选择问题;2.小组独立解决问题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3.3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以授课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现场参观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注重实践环节。
3.4 实践环节1.实验课: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要求、实验评分;2.课程设计:设计目的、设计要求、设计流程、设计要点、设计评分。
四、考核办法1.期末考试(占50%):主要测试学生对于矿井通风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2.实验(占30%):主要测试学生对于通风系统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能;3.课程设计(占20%):主要测试学生综合应用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和现代辅助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摘要

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摘要。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矿井通风方式、通风设备及其作用,理解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矿井通风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能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矿井通风系统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矿井通风在保障矿工生命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针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分解为以下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通风方式。
2. 学生能够识别矿井通风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并说明其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矿井通风知识,分析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学生能够以小组合作形式,设计一个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并进行评估和优化。
5. 学生能够认识到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矿井通风原理:讲解矿井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介绍矿井通风方式,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
2. 矿井通风设备:介绍矿井通风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如风机、风筒、风门等,并阐述其作用和工作原理。
3.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讲解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不同矿井通风系统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如何设计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
4. 矿井通风系统评估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评估矿井通风系统的性能,如风量、风速、风压等参数的测定,以及如何针对问题进行优化。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矿井通风原理及通风方式;第二课时:矿井通风设备及其作用;第三课时: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法;第四课时:矿井通风系统评估与优化。
本节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结合教学实际,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材章节如下: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章 矿井通风设备;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第四章 矿井通风系统评估与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理工大学矿井通风课程设计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专业:采矿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资源开发工程系设计任务书矿井通风设计的已知条件:矿体走向长430m,矿体最大厚度32m,平均厚28m;平硐、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系统,扇风机在地面抽出式工作;采矿方法为有底柱的分段崩落法,分段高15m,阶段高45m;电耙道垂直走向布置,由分段平巷进风,电耙道水平专用集中回风道回风。
通风系统如图3。
矿井设计年产量70万t,电耙道日出矿量300t/d,二次破碎最大火药量3kg,通风时间5min。
掘进工作面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
设计开采深度500m,最困难时期各作业面的位置和数量如表5,各类巷道规格尺寸如表6。
夏季反风自然风压130Pa,风硐阻力150Pa。
试按上述条件作矿井通风设计。
题目要求:采用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法设计,并要求进行局部通风设计。
目录第一章概述1.1何为矿井通风 (2)1.2矿井通风的重要性 (2)第二章通风系统选择 (2)2.1 通风系统选择的基本原则 (2)2.2矿井地质情况概述 (4)2.3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 (5)2.4选择通风机的方式 (6)2.5通风系统的选择 (7)2.6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优缺点 (8)第三章风量计算 (8)3.1计算全矿总风量及分配风量 (8)3.11电耙道所需风量 (8)3.2矿井总风量 (9)第四章矿井风量分配 (9)4.1风量分配的基本要求 (9)4.2风量分配的方法 (10)第五章通风网络解算 (11)第六章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11)6.2计算全矿阻力 (11)6.3计算局部阻力 (12)6.1.1局部风量调节概述 (12)7.2矿井总风量调节 (14)第八章扇风机及电动机选择 (15)8.1扇风机选择原则 (15)8.2扇风机风量及风压计算 (15)第九章局部通风 (16)第十章防尘措施 (16)10.1作业面除尘 (17)10.1.1掘进机喷雾洒水 (17)10.1.2水炮泥和水封爆破 (17)10.2净化风流 (18)10.2.1水幕净化风流 (18)10.2.2湿式除尘装置 (19)10.3个体防护 (20)第十一章矿井通风成本计算 (20)11.1通风费用 (20)第一章概述1.1何为矿井通风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向井下连续的输送新鲜空气,释放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等,调节矿内小气候,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证矿工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1.2矿井通风的重要性矿井工生产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
地面空气在进入井下并流经各作业场所的过程中,将掺入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成分逐渐发生变化。
同时,由于地热作用,人体和机械的散热、水分的蒸发等,井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都会显著提高,造成不良的气候条件。
因此,对矿井必须进行通风。
矿井通风的任条是:(1)供给足够的井下工作人员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2)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使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3)提供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气候条件;维持合适的劳动条件。
第二章通风系统选择2.1 通风系统选择的基本原则1、与开拓、采矿方法设计同时考虑通风系统设计,所有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力求系统简单(网路不复杂、少角联、通风设施少……);3、满足设计开采地段内各部分生产的通风需要,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60%,且经营费较少;4、尽量避免采掘作业面串联通风。
如必须串联时,须采取降尘措施,保证入风粉尘浓度小于0.5mg/m3;5、矿井必须有稳定的进风道与回风道,采掘作业面的主要进风道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6、通风线路最短,开采区间风压稳定,漏风的可能性较小;7、有自然发火危害的矿井,须用抽出式通风,只有靠近地表几个中段可用压入式通风,并应首先考虑分区通风的可能性;8、矿井通风系统一般应尽可能采用对角式布置;9、禁止用箕斗井进风和尽量避免用箕斗——罐笼混合井进风,对于改扩建矿山如必须用混合井进风时,需采取密闭及有效的净化风源措施;10、尽量避免矿井主进风流及各中段进风流直接流经井下主溜井的上下口,凡溜井上下面均需考虑降尘措施;11、考虑采矿方法结构时,同时确定该方法的最好通风方案及其与全矿通风系统之衔接;12、由于采矿方法固有的特点,不能用全矿总风压造成贯穿风流通风的采矿方法,需设计局部通风系统,并注意合理解决其与全矿通风系统之关系;13、当有电扒巷道及隔筛巷道时,风流方向应与电扒扒矿方向相反,应使电扒司机位置处于新鲜风流之中,流经电扒及电扒及隔筛巷道后的含尘风流,一般不允许再流入有人工作的凿岩天井、回采工作面及凿岩平巷,否则应采取净化措施;14、充分利用自然风压,以减少能量消耗;15、箕斗装载硐室、地下破碎硐室及主溜井等处,应有通风及降尘措施,其污风要引入回风道,否则,必须采取净化措施,达到含尘量不超过0.5mg/m3,方能送入其他工作面;16、井下火药库及充电硐室,应有新鲜风流并有单独回风道引入总回风道,井下所有机电硐室,都必须供给新鲜风流。
2.2矿井地质情况概述矿井通风设计的已知条件:矿体走向长430m,矿体最大厚度32m,平均厚28m;平硐、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系统,扇风机在地面抽出式工作;采矿方法为有底柱的分段崩落法,分段高15m,阶段高45m;电耙道垂直走向布置,由分段平巷进风,电耙道水平专用集中回风道回风。
通风系统如图3。
矿井设计年产量70万t,电耙道日出矿量300t/d,二次破碎最大火药量3kg,通风时间5min。
掘进工作面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
设计开采深度500m,最困难时期各作业面的位置和数量如表5,各类巷道规格尺寸如表6。
夏季反风自然风压130Pa,风硐阻力150Pa。
2.3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1)抽出式采用抽出式通风,是把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附近,工作时使井下整个通风系统处于负压状态。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当矿井与地面间存在漏风通道时,漏风从地面漏向矿内;当塌陷裂隙通向废旧小煤窑时,会把小煤窑内积存的有害气体抽到井下,并使工作面的有效风量减少;一旦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井下的风流压力提高,有可能使采区内瓦斯涌出量减少,比较安全,而压入式通风正好相反。
2) 压入式采用压入式通风,是把主要通风机安装在进风井口附近,工作时使井下整个通风系统处于正压状态。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矿井地面漏风是从矿内漏向矿外;在垮落裂隙通达地表时,矿井采空区煤炭自燃生成的有害气体难以检测到,使自燃征兆不宜发现。
一般认为,压入式通风适合于开采水平低,小窑多,顶板跨落裂隙直通地表、瓦斯低的矿井,由于采用压入式通风必须在矿井总路线上设置若干个构筑物,而其中有些是交通要道,人员、车辆或提升容器来往频繁,使风门易受损坏,漏风较大,通风管理比较困难;尤其是深水平矿井,采用压入式通风更不适宜。
3) 压抽混合式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是在进风井口安装一风机作压入式运转,在回风井口安装一风机作抽出式运转。
采用这种通风方式,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其正压或副压均不大,采空区连通地表的漏风因而较小,其缺点是使用的风机设备多,管理复杂。
本矿井周围没有小煤窑,综合考虑各种通风机工作方式的优缺点和本矿的生产实际,确定本矿井为抽出式通风。
2.4选择通风机的方式1) 中央并列式的适用条件煤层倾角大、埋藏深、但走向长度不大,而且瓦斯、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是较合理的。
2) 中央分列式(边界式)的适用条件煤层倾角较小、埋藏较浅,走向长度不大,且瓦斯突出、煤层自燃比较严重的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较合理,它与中央并列式相比,安全性好,通风阻力较小,内部漏风小,这对于瓦斯、自然发火的管理工作较有利,且工业广场不受主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
3) 两翼对角式的适用条件煤层走向长度超过4km,井型较大,煤层上部距地面较浅,瓦斯和煤层自然发火严整的矿井,采用两翼对角式比较适宜。
4) 分区对角式的适用条件煤层距地表浅,或因地表高低起伏比较大无法开掘浅部的总回风道,在此条件下开采第一水平时,只能用这种小风井分区通风的布置方式。
5) 混合式的适用条件井型大、走向长,为了缩短基建的时间,在初期采用中央式通风系统,随着生产的发展,当开采到两翼边界时,在建立对角式的通风系统。
由于本矿井倾角较小,走向长度不大,故可采用分区对角式通风方式。
优点是:安全性好,通风阻力较小,内部漏风小,这对于瓦斯、自然发火的管理工作较有利,且工业广场不受主要通风机噪音的影响。
2.5通风系统的选择根据矿山地质情况和主扇工作方式以及进回风井布置方式可选择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设计,并且要进行局部通风的设计。
2.6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优缺点优点是风流路线是直向的,路线比较短,长度变化不大,因此不仅压差小,而且在整个矿井服务期间压差变化范围较小,漏风少,污风出口距工业场地较远。
缺点是投产慢,地面建筑物不集中,不利于管理。
第三章 风量计算3.1计算全矿总风量及分配风量3.11电耙道所需风量① 二次破碎爆破通风所需风量火药量kg A 3=;电耙道长度m L 40=,断面23.5m S =,通风时间s t 300=,则风量s m ALS t Q 314.23.54033005.255.25=⨯⨯==② 按排尘风速计算风量电耙道风速0.5V m s =,则排尘风量s m VS Q 365.23.55.0=⨯==取风量大者,m Q 365.2=作为电耙道风量。
3.1.2采场作业面凿岩所需风量(仅根据排尘风速计算的风量)表3采场作业面凿岩所需风量3.2矿井总风量i i m N Q K Q ∑=式中 i Q ——各类作业面所需风量,3m s ;i N ——各类作业面的数量;K ——风量备用系数,此例中 1.5K =。
如下图所示中求出巷道所需的风量,根据公式VS Q =,即可得 m VS Q s m VS Q s m VS Q m VS Q s m VS Q E D C B A 333338.22.1125.095.28.1125.09.26.1125.09.26.1125.065.25.03.5=⨯===⨯===⨯===⨯===⨯== 详细请参看矿井通风标准图,最后可计算得()s m Q m 395.888.2865.29.29.21095.25.1=+⨯+++⨯=第四章 矿井风量分配 4.1风量分配的基本要求1、回采工作面的风量应按照最大计算风量进行分配;备采工作面的风量按回采工作面的50%风量分配;掘进工作面按局部通风计算风量进行分配;2、井下炸药库、充电硐室、破碎硐室、主溜井等应独立供风,按计算风量分配,回风应导入总回风道;3、矿井通风系统为多井口进风时,各进风风路的风量,对专题设计者,应按自然分配规律进行解算,求出各进风风路自然分配的风量;对非专题,可根据进风巷道可能漏风状况、巷道风阻、进风巷道可能担负需风量的大小以及进、回风井相互位置、压力状态等因素进行分配;4、一切需风工作面和有风流通过的井巷,其风速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