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物理之美 享受学习之趣-物理论文

合集下载

趣味物理实验报告论文(3篇)

趣味物理实验报告论文(3篇)

第1篇摘要: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项趣味物理实验——利用空气压力制作简易喷泉,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压力与水流喷射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学生将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关键词:趣味物理实验;空气压力;喷泉;科学思维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现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设计了一项趣味物理实验——利用空气压力制作简易喷泉。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空气压力与水流喷射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实验原理喷泉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力将水从喷泉口喷出。

当喷泉口被水填满时,大气压力作用于水面,将水压入喷泉管内。

当喷泉管内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水从喷泉口喷出,形成喷泉。

四、实验材料与工具1. 空塑料瓶(容量约500ml)2. 针或尖锐物3. 热熔胶枪4. 水泵(可选)5. 热水6. 透明胶带五、实验步骤1. 将空塑料瓶的底部用针或尖锐物扎一个小孔,孔径约为1cm。

2. 将扎孔的塑料瓶装满水,用透明胶带封住瓶口。

3. 将塑料瓶倒置,使孔口朝下,将瓶口放在一个接水容器上。

4. 用热水加热塑料瓶,使其变软。

5. 将加热后的塑料瓶迅速倒置,用热熔胶枪将瓶口与接水容器粘合。

6. 关闭热水,等待塑料瓶冷却,形成密封的喷泉。

7. 当塑料瓶内的水被抽空后,大气压力将水从喷泉口喷出,形成喷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塑料瓶内的水被抽空后,大气压力将水从喷泉口喷出,形成喷泉。

这表明空气压力对水流喷射有显著影响。

七、实验总结与反思本次实验利用空气压力制作简易喷泉,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空气压力的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感受物理美,叩开物理学习的大门

感受物理美,叩开物理学习的大门

感受物理美,叩开物理学习的大门物理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如奇特的物理现象、深刻明晰的物理概念、和谐统一的物理规律、简洁对称的物理公式、形态美妙的物理模型、精湛巧妙的物理实验等。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触摸、感知、体会物理的美,激发他们创造物理美的热情,进而开启物理学习的大门。

一、通过导课,让学生触摸物理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是中学生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好奇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探索问题。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奇妙的物理现象比比皆是,所以上课时,笔者尽力创设出一种全新美妙的情景,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讲《匀速圆周运动》一节时,笔者用废的易拉罐做了一个“水流星”实验。

当学生看到老师像杂技演员一样,舞动盛满水的小桶在空中竖直面内做着圆周运动,却滴水未洒,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兴趣油然而生,兴趣与愿望的结合,形成了无法估量的学习动力。

二、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物理美,使学生在愉悦之中,学会思考与探索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概括以及教学推理的产物。

不亲自经历以上过程,概念就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谈不上对概念美的感受。

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己分析,概括形成概念,并从开始不严密、不准确,逐步达到用严密、准确、简洁的物理术语或数学语言加以表达。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形成明晰概念的美感,进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讲授由实验总结的规律时,教师要尽力指导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取得数据,然后分析数据,从而“发现”定律。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演绎法的基本思路,启发回忆旧知识,明确演绎法所依据的原理和规律,再由学生自己动脑推论,这样不但使学生感到自己“发现”了规律,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且掌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学到了发现规律的方法。

三、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物理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动手作为物理学基础的实验不乏其美,许多物理实验设计思想之巧妙,实验技术之精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物理之美 学年论文

物理之美 学年论文

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美摘 要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是这样,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也是这样。

美是自然属性,审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这些学习物理的人,不应该只是关注物理学的各个公式的物理含义,也应该从中发现物理之美,从简单、对称、和谐中感受物理之美。

我们要坚信美与真并存,美与真相伴,一个正确的物理公式一定是美丽的。

物理学是美得建构,是美的科学,它具有明快简洁美、均衡对称美、奇异相对美、和谐统一美。

杨振宁也告诉人们:高不可攀的物理与处处存在的“美”息息相关,而物理学就是去发掘这些美,那么量子力学作为现在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的课题,它也必然是美的。

欣赏物理学的美,会让我们领略到物质世界奥妙无穷的内在美;欣赏物理学的美,会让我们感到物理学的神圣和美好;欣赏物理学的没,会激发我们无边无际的思考。

本文将从简单、对称、和谐等几个方面阐述物理学的美,介绍量子力学的美,并介绍一些大物理学家:狄拉克、海森堡所坚持的物理学的美,并因为他们所坚持的物理之美,从而坚定自己的思维,维护住正确的物理学公式。

关键词:量子力学;美;物理之美装订线The beauty of quantum mechanics PhysicsABSTRACTRodin has a famous saying: "Life is not the lack of beauty, but a lack of eyes to discovery beauty." Life is like that,process to learning scientific is also in this way.Beauty is natural attributes ,aesthetic is human nature.Then we these to study physics should not just be concerned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each formula of physics. We should also discovery the beauty of physics. From simple,symmetry, harmony to feel the beauty of physics. We firmly believe that the coexistence of beauty and truth ,beauty and truth company each other, a correct physical formula must be beautiful.Physics is a beautiful construction, a beautiful science.It has a crisp lively and concise beauty, balanced symmetrical beauty, Singular relative beauty,and the beauty of harmony and unity.Chen Ning Y ang also told the people: the unattainable physics and the beautiful thing everywhere is closely related.Physics is exploring these beauty. Quantum mechanics, as is now the forefront subject of physical research, it must be beautiful.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hysics, let us taste the infinite subtleties of the material world and the inner beaut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hysics, let us feel the divine and beauty of physics;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hysics, will inspire us a infinite thinking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beauty of physics from simple ,symmetry, harmony,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physics.Introduce the beauty of quantum mechanics. Introduce some famous physicist:Dirac, Heisenberg who insisted that physic is beautiful,.Because they insist on physical beauty, so strengthen their own thinking, to maintenance the correct physical formulas.Key words :Quantum mechanics; beauty; the beauty of physics目录1.量子力学中的美 (1)1.1量子力学的简约之美 (1)1.2量子力学的对称美 (2)1.3量子力学的和谐美 (2)2.大物理学家所诠释的物理之美 (4)2.1 狄拉克 (4)2.2爱因斯坦 (4)参考文献 (6)致谢 (7)1 量子力学中的美量子力学是物理学进步中的伟大的一步,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之一,通过量子力学,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见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现象得以真正的被解释,新的无法直觉想象出的现象被预言,但是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量子力学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且后来也获得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证明。

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 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的一种动力.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发生浓厚兴趣时, 才能使学习积极起来, 具体表现为: 学习情绪高, 学习意志顽强,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 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 国家的许多建设都离不开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获得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物理教学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利用“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心理学指出, 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 求知的动力,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途径是多方面的, 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所以, 要使学生在每堂物理课上都能够集中精神, 有学习的欲望, 教师就要精心去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 要讲出新意, 才能够出奇制胜, 获得学生的“芳心”.如在第一堂课上, 学生正是对物理充满好奇之时, 可以阐述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 再适时引入一些有趣的名人轶事, 就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 一定可以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以及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好学、好问及“幻想”, 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 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营养.更为之后的物理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众所周知, 物理知识大都很抽象, 而初中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实践, 让学生不仅要多动脑, 更要多动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 我就拿了好多的玻璃杯, 将课本中演示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做了出来:把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轻轻盖住, 倒置过来水流不出来, 之后又把纸片用针扎许多小洞, 重做上述实验水也流不出来, 并且让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做, 他们做得特别认真, 观察得又仔细, 课堂教学非常成功.其实在教学中, 我经常根据学校的条件, 把一些演示性的实验变成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 假如学校的条件不允许, 我就跟同学们一起去创造可以达到的条件, 而且会适当地增加一些趣味小实验.再次, 开展课外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后是课上学习的延伸,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并且产生出新的求知欲望, 不能仅仅把功用在课上, 课下更是不能忽视的.现在都提倡创新能力的培养, 像物理学这样的自然科学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有效的方法很多, 我经常采用的办法有, 让学生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至于研究课题大都是学生从生活中选择,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决定的, 这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并要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引导他们,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无论在哪方面, 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不但可使学生有信心学习, 又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最后, 要补充的一点, 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要做个学生“头疼”的“老夫子”.教学中教师能够富有幽默地授课, 不仅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而且可以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在刚大学毕业来到工作岗位上时, 我性格比较内向, 言语甚少, 一是因为比较紧张, 二是不知道如何跟学生沟通.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逐渐发现, 其实学生是非常可爱的, 他们天真活泼, 渴望跟教师有更近距离的接触.之后, 可以说我是在他们的影响下, 更深刻地懂得了那句话——“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带着愉悦的心情, 绘声绘色地传授知识, 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受到感染.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例如, 在提问的过程中, 我经常用到这样的语句, “我们有请未来的著名物理学家某某教授来给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气氛就会变得非常活跃.总之, 初中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 更是一个关键点, 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等特点,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论文

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论文

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论文1.兴趣在学习物理中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只有学生把学习看作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在兴趣中学习,才会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智力和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通常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就能把所学的内容弄懂、弄通、弄熟、巩固。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物理现象、物理问题时,就会联系到所学知识,这样就会加深理解,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更高,老师不去督促,他们也会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会自己做一些老师不布置的课外习题,遇到难题他们会找老师、同学共同商量解决。

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如果学生对物理产生这样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成绩肯定会提高,所以说“兴趣”与“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策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寓教学于乐趣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法如下:上好序言课,引发学习兴趣上序言课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用一些生动语言将学生带到美好神奇的自然界及现实生活中去。

例如:成熟的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会飞到太空去呢?下雨的闪电、打雷难道真是雷公、雷母吵架发怒,双方擂鼓、敲锣的声势?费劲流汗,汗水飘落下来吗?雨过天晴,一轮彩虹挂碧空。

同学们知不知道彩虹是怎样产生的呢?选用一些精彩、新奇的演示实验来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可用茶杯装满水,然后盖上硬纸片,再倒置过来悬空而水不会洒到地面上。

把新鲜鸡蛋放入烧杯的水中会下沉,连续向水中加盐并搅拌,鸡蛋会慢慢地浮上来。

让学生一开始就感觉到物理这一门课又重要、又新奇、又有趣,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今后学好物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上好实验课,培养学习兴趣实验对于中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实验可以将抽象知识变为较直观,可以将静变为动,将枯燥乏味变为形象生动有趣。

让物理学习插上美的翅膀

让物理学习插上美的翅膀

让物理学习插上美的翅膀科学是美的,美是科学的精髓,也是科学的外衣。

物理知识是解一些自然之谜的,谜面都是美,解谜的过程充满智慧、充满美。

三种色光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千万种颜色,这是繁华之美;宇宙之大挑战我们的想象力,分子原子之小也让我们难以琢磨,这是空旷之美。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同时存在,共同作用,这是和谐之美;旷野的一把流火这是能量转化的形象之美。

物理是美的海洋,物理充满了磁性和魅力。

感受物理的真实美一些现象出乎人们的意料,玄之又玄,都是有规律的是可以把握的。

放入水中的乒乓球会上浮,因为乒乓球受到水对它施加的浮力的作用。

取一个饮料瓶,用剪刀把底部剪去,取一个乒乓球,从饮料瓶的内部堵住瓶口并向瓶内注水,乒乓球不会浮起。

学生的疑问是:轻轻的乒乓球怎么不会浮起来?(解释F浮=F 向上-F向下)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当F向上=0N时物体是不会受到浮力的。

若在瓶口堵上一薄片,从乒乓球和瓶口的缝隙中留下的水会越来越多,当水充满乒乓球的底部时,乒乓球又浮起来了。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是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疑问:1、磁场有还是没有?2、是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还是还是磁体对磁体的作用?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切理解。

(1)光中的红外线、紫外线人眼无感觉,红外夜视仪、验钞机却能捕捉,超声波、次声波人耳无感觉,有些动物却能捕捉。

(2)听到说话声是不是什么也没有进入人耳?当然不会。

放入磁体周围的物体也不会白白受到力的作用,是什么对它的作用?我们把它命名为磁场。

(3)爱因斯坦说磁场像我们坐的椅子一样真实,我们要学习爱因斯坦巨大的感受力和深邃的洞察力。

嫦娥奔月,冥王星的发现,汽车加多少油,以多大的速度运行多少公里,电池充多少电,能使用电器工作多长时间都可以预先算出来,这计算体现的是规律的真实。

品味和谐统一美差异大甚至相反的事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心理震撼就是和谐统一美。

亲近物理之美享受学习之趣

亲近物理之美享受学习之趣

亲近物理之美享受学习之趣李靖【期刊名称】《陕西教育(教学)》【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2页(P36-37)【作者】李靖【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正文语种】中文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中有自然的美,也有科学和艺术的美,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说,物理学是至善至美的科学,他还特别把物理的美归纳为“简单、和谐、完善、统一”。

物理美,令人神往,促人遐想,诱发人们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我们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亲近物理的美妙,以达到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让学生以一种享受知识的姿态走进科学的殿堂。

要使中学生亲近物理之美,在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渗透物理之美。

翻开中学物理课本,无处不渗透着科学之美,诸如:和谐美、统一美、奇异美、简洁美及逻辑美等。

中学物理所研究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揭示的物理学规律是和谐统一的。

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去体现:1.物理现象美。

物理现象千姿百态、美妙无比。

如物态互变等自然规律,因有序而美;光的反射与倒影、折射与海市蜃楼、衍射与干涉等都有奇异的美;电磁现象的认识,星际旅行等都给人以震撼之美。

课堂上通过视频展示,实验演示,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欣赏、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教材插图美。

课本中彩色插图在说明物理现象的同时也展示出自然壮美的一面。

诸如:都市夜景,桂林山水,云海雾松,雪原冰川,玲珑剔透的晶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极地的天空激发出的美丽的极光等等。

学习之余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画面能开阔视野,愉快心情,消除学习疲劳,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习效率,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了解到物理无处不在,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3.研究方法美。

教材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有其独特的物理思维美。

如:平抛运动与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均可用合成、分解法去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电场中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匀速圆周运动等都可用相同的方法去研究;在解题方法上,有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统一,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统一,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统一等等。

物理学中的美论文

物理学中的美论文

物理学中的美论文物理学中的美论文物理学中的美论文【1】摘要:由于物理学所反映的是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规律性,也就同时展现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在物理课堂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物理之美,让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去学习物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美《物理新课标》中指出:“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把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中学生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现象比较敏感,也比较好奇,更加容易有认识本质的冲动,这时候我们物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物理奥妙,引导和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物理之美,让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去学习物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学固然不是美学,但是生活中处处有美,物理学中也包含着美。

由于物理学所反映的是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规律性,也就同时展现了自然界在结构上的对称、和谐与韵律美。

由于科学理论的首要目的是表达人们发现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和谐,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到这些理论具有美学价值。

衡量一个科学理论的成功与否,事实上就是对它的美学价值的衡量,也就是衡量它给原本混乱的东西带来了多少和谐。

一、物理学中的“统一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来说,现象和本质必然是相互联系的,什么样的本质往往就反映出什么样的现象。

而且本质和现象并不是孤立的。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食用油总要浮在水面上,就是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是一个重要的本质决定的,那就是由食用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平时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人需要佩戴眼镜,那么你知道他们佩戴的都是什么眼镜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一般来说老年人佩戴的是凸透镜,青少年佩戴的是凹透镜。

为什么呢?原来老年人的晶状体的会聚能力过弱,成像在视网膜之后,从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而佩戴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且能使成像向前移落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物理之美享受学习之趣-物理论文
亲近物理之美享受学习之趣
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中有自然的美,也有科学和艺术的美,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说,物理学是至善至美的科学,他还特别把物理的美归纳为“简单、和谐、完善、统一”。

物理美,令人神往,促人遐想,诱发人们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我们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亲近物理的美妙,以达到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让学生以一种享受知识的姿态走进科学的殿堂。

要使中学生亲近物理之美,在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渗透物理之美。

一、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物理现象之美
翻开中学物理课本,无处不渗透着科学之美,诸如:和谐美、统一美、奇异美、简洁美及逻辑美等。

中学物理所研究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揭示的物理学规律是和谐统一的。

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去体现:
1.物理现象美。

物理现象千姿百态、美妙无比。

如物态互变等自然规律,因有序而美;光的反射与倒影、折射与海市蜃楼、衍射与干涉等都有奇异的美;电磁现象的认识,星际旅行等都给人以震撼之美。

课堂上通过视频展示,实验演示,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欣赏、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教材插图美。

课本中彩色插图在说明物理现象的同时也展示出自然壮美的一面。

诸如:都市夜景,桂林山水,云海雾松,雪原冰川,玲珑剔透的晶体,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极地的天空激发出的美丽的极光等等。

学习之余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画面能开阔视野,愉快心情,消除学习疲劳,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习效率,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了解到物理无处不在,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3.研究方法美。

教材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有其独特的物理思维美。

如:平抛运动与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均可用合成、分解法去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电场中核外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匀速圆周运动等都可用相同的方法去研究;在解题方法上,有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统一,综合法与分析法的统一,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统一等等。

4.概念规律美。

物理概念门类繁多,千变万化,但它们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可以分别从形式与内涵两方面体现和谐美的因素。

二、探索物理理论,激发学生感知物理思维之美
1.统一美。

客观物质世界尽管丰富多彩,但是其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那么描述和揭示客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的物理学也是具有统一性的,它显示出一种崇高的美。

如物理学上电和磁的统一理论——麦克斯韦理论,而爱因斯坦为电磁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耗尽了后半生精力。

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大统一思想,成为他们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

2.简单美。

科学的简单性在古代自然哲学家以及近代科学家的永不休止追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简单性揭示了科学的质朴美。

在范畴广泛、现象规律复杂的物理领域中,物理学家把庞大的物理空间缩小为“场”,把纷繁各异的物质称为“粒子、质点”,借助文字和数学表达其内在规律,充分突出简单美的观点。

物理中的简单美首先体现在文字简练,如力定义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光的本性为“波粒二象性”,言简意赅。

模型的观点和数学公式的应用使这种简单美几乎到了极限。

如物理学家提出质点、单摆、理想气体和点电荷;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碰撞等模型的观点,再用公式定义物理量和表达物理规律,大大简化了物理问题,简洁准确。

如速度、密度、电流强度等物理量的公
式定义,其他物理量也都有相应的表达式。

这些定义、定律科学地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客观规律,而其中的语言科学准确,十分简洁优美。

课堂上要强调物理语言的准确、科学、简练,在有些关键字下面画上着重号,养成用精准物理术语进行表达的习惯。

3.和谐美。

物理学的和谐性主要表现在其学科自身内容协调和形式匀称,而且与其他认识体系是相容的、一致的。

理论的各个部分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和谐、形式的对称,无疑能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

电磁波与光理论、万有引力定律与电荷相互作用的库仑定律惊人的相似,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质能方程等反映出的和谐美感。

对称也是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空间角度看,原子的核式结构、磁铁的两极是对称的;圆周运动、简谐运动是对称的;平面镜成像、电磁场的力线分布更具有对称美。

从时间角度看,行星的公转与自转、波的传播都具有时间周期性的对称美。

对称性的美学意境引起很多科学家的心驰神往,从伽利略时代开始,物理学家就把追求理论上的对称性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并取得了成功。

例如法拉第从“电生磁”现象中受到启发,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磁联系;后人还发现电场和磁场在规律上有许多惊人的对称关系。

近50年来,粒子物理与场论飞速发展,对称性的指引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粒子物理中,物理学家根据对称性预言发现了正电子。

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比较教学法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对照学习,罗列分类记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进一步让学生了解物理和谐美的价值。

4.新奇美。

新奇美也是物理美的特点。

新奇美表现于物理概念、理论、模型
等的新颖与奇特,表现在它们能够巧妙地解释物理现象。

这些理论往往与我们的常识有多多少少的出入,但我们又会觉得不接受不行。

比如说反物质的概念,运动的时钟变慢、运动的尺子变短等理论,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这些新颖、奇特、大胆、富有创造性的结论,无不使人们在惊奇之余产生奇异而和谐的美感。

物理奇异思维其实就是创造思维,物理学家正是利用了奇异思维,才创立了很多新奇的物理理论,其中“相对论”是新奇美的典范,它富有独创性,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的创造性成就的意义,还要告知学生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乃至于从学生的错解中发现创新。

三、渗透物理学史,启迪学生感悟物理精神之美
物理理论的科学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物理学家的精神美堪称无价之宝。

中学生无论是从哥白尼的故事、爱迪生的发明,或者法拉第的发电机、周光召的原子弹,还是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与爱因斯坦理论都能领略到伟人美的风范。

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史,可知这座辉煌的殿堂,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

其中牛顿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巨人,永远是中学“德育”和“美育”的典范。

物理学家被自然中的新奇吸引,激发奇妙的设想,在壮美奇观中进行智力探险,经历曲折艰辛和生死攸关,通过实验以及科学的推理验证假设,从而得出完美的理论。

如在“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他相信宇宙中的星球和地面上的物体应该遵守同样的力学规律”。

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指
导下,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再如讲授“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教师可通过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德国医生迈尔、瑞士化学家赫斯、生物学家亥姆霍兹等科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自独立研究到建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让学生体会物质间的和谐统一。

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讲物理学史,要让学生知道,科学家们这种艰苦卓越的探索过程所包含的艺术创造与献身科学的精神美是无与伦比的,所有的科学家,都具有伟大的思想和天才的智慧,不馁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他们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科学是美的,创造科学的人更美。

四、创造教学艺术,诱导学生感觉物理课堂之美
优秀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但揭示课本内容的内在美,还会在教学过程中塑造美,力求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优化的课堂结构,精湛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等。

1.整体性原则。

即课堂教学结构中,诸环节之间要衔接自然,协调有序。

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师生互动、教和学的一致统一,还要将知识、方法的教学,能力的发展以及世界观的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

2.起伏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应是波动起伏的过程,如对一般知识、重点知识进行有张有弛的教学,在教学语言上做到抑扬顿挫、形象生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听想结合、听练结合、学练结合。

3.多样性原则。

教学活动存在着多样统一的方面,以教学方法为例,应视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自学、讲座、实验探究等;在进行习题教学
中,采用一题多解、多题同解、一题多变等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目的。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审美直觉的培养和物理方法论的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美的鉴赏能力,从而影响和指导他的物理学习;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发展创新思维;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完善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者单位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编辑薛小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