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公交优化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整顿本区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整顿本区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及其他机构•【公布日期】2010.11.02•【字号】闵府办发[2010]73号•【施行日期】2010.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整顿本区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闵府办发[2010]73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有关委、办、局:区建设交通委、区公安分局、区应急联动中心拟订的《关于进一步整顿本区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二○一○年十一月二日关于进一步整顿本区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提高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营造规范、安全、有序、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港口局等三部门关于进一步整顿本市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办[2010]40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现就进一步整顿本区交通市场秩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行政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
进一步整顿交通市场运营秩序,坚决依法打击各种非法营运行为,保护交通运输行业守法经营者和广大市民群众、乘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有序的交通市场和城市运行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疏堵结合、多方联动”。
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既不断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增加公共交通有效供给,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效压缩非法营运的生存空间,又依法坚决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要多方联动、增强合力,区交通、公安、应急联动、司法、新闻、法制、城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联手联动,全力保障交通市场正常的营运秩序。
上海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

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上海市交通委员会2016年2月目录1 总则 02 术语与定义 (1)3 基本规定 (3)4 公交线路新辟 (6)5 公交线路调整 (8)6 公交线路终止 (11)7 公交线网评价 (12)8 线网优化调整管理机制 (14)9 编制依据 (16)10 本导则用词说明 (17)1 总则1.0.1 为服务上海“十三五”末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全球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上海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和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体化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需要进一步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平衡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品质。
1.0.2 随着本市轨道交通大力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断调整,居民出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例已经超过地面公交。
由于地面公交线路优化尤其是调整与终止的难度较大,公交线网与其功能定位仍存在不适应之处,线网功能层次不清晰,市中心部分路段重复严重,市区边缘线网稀疏,换乘衔接不便等。
1.0.3 结合本市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交通出行特征,公交线路应构建骨干线、区域线、驳运线三级线网结构,形成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相互协调、分担均衡的公交线网体系,实现便捷、可靠的公交服务。
1.0.4 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本市公共汽(电)车(以下简称“公交”)线网,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建设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特制订《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0.5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以下简称“公交线路”)的新辟、调整和终止。
2 术语与定义2.0.1 公交线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固定的线路、站点和规定的时间营运,用于运载乘客并按照核定的营运收费标准收费的公共汽车和电车线路。
2.0.2 骨干线路骨干线路服务于城市主要客运走廊,提供较大运量、快速可靠的公交服务,主要承担中长距离出行。
城市公交路网线路优化分析

城市公交路网线路优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交通线路的优化设计和规划是当前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公交路网线路优化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当前城市公交路网线路优化的现状,探讨线路优化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线路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城市公交线路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城市公交路网线路优化的背景和意义城市公交线路优化是指在固定的道路网络上,通过合理的线路布局及线路调整,以优化线路的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减少运营成本等方式,逐步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减少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城市公交线路的优化,可以优化城市交通组织结构,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和可靠性,加快城市的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当前城市公交路网线路优化的现状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优化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线路网络不连贯城市公交线路相对独立,线路网络相互独立,没有形成完整的线路网络体系。
有的线路之间相互竞争,有的线路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协调而相互制约。
因此,如何构建完整的公交线路网络体系,建立起相互协调的线路关系,已成为城市公交线路优化的重要课题。
2、线路设置不合理城市公交线路设置不够合理,有些路段公交车辆经过频繁,造成不必要的拥堵,有些路段公交车辆经过很少,无法满足出行需求。
因此,如何确定合理设置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网络线路布局,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成为城市公交线路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3、线路运营管理不规范城市公交线路的运营管理面临的问题包括:不同时间段运营车辆数量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班次安排不科学导致行车拥堵的问题等。
因此,加强公交线路运营管理,优化线路的运营模式、完善线路的班次规划、制定线路的调度计划,提高线路运营效率,为居民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服务,对城市公交线路网络优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城市公交网络的“王牌武器”--专访上海松江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军

COVER ARTICLE封面文章交融封面文章城市公交网络的“王牌武器”——专访上海松江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军◎ 本刊记者 戚亮上海,中国“魔都”,一个“魔”字入木三分,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城市。
松江,是上海5大新城之一,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
在上海市16个市辖区里,松江区经济实力目前排前五,并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上海之根”,口气虽然有点大,但是松江区却当得起,因为松江区的历史,几乎就是上海的历史。
千年上海看松江,1268年的发展变迁诉说着松江岁月,承载着老上海最初的记忆。
而如今,千年松江的历史册上注定要留下一抹惊艳的黄色——松江有轨电车时代的来临!大多数去过欧洲的人都会被有轨电车这种历史悠久的交通工具所吸引。
木质内饰、复古大窗、色彩靓丽的车身及在城市中行驶时叮叮作响的铃声,为欧洲各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而上海本身就是一座非常“洋气”的城市,上海国际化程度高,东西方文化在上海不断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海派文化”。
松江有轨电车的开通运营,为上海街头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让上海更加“洋气”了。
构筑千年松江轨道梦,打造“海派文化”新地标,松江交投团队可谓功不可没。
对此,上海松江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感叹道,“多年来的松江有轨梦终成现实!有轨电车将让松江内部骨干交通自成体系,整体提升松江区的交通品质,助其成为上海西南门户,堪称城市公交网络的‘王牌武器’!”雷厉风行、满怀激情,这是记者眼中的徐军。
在他的带领下,示范线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推动松江四网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么松江有轨电车运营、规划情况如何?应用了哪些新技术和新智慧?有哪些重要的战略意义?采访中,徐军董事长为我们一一解答。
先行先“示”,交融城市松江作为上海的一个郊区,其本身的交通建设显然不如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那样具备核心地位。
要形成自己的交通骨干网络,建设有轨电车显然是一个突破性的思路。
基于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的上海新城交通优化思考

新城规划 | 55Thoughts on Shanghai New Towns'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Positioning of Comprehensive Node City基于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的上海新城交通优化思考朱 洪 吉婉欣 朱俊宇 ZHU Hong, JI Wanxin, ZHU Junyu新城是上海寻求新增长极的重要战略空间,为了发挥交通的引领、支撑作用,结合上海市第六次综合交通大调查数据,分析现状新城城市功能、职住平衡、交通设施、居民出行的特征。
未来在新城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要求下,分析新城门户枢纽、节点城市,综合性、独立城市,绿色智慧、活力城市等定位下的交通需求发展趋势特征,以及对交通设施配置、交通体系构建、交通运输结构完善、交通服务供给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The new towns are important strategy spaces for Shanghai to seek new growth poles. In order to make the full supporting roleof transport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new towns' urban function, home-work relationship,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resident trip features based on Shanghai Sixth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urvey. Shanghai new towns' position in the future is the comprehensive node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future traffic demand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positioning of the portal hub, comprehensive node city, green wisdom, and lively city.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requests on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traff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 supply.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correspond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新城;上海都市圈;综合节点城市;交通系统优化new town;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 comprehensive node city; transport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文章编号 1673-8985(2022)04-0055-06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20410摘 要Abstract 关 键 词Key words 作者简介朱 洪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院长,硕士***************吉婉欣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工程师,硕士朱俊宇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工程师,硕士0 引言新城建设是超特大城市完善城市职能、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上海在历轮城市总体规划中一直在寻求通过新城建设培育功能完善、独立的新城市中心,不同阶段新城的内涵、交通系统构建、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不尽相同,新城建设成效离规划预期均有一定差距。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上海市第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一、上海市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介绍城市交通是上海市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科学制订全市交通战略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交通矛盾,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市性的综合交通调查,持续更新综合交通基础数据,内容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车辆停放、交通信息、交通环境等方面,以及有关的城市基础信息。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揭示交通发展内在规律,更新和优化交通预测模型,应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热点问题研究,这些成果在本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86年第一次综合交通调查为做好首轮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于1986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也是国内城市首次开展的综合性交通调查。
为上海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交通数据基础,开发了本市交通模型,是世界银行在上海贷款所承认的唯一的交通信息库。
为编制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内环高架等市政建设的前期研究,以及政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1995年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为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要求,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交通大调查,专门成立了交通调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查工作的执行。
通过调查更新了原有调查数据,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掌握的信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调查数据为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等的编制以及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还于199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小样本交通调查,实现对交通数据的常年维护与更新。
(3)2004年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更新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和交通模型,编制了《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2006-2020)》、《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时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世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战略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上海市民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上海市民出行状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民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上海市民出行状况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10-12-27内容提要:为了解本市市民的出行成本及对交通状况的评价,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在“上海统计”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开展了一次网上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市民出行方式、时间成本和花费、对本市交通状况的评价及购车意向等多方面内容。
调查共回收总量样本2598份,其中有效样本2331份,样本有效率为89.7%。
调查显示,逾四成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出行方便,但逾三成受访者认为高峰时段路面严重拥堵。
逾六成受访者上下班出行选择公共交通,高峰时段轨道交通限流措施有争议。
受访者上下班单程交通平均时间为50.4分钟。
近八成受访者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在5元以上。
半数有车受访者使用私家车上下班。
逾七成受访者年内无购车意向,使用成本高、道路拥堵是不打算购车的主要原因。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通过网上调查形式,在“上海统计”和“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发布问卷。
调查收到回答问卷2598份,剔除非上海地区的IP地址及回答不全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样本2331份,样本有效率为89.7%。
从调查对象的分布看,居住在各个环线间与不同出行距离的受访者均占一定比重(见表1)。
因此,样本的分布情况比较符合上海的实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分布二、本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广大市民的基本认可1、逾四成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出行方便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上海已形成了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道路交通网络。
调查显示,有7.3%和35%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很方便和方便,合计为42.3%;36.8%认为一般(见图1)。
其中,以轨道交通作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受访者认为本市交通方便和很方便的分别占8.2%和45.3%,合计为53.5%;认为一般的占34.3%。
这表明,市民对上海轨道交通总体评价更为积极。
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大力推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基本认可。
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0.09.14•【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2010年4月19日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就《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作如下说明:一、修改的必要性本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
市政府转发的《关于优先发展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公共汽电车客运在本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截至2009年底,本市共有公共汽电车企业43家,从业人员64165人,线路1129条,车辆16272辆,日均营运里程306万公里,日均客运量741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总量的52.8%。
2001年1月1日,《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当时国内第一部公共汽电车行业的地方性法规,对于巩固本市第一轮公交改革成果,推动公共汽电车行业“体制、机制、票制”的转变,提高服务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和2006年,根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城市交通差别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条例》先后作了两次修正。
随着国家和本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民群众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在国家层面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2007年,为贯彻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市政府转发了《关于优先发展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对本市公共汽电车行业实施了多项扶持政策。
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对本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情况开展了专项监督,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公交新辟、调整线路计划(市民意见征询稿)
学东路、水电路、柳营路、西宝兴路、东宝兴路、中兴路、
交通路、交通西路至平江小区。
延伸调整来替代。
原140路至逸仙路轻轨站可以通过97路(在本次计划中同步延伸至逸仙路轻轨)转换至逸仙路轻轨(140路与97路可以在汶水路水电路站进行换乘)。
待巴士公司收购培兴公司后实施。
雪松路原线至武宁路、经长寿路,万航渡路,华山路,延安西路,南京西路至美丽园。
线路替代。
平江小区、东宝兴路、西宝兴路、柳营路、水电路、汶水东路、邯终点站(国和路),由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国和路终点至中山北路全复线,故市民的出行有966路替代。
原乘
并—忻康里支路、龙吴路、龙华西路、中山南二路、漕溪北路、肇嘉
浜路、宛平路、衡山路、宝庆路、常熟路、华山路、万航
渡路、北京西路、胶州路、余姚路至曹家渡(忻康里)止。
并,归并后撤消820路。
820路撤销后,其乘客可乘
824路以及至龙吴路可换乘178路、56路、770路等多条
路线。
肇家浜路可换乘43路等多条线路。
归美丽园—武宁路、中山北路、曹杨路、武宁路、大渡河路、桃浦路
、万镇路、金鼎路、祁连山路、真南路、武威路、雪松路并,归并后撤销708路。
真南路(祁连山路至真北路)
三、撤消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