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车身点焊监控系统设计

CS
VDD2
l VDD3 f
W R VSSl ALE V 2 SS VSS 3
趟
图2 智能节点电路图
[8 第3卷 71 3
第7 期
2 1- ( ) 0 1 7下
l
的相 关 器 件 中 已经 实 现 ,而 应 用 层 协 议 至 今 没 有
一
匐 似
胡德安 ,张 伟 , 陈益平
HU De a , - n ZHANG eiCHEN Yi ig W 。 — n p
( 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 昌 3 0 6 ) 南 3 0 3 摘 要 : 介绍 了一种具有C N A 总线通 信功能的汽车 车身点焊控制 器。系统采用C N 场总 线作为通信 A现 传输方 式组建了监控 网络 ,设计 以A 8C 1 T 9 5单片机和C N 线控制器为核心 的通信模块 ,使 A总 点焊控 制器具有通信 功能。设计 了底层 电阻焊 网络控制器 的通信控制程序 ,通信 软件 和上层
线相 连 ,电阻 的限 流 作 用可 保护 8 C 5 2 20免受 过 流
的 冲 击 ,C _ 和 C N_ N A H A L与 地 之 间并 联 了 两 个
sJ 0 0 A1 0 ADO AD 1 AD TX0 TX1
1
— —
8 C2 0 2 5
2
2 GN 卜 t D
RXD c VRE Rs F VCC GND
5
A R D X ; 0
AD4 AD 5 LKo 7 U1
AD AD7 M ODE VDD 1
—
2 RX1
6. K 2
C=
4 K 7
4.K 7
基于总线的移动式钢轨闪光焊机控制系统

() 算 结果 的输 出 原程 序 是 通过 P C的输 出 2运 L 触 点 进 行 控 制 , 程 序 使 输 出 触 点 对 应 输 出 模 块 新
A 6 S T 1 1T 的相 应 点 。 J5B B — 6
的距离 小 于 5 m。系统 的控 制信 号相 应 时间 为 0c
肼 1S + + 2 f) 1
制 液 压 阀 驱 动 板 驱 动 相 应 的 执 行 元 件 实 现 对 闪 光
刷新指令
通过缓冲存 器参数启动数据连接
参数写入 E P OM ER
焊 机 机 头 的控 制 , 主站 处 理 后 输 出控 制 , 成 闪 待 完
光焊接 中机头 的所有动作。 与原有 控制系统相 比有以 下 不 同 : 焊机 机头 的所有 输 入 和输 出数 字 信号 全 原
1 控 制 系统 硬 件 及 软 件 设 计
11 硬 件 设 计 .
系统 总体 框 图如 图 l所示 , 上部 虚框 内 的所 有
f
机头 操作
控制信号
1
l
焊机机头
… … 一
l 浠乐 阀
{
液压 阀驱 动板
:
… - - - … … —
组件 在控 制柜 中 , 下部 虚 框 内的 全部 组件 在 焊机 机 头上 , 上下 虚框 之 间 的连 接 除 比例 阀和位 移 传感 器 外都 通过 总线 相连 。 站 由三菱 F 2 主 X N系 列 P C和 L
数字 信号 的输入 与输 出控 制 。
写入远程输 出 fY R)
12 软 件 设 计 .
控 制 系 统 软 件在 原 系统 软 件 的基 础 上 进 行 如
下 改进 :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内部的电子设备和系统日益复杂,对通信和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作为一种高效、可靠且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部通信的协议,其在车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系统的架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为提升汽车灯光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CAN总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其在汽车灯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
随后,详细阐述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系统架构的搭建、硬件设备的选型与配置、软件编程与调试等方面。
同时,本文还深入探讨了CAN总线通信协议的实现方法,包括报文格式、传输机制、错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现部分,本文详细描述了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软件编程和硬件连接过程,包括CAN控制器的驱动开发、节点间的数据通信、灯光控制逻辑的实现等。
本文还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本文总结了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汽车灯光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CAN总线技术基础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为汽车内部通信而设计的串行通信协议,其全称是控制器局域网。
CAN总线技术以其高可靠性、低成本和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AN总线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它们共同负责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实现数据的传输。
软件则主要负责实现应用层的功能,包括数据的封装、发送、接收和解析等。
多主工作方式:在总线空闲时,任何节点都可以发送消息,不存在主从之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实时性。
基于CAN总线的教室灯光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图1系统总体结构图本设计选择监控软件组态王KingView6.5和ACCESS数据库构通过组态监控画面进行远程控制及信息显示。
楼层核心控制器楼层控制器的作用就是作为中间人进行传数据,它不是最原始的发送者,也不是最终的接收者,而只是一个桥梁。
主控中心的命令经楼层控制器传达到教室控制器,教室控制器的数据经楼层控制中心传达作用就是将输出信号转换成RS485标准的差分信号,原理图如图2:图2RS485组成的网络结构图4教室核心控制器教室控制器是整个教室的控制中心,它负责收集教室的所有信息,是最底层的控制中心,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1)负责红外采集人数;(2)通过RS485总线与楼层控制器通信;(3)通过数码管显示教室内的用电情况;(4)可以通过按键现场控制教室内所有的电器;(5)负责光照强度的采集;(6)负责接收上位机的命令并执行。
教室控制器通过I/O口直接与光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等相连,收集到信息后把它提交给楼层控制器,底层收集信息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结果,所以收集数据都必须要提供有效的数据。
4.1光敏传感器的设计教室内所有的灯都不需要亮。
图3教室灯光分布情况作者简介:于伟(1981—),女,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传感器网络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通过读取信息再利用软件处理后就可以上传数据了。
图4光照采集流程图红外传感器的设计4.2.1红外传感器硬件设计要统计教室学生的人数就得使用红外传感器,目前红外传感器的型号也有很多种,这里选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一个安装在门内,一个安装在门外。
4.2.2红外传感器软件设计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有人经过教室门的时候红外传感器捕捉到有人经过,则门外红外传感器就会返回一个低电平,如果门内又捕捉到有人进入时,红外传感器也会返回一个低电平,经过红外传感器的OUT输出脚送入到单片机中,则教室人数就加1。
同理,门内当有人经过教室门内的时候,门内红外传感器也会返回一个低电结论本文介绍了教室灯光自适应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结构,设计中教室控制器与楼层控制器通信及楼层控制器与上位机通信为主要线,最后提出了详细的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完成了其硬件和软件的设。
基于CAN总线焊接车间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2 系统硬 件 电路设 计
2 . 1 取样检测 电路
地检 测这些气体的存在 , 可 能会对工 作人员 身体 产生危 害 。 可燃气体 达到一定 的浓度还会产生爆炸 , 带来 的危害就相 当
大… 。所 以设 计一 种高效 准 确 的监控 系统 是 非常 必要 的。
气 体传 感 器 选 用 的 是 炜 盛 公 司 的 ME 3系 统 和 德 国 D r g e r 公 司生 产的 m i n i P a c系列定电位 电解 式传感器 , 传感器 电路 如图 2所示 。各检 测电路基 本一样 , 这里 只给出 了二氧 化硫 ( S O : ) 的取样检测 电路 , A D 6 2 3是一个集 成单 电源放大 器, 它 的增益可 以由外 接电路控 制。湿度 取样 检测电路是 由 湿敏 电容 H S 1 1 X X和 T L C 5 5 5组 成 J 。取样 检测 电路 得 到 的检测信 息分 别 送 到 L P C 2 1 1 9的 P o . 1 6、 P o . 2 0和 P o . 2 5 一 P o . 3 0八个 端 口作为采集信号输入端 。
P o . 0 一 P o . 7为 L C D显示数据 端 口, p 0 . 8 一 P o . 1 5为 L C D显 示 控制端 口。L C D 显 示 屏 用 深 圳 市 川 航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的 C H 2 4 0 1 2 8 C液晶模 块 ; P 0 . 2 3和 P o . 2 4为 C A N总 线数 据 端
L PC 2 1 1 9
3 系统 软件 设计
软件设计 是基于  ̄ C / O S 一 Ⅱ系 统设 计 的,  ̄ C / O S - Ⅱ是 一 个多任务 的操作系统 , 模块化设计可移植性强 。本系统 的设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在汽车行业中,CAN总线已成为汽车电子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技术之一、它具有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种控制系统中。
本文将针对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展开研究与设计。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汽车灯控系统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不仅关乎驾驶安全,还涉及到节能环保等方面。
然而,传统的汽车灯控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线束繁多、布线复杂以及运行故障难以排查等。
因此,采用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可以极大地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性能。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汽车灯光的精确控制,并提供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灯光的使用寿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硬件设计:设计CAN总线控制器和各个节点的硬件电路,包括灯光控制模块、CAN通信模块和功率驱动模块等。
2.软件设计:设计CAN总线通信协议和通信处理程序,实现数据传输和接收。
3.灯光控制算法:研究和设计灯光控制算法,实现对汽车灯光的自动调节和动态控制。
4.故障检测与诊断:设计故障检测和诊断算法,实时监测灯光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诊断信息。
5.系统集成与测试:对设计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和测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设计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实现对汽车灯光的精确控制和多种灯光模式的切换。
2.提供自动调节和动态控制的灯光控制算法,实现根据道路状况和驾驶员需求智能调节灯光亮度和方向等。
3.设计故障检测和诊断算法,实时监测灯光状态,提供故障信息和解决方案。
4.完成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并进行集成和测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CAN总线应用到汽车灯控网络系统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车辆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研究还关注灯光控制算法和故障检测与诊断算法的设计,使系统具备更多的智能化和安全性能。
基于以太网—CAN总线的LED灯光控制系统的设计

p g m d i c cnoeo V .s C i s vn ny ot l a b e o Wnok tlr BUe P , cnei t tcn o r r a n s o rl f d t o e l o r o s i L D n d a E e ead b . iflb p s r t C N s E s e y t n n A u i s h
L D的亮暗控制,而且比较方便地解决了L D多达 26 E E 5 级亮度的调节,大大简 化了单片机对数量较大的彩色 L D的亮度和色彩的控制。 E 3 A C N中继器的设计。 利用二片MC 21 和单片机 A 8C 2 P 50 T 9 5 设计了C N A 中继器电路和配套的单片机控制软件。
的新技 术。这 一技术是当今 自动化技术发展 的热点之 一。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 在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 之间实 现双向串 行 多节点数字通信的协议,是新一代智能仪表的通信标准。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 会 ( C 标准和 I )的 E 现场总 线基金 会的定义: 现场总线是 “ 连接智能现场设备
o c lr r o . o
D s n A b ra. im d ue MC 2 I i C N s yt ae o 2 P 5O wt MC A 8C 2 ei o g f u e I s s f l s h U 9 5 t T o
dsn cc t N raa rav cn l a . eg t iu o A bs ,d te t s wr i h ri f e C u eyn e i o o o e l l t f
E e ead N . r g t s wris id in ad sii t r t C bs h uh o a ,ir le r e i n tn so h n n A uT o h f et az e v g r m sn e t e c a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课题背景及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课题背景及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1 课题背景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和控制室之间的一种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互联、多变量、多点、多站的通信网络,它作为工业数据通信网络的基础,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级控制设备之间及其更高控制管理层之间的联系。
由于现场总线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它一经产生便成为全球自动化技术的热点。
它的出现,导致了目前生产的自动化系统结构和设备的深刻变革。
照明是利用各种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场所或个别物体的措施,利用太阳能和天空光的称“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称“人工照明”。
照明控制是对照明使用的质和量的驾驭,对包括人工光源和自然光源在内的各种光源的使用状态进行调整,以实现更舒适、更优美、更节能的照明环境的具体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照明不仅仅是满足人们视觉上明亮的要求,还要满足艺术性的要求,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意境,给人们以享受。
自1973年世界上发生了第一次能源危机以来,国际上对照明节能的逐渐重视起来,并提出了“绿色照明”理念,在发展绿色照明工程的过程中照明控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照明控制技术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就是利用高性价比、安全可靠运用广泛的CAN总线控制网络与照明设备构成CAN网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因涉及到相关总线技术,所以先介绍一下其内容。
1.2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和现状(1)系统开放性好(2)具有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3)使现场设备具有智能化和功能自治性(4)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5)对现场环境的强适应性(6)系统成本低、性能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法等欧洲国家的一些大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现场总线产品,同时制定了自己相应的标准。
自20世纪90年代后,现场总线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全世界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已达数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软件流程图 节点 ) 主要用来显示和修改系统参数。上电复 位 后, 将万方数据 发送报文2: .)..)...) , 要求节点 , 发
# !"
焊# 接# 学# 报 #’(+, 总线的一个突出的优点, 就是它具有极强 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不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任何修 改, 即可实现系统的升级。在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 中, 通过增加节点, 即可实现对系统的升级。例如增 加 一 个 节 点 *( 地 址 码 - .// ) 。 发 送 报 文: //////.// , 即可对节点 . 、 节点 $ 、 节点 & 复位; 发送 报文: /.//./.// , 即 可 获 得 系 统 参 数; 发 送 报 文: //./...// 0 数据字节, 即可启动 ’() 工作; 发送报 文: /.//...// , 即可停止 ’() 工作。由于系统的升 级不是此文讨论的重点, 就不再多谈。
图 !$ 节点 # 流程图 8-5" !$ *+,) # 0(+96:&1/
节点 , 主要负责整个焊接流程的控制; 它根据 接收到的报文, 决定是保存还是发送系统参数或自 我 复 位。 在 焊 接 之 前,节 点 , 发 送 报 文 1: ....)).). , 先 复 位 节 点 * 。 通 过 发 送 报 文 @: ..).)).). ; 数据字节, 要求节点 * 启动 >"? 工作,
,’ 系统软件设计
"#$ 技术规范 ( 3456789 ,: .2 ) 只规定了模型的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而应用层协议需要用户 自己去开 发。 3456789 ,: .2 具 有 两 种 不 同 的 帧 格 式, 标准帧和扩展帧, 前者有 )) 位标识符, 后者有 ,% 位标识符。在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中, 由于节点 比较少, 采用标准帧即可以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而且 还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 #$ 报文通信协议 报文采用 “ 命令码 ; 报文接收地址 ; 报文源地 址 ; 数据字节” 的格式。命令码 ( 用来表述报文的 功能) 采用标识符 <1: ). $ <1: % 、 <1: + 三位, 报文接 报文 收地址采用标识符 <1: & $ <1: ( $ <1: - 三位, 源地址采用标识符 <1: ! $ <1: * $ <1: , 三位。其 中只有报文接收地址参与滤波。数据字节为系统参
[ !] 数 。标 识 符 分 配 如 表 ) 所 示, 命令码功能如
表 , 所示, 地址分配如表 * 所示。
表 #$ 节点标识符分配 %&’() #$ *+,) -,)./-0-)1 ,-2/1-’3/-+.
<1: ). <1: % ’ <1: + 命令码 <1: & <1: (’ <1: 报文接收地址 <1: ! <1: *’ <1: , 报文源地址 <1: ) <1: . 未定义
性, 把控制 +,( 的高压电路与其它电路分开而作为 单个节点; 输入$ 显示电路和复位开关作为一个节 点; 其余部分作为一个节点。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 硬件电路如图 ? 所示。
图 $% 系统硬件电路图 &’() $% *+,-./ 0123412. 5’256’- 3’1(21/
# # A&H,"E? 是 AIJ9JK= 公司生产的 & 位高性能微 控制器, 具 有 片 内 ,)* 控 制 器 。 它 从 F,+ C " ? 单
收稿日期: !%%B C ?% C %& 万方数据
片机家族派生而来, 采用 &%,"? 指令集并成功地包 括 了 该 公 司 +L)?%%%,)* 控 制 器 的 AM9J,)* 功
[ B] 能 。 &!,!"% 是 AIJ9JK= 公 司 推 出 的 高 速 ,)* 收 发
第! 期
张其东, 等: 基于 "#$ 总线的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
).. = ))) —
送 ,!"., 中的系统参数。根据接收到的报文, 决定 显示系统参数或自我复位。用户按下复位开关 (复 位中断) , 节点 ) 将发送报文 #: ........) , 复位节 点 , 和节点 * , 再自我复位。通过输入电路 ( 输入中 断) , 用户可以修改显示系统参数, 再发送报文 " : ..).)...) ; 数据字节 ( 系统参数) , 把系统参数保 存到 ,!"., 中。其流程图如图 , 所示。
节点 & 主要用来控制 ’()。它根据接收到的报 文, 决定启动还是停止 ’() 工作或自我复位。如果 收到启动命令, 将根据接收到的报文的数据字节, 来 控制 ’() 的导通角, 从而有效地控制焊接时产生的 热量。其流程图如图 * 所示。
作者简介:张其东,男,.!J" 年 .. 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主要
[.] # 6789:;<= >;?<@ABC (+, 5D5E@1 @AFGA@@<GAF 9<71 E:@7<D E7 4<;HEGI H;8 ;448GH;EG7A [ 2] C ’4<GAF@<, .!!JC [$] # 赵熹华C 焊接方法与机电一体化 [ 2] C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 $//.C [&] # 饶 运 涛, 邹 继 军, 郑 勇 芸C 现 场 总 线 (+, 原 理 与 应 用 技 术 [ 2] C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C [*] # 邬宽明C 现场总线技术应用选编 ( 上) [ 2] C 北京: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出版社, $//&C
图 4" 节点 ! 流程图 $%&’ 4" ()*+ ! ,-)./0123
研究方向为 (+, 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发表论文 . 篇。
561%-:?BK=$//.L .M&C H71
万方数据
# # # # # # # # ( 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广州# "?%@$% )
摘# 要:介绍了基于控制器局域网 ( ,)*) 总线的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 计。在系统软件设计中, 定义了 ,)* 总线应用层协议, 并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利用 ,)* 总线的技术优势去协调各个节点的工作, 从而使闪光焊设备成为一个真正的分布式控 制系统。 关键词: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闪光焊设备 中图分类号:’ABB@#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B C B@%D ( !%%$ ) %$ C E@ C %B
表 !$ 命令码功能 %&’() !$ 41,)1-.5 6+,) 03.6/-+.
’ ’ 命令码 节点’ ’ 节点 ) 节点 , 节点 * ... 自我复位 自我复位 自我复位 ..) 显示参数 保存参数 启动 >"? .). — 发送参数 停止 >"? .)) = ))) — — —
并控 制 其 导 通 角。 最 后 节 点 , 发 送 报 文 A: .)..)).). , 要求节点 * 停止 >"? 工作。节点 , 根据 接收到的报文, 将发送报文 B: .).CCC.). ; 数据字 节 ( 系统参数) , CCC 取决于接收到的报文, 例如, 节 点 , 接收到报文 2 后, 即知该报文来源于节点 ) , 于 是 CCC D ..) , 节点 , 发送报文 B: ..)..).). 数据节 点, 节点 ) 接收到报文 B 后将显示系统参数。其流 程图如图 * 所示。
&# 结# # 论
闪光焊设备采用 (+, 总线后成为一个分布式 控制系统, 因此可以利用分布式系统的优势, 提高系 统的性能。 (+, 总线具备复杂的错误检测和恢复
图 !" 节点 # 流程图 $%&’ !" ()*+ # ,-)./0123
能力, 采用 .% 位循环冗余码校验和应答校验, 因而 系统数据通信的可靠性相当高。在闪光焊设备控制 系统中, 由于传输距离小于 */ 1, 所以通信速率最 高可设置为 . 2345, 因此系统的实时性相当强。基 于 (+, 总线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直接增加节点即可 实现对系统的升级 ( 如焊接机器人系统) 。对于更 为复杂的焊机 ( 如数控焊机) , 采用 (+, 总线后, 在 硬件上将多几个节点, 每个节点所完成的任务多一 些; 在软件上, 网络通信量将大一些。而且越是复杂 的系统, 更能利用 (+, 总线的优势, 以建立分布式 控制系统, 提高系统的性能 作者设计的基于 (+, 总线的闪光焊设备控制 系统, 在抗干扰和焊接精度方面都完全超过了设计 要求。产品投入市场的一年来, 受到客户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第 !" 卷# 第 $ 期 ! % % $ 年 & 月
焊
接
学
报
’()*+),’-.*+ ./ ’01 ,0-*) 2134-*5 -*+’-’6’-.*
789: !"# # *8: $ );<;=># # !%%$
基于 !"# 总线的闪光焊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
# # # # # # # #
张其东, # 叶浩峰, # 胥布工
表 7$ 节点地址分配 %&’() 7$ *+,) &,,1)22 ,-2/1-’3/-+.
地址码 节点 ... 广播 地址 ..) 节点 ) 地址 .). 节点 , 地址 .)) 节点 * 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