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十大科学热点
科普小知识摘抄27条

1、家具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导致胎儿的先天性缺陷。
2、洗涤用品中最环保的是肥皂。
3、1941年,中国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半年之后,美国科学家根据这一方案进行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4、把卫生球放到衣柜里,会产生一定的升华,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
5、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26-28度最好。
6、餐馆厨房油烟会产生污染危害健康,所以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装置。
7、食用含碘食盐可满足人体对碘的摄取,人们平时使用的食盐一般是含碘食盐。
我们对含碘食盐要密封保存,因为碘的挥发性。
8、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使用后可以避免造成大气污染的能源被称之为清洁能源。
9、散发浓香的塑料书皮、铅笔等香味文具深受中小学生喜爱。
但据专业人士指出,这些带刺鼻香味的文具会威胁人体健康,是因为这些文具含有大量的甲醛。
10、核电站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是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11、在二千年前,人类以为地球就是整个宇宙的中心,直到十七世纪伽利略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到,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
12、离地趆高,大气分子趆少,被空气分子散射出来的光也就趆少,因此趆向高空,天空变得趆昏暗。
13、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容易诱发一些寄生虫疾病如:脑囊虫、肺吸虫、肠道寄生虫病等。
14、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的第一飞人是杨利伟。
15、买回来的蔬菜,最好在清水中浸泡10-20分钟,这样可除掉大部分残留农药。
16、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乘坐“东方一号”飞船首次遨游太空。
17、太阳能就是太阳辐射能,太阳的表面温度达6000℃左右。
18、1964年中国第一次原子弹暴炸成功。
19、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居里夫人。
20、医用酒精是75度。
21、民间所说的鬼火其实是磷在空气中自燃的结果。
22、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
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夏季防暑降温科普知识内容(10篇)

夏季防暑降温科普知识内容(10篇) 夏季防暑降温,是在夏日高温天气采取的一种用食品,饮料解热的方式,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夏季防暑降温科普知识内容(10篇精选),欢迎浏览!夏季防暑降温科普知识内容1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
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由于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量,约占汗液的0.5%左右,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
应尽量躲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
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产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五、饮食不宜过于平淡。
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午睡时间太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进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爱好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刻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发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眼花。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
金属装潢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显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夏季防暑降温科普知识内容2夏季吃什么防暑降温1、夏季防暑降温的食品绿豆汤:绿豆汤有特殊的消暑清热功效。
夏天的物理现象

夏天的物理现象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与气候、光线、声音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夏天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高温与热胀冷缩现象夏天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高温。
当气温升高时,物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
根据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在高温下,物体会膨胀扩大;而在低温下,物体会收缩缩小。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来验证这个现象。
比如,在夏天里,我们经常会注意到轮胎的气压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胎压受到高温影响,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使得轮胎内的气体膨胀。
此外,夏天中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热胀冷缩现象。
比如,金属铁艺门在酷热的阳光下,会因为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而稍微变形,使得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
二、天空的蓝色与折射现象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仰望蔚蓝的天空时,或观察到夕阳的时候,我们会惊叹于这些美丽的景象。
这些现象背后有一个重要的物理原理,那就是光的折射。
在大气层的高空,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会散射太阳光中的短波光,也就是蓝光。
由于蓝光的波长较短,它比其他颜色的光更容易被散射出去。
因此,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到的是散射出来的蓝光,所以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另外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夕阳的颜色。
当太阳在西方的时候,其光线要经过更长的路径才能达到我们的眼睛,这时光线中的蓝光被更多地散射出去。
而红光则具有较长的波长,更容易通过大气层的散射,所以我们在夕阳的时候看到的是红色或橘红色。
三、水的状态变化与蒸发夏天的高温常常伴随着潮湿的状况,这与水的状态变化有关。
在高温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使得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水呈现液态。
然而,在气温较高的夏天,我们也经常观察到水的快速蒸发现象。
蒸发是指液体表面上的水分子脱离液体,转化为气体形态的过程。
当水的温度升高时,其中的分子能量增加,一部分水分子获得了足够的能量超过液体表面的张力而脱离液体。
夏天的高温与湿度使得水分子的蒸发速度加快,导致水分子迅速从地面、湖泊、河流以及人体的皮肤表面等处蒸发。
100条生活中常见科普知识

100条生活中常见科普知识1、鸡蛋不能洗了以后存放,因为洗过的鸡蛋会破坏蛋壳外的保护膜,细菌容易侵入,导致鸡蛋变质。
2、饭后不宜立即刷牙,因为此时牙釉质被食物软化,刷牙容易损伤。
3、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
4、每天梳头 100 下并不能让头发更健康,反而可能刺激头皮。
5、流鼻血时仰头不能止血,反而可能让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正确的做法是捏住鼻翼,身体前倾,压迫止血。
6、晨练并非越早越好,太早空气污染物多,对身体不利。
7、刷牙要刷够 3 分钟,才能有效清洁牙齿。
8、鱼刺卡喉,喝醋没用,吞咽食物可能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应及时就医。
9、睡前喝太多水,第二天容易水肿。
10、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输血,容易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11、眼镜度数不合适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加重近视。
12、跷二郎腿对身体不好,会影响血液循环。
13、久坐不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14、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而不是涂抹牙膏。
15、睡硬板床并不是直接睡硬板,而是指床要有一定的硬度和支撑性。
16、蜂蜜不能用开水冲,会破坏营养成分。
17、空腹不宜喝牛奶,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18、吃海鲜后不宜马上吃水果,容易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
19、手机充电时不要接打电话,有触电风险。
20、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出门时最好先在门口适应一下,避免心血管疾病发作。
21、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22、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不能使用金属容器。
23、防晒霜要在出门前 15 30 分钟涂抹。
24、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在 1500 1700 毫升左右。
25、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维生素 C,也可能是口腔疾病,需要及时检查。
26、眼药水不能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眼睛。
27、用铁锅炒菜不能补铁,人体能吸收的铁是二价铁,而铁锅产生的是三价铁。
28、发烧时不要捂汗,可能导致体温更高。
29、长期嚼口香糖对牙齿不好,可能导致咬肌发达。
30、起床后不要马上叠被子,应该先把被子翻过来晾一会儿,散发湿气。
2024年暑假热点时事素材

2024年暑假热点时事素材一、科技趣闻类。
1. 太空旅游平民化新进展。
你知道吗?2024年暑假,太空旅游又有大新闻了。
那些超级有钱又超级爱冒险的人可就有福了。
之前太空旅游那是遥不可及的事儿,只有极少数顶尖的宇航员能去太空溜达一圈。
现在呢,有好几家私人航天公司就像是在比赛一样。
他们推出了一些相对“便宜”(当然还是贵得吓人)的太空旅游套餐。
据说啊,有个公司计划在暑假期间送一批游客到近地轨道,就像是坐着超级豪华的宇宙过山车一样。
这些游客在太空能看到地球那无与伦比的蓝色曲线,感受失重的奇妙。
这事儿可太酷了,说不定以后我们普通人也能攒够钱去太空玩一趟呢。
2. AI宠物伙伴的新潮流。
现在的科技真是越来越会搞事情了。
2024年暑假,AI宠物伙伴突然就火起来了。
你想啊,有些人想养宠物但是又怕麻烦,或者对宠物毛发过敏啥的。
这时候AI宠物就闪亮登场啦。
这些小家伙看起来就和真的宠物一样可爱,会摇尾巴,会喵喵叫或者汪汪叫。
而且它们还特别聪明呢,能听懂主人的一些简单指令。
比如说,你让它坐下,它就乖乖坐下,还会用那超级萌的眼睛看着你。
有个朋友说,他邻居家的孩子特别想要只小狗,但是家长不同意,结果买了个AI小狗,现在那孩子天天和这个“假小狗”玩得不亦乐乎,感觉就像是真的养了宠物一样。
二、娱乐时尚类。
1. 暑期大片中的超级英雄新花样。
暑假那可是电影的黄金档期啊。
2024年的暑期档电影里,超级英雄电影又有新玩法了。
以前那些超级英雄总是在地球拯救世界,不是打外星人就是和超级坏蛋在城市里大战三百回合。
这次不一样了,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里的英雄们跑到平行宇宙去了。
在那个平行宇宙里,所有的规则都变了。
超级英雄们以前的超能力有的都不管用了,他们得重新学习怎么在那个奇怪的世界生存,还得和那个世界的邪恶势力作斗争。
而且啊,这次的超级英雄形象设计也特别酷,不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紧身衣,有的英雄穿上了像古代侠客一样的衣服,拿着超级炫酷的武器,就像是从未来穿越到古代武侠世界的大侠一样。
初中科学社会热点专题

2013科学中考热点问题1、我国首次实现空间载人交会对接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3、“H7N7”流感病毒4、四川雅安芦山地震5、“辽宁号”航母6、“钓鱼岛”“南海”主权问题7、PM2.5引起的环境问题8、其他社会热点问题一、我国首次实现空间载人交会对接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农历4月27日)18时37分由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发射,与2011年9月29日(农历9月初三)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对接。
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和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13天,6月29日上午,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考点一:发射场1、“神舟九号”飞船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升空。
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它座落在东经102°、北纬28°,由于它所处______(填“低”、“中”或“高”)纬度,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节省运载工具的_____消耗。
火箭在升空后应向______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
⑵在火箭发射塔架下常要建造一个巨大的水池,并且要在火箭发射时储满水,请你对它的作用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火箭2.“神九”与“天宫”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是第二代火箭燃料,燃烧剂是偏二甲肼,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液态燃料,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
关于偏二甲肼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两个碳元素、8个氮元素和两个氮元素组成B、偏二甲肼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组成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8:2D、偏二甲肼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构成考点三:飞船4.用镍钛合金制成的宇宙飞船自展天线,在低温下被折叠,进入空后,在阳光照射下可重展开新,恢复成原状,镍钛合金被人们称为“形状记忆合金”。
生活中科学现象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1.当把筷子插入水中时,会发现筷子看起来像是“折断”了一样。
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导致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与实际位置有所偏移。
2.在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炸。
这是因为气体受热后会膨胀,增加了车胎内的压力。
同样地,在寒冷的冬天,金属物品如铁轨可能会因为冷缩而出现缝隙。
3.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常常会听到“噼啪”声并看到小火花。
这是因为摩擦导致毛衣和身体之间产生了静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
4.当我们在空旷的地方大喊时,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
这是因为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如墙壁、山丘等)时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的延迟时间取决于障碍物与发声者之间的距离。
5.水滴入滚热的油锅会立刻爆炸是因为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水滴会迅速沉入油底。
同时,在高温作用下,水急剧汽化变成水蒸气,形成气泡并不断膨胀上升。
气泡内部的压力较大,在热油表面爆裂开来,溅起油花并发出爆裂声。
6.将豆腐冰冻后再解冻,豆腐内部会出现很多小孔是原因:豆腐中含有较多水分,在冷冻过程中,水受冷凝固且体积变大,导致豆腐内部产生小孔。
解冻后,凝固的小冰晶融化,体积减小,留下小孔。
7.真金不怕火炼是原因:金的熔点很高(约为1068℃),一般火焰的温度(约800℃)无法熔化它。
因此,即使在火中加热,真金也不会熔化或变形。
8.挂在墙上的石英钟在电池耗尽停止走动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的“9”上是因为秒针在“9”位置受到的重力矩阻碍作用最大,因此当电池耗尽、驱动力减弱时,秒针更容易在这个位置停下。
9.当水即将烧开时,我们会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
是因为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
水沸腾后,气泡体积增大并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因此响声变小。
10.雨后天空中经常会出现彩虹。
是因为阳光穿过雨滴后发生折射和反射造成的。
阳光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当这些光穿过雨滴时,会发生折射和内部反射,然后再折射出来。
十万个冷知识大全

2023-11-09
目录
• 科学冷知识 • 生活冷知识 • 历史冷知识 • 自然冷知识 • 文化冷知识 • 健康冷知识
01 科学冷知识
为什么热水会变冷?
热水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 低,这是因为热量会从热水向环境中 散发,导致热水的温度下降。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 外传递热能,热水会通过辐射的形式 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和物体。
原因之三
技术成就。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它们 需要大量的劳工和技术支持才能完成。
原因之四
遗产传承。埃及人认为金字塔是留给后代的遗产,它们将 金字塔视为一种文化遗产,并以此证明自己的文明和价值 。
为什么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
原因之三
原因之四
文化传承。中国自古 以来就有悠久的文化 传承,包括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佛教思 想等,这些文化传统 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 坏和气候变化也导致了物种数 量的减少和灭绝。
05 文化冷知识
为什么中国人过春节要吃饺子?
象征团圆
饺子是一种包馅的食品,形状 像元宝,寓意着财运亨通。在 春节期间,全家人聚在一起吃
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传统习俗
吃饺子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之一 ,历史悠久,流传至今。
寓意吉祥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 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这 个轴线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 球。
由于地球自转,太阳光只能 照射到地球的一半,也就是 昼半球和夜半球。
在昼半球,太阳光能够照射 到地面,使地面上的物体受 到光照而变得明亮;而在夜 半球,太阳光无法照射到地 面,使地面上的物体处于黑 暗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十大科学热点
随着夏季的来临,与科学二字“挂钩”的某些特定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就包括流星雨、鲨鱼袭击、飓风预测以及墨西哥湾死区扩张等等。
英国巨石阵仪式
6月21日是每一年的夏至日。
在这一天的日出时分,德鲁伊特教僧侣、异教徒以及社交聚会常客会在英国乡村一个由石头围成的圆环――巨石阵“集结”,共同庆祝并迎接一年中最长的一天的到来。
据悉,在巨石阵举行的这种仪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估计,巨石阵内的木柱以及木料早在公元前3100年就矗立在这里了,但最初建造这座纪念碑的目的仍旧是一个谜。
一种理论认为,巨石阵是一个墓地,另一种理论则指出这里是一个治病疗伤的地方。
绝大多数考古学家相信,巨大砂岩石构成的柱子和过梁充当了“季节指示器”的角色,除了作为某种类型的宗教中心外,巨石阵也是一个天文观测台。
流星雨
在夏季的某些夜晚,天空中会出现流星。
流星实际上是太空粒子,通常情况下是从彗星身上脱落的。
穿过地球大气层过程中,流星会蒸发殆尽。
夏季最为著名的流星雨当属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一般于8月的第二周出现,每小时会有数十颗流星划过天际。
其他著名的夏季流星雨包括7月晚些时候出现的宝瓶座德耳塔南支流星雨,以及在几天之后出现的摩羯座阿尔法流星雨。
鲑鱼“跳”水坝
每一年的春季和夏季,鲑鱼(俗称大马哈鱼)便从海洋游回它们出生的河流湖泊,在此过程中,它们要设法通过人类建造的障碍。
抵达目的地之后,绝大多数大马哈鱼会产卵并最终死去。
每一年,大批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以及工程师都会记录鲑鱼的每一个举动,以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洄游的大马哈鱼数量减少。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用于发电和灌溉的水坝,正是它们让大马哈鱼洄游通道受阻。
但鱼梯却也帮助大哈马鱼穿过这些障碍。
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类似鱼梯这样的措施能够帮
助大马哈鱼顺利完成洄游。
导致大马哈鱼数量减少的其他因素包括农业杀虫剂以及大自然的天气循环现象,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鲨鱼袭击季
夏季是遭受鲨鱼袭击的一个危险季节。
科学家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天气炎热,越来越多的人下水游泳。
专家们表示,在前往海滩途中死于交通事故的几率要超过抵达后遭遇的鲨鱼袭击。
结伴游泳;穿上反光服;身体出血或月经时请勿下水;切勿进入最近有鲨鱼出没的海域。
这些是减少遭遇鲨鱼风险的最好方法。
科学家表示,如果被鲨鱼咬住,应猛击鲨鱼的头部、眼睛和鼻子。
一旦意识到你并不是一顿非常有营养的美餐,鲨鱼便可能张嘴放你一条生路,但在不幸者被拖到水下并且大量出血前,它们可能并不会这么做。
墨西哥湾死区扩张
每一年的春季,有超过9071万公斤――来自密西西比河盆地的农田富含氮的肥料流入墨西哥湾。
由于营养过剩,
墨西哥湾的微型植物疯狂生长,形成数量惊人的海藻。
海藻死后沉入海底,“掠夺”周围水域的氧。
由于缺氧,绝大多数生物无法幸存下来。
受影响区域被称之为“死区”。
墨西哥湾的一个死区面积大约相当于美国新泽西州。
令科学家感到担忧的是,随着农户越来越多地种植用于生产酒精燃料的玉米,死区的面积不断扩大。
研究人员表示,氮肥能够促进玉米生长,为了提高产量,农户便大量使用氮肥。
死区扩张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飓风预测
当大西洋上空形成飓风时,公众目光便立即投向国家飓风中心的预报员,以了解风暴将朝何处进发以及风力将达到何种程度。
虽然飓风预测经常带有不确定性,但在过去的50年,采用有关风、降水、压力以及温度实时数据,同时结合更多观测经验以及高精尖电脑模型让预测人员不断减少飓风行进路线预测的不确定性。
令人感到庆幸的是,飓风强度预测正不断取得进步。
不得不面对的干旱
由于白昼时间长加之阳光灿烂,夏天成为一些人最喜欢的季节,但连续太多天的阳光明媚却也让大地缺少雨水甘霖,直至引发干旱灾害。
所谓干旱就是长期缺少用于人们种植农作物以及其他活动的雨水。
在树的年轮以及湖床沉积物在内的天然记录显示,干旱是大自然气候周期的组成部分。
一个世纪内,北美地区便要出现几次干旱。
导致干旱出现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呢?一些研究显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天气现象与干旱有关,这两种天气现象周期性加温和冷却热带太平洋,进而影响全球的天气类型。
其他研究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将变得越发常见。
美国内华达州正不断萎缩的米德湖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依靠这里的水过活的老百姓可能要忍受干渴之苦。
野火爆发季
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与春天更早来临和夏季干旱有关的野火平均年发生次数增
加了3倍。
春天的更早来临意味着,山脉上的积雪更早融化,致使高处过早地陷入干旱状态。
随着夏季三伏天的来临,一场雷雨便可让森林发生大火。
导致最近野火爆发的另一个潜在因素是几十年之久的救火政策,致使满载燃料的森林数量越来越多。
北极冰层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多科学家将目光锁定北极,其冰层融化比例已创历史之最。
为了测量冰层融化数量,科学家一直密切关注北极冰帽,此处面积巨大但却不断萎缩的冰层,覆盖北冰洋。
每一年的夏季,一些冰层开始融化,周围水域温度升高致使更多冰层融化。
等到冬季,会有新的冰层形成,但在绝大多数年份,冰层的宽度和厚度却要低于上一年。
据科学家估计,按照当前的融化速度,北极最早将于2040年迎来一个无冰的夏季。
不可或缺的博物馆
对于父母们来说,夏季的到来也带来一个他们每年都要面临的问题,即应该带孩子到哪里去玩呢?科学界教育家给出的建议是,带孩子们去科学博物馆、水族馆或者动物园,这种在教室外进行的亲身体验的学习经历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夏季天气酷热,湿度高,阴霾天气频繁光顾,由于这些恼人的天气,很多孩子变得懒懒散散,甚至在混日子中度过
夏季,也就是教育专家所说的“夏季大脑闲置”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夏季时带孩子们去博物馆至少可以避免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