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剖面中基岩光谱曲线的制作
基于Section的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样品折线图绘制

基于Section的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样品折线图绘制彭桥梁;贺文华;刘瑞;郑时干【摘要】基于Section软件,分析了绘制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样品折线图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由于光谱样品数量多、采用间距不均匀且同一样品分析的元素种类繁多而导致绘制地球化学折线图流程繁琐的问题,将传统作图思路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处理,并与当前推广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相衔接,具有快速简便易行、精度较高的特点,实用性较强.【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148-151)【关键词】Section软件;地球化学剖面;折线图;光谱样品【作者】彭桥梁;贺文华;刘瑞;郑时干【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在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资源远景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采集光谱样品进行地质找矿已较普遍。
但由于光谱样品数量多,单个样品分析的元素种类亦较多,导致绘制单元素地球化学折线图的流程较繁琐。
因此,提高地球化学剖面图中的光谱折线图的绘制精度和效率对于大幅度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大有裨益。
当前在数字地质调查工作中,岩石元素光谱曲线的绘制法主要有:①Grapher作图法[1-2],该方法缺点是未考虑剖面导线方位变化及地形坡度因素,岩石曲线分析结果的投影点位置与实际剖面采样点位置偏差较大,且需对采样位置与剖面线方位间的三角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流程较繁琐。
②利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探槽作法作图[3-6],该方法尽管精度高,但每次仅可绘制3条曲线,且采样点位平距及元素分析结果受探槽比例尺影响,须进行比例换算,步骤较复杂。
③MapGIS投影法[7-9],首先获得采样点的精确坐标,然后根据投影变换将分析结果投影出,最后连线形成折线图,该方法由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但采样点坐标精度受到GPS定点精度的影响。
剖面图作图方法

剖面图作图方法地质剖面图的基本绘制方法1 同心园法(又称法线法、角平均法)主要用于正常层序岩层剖面图绘制,为常用的最基本的绘制方法,主要步骤如下:⑴按所需比例尺绘制剖面地形线、等深线、剖面方向及剖面上已有的钻孔、井巷等内容绘于相应位置;⑵根据地质调绘成果,将岩层分层界线位置标绘于相应的剖面地面位置,将代表性岩层产状标注于相应位置,并改算成视倾角;⑶如图所示,依次绘出各界线点产状垂直于倾向的法线(视倾角),以相邻两界线的法线交点为园心,以交点到岩层分界点为半径画弧,各段圆弧连接即为该界线层面迹线。
有相应的工程点位置应连接到工程点的界线处,这时应调整各界线的层面迹线。
⑷作图中要参考实测的或己知的各地层厚度,必要时调整地面界线位置和产状。
543211点倾角法线1点倾角线地质界线迹线⑷当法线交点较远不便绘界线圆弧迹线时,可用简易的角平分法求取相邻法线与界线迹线的交点,如下图所示:通过A 点作法线垂线交于B点法线上的D 点,又以A 点向B 点法线的垂线作出交点C 点,CD 点间的1/2处E 点即为AB 两点的倾角平分点,A-E 连园滑曲线即为该段界线迹线。
角平分法示意图AB CDE A 点倾角法线B 点倾角法线2滚轴法主要用于局部倒转地层剖面图绘制,方法如下:⑴作A-A、B-B、C-C三个地表岩层倾角的法线,其交点为O和K;⑵延长KC得另一圆心K1;⑶以K1为圆心,K1C为半径画弧,与过O点的水平线交于P,即得CP线;⑷以O为圆心,OB和OP为半径画弧,得BM和PN线;⑸CPN、BM线即为岩层界线迹线。
用断层面等深线求煤层等高线与断层的交面线方法当断层位于两地质剖面之间、垂直或斜交地层走向时,可用断层面等深线求煤层等高线与断层交面线的方法绘制断层上下盘线。
步骤如下:1 按断层地面位置以断层走向绘出该断层倾角的等深线投影;2 分别以断层两侧地质剖面所绘的该煤层各标高等高线位置,以煤层走向趋势延伸至断层等深线相同标高点(A、B、C、D及E、F、G、H点);3 按断层上盘、下盘将各标高交点连接起来就是该煤层的上下盘断层交面线;示意图。
利用RgMap进行地层剖面图中光谱曲线的绘制

利用RgMap进行地层剖面图中光谱曲线的绘制
李硕
【期刊名称】《信息系统工程》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数字化填图系统(RgMap)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近几年,国家在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逐步增加了矿产调查的权重,鉴于光谱样品易采集、易分析、能快速锁定找矿远景区的优点,当今的实测地层剖面越来越多的增加了光
谱样品的采集,因此,在数字化填图系统(RgMap)中能更快地绘制地层剖面图的光谱曲线将极大地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
在区调工作中,通过实践总结了一套完整的
简单快速的绘制方法,将以实例进行演示介绍。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李硕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
【相关文献】
1.利用AutoCAD制图软件绘制桥梁上部复杂受力线型进行施工控制 [J], 刘益民
2.利用自绘按钮进行彩色渐变反走样直线的绘制 [J], 张升;孔令德
3.利用VB对CAD的二次开发技术绘制地层剖面柱状图 [J], 邓巍
4.对利用已有航摄资料进行高倍放大成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J], 周克勤
5.AutoCAD在公路路线绘图中的应用——利用AutoCAD绘制公路缓和曲线及里程桩的标注和文字注解 [J], 米桂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谱曲线讲解

这是400—700nm50:50分光透过光谱曲线,400—700nmT=48—53%,符合任务单400— 700nmT=50±5透过的要求。
这是400—700nm40:60分光透过光谱曲线,400—700nmT=38—45%,符合任务 单400—700nmT=40±5透过的要求。
这是400—700nm30:70分光透过光谱曲线,400—700nmT=31—36%,不符合任务单 400—700nmT=30±5透过的要求。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为透过偏高。
从此反射曲线可以看出,400-700波段反射最高点在550nm,所 以反黄绿色。如果偏短到532nm,是墨绿色;如果偏长到600nm, 是橙色。
二、分光片光谱曲线讲解
• 分光片是指把一束光分为两束的镜片,按角度可分为0度和45度。有单点和 某一波段的分类。单点就是只考虑一个点的透过和反射,而某一波段就是 要求在这个波段内,每一个波长的光的透过率或者反射率要尽量一致。
这是532±50nm90:10分光45度测试的透过光谱曲线,482-582nmT=92—93.48%, 符合任务单532±50nm88—95%透过率的要求。
这是532nm90:10消偏振分光的透过和反射光谱曲线,532nmT=84%,R=10.8%。因为基 片是BG39蓝玻璃,在532nm大概有5%的吸收,所以T+R=84+10.8=94.8%≠100%。 此款产品需要考虑消偏振,所以P光、S光和平均光三者的透过或者反射要尽量一样。
光谱曲线图的形式
光谱曲线图横坐标是波长,纵坐标可以是透过率或者是反射率,或者 是吸收。上图列举了透过和吸收的光谱。
一、AR膜光谱曲线讲解
• AR膜又叫增透膜或者减反膜,根据理论 T(透过)+R(反射)+A(吸收)=1, 所以在没有吸收的情况下降低镜片表面的反射,就可以增加镜片 的透过。 AR膜是应用最广泛的膜,窗口玻璃、摄像头镜片、保护镜片、多 数分光片,都需要镀AR膜。部分IR、LP、BP、负性也需要镀AR膜。
数字地质填图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

数字地质填图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作者:张玉辉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2期摘要: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稀缺,如何有效地找矿,详细了解矿藏区域的地质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矿产开挖,成了当前矿产发掘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地质工作也越加地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质矿产调查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地质矿产调查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然而由于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如何进一步提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基于此,文章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地质矿产调查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能够为提升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我国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数字地质填图;地质矿产调查;应用对于我国地质工作而言,地质矿产调查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地质矿产调查是地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开展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确保调查工作保质保量地顺利进行,离不开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支撑。
因此,数字地质填图在地质矿产调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对数字地质填图在我国地质矿产调查中的发展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字地质填图相关概述在地质矿产调查中,数字地质填图有着极为广泛地应用,发展至今已经成了具备较强实操性的系统,以下就数字地质填图的发展背景、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基本内容、3S技术的应用以及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应用优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1.1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背景环境对于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同样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也是基于一定的环境背景影响而产生的。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的发展基础就是原有的地质填图技术,是对原有地质填图技术的优化、改进。
对于地质工作而言,地质填图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唯有有效地利用地质填图技术,才能确保地质工作的正常开展。
基于Excel和Mapgis实现实测地质剖面数据成图的研究

基于Excel和Mapgis实现实测地质剖面数据成图的研究实测地质剖面是开展地质工作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
在计算机没有广泛应用时,实测剖面的绘制主要是手工完成的。
随着计算机在地质学中的广泛应用,地质工作者就如何利用计算机高效快速地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进行了很多尝试。
基于EXCEL和MAPGIS,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再通过MAPGIS67或MAPGISK9平台进行实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生成图形为MAPGIS文件格式,可以在MAPGIS中修改及打印。
这里介绍了EXCEL的数据处理过程,并阐述了在MAPGIS67平台中的实现方法。
标签:实测地质剖面图EXCEL MAPGIS 数据处理0引言在我国,实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在九十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手工绘制完成的,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图慢、效率低,很难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矢量化的实测地质剖面图逐渐产生,但其成图原理还是以手工绘制后扫描图件,进行校正矢量化成图。
如何实现由野外数据通过计算机直接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以减少手工绘制的繁琐过程引起了地学工作者的关注和尝试,并出现了一些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各类小插件。
其中大部分都是基于Auto CAD和数字地质调查软件(DGSS)的,由于其都为基于MAPGIS的二次开发软件且成图后期修改较大等问题而较难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推广使用。
作者基于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MAPGIS本身,结合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1],实现了野外数据直接绘制出MAPGIS格式的实测地质剖面图。
1数据准备1.1数据采集与录入实测剖面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分布特征,划分填图单元。
剖面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较好、构造较清楚或较简单、岩石变质较浅、矿(层)体与围岩关系清楚的地段,剖面线方向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
采用原始剖面记录表记录实测剖面的数据,用校正后的GPS测量出剖面起点,即号0~1导线的零点坐标,记录下数据(X,Y,Z)。
一比五万区调数字剖面编绘细则

一比五万区调数字剖面编绘细则鉴于野外剖面实测中跨图幅剖面普遍存在,且资料分图幅归档的问题,对跨图幅的剖面分图幅入库,单独成图。
但在打印出图前,应将整条剖面连接起来。
首先对整图的图幅大小进行规定,以此设置剖面图个要素的间隔位置。
整图长度根据比例尺计算得出,为了便于资料最后归档,整图高度控制(cm):55cm。
打印要求:上下各留2cm白边,打印出图高度为:55+2×2=59cm。
根据剖面要素在图面的相对排列位置,从上到下分别作如下规定:1图名图名:新疆和布克赛尔县429高地-450高地PM419石炭系实测地质剖面图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429高地-450高地PM322石炭系实测地质剖面图(以地名+剖面编号的方式命名)长度:以整图长度为依据,图名长度小于整图长度。
图名较长时可排2行。
较短的图或是总体高度大于55cm的图,图例可排在剖面图的右侧。
字体:宽度和高度一致,汉字字体4(数字的字体为1),西文字体1,注释字形:正体,注释颜色:1。
不透明输出,横排。
根据长度调整字号,美观即可2比例尺字体:高度和高度一致,汉字字体4,西文字体1,注释字形:正体,注释颜色:1。
不透明输出,横排。
根据图名字体的大小确定比例尺字体的大小,比例尺字体大小小于图名字体大小。
间隔:“比例尺”与(1:2000)之间间隔1cm,1:2000剪短字符串,紧凑排列,对齐3光谱曲线光谱曲线中常见元素设置标准见下表:样品号、元素符号及含量:注释高度2,宽度1.5,汉字字体1光谱曲线与剖面中样品的位置在垂向上一一对应。
个别高值参照示意图中的Cu元素高值截顶标示高值的办法。
元素对应的子图设置样品间元素连接线设置元素符号子图号高宽颜色线型颜色线宽辅助线型1.3 1 6 10.05 01.3Cu 1147Pb 1147 1.3 1.3 1 63 1 0.05 0Zn 1147 1.3 1.3 1 6 1 0.05 0Au 1147 1.3 1.3 1 1 1 0.05 0Ag 1147 1.3 1.3 1 2 1 0.05 0Mo 1147 1.3 1.3 1 71 1 0.05 0W1147 1.3 1.3 1 73 1 0.05 0Sn 1147 1.3 1.3 1 69 1 0.05 0Sb 1147 1.3 1.3 1 47 1 0.05 0As 1147 1.3 1.3 1 70 1 0.05 34方位位置:导线左上方,线与导线起点左对齐即可。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光谱曲线制作新方法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光谱曲线制作新方法程志龙;卫晓锋;谭威;张建斌;吴刚刚;马志杰【摘要】制作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曲线已成为地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笔者通过野外工作实践,将地质剖面数据、样品分析结果数据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相结合,总结了一套光谱曲线作图新方法.该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图效率快,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8(032)002【总页数】4页(P319-322)【关键词】数字地质填图;剖面;光谱曲线【作者】程志龙;卫晓锋;谭威;张建斌;吴刚刚;马志杰【作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4.5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近年来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不断推广[1],其中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曲线的一体化处理已经成为地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方法。
DGSS 在制作光谱曲线方面有其简便、美观、利于存储、图面修改和提取快速等独到之处,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制图[2-3]。
随着数字地质调查信息综合平台的不断发展,实测剖面功能模块得到不断的完善[4],但基于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的光谱曲线绘制方法显得较复杂。
本文基于2016版DGSS系统针对“实测剖面”功能模块的革新,参照前人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中地球化学剖面光谱曲线的作法,对光谱曲线的绘制方法作进一步优化,并详细说明了光谱曲线作图新方法的操作步骤,这也是对地质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数字调查系统操作指南》关于实测剖面操作一章的补充。
本文以笔者参与的“新疆东天山中段有色金属基地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开展的6幅专项地质填图为例,探讨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的实测剖面及光谱曲线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剖面中基岩光谱曲线的制作摘要:基岩光谱是地质调查中采集的岩石地球化学,用于分析岩石中的元素含量,指导分析地层的含矿性,基岩光谱曲线是基岩光谱分析数据用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具有直观性、易分析比较的特点。
作者根据光谱曲线的性质和要求,通过Excel与记事本之间的数据转换,利用MapGIS中数字测图模块功能把数据投影到MapGIS工程文件中,根据相应的要求在MapGIS或数字剖面中完成光谱曲线的制做。
关键词:数字填图;数字剖面;光谱曲线;展点;记事本;MapGIS;Excel随着我国数字填图技术的快速推广,如何快速掌握其中的一些功能和方法使工作更加有序的进行,是现在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关于数字剖面中,快速做出基岩光谱曲线的方法,应用的原理为将分析数据用距离来表达。
1 数据的准备在制做光谱曲线以前,首先应该检查整理基岩光谱样品分析结果表,该表应为excel格式的电子表格,在表格中需要将样品的位置添加进去。
在数字剖面系统或MapGIS里打开已经做好的剖面,将基岩光谱的采样位置读出,添加到分析结果表中,然后预处理分析表,删除“分析号”和“送样单”两栏,添加“ID”和“H”栏,H的数值为0,“样品位置”改为“E”,单元格式为:左对齐。
预处理完后如图1-1,另存为PM13基岩光谱分析结果.csv,图1-1基岩光谱分析结果预处理表Fig.1-1Bedrock spectrum assay result pretreatment table 保存类型为“CSV(逗号分隔)”。
用记事本打开PM13基岩光谱分析结果.csv,另存为PM13基岩光谱分析结果.txt(如图1-2),该文本文件为最终的数据文件,MapGIS可以直接调用。
图1-2 基岩光谱分析结果表Fig.1-2 Bedrock spectrum assay result table2 元素原始点位的生成2.1 系统设定打开MapGIS,设定MapGIS的系统库:\mapgis67\SuvSlib,打开MapGIS主菜单→图形处理→数字测图→文件→新建→测量工程文件→保存为PM13.suv。
2.2元素分析结果点位的生成建好文件以后,进入MapSuv的操作界面。
作业准备→录入文件数据(横排)→打开做好的文本文件PM13.txt,在右边的栏目中,填上相对应的数值,单位为米,分隔符为“,”,点号代表ID,N坐标代表纬度,在这里表示为“元素的分析结果”,E 坐标代表经度,在这里表示为采样位置,高程为H,编码为-1,重名点为忽略,如图2-1,然后点击数据录入,录入完后会跳出菜单-“录入完毕”,然后点击退出。
(注意:填完后,可以先检测具体的数值内容(点击数值行),但最后要监测第一行上的内容,即鼠标点击第一行(字母行),然后数据录入,这样就会自动生成(0,0)点,即原点,方便统计和校正。
)图2-1录入文件数据参数设置 Fig.2-1 Set up input file data parameter在工作区点击右键-复位窗口,就可以看到生成的点位文件,比例尺是1:1,单位是毫米(图2-2)。
数据处理→点输出(WT 、TXT ),保存点文件PM13-Au.wt 文件,这样就转换为1:1的MapGIS 文件了。
删除原先做出的点位点,点编辑→删除点,然后在作业准备→录入文件数据(横排)→打开做好的文本文件PM13.txt ,然后在N 坐标中选中其它的 元素列号码,就又做出一组点位图。
按照以上办法可以陆续做出其它元素的点位文件。
2.3横坐标中采样位置点位的生成在这里,要生成横坐标中采样位置,是为了方便统计和标注基岩光谱。
将N 坐标和高程栏同时填3,即H 栏,这样生成的点位就是横坐标中的采样位置。
3 元素点位的调整3.1元素纵比例尺的确定将做好的元素点位文件添加到剖面图中,修改点位子图和大小,由于各个元素的分析结果不一样,分析单位也不一样,如金元素的分析单位为10-9,其它元素的一般为10-6,且投影的比例尺为1:1,这使得部分点的位置过低或过高,因此应根据不同元素的分析结果设定不同的纵比例尺,但所有元素的纵比例尺应统一到相同的高度尺度,如轴长5cm ,设定好纵轴长后,根据Au 元素的分析结果,数值主要集中在0.3-2.5,最高值为71.3,那我们就可以设定金元素的纵比例尺为1:20,这样金元素的点位就从低到高均匀分布(主要集中在6-50之间),不会过于集中在底部。
3.2元素点位位置的调整确定Au 元素的纵比例尺1:20后,那么元素点位的Y 值也要相应的增大20倍,这样点位与比例尺坐标轴就相互统一了。
在MapGIS 中编辑PM13-Au.wt 文件,T 其它→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变换类型中选中点变换及参数变化,比例参数X 比例为1,Y 比例为20,点击确定,这样金元素的Y 值增大了20倍,而X 值不变(图3-1)。
进过变换后,元素的点位图发生变化,为了是整图保持一直的参数,还需要设置如下,在左边工作台中点击右键→修改地图参数,选取全部文件,进行设置→单位及比例尺中:水平垂向单位比:相同,水平单位mm ,图形参数单位:mm ,参数比例X :1,Y :1→确定。
整体移动点位的位置,使其与数字剖面中基岩光谱采样位置相一致。
图3-1 图形变换参数设置Fig.3-1Set up graph commutation4 光谱曲线的生成 4.1曲线的连接 为了区别不同的元素,用不同的子图来表示元素点位,然后新建相对应元素光谱曲线,如PM13-Au.wl ,用线把子图连接起来,所画的线便是图2-2元素的原始点位图Fig.2-2 Element primitive spot bitmap光谱曲线。
4.2高值的处理有的元素,个别的分析值会非常的高,当遇到高值的时候,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纵比例尺所标最高值的上方相对应点位位置处用折线表示,并标注该点的分析结果数值。
(图4-1)图4-1纵比例尺及高值的表示方法Fig.4-1 Y-scale and high value expression method按照以上方法,可以将各元素的光谱曲线做出来。
5 总结以上是整个制作光谱曲线的过程,重在里面的原理和方法,如果遇到制做其它类似的曲线或展点时,就可以用该方法,掌握住方法的原理后,还可以应用与更多的方面。
为了更进一步的节约时间,还可以进行如下处理,在数据准备阶段,把要调整的数据在Excel 中调好,如Au 元素数据要放大20倍,Sb 元素放大50倍,有的元素还要缩小多少倍,那么在Excel 中直接对这些数值进行修改,改完后再用,这样以来就不用在MapGIS 中来通过图形变换来调整系统参数了,该方法比前者快,前者注重的是软件的功能,后者注重的是节约时间。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点位不准确,请检查数据及重新操作,并注意里面的一些细节,多操作几遍就可以熟练的掌握和知道里面的窍门。
(图5-1基岩光谱曲线图)图5-1基岩光谱曲线图Fig.5-1 Bedrock spectrum curve chart参考文献[1]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地质填图系统》数字填图用户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发展研究中心,2007.[2]中地数码.MapGIS7.0地理信息系统使用手册-数字制图篇[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3]宋丙剑,张艳军.记事本、Excel 在Mapsource 和MapGIS 数据转换中的应用探讨[J].矿山测量,2008,2,27-31.Facture of bedrock spectrum curve in digital sectionZhang Zhi-ping(No.3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Team, Gansu Provinci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and Development, Lanzhou 730000)Abstract: The bedrock spectrum is the fresh rock which collected during the geological surveys, for analyzing theelement content of rock, guiding analysis the contains of ore in rock. Using the graph to show the analyzing data of bedrock spectrum, it has intuitive and easy to comparison features.Based on the spectrum curve's purport and the request,the author made data transformation between Excel and notebook,uses the digital mapping module function to transform the data to the MapGIS project files, then completes the spectrum curve in MapGIS or in the digital section.Key words:rgmapping;digital section;bed spectrum;notebook; MapGIS; Excel作者简介:张志平(1985~),男,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系,助理地质工程师,现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zhping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