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化学生物学-浙江大学化学教学中心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附件2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项目编号 kg2013001 kg2013002 kg2013003 kg2013004 kg2013005 kg2013006 kg2013007 kg2013008 kg2013009 kg2013010 kg2013011 kg2013012 kg2013013 kg2013014 kg2013015 kg2013016 kg2013017 kg2013018 kg2013019 kg2013020 kg2013021 kg2013022 kg2013023 kg2013024 kg2013025 kg2013026 kg2013027 kg2013028 项目主持学校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项目名称 基于多媒体的沉浸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以模块化方式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药剂学教学改革 全校通识课《智慧与正义》教学创新 《国际贸易学》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基于“1+3”(讲 授+文献导读→主题论文→Seminar)授课模式 基于拔尖学生能力提高的求是科学班“基础化学实验”多模式 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研讨启发式“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机系统设计与应用”课程的“教法、学法、考法”改革与 实践 大类基础课《植物学》的研究型及国际化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双螺旋上升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精神病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自控理论课堂教学优化 微积分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内外教学互动创新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课堂教学中培养土木工程师创新与实践综合能力的探索 搭建自协同学习平台,探索过程启发式教学——理论力学课堂 教学改革与实践 《学术英语写作与口头报告》课程改革研究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交互式教学研究 探索并改进“FlippedClass Model” 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 基于开放教育资源(OER)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先进材料实验课程自主开放、互动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 践 工程实例嵌入型教学方法在《土力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肝胆胰外科实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体化创新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建构式互动教学在《生命科学基础》课程应用与实践探索 大班实时互动和分班专题研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完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研究 主持人 盛跃东 高建青 张国清 严建苗 赵华绒 马皓 王立强 傅承新 丁玲 禹华良 王慧 苏德矿 邱利民 赵羽习 叶敏 丁展平 张兴宏 姚缨英 蔡亮 李艳 马建青 刘芙 胡安峰 吴李鸣 张晓明 柯越海 潘正权 朱柏铭 参与人 马以容,张昀,徐知媛,冯丽春 等 应晓英,袁弘,杜永忠,朱卡林 等 无 无 吴金龙,吴百乐,方文军,王彦广 等 徐德鸿,王正仕,石健将,陈宏 等 王晓萍, 刘玉玲,梁宜勇,张秀达 等 赵云鹏,姜维梅,邱英雄,于明坚 等 杨波,吴昊姝,应美丹,朱卡林 卢蕴容,郜彬,刘微波 邵之江,宋春跃,吴 俊,徐正国 等 童雯雯,毕惟红,朱静芬 甘智华,张小斌,孙大明,陈振英 等 段元锋,李育超 邓茂林,宦荣华,陈丽华,金肖玲 等 庞继贤,汪运起 王齐,涂克华,朱蔚璞,万灵书 范承志,樊伟敏,李玉玲 无 郭玉清,张剑平,董榕,张慕华 王东莉,封丽萍,陈小英,万慧进 等 陈立新,乔旭升,邬震泰,程继鹏 等 龚晓南,谢康和,谢新宇,黄大中 吴健,陆定,胡晨,徐军 等 欧阳宏伟,夏强,周俊,陈玮琳 等 傅承新,鲁林荣,卢大儒,程洪强 厉位阳,鲍世宁,应和平,阮永红 等 无

化学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化学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化学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化学生物学作为一级学科,是化学和生物学两个领域的融合和交叉学科。

它研究生物系统中化学物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探索生命现象的化学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医学领域的进步,化学生物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化学生物学专业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药物化学等。

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专业培养学生在生物医药、生物工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健康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化学生物学专业的概述、重要性和应用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框架和组织方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全文。

本文的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对化学生物学专业进行简要介绍,引出下文讨论的主题;文章结构部分则是本节所在位置,介绍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目的部分则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提供铺垫。

-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化学生物学专业概述、重要性和应用、学科发展趋势。

在第二部分中,将详细讨论化学生物学专业的概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还将探讨该学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为读者提供对化学生物学专业的全面了解。

- 结论部分则包括总结、展望和结束语。

在总结部分,将对全文进行简要回顾,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展望部分将展望化学生物学专业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或趋势;结束语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说,本文的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将为读者带来系统性和连贯性的阅读体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生物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探讨化学生物学专业一级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揭示该学科在生物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浙江大学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期末考试卷:生物化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期末考试卷:生物化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期末考试卷考试科目:生物化学学号: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在适当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8M脲溶液中,RNase(牛)丧失原有活性。

这主要是因为RNA 酶的被破坏造成的。

其中β-巯基乙醇可使RNA酶分子中的键破坏。

而8M脲可使键破坏。

当用透析方法去除β-巯基乙醇和脲的情况下,RNA 酶又恢复原有催化功能,这种现象称为。

2.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10和7.1,在pH8.5的溶液中它们分别荷的电性是、。

3.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氨酸和氨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氨酸、氨酸或氨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

4.包含两个相邻肽键的主肽链原子可表示为,单个肽平面及包含的原子可表示为。

5.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6.侧链含—OH的氨基酸有、和三种。

侧链含—SH的氨基酸是氨基酸。

7.人体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靠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包括、、、、、、、等八种。

8.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是被破坏;蛋白质变性后的主要特征是;变性蛋白质在去除致变因素后仍能(部分)恢复原有生物活性,表明没被破坏。

这是因为一级结构含有的结构信息,所以蛋白质分子构象恢复后仍能表现原有生物功能。

9.盐析作用是指;盐溶作用是指。

10.当外界因素(介质的pH>pI、电场电压、介质中离子强度、温度等)确定后,决定蛋白质在电场中泳动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和。

二 选择题1.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项不恰当( )A 、胰岛素分子是由两条肽链构成,所以它是多亚基蛋白,具有四级结构B 、蛋白质基本结构(一级结构)中本身包含有高级结构的信息,所以在生物 体系中,它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C 、非级性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基团,避开水相,相互聚集的倾向,对多肽链 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进一步折叠起着重要作用D 、亚基间的空间排布是四级结构的内容,亚基间是非共价缔合的2.有关亚基的描述,哪一项不恰当( )A 、每种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维结构B 、亚基内除肽键外还可能会有其它共价键存在C 、一个亚基(单位)只含有一条多肽链D 、亚基单位独立存在时具备原有生物活性3.关于可溶性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不恰当( )A 、疏水性氨基酸残基尽可能包裹在分子内部B 、亲水性氨基酸残基尽可能位于分子内部C 、羧基、氨基、胍基等可解离基团多位于分子表面D 、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残基尽可能位于分子内部4.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驱动力是( )A 、范德华力B 、疏水作用力C 、氢键D 、离子键5.引起蛋白质变性原因主要是( )A 、三维结构破坏B 、肽键破坏C 、胶体稳定性因素被破坏D 、亚基的解聚6.以下蛋白质中属寡聚蛋白的是( )A 、胰岛素B 、RnaseC 、血红蛋白D 、肌红蛋白7.下列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中,哪一种不常用( )A 、SDS-PAGE 法B 、渗透压法C 、超离心法D 、凝胶过滤(分子筛)法8.分子结构式为HS -CH 2-CH -COO -的氨基酸为( )A 、丝氨酸B 、苏氨酸C 、半胱氨酸D 、赖氨酸9.下列氨基酸中为酪氨酸的是( )A 、 -CH 2-CH -COO -B 、HO - -CH 2-CH -COO - NH 3 NH 3C 、 CH 2-CH -COO -D 、CH 3-S -CH 2-CH 2-CH -COO - NH 3 NH 3 10.变构效应是多亚基功能蛋白、寡聚酶及多酶复合体的作用特征,下列动力学曲线中哪种一般是别构酶(蛋白质)所表现的:( )A 、B 、C 、D 、11.关于二级结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右手α-螺旋比左手α-螺旋稳定,因为左手α-螺旋中L-构型氨基酸残基侧链v s v s v s vs + HN NH + + + + H +空间位阻大,不稳定;B、一条多肽链或某多肽片断能否形成α-螺旋,以及形成的螺旋是否稳定与它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有极大关系;C、多聚的异亮氨基酸R基空间位阻大,因而不能形成α-螺旋;D、β-折叠在蛋白质中反平行式较平行式稳定,所以蛋白质中只有反平行式。

浙大生物化学7:生物膜PPT课件

浙大生物化学7:生物膜PPT课件

三、生物膜的流动性
1、膜脂的流动性
虽然脂双层结构的本身是稳定的,但单个的磷脂 和固醇可在脂质平面内有很大的运动自由,它们 的横向运动很快,几秒之内单个脂分子就可环绕 红细胞的一周。
双分子的内部也是流动的,脂肪酸的碳氢链可通 过碳碳旋转而不断地运动。
另外一种运动就是跨双分子层运动,即flip-flop。
-
15
pH改变、螯合 剂、尿素、碳 酸盐可除去外 周蛋白
外周蛋白
嵌入(膜内)蛋白
去污剂
-
糖蛋白
16
有些外周膜蛋白共价泊锚在膜脂上
磷脂酰肌醇
有些膜外周蛋白与膜脂有 一个或多个共价结合位点, 如长链脂肪酸、或磷脂酰 肌醇糖基化衍生物。连接 的脂提供了一个疏水的锚 以插入脂双分子层。
-
17
3、糖
糖脂
-
20
二、膜组分的不对称分布
1、膜脂的不对称分布
膜脂组成因不同的界、不同的种、不同的组织、 不同的细胞、不同的细胞器而不同。
膜脂在同一个膜内层和外层的分布不对称。
-
21
2、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
不同来源膜的蛋白质组成比其脂质组成的变化更大, 反映了功能的不对称;许多膜蛋白在双分子层上有一 定的取向,很少发生翻转的情况,即使有速度也非常 慢。
生物化学
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江辉
-
1
第七章 生物膜
第一节 生物膜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 生物膜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第四节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
2
第一节 生物膜的组成和性质
生物膜:是构成细胞所有膜的总称。包括细 胞原生质最外面的质膜以及细胞内各种细胞 器的内膜。
-

浙江大学生物专业招生目录

浙江大学生物专业招生目录
8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③727细胞生物学或728生态学或602高等数学〔含30%概率〕④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50%〕
笔试加面试:
专业根底综合知识
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报考学院名称及代码。
生命科学学院欢送理、工、农、医、药等学科考生报考。
生命科学学院招收推免生比例在30%左右。
生命科学学院100%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
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
01细胞分化与发育02干细胞生物学03细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4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05细胞分化与凋亡06蛋白质组学07分子信号转导08表观遗传学
070生命科学学院180医学院
(含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③727细胞生物学或728生态学或602高等数学〔含30%概率〕④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50%〕
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也可选考③731医学生物化学④861医学遗传学
生命科学学院
笔试加面试:
专业根底综合知识
医学院
笔试加面试:
本专业综合知识
网上报名时须选择报考学院名称及代码。
生命科学学院欢送理、工、农、医、药等学科考生报考。
生命科学学院招收推免生比例在30%左右。
生命科学学院100%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
(含生命科学研究院)
6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
以下任选一组:
第一组:
③727细胞生物学或728生态学或602高等数学〔含30%概率〕④8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各50%〕
第二组:
③731医学生物化学④859医学生理学
笔试加面试:
本专业综合知识
欢送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学等考生报考。

浙大生物学考研大纲

浙大生物学考研大纲

浙大生物学考研大纲摘要:一、浙大生物学考研简介1.浙大生物学专业简介2.生物学考研科目及内容3.考研难度及备考建议二、考研科目及内容1.政治2.英语一3.细胞生物学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三、备考建议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3.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复习与训练4.注重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正文:浙江大学作为我国顶尖高校之一,其生物学专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对于希望在该领域深造的同学来说,考研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针对浙大生物学考研的大纲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浙大生物学考研简介浙江大学生物学专业涵盖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多个方向,考研科目包括政治、英语一、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这些科目的设置旨在全面评估考生的基本素质与学术能力。

二、考研科目及内容1.政治:政治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

同时,还涉及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2.英语一:英语一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写作、翻译等综合能力。

题型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等。

3.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考试涵盖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涉及生物大分子、代谢途径、信号传导、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技术,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备考建议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且艰苦的过程,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2.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基础知识是考研成功的关键,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实验技术,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浙大生物化学课件9:生物氧化

浙大生物化学课件9:生物氧化

2Fe2+ Cyta 2Fe3+
2Cu2+ 2Cu+
2Fe2+
Cyta3 2Fe3+
细胞色素氧化酶
1 2 O2 H2O
NADH呼吸链
AH2
NAD+
FMNH 2
CoQNADH来自A+H+
Fe-S
FMN
CoQH 2
2Fe2+
b-c1-c-aa3 2Fe3+
2H+ 1 2 O2
O2-
H2O
FADH2呼吸链
琥珀酸 延胡索酸
R
还原型
NAD+、NADP+
NADH、NADPH
FMN
R
H3C
N NO
H3C
NH N
O
FMN (醌型或氧化型)
H H3C H3C
CH2 O H C OH H C OH H C OH
O PO O-
N
O PO O-
CH2 H
N O
H
H OH
H OH
NH2 N
N
CH2
H3C
N
N
O
H3C
NH N
O
FMN
FAD
S Fe
组成复合体,参与电子传 递,而且两个Fe离子中只
Fe S Fe S
有一个参与,所以是单电 子传递。
S Fe S
铁硫簇(Fe4S4) C
泛醌(CoQ)
O
H3CO
CH 3
H3CO O
(CH2 CH
CH 3 C CH 2)nH
是脂溶性醌类化合物,由于在生物中广泛存在,所 以也称泛醌。它处于呼吸链的中心枢纽,也是中间 传递体。

浙江大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化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化学专业导性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化学系是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化学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宽厚的数、理、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能挑战化学发展前沿,解决生命、材料、环境、化工等领域中化学问题能力的高级人才。

毕业生主要作为化学及相关学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高质量生源,也可在科研机构、大中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及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
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必要的数学、物理、生物、计算机、化工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初步能力、运用机算机获取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开展科研和开发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要课程
基础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谱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
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的课程:基础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研究型课程:综合化学实验
讨论型课程:现代化学导轮化学生物学选论
创业训练课程:科研技能训练
计划学制四年
最低毕业学分160+4+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浙江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览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短学期
选修课程一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生物学
细胞学
综合型、创新型、研究型
材料学
酶学 蛋白质 工程 分子生物学 生化分析学
药物学
计算化学
所 用 教 材
今年开设的实验(8+2*)
疏水作用色谱分离纯化α-淀粉酶---------------------曾秀琼副教授 生物矿物和生物矿化---------------------------------------徐旭荣教授 MTT法测定聚乙烯亚胺(PEI)的细胞毒性---------汤谷平教授 泛素蛋白的驾驭式分子动力学模拟------------------------王琦教授 植物组织中叶绿体基因的提取与扩增------------------姚波副教授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质粒DNA的转化---------吴起副教授 金属卟啉模拟的生物氧化过程---------------------------郑永泉老师 反射干涉光谱法检检测蛋白酶的活性------------------邬建敏教授 探究性实验1*-PCR和凝胶电泳技术鉴定转基因食品 -----------------姚波副教授 探究性实验2*-高活性脂肪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活性、选择性研究 -----------------吴起副教授 小论文撰写与答辩
生物矿物和生物矿化
nacre
vaterite(existence of PSS)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
1000
500
Wavenumber (cm )
珍珠 t = 500nm
文石FTIR
球霰石FTIR
Calcite
珍珠(贝壳珍珠层):主要 是文石构成的所谓“砖块 和灰泥”的层状结构! 蛋壳则是由方解石构成的 柱状多孔结构!
浙江大学化学系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生物学实验》 系列课件
浙江大学化学系《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组
欢迎大家选课 化学生物学实验
吴 起 浙江大学化学系
化学生物学实验 内容介绍及安全教育
一、化学生物学实验基本情况介绍 二、化学生物学实验的课程安排 三、化学生物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四、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五、化学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及安全
鸡蛋壳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
1000
500
Wavenumber (cm )
方解石FTIR
珍珠与蛋壳— 碳酸钙多形的控制、合成和表征
细胞毒性实验
1.2 PEI600 PEI2000 PEI25KD
1
存活百分率(% )
0.8价化学物质对细胞毒性并 计算半数细胞生存率。目前已经开设了 MTT法细胞 毒性实验(左图)和HE染色法观察抗肿瘤药物对细 胞抑制的形态学实验(上图)。
下课后:每个小组长把手机号码留给老师; 每个组员把号码留给小组长;
春夏学期化学生物学实验安排
实验 名称 疏水作用色 谱分离纯化 α-淀粉酶 (8学时) 生物矿物 和生物矿 化(8学 时) 植物组织中 叶绿体基因 的提取与扩 增(8学时) 大肠杆菌感受 态细胞制备与 质 粒 DNA 的 转 化(8学时) 反射干涉光谱 法检检测蛋白 酶的活性(8 学时) 泛素蛋白的 驾驭式分子 动力学模拟 (8学时)
一、化学生物学实验基本情况介绍
《化学生物学实验》是浙江大学化学实验中心于 2005年新开设的课程,也是一门新型交叉学科,它 是研究生命现象中的化学问题的实验课程。 现阶段主要面向化学系高年级学生开设,正逐步向 全校理、工科专业对化学生物学感兴趣的高年级学 生开放。 本课程分几个不同的专题进行,学生每周完成一个 独立的实验专题。以培养创新型、研究型科研人才 为目标。
MTT 法 测 金属卟啉模 定聚乙烯 拟的生物氧 亚胺(PEI) 化过程(8 的细胞毒 学时) 性( 8 学时)
教师 地点
3月3 3月10 3月17 3月24 3月31 4月7 4月14 4月21 4月28 5月5 5月12 5月19 5月26 6月2
曾秀琼 汤谷平 徐旭荣R 郑永泉R 方芳 姚波R 402 吴起R 403 邬建敏R107 王琦R 401 周峻 402 403 R 402 R 401 基础知识与实验安全教育、课程介绍、学习方法等介绍,探究性实验选题/分组,小论文选题, 4学时,317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 7组 第8组 第8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 6组 第7组 第7组 第8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 5组 第6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 4组 第5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1组 第2组 第 3组 第4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1组 第 2组 第3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 1组 第2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 8组 第1组 探究性实验准备工作(查阅文献,预订试剂、准备材料等) 具体如何安排由每个探究性实验指导教师确定。 探究性实验1 探究性实验2 PCR和凝胶电泳技术鉴定转基因食品 高活性脂肪酶固定化技术及活性、选择性研究 姚波R 402 吴起R 403 小论文,探究性实验汇报(全体师生参加),中心317多媒体教室
二、化学生物学实验的课程安排
分组情况(每组第一位为负责小组长):
第1组(9人)贺杰*、安东、陈蕴华、吾杰提· 巴尔力克、李旭峰、肖宇晨、李志鹏、赵 政皓、樊梦天 第2组(9人)赵国凌*、黄源、卫格非、王岩、林炜程、潘日晃、刘泽汉、李雯、陈彬彬 第3组(9人)俞逸奇*、胡田甜、庞家骅、赵一帆、张建辉、傅有焘、蔡婷婷、吴凯来、 林德转 第4组(9人)徐达*、陈文东、陈欣露、邱静、张豆豆、刘江悦、林佳伦、徐佳波、连旭 第5组(9人)莫恩奇*、何天衢、范嘉杰、高锜、俞斌、陶卫健、蒋帆、郭纬杨、陆佳铭 第6组(9人)晋林芮*、解喻、周韬、张魏栋、钱澄、饶培榕、李涵晖、侯佳秀、刘晓舟 第7组(8人)杨孟豪*、钟丹妮、黄元相、刘子琨、毛仁杰、蔡书帆、慕文博、詹国鹏 第8组(8人)孟理达*、丁昊、俞瑞成、陶宇瀚、邹昕卉、鄂润众、高培源、欧阳文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