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构建实施方案模板

校本课程构建实施方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特色,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1. 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形成良好的学校课程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1. 研究与规划阶段(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2)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程需求调研,了解学生兴趣和需求。

(3)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等。

2. 开发与设计阶段(1)根据调研结果,确定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和方向。

(2)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3)对开发出的课程进行审核,确保课程质量。

3. 实施与评价阶段(1)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

(3)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4. 总结与推广阶段(1)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提炼成功经验。

(2)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推广优秀课程案例。

(3)将校本课程成果向其他学校推广,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所需资源。

3.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4.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质量。

5.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五、预期成果1. 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学校课程文化。

六、实施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第1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日益受到重视。

校本课程旨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定位1. 落实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3. 激发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活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监督评估等工作。

2. 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研究等工作。

3. 设立校本课程实施小组,负责课程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工作。

四、课程设置1. 基础型课程:以国家课程为核心,确保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2. 拓展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为目标,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3. 研究型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学习等。

4. 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五、实施步骤1. 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需求、教师特长、教育资源等,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2. 制定方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目标、内容、课时等。

3. 课程开发: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编写教材,确保课程质量。

4. 人员培训:对参与校本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5. 课程实施:按照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校本课程教学。

6. 监督评估: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 持续改进:根据监督评估结果,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本课程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估等环节的顺利进行。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第一篇: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校本课程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发展。

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品牌、创办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水平。

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和谐发展。

二、开发目标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得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目标多元、内容宽泛,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5、构建起有特色的五一小学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择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通过大量的创造性劳动,自编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主要是审核、资助教材的刊印整理,保证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合理、有效。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一)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设立组长和副组长和成员。

成员职责: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检查与评估,协调各学科组与年级组的工作。

适时对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做出客观评价以调整、完善。

校本课程实施后,每学年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实施情况。

承担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学科组和教师要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并按时上交相应的书面材料,及时反馈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为课程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帮助教师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023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2篇)

2023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2篇)

2023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12篇)2023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双峰乡素质教育五年规划》为指针,以剪纸文化为载体,以学生学习剪纸基础知识、剪纸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文精神。

2、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3、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5、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习剪纸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术。

7、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确立其发展目标;发挥教师专长和才艺,体现其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目标认同感,增强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与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组织教学和活动时,还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以活动为主的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

即使是学习有关剪纸知识,也要少讲少传授知识,让学生带着已有经验参与学习。

教师要加大有效指导,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思考、想象、创造,自主地活动、实践。

2、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都要有很周密的计划,教学内容、方法和活动形式都要预设,否则就失去了开发和实施的保障。

因此,要计划先行。

但是,以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更多的是要根据当时的学生和当时的环境的具体情况而定,要灵活处理,及时调整,并给生成的课程资源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四、教学活动形式1、班级授课制:《剪纸》自编课程内容,各年级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内容,在教学时间内班级组织教学活动。

2、集体活动式:1)、学校统一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和主题活动。

2)、小组式3)、个体式五、课时安排1、一年级课表内每周安排一课时,其它年级每周半课时。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县直学校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

这是我们的优势。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潜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贴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透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1、透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搞笑,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持续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透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构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完美的事物。

3、透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资料,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状况添减部分资料。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四、实施原则1、现实性原则:充分思考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潜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资料,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8篇一、引言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自主开发的一种课程形式。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分别介绍八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STEM课程STEM课程是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为核心内容的跨学科综合课程。

本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设多样化的STEM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创新项目。

三、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艺术教育课程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综合素养。

本校将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开设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四、校本课程实施方案3: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本校将在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展全面的课程安排,通过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五、校本课程实施方案4: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本校将在创业思维、市场营销、商业模式等方面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5: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本校将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6: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校将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编程编排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八、校本课程实施方案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

本校将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通过生活实践和思想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模板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模板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1. 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 坚持特色办学,凸显学校办学优势;3. 坚持课程整合,实现课程间的协同发展;4. 坚持实践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体育素养;2.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特长发展;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课程体系1. 学科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3.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4. 专题讲座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五、课程实施1.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明确课程开发目标、内容、方法等;2. 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3. 开设课程开发研讨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4. 制定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六、课程管理1. 建立校本课程管理组织,负责课程规划、开发、实施和评价;2. 制定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明确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规范和要求;3. 建立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4. 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

七、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校本课程顺利实施;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所需的经费;3.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4. 加强与社区、企业等合作,拓展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八、预期效果1.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特长得到充分发展;2. 教师专业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3. 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4. 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每一名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

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
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

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

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
组长:王俊
副组长:胡春武霍宝国蒙占杰
组员:班主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相关教师
2、成立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
组长:王俊
副组长:胡春武霍宝国蒙占杰
组员:班主任、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等相关教师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
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科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培训教师—教师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订《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向学生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课程纲要》。

(四)、校本课程的结构:
根据学校实际,完全靠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
《走进绿色》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问卷调查
2、学习效果评价:信息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
(六)几点要求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