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沟通;争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沟通;争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教案“学会沟通;争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阐释:

由于小学生年龄、认识、心理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与他人关系处理不当的情况,导致矛盾不断。本次班会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敞开心扉,达成共识,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其顺利成长,成为真正的阳光少年。

班会目标:

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班会准备:

课件、排练情景剧

设计理念:

1.生活即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同学之间小矛盾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包容、及时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从而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能力,使小组更有团队精神,整个班更有凝聚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这次班会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旨,整个班会让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充当引导的配角,互动明显突出,学生全体参与。

班会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发

生过矛盾,都发生过哪些矛盾,你们是怎样处理的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故事,大屏幕显示情景。(也可提前录好影像。)

情景描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陆续从教室走向操场,准备做课间操,这时小伟无

意间踩了小乐一脚,没等小伟说声“对不起”小乐就走了。做完课间操后,在楼道里小乐又故意踩了小伟一脚,扬长而去。

(二) 分析讨论,寻找症结。

大家觉得这件事是他们处理的怎么样,(引导同学充分的讨论,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1.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本组学生意见。

学生甲:他不应走这么快。

学生乙:他不应再踩小伟脚。

学生丙:我觉得他们两个有过错。……

3.教师点拨:

大家说的很好,关键是小乐错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认为小伟是故意踩他,冤枉了同学。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他没有和同学沟通。

【设计意图:】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类似的问题,让课堂更贴近生活,唤起同学们的思考,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教会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通过本环节引出同学们各种观点,教师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同学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拓展升华,提高认识

1.教师:怎样与别人进行沟通呢,这就需要架起心灵间的桥,你认为这座桥是用什么构建起来的,可以举例说明。

a.同桌讨论;

b.汇报;

学生甲: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坦诚相待。

学生乙: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加强交流。……

c.根据学生汇报、总结:(屏幕显示)

综合大家的意见与别人进行沟通的桥是这样构建的:

2.你觉得有了这座桥,会带来哪些好处,

现实生活中桥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加强了两岸人们之间的交流,是人们交流的渠道。那么人们心灵之间桥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你看,两个彼此不合甚至有敌意的同学,即使天天生活在同一个班级,甚至还是同桌,距离那么近,可是他们的心灵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都认为自己离开对方好远好远,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咫尺天涯”。你再看,我们的恩师或挚友,即使远在天涯我们也会时常想念他们,经常保持联系。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作用以及怎样与人进行沟通。

1. 自我约束,落实行动

班主任:既然心桥这么重要,那今后将怎样与他人架起这座心桥,

学生假设是开始的小伟与小乐进行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到“知行统一”,把所受的教导进一步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正确的与同学、老师、家长等进行交往。

2. 敞开心扉,迎接阳光

1. 你曾经与谁发生过矛盾,现在以你自己的方式与他沟通,敞开心扉,消除隔阂。

2. 播放音乐,学生选择对象自主表达。

3. 出示儿歌小结。

人与人,多包容;心与心,要交流;

常关注,多沟通;遇事情,要冷静;

少摩擦,多和谐;家或国,乐融融。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给以往有隔阂的同学提供一次沟通与交流的机会。给没有化解的或还不知如何化解矛盾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体现了学生是主角,互动明显,此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反思:

通过这节班会课,学生们认识到了心灵之桥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既知道了要通过相互沟通消除来隔阂,又认识到人与人、国与国都离不开沟通,只有有了沟通的意识,掌握了沟通的方法,我们的班级、学校、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主题阐释: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是不同的。当代“道德”可以理解为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它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内涵是庞大且细琐的。

本节班会课主题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真正理解“道德”的含义,并以此作为思想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人穷尽一生智慧与精力都未必能够做到的。所以和小学生谈“道德”,只要能够指导他们在“知”的层次上,明确做哪些事是道德的,哪些事是不道德的;在“行”的层次上能够知行统一,做有道德的事就可以了。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本节课就着重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班会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引导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氛围。

2. 让学生在熟悉的身边环境中经历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体会与理解“什么是主人翁意

识”。

3.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主人翁”精神,实现知行统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 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学会欣赏、鼓励和向同伴学习的良好行为的思想。

班会准备:

拖把一把,笤帚两把,纸团、纸屑、抹布若干,水盆、垃圾桶、方凳各一个,课件,提前印制“小主人计划卡”。

班会过程:

1. 预设场景,观察捕捉。

1. 学生入场前,教师将桌凳摆乱、废纸丢到地上、门口一侧竖一把拖把、课桌下随意扔两把笤帚、讲台上凳子倒在中央、垃圾桶放在一角,水盆和抹布放在讲桌上……(模拟出一个杂乱无序的班级环境。)

2. 组织学生进入教室,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教师观察有没有同学主动放好身边的卫生工具或者随手捡起垃圾,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若没有经过长期、正确的教育,多数学生会视而不见。)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的初测,了解学生已有的道德水平,便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教育。

2. 谈话引导,观察思考,经历体验。

1. 同学们进入教室以后,感觉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有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吗,(稍候,请学生说一说。)

2. 同学们觉得应该怎么解决,由谁来解决,(打扫干净、放整齐,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