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王德礼

合集下载

一门合绘十分春色——嘉兴博物馆藏郭氏家族绘画研究

一门合绘十分春色——嘉兴博物馆藏郭氏家族绘画研究

相隔 100 余年。
尤其是六十年前楞严讲寺补壁的那幅《放生图》(即
郭兰庆(1900—1946), 字余庭,号鱼亭,似壎 《孩童放雀图》)。”《仕女图》(图十)“师费子苕(丹
三 子。幼 承家 学,工 花卉 仕女, 稍长 师 事同 里潘 振 旭 )笔意”,秀润素淡 ,潇洒自然 ,格调柔弱 ,用笔
98
流利,轻灵洒脱,与其兄兰庆的侍 女画略有不同。
94
表一 嘉兴郭氏书画家族表
郭然 郭娴(女)
郭煦
一门合绘十分春色
郭照=许宝蓉 郭似壎=高珮、袁艺
郭兰泽
郭兰庆=屠芸莺
郭绚(女)
郭兰枝=吴孟庄 郭兰祥
郭斯陶
郭辉(女)
一门风雅,吾乡 所仅见者。”[6] 吴藕汀 在《文坛杂忆》 中有一篇《一门合绘十分春色》中云 :“禾中西门天 官牌楼郭氏,余学画之师门也。庚午、辛未间最为兴 盛,能成十分春色合作之图。一家所画者,有郭季 人(似壎)师及其夫人袁积因(艺),从妹淑清(娴), 四子和庭(兰祥)、起庭(兰枝)、余庭(兰庆)、蔗 庭(兰泽)。与馀庭夫人屠芸莺,和庭子悦初(斯陶)、 女 月轩(辉 )共十 人。”[7] 综 合这两 种说法 和其他 资 料,郭氏家族的绘画传统历经四代共 17 人(表一)。 连张鸣珂也不得不感叹“鸳湖灵秀之气,萃于一门, 亦一时佳话也”[8]。
据吴藕汀推测,郭照始事文墨,可能受其妻许宝 蓉之父许桐影响。许桐(1812—1871),字东生,一 字韵琴,居柿林乡(今嘉兴新塍)。清画家。工吟咏, 擅花卉、翎毛,而以芦雁著名。家富收藏,曾藏有米 芾《云山烟霭卷》、石田《长江无尽图》、黄大痴《平 山卷》等诸希世之珍品。其子鼐龢,更胜其父,后来 有“许芦雁”之称。郭照近朱则赤而效学之。故嘉兴 郭氏步入书画之门,根源来自许氏 [13]。

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学习笔记(下)

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学习笔记(下)

14.明代项圣谟林下清谈图15.明代蓝瑛溪桥柱杖图胸中丘壑16.明代李流芳⽔亭远⼭图17.明代关思停⾈垂纶图18.清代黄向坚峰崖喧涛图19.清代梅清望天都峰图20.清代⽯涛孤⾈临瀑图21.清代⽯涛古⽊垂荫图22.清代佟世晋秋林散步图23.清代顾符稹醉翁亭图24.清代吴历南岳松云图25.清代龚贤⼀道飞泉图26.清代樊圻桃源图27.清代⾼简云树⾝闲图28.清代⽂点停⾈话旧图29.清代⽂点桐荫清话图30.清初罗牧疏林远⼭图31.清代沈廷瑞岩松傲岁图32.清代朱伦瀚仙⼭春晓图33.清代宋葆淳隰州⼭⽔图34.清代沈宗骞名⼭读书图35.清代潘恭寿仿王蒙⼭⽔图36.清代万上遴百道飞泉图37.清代顾鹤庆⽯梁⽅⼴图38.清代王⽟璋北苑春⼭图39.清代戴熙虚堂乐志图40.清代张之万云岚秋瀑图笔墨意象41.明代戴进溪堂诗意图42.明代佚名⽔榭⼭郭图43.明代吕纪桃林聚禽图44.明代朱朗仙⼭楼阁图45.清代陈星峰前千涧图46.清代蓝瑛⼭阁延秋图47.清代王原祁仿黄公望⼭⽔图居,隐逸乡野。

4明代⽵炉⼭房图纸本设⾊,纵115.5厘⽶,横35厘⽶沈贞(1400-1482后),字贞吉,号南斋,⼜号陶然道⼈,长洲(今苏州)⼈。

沈周伯⽗,⼭⽔师出董源,得元诸家尤多。

题款:成化⾟卯(1471)初夏,余游毗陵,过⽵炉⼭房得普照师(留)酌⽵林深处,谈话间出素纸索画,余时薄醉,挑灯戏作此图,以供清赏。

南斋沈贞。

钤印:沈贞之印(⽩⽂⽅印)、沈⽒贞吉(朱⽂⽅印)、怡奉堂(朱⽂长⽅印)、南斋(朱⽂⽅印)。

乾隆题:阶下回回淙惠泉,⽵炉⼩叩赵州禅。

个中我亦曾清憩,为缅流风三百年。

庚⾠(1760)仲秋御笔。

钤印:得佳趣(⽩⽂⽅印)⼏暇怡情(⽩⽂⽅印)藏印:⽯渠宝笈(朱⽂⽅印)三希堂精鉴玺(朱⽂长⽅印)宜⼦孙(⽩⽂⽅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椭圆印)乾隆鉴赏(⽩⽂圆印)济民珍秘(朱⽂⽅印)芳圃眼福(朱⽂⽅印)僧⼈普照与沈贞相聚于⽵炉⼭房(⽆锡惠⼭寺),相谈甚欢,天下第⼆泉惠⼭泉在侧。

纪念花鸟画家王静如诞辰95周年绘画作品展在京举行

纪念花鸟画家王静如诞辰95周年绘画作品展在京举行

纪念花鸟画家王静如诞辰95周年绘画作品展在京举行
纪念花鸟画家王静如诞辰95周年
《国色春晖》王静如王志鸿父女绘画作品展在京举行
记者韩家水
2016年11月6日上午,由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王静如纪念馆主办的纪念花鸟画家王静如诞辰95周年《国色春晖》王静如、王志鸿父女绘画作品展开幕式,在北京市文联展厅拉开帷幕,为京城绘画领域又增添了一笔亮色。

开幕式由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秘书长王庆泉主持。

北京市老舍研究会书画社名誉社长李燕、社长纪清远,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杨宪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著名画家王志鸿致欢迎辞。

7282950_杜大恺:月是故乡明

7282950_杜大恺:月是故乡明

HOMESICKNESS 44乡恋人文HUMANITY撰文/崔燕Du Dakai,I Love My Hometown杜大恺:月是故乡明海南黎乡/纸本设色/59×96cm/2010时间闪回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彩色连环画《崂山道士》,第一次唯美地将青岛崂山以当时最广泛的方式传播开来。

此后,连环画一版再版,成就了几代人对青岛的第一个美好印象。

当然在不经意中,也成就了一座城市形象而溢美的推介。

连环画的作者,正是从青岛走出的著名画家杜大恺先生。

彼时,他刚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

时间回到2013年5月份,杜大恺艺术馆正式开馆,把50多幅“杜氏风格”的当代水墨画精品留在了青岛。

这个艺术馆的地点,正坐落在青岛市崂山区的金石馆内。

一切似乎是冥冥中的机缘巧合。

实际,却是杜大恺对家乡青岛一种难以言说的眷恋与珍爱。

杜大恺之父杜宇生前任青岛民报总编辑,是青岛左联的发起人。

1947年他四岁时父亲病逝,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母亲将他拉扯大。

因母亲之故,杜大恺15岁辍学,先后任职校教师、美工、工艺美术师,与艺术若即若离。

1978年恢复高考,他考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祝大年先生,并得到过张仃、吴冠中、袁运甫等先生指点。

他是“文革”后的第一届研究生,读书期间就参与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长江万里图》的绘制。

自1990年,杜大恺开始水墨陇西风情/66×97cm/201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OMESICKNESS45乡恋人文HUMANITY画创作。

其作品个性独特,崭新的风格样影响了中国画坛。

从被张仃先生称为“必须是榜上有名”的研究生,到后来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系主任,杜大恺见证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全新发展。

杜大恺被美术界誉为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多才多艺、善于思考的艺术大家,在壁画、雕塑、设计等领域成就斐然。

古物晨列所 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位“明星”

古物晨列所 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位“明星”
漫步在云端 创艺到底
李丽丹
古琴演奏家
薄克礼
弦歌雅、飘逸、空灵,仿 若天籁之音,故称天声。其奏法是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对 徽位轻点琴弦,一触即起,同时右手拨弦,发出清越的 琴音。在本期视频中,弦歌推广人薄克礼教授和古 琴演奏家李丽丹老师将带大家练习演奏“泛音”, 快扫一扫二维码,听音乐家抚琴开讲吧!
鉴天文天南 陈
定 专 家 、 策 展 人
津 博 物 馆 书 画 研 究 部 文
博 系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津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开 大 学








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位“明星”
魏晋之前的画家大多寂寂无闻,魏晋之 后画家的地位有所提升,而历史上第一位“有 名有姓”的画家正出现在东晋时期。他曾描 绘过曹植与洛神之间真挚的情感,也曾为诸 多名士画过肖像,被称为“才绝”“画绝” 和“痴绝”。这位画家主张绘画应“传神写照”, 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说到这里, 你能猜出这位“明星”是谁吗?他为什么可 以让画“活起来”?听美育达人陈晨老师为 你揭开谜底!
4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民国时期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新国画展品成果显豁之缘由考

民国时期教育部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新国画展品成果显豁之缘由考
鲍 少游及其“ 丽精 画院 ” 的弟 子们也有 新 国画 出品 , 如鲍少 游
《 月明松籁起涛声》 洞庭 湖 月》 幅, 守宏 《 圃双鸡 》 和《 二 方 菊 、 鲍 月娴 《 花卉》、 曾丽卿《 孔雀泉石》 。 等
第 二次全 国美展新 国画成果 如此显豁 , 笔者 认为 , 以下 几
方 面是 不 可 或 缺 的 因 素 :
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马孟容在《 现代 国画之派别 及趋势》 一
文中提 出了中国画“ 能采之 长 , 苟 补我 之短 , 以发挥 固有 之 用 精神” 的“ 中西艺术调 和论 ” 。刘 自衡 强 调 : 应 该使 中西 得 “ 有技 术上精神上之 吻合 , 以求精 神与 时代 并进 !㈤综上 所述 , ” 中国画维新的要著 , 是在 承认 东西 方文化 各有 千秋 的前 提 都
对造 成这种 与 第一次 全 国美术展 览会截 然 不 同结 果 的现 象 , 折 衷 思 潮 、 审 角 色、 从 评 艺术 活
动 等 方 面 进 行 了分 析 和 研 究 , 示 了其 缘 由 所 在 , 而 为 再 现 两 次 美 展 期 间 中 国 画 坛 风 气 的 揭 从
变 化 , 供 一 个 可供 参 证 的 角 度 。 提 关 键 词 : 民 政 府 时 期 ; 二 次 全 国 关展 会 ; 国 画 ; 中主 义 思 潮 ; 国 第 新 折 美术 史 ; 由 缘
书在《 中国建筑进化谈》 一文 中, 中国建 筑进 化过 程 中的 中 以
西建筑模式 的调 和折 中 的实例为 依据 , 强调 整个艺 术 中西 来
在这 里 , 值得一提 的是 , 高剑父 除了担任本 次全 国美展 广
东预展会 国画审查 委员 的角色 之外 , 担任 了南京 第二 次全 还 国美展 国画审查委员之一 。姑且不论 高 氏在这方 面所 起作用

《金牛纳福》

《金牛纳福》

艺术作品欣赏品藏热线:186****8999王立新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绘画大师,中国工笔画会会员,国家高级工艺美术 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名誉博士,意大利罗马画院终身院士,文旅部中国书画评估中 心顾问,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京视网手机台陶瓷频道总编辑,湖南省陶瓷工艺大师,湖南省杰出 陶瓷艺术家,虎王陶瓷馆馆长,醴陵沩山窑王大德生号第二十七代制瓷传承人。

2004年荣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界终身艺术成就奖"荣誉称号。

2008年荣获文化部最高奖《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2011年1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鉴于王立新同志在文化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及社会影响,特授予王立新"中 国绘画大师"称号。

2012年荣获中国美术馆"黎昌杯〃全国青年美展铜奖、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3年3月被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特聘研究员。

2015年王立新被中共中央党校《求是》杂志授予"求是先锋"荣誉称号。

2016年中共中央党校收藏王立新国画《清香》。

2018中央纪委收藏王立新国画《红荷映日图》。

2019年8月应邀出席由美国前总统卡特中心在郑州西亚斯国际商学院举办《美中杰出贡献奖颁奖盛典》。

2019年9月4日,《雄风虎王》国画在美中商会艺术慈善拍卖会上以十万美元成交,被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收藏。

2019年荣获荷兰王室颁发的奥兰治一拿骚司令勋章。

并被授予"2019.影响世界艺术人物"荣誉称号。

2020年元月,被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聘为"终身院士 ",评选为《世界艺术.全球著名画家》。

2020年1月28日,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从美国写信给中国虎王...王立新,感谢王立新为美中两国关系作出贡献。

2020年5月20日应美国美中商会邀请,赴美国举办《中国虎王...王立新美国艺术展》。

博山(鲁派)内画发展论考

博山(鲁派)内画发展论考

博山(鲁派)内画发展论考作者:穆琳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内画艺术起源于鼻烟壶,是集书法、绘画、料器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京、鲁、冀、粤四大流派,博山内画艺术则是鲁派的代表。

清光绪十六年内画工艺传入博山,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文章通过博山(鲁派)内画鼻祖毕荣九和他的几代门徒对内画艺术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而取得的辉煌成就,阐述了博山(鲁派)内画的整个发展历程。

关键词:博山;鼻烟壶;内画;毕荣九;发展论考中国内画艺术起源于鼻烟壶,是集书法、绘画、料器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京、鲁、冀、粤四大流派,博山内画艺术则是鲁派的代表。

这项艺术是由鼻烟壶演变而来的,鼻烟壶是盛鼻烟用的小瓶。

鼻烟来自海外,兴于明朝盛于清代,最初只是当作药品传入的。

王渔洋《香祖笔记》中记载:鼻烟有明目辟疫之功,汪灏《随銮纪思》也认为“最能去疾”,有“昔有人病目五年,或教以鼻烟治之,两月而愈”这样类似的验例。

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嗜吸鼻烟,还赐臣下鼻烟壶以为上赏,对外国使者贵宾也以此赏为最高礼遇。

因此,与之相应的盛鼻烟的器具——鼻烟壶的装饰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了,内画鼻烟壶也随之应运而生,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

清光绪十六年内画工艺传入博山,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博山协顺庄的商人王凤诰在北京周乐元家见到内画鼻烟壶和画内画用的竹笔,回到博山研习内画技术。

当时著名的画师毕荣九得其信息后,利用本地生产的高级琉璃水晶料作壶胚,开始制作琉璃内画鼻烟壶,经过一番刻苦钻研,和同时代的孙坦普、辛八、薛向都、昃炳富等几位艺人首先掌握了这门艺术,并研究出用铁砂摇磨法,使瓶内壁产生毛面,便于作画敷彩,画工极为精细。

他们带徒传艺,结合自己的技法,形成了内画艺术中独具特色的博山画派,与北京画派的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等同享盛誉,中外驰名。

当时最负盛名的是毕荣九,他擅长书画,创作题材广泛,擅画山水、人物、走兽等,画面生动传神、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并能在壶内题诗、署名落款,其作品富有文人画风之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家王德礼
v\:* {behavior:url(#default#VML);}
o\:* {behavior:url(#default#VML);}
w\:* {behavior:url(#default#VML);}
.shape {behavior:url(#default#VML);}王德礼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花鸟画研究会会员
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
中国三峡画院艺术顾问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齐白石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画家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
王德礼,字隐翁,号左聋。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44年生于北京,1962年在北京画院进修花鸟画,1968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校,受教于著名书画家郭风惠。

他为人谦和、率真,而他的画风与其性格截然不同,他的花鸟画大胆泼辣、自由奔放、泼辣而有力,虽然已是花甲
之年,但他的画依然在变,可这种变始终在中国画范畴之内进行;他的梅花,枝干用笔灵动,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而现代的构成意识又巧妙地融于其中。

他用笔大胆,大块用墨、大块用色,但又能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配以灵动的线条,使画面既不失传统,又有时代气息。

古稀之年,师出名门,底蕴深厚!
1944年生于北京,1962年在北京画院进修花鸟画,与当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的亦师亦友,其后又拜在爱新觉罗溥仪门下学习花鸟;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得到一代宗师著名书画家郭风惠先生的亲授,奠定了中国花鸟画基础。

学习期间对近现代花鸟画大师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陈大羽等人的绘画风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并亲身实践了取法乎上的理论。

皇家遗韵,白石风骨,大气将成!
王德礼老师与清朝皇室后裔溥仪先生学得宫廷花鸟的
大气磅礴,与齐白石弟子雪涛先生亦师亦友借鉴了小写意花鸟的温婉自然,后得一代宗师郭风惠言传身教,终于形成了
自己独特大胆的画风。

<span style="font-size:9.0pt;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mso-hansi-font-family:Tahoma;mso-bidi-font-family:"T 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mso-ansi-language:EN-US;mso -fareast-language:
ZH-CN;mso-bidi-language:AR-SA">在王德礼大师笔下
无论是玉兰牡丹、荷塘鸳鸯,还是老梅秋菊、藤萝野雉,抑或是几笔兰花、几枝竹叶,都能在深厚中见松秀,老辣中见洒脱,刚柔相济,彩墨相映而自得妙处,颇有落拓不羁的大家风度。

显然,王德礼大师花鸟画的写意魅力得力于它驾驭笔情墨趣的深厚功力和娴熟的表现技艺,无论是点、线、勾、泼、还是干、湿、徐、疾,或沉着雄健,或笔走龙蛇,或苍润储蓄,或浓淡相宜,其节奏韵律的铿锵豪畅,均笔笔写就凝炼果断
Normal
false
7.8 磅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top:0cm;
mso-para-margin-right:0cm;
mso-para-margin-bottom:10.0pt; mso-para-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