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画家的励志故事
15个坚持不懈的励志故事

15个坚持不懈的励志故事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
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
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
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
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6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
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3、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
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
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画家的故事

画家的故事画家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年轻画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艾伦。
艾伦从小就对艺术充满了热爱,每当他看到美丽的风景或是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他就会拿起画笔记录下来。
然而,艾伦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母并不理解他的热情和梦想,总是劝他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尽管面对压力和困难,艾伦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
他每天都在坚持进行绘画实践,并且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艺术技巧。
他参加了各种艺术展览和比赛,虽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他从中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艾伦遇到了一位成功的画家,他看出了艾伦的潜力,并决定成为他的导师。
导师帮助艾伦深化了对艺术的理解,教给他更高级的技巧和创作方法。
艾伦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他决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绘画中,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伦的作品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赞赏。
他的画作被艺术馆收藏,并且各大画廊争相邀请他举办个展。
艾伦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他的画作充满了情感和创造力,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和思考。
然而,艾伦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他开始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不断挑战自己的创作技巧和风格。
他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和社区项目,用他的艺术影响和启发更多的人。
通过艰苦的努力和不断的追求,艾伦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画家。
他的作品被誉为艺术界的经典之一,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
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艺术的热忱,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并且留下了永恒的艺术遗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并且付出努力去追求,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碍,只要保持坚持和勇气,就能够超越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艾伦的故事鼓励着每一个渴望追逐梦想的人,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画家。
少年画家的故事——名人画家启迪故事

少年画家的故事——名人画家启迪故事人们常说,才华是通向成功的一座桥梁。
然而,对于那些在艺术领域展现出非凡才华的人来说,他们的故事往往更加让人感动和鼓舞。
在这个少年画家的故事中,我们将探索一位名人画家是如何成为他们的启发和榜样。
他们的艺术之旅不仅仅是创造出杰出的作品,更是对坚持、热情和追求梦想的真实写照。
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一个安静而又富有激情的小镇。
这位年轻的画家在幼年时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绘画天赋。
从他画下的第一幅画作,大家就看出他有着与众不同的绘画才华。
每当他拿起画笔和调色板时,他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慢慢地,他的作品开始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和赞赏。
然而,即使在他继续追求艺术的旅程中,他并没有遇到太多的挫折和困难。
相反,他的才华让他触碰到了一位名人画家的心弦。
这位名人画家是当时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以他的作品和艺术观点著称。
当少年画家展示他最新的作品给这位名人画家时,他对他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对他的一些绘画技巧提出了建议和指导。
激励和启发来自名人画家的这些经验,塑造了他继续追求艺术的决心。
他决定踏上一段更加刺激和充满挑战的艺术之旅。
他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前往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氛围的城市之一。
在那里,他进入了一所顶尖的艺术学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样热爱绘画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和成长。
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少年画家遇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导师和艺术家。
他们分享了他们的知识、技巧和经验。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学习,他增加了对绘画的理解和掌握。
他学会了控制色彩的运用,学会了捕捉一瞬间的灵感,学会了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世界的美丽。
尽管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失望和挫折。
然而,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每次他遇到困难,他都会回想起名人画家曾经对他的鼓励,并且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努力终将会被认可和赞赏。
不久之后,少年画家开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和比赛。
他的作品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许多人被他表现出的独特视觉观点和情感共鸣所吸引。
齐白石励志的故事

齐白石励志的故事齐白石励志的故事(精选6篇)齐白石励志的故事篇1谁都知道齐白石,就是那位著名的画虾画家嘛!谁都知道齐白石画的虾,那可是千金难求一只的!但你知道他一生娶了相当多的年轻的女人吗?他到九十三岁他还高调吵着要迎娶二十二岁的新娘!齐白石在湖南,与第一任夫人生了五个孩子。
他五十三岁背井离乡、拿着画笔开始了自己的北漂岁月。
移居北京四年以后,在他五十七岁时,娶了十八岁、佳人惊鸿的胡宝珠为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貌若天仙的宝珠又为他接连生了七个孩子。
第七个孩子名唤齐良末,是在齐白石七十八岁时所生的,齐白石自以为这是他这一世最后的一个孩子了,所以取名“良末”。
没想到,五年以后,八十三岁的他又让四十四岁的宝珠怀孕了。
在分娩他第八个孩子时,宝珠却因高龄难产,香消玉殒了。
就在齐白石第二任妻子胡宝珠因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八十四岁的他闹着要续弦,然后娶他娶了协和医院的护士长、二十七岁的夏文珠为妻。
在齐白石九十一岁时,夏文珠撒手人寰,他又找了一位芳名叫伍德萱的三十岁女士为继任妻子;齐白石九十三岁时,伍德萱故去了,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当年四十四岁的漂亮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四十四?也太老了啊!”后来,有人给他找来了一位二十二岁的姑娘,这女孩唇红齿白、肤如凝脂,齐白石很是喜欢,天天耳鬓厮磨的,每日都急着、吵着要把结婚的喜事儿给办了。
不过,那一年,白石老人仙逝了,最终没能同这位女孩结成神仙眷侣。
纵观齐白石这一生,他十四岁作木匠,二十五岁兼职卖画,三十二岁开始学刻印旋即一举成名,三十五岁就在当地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了。
四十岁时,他开始周游全国,五十三岁便抛家舍业独自一人闯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他遍访京城名师、大家。
在北京的四十年,木匠成了书画巨匠、一代宗师!八十三岁他还跟夫人生了孩子,八十五岁他闹着要续弦,到了九十三岁,他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在自己临终的那一刻,他仍吵着要与二十二岁小美女喜结连理。
男人们,这,是不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回答绝对应该是肯定的!朋友们,你们已经五十三了吗?亦或你们都还相当的年轻,又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那就为梦想加油努力吧,把二0XX年做为自己实现梦想的元年!只要有梦想,年龄,从来就不是问题。
励志小故事:自认一事无成的两位画家(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

励志小故事:自认一事无成的两位画家(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
励志小故事:自认一事无成的两位画家(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
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1519年,当时达.芬奇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快地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一生,不过是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
荷兰最杰出画家凡.高,他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都是价值连城。
但是,他在自己的最后时刻,一直在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而痛苦。
他甚至因为自己一直画不出他心中认为的杰出作品而烧掉很多画作。
他在最后时刻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
就是这样两个为自己没有成就而痛苦,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
人,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感悟】
两位举世无双的伟大的画家,却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心中的目标更加宏伟和遥远,他们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而大多数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往往就忘乎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成为杰出和伟大的主要原因。
汪国真励志故事

汪国真励志故事汪国真,是中国大陆当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作曲家。
那么关于他的励志故事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汪国真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汪国真励志故事他的诗歌在上世纪90年代,曾掀起一股“汪国真热”,其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影响了一代人。
汪国真的朋友说他总是能很快到达一个境界,例如写诗,写成了一个现象,也写到了课本里;写书法,居然写成了国礼;作曲,作品被收入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材。
对此,汪国真直言:“有人说我的诗不好,我就要证明,我不仅诗写得好,在其他领域我也是可以的。
”读大一时发表了处女作汪国真祖籍厦门,父母自厦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劳动部。
1956年,汪国真在北京出生。
机关大院长大的汪国真,在父母的影响下,八九岁时接触《三国》、《水浒》、古诗词,又通过大院间的互相借书,读了《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
1971年,15岁的汪国真初中毕业,此后在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度过了7年“三班倒、开铣床”的工人生活。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突然传来,心有不甘的他凭直觉感到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1978年9月,汪国真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时年22岁。
他感到他的好日子来了。
大学期间汪国真成绩一般,“我做事凭兴趣,对分数历来看得不是很重,特立独行,但并非性格古怪的。
”他开始写作,形式是诗歌。
1979年4月13日,汪国真在食堂吃午饭,同学陈建平说,《中国青年报》发你的诗了。
他有点半信半疑。
饭后他去图书馆,知道《学校的一天》发表了。
几天后,他收到了编辑寄来的鼓励信,以及稿费2元。
这极大地鼓舞了汪国真。
从此,他常去阅览室,记下地市级以上刊物的地址,“把作品像撒网一样撒向全国各地的报刊”。
90%是退稿,3个月后换信封再投往另一家。
“我当时写和投都很随意,对自己要求不是很高。
”也有人认为他有极强的“发表欲”,但他认为自己是“有事业心”的人。
1986年,已是而立之年,自觉一事无成,他有紧迫感。
最励志的故事齐白石

最励志的故事齐白石: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
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
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
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
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
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
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
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
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
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
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
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
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
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
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
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
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
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
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艺术家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

艺术家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每个艺术家成名的背后都会有一些励志的小故事,他们往往是经历了各种磨难才取得最终的成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艺术家的故事,供大家参阅!艺术家励志故事:吴冠中的艺术人生走上艺术之路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宜兴,家庭贫困的他高小毕业后,进入无锡师范初中部,凭优异的成绩,几乎每学期都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奖学金。
1934年,吴冠中怀揣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但一场新生校际联合军训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他遇到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朱德群,朱德群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并建议喜欢画画的他放弃电机专业专攻美术。
两年后,吴冠中如愿以偿地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校长林风眠的启发下,走上了“融贯中西”的艺术道路。
寻找心中的麦田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选派留学生赴欧美留学,吴冠中以全国绘画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公费留学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美术学校的资格。
吴冠中为自己的艺术世界打开了一扇气势磅礴的大门。
旧中国的黑暗腐败、对艺术的不重视,刺疼了他的心,他做梦都想着能在法国大展宏图,不再回国了。
吴冠中开始疯狂学画,一有时间就到卢浮宫。
除了在卢浮宫美术史学校听课,就是参观博物馆、大型展览及大大小小的画廊。
那么多画廊,每家不断在轮换展品,他天天转,所见仍日日新。
书店及塞纳河岸的旧书摊也是很吸引吴冠中的地方。
晚上他到法语学校补习,或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时间排得紧,来不及吃饭,便买面包夹巧克力,边跑边吃。
大学城晚上常有舞会,他从未参与过,晚上回到宿舍就10点多了,还要看一小时法文书。
1949年,游历欧洲的留学生们即将结束自己的学业,留在国外还是回祖国去,吴冠中又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有一次,他看到了梵高写给他弟弟的话:“你也许会说,在巴黎也有花朵,你也可以开花、结果。
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故乡的麦田里。
”正是这段话,令他意识到,他深爱的依然是自己的祖国。
走遍大江南北的“院士”回国后的吴冠中到处写生,他住工棚、破庙,啃干馒头、喝河水,曾被路人误以为是修雨伞的、要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画家的励志故事
法国名画家纪雷有一天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有个身材矮小的人走到他面前,向他深
深一鞠躬,请求他收为徒弟。
纪雷朝那人一眼,发现他是个缺了两只手臂的残废人,就婉
转拒绝他,并说:“我想你画画恐怕不太方便吧?”
可是那个人并不在意,立刻说:“不,我虽然没有手,但是还有两只脚。
”说着,便
请主人拿来纸和笔,坐在地上,就用脚趾头夹着笔画了起来。
他虽然是用脚画画,但是画
得很好,足见是下过一番苦功的。
在场的客人,包括纪雷在内,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纪雷很高兴,马上便收他为徒弟。
这个矮个子自从拜纪雷为师之后,更加用心学习,没几年的工夫便名扬天下。
他就是有名
的无臂画家杜兹纳。
感悟:没有手竟然能成为画家,岂不是很不可思议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排除
万难的毅力和恒心,你就能创造奇迹,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只要努力、才会出现奇迹。
不要说自己丑,因为丑也是一种资本,不要说自己笨,那只是你还未开发,不要说自
己很平凡,伟人都是来自平凡。
西班牙着名的画家穆律罗发现他的学生有很多未完成的素描,而且画面相当协调,
笔触极有感觉。
然而,这些草图通常都在深夜留下,穆律罗一时无法判定作者是谁。
一天早晨,穆律罗的学生陆续来到画室,他们聚集在一个画架前,不由得发出惊讶
的赞美声。
只见,油画布上有一幅尚未完成的圣母玛利亚的头部画像,优美的线条,清
晰的轮廓,许多笔调无与伦比。
穆律罗看后,震惊不已。
他挨个儿问学生,探查究竟谁是作者。
可学生都遗憾地摇头,穆律罗感慨地赞叹道:“这位留画者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大师。
”他回头问站在身旁颤抖不停的年轻奴仆:“塞伯斯蒂,晚上谁住这儿?”
“先生,除我之外,别无他人。
”
“那好,今天晚上你要留点神。
假如这位神秘的造访者大驾光临而你又不告诉我,
明天你将受罚30鞭。
”塞伯斯蒂只得默默屈膝,恭顺地答应。
那天晚上,塞伯斯蒂在画架前铺好床铺,酣然入睡。
次日凌晨钟鸣三响,他倏然从
床铺上蹦起来,自言自语地说:“3个小时是我的,其余是我导师的。
”于是,他抓起画笔在画架前坐了下来,准备擦掉前夜的作品。
塞伯斯蒂提笔在手,但是,眼看画笔即将
落在画上时却凝然不动了。
他在心里呐喊:“不!我不能,绝不能涂掉!就让我画完吧!”
没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无人的境界,时而点缀色彩,时而添上一笔。
然后,再配上
柔和的色调,3个小时不知不觉悄然而逝。
一声轻微的响声,惊动了塞伯斯蒂。
他抬头一看,穆律罗和学生们正静悄悄地站在周围。
晨曦从窗中透进,而蜡烛仍在燃烧。
天亮了,塞伯斯蒂依然回到奴仆的身份。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塞伯斯蒂,流露出
热切的神情。
塞伯斯蒂双眼低垂,深深地低下头。
“谁是你的导师,塞伯斯蒂?”
“是您,先生。
”
“我是问你的绘画导师。
”
“是您,先生。
”
“可我从未教过你。
”
“是的。
但您教过这些学生,但是我听过。
”
“哦,我明白了!塞伯斯蒂,你的作品相当出色。
”
穆律罗转身问学生们:“他该受惩罚还是该奖励?”
“奖励!先生。
”学生们纷纷回答。
“那么奖励什么呢?”
有的学生提议赏给一套衣服,有的学生说赠送一笔钱。
不过,这些没有一样让塞伯
斯蒂动心。
有个学生灵机一动说:“今日先生,心情愉快,塞伯斯蒂,请求自由吧!”塞
伯斯蒂抬头望着穆律罗的脸庞:“先生,请给我父亲自由!”
穆律罗听后深为感动,他深情地对塞伯斯蒂说:“你的画笔显露出你的非凡才能,
你的请求表明你心地善良。
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奴仆,我收你为我的儿子,可以吗 ?我穆
律罗多幸运啊!竟然造就出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
到了现在,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仍能看到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的优美作品。
心灵感悟:
与其说成功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是取决于人的热忱。
博伊尔说:“伟大的创造,离开了热忱是无法做出的。
这也正是一切伟大事物激励人心之处。
离开了热忱,任何人
都算不了什么;而有了热忱,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觑。
”最好的劳动成果总是由头脑聪明并
具有工作热情的人,完成的,塞伯斯蒂的故事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有一次,郑板桥在街上闲逛,因为本身好作画,所以他也非常乐意到画店里去参观一下。
当他进入一家小画店时,竟发现店里挂着自己的一幅画正在出售,对此,他感到十分
奇怪,因为自己的画从来都没在这家店里卖过。
很明显,这是一张假画,郑板桥最讨厌别人打着他的招牌四处骗人。
但一想到开店的
人也非常不容易,他并没有加以指责,而是把画买了下来,然后就走了。
临别时,店主顺便又提醒了一句:“先生,如果您喜欢郑板桥的画,过几天我还能够
给你提供几幅。
”几天过后,郑板桥又来到这个小店,发现这家店里又挂出了一幅自己的画。
这当然又是一幅假画。
郑板桥故意问店主道:“怎么就这一幅?你不是说有几幅吗?”
店主知道碰上了大买主,就欣喜地把郑板桥领进里屋选画。
郑板桥看到墙上一幅幅惟妙惟
肖的画,对这个店主的摹画能力极为赞赏。
一会儿,郑板桥笑着说:“我些画虽好,只是可惜这些画都是假的。
”说完,他从身
上掏出了自己的印章,向店主说明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的郑板桥。
店主一听,急忙跪下向郑
板桥赔罪。
郑板桥问店主:“你画得很好,为什么不写上自己的名字呢?”
店主十分羞愧地说:“我不过是无名之辈,画得再好也不会有人买的,就是有人来买,也卖不上价呀。
再说,我就是靠卖画来养活这一家人呀!”听了店主的话,郑板桥对他起
了怜悯之心,决定好好帮助这位不知名的画家,因为他的画技并不比自己差,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人也是生活所迫才这么做的。
这一天,郑板桥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请来了许多社会上的名流人物。
在席间,他
把这位店主向大家隆重作了介绍,并很谦虚地称这位店主是自己小时候学画的启蒙老师。
郑板桥还让这位店主当场作画,店主精彩熟练的画技赢得了众人的陈陈喝彩。
从那之后,
人们都争相抢着到这位店主的店里买画,这位店主的名气与日俱增,不仅出了名,而且还
使他的家庭摆脱了贫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