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2018年12月产销数据

企业 上汽通用五菱 金杯汽车 东风汽车 长安汽车 奇瑞汽车
12月销量 145861 104487 124411 83940 42722 68064 35326 50696 30088 25326
54929 37.06
8.37
526311
3.25
月度销量
单位:辆、%
12月 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 2018年累计 累计增长
汽车
2661465
4.46 -13.03 28080577
-2.76
乘用车
2233108
2.74 -15.84 23709782
-4.08
轿车
1028494
-4.44 -14.30 11527840
单位:万辆、% 2018年累计 45.26 36.14 30.34 20.80 14.35 14.37 24.66 17.50 16.83 25.57 245.82 24.60
单位:万辆、% 2018年累计 47.65 10.61 11.15 14.43 14.11 3.66 5.01 6.23 4.17 5.60 122.62 70.69
-2.70
MPV
176152
17.46 -22.85 1734637 -16.22
SUV
981623
8.00 -16.32 9994726
-2.52
交叉型乘用车
46839
22.19
-9.65
452579 -17.26
商用车
428357
14.43
5.24 4370795
5.05
客车
64805
34.92 -13.93
整理/赵黎
2018 12 汽车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报告、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销量分析、汽车销量预测及影响汽车销量的的主要因素分析一、2018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2018年1-11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2542.0万辆,同比下降1.7%,较2017年同期小幅下降,其中乘用车销售2147.8万辆,同比下降2.8%;商用车销售394.1万辆,同比增长5.0%。
我们预计2018年全行业共销售汽车2,808万辆,同比下滑2.8%,其中乘用车2,377万辆,同比下滑3.8%;商用车431万辆,同比增长3.6%。
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月度销量同比增幅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下半年乘用车市场景气度明显下行,加之去年同期由于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提前消费形成的较高基数,导致车市9至11月连续3月同比出现双位数下滑。
1-1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减少2.8%,其中SUV 与轿车销量小幅下滑,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仍呈现较大幅度下滑。
卡车行业增势良好推动商用车销量小幅增长。
蓝天保卫战与重点省市陆续提前实行国六排放标准拉动重卡需求,重卡市场在较高基数下1-11月仍实现1.6%增长。
受益部分微卡需求转化为轻卡、皮卡在部分省市解禁需求释放,轻卡1-11月同比增长11.0%。
分阶段补贴政策导致上半年新能源客车销量有所透支,下半年销量较为低迷,1-11月客车销量同比下降7.0%。
1-11月乘用车景气度下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11月商用车销量增势良好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轿车、SUV车型销量小幅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滑。
1-11月乘用车四类车型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小幅下滑,同比分别下降1.4%和0.8%,SUV 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继续提升至42.8%,MPV与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较大,分别下降16.1%和18.1%。
1-11月乘用车细分车型销量同比均现下滑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SUV销量占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比例持续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随着小排量购臵税优惠政策退出与SUV车型逐渐进入低增长区间,加上低价车型滞销,2018年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为41.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缩减。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4)第一节政策法规 (4)第二节汽车行业热点分析 (9)第二章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1)第一节汽车工业经营情况 (21)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幅回落 (21)二、利润总额增速趋缓,增幅下降 (22)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23)四、亏损企业家数有所增加 (24)五、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增长较快 (25)第二节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情况 (25)一、汽车商品进口情况分析 (26)二、汽车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30)第三章2017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36)第一节节能汽车市场情况 (36)一、产销总体情况 (36)二、产销细分情况 (36)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37)第二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 (40)一、产销总体情况 (40)二、产销细分情况 (40)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43)第四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5)第一节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45)一、节能汽车 (45)二、新能源汽车 (46)第二节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48)一、节能汽车 (48)二、新能源汽车 (53)第六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5)第一节动力电池发展分析 (55)一、市场发展 (55)二、分类配套 (56)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第二节驱动电机发展分析 (62)一、市场发展分析 (62)二、分类配套 (63)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9)表1 2017年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 (21)表2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2)表3 2017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变动情况 (22)表4 2017年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 (23)表 5 2017年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情况 (24)表 6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4)表7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亏损额情况 (25)表8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排量产销量 (37)表9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40)表10 2016年至今发布或实施的部分汽车节能政策法规(简表) (46)表11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汇总 (47)表12 2017年市场份额前十电池企业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55)表13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8)表14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9)表15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60)表1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十大企业 (63)图录图 1 2016~2017年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月度趋势 (36)图 2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车型产销量占比 (37)图 3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前十城市 (41)图 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车企榜 (42)图 5 2015年车用燃料替代量 (49)图 6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电量 (55)图7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分类电池装机电量 (56)图8 2017年新能源汽车各电池材料装机电量 (57)图9 2017年四种类型动力电池份额占比 (57)图1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类型统计 (58)图11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类型 (59)图12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类型 (61)图13 2017年度电机类型市场结构情况 (64)图1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月度装机量 (65)图15 2017年前十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供应商装机情况 (66)图16 2017年1~11月新能源客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7)图17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客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7)图18 2017年1~11月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8)图19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专用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9)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汽车维修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维修行业分析报告汽车维修行业分析报告定义汽车维修行业是通过对汽车的相关零部件进行检修、更换、维护、保养等服务,来保障汽车正常运转并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一种服务行业。
分类特点汽车维修服务有专业性、细分性、服务性强等特点。
按照服务类型可以分为常规维修、故障诊断与修复、保养保养等等多种类型。
产业链汽车维修行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之一,产业链可以分为第一产业指汽车生产厂商、第二产业为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第三产业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四产业为相关设备器材研发企业以及第五产业指监管机构。
发展历程汽车维修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起步时间较早,早在1980年代就有了民间的汽车维修门店。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的高速发展。
2018年,我国汽车维修市场规模已达到2407.19亿元。
行业政策文件国家出台的相关行业政策,标志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从传统维修向现代维修服务产业转型,政策有《汽车维修行业服务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经营许可实施办法》、《汽车维修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汽车维修工人职业技能标准》等等。
经济环境汽车维修行业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性行业。
据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总收入已经超过2407亿元,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有望达到4000亿元以上。
社会环境随着人们对汽车使用的需求越来越高,汽车维修行业在社会环境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现代的汽车维修行业逐渐从单一的机修门店发展成为多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汽车维修服务产业。
技术环境随着汽车技术日益先进,汽车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现代化的汽车维修行业必须具备全面的汽车维修技术流程以及完善的维修技术体系。
发展驱动因素1. 汽车市场的增长;2. 消费者对汽车服务的需求;3. 政策支持;4. 技术进步;5. 市场竞争的加剧。
行业现状目前,国内汽车维修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407.19亿元,行业呈现规模增长、服务品质提升、产业升级等良好发展态势。
2018年最新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摘要:● 汽车零部件作为整车制造的重要环节,产值规模与整车相当。
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并对主要细分零部件的竞争格局和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情况做出梳理。
●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尽管如此,零整产值比仍然远低于汽车产业链成熟国家,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小而散。
德、日、美零部件企业通过独资和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中资企业整体以中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但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核心产品上开始逐步突破。
● 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海外并购承接产业转移为我国零部件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2016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创下新高,自主品牌建立自身零部件体系的诉求必将伴随着一批自主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崛起。
另外,出于成本考虑,外资零部件企业出售旗下业务,也为国内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良机。
● 细分零部件来看,传统汽车零部件中,国内企业在变速箱、发动机上有所突破,但在汽车电子等领域仍然大大落后于外资企业。
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则由于政策保护形成相对封闭市场,国内企业有一定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判断是否进入主流主机厂的核心供应链是鉴别零部件企业的主要手段。
● 中国零部件产业以整车厂为核心形成六大产业集群:东北产业集群、京津冀产业集群、长三角产业集群、中部(湖北、安徽、湖南)产业集群、西南(重庆、四川)产业集群和珠三角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占到全国零部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
● 展望: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并购活跃,预计该趋势将持续,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加速,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弯道超车提供机遇。
建议对传统零部件企业可择优(以进入主机厂供应体系为参考)推行信贷业务,对有外延并购需求的企业和新兴零部件企业可关注并购基金、直投业务。
关键字:零部件、自主共振、全球配套、产业集群目录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毛利率稳定 (1)二、自主共振+全球配套,汽车零部件现机会 (3)1、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企业在核心产品上开始突破. 32、中国整零关系中零部件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行业发展 (5)3、配套自主车企+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7)二、细分零部件市场 (8)1、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 (9)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 (12)3、智能网联零部件市场 (13)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情况 (14)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业务机会 (16)图表目录图表1:2005-2016中国汽车销量情况 (1)图表2: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规模(亿元)和增速 (2)图表3:2010-2016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金额(亿美元) (2)图表4:中国零部件行业毛利率(%) (3)图表5:2005-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 (4)图表6:2016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20强 (4)图表7: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竞争力分布情况 (5)图表8: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车厂的依附关系 (7)图表9:2011-2016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 (8)图表10:本土零部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8)图表11:主要汽车零部件系统 (9)图表12:2014年中国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占比 (14)图表13:中国主要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布局情况 (15)自主配套+全球产业转移,汽车零部件迎机遇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毛利率稳定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2019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汽车行业2018年1-11月整体营收34783亿元,同比-1.6%,由于2018年12月销量同比将继续下滑,预测汽车行业2018年全年营收同比-3%。
基于2019年汽车销量与2018年基本持平的预测,2019年汽车行业营收同比为+5%。
汽车行业近十年营收同比增速2018年Q1-Q3乘用车板块营收同比为+5.32%,1-11月销量累计同比-3%,预计12月销量同比继续下滑,预计全年乘用车销量同比-5%,全年乘用车板块营收同比-2%。
预计2019年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为-1%,得益于自主品牌单价的提升、新能源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比例的提升,预计2019年乘用车行业营收同比为+5%。
2018年Q1-Q3客车板块营收同比为-2.74%,1-11月销量累计同比-7%,预计12月销量同比继续下滑,预计全年客车板块销量同比-9%,营收同比-7%。
预计2019年客车市场销量同比为-5%,预计2019年客车行业营收同比-5%。
2018年Q1-Q3货车板块营收同比为-11.19%,1-11月销量累计同比为+11%,预计12月销量同比小幅提升,预计全年货车销量同比+10%,营收同比为-15%。
(注:货车板块销量提升而营收下降的原因是,申万二级分类中仅有6家公司,且重卡龙头潍柴动力不在其中。
)2018年Q1-Q3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9.52%,预计全年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为+5%。
由于零部件行业在行业中具有一定滞后性,预计2019年零部件行业营收同比与2018年持平2018年Q1-Q3汽车后市场营收同比为-7.35%,预计全年汽车后市场营收同比为-12%。
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从2019年开始减弱,预计2019年汽车后市场营收同比为-5%。
二、汽车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情况分析1、乘用车行业发展分析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全面竞争来临,紧握自主品牌龙头。
建议增持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受益吉利汽车。
2018年SUV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 中国SUV市场发展趋势 • 2018年SUV市场消费结构变化 • 2018年SUV市场潜在消费机会 • 2018年SUV潜力市场用户画像 • 2018年SUV厂商及车型销量竞争TOP榜
• 附录
中国SUV市场发展趋势
狭义乘用车整体销量增长放缓,细分市场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 2017年,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预计2018年同比增速在2.8% • 乘用车市场总量增长红利消失,内部细分市场的份额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汽车消费升级,中型及以上SUV增速显著高于行业水平,市场份额持续扩张,蚕食紧凑型SUV市场
SUV市场-分车型级别销量占比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3.7% 22.1% 20.6% 小型SUV 53.7% 49.3% 48.2% 4.5% 17.9% 5.6% 22.5% 6.4% 24.2% 大型SUV 中大型SUV 中型SUV 紧凑型SUV 100%
4%
9%
4%
12%
4%
15%
7%
17%
10%
24%
30%
37%
42%
43%
80.0% 60.0% 40.0% 20.0% SUV, 7.7%
59%
53%
50%
50%
0.0% -20.0% -40.0%
CAR, 8.3% MPV, -12.6%
数据源:行圆产业云(2018*为2018年1-6月数据)
2018年SUV市场消费结构变化
1062
1123
1334
1571
1813
车企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我国车企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揭示行业整体发展趋势、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特点,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概况我国汽车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我国车企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三、财务分析指标本报告选取了以下财务分析指标:1. 盈利能力指标: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等。
2. 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3. 运营效率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四、行业财务状况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近年来,我国车企营业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国内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
然而,部分车企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有关。
(2)净利润:我国车企净利润水平普遍较高,但近年来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
(3)毛利率:我国车企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4)净利率:我国车企净利率水平较高,但近年来受制于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净利率有所下降。
2. 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我国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部分车企甚至超过70%。
这表明车企在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负债,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2)流动比率:我国车企流动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车企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高。
(3)速动比率:我国车企速动比率普遍较低,表明车企短期偿债能力存在一定压力。
3. 运营效率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我国车企总资产周转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车企资产运营效率有所下降。
(2)存货周转率:我国车企存货周转率普遍较低,表明车企存货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3)应收账款周转率:我国车企应收账款周转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车企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加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汽车行业分析
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上汽独大格局打破,长城、长安代表的SUV力量崛起 (3)
1、2018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55%,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3)
2、乘用车版块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5)
3、经销商和轻卡板块表现值得关注 (7)
4、重卡板块在二季度出现业绩拐点,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持续扩大 (9)
5、客车板块三季度整体表现不佳 (11)
6、中汽协数据: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利润增速企稳,二季度加速上升 (12)
二、销量分析:2018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喜人 (14)
三、细分行业:行业内利润格局分化严重 (16)
1、乘用车:合资品牌看长安,自主品牌看长城和江淮,业绩改善看比亚迪
和海马汽车 (16)
2、客车:企业分化趋势显著,龙头作用显现 (19)
3、轻卡:2018年三季度盈利加速好转,毛利率环比有所回升 (21)
4、重卡: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业绩拐点出现 (22)
5、经销商:2018年三季度业绩同比改善明显 (23)
6、零部件:3季度大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 (24)
四、投资建议 (31)
一、上汽独大格局打破,长城、长安代表的SUV力量崛起
我们选择了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78家为样本(包括乘用车整车上市公司11家、轻卡4家、重卡4家、客车6家、零部件50家、经销商5家,其中江淮汽车分别放入乘用车和轻卡,福田汽车分别放入轻卡和重卡样本),对汽车行业2018年三季度业绩走势进行分析。
1、2018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55%,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细分行业看,2018年前三季度78家上市公司的总体归母净利润中有63%的净利润来自于乘用车板块。
经销商板块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居行业第一,同比增长404%,其次是乘用车版块(34%),零部件位居第三(18%),轻卡降幅(-19%)最大。
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在2018年三季度加速提升,同比增速由二季度的26%扩大到55%,继续12年四季度触底后的反弹走势,主要原因是SUV产品在各个公司遍地开花,带来利润的全面回升,三季度来看以轻卡和重卡为主的商用车开始接力拉动行业利润增速回升。
轻卡版块、重卡和经销商版块在三季度表现突出。
轻卡同比增速达797%,2018年三季度基数低主要由于福田汽车亏损2.8亿造成,刨除福田汽车,轻卡板卡三季度同比增速51%。
重卡三季度同比增246%,主要由于经济复苏导致的投资上升所拉动。
经销商版块2018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9亿,今年三季度3.1亿,盈利能力大幅增加,同比增速达205%。
2、乘用车版块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从2018年二季度之后,乘用车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持续提高,2018年二季度同比增速达23%,三季度略有下滑到21%。
2018年一季度在上汽的带动下,整个乘用车板块的毛利率持续下滑,下滑趋势在二季度扭转,毛利率提升13.6%,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4.4%
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为代表的SUV类公司成功上位,13年继续上行趋势,上汽的垄断地位动摇,预计到14年SUV类公司利润将占到整个乘用车版块利润的50%以上。
09年后利润和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上汽集团集中,寡头垄断格局加强,上汽占乘用车版本利润在12年3季度达到最高占比71%,此后逐季度下滑(营业收入占比仍在提升,但毛利率开始下滑)。
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为代表的SUV 类公司虽然营业收入占比没有持续提升,但归母净利润占比持续提升,体现了SUV品类的高盈利能力。
3、经销商和轻卡板块表现值得关注
经销商在经历了2018年3-4季度的大幅亏损后,随着2018年上半年市场的回暖,终端销售价格体系的修复,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毛利率在2018年三季度后步入上行通道至9%,三季度由于是传统淡季,终端优惠幅度加大,毛利率降至7%,但仍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在经销商板块中,国机汽车在2018年的逆市增长格外抢眼,在2018年3、4季度的悲观市场情况下实现盈利的增加,并且在整体市场好转的情况下把握机遇,利润快速增长,在2018年前三季度表现依旧抢眼。
轻卡板块总体盈利能力增强,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97%,江铃和江淮的的寡头地位逐步形成。
2018年三季度基数低主要由于福田汽车亏损2.8亿造成,刨除福田汽车,轻卡板卡三季度同比增速51%。
4、重卡板块在二季度出现业绩拐点,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速持续扩大
重卡行业在2018年整体业绩下滑严重,从2018年二季度,重卡版块初现业绩企稳迹象,营业和归母净利润在三季度加速增长(营业收入+26%,归母净利润+246%),核心原因是宏观经济企稳,重卡销量增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导致毛利率提升和营业收入的增加所致。
5、客车板块三季度整体表现不佳
三季度,整个客车版块由于新能源政策的空档期以及国标升级导致的二季度透支三季度销量整体业绩大幅下滑,数据上的体现是三季度的行业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6%。
中通表现可圈可点,归母净利润的份额逐季上升,主要由于山东最早出台地方性新能源及节能客车补贴政策。
客车版块进入2018年之后,毛利率水平一直稳定在11%-12%的较低的水平。
三季度由于新能源客车销售的暂停和整体销量下滑导致毛利率较二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6、中汽协数据: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利润增速企稳,二季度加速上升
2018年初市场的回暖拉动了汽车行业毛利率的恢复,并在二季度持续上升,三季度毛利率较2季度略有下滑但仍处高位。
重点企业
毛利率在2018年二季度后开始下行,在2018年四季度降到19%的低点,之后随着一季度市场的回暖,二季度继续恢复至21%的毛利润水平。
分季度看,重点企业费用率在2018年三季度的高点后稳中有降,2018年三季度费用率较二季度略有上升到8.5%,主要是厂家为了应对淡季采取的商务优惠政策加大所致。
注:图28-图32中的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共17家,包括北汽、中国长安、华晨、一汽、上汽、吉利、江淮、奇瑞、东南(福建)、厦门金龙、郑州宇通、重汽、东风、广汽、庆铃、陕汽和比亚迪。
其中,17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2018年收入与2011年持平、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
2018年三季度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加13%、21%。
二、销量分析:2018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喜人
2018年三季度我国汽车销售510万辆,同比增长14%,同比增速较上半年扩大。
在经历了2018年汽车市场的低迷后,2018年前三季度,市场回暖迹象明显,一是由于总体经济环境呈现弱复苏的趋势所拉动,二是前期所压抑的需求释放所致。
从结构来看,乘用车市场的增长是汽车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但三季度的商用车表现也可圈可点(+9%)。
从广义乘用车的结构看来,SUV份额由2011年一季度的10%继续扩大到2018年二季度的17%,三季度下降到15%。
三、细分行业:行业内利润格局分化严重
1、乘用车:合资品牌看长安,自主品牌看长城和江淮,业绩改善看比亚迪和海马汽车
合资品牌中,长安汽车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5%,主要
由于翼虎、翼博热销带来的业绩改善。
自主品牌中,江淮汽车由于管理改善和SUV新产品上市导致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大幅提升总体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46%。
长城汽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略低于预期,主要由于三季度天津二工厂的费用增加所致。
海马汽车和和比亚迪业绩改善明显。
力帆和一汽夏利业绩同比仍下降,经营情况需改善。
合资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仍在下降,因为主要利润来源于合资企业,主要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毛利率多数都是同比提高。
净利率来看,2018年二季度除长安和广汽集团外,其他均同比持平或下降。
注:悦达投资、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净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因此净利率较高。
2、客车:企业分化趋势显著,龙头作用显现
安凯客车和曙光股份毛利率下滑严重,主要由于销量下滑所导致
的规模效应优势消失。
3、轻卡:2018年三季度盈利加速好转,毛利率环比有所回升
2018年三季度轻卡上市公司收入、利润同比好转,尤其是江淮汽车,归母净利润增幅141%。
4、重卡: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业绩拐点出现
重卡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普遍出现好转。
中国重汽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达572%。
5、经销商:2018年三季度业绩同比改善明显
6、零部件:3季度大部分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
营业收入增速来看,2018年大部分零部件企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提高,其中3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2家下降。
四、投资建议
在新车型SUV带动下,主要自主品牌上市公司(以江淮汽车、一汽轿车、海马汽车、广汽集团)的利润都出现大幅增长,我们建议从战略角度(提高变动成本加成率战略)选择和长期持有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强推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江淮汽车、宇通客车、广汽集团、国机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