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地PES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PEST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PEST分析PEST分析是对一个行业或市场环境进行宏观环境分析的工具,它从四个方面来评估所在行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下面将对中国汽车行业进行PEST分析。
一、政治因素:1.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以来对汽车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汽车销售和产业升级。
政府扶持政策的调整将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环保法规:中国政府加强了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要求,推动汽车行业向环保方向发展。
这将对传统燃油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销售产生一定影响。
3.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对中国汽车出口市场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根据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变化,中国汽车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经济因素:1.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人均收入逐渐提高,这将促使更多家庭购买汽车或升级他们现有的汽车。
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增长将有利于汽车销售的发展。
2.利率和汇率: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影响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能力。
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减缓人们对汽车的购买计划,而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影响汽车进口成本和出口竞争力。
3.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对汽车销售和市场融资需求有直接影响。
不断改善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供应链将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三、社会因素:1.人口结构: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随着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对更多种类汽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城市化进程:中国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的增加将带来对交通和出行方式的新需求。
这将对汽车市场和城市交通规划产生一定影响。
3.环保意识:中国人民对环境的关注逐渐增加,环保意识的提高对汽车销售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四、技术因素:1.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销售。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将对传统燃油车的发展产生影响。
基于PEST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基于PEST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宏观环境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市场之一,众多汽车企业纷纷投入该领域,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政策扶持。
但是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宏观环境的影响和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使用PEST模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治环境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其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免税优惠、准入门槛的放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二、经济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速逐渐减缓,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
这可能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影响,因为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价格更高。
消费者的购买力将会受到影响,对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制约。
三、社会环境中国大环境下,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可实现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的结合,推动城市交通的碳减排和交通效率的提升。
社会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四、技术环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一直都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研发和创新,鼓励科技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尤其在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上,中国企业在全球具有竞争优势。
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动力。
综合以上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宏观环境下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但是也需要注意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波动,需要企业有能力开发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汽车行业PESTG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对汽车行业PESTG分析09级市场营销一班组员:陆春桃学号2009111326李曼学号2009111322王晓君学号2009111332分析汽车行业PESTG一、政治和法律因素(1)我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形式,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家政策上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很多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0年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将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标识通告”栏目,公开发布并将定期更新企业报送备案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指标数据,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解、查询、检索汽车燃料消耗量信息平台。
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了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降低了汽车进口关税。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还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面对先进发达国家的尖端汽车产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自主品牌。
2005年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进入2006年以来自主品牌的汽车更是“一路凯歌”。
(3)《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提出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丰富了汽车的交易,提高了汽车的利用率,同时推动了汽车相关零件的销售,从而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此外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也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影响很广泛。
二、经济环境因素(1)巨大的潜力市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003-2007年GDP均增长率都保持在10%以上,尤其在近几年我国经济更是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国的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PEST分析是对宏观环境因素的评估,对于汽车行业来说,PEST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
政治因素:中国的汽车行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很大。
政府的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市场发展和推动创新。
例如,政府加大了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法规,推动汽车行业向能源节约型、环保型方向转变。
政府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汽车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汽车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货币政策等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在增加。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全球汽车行业的份额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经济因素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增加等,这些都会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更多的人选择购买私家车来满足出行需求,这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
另外,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将来的机遇和挑战。
老年人口对汽车的需求增加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市场。
技术因素: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日益显著。
新技术的应用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使汽车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变。
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汽车行业面临着不断更新换代的压力。
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将推动汽车行业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显示,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因素对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战略管理SWOT,五力模型分析的使用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战略管理主讲教师柯年满评分学号姓名陈巧专业年级人力资源管理02 大三题目:中国汽车行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报告目录一、汽车行业PEST分析 (3)(一)P—政治因素 (3)(二)E—经济因素 (5)(三)S—社会因素 (8)(四)T—技术因素 (11)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2)(一)潜在进入者 (12)(二)现有竞争者 (13)(三)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14)(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15)(五)替代品的威胁 (16)三、战略群体分析 (17)(一)战略群体划分 (17)(二)战略群体图 (17)(三)战略群体内的竞争和战略 (18)四、奇瑞汽车公司SWOT分析 (20)(一)S—优势 (20)(二)W—劣势 (20)(三)O—机会 (21)(四)T—威胁 (21)(五)未来战略 (22)五、总结 (24)一、汽车行业PEST分析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近几年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受2008年底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影响,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然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往往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
因此研究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对于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必要的作用。
(一)P—政治因素1.税收政策“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
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
车船税改革鼓励节能和小排量汽车。
征求意见结果中,建议对草案进行修改、降低税负的意见占54.6%,但对大排量乘用车提高年税额是必然趋势。
(完整版)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
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2、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很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
汽修行业的swot和pest分析

PEST分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针对汽修的实际情况,其外部竞争的PSET分析主要有如下方面:㈠政治法律环境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E是经济,S是社会,T是技术。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㈡经济环境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
㈢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
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因素。
㈣技术环境技术环境不仅包括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市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背景。
(1)我国汽车修理行业政治因素:在汽车行业,一些技术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与外国同行业差距不小.北京吉普的"切诺基"就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在国内能得到的技术支持很少.技术低下,导致成本和污染双高,这是和自然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相联系的.(2)汽车修理行业法律环境因素:对汽车行业的立法逐渐建立和健全,这些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除了规范汽车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越来越重视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法律法规层面,对汽车尾气的要求越来越严格.(3)汽车修理行业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环境因素,但在案例中并不占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归入"其他"之列.汽车价格越来越低,高档汽车增多,买车人增多,这些给车维修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pest分析中国汽车行业

pest分析中国汽车行业PEST analysis of China's automotive industry.Political factors:- Government polic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such as providing subsid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promoting the us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ese policies have helped to boost sales and production in the industry.- Trade policies: China has imposed tariffs on imported vehicles, which has protected domestic automakers and helped them to gain market share. However, this has also led to trade disputes with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h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strict emissions standards to reduce pollution from vehicles. This has led to increased demand for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as well as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for charging stations.Economic factors:- Economic grow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s led to a rise in disposable income and an increase in consumer spending, which has driven demand for automobiles. The country is now the world's largest automobile market.- Financing options: The availability of financing options, such as car loans, has made it easier for consumers to purchase vehicles. This has further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Labor costs: China has traditionally had low labor costs, which has made it an attractive location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labor costs have been rising, which hasaffect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Social factors:- Chang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Chinese consumers are becoming more brand conscious and are seeking higher quality vehicles. Foreign brands, which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higher quality, have gained popularity in the Chinese market.- Urbanization: The ongo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has resulted in increased demand for automobiles, as people move from rural areas to cities and require transportation.- Rising middle class: The expanding middle class in China has fueled demand for private vehicles, as car ownership is seen as a symbol of status and social mobility.Technological factors:-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China has been investing heavil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The government's support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has helped to drive demand for these vehicles.- Autonomous vehicles: China is also inve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vehicles. Th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plans to develop a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nd has granted licenses for testing self-driving cars on public roads.- Internet of Things (IoT): The integration of IoT in vehicl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Chinese market. Connected cars, which offer features such as navigation, entertainment, and remote control, are gaining popularity among consumers. Overall,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seen significantgrowth and development due to favor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economic growth, chang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owever, challenges such as trade disputes, rising labor costs, and the need for continued innovation remain key considerations for the industry's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
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
“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
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
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
过快的势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
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
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很
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作为一
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
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
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
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
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
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
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
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
汽车消
费的增加会拉动税收的增长,但过重的税负会抑制汽车消费竞争非常激烈,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稳居世界第一,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为扩大需、增加税收等做出了很大贡献。
●就我国的经济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今现代化的工
业时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均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比重更偏向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趋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
●汽车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1.汽车下乡延续至2010年年底;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补
贴力度提高至5000~18000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
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5个,;重点城市促进
黄标车更换等。
2.关联产业的推动。
进入2011年,我国铁路、公路、
农村基础设施将进入建设高峰期。
其中,今年我国
铁路将加大高速铁路建设,未来2年铁路建设平均
每年投资资金都将在7000亿以上。
按照铁路投资与
相关产业最高1:10的拉动效应,我国未来2年铁路
建设投资每年至少将产生7万亿经济效应。
在公路
方面今年我国也将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等重点工程
建设。
3.宏观经济形势向好。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
测,世界经济开始走出衰退,2011年各国经济缓慢
复苏,GDP持续增长。
4.汽车进入高速普及阶段。
2010年人均GDP接近4500
美元,根据国际汽车市场历史进程看,人均超过3000
美元后进入汽车高速普及阶段;同时村村通公交的
开通等促进客车需求。
5.汽车出口市场回暖。
商务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
意见》,具体政策将出台。
同时全球经济回暖,对中
国商用车的需求回升。
三Social-human Factors 社会人文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性质.人们
的价值观.人口状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
化。
●价值观念: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风俗习惯:世代相传形成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的不成
文规。
●审美观念:人们对商品的好与坏、美与丑、喜欢与嫌恶
的不同评价。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
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当前,舆论对汽车有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汽车延伸了私人生活的半径,是必须要有的;而另外一种则认为私人汽车的拥有会带来很多的烦恼。
甚至列出了例如“新手太多,总堵车”等“七宗罪”。
我们现在的交通环境的确很糟糕。
抢道的、频繁变线的、变线不打转向灯的,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这是人的素质问题,实质上就是对汽车文化普及不够,因为文明用车是汽车文化的核心容之一。
现在大多的人把车当作是“你有我也应该有”的争强好胜(无论是买车还是开车)的工具,还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文明发展的产物,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生活态度。
目前人们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哪样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四Technological Factors 技术因素
技术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动向
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
在全球的汽车工业发展中,如此快速无仅有—中国汽
车产量从1980年的22万量到1990年代的50万辆,到1993突破100万辆;在此以后进入20世纪出现井喷,从2001到2007年每年增加100万辆,2009年达到1739万辆,首次超过美国,产销居世界第一。
现在汽车制造的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目前,德国、法国、日本这些汽车强国他们的产量都不如我们,法国、意大利只有我们的几分之一,但他们是汽车强国,我们是汽车弱国。
●我国汽车行业技术政策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注定是各项引导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集中出台和完善的一年。
其中,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更是引起汽车企业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这一汽车行业的“宪法”,属于纲领性政策,事关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方向。
新政策的取向是推动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促进汽车生产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推进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妥善解决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生的能源、交通和环境问题。
●我国汽车新产品开发能力
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由于技术标准低、生产规模小,难以降低生产成本,中国汽车工业将比其他行业遇到更大挑
战。
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使我国汽车工业仍停滞在低水平引进阶段,尤其在新产品开发研制环节,更是吸收消化不了、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没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这要求我国汽车行业在最短时间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其中中外合资合作为主要途径),加快引进、吸收与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大胆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并快速成长起来。
我国汽车技术发展动向
在全球围,节能、环保、安全,仍然是汽车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从调查的结果看,北美、欧洲、日本、中国等多数国家,都将能耗和排放,排在关注度的前列。
按照专家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废气排放等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难题,也将越来越得到重视。
节能降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是,不断走高的能源价格和不可再生性。
近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突高,这表明了汽车社会已经进入了高使用成本时代。
另外,高油价也增长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
未来的汽车企业,将面临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但高能源价格也为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汽车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尽管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但解决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问题不能仅仅汽车企业,它涉及到了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如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工作,汽车
使用者的消费习惯和驾驶习惯。
例如购买节能环保汽车,并具有节能降耗的驾驶技巧,将会对节能降耗做出一定的贡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例如提供出行便利、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相关的财税鼓励政策,国家从财税上鼓励汽车用户购买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产品。
以上便是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汽车的行业的发展动向关联着很多其他产业的走向同时又被其他行业的发展所影响。
在世界经济动向瞬息万变的今天,过于长期的估算分析并不能准确定位。
但是在大方向确定的今天,我们会相信中国的汽车行业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