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工程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医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酶,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具有高效、专一和温和的催化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酶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酶的来源、分离纯化、固定化以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论述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多个应用方面,如药物合成、药物转化、药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等。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展示酶工程技术在提高药物生产效率、降低药物成本、改善药物质量和提高疾病诊疗准确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还将对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例如,新型酶的发现与改造、酶固定化技术的创新、酶反应器的优化以及酶工程技术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等,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酶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酶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生物技术的分支,其基础理论主要涵盖酶学基本原理、酶反应动力学、酶分子设计和改造以及酶固定化技术等方面。
酶学基本原理是酶工程技术的基石。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
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生物化学反应,使得原本难以进行的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也能迅速进行。
了解酶的结构、催化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于酶工程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酶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科学。
通过对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了解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机制等,为酶工程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

生物催化与酶工程生物催化,即利用生物催化剂(酶)对底物进行特异性催化转化的过程,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可持续的化学合成方法。
酶工程作为生物催化的关键领域,研究了酶的选择和设计,以提高催化效率和底物特异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生物催化的原理生物催化是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底物的化学反应。
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由氨基酸组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
其活性位点与底物结构互补配对,通过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使底物发生催化反应,生成产物。
生物催化具有高效选择性、温和条件、可逆性和不产生污染等优点。
二、酶工程的应用1. 医药工业:酶工程在药物的合成、转化和纯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酶的改造和优化,可以生产出具有更好活性和稳定性的药物。
例如,利用酶催化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2. 食品工业:酶工程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改造的淀粉酶可以提高面包的质量和口感,利用改造的蛋白酶可以提高奶酪的风味和质量。
3. 生物燃料工业:酶工程在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改造酶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活性,可以提高生物质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
4. 环境保护工业:酶工程在废水处理、废弃物降解等环保领域有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酶的催化特性,可以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三、酶工程的发展前景酶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工程等技术的不断进步,酶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未来,可以通过对酶的高通量筛选和智能设计,开发出更高效、更稳定的酶催化剂。
同时,酶工程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纳米技术、材料科学等,开创出更多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总结:生物催化与酶工程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催化方法,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酶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酶的催化特性,解决许多现实中面临的难题,并推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2024年酶工程药物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酶工程药物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工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当今医药行业的前沿领域之一。
酶工程药物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高效的治疗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酶工程药物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与挑战。
市场规模酶工程药物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酶工程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这一迅猛增长的趋势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市场驱动因素1.技术进步:酶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使得研发和生产酶工程药物变得更加高效和可行,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2.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酶工程药物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需求。
3.特殊患者群体:某些特殊患者群体,如婴儿、孕妇和老年人等,对于传统药物的适应性有限,酶工程药物则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
市场挑战1.技术风险:酶工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面临着较高的技术风险,不仅需要克服酶的稳定性、纯化和固定化等技术问题,还要解决相关的法规和监管挑战。
2.高昂的研发成本:酶工程药物的研发过程需要高投入且时间长,并且伴随着失败的风险。
这就要求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具备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
3.市场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酶工程药物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增加,企业需要通过研发高质量、高效的酶工程药物来保持竞争力。
发展趋势1.个性化治疗: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将成为未来酶工程药物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个体基因组的分析和理解,量身定制的酶工程药物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2.多功能药物:将不同的酶工程药物进行组合,产生协同作用,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又可以减少副作用,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新技术的应用:比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酶工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酶工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酶工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酶工程技术是将生物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已经在许多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医药工业、石油化工、纺织业等。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并在各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酶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够在相对较温和的条件下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相较于其他化学催化剂来说,酶具有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因此,酶工程技术能够制造更环保、更高效的产品,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食品工业中,酶工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面包的生产中需要大量使用酵母菌发酵面团,以此来实现面包的松软口感和香味。
而在牛奶和奶制品的制造中,酶也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酶还被应用于饮料、酒类、果汁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以使产品更加口感丰富、营养更加丰富。
在制药工业中,酶工程技术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都需要使用酶工程技术制造特定的药物。
特别是一些高效、低成本的生物制药品,如蛋白质类药物,能够通过酶工程技术得到更好地制造。
除此之外,酶工程技术还在环保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石油化工行业中,酶被应用于油污的降解和治理,可以降低有害化学品的排放。
在纺织工业中,酶工程技术被用于制造高品质的天然染料,使得衣物柔软、色彩鲜艳。
此外,酶工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环保领域中来。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工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将会继续扩大。
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酶工程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将更加得到重视。
从生物催化剂的研究、工程化设计、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在酶反应下副反应的控制、生产过程的绿色设计等角度推进酶工程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酶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酶工程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酶工程技术在未来将会有更加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前景。
酶行业报告

酶行业报告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自身的化学性质。
酶在生物学、医药、农业、食品加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将对酶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应用领域、技术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酶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受益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全球酶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美元,并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其中,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是全球酶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市场份额持续增长。
二、酶行业市场规模。
酶在医药、食品、饲料、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市场需求量巨大。
以医药行业为例,酶在药物生产、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三、酶行业应用领域。
1. 医药领域,酶在药物生产、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酶制剂是目前医药行业的主要产品之一。
2. 食品领域,酶在食品加工、酿造、乳品加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3. 饲料领域,酶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消化食物,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因此在畜禽养殖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生物能源领域,酶在生物质能源、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提高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
5. 生物材料领域,酶在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生物材料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四、酶行业技术进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工程技术、蛋白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同时,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酶的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推动了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五、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 酶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酶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使酶制剂更加普及。
2. 酶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市场潜力巨大。
酶工程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现在已知的酶的酶有几千种,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酶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正在发现更多、更好的酶。其中,令人瞩目的有核酸酶和抗体酶、端粒酶、糖生物学和糖基转移酶和极端环境微生物和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新酶种,此外,新的固定化、分子修饰和非水相催化等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的巨大成果,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诞生,生物信息学的兴起,以及DNA重排技术的发展,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众多新酶的出现将使酶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1、应用酶工程生产抗生素
应用酶工程可以制备青霉素酞化酶、头抱菌素酞化酶、头抱菌素、头抱菌素酞化酶、青霉素酞化酶、脱乙酸头抱菌素、头抱菌素乙酸醋酶,近年来还进行固定化产黄青霉青霉素合成酶系细胞生产青霉素的研究,合成青霉索和头抱菌素前体物的最新工艺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
2、应用酶工程生产维生素
制造2一酮基一L—古龙糖酸【山梨糖脱氢酶及L一山梨糖醛氧化酶】、肌醇【肌醇合成酶】、L—肉毒碱【胆碱脂酶】、CoA【CoA合成酶系】等。由山梨醇和葡萄糖生产维生素及丙烯酸胺的生产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四。
3、酶工程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动物体由于不能分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植物细胞壁物质的酶系,因此动物自身不能消化利用这些物质,只能通过瘤胃和大肠微生物利用上述部分物质。植物细胞壁非淀粉多糖降解酶可降解畜禽消化道内的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畜禽下痢,从而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据赵长友【3】报道,利用纤维素复合酶作为半干贮添加剂可提高半干贮饲料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下降,半干贮品质得到改善,获得了色、味、嗅、质地及完好率均为上乘的优质半干贮饲料,并可抑制霉菌生长、防止腐败和延缓二次发酵,提高了半干贮饲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4】。
酶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酶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酶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对酶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药、食品、化学等。
以下是几个酶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 医药领域: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制药过程中。
例如,通过酶工程可以改进药物合成的效率和产量,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纯度和质量。
此外,酶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药物,包括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等。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的酶药物,并提高制药过程的效率和环保性。
2. 食品工业: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面包、啤酒、酸奶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
通过酶工程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保鲜性。
此外,酶还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开发,用于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的专用酶用于食品加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 环境保护:酶工程在环境保护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酶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污染物,降解有机废弃物和重金属污染物。
此外,酶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降解塑料等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具有高效降解性和低成本的酶用于环境治理和再生资源的利用。
4. 新型酶的发现和优化:酶工程的发展趋势是发现和利用新型酶及其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酶被发现和鉴定,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过
程。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的方法,可以对酶进行定向进化和改造,提高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开发更多的新型酶和创新技术,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酶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酶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功能作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了酶的作用和价值,并开始将其运用于各个领域,同时,酶工程技术也在逐步发展。
本文将介绍酶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酶工程技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发现,酶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反应、选择性高、反应底物广、产物纯、反应温度低等优势,可以替代化学催化剂,成为绿色催化剂。
80年代以后,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酶提取、酶表达、酶改造等手段得到大力发展和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大量制备、改造和定向进化酶,同时,也可以将酶融入其他材料中,从而扩大了酶的应用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酶的催化机理、结构、活性中心等方面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通过模拟、计算等手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酶的作用和反应特性,从而更好地设计和改造酶,使其具有更高效、更可控的催化性能。
酶工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食品领域酶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酶解酵母制备面包、酵素制取糖浆、乳制品中的蛋白酶作用等等。
在这些应用中,酶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也可以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2.医药领域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利用酶制备生物药物、利用酶诊断疾病、药物代谢与药物相互作用等等。
在这些应用中,酶可以提高药物的效果、减少副作用和产生更加精准的医学诊断。
3.工业领域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酶解纤维素制备生物燃料、酶解淀粉制备生物塑料、利用酶降解废物等等。
在这些应用中,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物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
总结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工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未来,酶工程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创新,在实践中将会有更远大的应用前景和更广泛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工程的发展状况及其应用前景摘要:酶在现代生物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因其催化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催化条件温和、无污染等特点,以及酶工程不断的技术性突破,使得酶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能源开发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酶工程生物催化剂酶的固定正文:随着酶生产的不断发展,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在,酶工程已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饲料、环保、能源、科研等领域广泛应用。
成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新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不可取代的工具。
一、酶工程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一)国内外酶制剂的发展现状BCC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4 年全球工业酶制剂市场价值将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由2011年的39亿美元增加至2016 年的约61亿美元。
该报告将工业酶市场细分成3个部分:生物酶、食品和饮料酶以及其他酶制剂。
2011 年生物酶的市场价值达12 亿美元,预计还将以8.2%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2016年达17亿美元。
2011年食品和饮料活性酶的市场价值接近13亿美元,未来4 年还将以10.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16年达21 亿美元。
2011年其他酶制剂的市场价值为15 亿美元,预计还将以8.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6年市场价值将达到22亿美元①。
我国酶制剂工业面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国外酶制剂公司仍然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特别是一些比较出色的公司,例如,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丹尼斯克公司(Danisco)等②。
(二)酶工程的应用现状一、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1、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固定化(enzyme immobilization)是指采用有机或无机固体材料作为载体(carrier or support),将酶包埋起来或束缚、限制于载体的表面和微孔中,使其仍具有催化活性,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酶化学方法与技术。
不使用固体材料作为载体,通过酶分子之间的相互交联形成聚集体,也可将酶固定化,称为无载体酶固定化。
由于酶的蛋白质属性,进人人体后产生免疫反应,因稀释效应,而无法集中于靶器官组织,常不能保持最适合的治疗浓度,而固定化酶则很好的克服了游离酶的这些缺点,应用于治疗镁缺乏症、代谢异常症及制造人工内脏方面,如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用于治疗白血病。
葡萄糖氧化酶被固定化在纳米微带金电极上可用于活体检测的微生物传感器③。
固定化酶技术可用于治疗一些代谢障碍疾病。
已知人类关于新陈代谢的疾病已过120余种,很多病因归结为人体缺乏某种酶的活性,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某种方式给病人提供他所缺乏的酶。
其提供的方式主要有:①将固定化酶用于体内作为治疗药物;②将固定化酶组装成体外生物反应器,通过体外循环作为临床治疗剂。
将固定化酶用于临床诊断的例子很多,如各种酶测试盒层出不穷,采用固定化酶柱反应器的FIA(流动注射法)可用于临床诊断检测尿酸、葡萄糖、氨、尿素、胆甾醇、谷氨酸、乳酸、无机磷等。
2、酶催化技术主要介绍非水相介质中的酶催化,传统的酶催化反应主要在水相中进行,但自1987年Kilibanov等。
用脂肪酶粉或固定化酶在几乎无水的有机溶剂中成功地催化合成了肽以及手性的醇、脂和酰胺以来,对酶在非水相介质的催化反应技术的开发及研究报道迅速增加,特别在手性药物的不对称合成及手性药物拆分的生物技术开发中得到了很多应用。
目前非水相中的酶催化技术已衍生出以下几类体系:①水与有机溶剂的互溶均相体系;②水与有机溶剂形成的两相或多相体系;③单相有机溶剂体系;④反胶束体系;⑤超临界液体;⑥低温体系等。
不同的介质体系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研究在不同介质中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平衡以及酶催化机制将对某一特定催化反应所需介质的筛选和使用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樊可可和欧阳平凯在两相体系酶催化反应介质的选取方面做了很多的实验及理化研究,已初步归纳出经实验验证行之有效的两相体系中酶促肽键合成反应介质的筛选原则。
前酶催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制药领域,应用酶催化技术可以生产许多成品药及医药中间体。
它是通过以制造初级代谢产物、中间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及催化转化和拆分等形式来进行的。
这已成为当今新药开发和改造传统制药工艺的重要手段,特别在手性药物及中间体的生产中更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重点介绍几个制药领域中酶催化技术的应用:生产医药用的氨基酸(如L-丙氨酸)、有机酸(柠檬酸、L一苹果酸、L-酒石酸)、抗生素(如6一氨基青霉烷酸、氨苄青霉素和羟氨青霉素)、肽类药物(如胰岛素、环孢菌素A)以及广泛应用于多种维生素(VB2、VB12)、甾体药物(氢化可的松、脱氢泼尼松、睾丸激素等)及核苷酸类药物(5’-核苷酸,3’-核苷酸)等的生产④。
3、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化学修饰是指利用化学手段将某些化学物质或基团结合到酶分子上,或将酶分子的某部分删除或置换,改变酶的理化性质,最终达到改变酶的催化性质的目的。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化学修饰可以提高医用酶的稳定性,延长它在体内的半衰期,抑制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降低或消除酶分子的免疫原性,确保其生物活性的发挥。
修饰剂作为一种屏障,将蛋白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掩盖起来,使得蛋白质分子不能与各种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不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避免了相应抗体的产生,这是化学修饰降低药用蛋白免疫原性的基本原理。
同时.由于修饰剂的屏障效应,使蛋白质不易受到各种蛋白酶的攻击,降解速率明显降低。
有利于药用蛋白活性的发挥。
目前研究表明。
PEC、人血清蛋白、聚丙氨酸在消除或降低酶抗原性上效果明显。
另外,PEC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保持51%,在血液中停滞时间延长,抗炎活性提高⑤。
二、酶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由于酶制剂主要作为催化剂与添加剂使用,从而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
应用酶工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
此外,酶工程在饲料加工领域也有重大应用。
1、酶工程应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利用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功能,以玉米淀粉等为原料生产高果糖浆等。
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
农副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质素酶。
此外,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提高活性和固定化以后,可以被用来酿制啤酒和制造果汁。
2、酶工程在用农产品开发生物活性肽方面的应用以前,人们认为氨基酸是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途径,随着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后,主要以小肽的形式吸收,比完全游离的氨基酸更易吸收利用。
这一发现,启发了科研工作者采用酶工程技术用蛋白质生产生物活性肽的新思路。
⑥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 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排列组合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
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且食用安全性高。
生物活性肽主要是通过酶法降解蛋白质而制得。
目前已从大豆蛋白、玉米蛋白、牛奶蛋白、水产蛋白的酶解物中制得一系列功能各异的生物活性肽。
3、酶工程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动物体由于不能分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植物细胞壁物质的酶系,因此动物自身不能消化利用这些物质,只能通过瘤胃和大肠微生物利用上述部分物质。
植物细胞壁非淀粉多糖降解酶可降解畜禽消化道内的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畜禽下痢,从而促进畜禽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据报道,利用纤维素复合酶作为半干贮添加剂可提高半干贮饲料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含量提高,粗纤维含量下降,半干贮品质得到改善,获得了色、味、嗅、质地及完好率均为上乘的优质半干贮饲料,并可抑制霉菌生长、防止腐败和延缓二次发酵,提高了半干贮饲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⑦。
三、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酶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不断开发新酶源,研制新产品,固定化酶反应器使生产连续,设备小型化,生产成本降低,产品易纯化,收率提高。
酶工程技术在这个生产领域显示了很大的使用价值和应用潜力。
1、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代酶工程属于高新技术,其技术先进,厂房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能耗低、产品收率高、效率高、经济效益大。
利用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能在极酸性和极碱性的环境中工作的酶,用于食品生产可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其在食品加工中可应用于乳品加工、蛋白质加工和酿酒工业等。
2、乳品加工中的应用固定化技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保留酶固有的催化活性和存活力。
由于其可被重复连续使用,此项技术已在乳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乳糖水解。
因为乳糖中含有葡萄糖和半乳糖,在世界许多人群中,特别是亚洲人群存在对乳糖有不适应现象,用固定化的β半乳糖苷酶对乳糖进行水解,则可消除乳糖不耐症的现象。
[5]此外还可应用于牛乳过敏症防治、综合利用乳清制造乳酸、乙酸工艺等。
杨君等应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乳酸菌进行发酵乳清饮料研究。
结果表明,固定化乳酸菌产酸和耐酸能力强,菌种活力持久并可多次重复利用。
SPR生物传感器技术与传统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相比较,具有高灵敏度、免标记、实时检测、耗样量极少、非破坏性及高选择性等优点,现已发展成为一门非常有用的传感检测技术。
其可用来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和有豁成分的含量、食品新鲜与成熟度等,食品中毒素的检测,食品添加剂分析等。
乳品工业中的质量控制、浓度分析、污染物检测等方面成为乳品集团和广大人民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成为生物传感器飞速扩大的应用领域之一。
抗生素在养牛业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牛乳中抗生素残留。
其中具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如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在乳牛养殖业中常用于治疗乳牛乳房炎,尤其是青霉素G由于其廉价和广谱抗菌性而被频繁地超剂量使用,因此导致了牛乳中高浓度的青霉素G残留。
抗生素残留不仅影响乳品加工业,更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运用SPR技术对牛乳中的抗生素进行了检测,Ferguson等利用SPR传感器准确的检测牛奶中链霉素和二双氢链霉素的残留[7];Giuseppe等采用SPR生物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残留抗生素β-乳胺,检出限为2μg/L,每次检样也仅需10min。
3、蛋白质加工中的应用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肽和氨基酸,提高和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粘度、风味等。
利用蛋白酶制剂可以避免酸水解,碱水解对氨基酸的破坏作用,保证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在豆乳的生产中,传统工艺中存在着原材料利用率低、稳定性差、复溶性不好等缺点。
利用蛋白酶的作用,豆乳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被降解,这样就可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增加产品稳定性,改进产品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