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简支梁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6简支T梁课程设计

6简支T梁课程设计

6简支T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简支T梁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简支T梁的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了解简支T梁的抗弯、抗剪原理及其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几何关系和物理原理,进行简支T梁的受力分析。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出简支T梁在设计中的弯矩、剪力等关键参数。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简支T梁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及土木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简支T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复杂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简支T梁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简支T梁结构特点及工程应用- 介绍简支T梁的基本结构- 分析简支T梁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案例2. 简支T梁受力分析- 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学习受力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应用几何关系和物理原理进行受力分析3. 简支T梁抗弯、抗剪原理- 介绍抗弯、抗剪的基本概念- 学习抗弯、抗剪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简支T梁在设计中的抗弯、抗剪问题4. 简支T梁设计方法及步骤- 了解简支T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习简支T梁设计的具体步骤- 掌握简支T梁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计算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进行简支T梁模型制作与实验- 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巩固所学知识- 深入了解简支T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桥梁的简支梁课程设计

桥梁的简支梁课程设计

桥梁的简支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桥梁简支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和计算方法。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桥梁简支梁的定义、特点和应用;–掌握桥梁简支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熟悉桥梁简支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桥梁简支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够根据桥梁简支梁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材料;–能够对桥梁简支梁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和职业道德,增强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简支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和计算方法。

具体包括:1.桥梁简支梁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简支梁的定义、特点和应用,解释桥梁简支梁与其它类型梁的区别和优势。

2.桥梁简支梁的设计原理:讲解桥梁简支梁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包括载荷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等。

3.桥梁简支梁的计算方法:介绍桥梁简支梁的计算方法,如弹性理论、有限元分析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4.桥梁简支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介绍桥梁简支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模板制作、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施加等,并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桥梁简支梁的基本概念、设计和计算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桥梁简支梁的应用和施工技术。

3.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桥梁简支梁的构造设计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30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30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30简支梁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30简支梁桥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梁桥的基本结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理。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梁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掌握简支梁桥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熟悉梁桥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梁桥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梁桥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工程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梁桥的基本概念、简支梁桥的结构特点、受力分析、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梁桥的基本概念:介绍梁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

2.简支梁桥的结构特点:讲解简支梁桥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

3.受力分析:分析简支梁桥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和应力状态。

4.设计原理:讲解梁桥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材料选择、结构尺寸确定和强度校核。

5.计算方法:介绍梁桥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计算公式。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梁桥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梁桥的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和观察梁桥的受力现象,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梁桥的设计和计算。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梁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现象。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顺利的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简支t梁桥课程设计

简支t梁桥课程设计

简支t梁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支梁桥的基本结构特点,理解其力学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简支梁桥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如材料选择、受力分析、跨度与承载力的关系等。

3. 帮助学生掌握简支梁桥的计算方法,包括弯矩、剪力、挠度等基本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支梁桥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支梁桥图纸的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简支梁桥的设计与计算,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简支梁桥基本概念:介绍简支梁桥的结构特点、分类及适用范围,对应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 结构特点:简支梁桥的构成、支座类型、受力特点。

- 分类及适用范围:不同类型的简支梁桥及其适用场景。

2. 简支梁桥设计原理:讲解简支梁桥设计的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一章第二节。

- 材料选择:介绍常用桥梁材料及其性能。

- 受力分析:阐述简支梁桥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

3. 简支梁桥计算方法:学习简支梁桥的基本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

- 弯矩、剪力、挠度计算:介绍简支梁桥的弯矩、剪力、挠度计算方法。

- 跨度与承载力的关系:分析跨度与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指导设计过程中的合理选型。

4. 简支梁桥设计实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设计实践,对应教材第三章。

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简支梁桥课程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原则 (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分析 (3)2.1、工程设计条件 (3)2.2、周边环境条件 (3)2.3、施工要点分析 (3)第三章施工部署 (4)3.1、项目组织机构建立 (4)3.2管理目标 (5)3.3施工顺序 (5)3.4 施工总体安排 (5)第四章施工方案 (6)4.1、施工工艺流程 (6)4.2、主要施工方法 (7)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8)5.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8)5.2工期保证措施 (8)5.3工期保证体系 (9)5.3.1工期保证体系 (9)5.3.2 附属保证措施 (10)第六章资源需求量计划 (11)6.1劳动力安排计划 (11)6.7 施工机械配置 (12)第七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3)7.1、技术准备 (13)7.2、劳动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13)7.3、生产与生活临建设施 (14)7.4、临时道路 (14)7.5、场地平整 (14)7.6、供水 (14)7.7、供电 (15)第八章各项保证措施 (15)8.1 质量保证措施 (15)8.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7)8.3 安全文明施工 (18)8.3.1、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8.3.2、文明施工措施 (18)附图1:横道图附图2:施工平面图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1.1、4#桥施工图纸1.1.2、工程招标文件1.1.3、桥梁工程师手册1.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1.5、对施工现场实际勘察和调查的情况1.1.6、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1.1.7、《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1.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2编制原则1.2.1 严格按照 IS09001:2000 国际质量认证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切实执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2.2 严格执行基建程序。

发挥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

简支梁(板)桥课程设计

简支梁(板)桥课程设计

简支梁(板)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简支梁(板)桥的基本结构及其力学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简支梁(板)桥的设计步骤,包括荷载分析、截面设计、材料选择等;3.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工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支梁(板)桥进行简单的荷载分析和截面设计;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完成简支梁(板)桥的图纸绘制;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实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桥梁工程产生兴趣,增强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同感;2. 学生认识到桥梁建设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简支梁(板)桥的设计实践,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桥梁设计具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简支梁(板)桥结构特点与力学原理- 桥梁结构分类及简支梁(板)桥的优缺点- 简支梁(板)桥的受力分析及主要力学原理2. 简支梁(板)桥设计步骤与方法- 荷载分析及组合- 截面设计原理及方法- 材料选择与设计标准- 简支梁(板)桥施工图绘制3. 桥梁工程相关标准与规范- 国家及行业标准简介- 简支梁(板)桥设计规范及应用4. 实践操作与课程设计- 简支梁(板)桥设计实例分析-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团队协作与分工- 课程设计成果提交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简支梁板桥课程设计

简支梁板桥课程设计

简支梁板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支梁、板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支梁、板桥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设计方法。

首先,介绍简支梁、板桥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形式,通过实物图片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种桥梁的结构特点。

其次,分析简支梁、板桥的受力特点,讲解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和变形规律。

最后,介绍简支梁、板桥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结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简支梁、板桥的相关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采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结合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最后,利用实验法,安排相应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桥梁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易懂。

实验设备则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保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来评价其学习成果。

作业方面,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桥工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

桥工课程设计任务书(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一、设计资料1.标准跨径:确定主桥采用标准跨径为20.00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本实例即为主桥的上部结构计算。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2.主梁全长:根据当地的温度统计资料,并参照以往设汁经验,确定伸缩缝采用4cm,则预制梁体长19.96m。

3.计算跨径:根据梁式桥计算跨径的取值方法,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19.50m。

4.桥面宽度:净一7m (行车道)+2×0.75m(人行道),桥面横坡取2%5.设计荷载:根据该桥所在道路的等级确定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或公路-II级),(按学号分2组:单号选公路I级,双号选公路II级)人群荷载:3 KN/m26.材料初步选定:钢筋,其技术指标见表1;混凝土,其技术指标见表2,T形主梁采用C30、桥面铺装(防水)、栏杆、人行道为C25。

表1钢筋技术指标钢筋种类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Mpa)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Mpa)抗压强度设计值f sd’(Mpa)弹性模量E s(Mpa)R235d=8~20mm235 195 195 2.1×105 HRB335d=6~50mm335 280 280 2.0×105表2混凝土技术指标种类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E c(Mpa)轴心抗压f ck(Mpa)轴心抗拉f tk(Mpa)轴心抗压f cd(Mpa)轴心抗拉f td(Mpa)C25 16.7 1.78 11.5 1.23 2.80×104 C30 20.1 2.01 13.8 1.39 3.00×104C40 26.8 2.4018.4 1.653.25×1047.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D60-2004),简称《桥规》(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简称《公预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二、设计基本资料1.标准跨径(计算跨径):20m(19.5m)、25m(24.5m)、30m(29.5m)。

2.桥面净空:①净-0.5m(栏杆)+8m(车道)+0.5m(栏杆)、②净-8.5+2×1.0m(人行道)、③净-9.25+2×1.0m(人行道)+2×0.5m(栏杆)。

3.设计荷载:①公路-I级,人群3.5KN/m2;②公路-Ⅱ级,人群3.0KN/m2。

4.截面形式:空心板、T型截面、箱型截面。

5.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6.材料:①钢筋:主筋采用Ⅲ级钢筋(HRB400),其他钢筋采用Ⅱ级钢筋(HRB335);②混凝土:C40。

7.材料容重:水泥砼24 KN/m3,钢筋砼25 KN/m3,沥青砼21 KN/m3三、设计内容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2.主梁的设计计算(恒载、活载及人群)3.行车道板的设计计算(悬臂板、铰接悬臂板、单向板)4.横隔梁设计计算5.桥面铺装设计四、要求完成的设计图及计算书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可手工制图或CAD出图)2.桥面构造横截面图(可手工制图或CAD出图)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4.主梁内力计算书5.行车道板内力计算书6.横隔梁内力计算书五、参考文献1.《桥梁工程》(第3版),邵旭东、金晓勤主编,2012,武汉理工出版社。

2.《梁桥》(公路设计手册),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

3.《桥梁计算示例集》(砼简支梁(板)桥),易建国主编,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含条文说明.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六、课程设计学时1.学时安排:1周(第9周)。

七、附注1.课程设计可2人一组。

2.设计标准跨径、净宽、设计荷载和截面形式可随机组合,但每组不准重合。

设计基本资料1.标准跨径(计算跨径):20m(19.5m)2.桥面净空:①净-0.5m(栏杆)+8m(车道)+0.5m(栏杆)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3.0KN/m2。

4.截面形式:T型截面5. 结构重要性系数:1.0。

6.材料:①钢筋:主筋采用Ⅲ级钢筋(HRB400),其他钢筋采用Ⅱ级钢筋(HRB335);②混凝土:C40。

7.材料容重:水泥砼24 KN/m3,钢筋砼25 KN/m3,沥青砼21 KN/m3桥梁设计说明桥梁设计包括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1.纵断面设计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确定桥梁的总跨径.桥梁的分孔.桥道的标高.桥上和桥头引道的纵坡以及基础的埋置深度。

(1)本梁桥标准跨径为25m(24.5m)(墩中心距离)。

本桥的跨径较小,因此上部结构的造价较低,墩台的造价较高。

为了结构受力合理和用材经济,分跨布置时要考虑合理的跨径比例。

(2)桥上纵坡不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

2.横断面设计桥梁横断面的设计,主要是决定桥面的宽度和桥跨结构横截面的布置。

桥面的宽度决定于行车和行人的交通需要。

(1)本梁桥桥面行车道净宽为:净-8.0+2×0.5m(栏杆)为了利于桥面排水,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桥面铺装,设置从桥面中央倾向两侧的1.5%-3.0%的横向坡度,本桥设置为1.5%。

3.平面布置(1)桥梁的线形及桥头引道要保持平顺,使车辆能平稳地通过,小桥的线形及其公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

(2)从桥梁本身的经济性和施工方便来说,应尽可能避免桥梁与河流或与桥下路线斜交。

必要时通常不宜大于45o,在通航河流上则不宜大于5o。

4.桥面铺装为了保护桥梁主体结构,在桥面的最上层设置桥面铺装。

本桥设置5cm厚沥青混凝土和8cm厚C40混凝土作垫层的桥面铺装。

5.桥面伸缩缝为了保证桥跨结构在气温变化.活栽作用.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影响下按静力图式自由地变形,在本梁桥桥面两梁端之间以及在梁端与桥台背墙之间设置横向伸缩缝。

一. 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当荷载位于支点处,利用杠杆原理法计算横断面1#梁对于汽车荷载 m oq1=∑η21q =0.448对于人群荷载 m or1=ηr =1.2892#梁 对于汽车荷载 m oq2=0.5对于人群荷载 2or m =0.2893#梁对于汽车荷载 m oq2=0.5 对于人群荷载 m or2=ηr =02.当荷载位于跨中时此桥在跨度内设有横隔板,具有强大的横向联结刚性,且承重结构的长度比为 L/B=24.5/9=2.72>2可按刚性横梁法绘制影响线并计算横向分布系数cq m ,本桥各根主梁的横向截面均相等,梁数n=5, 梁间距为1.9米。

a 12+a 22+a 32+a 42+a 52=36.1m 21#梁横向影响线的竖标值:1#梁影响线=11η0.62.0-15=η由11η、15η绘制1#梁的横向影响线,如上图及最不利荷载位置 对于汽车荷载()642.06.04.27.35.57.56.021m 1cp =+++⨯⨯=对于人群荷载658.025.03.07.57.56.0m 1r 1cr =++⨯==)(η 2#梁横向影响线的竖标值:2#梁影响线4.021=η 025=η 汽车荷载521.05.23.46.54.76.74.021m 2cq =++++⨯⨯=)(对于人群荷载 658.0m 2r 2cr ==η二、 主梁内力计算、1.恒载集度(1)主梁:N k 58.102518.090.1214.008.030.118.0g 1=⨯⎥⎦⎤⎢⎣⎡-⨯++⨯=)( (2)横隔梁 对于边主梁:m /k 72.05.24/255216.015.0218.09.1214.008.000.1g 2N =⨯⨯+⨯⎭⎬⎫⎩⎨⎧-⨯⎥⎦⎤⎢⎣⎡+-= 对于中主梁:m kN /44.172.02g '2=⨯=(3)桥面铺装层:m /k 13.45/24812.006.02121802.0g 3N =⎥⎦⎤⎢⎣⎡⨯⨯+⨯+⨯⨯=)((4)栏杆和人行道:m /k 00.2g 4N = 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强度:m /k 1704300.213.472.058.10g g i N =+++==∑ 作用于中主梁的全部恒载强度:m/k 15.1800.213.444.158.10g 'N =+++=2.恒载内力的计算跨中弯矩影响线支点剪力影响线1/4跨弯矩影响线1/4跨剪力影响线l/413L/40.750.15计算公式:2x gx x 2gl •-•=M )(x 2l 2g-=Q3. 活载内力1 .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主梁横截面图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量:319.18101955.148/9.81c G m kg m g ⨯=== 主梁截面形心到T 梁上缘的距离:10(250-16)10/2+90164520.230.202310(250-16)+9016y cm m ⨯⨯⨯⨯===⨯⨯跨中截面惯性矩:323411(2.50.16)0.1(2.50.16)0.1(0.20230.1)0.160.90.160.9(0.45012120.0212c I m =⨯-⨯+-⨯⨯-+⨯⨯+⨯⨯-=查表 E 取102.810a p ⨯6.57f Hz ===0.45μ= 所以冲击系数:110.45 1.45μ+=+=2. 汽车荷载作用公路—Ⅱ级均布荷载 10.5/k q KN m =对于集中荷载,当5l ≤时,180/k P KN m =;当50l ≥时,360/k P KN m = 当550l <<时,采用内插法 公路—Ⅱ为公路—Ⅰ级的0.75倍 则0.7510.57.875/k q KN m =⨯=()N P k 5.17855.1955018036018075.0k =⎥⎦⎤⎢⎣⎡-⨯--+⨯= 当计算剪力时候 kN 2.2145.1782.1=⨯=K P计算车道荷载的跨中弯矩、剪力的计算对于双车道,折减系数 1.0ξ= 跨中弯矩影响线如下图3. 跨中弯矩的设计,2m 16=Ω由于跨中弯矩横向分布系数1#、4#梁最大,所以只需计算1#、4#梁的弯矩,计算如下: 对于1#梁车道均布荷载作用下(1)()1,2W y Mm q cq l kq kμξ⨯+=+Ω()m k 37.6416916.07875.7642.0145.1•=⨯+⨯⨯⨯⨯N 车道集中荷载作用下1,2(1)kcq lk k P M m P y μξ=+7.51.4510.8571143333.2244KN m =⨯⨯⨯⨯=⋅ 跨中人群荷载最大弯矩1,20.8530.9375 2.39l cr or rM m P KN m =Ω=⨯⨯=⋅对于2#和3#梁计算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弯矩:121,22(1)(1)k k Q k cq cq Mm P y m q kμξμξ+=++Ω7.51.4510.755143 1.4510.7557.8757.03354.1364KN m =⨯⨯⨯⨯+⨯⨯⨯⨯=⋅ 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集度: 313or P KN =⨯=122,20.75537.0315.92cr or Q k Mm P KN m =Ω=⨯⨯=⋅4. 跨中剪力的计算 跨中剪力影响线如下图:2117.510.937522222l m Ω=⨯=⨯⨯=对于1#和4#梁计算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剪力:1,011(1)(1)7.51.4510.8571143 1.4510.85717.8757.03402.0274Q k cq k k cq k Q m P y m q KNμξμξ=+++Ω=⨯⨯⨯⨯+⨯⨯⨯⨯= 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剪力:12,20.857137.0317.926l cr or Q k Qm P KN =Ω=⨯⨯=对于2#和3#梁计算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跨中剪力:1,022(1)(1)7.51.4510.755143 1.4510.7557.8757.03354.1364Q k cq k k cq k Q m P y m q KN mμξμξ=+++Ω=⨯⨯⨯⨯+⨯⨯⨯⨯=⋅ 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剪力:22,20.437537.039.23l cr or Q k Qm P KN =Ω=⨯⨯=5. 支点截面剪力的计算 剪力影响线如下图所示:21117.5 3.7522l m Ω=⨯⨯=⨯=横向分布系数变化区段的长度7.51.875 1.8752a m =-=对于1#和4#梁附加三角形重心影响线坐标 : 117.5 1.875/7.50.9173y ⎛⎫=⨯-⨯= ⎪⎝⎭()11111,0(1) 1.8751.4510.85711437.5/4 1.4510.85717.8757.03 1.451(0.740.8571)7.8750.917263.2412(1)(1)2cq k cq oq cq Q k k k k m q KN aQ m P y m m q y μξμξμξ++Ω+=⨯⨯⨯⨯+⨯⨯⨯⨯+⨯⨯⨯-⨯⨯==++- 计算人群荷载的支点剪力:()1112,02or or cr or cr Q k aQ m P m m P y =⋅⋅Ω+⋅-⋅⋅()1.8750.8537.03 1.50.8530.202318.292KN =⨯⨯+⨯-⨯⨯= 对于2#和3#梁计算公路—Ⅱ级汽车活载的支点剪力(如下图所示):()22221,0(1) 1.8751.4510.7551437.5/4 1.4510.7557.8757.03 1.451(0.740.755)7.8750.20232353.411(1)(1)2cq k cq oq cq Q k k k km q KNaQ m P y m m q y μξμξμξ++Ω+=⨯⨯⨯⨯+⨯⨯⨯⨯+⨯⨯⨯-⨯⨯==++- 6. 1/4跨弯矩的计算 1/4跨弯矩的影响线如下图213137.57.5 5.273216216l l m ⨯Ω=⨯⨯=⨯⨯=对于1#和4#梁计算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1/4跨弯矩:141,11(1)(1)k k Q k cq cq MmP y mq kμξμξ+=++Ω1.23410.66184.5 4.031 1.3410.667.87543.336883.660KN m =⨯⨯⨯⨯+⨯⨯⨯⨯=⋅ 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集度: 313or P KN =⨯=112,40.675343.33687.756cr or Q k Mm P KN m =Ω=⨯⨯=⋅对于2#和4#梁计算公路—Ⅰ级汽车活载的1/4跨弯矩:141,22(1)(1)k k Q k cq cq Mm P y m q kμξμξ+=++Ω1.23410.53184.5 4.031 1.23410.537.87543.336709.605KN m =⨯⨯⨯⨯+⨯⨯⨯⨯=⋅ 计算人群荷载的跨中弯矩: 人群荷载集度: 313or P KN =⨯=122,40.4375343.33656.879cr or Q k Mm P KN m =Ω=⨯⨯=⋅对于3#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