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引言。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桥梁的设计、建造、维护等方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展开讨论,探讨如何设计一门优质的桥梁工程课程。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
1. 桥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包括桥梁结构、材料、荷载、设计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桥梁工程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桥梁工程的设计与创新。
通过案例分析、设计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桥梁工程的团队合作。
通过团队项目、合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桥梁工程的伦理和责任。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项目驱动式教学。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桥梁工程中的伦理和责任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责任感。
四、评价方式。
1. 考试。
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桥梁工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价。
通过项目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堂表现。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设计,可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优秀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桥梁工程人才。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桥梁工程进行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3)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负责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桥梁工程的组成和结构类型;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4.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5.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桥梁工程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桥梁工程的特点和魅力;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桥梁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 引言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桥梁结构设计、施工、监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为主题,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2. 概述桥梁工程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连接两个地点,使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同时,桥梁工程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桥梁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学生可以学习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了解桥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4.1 桥梁工程概述在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一开始,需要对桥梁工程的概念、分类和历史进行介绍,使学生对桥梁工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2 桥梁设计桥梁设计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桥梁结构的力学行为,掌握桥梁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4.3 桥梁施工桥梁施工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桥梁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要求。
4.4 桥梁监测桥梁监测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学生需要学习桥梁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桥梁结构的变形和损伤的监测技术,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监测结果中的问题。
5.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流程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5.1 选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与桥梁工程相关的课题,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
5.2 调研和综合学生需要进行相关文献调研,了解桥梁设计、施工和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整合自身的知识,并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5.3 设计在设计阶段,学生需要根据选定的课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桥梁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10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1.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桥梁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3.熟悉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
5.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施工问题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6.能够撰写桥梁工程的设计报告和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意识的重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创新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分类、组成部分和功能。
2.桥梁的设计原理:包括梁桥、拱桥和悬索桥的设计计算方法。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基础施工、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和桥梁装饰施工。
4.桥梁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桥梁工程的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权威的桥梁工程教材,提供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桥梁工程的实例和设计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掌握桥梁方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
3. 学生能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不同桥梁结构受力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独立设计简单的桥梁方案,并进行比较与评价。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桥梁发展简史及现代桥梁技术2. 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桥梁方案比较与评价方法3. 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 常见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基本原理- 不同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及优化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评价5. 课程设计实践- 简单桥梁方案设计及比较-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及优化- 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桥梁概述及发展简史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第三周: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第四周:桥梁工程实例分析第五周:课程设计实践(分组进行方案设计及优化)第六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材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桥梁工程基础》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程课程设计(完整版)桥梁⼯程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资料1 桥⾯净宽净-7 +2×1.5m⼈⾏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l=21.70m(墩中⼼距离)计算跨径l=21.20m(⽀座中⼼距离)主梁全长l=21.66m(主梁预制长度)全3 设计荷载公路—I级;⼈群荷载3.02kN/m4 设计安全等级⼆级5 桥⾯铺装沥青表⾯处厚5cm(重⼒密度为233kN/),混凝⼟垫层厚6cm(重⼒密度为m243mmkN/kN/),T梁的重⼒密度为253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图⼆、设计步骤与⽅法Ⅰ. ⾏车道板的内⼒计算和组合(⼀)恒载及其内⼒(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计算) 1)每延⽶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T 梁翼板⾃重3g :30.080.14g 1.025 2.752+=??=kN m / 合计:g=g 5.34i =∑kN m /2)每⽶宽板条的恒载内⼒悬臂板长 ()0160180.712l m -==弯矩 22115.34(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 0 5.340.71 3.79Ag Q gl ==?=kN(⼆)汽车车辆荷载产⽣的内⼒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2l 0.421.420.71 3.24m o a a d =++=++?=2)计算冲击系数µ结构跨中截⾯的惯矩c I :翼板的换算平均⾼度:()1814112h =+=cm 主梁截⾯重⼼位置:()()111301601811130182241.18160181113018a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22326411111301601811160181141.2181813041.2 6.6310122122c I m =?-?+-??-+??130+??-=? ? ?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c m :3315.4510 1.577109.8c G m g ?===? 22/Ns m 混凝⼟弹性模量E :取102.8010E =? 2/N m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梁桥的基频:3.790f===Hz按照《桥规规定》f介于1.5Hz和14Hz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110.1767ln0.0157 1.22f-µ=+-=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µ=1.22 3)作⽤于每⽶宽板条上的弯距为:()114020.821 1.30.7114.18444 3.244Ap obPM la=-+µ-=-??-=-·kN m 作⽤于每⽶宽板条上的剪⼒为:()14021 1.328.5244 3.24ApPQa=-+µ=?=kN(三)内⼒组合1)承载能⼒极限状态内⼒组合计算ud g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PM M M=+=?-+?-=-·kN m ud g1.2 1.4 1.2 3.79 1.428.5244.48A APQ Q Q=+=?+?=kN2)正常使⽤极限状态内⼒组合计算ud g0.7 1.350.7(14.18)11.28A APM M M=+=-+?-=-·kN mud g0.7 3.790.728.5223.75A APQ Q Q=+=+?=kNⅡ.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当荷载位于⽀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4年12月目录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1)1.1跨度和桥面宽度 (1)1.2主要材料 (1)1.3箱型梁构造形式及相关参数 (1)1.4设计依据与设计规范 (3)第二章主梁的几何特性计算 (4)2.1计算截面几何特性 (4)2.2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 (6)第三章桥面板计算 (7)3.1横隔梁设置 (7)3.2 每延米恒载计算 (7)3.3恒载内力计算 (7)3.4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7)第四章主梁内力计算 (9)第五章荷载横向分布计算 (11)5.1 支点截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1)5.2跨中截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13)第六章活载影响下主梁内力计算 (15)6.1活载内力计算 (15)6.2荷载内力组合 (16)第七章横隔梁内力计算 (18)7.1作用在横梁上的计算荷载 (18)7.2绘制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18)第八章主梁挠度计算 (20)8.1验算主梁变形 (20)8.2判断是否设置预拱度 (20)8.3 计算预拱度最大值 (20)第九章支座计算 (21)9.1板式橡胶支座的选择 (21)9.2确定支座的厚度 (21)9.3确定橡胶片总厚度 (21)9.3支座偏移验算 (22)9.4验算支座滑移稳定性 (22)第一章 设计基本资料1.1跨度和桥面宽度1) 标准跨径:30m (墩中心距) 2) 计算跨径:29.55m 3) 主梁全长:29.96m4) 桥面宽度:净9+2×1.0m 人行道 5) 人群荷载:23.5/m KN6) 每侧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4.5/m KN1.2主要材料1) 混凝土:箱梁为50C 号,铰缝采用40C SCM 灌浆料以加强铰缝;桥面铺装为12cm 厚40C 防水砼(S6)+10cm 沥青砼;栏杆采用25C 号混凝土。
2) 预应力钢绞线:符合国际通用标准ASTMA416-92规定。
单根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 ,面积A=140mm ²,标准强度1860byR MPa =,弹性模量51.9510E MPa =⨯。
3) 选用R235及HRB335钢筋,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998)及(GB13013-1991)的规定。
4) 锚具:采用《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规格系列》产品,管道成孔采用金属波纹管。
5) 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6) 其他材料:砂、石、水的质量要求均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
1.3箱型梁构造形式及相关参数⑴ 本箱型梁按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施工工艺为后张法。
⑵ 主梁尺寸拟定:梁高:根据设计经验,梁高跨比通常为1/14-1/25,本设计初步尺寸定为1.3m , 跨中:预制箱型梁顶板厚0.2m ,底板厚0.2m 腹板厚0.2m. 端部:预制箱型梁顶板厚0.2m ,底板厚0.30m横隔梁:横向共计五片箱型梁,中间设四个横隔梁。
高1.1m,上部宽0.5m,下部宽 0.5m 。
⑶ 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形,波纹管内径为60mm ,外径为67mm ,管道摩擦系数μ=0.2,管道偏差系数k=0.0015,锚具变形和钢束回缩量为6mm(单端)。
⑷ 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 ³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度按26 KN/m ³计,混凝土重度按25 KN/m ³计,单侧防撞栏线荷载为4.5KN/m 。
⑸据以上拟定的各部分尺寸,绘制箱型梁的跨中及端部截面图。
图1-1 跨中横断面图1-2 边主梁支点处断面图图1-3 中主梁跨中断面图1.4设计依据与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I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IG D62—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第二章 主梁的几何特性计算2.1计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截面几何特征,计算时可将整个主梁截面划分为n 个小块面积进行计算,跨中截面几何特征计算公式如下:毛截面面积:A A m i =∑ 各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面积距:Ai y S i i =⋅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y S A i i s =∑ 毛截面惯性距计算移轴公式:()2y y I I A m i i i s=+-∑式中A m ——分块面积;y i ——分块面积重心至梁顶的距离; y s ——毛截面重心至梁顶的距离;S i ——各分块对上缘的的面积距;I i ——各分块面积对其自身重心的惯性距。
图2-1箱梁分块面积简图表2-1 跨中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2.2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由此可计算出截面效率指标ρ:s xk k h +ρ=s k 式中----截面上核心距,可按下式计算16462368.490340.4844.695xs I K Ay ⨯===∑∑ x k ----截面下核心距,可按下式计算:()93172780.361532520051.682.180s xIK Ay⨯-===∑∑因此截面效率指标:73.9851.600.630.5200s x k k h ++ρ===> 根据设计经验,一般界面效率指标取0.45~0.55,本次课程设计截面效率在此范围内,且大于0.5,故截面合理。
第三章 桥面板计算3.1 横隔梁设置在端部及跨中和1/4跨设置横隔梁29.967.494a l m == 7.49 3.7452,2.2a bl l ==>故按单向板计算板的计算跨径 1.5l m =,0 1.25l m =3.2 每延米恒载计算沥青混凝土:230.1 1.0=2.3k N m ⨯⨯ 混凝土铺装:250.12=3.0k N m ⨯混凝土翼板:20.525 5.92/1.5kN m ⨯⨯0.55⨯0.10⎛⎫+0.2⨯1.5⨯=⎪⎝⎭合计: 5.92 2.88 2.311.1/g kN m =++=3.3 恒载内力计算跨中弯矩:221111.1 1.5 3.121988ogM gl kN m ==⨯⨯=⋅ 支点弯矩:01.25 6.937522gl V kN 11.1⨯=== 3.4 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1)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为0.3。
: 压力面尺寸计算1220.220.220.64a a H m =+=+⨯=顺桥向方向: 1220.620.22 1.04b H m =+=+⨯=横桥向方向:b板的有效工作宽度:1.520.64 1.14 1.4333l la m m +=+=><,分布宽度不重叠。
所以取 1.14a m =。
0100.640.20.84,0.843la a t m a m =+=+=>=取 2) 跨中弯矩计算10140 1.0(1)()(10.3)(1.3)17.67/828 1.032b P M l kN m a =+μ-=+-=⨯3) 支点剪力计算()()001112220011122140134.615/220.514059.042/2214061.404/22140 1.140.512.092/8 1.140.5 1.04(1)()(10.3)(61.4040.6530.92912.0op p P kN m a b p P kN m ab p A N m a p A a a kN maa b V A y A y ===⨯⨯1.04===⨯1.14⨯1.04===⨯1.14=-=-=8⨯⨯⨯=+μ+=+⨯+⨯92)66.729kN=表3-1 内力组合表4) 单向板内力0.20.1140.251.75t h ==< 跨中弯矩00.50.531.12615.563M M kN m ==⨯=⋅中 支点弯矩00.70.731.12621.788M M kN m =-=-⨯=-⋅支 支点剪力096.946V kN =。
第四章 主梁内力计算4.1结构自重内力计算1. 在计算结构自重内力时,为了简化起见,将横梁,铺装层,人行道和栏杆等重量均匀摊给各主梁承受。
因此计算出结构自重集度g 之后,则梁内各截面的弯矩M 和剪力Q 计算公式为:x ()2(2)2x gxM c l x gQ l x =-=- 式中 l ——简支梁的计算跨径; X ——计算截面到支点的距离。
2.计算结构自重集度 A.跨中截面断主梁自重1(1.45250.1)2521.875849.023g KN =+⨯⨯=B.底板加厚与腹板变宽段梁的自重近似计算(长1.68m ) 2(1.7075 1.5325)25 1.680.568.09g KN =+⨯⨯⨯=C.支点段梁的自重30.4 1.70752517.075g KN =⨯⨯= D.边主梁的横隔梁横隔梁体积()0.4 1.50.10.50.5 1.55 1.50.4 1.550.992V KN +⨯⎡⎤=⨯⨯+⨯-⨯=⎢⎥⎣⎦故半跨内横隔梁重度430.992471.28g KN =⨯⨯= E.主梁永久作用集度 (849.02371.2817.07571.28)44.8222.5I g KN +++==3.二期永久作用A.顶板中间湿接缝集度 50.40.224 1.92g KN =⨯⨯=B.边梁现浇部分横隔梁一片端横隔梁体积0.50.87 1.650.71775⨯⨯= 60.717752241.9244.96g KN ⨯⨯==C.桥面铺装层:10cm 厚沥青混凝土铺装:0.192320.7KN m KN m ⨯⨯= 12cm 厚C50混凝土铺装:0.192421.6KN m KN m ⨯⨯= ()720.721.620.73g KN m KN m +==D.栏杆和人行道8 2.0g KN m =E.边梁二期永久作用集度:()1.920.766314.1218.786II g KN m KN m =+++= 表4-1 边梁永久作用计算表第五章 荷载横向分布计算5.1 支点截面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计算:结构的冲击系数μ与结构的基频f 有关,故应先计算结构的基频,简支梁桥的基频可按下式计算1022 3.45100.93174.23572229.963353.271c c EI f Hz z l m ππ⨯⨯==⨯=H ⨯ 其中 31.2672610/3353.271/9.81c G m kg m kg m g ⨯⨯=== 由于1.5Hz ≤f ≤14Hz,故可由下式计算出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0.1767ln 0.01570.300f μ=-=当车道大于两车道时,应进行车道折减,三车道折减22%,四车道折减33%,但折减后不得小于用两车道布载的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