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非内分泌病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规范处理率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品管圈在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

浅谈品管圈在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

浅谈品管圈在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共10人参与,运用头脑风暴法选定“降低糖尿病换招惹低血糖的发生率”为本次活动主题,针对品管圈活动前找出影响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实施。

结果:通过进行品管圈活动,活动前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1.9%,活动后低血糖发生率为6.8%,低于活动前5.1%。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科室人员在运用品管圈的能力及合作精神上有所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也得到增强。

关键词:品管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应用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1]医疗领域品管圈在2008年后逐步在我国的上海、浙江、海南等地逐步开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就我们科室于2014年6月~2015年4月开展的以“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成果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活动主要以科室护士长为小组,科室成员8人为圈员,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1名,品管圈主题为“降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活动开始时间为2014年6月~2015年4月.1.2现况把握通过查检表收集到2014年9月18日~2014年10月1日住院期间糖尿病患者为57名,年龄在14岁~ 90岁,平均年龄为65.5岁,低血糖发生数为6.8,发生率为11.9%。

1.3原因分析活动小组人员主要从人,机,物,制4方面分别分析了科室低血糖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鱼骨图表示。

1.3.1机器因素胰岛素笔的使用不规范,导致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多是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由我科8人组成品管圈小组,遵循PDCA工作程序,经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确定要因、对策拟定并实施等活动。

结果: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规范率从入院时的52%提高到出院时的90%。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目前,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大国,胰岛素的使用和教育越来越受到糖尿病学术领域的专家的重视。

研究表明,我国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差,大多数胰岛素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遵医嘱行为。

有调查显示患者在胰岛素有关注射知识方面尚存在较大误区[1]。

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其出院后遵医嘱规范治疗,降低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风险[2]。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单位内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3]。

我科采用品管圈方法来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小组概况我院肾内科于2014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成员8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1人。

1.2调查对象从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随机选择肾内科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患者20人。

1.3调查方法从入院到出院使用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通过调查注射前正确排气、预混胰岛素摇匀规范、酒精消毒方式正确、胰岛素注射手法正确、先摇匀后排气、注射后停留时间正确、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捏皮方式正确、正确调至胰岛素剂量、正确安装胰岛素笔芯共10个项目掌握患者注射情况。

正确率=胰岛素注射正确项目/胰岛素注射总项目*100%。

1.4研究对策运用柏拉图,根据20/80原则,我们发现注射前正确排气、预混胰岛素摇匀规范、酒精消毒方法正确、胰岛素注射手法正确是主要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的重点。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中的应用张晓敏;曹静;郭颖;张亚【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测量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10月收治的未开展QCC 活动的住院糖尿病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开展QCC活动的住院糖尿病患者9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监测血糖时间精确率、血糖监测时间合格率、血糖值达标率、监测血糖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监测血糖时间精确率、血糖监测时间合格率,血糖值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监测血糖知识知晓度,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可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监测时间精确率、血糖监测时间合格率、血糖值达标率及监测血糖知识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8(015)024【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品管圈;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测量依从性【作者】张晓敏;曹静;郭颖;张亚【作者单位】100022 北京市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100022 北京市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100022 北京市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100022 北京市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临床的主要特征是慢性高血糖[1]。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饮食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M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2],我国成年群体患病率可达11.6%,若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血糖水平不稳定,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针对DM的治疗护理,不仅包括对患者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性治疗,血糖监测也是必不可缺的部分。

全天监测血糖可起到实时了解DM患者血糖水平,及时纠正异常血糖水平的效果,为医师做出判断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并发症的目的[3]。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知晓率

问题解决型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知晓率
设备
设备没有合理作使用
6/解析——鱼骨图
中要因
小要因
圈员1 圈员2 圈员3 圈员4 圈员5 圈员6
圈员7
圈员8
制作人:AAA 制作时间:2020年2月07日 圈员9 圈员10 圈员11 圈员12 总分 备注
护士知识培训少
5
5
5
5
5
3
5
3
5
3
5
3
52 2
人员
方法 环境 设备
护士缺乏责任感
3
3
5
3
3
3
标准化 检讨及改进
资料整理及发表
2020年1月
1
2
3
4




2020年2月
1
2
3
4




制作人:AAA 制作时间:2020年2月07日
2020年3月
1
2
3
4




负责人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全体
计划
实施
PART
04
现状把握
4/现状把握
对象:2020年1月糖 尿病患者共63例 时间:2020年1月4 日—24日 方法:数据收集
52
52
50
152


护士缺乏沟通技巧

学会换位思考
50
45
48
143


对病患情况进行分
知 晓
没有针对性教育 析,有针对性进行
AAA
46
教育
52
50

品管圈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规范率的影响

品管圈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规范率的影响

·238·世界中医药2015 年 11 月第 10 卷(3)硬性接触镜片会在碰撞和用力挤压下发生碎裂,日间戴镜时避免碰撞,夜 间戴镜时尽可能平卧,避免外物接触眼睛。

发生镜片损坏或丢失后,应及时与验配 医师联系。

(4)镜片、镜盒、吸棒禁忌加热消毒。

(5)禁用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陈旧的无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及品质低劣的 镜片护理液及软性护理液保养镜片。

(6)禁用洗涤剂、肥皂粉等其他代用品清洁镜片。

禁用酒精、过氧乙酸等其他 代用品消毒镜片。

(7)镜片、镜盒、吸棒,须保存于干燥环境内,不可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卫 生间等。

(8)在化妆之前配戴镜片,在取下镜片后卸妆。

尽量避免化妆品污染镜片。

(9)必须应用洁净的吸棒吸取镜片。

(10)在戴镜之前和摘镜之后,养成检查自己双眼的习惯,任何不适都须停戴, 及时来院就诊。

1.5 配后用药 (1)第 1 周抗生素眼液清洁结膜囊,1 天 3 次。

(2)第 2 周戴镜,常规晨起取镜后点抗生素眼液及金因舒,1 天 3 次,共 1 周。

(3)每晚点海露 5 分钟后戴镜,晨起点海露 5 分钟后取镜,夜间防止角膜干涩 可点海露 1-2 次。

日常眼干时也可点海露润眼。

1.6 定时复诊 初次戴镜者,应在配镜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和以后每半年定期来院复查,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来院复查。

2 常见护理疑问告知 作用:夜间睡眠时佩戴,早晨醒来取出,可以达到白天裸眼视力清晰,控制近 视作用。

材料: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指甲或硬物划伤,用力挤压会碎裂,但在佩 戴过程中即使揉眼睛或受到外力撞击一般也不会碎在眼中。

可以确保佩戴在眼睛中 的安全。

有效期限 2 年,需要定期检查定期监测,2 年之后无论度数是否改变,一 定要更换镜片。

佩戴角膜塑形镜会让角膜发炎,炎症反应有四大表现:红、肿、热、 痛,通常佩戴隐形眼镜者感觉的不适症状,多是因为角结膜轻微损伤引起的异物感 或是过敏反应引起痒感,而不是炎症。

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3-25T15:44:39.880Z 来源:《系统医学》2015年11期作者:崔鲜妮蒋淑琰杨丹张小妹[导读]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068 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的效果。

方法 2015年8-9月,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为主题成立品管圈QCC小组,在内分泌科管理中融入品管圈的手法和技巧,按照品管圈的10个步骤实施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与处置;并评价活动的实施效果。

对口服给药缺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和改进护理措施,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并对活动前后两组患者口服药的服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的正确服用率在品管圈开展后由原来的71.5%提高到96.6%。

结论影响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能正确服用的因素较多,应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的分析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率,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品管圈;糖尿病患者口服药;正确服用【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1-002-02 品管圈活动(QCC)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1],是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提高护理质量[2]。

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和活动提出讨论,解决和改善工作中的重要问题[3]。

由于我院口服药没有单剂量配送,医生给患者开药为整盒发给患者,并由患者自行服用,而降糖药品种多,服药时间复杂,剂量过多引起低血糖,剂量不够无法起到降糖作用,引起正确服药率很低。

利用品管圈管理手法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中血糖管理的应用体会

利用品管圈管理手法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中血糖管理的应用体会

利用品管圈管理手法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中血糖管理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围术期患者应用品管圈管理守法在血糖管理中的体会。

方法:收集糖尿病病例的时间为2022.11-2023.1,共42例,通过双盲法分组,甲组21例,围手术期实施品管圈管理,乙组21例,围手术期实施常规管理,评比两组血糖水平、管理达标率。

结果:甲组高于乙组的为管理达标率,低于乙组的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两组的统计学差异表达为P<0.05。

结论:通过品管圈管理手法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血糖管理效果,适宜积极推广普及。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管理;围手术期;品管圈糖尿病(DM)是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以慢性高血糖为典型的临床特点,其病情发生、发展同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具有直接性关系[1]。

对手术合并他尿病患者而言,围术期如果出现血糖异常的情况,则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事件、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病情康复。

正因为如此,对糖尿病围术期加强血糖监测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42例糖尿病患者确定为研究样本,详见以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2.11-2023.1期间抽取糖尿病病例,病例样本数量42例,分组时以双盲法为依据,21例设定为甲组,男患者/女患者=13/8;27-86岁为患者年龄跨度,中位年龄(52.6±4.5)岁;5个月-18年为病程跨度,中位病程(10.6±2.5)年。

21例设定为乙组,男患者/女患者=12/9;28-85岁为患者年龄跨度,中位年龄(52.7±4.6)岁;6个月-17年为病程跨度,中位病程(10.4±2.6)年。

临床资料相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围手术期实施品管圈管理为甲组患者:(1)组建QCC小组:将护糖圈确定为圈名,辅导员任命的为科室主任,圈长则由护士长担任,圈员包括主治医生、主管护士各3名;(2)确定主题:对QCC活动计划进行讨论,同时对既往临床糖尿病病例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回顾,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后探寻相应的策略,将目标制定出来,通过PDCA循环、鱼骨图对护理对策进行改进,再对资料进行总结,最后对具有标准化特点的糖尿病手术流程进行制定;(3)QCC改进流程:①术前需要评估血糖,由内分泌医生进行会诊,对血糖进行调整;②做好术前准备:若患者需要口服降糖药,则在术前1d继续用药;若患者需按时进行胰岛素注射,则在术前可遵医嘱于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适量胰岛素,手术当日早晨停用;若患者是急诊手术合并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则先对酸中毒进行纠正,并对血容量进行扩冲,最后对低钾血症进行纠正。

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从性

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从性

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从性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存性”为活动的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末梢血糖漏测率由活动前25.9%下降到10%,目标达标率87.8%。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存性,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末梢血糖;糖尿病患者;监测率【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39-02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1962年由日本川馨博士所创,是有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为了让患者可以更好的掌握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运动、饮食及合理用药都具有指导意义,并防止低血糖及高血糖发生的风险,减轻经济负担,于2016年6月-2016年9月组成了“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存性”为主题的品管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方法1.1 成立QCC小组QCC小组成员共10人,确定圈名为“守护圈”,选出圈长1名(由业务能力好的护士担任),辅导员2名(由护士长和主管护师担任),1名圈员担任圈会的记录工作,每个圈员参与活动中步骤实施及轮流负责计划安排。

1.2 选定主题召开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由品管圈成员提出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22分,最终选定本期活动主题为“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从性”。

1.3 制定活动计划本次品管圈活动周期为2016年6月-2016年9月,遵循PDCA循环方法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利用甘特图拟定了活动计划拟定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文 献报道 , 在 院 的糖 尿病 患 者 中约 2 / 3患者入 住 非
核 心成 员组 成品管 圈。投 票推选 出圈长 1名 , 负责 对活 动进 度统一 管理 和组 织进行协 调 ; 内分泌科 病 区护 士长任辅 导员 , 负责对 整个 品管 圈活 动进行 指导 和监督 ; 圈员则按 照分 工参

41 67.
[ 5 ] 易伟宁 , 康 小平. 中国高龄老 年认 知功 能影 响 因素的 多 水平分析[ J ] . 中国心理 卫生 杂 志, 2 0 0 8 , 2 2( 7 ) : 5 3 8—
5 4 2.
孙景 贤, 曾慧. 轻度 认知 功能 障碍 的危 险 因素研 究进展 [ J ] . 中国全科 医学, 2 0 1 2 , 1 5 ( 5 ) : 1 6 6 8—1 6 7 0 . 本文编辑 : 王海燕 2 0 1 6— 0 7— 0 4收稿
齐簦护理杂志 2 0 1 7年 1 月第 2 3 卷第 1 期
m i l d c o g n i t i v e i m p a i r me n t [ J ] . A r c h N e u r a l , 2 0 0 1 : 5 8 ( 1 2 ) :
1 9 8 5 —1 99 2.
邓娟 , 周华东, 李敬诚 , 等. 饮 酒对老 年人认 知 功能障碍
的影响[ J ] . 中国老 年学杂志 , 2 0 0 2 , 2 2 ( 1 1 ) : 4 4 0— 4 4 1 .
唐伟 , 刘超. 2型糖尿 病患者尿 白蛋 白 / 肌苷 比值 与认知 功能关 系探 讨 [ J ] . 中华心 血管 病 杂志 , 2 0 0 9 , 2 8 ( 1 8 ) :
me n t i a a n d b r a i n a g i n g[ J ] . Ma y o C l i n P r o c , 2 0 1 1 , 8 6 ( 9 ) :
8 7 6 —8 84.
i n v i v o [ J ] . P r o c N a t l A e a d S c i U S A, 2 0 0 3 , 1 0 0( 7 ) : 4 1 6 2
l s k o g J E, Ge d a Y E, Gr a f- Ra d f o r d NR, e t a 1 . P h y s i c a l e x ・ [ 4] Ah
e r c i s e a s a p r e v e n t i v e o r d i s e a s e ・ ・ mo d i f y i n g t r e a t me n t o f d e - ・
1 8 3 2—1 8 3 4. F a r r i s W, Ma n s o u i f a n S, Ch a n g Y, e t 1.I a n s u l i n — d e g r a d i n g e n z y me r e g u l a t e s t h e l e v e l s o f i n s u l i n, a my l o i d b e t a — p r o t e i n, a n d t h e b e t a — a my l o i d p r e c u r s o r p r o t e i n i n t r a c e l l u l a r d o ma i n
【 关键词 】 品 管圈 ; 糖尿病 ; 非 内分泌 ; 低血糖
中图分类号 : R1 9 2 . 9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7 . O 1 . 0 1 4 文章编号 : 1 0 0 6—7 2 5 6( 2 0 1 7 ) O 1 —0 0 3 1一 O 3
【 摘 要】 目的: 探讨品管 圈在提 高非 内分泌病区糖尿 病患者低 血糖规范处理 率 中的应 用。方 法 : 成 立品管 圈并按 照品管 圈活动
步骤 , 分析非 内分泌科病 区糖尿病 患者低 血糖不规范处理的要 因, 针对性地拟 定对策并实施 , 比较 实施前后患者低血糖 规 范处理 率。结果 : 实施后 患者低 血糖 规范处理率 高于实施前 ( P<0 . 0 1 ) , 实施后 目标达成 率 1 7 0 . 7 %, 进 步率 8 6 . 1 7 %。结论 : 应用 品管 圈能有效提 高非 内分泌病 区糖尿病 患者低 血糖规 范处理率 , 从 而提 高护 士主动解 决临床 问题 的能力。
内分 泌科 病房 , 在治疗期 间低 血糖 发生率 普遍较 高 , 严 重影 响 患者躯体 角色功能的恢复 , 甚 至诱 发心 肌梗死 、 脑 血管 、 受伤 、 骨折 等意外 伤 害 , 严 重者 导 致死 亡 ] 。非 内分 泌科住 院 糖 尿病患者发生低 血糖 存在 不规 范处 理 的现 象 , 而正 确处 理及
品管 圈在 提 高 非 内分 泌 病 区糖 尿 病 患 者 低 血 糖 规 范 处 理 率 中的
1 J 1J 1J 1J
应 用
尹 卫。 庄 若 , 凡 姗, 李 志娟 , 郭红 梅 , 解 红峰 , 宦迎春 , 步红 兵 ( 江 苏大 学 附属 医院 江 苏镇 江 2 1 2 0 0 1 )
[ 2 ] 贾建平. 重视轻度认知障碍 与老年痴呆 关系的研 究[ J ] . 中华神经科 杂志, 2 0 0 2 , 3 5 ( 6 ) : 3 2 4—3 2 6 . [ 3 ] 张卫华, 赵责芳, 刘贤臣, 等. 城 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相关 因
素分析[ J ]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 0 0 1 : 1 5 ( 5 ) : 3 2 7— 3 3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