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学习方略】(新课标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测评:第四单元测评(A)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四单元测评(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栖.息/哂.笑悄.然/翘.尾巴窗槛./挑拨离间.B.薄膜./模.样连累./打擂.台强.迫/呼天抢.地C.蛊.惑/酒盅.仆.倒/卷铺.盖效率./绿.林好汉D.穿梭./唆.使雾霾./打埋.伏挣.脱/对症.下药解析:A项分别读qī/shěn,qiǎo/qiào,jiàn/jiàn。
B项分别读mó/mú,lěi/lèi,qiǎng/qiāng。
C项分别读gǔ/zhōng,pū/pū,lǜ/lù。
D项分别读suō/suō,mái/mái,zhèng/zhèng。
答案:D2.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作为政府官员,要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但官商交往要,不能称兄道弟,更不能狼狈为奸。
(2)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求是问道,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追求的东西。
(3)及至事过境迁,文化传统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
A.相敬如宾处心积虑明日黄花B.彬彬有礼处心积虑朝花夕拾C.相敬如宾孜孜不倦朝花夕拾D.彬彬有礼孜孜不倦明日黄花解析:“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彬彬有礼”,文雅而有礼貌的样子;这里对象是官和商,所以不能用“相敬如宾”。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句中表达的是积极的意义,是褒扬的感情色彩,用“孜孜不倦”。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朝花夕拾”,早上开过的花晚上才来看,多理解为对往事的回忆;根据前面的“抱残守缺”可知后面与之对应的是“过时,守旧”的意义,故选“明日黄花”。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练习:单元综合测评4 第4单元+Word版含解析.doc

单元综合测评(四) 第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45412117】①会议开始,小刘被要求首先发言,他没有话说,却又必须发言,只好搜肠..刮肚..,讲了五分钟,便草草收场,下台休息去了。
②如今,我们见到很多学生出现成长危机,都是与错误的家庭教育休戚相关....,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有着高学历、高职位,有的还收入不菲。
③他的父亲从不棍棒相向,而是循循善诱....,用如春风化雨般的话语对他讲述为人之道、做事之理,这奠定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④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约30天后,于11月18 日安全返回,这标志着中国距离建成航天大国又近了一步,真是大快人心....。
⑤射击比赛开始,小刘第一个上场,他趴在那里,目不交睫....地盯着靶子,不慌不忙,一勾扳机,“叭”的一声,打出了九环的好成绩。
⑥艰苦创业时往往能够筚路蓝缕、克勤克俭;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就会疏于律己,不再朝乾夕惕....,而是用暮气取代朝气。
A.①③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②④⑤D[①搜肠刮肚:形容费尽心思。
②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
而本句讲的是因果关系,不是忧喜与祸福,应改为“密切相关”。
③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使用正确。
④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本句所言不是坏人坏事受到惩罚和打击,所以使用错误。
⑤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
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盯着耙子”与睡觉无关。
⑥朝乾夕惕:乾,勉力,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
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45412118】A.福建计划实现全省自考考籍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为自学考试者提供方便简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B.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推出《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系列节目,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6套

高一下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竭.力(jié)嚼.烂(jiáo)徘徊.(huí) 无垠.(yín)B.聒.噪(ɡuō) 广袤.(mào)召.唤(zhào) 纤.细(xiān)C.尾鳍.(qí) 踝.节(huái)夙.望(sù) 颤.栗(chàn)D.默契.(qiè) 脚趾.(zhǐ)汲.取(jí) 璀.璨(c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隐蔽漫游兴高彩烈众说纷纭B.厮打闪烁碧波荡漾与世隔绝C.碰壁磅礴各执己见神密莫测D.陡峭嬉闹冰雪消融朝气篷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①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________的。
②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________起来。
③________对幼小动物________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A.诞生组合无论/还是B.诞生结合无论/和C.诞辰组合无论/和D.诞辰结合无论/还是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B.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C.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 1 光年。
D.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图是巴西的一种由政府和公益组织联合构建的垃圾处理模式——“赛普利”(再生资源利用协会CEMPRE)模式对“赛普利”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流程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政府提供场地企业提供培训非政府组织提供设备共同组建拾荒者合作社B. 拾荒者合作社、资源化回收企业等机构与拾荒者签订劳务合同保证垃圾能够回收C. 居民将垃圾分类其中湿垃圾缴纳一定费用政府负责收集提供给资源化回收企业D. 干垃圾交拾荒者合作社由他们分类收集后提供给资源化回收企业进行最后处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基本能力图文转换要求学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化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是虚构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一丁点文字然后看图画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概括即可题干表述为“对‘赛普利‘模式的构建和运作流程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拾荒者合作社、资源化回收企业等机构与拾荒者签订劳务合同保证垃圾能够回收”说法错误资源化回收企业没有参与合同签订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②臣犹鹿也罗织之徒有如猎者苟须臣肉作羹耳A. 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B. 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C. 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D. 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①朝廷因为你是王室的至亲所以把这朝廷之外(平定叛乱)的大事委任给您实在凭此一决②臣就像一只鹿罗织罪名之徒就像是猎人参考译文魏元忠当初就志气倜傥故累年未能升调吐蕃频繁侵犯边塞分析遣将用兵的利害成致徐敬业占据扬州作乱武则天下诏魏元忠持符节监督他的军事行动而偏将雷仁智被徐敬业的先锋部队控败回师阻击李孝逸按兵不敢前进所以委任你姚军在外作战之事实在凭此一决忽然听说狂狡之徒作乱以等待祸首被诛灭的消息便辜负了世人的期望又有什么说法来逃避怯阵避敌(或拖延)之罪呢以立大功灾祸要来了便部署整顿士兵筹划进攻徐敬业的弟弟徐敬猷率领倒翼部队逼迫淮阴李孝逸惧怕腹背受敌李孝逸最终听从了他一举破敌皇帝曾从容地说“朝外认为朕是什么样的君主呢、康王、景帝那祥的君主?”魏元忠回答说“有的却死在草野”皇帝说“我刚要任用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陛下是知道的徒然叹息那一位而又舍弃这一位不久押往街市将要处斩特别免去死罪流放贵州先令人传呼魏元忠说“不知敕命虚实真假”缓缓等待宣读完敕命观者都叹服他面临极刑而神色不屈召入朝廷授任侍御史又遭到来俊臣陷害魏元忠再次回朝后魏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武则天曾问他“你接连遭受诽谤陷害?”魏元忠回答说“臣就像一只鹿只是需要臣的血肉做羹汤罢了臣又有什么罪过赏赐给他车马前后不断增加皇帝总要分赏他一部分【解析】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答案】A【解析】(1)A项由题目中“奉和”二字可知本诗为作者酬和之作是作者“见寄” 收到友人寄来的诗作后的回复所以“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答案】(2)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之情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解析】(2)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由于友人患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怅惘、遗憾之情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则是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体现出两人的深厚友情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宽慰友人的同时表达了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4.(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区块链技术打通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从而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B. 区块链的出现虽与虚拟货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区块链并不能和虚拟货币划等号C. 区块链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任何运用区块链进行活动的行为都是可以包容试错的D. 我国在区块链领域基础好、布局早、政策优、人才足、市场大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C【解析】5.(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2)文章全篇未写牡丹的盛开却铺写了牡丹的一次坠落场景请分析这个场景描写的作用5.(3)此文的视角和人称有些特别全篇无“我” 处处是“你” 这样的视角和人称的选择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A. 作者认为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理由是洛阳牡丹不仅奇美而且有传奇的身世只有在洛阳人们才能尽情欣赏到牡丹的绝世姿容B. 作者认为看花者没有欣赏到牡丹花开的辉煌灿烂也没有任何遗憾因为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看花者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C. 文题为“牡丹的拒绝” 其“拒绝”的表层原因为习性遵循花期和自然规律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个性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甘愿自己冷落自己D. 文章取材于真实的经历却又冲破“写真”的疆域说传闻、引佳句、驰骋想象“实”与“虚”水乳交融【答案】B【解析】(1)B项结合文本内容“惊愣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分析可知“也没有任何遗憾”错文本无据【答案】(2)①交代了作者喜欢牡丹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欣赏与赞美之情②渲染悲壮唯美的气氛凸显牡丹花落时的惊心动魄的美——高贵之美、个性之美、品位之美③与上文想象中的牡丹盛开的场景相呼应写出牡丹或盛开、或坠落生命都极其壮丽而热烈的风姿④为下文作者对牡丹生命品格的感悟和议论作铺垫【解析】(2)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角度作答铺写了牡丹的一次坠落场景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与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分析可知交代了作者喜欢牡丹的原因结合“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裏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分析可知渲染悲壮唯美的气氛结合“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分析可知与上文想象中的牡丹盛开的场景相呼应为下文作者对牡丹生命品格的感悟和议论作铺垫【答案】(3)①全篇化“我”为“你” “你”成为观察与描写、议论的视角和主体作者既可以观赏牡丹又可以自我审视②全篇处处有“你” “你”中有“我” 蕴含着作者观赏牡丹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感悟③作为第二人称“你”可以将读者带入文本情景与作者一同观赏、感悟牡丹之美产生共鸣【解析】(3)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注意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全篇无“我” 处处是“你” 这样的视角和人称的选择的好处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对话抒情便于感情交流有呼告效果增加感染力若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全篇处处为“你” 作者既可以观赏牡丹又可以自我审视结合文本内容“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分析可知蕴含着作者观赏牡丹的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你”可以将读者带入文本情景产生共鸣。
【推荐下载】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键入文字]
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
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础演练(18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嬉闹(xì)凋残(diāo)酣睡(hān)畏葸不前(xǐ)
B.嚼烂(jiáo)婀娜(ēnuó)广袤(mào)摇摇欲坠(duò)
C.踝节(huái)馥郁(fùyù)筵席(yán)一模一样(mú)
D.孵化(fú)嫩叶(nèn)束缚(shùfù)争妍斗艳(yán) 答案:C解析:A 项,嬉应读xī;B项,坠应读zhuì;D 项,孵应读f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得意洋洋荡漾配合默契自明得意
B.众说纷纭沐浴各书己见奄奄一息
1。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近人梁启超曾评一位诗人:“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这位诗人是谁呢?()A. 屈原B. 杜甫C. 岳飞D. 陆游【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诗歌的标题是《读陆放翁集》,本诗热烈赞赏了陆游诗歌中渴望建功立业、为国驱驰之志至老不衰的高昂格调;高度评价了陆游千古难遇的奇男子气概。
从“胡尘”二字可知,此诗所评价的诗人,其生活的朝代受到了少数民族侵略,故而排除A、B两项。
从“胸中十万兵”可知,此人未曾领兵打仗,排除C项。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2.(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2)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敌志屡挫,必思出奇困我,不若潜兵斫营,使彼昼夜不得休,可养吾锐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B.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C.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D. 有旨修郡城/规在告吏/抱文书入卧内/规力疾起曰/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答案】B【解析】根据文意,“吏”作“抱文书入卧内”的主语,二者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D;“帅事机宜董之郡城通判董之”,从结构上看,应该是两个并列的分句,“郡城”前应该断开,且“帅事”和“郡城”分别作这两个分句的主语,而谓语分别由两个主谓短语“机宜董之”“通判董之”充当,“机宜”和“通判”前要断开,排除C。
【推荐下载】新人教版必修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卷

[键入文字]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卷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必修3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18 分)
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或给加点的词注音。
(4 分)
①畏xǐ②qūn巡③须yú
④guō噪⑤xiáng 序之教⑥召唤
⑦纤细⑧锲而不舍
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4 分)
⑴《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
(2 分)
⑵《高老头》是巴尔扎克代表作之一。
它塑造了面条商高里奥和青年野心家
1。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三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 “苏”的音序是S “李”的音序是“L” “杜”的音序是“D”故选B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秋水》选自《庄子》庄子战国中期宋人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C. 沈从文的《边城》是我国“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它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D. 《一个人的遭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他于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故选B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项《柳河东集》的作者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的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 《李太白全集》的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T长短句》的作者辛弃疾号稼轩《杜工部集》的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故选D.4.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B.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十五国风(民间歌谣)大小雅(宗庙祭祀乐歌)周颂、鲁颂、商颂(宫廷乐歌)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D. 阴历每月十五日这天被称作“望” 十六日被称作“既望” 也就是“望之后”的意思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作“晦” 第一天称作“朔”【答案】C【解析】C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5.下列诗句与“科举馆”里展示的科举画面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③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④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A. ①放榜日②落第时③登科后④看榜日B. ①放榜日②登科后③落第时④看榜日C. ①登科后②落第时③看榜日④放榜日D. ①登科后②看榜日③落第时④放榜日【答案】B【解析】①句出自徐夤的《放榜日》其中“榜已悬”指放榜②句出自孟郊的《登科后》其中“春风得意”指考中得意③句出自常建的《落第长安》其中“耻”“失路人”指未考中的失意、羞愧④句出自刘沧的《看榜日》其中“兰省”即兰台指秘书省“列仙名”指名字公布在榜上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6.(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2)《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6.(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6.(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解析】(1)根据“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顾”“薇”的正确书写【答案】(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解析】(2)根据“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唯”“晖”的正确书写【答案】(3)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解析】(3)根据“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可推知答案注意“鹤”“载”“悠”的正确书写【答案】(4)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解析】(4)根据“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萋”“鹦”“鹉”的正确书写【答案】(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解析】(5)根据“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漠”“孤”的正确书写【答案】(6)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解析】(6)根据“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可推知答案注意“蓬”“塞”的正确书写【答案】(7)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解析】(7)根据“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镜”“结”的正确书写【答案】(8)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解析】(8)根据“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怜”“舟”的正确书写【答案】(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9)根据“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渐”“欲”的正确书写7.(1)班委会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 ________7.(2)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 ________【答案】品读百家经典品悟百味人生【解析】【答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本好书不仅会带给我们美好的阅读感受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滋润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今天让我们齐聚一堂亲近文学走进经典【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3)请结合材料分析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对人类有哪些重大意义A.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中继星传回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开启了人类月球探索的新篇章B. 由于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月球背面被认为是一片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的难得的宁静之地C. 在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5个月球地理实体被宣布以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词语命名D. 坚持对外开放合作是中国航天的一贯宗旨这一宗旨不仅体现在嫦娥二号任务上更体现在嫦娥四号任务上【答案】D【解析】(1)D项于文无据嫦娥二号国际合作和“不仅……更……”的逻辑关系在文中找不到依据【答案】C【解析】(2)A项信息错置降落相机应该是着陆器搭载的设备B项逻辑关系错误“只要……就……”使用不当D项信息错误原文为“分别提供10千克的载荷搭载机会”故选C【答案】(3)①第一次近距离拍摄并传回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②将在月球背面进行多项观测和研究帮助人类认识月球环境并为人类利用月背的优越天文观测条件开展宇宙天体研究提供可能③体现了国际合作在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中的优越性为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进一步开展数据共享、共同研究等合作项目拓宽道路提供了范例【解析】(3)根据原文“国家航天局称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同时还是我国对世界月球探测的又一贡献为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位置标准及基础数据”“除了数据共享、共同研究嫦娥四号任务还有不少国际合作的元素”等处进行分析概括体会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A安身立命黔驴之技无与伦比经久不衰B安身立命技高一筹精彩绝伦经久不衰C安家立业技高一筹无与伦比经久不息D安家立业黔驴之技精彩绝伦经久不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答案】B【解析】第一处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家立业安置家庭建立事业放在此处不合语境这里强调的是戏剧是靠故事二存在的应用“安身立命”第二处技高一筹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技术高人一等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此处是说讲故事的能力要强因此使用“技高一筹”第三处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此处没有比较之意因此使不恰当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这里强调的是这些名剧因故事讲得好而无比精彩美妙应用“精彩绝伦”第四处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这里强调的是那些格局虽经历很长时间依然很出名应用“经久不衰”综上应选B项【答案】C【解析】“不仅……或(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排除AD “汲取……精神”或“提供……精神”搭配不当缺宾语中心词“营养” 不合逻辑“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是为中国戏曲“提供营养” 而不是为中国戏曲的“汲取营养” 排除BD 故选C项【答案】D【解析】据语境并遵循主语一致原则所以后面先说“故事” 排除AB 这里是在强调“文学” 应是“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而非“戏剧是文学不可撼动的灵魂” 排除C 选D项答案(1)B(2)C(3)D10.(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10.(3)霍松林先生认为学术研究要做到“知能并重” 不做“两脚书橱” 他是如何做到“知能结合”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A. 霍松林认为“断代”的研究内容不能用“断代”的研究方法研究唐诗应注意它与唐前后诗歌的联系也要关注与今诗发展的关系B. 霍松林《论白居易的田园诗》一文指出中国田园诗发展有两条线索——“田家乐”与“田家苦” 白居易是后者的继承者和杰出代表C. 霍松林创作的《卢沟桥战歌》等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历史因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他被列入“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D. 霍松林古典文学研究成就斐然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答案】D【解析】(1)D项“是源于他大学本科阶段就具备的学者锐气和创新精神以及他的开阔的学术视野、坚持不辍的笔耕”以偏概全依据文中“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并且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就斐然”可知原因还包括其拥有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并将之运用到研究实践当中【答案】B【解析】(2)B项“这表明要想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就应努力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思路”曲解文意依据文中“学术研究要创新霍先生经常引用《南齐书·文学传论》的一句名言鼓励学术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他的研究重视资料的挖掘和阐释如对于《西厢记》的研究……”可知霍松林《西厢记》研究成就卓著表明古典文学研究要充分占有资料并深入挖掘阐释才能取得丰硕成果【答案】(3)①“知”的层面学术研究要有求真求是的态度有扎实的材料积累有雄厚的理论素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②“能”的层面学术研究要勇于创新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持续深入、不断写作要多方涉猎【解析】(3)作答此题应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尽量运用文中词句分条作答从文中“学术研究、著书立说必须求真求是甚至要敢冒风险”“学术研究需要理论支撑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学术研究还要有广泛的交流”等方面的语句可以具体阐释霍松林先生心中的“知能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来自太空的灭亡(美)菲尔·普莱特看起来宇宙生活相当平静,不是吗?白天,太阳有规律地发光;夜里,群星闪烁,令人安心。
这是梦幻。
整个宇宙都充满着危险、险恶的事物,它们相互冲撞争夺地位,都是为了将我们扫出地球表面。
幸运的是,它们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大——有多少你认识的人是被质子分解致死的?——但是,如果你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它们中的一个必定会消灭我们。
那么,是哪一个呢?在我们可能遭遇来自太空的灭亡的所有方式中,最有可能的是被小行星彻底消灭。
为什么?因为我们位于宇宙射击场,每天有100吨的物质射向我们。
不过,每隔数百年才会出现一个大吨位的,当这种大东西出现时,麻烦也就发生了。
如果你能问问恐龙,我想它们一定会让你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也认真对待了。
由一群科学家组成的B612基金会就致力于确保人类的命运不会以在未来的博物馆内陈列我们的骨骼而告终。
他们建议:不用核武器,而用航天器撞击危险的岩石,迅速移动它的位置,然后利用另一个航天器进行微调,并利用它的重力把这块石头拖进安全轨道。
这听起来像是科学幻想,但是,模型演示显示,这是我们拯救地球最好的办法。
对我们来说,太阳还挺重要。
没有太阳,我们会冻死。
可是,太阳也到中年了:年届45亿岁的太阳已经差不多耗尽燃料,若干亿年之后膨胀为红巨星,可以吞下水星,熔掉金星,把我们烤成美味脆饼。
甚至早在此之前——在不到一亿年——它就会热到足以升高我们的平均气温,导致温室效应失控,煮沸我们的海洋。
幸运的是,那是从今往后漫长时间内的事。
我会让我的曾曾曾曾曾N代曾孙去担心这件事。
黑洞是误解。
它们并未以行星和恒星的形式在星系中漫游,寻找可口的小吃,而是像数百亿其他恒星那样环绕银河系运行。
不过,其中一个有可能会漫游到过于接近我们的地方。
如果它做到了,就会破坏行星轨道,导致地球落进太阳或被甩进外太空。
黑洞不可能完全吞噬我们,但是考虑其他选择,也许相对有好处。
不过,请注意,任何大质量物质都会惹麻烦,其中包括平时常见的恒星,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鉴于发生这样的事可能需要数万亿年或更长时间,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游手好闲的黑洞。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一定会走到尽头,其中包括我们的宇宙本身。
它已经130亿岁了,不过,在一万亿年以后会发生什么呢?——物质本身也会土崩瓦解:长期以来被认为完全稳定的质子也许在约1039年后碎裂。
因此在那么遥远的未来,宇宙也许只不过是极其稀薄的电子和低能量光子雾,围绕永恒的虚无起伏。
虽然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那是如此遥远未来的事情,以致目前宇宙的年龄看上去就像蚊子翅膀的一击。
我们当然还有更需要迫切关注的事情。
若问我的建议,就是走出去,抬起头,享受阳光、月亮和恒星。
就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它们也许会永远存在……永远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1.根据文意,不属于作者预测的“来自太空的灭亡”的一项是()A.大吨位的行星撞击地球B.温室效应失控C.黑洞破坏行星轨道D.宇宙本身土崩瓦解解析B项,“温室效应”是太阳衰老所导致的地球环境现象,不属于“来自太空的灭亡”。
答案 B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模型演示显示,用航天器撞击危险的来袭大吨位行星,是解除行星袭击地球类灾难的最好办法。
B.由于B612基金会的科学家们秉着认真的态度,对行星撞击地球的现象进行了精心实验,认真研究,因此,人类的命运不会以在未来的博物馆内陈列我们的骨骼而告终。
C.我们平时常见的大质量的恒星接近地球,黑洞漫游到过于接近我们的地方,这两种事件对地球带来的麻烦有许多共同之处。
D.在我们可能遭遇来自太空的灭亡的所有方式中,最有可能的是被小行星彻底消灭,最不可能的是人类被质子分解致死。
解析A项,以偏概全,还需“利用另一个航天器进行微调,并利用它的重力把这块石头拖进安全轨道”;B项,他们“致力于”这项工作,但不一定能“确保”。
D项,“被质子分解致死”不属于“来自太空的灭亡”。
答案 C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是“来自太空的灭亡”发生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也是人类面对“地球末日”,能够笑傲苍穹、享受人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B.太阳变为红巨星后,会升高我们地球的平均气温,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失控,煮沸我们的海洋。
C.文中“我们当然还有更需要迫切关注的事情”,指的是不可预知的对人类构成更大威胁的来自太空的其他类型的灾难。
D.人们对黑洞的误解是,黑洞像恒星那样环绕银河系运行,不会接近地球,毁灭人类。
解析B项,这些现象在太阳变为红巨星前就会出现。
C项,“我们当然还有更需要迫切关注的事情”应该指的是眼前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事情。
D项,人们对黑洞的误解是认为它们“以行星和恒星的形式在星系中漫游”。
答案 A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
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
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
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达。
”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
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
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
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①名公之子,乃为起焉。
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
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
拂召翊问曰:“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曰:“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
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
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②,则自以不孤也。
”拂从翊言,遂不与之。
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
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
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
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
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觿人止之,翊曰:“视没不救,非志士也。
”遂俱饿死。
(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注①拂,暠之子。
②申甫,拂之子。
4.对下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季礼意.其子相也意:明白B.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屈:屈意C.不听则恐见.怨见:被D.翊举.上计掾举:举荐解析“意”应为“猜测”。
答案 A5.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刘翊重义守德的行为一组是(3分)()①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②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达③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④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⑤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⑤⑥解析①是对刘翊品行的概括,②⑥是刘翊所说的语言,并非行动。
答案 C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在一件关系种拂生死福祸的事情上帮了大忙,所以种拂要举荐刘翊为孝廉,但刘翊推辞了,正直的他耻于利用这种事来获取功名。
B.后来发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之多。
C.见人有难,能够没有私心,倾其所有予以帮助救济,即使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诠释了我们神传文化中讲的“舍生取义”。
D.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而不喜欢让人知道,不沽名钓誉,一直不肯接受朝廷的任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操守。
解析并非一直不肯。
答案 D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程夫人的权势很大。
她在帝的身边,不满足他们家就恐怕被他们怨恨,答应了他们家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怎么办呢?(2)又遇到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在路上窘困饥饿,刘翊不忍心丢下他,便将驾车的牛又杀了,用来解除这人的困乏。
参考译文刘翊,字子相,是颍川颖阴人。
家中世代产业丰足,经常救济他人而不愿他人报答。
刘翊有一次在汝南旅行:陈国有位叫张季礼的人要到远方赶赴老师的丧礼,不料遇上寒冰,车子坏了,所以停滞在道路上。
刘翊见到后说:“你千万要去参加丧礼,马上启程尽早到达。
”立即下车,将自己的车子给了张季礼,而且没有说自己的名字,骑上马便走了。
张季礼猜想他可能就是传闻中重徳重义的刘翊,事后他专程来到颍阴,想要将车子还给刘翊。
刘翊知道后关上门,让人说自己出去了,不同张季礼相见。
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称病卧床,不屈意接受朝廷的任命。
河南种拂到颍阴任职,举荐为功曹,刘翊认为种拂是名公的儿子,接受了举荐。
种拂清楚刘翊择时而出仕,非常的敬重他。
阳翟黄纲倚仗程夫人的势力,想要把山泽占为己有。
种拂召见刘翊,向他询问:“程夫人的权势很大,她在皇帝的身边,不满足他们家就恐怕被他们怨恨。
答应了他们家就是侵夺百姓的利益,怎么办呢?”刘翊说:“不把名山大泽作为封地,就是为了百姓。
郡守听从了他的要求,您就成为谄媚的人。
如果因此而遭受灾祸,你的儿子申甫,将会得到更多的人的关爱。
”种拂听从了刘翊的建议,于是没有给他。
接着,举荐刘翊为孝廉,刘翊没有接受举荐。
后来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
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
同乡及宗族人中贫穷的人家,死了就替他们筹备殡葬事宜,孀居或丧妻的就帮他们操办再嫁或再娶事宜。
汉献帝(刘协)迁都西京后。
刘翊被举荐为计掾。
这时贼寇非常猖獗,交通阻隔,很难通过。
刘翊就晚上出发,白天休息,终于到达长安。
皇帝下诏表彰他的忠诚、勤勉,特任命为议郎,调任陈留太守。
刘翊将自己手上持有的珍宝全部分给了他人,自己仅留下车马赴任去了。
出了函谷关几百里地后,刘翊发现一位士大夫病死在路旁,刘翊于是用自己的马换了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将死者收敛了。
走了一段路,又遇到以前认识的一个人在路上窘困饥饿,刘翊不忍心丢下他,便将驾车的牛又杀了,用来解除这人的困乏。
大家都曾劝阻他,刘翊说:“见死不救,这可不是有志之士。
”后来,刘翊同那些人竟然都饥饿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8~9题。
金人捧露盘·卢龙①怀古②(清)尤侗出神京,临绝塞,是卢龙。
想榆关、血战英雄。
南山射虎,将军霹雳吼雕弓③。
大旗落日,鸣笳起、万马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