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提高糖尿病患者棉签投放正确率
内分泌科品管圈PPT 提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正确使用率

琪
吕晓燕 8 16 大专 18 100 30 10 74
永
陆莉莉 7 14 中专 12 100 30 10 66
不
孔玲玲 10 20 中专 12 100 30 10 72
放
何亦红 20 40 中专 12 100 30
82
弃
石丹丹 6 12 中专 12 100 30
54
!!
平均
69.5%
安 琪 安 琪 永 不 放 弃 !!
!!
度 度度
主题选定
(一) 选题背景: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终生治疗的主要药物,胰 岛素注射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接受程 度及其治疗效果。
针头断裂
皮下硬结
安
琪
安
琪
永
不
/
放
弃
!!
低血糖昏迷
主题选定
(二)选题过程
主题评价题目
上级 可行 政策 性
迫切 圈能 性力
总分
圈能力改善计算表
序号
姓名
工作年资(A)
工作年 能力
限
值
学历改善能(B)
学历 能力值
主题改善能(C)
改善 能力值 能力
品管 圈经 验值
改善能 力
安
圈长 赵菁
5
10 大专 18 100 30
10 68
琪
其他 孙巍玲 2
4 本科 24 100 30 10 68
安
胡巧丹 4
8 本科 24 100 30 10 72
2、张德桂.胰岛素注射技术的研究现状.安徽医学, 2010 ,31(09):1133-1134 .
3、周海燕.自我注射胰岛素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华现代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了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常用工具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并对改善前后的运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8个月的活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执行率由改善前26.5%提高至改善后73.5%,达到了活动目标(67.6%),此外,圈员的QCC手法,发掘问题的能力,积极心均有明显的提高。
结论运用品管圈不仅使糖尿病患者掌握运动知识,形成了运动习惯提高了运动执行率,也使运动治疗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作用,同时还提升了护士的各方面能力。
标签:品管圈活动;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圈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我科于2012年10月成立“护糖圈”QCC小组,运用QCC手法对我科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善、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1 成立QCC小组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完成圈员的报名,因是第2期品管圈活动,圈名与圈徽不改,选出圈长1名、辅导员2名、圈员增至6人。
根据圈员的特点及能力分工。
活动主题定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
2 QCC的活动步骤2.1选定主题圈员通过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列成表,根据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项目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分汇总,分数较高者为急需解决问题,最后我们选定“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执行率”为此次活动主题。
选题理由: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运动的疾病,超80%的糖尿病患者与身体惰性有关[2]。
运动疗法形式多样,便于开展,费用低廉,提高血糖控制有效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长期服药和其住院的费用。
增加血糖控制的途径,增进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率的应用

品管 圈活动 在提高糖尿病患 者 自我血糖 监测依从率 的应 用
江幸钻 ,梁小敏 (广 州 医科 大 学 附属 第 二 医院 ,广 东 广州 510260)
1.2 方 法
1.2.1 成 立 品 管 圈 小 组 品 管 圈 由科 室 10名 护 士 组 成 ,由护 理 组 长 担 任 圈 长 ,负 责 对 活 动 进 度 进 行 统 一 管 理 和 统 筹 安 排 ,护 士 长 担 任 辅 导 员 ,负 责 对 整 个 质 量 活 动进 行 指 导 和监 督 ,圈 员则 参 与每 个 步骤 的实划 圈 员从 可 行性 、重要 性 、迫切 性 、 圈能 力 四 个方 面 进 行评 估 ,投票 ,最终 确 定主 题 “提 高 糖 尿 病 患 者 自我 血 糖 监 测 的依 从 率 ”,并制 定甘 特 图口 :第 1 ̄9周 选 定 主 题 、拟 定 活 动 计 划 、现 状 把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品 管 圈 活动 在 提 高住 院 患者 自我血 糖 监 测 依 从 率 的 应 用 效果 。 方 法 :通 过 品 管 圈 选 定 “糖 尿 病 患者 自 我 血 糖 监 测 的依 从 率 ”为 活动 主 题 ,对 病 区护 士 及 糖 尿 病 患 者 进 行 了现 状 调 查 ,设 定 目标 ,分 析 原 因 及 制 定 对 策 。 结 果 :通 过 品 管 圈 活动 ,与 干 预 前 后 比 较 ,糖 尿 病 患 者 自我 血 糖 监 测 依 从 率 明显 提 高 ,患者 自我 监 测 血 糖 频 率 明 显 改 善 ,由 原 来 自我 监 测 频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7-04T13:37:11.6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曾霞唐敏黄晓慧徐锐[导读] 提高了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团队凝聚力。
乐山市人民医院邮编:614000【摘要】为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开展品管圈活动(QCC),分析影响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的原因,找出真因,更新胰岛素注射操作流程,进行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制作胰岛素笔与笔芯使用匹配图,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从82.1%提高至97.2%,进步率达到18.4%;通过品管圈小组活动,提高了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胰岛素注射;正确率;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胰岛素注射装置、注射技术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环节[1]。
在我国,即使是医护人员,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面的认识也有限;对于如何规范胰岛素注射,中国的医生、护士和患者的认知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2],临床护士如不能正确认识该项治疗的重要性,不能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将会导致胰岛素注射不规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会对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产生误导,影响其血糖的有效控制,造成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胰岛素笔注射正确率的衡量指标以《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1版》中“胰岛素规范注射”为胰岛素笔注射的操作标准[1],为了切实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正确率,2017年1月~8月应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改善,取得了明显效果。
报道如下。
1 问题分析1.1 成立品管圈小组QCC小组由12人组成,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辅导员,1名副主任护师的护士长担任圈长,圈员10名,平均年龄33岁,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本科8人,专科4人。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中的效果分析

疗。
在治疗期间,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方法是: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每2 h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并嘱咐其在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持动作轻柔。
2)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各关节的旋转、屈伸、内收、外展等被动活动训练,3次/d[2]。
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后,指导其进行主动肢体活动训练。
在患者的肌力达到3级后,协助其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
在其肌力达到4级后,协助其进行上下台阶训练。
3)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病情。
4)护理人员对患者患侧肢体上的曲池穴、少海穴、昆仑穴、照海穴等穴位进行按摩,2次/d。
5)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刷牙、吃饭、如厕、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训练,以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1)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3]评价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3)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护理的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评分的比较与接受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FMA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
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ADL评分的比较(分,sx±)组别例数FMA评分ADL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康复组3028.36±8.2749.64±12.33a35.64±7.9372.65±13.93a 比较组3028.94±7.5940.68±10.82a34.82±8.1558.98±10.66a t值0.283 2.9920.395 4.268P值0.7780.0040.6940.000注:a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现担任护理工作岗位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项目,对造成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的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标识解决方式,对改善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
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一天的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以及准备胰岛素时间结果和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前对应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建立品管圈小组活动后,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情况,提高病房胰岛素笔的准备效率,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应用效果胰岛素是临床中用于治疗糖尿病疾病的有效药物,因此在内分泌疾病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利用,此类药物在我院是实施统一管理[1],全部使用病房统一配备的胰岛素笔作为注射工具,因此每次在完成注射治疗工作前,护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其治疗工作进行准备和完善,从而使得实际护理工作时间缩短,这对于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此我院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开展管理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品管圈活动管理效率。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项目,对造成病房胰岛素笔标识不规范的原因加以分析,进一步提出有效标识解决方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的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岁到44岁之间,平均年龄(31.92±7.00)岁。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统一协调活动开展。
然后各个护理人员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来完成品管圈管理工作[2]。
1.2品管圈小组活动内容第一,选定主题。
小组成员分别提出几个候选题目,然后每一个小组对提出的主题从政策依从性、重要性、可实践性等各个方面加以综合评价[3],最终确定适合的选题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解决的主要难题,选题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来说,提高病房胰岛素笔准备效率,可以使得胰岛素药物取用更加方便,同时其标识和存放工作开展也更加的安全合理和科学,通过开展有效率的管理活动,可以提升护理工作服务质量。
品管圈方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规范率的影响

·238·世界中医药2015 年 11 月第 10 卷(3)硬性接触镜片会在碰撞和用力挤压下发生碎裂,日间戴镜时避免碰撞,夜 间戴镜时尽可能平卧,避免外物接触眼睛。
发生镜片损坏或丢失后,应及时与验配 医师联系。
(4)镜片、镜盒、吸棒禁忌加热消毒。
(5)禁用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陈旧的无防腐剂的生理盐水及品质低劣的 镜片护理液及软性护理液保养镜片。
(6)禁用洗涤剂、肥皂粉等其他代用品清洁镜片。
禁用酒精、过氧乙酸等其他 代用品消毒镜片。
(7)镜片、镜盒、吸棒,须保存于干燥环境内,不可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如卫 生间等。
(8)在化妆之前配戴镜片,在取下镜片后卸妆。
尽量避免化妆品污染镜片。
(9)必须应用洁净的吸棒吸取镜片。
(10)在戴镜之前和摘镜之后,养成检查自己双眼的习惯,任何不适都须停戴, 及时来院就诊。
1.5 配后用药 (1)第 1 周抗生素眼液清洁结膜囊,1 天 3 次。
(2)第 2 周戴镜,常规晨起取镜后点抗生素眼液及金因舒,1 天 3 次,共 1 周。
(3)每晚点海露 5 分钟后戴镜,晨起点海露 5 分钟后取镜,夜间防止角膜干涩 可点海露 1-2 次。
日常眼干时也可点海露润眼。
1.6 定时复诊 初次戴镜者,应在配镜后 1 周、1 个月、3 个月和以后每半年定期来院复查,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来院复查。
2 常见护理疑问告知 作用:夜间睡眠时佩戴,早晨醒来取出,可以达到白天裸眼视力清晰,控制近 视作用。
材料:要注意轻柔操作,避免指甲或硬物划伤,用力挤压会碎裂,但在佩 戴过程中即使揉眼睛或受到外力撞击一般也不会碎在眼中。
可以确保佩戴在眼睛中 的安全。
有效期限 2 年,需要定期检查定期监测,2 年之后无论度数是否改变,一 定要更换镜片。
佩戴角膜塑形镜会让角膜发炎,炎症反应有四大表现:红、肿、热、 痛,通常佩戴隐形眼镜者感觉的不适症状,多是因为角结膜轻微损伤引起的异物感 或是过敏反应引起痒感,而不是炎症。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输液三签正确率

运用品管圈提高护士输液三签正确率【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输液三签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首先对目前输液三签的正确率进行为期4周的数据统计,按照品管圈的活动程序、步骤及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然后再进行为期4周的数据统计,对两次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姐妹更加团结,沟通、协调、合作能力都较前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输液三签;正确率【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69-0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为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
〔1〕近几年,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理人员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促进了护理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
〔2〕为了提高输液三签的正确率,我们将品管圈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在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品管圈的组成2014年3月,我科由不同职称和不同学历的8人自发组成了“品管圈”,其中包括辅导员1人、圈长1人及圈员若干,并对组员进行了分工,圈名为呼啦圈,同时设定了圈徽和圈歌。
2 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活动是采取戴明循环(Plan-Do-Check-Action,PDCA)即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的程序来进行。
〔3〕PDCA循环就是通过的不断解决问题、改善品质来实现阶梯式上升的过程。
〔4〕2.1 选定主题圈员根据自己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运用头脑风暴提出若干备选主题,圈员根据主题评价表选定本次最终主题。
评价方法是所有圈员依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评价项目对备选的4个主题进行1分、3分、5分打分,然后将分数求和、排序,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品管圈的活动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 16:30 6:30 13:30 19:00 21:30 9:00
频数(个) 累计频率(%)
目标设定思考
思考1: 提高患者棉签投放 正确率为正向描述指标?
品 管圈
科学而实际设定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
=75% +[(100% -75% )
标准值- 现况值) X 改善重点 X 圈能力] X 76. 7% X 圈能力]
累计频率 (%)
30.55% 55.49% 76.70% 87.25%
94% 98% 100%
改善前柏拉图
11:00 16:30 6:30 13:30 19:00 21:30 9:00
根据 1000
“20/80” 原理, 800
11:00
16:30 600 6:30
这三个时间 400
段占投放总
278
HOW WHERE
步
日期
骤项
目
主题 选定
计划 拟定
现状 分析
P 查找原因 确定主因
目标 设定
要因 解析
D 制定实施 整改计划
C 检查目标 执行情况
A 总结经验 推广标准
01 03 05 07 09 ~ ~ ~~~ 02 04 06 08 10
计划线
11
20
28
~
~
~
19
27
31
实施线
担当 方法 地点
应用品管圈提高糖尿病 患者投放棉签正确率
排序法选定主题
拟选主题 减少护理文件记录的缺陷 提高患者投放棉签正确率
11名护理人员打分总和 选定 (总分越小越重要)
29
18
√
减少护士被针器刺伤件数
32
提高护理人员对洗手依从性
25
强
1分>2分>3分>4分 弱
重要性
选题依据
科室棉签使用率高, 糖尿病患者每日监 测血糖7次
结合实际,预估设定目标值
100% 95% 90% 85% 80% 75% 70%
棉签投放正 确率, 75%
现状值
棉签投放正 确率, 90%
目标值
现状值 目标值
棉签乱扔原因分析鱼骨图(6M )
物品
感染性垃圾桶 标识不明确
感染性垃 圾桶相对少
方法
无人 追踪
操作流程 不够完善
棉 签
责任心 不够
护士
宣教 不到位
三、(C)检查目标执行情况
(一)有形成果确认
选取科室 3月20日—3月27日糖尿病患者 500人为研究 对象,7天内总计测血糖 3500人次。整改后,感染棉 签投放错误约为 280人次,投放正确率 92%。
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 目标达成率= 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 X100%=113%
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
人员因素——护士 操作流程不够完善
整改措施
进一步完善《采血 糖操作流程》 —— 由责任护士每次测 血糖前告知患者, 采血、按压后及时 将棉签投放感染性 垃圾桶中
此处放
《采血糖操作流程》 封皮照片
2
4
二、( D)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
人员因素——护士 责任心不强
工作繁忙督促不够 方法因素 无人追踪
整改措施
1
4 带血棉签属于医疗 废物,是感染潜在 因素,需规范投放
测糖后需用棉签按 压针眼,按压后棉 签易落到患者手中 2
3 部分患者意识不到 感染棉签危害性, 随意丢弃可能性大
选题意义
对
医
对 院 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科 室 对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患
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者
WHAT
WHEN (2016 年3月)
WHO
护士长定期培训感控知 识;不定期考核知识学 习情况,强化责任意识
成立棉签感控小组,健 全《棉签规范投放检查 考核办法》。形成护士 长、感控组长、责任护 士层层抓落实机制,工 作表现与绩效工资挂钩
二、( D )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
人员因素——护士 宣教不到位
整改措施
进一步完善《糖尿病 患者宣教制度》从入 院起,积极沟通患者, 教会患者感染垃圾分 类;利用每周糖尿病 讲座等机会,强化认 识
感染知 识缺乏
走廊 距离远
工作繁忙 卫生 督促不够 习惯差
人员
依从性强
患者
环境
保洁有时 不够到位
乱 扔
主因 次因
二、( D )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
物品因素
感染性垃圾桶 标识不明确
整改措施
将感染性垃圾桶放 到大厅采血糖就近 位置,并用醒目文 字标识——“棉签投 放处”&“黄桶内勿 放生活垃圾”
二、( D)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
错误次数 76.7%,作 200
为重点改善
0 0.00%
30.52527%
55.49% 193
76.70% 96
87.25% 62
94.07% 35
97.91% 19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思考2:
圈能力评估计算?
若11名护士 打分求平均
圈能力=(圈员平均分/5) X100%
思考3: 不如实实在在 预估设定目标值
有瑕疵!
5分>4分>3分>2分>1分
护理人员自评能力分存在偏差!
如,平均分为3分,圈能力60%, 目 标值为86.4% ;平均分为5分(满分 ), 圈能力80%,目标值为94.2%
进步率=
改善前数据
X100%=22.7%
有形成果直观比较(
85%
80% 75%
棉签投放正 确率, 75%
70%
整改前
棉签投放正 确率, 90%
目标值
棉签投放正 确率, 92%
整改后
实际提高 22.7%
现状 分析
棉签投放错误次数统计情况表
各时间段棉签 投放错误次数
11:00 16:30 6:30 13:30 19:00 21:30 9:00
频数 (个)
278 227 193 96 62 35 19
累计频数 (个)
278 505 698 794 856 891 910
频率 (%)
30.55% 24.95% 21.21% 10.55% 6.81% 3.85% 2.09%
P 全员 排序法 办公室 D
全员 甘特图 办公室 C A
全员 表格法 全科室 活
全员 柏拉图 办公室 动
全员 直方图 办公室 步 骤
全员 鱼骨图 办公室 甘
全员
全科室 特
图 直方图、柏 全员 拉、雷达图
全科室
全员
办公室
一、(P )现状分析、查找原因、确定主因
我们选取了科室 3月2日—3月8日糖尿病 患者520人为研究对象,每人每天测量 血糖7次,7天内总计测血糖 3640人次, 测糖后用棉签按压 3640次。在未进行整 改干预前,初步统计了测后将感染棉签 投放错误次数约为 910人次,即,投放正 确率为(3640-910 )/3640 =75%,各时间 段(7次测量)具体投放错误次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