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概述-精品
合集下载
心理学-人格概述.

人格
内容提要
人格概述 人格结构 人格评价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人格概述
人格及其相关概念
1、人格(Personality) 指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 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主要内容。 2、气质(Temperament) 指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3、性格(Character) 指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人格研究的范式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及社会认知理论等
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G. Allport)的人格理论
1、人格结构是个体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 2、特质是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 3、特质使个体行为具有一致性。 4、主要有三种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刺激条件 做演讲 参加聚会 参见陌生人 遇到熟悉的人 还一本侦探小说 特质 (中介变量) 羞怯 反应 回避-退缩 脸红 记忆缺失 沉默 笨拙的姿态 很少目光接触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16PF) 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量(MMPI) 4、五因素人格问卷(NEO PI) 5、罗夏墨迹测验(RIT) 6、主题统觉测验(TAT)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遗传的作用 环境的作用
1、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 2、家庭环境 3、学校教育 4、社会阶层 5、社会文化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起源特性、可塑性、社会价值等 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 人格是气质特点与性格特征的融合; 人的性格特征往往会显示出气质的鲜明色彩; 气质影响着性格形成的倾向性和速度; 性格影响气质,使气质属性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 3、人格的独特性 4、人格的社会性
内容提要
人格概述 人格结构 人格评价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人格概述
人格及其相关概念
1、人格(Personality) 指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 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主要内容。 2、气质(Temperament) 指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3、性格(Character) 指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人格研究的范式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及社会认知理论等
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G. Allport)的人格理论
1、人格结构是个体行为的关键决定因素。 2、特质是人格的框架和个性的根源。 3、特质使个体行为具有一致性。 4、主要有三种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刺激条件 做演讲 参加聚会 参见陌生人 遇到熟悉的人 还一本侦探小说 特质 (中介变量) 羞怯 反应 回避-退缩 脸红 记忆缺失 沉默 笨拙的姿态 很少目光接触
1、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量(16PF) 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3、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量(MMPI) 4、五因素人格问卷(NEO PI) 5、罗夏墨迹测验(RIT) 6、主题统觉测验(TAT)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遗传的作用 环境的作用
1、产前环境与出生过程 2、家庭环境 3、学校教育 4、社会阶层 5、社会文化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起源特性、可塑性、社会价值等 2、气质与性格的联系 人格是气质特点与性格特征的融合; 人的性格特征往往会显示出气质的鲜明色彩; 气质影响着性格形成的倾向性和速度; 性格影响气质,使气质属性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 3、人格的独特性 4、人格的社会性
第三章 人格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 120-140为最优秀, 100、110、120为优秀, 90-100为常才, 80-90为次正常, 70-80为临界正常, 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 50-60为愚鲁, 20-25为痴鲁, 25以下为白痴。
二.能力的类型差异 三.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四.能力发展与年龄变化
(三)气质的分型
(一)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
感受性。 1. 感受性。对内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 耐受性。接受刺激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承受力。 2. 耐受性 反应敏捷性。 3. 反应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 4. 可塑性。据外界变化调节自己适应环境的难易程度。 可塑性。 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强弱与情绪外观的强烈程度。 5. 情绪兴奋性 倾向性。 6. 倾向性。心理活动、言语和动作反应的内外倾向性。
动
主导
机
从属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内容:
生理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 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 饥饿--与胃壁收缩有关;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 饥饿 与下视丘的神经中枢有关 渴--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性--与性的需要为基础;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
(二)人格的组成
人格倾向: 人格倾向: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人对现实的态度,
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 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 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体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 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人格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 人格特征:
兴趣的品质
人 格 概 述

(四)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高级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 的人所特有的,没有社会化,个体无法获得价值观和自我观念等人格特征,也 无法形成人格。 人格是社会化的内容,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 (五)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正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就是命 运”。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人格 功能发挥正常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人的生活与成败;当人格功能失 调时,就会表现出懦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人格的定义
来源:人格,personality,起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指
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要随角色的不同而改变。 “人格”有两层含义: 一是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
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 二是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
如性情急躁,喜怒行之于色; 慢条斯理,难得发火; 活泼好动,善于交朋友; 喜欢独处,安静,且少言寡语。
2.气质类型
(1)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又称不可遏止型或战斗型。情绪发生迅速,消失得 也快,爆发力好。性格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精力旺盛,工作热情高,但有 时缺乏耐心;智力活动灵敏有力,但理解问题容易粗枝大叶。勇敢果断但容易冲动;行 动利落而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三、人格的组成结构
理想 信念
需要 动机
世界观
个性倾向 性因素
个性倾向 性因素
能力
性格
气质
人的心理由此具有差异性
(一)气质
1.气质的含义 气质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这些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 过程发生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 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 、灵活性及指向性(内向、外向等)等方面。 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等。
人格基本概述

判定方法:
• 如果某一栏得分超过20分,其他三栏得分较低,则 为典型的该气质;
• 如果这一栏在20分~10分之间,其他三栏得分较低, 则为一般气质。
• 如果有两栏的得分显著超过另两栏的得分,而且分 数比较接近,则为两两混合型气质。
• 如果一栏的得分低,其他三栏都不高,但很接近, 则为三种气质的混合型。
有一项关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调查表明:
• 大学生中混合型气质多于单一型气质。总的趋势是多血质类型 人数最多,共占56.32%;其次为粘液质,占24. 18%;再次为 胆汁质,占13.74%;抑郁质类型最少,占5.77%。
• 文理科大学生四种气质分配的差异是:理科大学生属于粘液质 的比文科大学生多;文科大学生中属于胆汁质、多血质、抑郁 质的多于理科大学生。
计算方法:
(1)把每题按下面题号相加,计算各栏总分。 • 胆汁质:2, 6, 9, 14, 17, 21, 27, 31, 36, 38, 42, 48, 50, 54, 58 • 多血质:4, 8, 11, 16, 19, 23, 25, 29, 34, 40, 44, 46, 52, 56, 60 • 粘液质:1, 7, 10, 13, 18, 22, 26, 30, 33, 39, 43, 45, 49, 55, 57 • 抑郁质:3, 5, 12, 15, 20, 24, 28, 32, 35, 37, 41, 47, 51, 53, 59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体育活动,或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如一的态度。 50.和周围人们的关系总是相处不好。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的诗歌,我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我“出语伤人”,可我并不觉得这样。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清楚。 57.喜欢有条理而不甚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常使我失眠。 59.老师讲新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以后就很难忘记。 60.假如工作枯燥无味,马上就会情绪低落。
九型人格知识总结

九型人格知识总结
九型人格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将人们的个性分为九个不同的类型。
每个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行为模式。
下面是对九型人格的概述:
1. 完美主义者(完美型)- 这种类型追求完美和秩序,注重细节和规则,但可能会过于苛求自己和他人。
2. 慈善家(助人型)- 这种类型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需求,但可能会牺牲自己的需要,变得依赖他人的认可。
3. 达成者(成就型)- 这种类型追求成功和成就,具备高度的自我驱动力,但可能会过分追求工作和成就,导致忽视其他重要的领域。
4. 艺术家(艺术型)- 这种类型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直觉,但可能会过度沉浸于情感中,感到孤独和失落。
5. 观察者(思考型)- 这种类型喜欢独处和思考,喜欢积累知识和发现事物的真相,但可能会过分独立和追求理性,与他人关系较为冷漠。
6. 忠诚者(忠诚型)- 这种类型关注安全和稳定,对于意外和不确定性感到不安,但可能会过分依赖他人的指导和意见。
7. 实行家(活跃型)- 这种类型乐观开朗,寻求变化和刺激,但可能会不愿面对痛苦和困难,逃避问题。
8. 领袖者(挑战型)- 这种类型具有领导才能,喜欢掌控和支配,但可能会变得过于强势和冲突性。
9. 和平者(和谐型)- 这种类型温和友善,关注和谐与合作,
但可能会逃避冲突和面对现实。
以上是对九型人格的简要总结,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了解和认识九型人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有效的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 人格

1、形容词列表、气质与性格的概念 2、气质与性格的生理基础 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4、气质的作用 5、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6、性格的形成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概念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表现于个体心理活动的外部动
力特征 气质的天赋性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独特的感性特
精品文档
第三节 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 二、投射测验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精品文档
一、自陈量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精品文档
二、投射测验
1、罗夏克墨汁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精品文档
三、情境测验
1、性格教育测验 2、情景压力测验
精品文档
四、自我概念测验
征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生理基础
气质的类型说 性格的类型说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2、气质与性格的相互联系
精品文档
气质的作用
气质对人格的影响(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与职业的关系 气质与教育工作 气质与身心健康
精品文档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第十二章 人格
精品文档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心理特点
精品文档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 代表剧中的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的心理。心理学沿用其含义, 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 的表现。
精品文档
性格的形成
机体状况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 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概念
1、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表现于个体心理活动的外部动
力特征 气质的天赋性 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2、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稳定的独特的感性特
精品文档
第三节 人格测验
一、自陈量表 二、投射测验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精品文档
一、自陈量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精品文档
二、投射测验
1、罗夏克墨汁测验 2、主题统觉测验
精品文档
三、情境测验
1、性格教育测验 2、情景压力测验
精品文档
四、自我概念测验
征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生理基础
气质的类型说 性格的类型说
精品文档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2、气质与性格的相互联系
精品文档
气质的作用
气质对人格的影响(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气质与职业的关系 气质与教育工作 气质与身心健康
精品文档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第十二章 人格
精品文档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心理特点
精品文档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 代表剧中的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的心理。心理学沿用其含义, 把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的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都看作是人格 的表现。
精品文档
性格的形成
机体状况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 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人格概述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 在西方,个性即狭义的人格,人格(personality) 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希腊戏 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 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
◆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包含的内容?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整体性(复杂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功能性
5、自然性与社会性
二、人格的类型
(一)荣格的心理学人格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 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有两 种指向,称此为定势。一种定 势指向个体的内在世界,称内 倾;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 称外倾。
内向
安静、富于想象、爱思考、退缩、 孤僻、冷漠害羞、防御性、缺乏自 信、自我欣赏、对社会不感兴趣、 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爱交际、活跃、开朗、 自信、冒险、坦率、随和、 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 都很感兴趣,易适应环境变 化。
外向
(二)斯普兰格的社会人格类型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们社会 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分为6种 人们心中对“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定位 分类: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 权力型、宗教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分类并非依据归纳的结果, 而是从文化价值中演绎而得的。
一、人格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 在西方,个性即狭义的人格,人格(personality) 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希腊戏 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 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
◆人格是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包含的内容?
(二)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2、整体性(复杂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功能性
5、自然性与社会性
二、人格的类型
(一)荣格的心理学人格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 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有两 种指向,称此为定势。一种定 势指向个体的内在世界,称内 倾;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 称外倾。
内向
安静、富于想象、爱思考、退缩、 孤僻、冷漠害羞、防御性、缺乏自 信、自我欣赏、对社会不感兴趣、 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爱交际、活跃、开朗、 自信、冒险、坦率、随和、 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 都很感兴趣,易适应环境变 化。
外向
(二)斯普兰格的社会人格类型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们社会 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分为6种 人们心中对“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定位 分类:理论型、经济型、艺术型、社会型、 权力型、宗教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分类并非依据归纳的结果, 而是从文化价值中演绎而得的。
人格概述

(一)自陈量表
自陈量表也称人格量表 (personality inventory): 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 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在人格理论上遵从特质论的。
(一)自陈量表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
内容包括:健康状态、情绪反应、 社会态度、心 身性症状、家庭婚姻问题等26类题目。 用途:可鉴别强迫症、偏执狂、精神分裂症、抑 郁性精神病等。 题目举例如下:
两种气质学说比较:
血液—多血质:快乐,好动 粘液—粘液质:缺乏感情,行动迟缓 黄胆汁—胆汁质:易怒,易兴奋 黑胆汁—抑郁质:悲伤,易哀愁
3、气质特点
先天性 无好坏之分 具有一定可塑性 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 就水平
(二)性格(Character)
1、性格定义
性格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 的态度,并表现在其言行中。
16PF部分题目:
50.早晨起来,我常常感到疲乏不堪: (1)是的; (2)介于(1)(3)之间; (3)不是的。 51.如果待遇相同,我愿做: (1)森林管理员; (2)不一定; (3)中小学教员。 52.每逢年节或亲友结婚时,我: (1)喜欢赠送礼品; (2)不太确定; (3)不愿相互送礼。 53.本题后面列举的三个数字中,哪下数字与其他两个数字不类同: (1)5; (2)2; (3)7。 54.猫和鱼就象牛和: (1)牛奶; (2)牧草; (3)盐。 55.我在小学时敬佩的教师,到现在仍然值得我敬佩: (1)是的; (2)不一定; (3)不是的。 56.我觉得我确实有一些别人所不及的优良品质: (1)是的; (2)不一定; (3)不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区别式定义。M.Schoen认为, “人格是习惯、 倾向和情操整体或统一发挥作用的组织系统,而 这些习惯、倾向和情操则是区别于群体中任何一 个成 员而 不同于 其他 任何成员的特征”。
(6)操作性定义。R.B.Cattell 把人格说成是“对个 体所参与事件可预测的行为”。
4. 人格心理学家G.W. Allport的人格定义
5.与人格有关的一些概念
(1)个性。心理学把它理解为人格的同义词,在 日常用语中略有不同。
(2)性格。性格是人格最鲜明的表现,常与人格 混淆。性格实际上是表现人格中对现实的稳定 态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3)气质。气质是人格最明显的生物特征。它是 人格中生来就有的典型而稳定的行为动力特征, 它使个体行为染上独特的色彩。
提出,独特性应理解为 “ 许多变量上的一个 横断交叉点”。他们的研究方法以实验和测量 为主。
再见
THANK YOU!
人格概述-精品
人格心理学(1)
ψ
人格心理学概述
关于人格的概念 人格的基本特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格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人格的概念
1.什么是人格,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面具) 《三字经》有“性相近,习相远”之说 孟子和荀子的“性善”与“性恶”之争 《黄帝内经》有“阴阳二十五人”之说 刘劭著《人物志》提出对人要 “观其感变以 审常度” , 他把人分为圣贤、豪杰、傲荡、拘 慎四类。1937年,J.K.Shryoch将它介绍到美国。 希波克拉底早就把人分四为种类型
G.W. Allport对人格作了近30年的研究,提出一 个颇具影响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 定人对环境适应的行为的独特性。
奧尔波特关的人格定义说明了三点意思:
(1)人格是心身倾向、特性和反应的统一体,具 有独特性;
(2)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 的;
(3)不是单纯的行为反应,而是制约各种活动的 动力系统,是人对环境适应的行为方式。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1.研究人的个别差异
研究差异并不是排除对共性的研究;研究差 异是从个体整合的整体出发;研究差异强调的 是人格内部的稳定性。
2.探讨人格的发展规律
人格的动力是什么;人格如何发展的,发展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控制或改变它的发展。
3.探索人格研究结果的应用问题
人格的预测和评估;人格的改造与重塑;帮 助人们建立健全的人格。
•人格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人格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两条途径;不同的研 究途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途径一:强调研究人格的特殊规律
遵循这一途径的研究者十分重视以个案、传 记、会谈和作品分析等方法取得研究资料,强 调个体化的分析。
途径二:强调研究人格特点的共同性
遵循这一途径的研究者认为,一切人格的独
特性均可排列于“量的系统”。如H.J.Eysench
J.T.MacCurdy提出的定义是“多种模式(兴趣) 的一种整合,而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 一种特殊的个体倾向”。
(3)层次式定义。W.McDougall提出,人格是“倾向 性的层次,通常以统一的或综合的原理行事”。
(4)适应性定义。E.J.Kempf 把人格解释定义为 “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 的综合”。•人格的本特点1.复合性(整体性)
表现人格结构的多层次、多侧面,是由各种 心理特征整合构成的综合整体。
2.差异性
表现人格的独特性,各种心理特征在不同个 体身上结合构成的不同模式和表现强度。
3.相对稳定性
表现人格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变化缓 慢而不明显,须长时间方见变化效果。
4.可变性(可塑性)
2.人格成为多学科解释的对象
哲学从人的本性方面解释人格。 马克思认为,人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本质是它的阶级性。 伦理学则从品格方面解释人格。 人们常说,某人人格高尚,某人人格低下。 这就是伦理的解释。康德认为,人格把人的崇 高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理学某种生物特征划分人格类型。 如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学说
3.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人格的定义甚多,从心理学角度可归为6类:
(1)罗列式定义。最有代表性的是M.Prince的定 义:人格是 “ 个体各种先天的生物性冲动、 趋向、欲求和本能的倾向及从经验中获得的倾 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式定义。H. C. Warren 把人格定义为 “个人整体行为的一般组织或模式”。
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的生理、心理 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可引起人格的变化。
5.生物制约性
人是生物个体,神经系统的发展必然要受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作为个体内在心身系 统的动力组织的人格,当然会受到这种因素 的制约。
6.社会制约性
人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成员,而社会属 性则是人的本质。这种本质的属性必然成为 制约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
(6)操作性定义。R.B.Cattell 把人格说成是“对个 体所参与事件可预测的行为”。
4. 人格心理学家G.W. Allport的人格定义
5.与人格有关的一些概念
(1)个性。心理学把它理解为人格的同义词,在 日常用语中略有不同。
(2)性格。性格是人格最鲜明的表现,常与人格 混淆。性格实际上是表现人格中对现实的稳定 态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3)气质。气质是人格最明显的生物特征。它是 人格中生来就有的典型而稳定的行为动力特征, 它使个体行为染上独特的色彩。
提出,独特性应理解为 “ 许多变量上的一个 横断交叉点”。他们的研究方法以实验和测量 为主。
再见
THANK YOU!
人格概述-精品
人格心理学(1)
ψ
人格心理学概述
关于人格的概念 人格的基本特点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格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人格的概念
1.什么是人格,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面具) 《三字经》有“性相近,习相远”之说 孟子和荀子的“性善”与“性恶”之争 《黄帝内经》有“阴阳二十五人”之说 刘劭著《人物志》提出对人要 “观其感变以 审常度” , 他把人分为圣贤、豪杰、傲荡、拘 慎四类。1937年,J.K.Shryoch将它介绍到美国。 希波克拉底早就把人分四为种类型
G.W. Allport对人格作了近30年的研究,提出一 个颇具影响的人格定义:
人格是个体内在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 定人对环境适应的行为的独特性。
奧尔波特关的人格定义说明了三点意思:
(1)人格是心身倾向、特性和反应的统一体,具 有独特性;
(2)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 的;
(3)不是单纯的行为反应,而是制约各种活动的 动力系统,是人对环境适应的行为方式。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1.研究人的个别差异
研究差异并不是排除对共性的研究;研究差 异是从个体整合的整体出发;研究差异强调的 是人格内部的稳定性。
2.探讨人格的发展规律
人格的动力是什么;人格如何发展的,发展 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控制或改变它的发展。
3.探索人格研究结果的应用问题
人格的预测和评估;人格的改造与重塑;帮 助人们建立健全的人格。
•人格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人格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两条途径;不同的研 究途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
途径一:强调研究人格的特殊规律
遵循这一途径的研究者十分重视以个案、传 记、会谈和作品分析等方法取得研究资料,强 调个体化的分析。
途径二:强调研究人格特点的共同性
遵循这一途径的研究者认为,一切人格的独
特性均可排列于“量的系统”。如H.J.Eysench
J.T.MacCurdy提出的定义是“多种模式(兴趣) 的一种整合,而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 一种特殊的个体倾向”。
(3)层次式定义。W.McDougall提出,人格是“倾向 性的层次,通常以统一的或综合的原理行事”。
(4)适应性定义。E.J.Kempf 把人格解释定义为 “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 的综合”。•人格的本特点1.复合性(整体性)
表现人格结构的多层次、多侧面,是由各种 心理特征整合构成的综合整体。
2.差异性
表现人格的独特性,各种心理特征在不同个 体身上结合构成的不同模式和表现强度。
3.相对稳定性
表现人格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变化缓 慢而不明显,须长时间方见变化效果。
4.可变性(可塑性)
2.人格成为多学科解释的对象
哲学从人的本性方面解释人格。 马克思认为,人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本质是它的阶级性。 伦理学则从品格方面解释人格。 人们常说,某人人格高尚,某人人格低下。 这就是伦理的解释。康德认为,人格把人的崇 高性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理学某种生物特征划分人格类型。 如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类型学说
3.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人格的定义甚多,从心理学角度可归为6类:
(1)罗列式定义。最有代表性的是M.Prince的定 义:人格是 “ 个体各种先天的生物性冲动、 趋向、欲求和本能的倾向及从经验中获得的倾 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式定义。H. C. Warren 把人格定义为 “个人整体行为的一般组织或模式”。
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的生理、心理 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可引起人格的变化。
5.生物制约性
人是生物个体,神经系统的发展必然要受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作为个体内在心身系 统的动力组织的人格,当然会受到这种因素 的制约。
6.社会制约性
人是自然实体,又是社会成员,而社会属 性则是人的本质。这种本质的属性必然成为 制约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