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精品课件

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 叫着:“妈妈, 妈妈!”
好孩子,你们已经 长成青蛙了,快跳 上来吧!
第六自然段--尾巴不见了
1.最后小蝌蚪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蝌蚪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 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 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总结与练习
填一填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快活)地游来游去。 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又过 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没过多久,它的尾 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青蛙 )。
第二自然段--长出了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 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你们到那边 去找吧!
鲤鱼阿姨,我们的 妈妈在哪里?
认一认
迎 yínɡ
你还能想到哪些关于“迎”的词语?
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 就迎上去……
看图说一说“迎上去”是什么意思?
连一连
大大的 长长的 碧绿的 雪白的 黑灰色的
身子 脑袋 尾巴 衣裳 肚皮
小蝌蚪的尾巴为什么会消失?
你可别小看这条尾巴哦,它对于小蝌蚪来说可是很重要 的。这条长尾巴除了能帮助小蝌蚪游泳外,还是小蝌蚪的食 物仓库呢!
原来,刚出生的小蝌蚪不容易找到食物,很容易饿死。 这时,就要靠它们那条长尾巴来“救命”啦。小蝌蚪的尾巴 里储存着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要摄取的各种营养物质,小蝌 蚪可以依靠吸收其中的营养慢慢长大。当那条长尾巴里的营 养物质消耗殆尽时,尾巴就消失了,而小蝌蚪也换上了浅绿 色或褐黄色的“外套”,“长成大人”啦。
肚子、肚皮、牵肠挂肚
皮尺、皮肤、皮衣、少皮无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蝌蚪找妈妈》是⼀篇富有童趣的课⽂。
⼀群天真活泼的⼩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青蛙,并帮助妈妈⼀起捉害⾍。
教材图⽂结合,适宜⼉童阅读。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课《⼩蝌蚪找妈妈》课⽂ 池塘⾥有⼀群⼩蝌蚪,⼤⼤的脑袋,⿊灰⾊的⾝⼦,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蝌蚪游哇游,过了⼏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鲤鱼捕⾷,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蝌蚪游哇游,过了⼏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眼睛,披着绿⾐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蝌蚪游哇游,过了⼏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只⼤青蛙,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肚⽪,⿎着⼀对⼤眼睛。
⼩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看,笑着说:“好孩⼦,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蹬,向前⼀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惠珍、盛璐德,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课《⼩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3个⽣字和由⽣字组成的新词。
认识3个新字。
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法。
2.理解课⽂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观察、思维和表态能⼒。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的能⼿,要保护青蛙。
4.分⾓⾊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难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蝌蚪贴图、⽣字卡⽚、⼩⿊板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创设情境,导⼊课题。
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字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这些生字词造句。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朗读实验。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准确认读生字词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反复领读、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句和练习来逐步引导。
-情感态度的内化: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内化为学生的个人品质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设计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3.语文知识点讲解: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课后习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感知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探究能力:在小组讨论、分享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小蝌蚪、妈妈、长、尾巴”等,以便于学生在朗读和理解课文时能够流畅地进行。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 教学课件

感到小蝌蚪非常 快活,在水里自
由自在。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用快活地语气读 一读第一自然段
小蝌蚪第一个 遇见了谁?
鲤鱼阿姨
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圈出本课生字,
用“
”画出描写小蝌蚪和鲤鱼
阿姨的对话。
鲤鱼阿姨, 我们的妈妈 在哪里?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你们到那边 去找吧!
科学小知识
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天能捕食70 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 动六至八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 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
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点击打 开视频
听故事,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第二步:读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用“ ”圈出要求会认的字,用“ ” 标出要求会写的字,并给段落标上序号。
下面部分是“见” 要写得舒展
评价标准
书写正确 ★ 书写规范 ★ 书写整洁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 小朋友,了解到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过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 小蝌蚪找妈妈课前预习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 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3 1
6 2
4
5
读一读
táng
池塘
yíng
迎 上去
dǐnɡ
头顶
nǎo dài huī
bǔ
脑袋 灰色 捕食
ā yí kuān
guī
阿 姨 宽 嘴巴 乌龟
pī
披着
gǔ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优质课件(共107张PPT)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 连忙追上去,叫着:
妈妈,妈妈!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 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 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 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为什么会叫乌龟“妈妈”?
因为鲤鱼阿姨告诉小 蝌蚪它的妈妈是四条腿, 宽嘴巴,所以错把乌龟当 成自己的妈妈。
1 小蝌蚪找妈妈
导入一 导入二 导入三
初读课文
认真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在每 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然后 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
独立生活
不怕困难
鲤鱼阿姨 一只乌龟
勤动脑
小朋友们,假如你在商场里面和爸爸 妈妈走散了,你要怎么办呢?同学之间交 流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这篇课文不仅告诉我们蝌蚪变成青蛙的 成长过程,还告诉了我们应该学会独立生活, 遇到困难要多思考、多动脑 。
小 长后腿
蝌 蚪
长前腿
学会独立
找 妈
尾巴变短
主动探索
妈 尾巴消失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 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 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 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预习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小青蛙
我是一只小青蛙, 我是一只小青蛙,
我有一张大嘴巴, 前腿短来后腿长,
两只眼睛长得大, 田里住来水上爬,
看见害虫,
看见害虫,
我就一口吃掉它; 我就一口吃掉它。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披. 着碧绿的衣裳 露. 着雪白的肚皮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0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它的文章语言优美、画面形象、情节生动,很合适低年级同学的学习知道。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鉴戒,下面作者精心准备了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1《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诵训练的好材料。
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爱好。
根据低年级孩子独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摸索,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我在读课文前第一给他们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让他们自己读题质疑。
让他们在读书中寻觅问题的答案。
如教学本课时,出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感想。
孩子们争先恐后表明之后,我顺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为何要找妈妈?他们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呢?我们赶忙来读读课文吧!”孩子们的爱好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
以爱好为条件,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觅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成效非常明显。
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诵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鼓励的效用是无穷的。
在获得成功发觉的同时,孩子们常常又会发觉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诵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浏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讲授代替。
”在朗诵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知道,去感悟,去体会读。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二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读一读
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长着一对大眼睛。
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
听一听
青蛙是动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庄稼保护神”。它是一 个捕虫能手,专门吃一些害虫,比如小飞蛾、蝗虫、蚊子、 苍蝇等。青蛙的眼光锐利,速度敏捷,舌头很长并含有黏 液。它只要一发现食物,就会不动声色地把舌头往那里一 伸,目标就会被粘住。一只青蛙一天可以吃约120只害虫。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1《小蝌蚪找妈妈》
猜一猜
小黑豆,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 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青蛙
想一想
篆
隶
“灰”是会意字,从火从手,意思是火灭 了成为灰烬,可以用手拿。
想一想
甲
金
篆
隶
楷
简
“龟”是象形字。最早就像一只乌龟,后来这个字又 有了一条尾巴。现在“龟”上面的“刀”就像乌龟的头, 最后一笔竖弯钩就像乌龟的尾巴,而中间的部分就像乌龟 背上的甲。
品一品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排一排,讲一讲
按顺序排一排,再讲一讲这个故事。
两条后腿 两条前腿 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
说一说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四次变化:先长出了两条后
腿→又长出了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 不见了
巩固生字
táng
池塘
jiāo bǔ
教捕食
guī
乌龟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一)小蝌蚪找妈妈人教部编版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以上是对课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文化内涵: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家庭亲情、友情、自然和谐等
价值观念: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等价值观
课文中的语言艺术和文学技巧
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语言
寓言故事的文学形式
形象生动的描写
课文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拓展思维:通过课文中的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和情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课文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和价值
重点词语:池塘、脑袋、快活、捕食、乌龟、欺负、着急、游哇游、追赶、跳出、妈妈
重点句子: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妈妈:“妈妈,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
课文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主题: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传递了家庭亲情、友情和自然生态的重要性。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导航
识字认字 课文分析 词语汇总 写字乐园
一、识字认字
灰迎 阿 姨追
顶披鼓
请听《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朗读
二、课文分析
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 长的尾巴。
2、小蝌蚪找龟。
3、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 长什么样子?
7、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 变化?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天前腿— —尾巴变短了。
8、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还有尾巴吗?他 们吃什么?
——没有了,青蛙们天天捉害虫吃。
三、词语汇总
池塘 脑袋 快活 鲤鱼 捕食 阿姨 摆动 碧绿 雪白 眼睛 时候 害虫
四、写字乐园
有 有 在在 什 什 么么 变 变 条条
再见!
课堂小结
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 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 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巩固练习
组词
害( 虫) 池( 塘)捕(食 ) (碧 )绿 摆( 动)( 时)候 雪(白) 眼( 睛)( 脑) 袋
教材练习答案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小__草__已_经__发__芽__了__。___________
——她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四条腿、 宽嘴巴。
4、乌龟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 么样子?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 裳。
5、读了课文你知道小蝌蚪最后找到妈 妈了吗?他们的妈妈是谁?
——找到了,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6、青蛙长什么样子?用课文中的话回 答。
——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
导入新课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 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 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 是谁吗?
小蝌蚪
青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 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 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 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