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PPT---煤炭

合集下载

浮游选矿课件1.2

浮游选矿课件1.2

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的可浮性最好,并以此为 中心向两侧推移而变差,即变质程度很浅和极 深煤的可浮性差。
各牌号煤炭的可浮性
煤种
长焰 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 煤
无烟 煤
接触角 (度)
60-63 65-72 83-85
86-90
79-82
7175
73
⑶煤中有机物质的氧化程度对煤的可浮性的影响
氧化后煤粒表面 负电性增加 可浮性降低
在浮选矿浆中离解提高了矿浆中电解质浓度的物质: 硫酸盐及其它盐类,包括石膏及其它可溶性盐类。
• A.在矿浆中离解,提高了矿浆中电解质的 浓度;
• B.电解质吸附于煤粒表面后,形成亲水性 薄膜,降低了煤粒的可浮性,对浮选过程 的各个阶段都产生影响 。
⑤粗粒分散状的非硫化矿物对浮选的影响
此类物质有:硅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包括 方解石、石英、磁铁矿、长石、白云石、霞石 等
①在浮选过程中发生泥化现象的杂质
煤泥浮选常遇易发生泥化现象的粘土物质: 高岭土、泥质页岩、粘土等
此 类 物
A. 严重污染精煤,使那些失去浮游活力和 被阻止不能和气泡附着的煤粒流失于尾矿中, 严重的恶化浮选过程;


害 B.尾矿中含有这种以胶体存在的细泥时,
增加了进一步处理的困难
消除细泥对浮选有害影响的措施
评定 矿物可浮性
几种矿物的接触角
矿物名称
主焦 煤

炭质 页岩
黄铁 矿
方解 石
石英
泥质页 岩
接触角 (度) 86-90 78 40-43 33
20 0-10 0-10
泡沫精矿
空气 矿粒
入料
尾矿
浮选的基本依据:矿粒表面性质差异。

浮选工艺技术培训课程(PPT50张)

浮选工艺技术培训课程(PPT50张)

4.细粒浮选困难的原因及采取的工艺措施 是什么?

细粒物料浮选分离比较困难,原因主要有 以下几点: • (1)细粒比表面积大,表面能显著增加。在一定 条件下,不同矿物的表面间容易发生非选择性的 互相凝结。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细粒表面能大, 虽然对药剂具有较高的吸附力,但选择吸附性差, 这都使得细粒难以进行选择性分离。 • (2)细粒体积小,与气泡碰撞的可能性小。细粒 质量小,与气泡碰撞时,不易克服矿粒与气泡之 间水化层的阻力,难以附着于气泡上。
7.矿浆的搅拌起什么作用?
• 矿浆的搅拌可以促进矿粒的悬浮及在槽内匀分 散;可以促进空气很好的弥散,使其在槽内均匀分 市;可以促进空气在槽内高压地区加强溶解,而在 低压地区加强析出,以造成大量的活性微泡。 • 加强充气和搅拌对浮选是有利的,但是不能过 分,因为过分充气和搅拌会产生以下缺点:(1) 促进了气泡的兼并,(2)降低了精矿质量,(3) 增加了电能消耗,(4)增加了浮选机各部分的磨 损,(5)槽内矿浆容积减少(这是因为槽的容积被 气泡占据的部分增加了),(6)过分搅拌还可能使 附着于气泡上的矿粒脱落。 • 生产中最适宜的充气量和搅拌程度应根据浮选机的 类型和结构特点通过试验来决定。
6.空气对浮选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 空气中除含有氧、氮和隋性气体外,尚有碳酸气 和水蒸气。 • 空气对矿物可浮性是有一定影响的: ⑴当矿物破碎露出新鲜表面,遇水发生水化作用,表 现为亲水的。但当气体吸附到矿物表面时,就可削 弱水化作用,造成表面的初步疏水性。 ⑵气体与矿物表面怍用是有选择性的。其中对矿物 表面影响较大的是氧。 ⑶氧的作用是对硫化矿的切步疏水性有利。但如果作 用的时间过长,会使矿物表面变回亲水性。当气体 吸附条件适当时,会造成矿物表面的疏水性,甚至 在不加浮选剂情况下都可浮选(例如干燥的煤粉)。 而方铅矿亦只有经过氧的初步作用,才能与黄药发 生作用而上浮。

浮游选矿课件——第三章 煤泥浮选机3.4

浮游选矿课件——第三章  煤泥浮选机3.4
使浮选机的装机容量和吨煤电耗都相当或低于我国其他 类型煤用浮选机。 ②类型 已形成单槽容积4m3,8m3,12m3,16m3,20m3系列产品, 其中FJC20是目前我国单机处理能力最大的煤用浮选机。 每种规格可以依据入料量、可浮性等级选用由三、四、 五、六个槽箱组。 ③优点 A.处理能力大、分选选择性好、浮选剂耗量和电耗小; B.适用于各种牌号、不同可浮性等级煤泥的浮选。
• XPM-16增设了假底,有利于 “新鲜”煤浆优先进入充气搅拌 装置实现矿化以及改善循环矿浆 在槽体内的流动状态。
⑷FJC系列煤用喷射式浮选机
①特点 A.保留了XPM-8型喷射式浮选机的特点,对核心部件充气
搅拌装置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了优化; B.改进原入料方式使其兼备有直流、吸入方式的特点; C.改进浮选槽内煤浆的循环方式,选用了高效煤浆循环泵,
⑵XPM-8型喷射式浮选机
① 浮选机工作过程
A.在矿浆加压过程中,空气 溶解度加大;
B.喷射时由于混合室的负压 使矿浆减压,溶解的空气经微泡 形式在疏水性煤粒表面析出,增 强了煤粒(尤其是粗粒)的上浮力 和向气泡的附着力。
C.没有浮出的煤粒可通过砂 泵对矿浆的循环再次完成分选。
D.浮选机喷射出的矿浆直接 射到伞形分散器上,然后呈伞状 甩向槽底,故称喷射式。
每两个槽箱由一台专用的 BZ型泵供料,矿浆由泵加压到 0.2~0.3MPa后,经喷嘴以15~ 20m/s的速度喷出。
⑵XPM-8型喷射式浮选机来自XPM-8型浮选机的喷射装置
②喷射装置结构 由喷嘴、混合室、吸气 管、喉管和伞形分散器组成。 喷射装置垂直放置,混 合室和其内喷嘴在高出液面 的位置上,混合室通过喉管, 扩散管与伞形分散器相连, 伞形分散器位于槽箱底部。 矿浆经泵加压后从喷嘴 高速喷出,使混合室形成负 压力而从吸气管吸入空气, 喷出的射流和空气在通过喉 管、扩散管进入分散器的过 程中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均 匀地分布在槽箱内。

矿物加工学-浮选流程课件

矿物加工学-浮选流程课件
• (3)中矿单独浮选。中矿性质特殊,返回 前面作业均不太适合时,将中矿单独浮选。
• (4)中矿用水冶等其他方法处理。
5.2.3 浮选流程图
• 1、原则流程框图 • 2、线流程图 • 3、设备联系图
1、原则流程框图
• 浮选原则流程(又称主干流程),只指出 处理各种矿石的原则方案,其中包括段数、 循环(又称回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这 种图示简明扼要,常用于对非本专业人员 作简介。
5.2 浮 选 流 程
主要内容
1. 浮选原则流程的选择 2. 浮选流程内部结构 3. 浮选流程图 4. 浮选流程指标计算
5.2.1 浮选原则流程的选择
• 1. 浮选流程 • 2. 浮选段数 • 3. 浮选循环 • 4. 矿物浮选顺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浮选流程
• 浮选流程 ( flotation flowsheets )一般定 为矿石浮选时,矿浆经过各个浮选作业的 总称。
• 设备联系图。
• 表示浮选作业是按浮选机顺序布置的,精 选Ⅱ与精选Ⅰ各为两个浮选槽,粗选为6个 浮选槽,扫选为4个浮选槽,粗选槽内产物 自流进入扫选作业,粗、扫选的泡沫精矿 及精选Ⅰ的泡沫精矿均自吸返回浮选前一 作业。
• 用设备联系图表示浮选生产过程的优点 : 它能比较形象化地表示出流程中所用设备 在现场配置的相对位置,其缺点是绘制比 较麻烦。
• 由于一般矿石都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采用阶段 磨浮是有利的。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磨矿和浮选 要求的浓度相差很大,高差有限,使矿浆在磨、 浮作业之间不能往复自流,常给操作管理和提高 设备运转率造成困难。
• 尽管如此,随着浮选厂处理矿石性质的日趋复杂, 对于那些浸染特性复杂、易泥化的矿石,采用阶 段磨浮比一段磨浮的效果要好。近几年来在我国 的许多选厂使用阶段磨浮流程都取得良好的经济 效益。

浮游选煤浮选PPT课件

浮游选煤浮选PPT课件
第13页共19页气泡的升浮运动在丌同的矿浆浓度下气泡群的平均升浮速度为34cm这是由于矿浆中存在矿粒起泡剂以及矿浆运动的涡流特性等对气泡的升浮运动起到了阻碍作用
浮选机
第1页/共19页
浮浮选选过机程 工作原理 浮选物料先在搅拌捅中与药剂作用,并调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矿 浆,然后进入浮选机。 在浮选机中添加起泡剂,并进行适当的搅拌,疏水性较强的矿 粒与气泡相遇,并附着在气泡上,升浮到矿浆液面,刮取后成 为精矿;亲水性较强的脉石粒则随矿浆流出即为尾矿。
• 气泡在液相中溶解使气泡消失,矿浆中的气泡数量减少,对 矿化不利。但气泡溶解一般不像气泡兼并现象明显;
• 浮选过程应主要控制气泡兼并不能过快,添加起泡剂可以减 少气泡兼并。
第13页/共19页
气泡的升浮运动
矿浆浓度 %
10 15
平均升浮速度 cm/s
4.05 3.39Βιβλιοθήκη 矿浆浓度 %35 50
平均升浮速度 cm/s
第2页/共19页
搅拌区:对矿浆空气混合物进行激烈搅拌,粉碎空气流,使气泡 弥散;避免矿粒沉淀,增加矿粒与气泡的接触几率等;气泡升浮速 度较慢。 分离区:气泡随浆气流一起上浮,并与气泡附着形成矿化气泡。 随静水压力的减小,矿化气泡的升浮速度逐渐增加。 泡沫区:矿化气泡升浮至浮选槽液面形成泡沫层。由于大量气泡 聚集,其升浮速度减慢。上层气泡不断自发兼并,具有二次富集作 用。
• 从矿浆中析出的气泡具有直径小、分散度高、气-液界面大、有选择 地优先在疏水性矿粒表面析出的特点,被称为活性微泡。
• 喷射式浮选机气泡生成的主要方式。
通常,浮选机中气泡的生成方式是上述一种或几种 方式的结合。
第12页/共19页
气泡的兼并和溶解
• 气泡兼并是一个自发过程。如果兼并过快,将使矿浆中气泡 的数量减少,直径增大,稳定性降低,对矿化过程不利;

煤炭洗选加工方法(浮选)

煤炭洗选加工方法(浮选)
药剂。但充气量过大,会把粘土类细泥带进泡沫 产品,难以保证精煤质量。 搅拌的作用是使颗粒均匀悬浮,使空气很好 弥散。
适宜的充气和搅拌应通过试验确定。
§1.9 浮选
• 近年来,随着选煤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
种耐磨材料的研制成功,如高纯度氧化铝 刚玉耐磨材料、碳化钨、碳化硅钢耐磨材 料、陶瓷复合钢耐磨材料的研制成功,解 决了磨损问题,喷射旋流式浮选机又得到 了新的发展。第三代喷射旋流式浮选机是 FJC型,它的系列产品有FJC-4、6、8、12、 16、20。
煤炭洗选加工方法(浮选)
§1.9 浮选
一、概述 (一)浮选方法
1 全油浮选:bulk-oil flotation 1860年由英国人Willian Haynis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油-水界面发生,疏水矿粒进入油相,亲 水矿粒进入水相。1898年这种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2 表层浮选:skin flotation 1907年由马克魁斯通 (Macquiston)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水-气界面发生,疏水矿粒浮在水面上, 亲水矿粒沉入水中。
§1.9 浮选
(一)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1.9 浮选
(二)喷射旋流式浮选机 属于空气析出式浮选 机。它没有叶轮搅拌,而是由加压矿浆析 气形成气泡。特点是气泡直径小,微泡数 量多。
• 我国自己研制的、适用于选煤的第一、第 二代喷射旋流式浮选机型号为XPM-4、8。 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喷嘴磨损严重而没 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1.9 浮选
(四) 影响浮选的因素 1、磨矿细度
(1)有用矿物基本上单体解离。物与脉石的连生体;
(2)粗粒单体矿粒粒度,必须小于矿物浮选的粒度上限。
( 3)尽可能避免泥化。浮选矿粒粒度小于 0. 01 毫米时, 浮选指标显著恶化。

选矿厂浮选培训材.pptx

选矿厂浮选培训材.pptx

6.浮选药剂在矿物表面有哪些吸附形式?
• 许多浮选药剂是以吸附的方式作用于矿物表面 的。浮选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形式有如下几 种:
• (1)分子吸附,即药剂以分子的形式吸附于矿物 表面。如中性油在非极性矿物(石墨、辉钼矿 等)表面的吸附,双黄药在硫化矿表面的吸附, 某些起泡剂(如松醇油、脂肪醇等)在气一液界 面的吸附。
4 有关概念
正浮选-将有用矿物浮入泡沫产物中,将脉石矿物留 在矿浆里,这种浮选叫正浮选。 反浮选-将脉石矿物浮入泡沫产物中,将有用矿物留 在矿浆里,这种浮选叫反浮选。 优先浮选-若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用矿物, 把有用矿物依次地一个一个的选出为单一的精矿,叫 做优先浮选。 混合浮选-若矿石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用矿物, 先把有用矿物同时选出当混合精矿,然后再把混合精 矿中的有用矿物一个一个地选分开,叫混合浮选。
选矿厂浮选培训材料
选矿厂技术组
第一节 浮选理论知识
1、什么是浮选? 浮选是利用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 使矿物颗粒选择性地向气泡附着的选矿方 法。
对浮选有较大影响的表面性质主要有: 湿润性、电性、吸附、氧化、溶解、分散、 絮凝等等
2.浮选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现代的泡沫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作业: 磨矿——即先将矿石磨细,使有用矿物与其 他矿物或脉石矿物解离; 调浆加药——调 整矿浆浓度适合浮选要求, 并加入所需的 浮选药剂, 以提高效率; 浮选分离——矿 浆在浮选机中充气浮选, 完成矿物的分选; 产品处理——浮选后的泡沫产品和尾矿产品 进行脱水分离。泡沫浮选的过程和基本概 念见图60 。
• 当矿浆的pH值小于零电点时,矿物表面呈 正电,可用阴离子捕收剂进行捕收。当矿 浆的pH值大于零电点时,矿物表面呈负电, 可用阳离子捕收剂捕收。

选矿---浮选ppt课件

选矿---浮选ppt课件
1使矿浆处于湍流状态,以保证矿粒的悬浮和药剂的分散, 并以一定动能运动、碰撞,实现矿粒和药剂的附着;
2引入空气,产生大小合适、数量足够、稳定性适宜的气泡 ,使之分散在矿浆中,以一定的动能运动,并和药剂、矿粒碰 撞,产生选择性粘附,实现矿化;
3矿化气泡能升至液面,形成三相泡沫层,并产生二次富集 作用;泡沫精矿和尾矿能及时排出。
④形成稳定的矿浆液面和泡沫层,及时稳定地排出泡沫精矿 ⑤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耗低,寿命长,能长期安全运转
⑥适应自动化需要,调节方便、灵活,减少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 数量。
目前各行业尚无统一的标准评价浮选机性能,下 列指标采用较多,可作为评价的参考
1充气性能与浮选指标(精矿、尾矿质量和数量) 2处理能力(各种形式); 3动力消耗(吨原矿计); 4价格、安装、操作、维修费用及占地面积等。
*根据药剂的用途分类
(1)捕收剂
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矿物表面并使其疏 水的有机物质称为捕收剂。捕收剂作用于
矿物一水界面,通过提高矿物的疏水性,
使矿粒能更牢固地附着于气泡而上浮。
(2)起泡剂
为表面活性物质,主要富集在水一
气界面,促使空气在矿浆中弥散成小气
泡,防止气泡兼并,并提高气泡在矿化
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矿化气泡
浮选过程中的充气矿浆,是由矿物颗粒、水、气泡组成的 矿粒是固相,水是液相, 气泡是气相。通常把浮选过程中的充 气矿浆叫三相体系。相间的分界面叫相界面。
浮选时,各种矿物颗粒对气泡粘附的选择性,以及它们的 浮选行为,是由矿粒水、气泡所组成的三相相界面间物理化学 性质所决定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矿物表面的润湿性。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矿粒的大小、矿粒的密 度、浮选机叶轮的转速等为定值),矿粒表面疏水性越 强(即口越大),矿粒在气泡上的附着力也就越大,就难 于脱落。观察气泡从矿粒表面脱落的动力学过程,脱 落总是从缩小附着面积开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气泡矿化
浮选过程中,矿粒粘附在气泡上的过程称为气泡的 矿化。粘附矿粒后的气泡称为矿化气泡。
(一)气泡矿化的过程
1. 煤粒与气泡碰撞接触是实现矿化的前提。 2. 排开气泡与煤粒之间的水化膜是能否实现矿化的 关键。 3. 煤粒与气泡附着的稳定程度决定了它能否最终到 达泡沫层。
1. 矿粒与气泡的碰撞接触
气泡矿化是浮选过程的基本行为。它的影 响因素有很多,如:矿粒的大小、表面疏水性、 矿浆浓度、气泡尺寸以及浮选机内流体的动力 学性质等等。
矿粒最终能否成为泡沫精矿,取决 于: 矿粒与气泡碰撞接触的概率; 矿粒与气泡的附着概率; 矿化气泡在升浮过程中的不脱落率; 泡沫层的稳定性。
(三)气泡矿化的途径
• 煤粒与气泡通过碰撞、附着实现矿化(a); • 小气泡与小颗粒一起形成气絮团实现的矿化(b); • 气体在疏水性煤粒表面析出形成矿化气泡 (c)。
矿物表面的水化膜
水化膜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浮选时,煤粒欲与气泡发生附着,首先要排开 二者之间的水化膜,此时需要外加一定的能量。
煤泥浮选时,由于煤粒表面的疏水性较强,故形 成的水化膜薄,不稳定,排开较容易,煤粒与气泡 生碰撞时,它就能够附着在气泡表面,进入泡沫精 矿;而矸石表面亲水性较强,形成的水化膜厚,稳 定性好,矸石与气泡碰撞时,水化膜很难破裂,所 以矸石不能与气泡附着,只能留在矿浆中。

浮选过程涉及三相,即固相、
液相和气相。其中液相是分
选介质, 一般为水;气相空气,
煤粒的选择性运输工具;固
相是欲分离的矿物,包括煤
和矸石。

在充气矿浆中,矿粒与
气泡碰撞接触。由于煤表面
润湿性较小,所以碰撞后能
粘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一起
升浮,最终成为泡沫精矿;
矸石表面润湿性强,碰撞后
不能与气泡附着,只能作为
二、煤泥处理方式
• 一种方式是将煤泥全部浓缩,然后用压滤机回收,只 出一种产品。
• 另一种方式是用浮选的方法将煤泥分为精煤和尾煤, 然后分别回收,出两种产品。
• 通过浮选的方法回收煤泥,既可以提高精煤产率,增 加经济效益,又可确保煤泥水系统正常工作。所以, 目前选煤厂广泛采用浮选法来处理煤泥。
三、浮选基本过程
在浮机的搅拌作用下,矿粒与气泡在 浮选机内作相对运动,于是有了相互碰撞接 触的机会,进而可以粘附在一起。碰撞的几 率越高,气泡矿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2. 水化膜及其薄化
• 排开气泡与煤粒之间的水化膜是能否实现矿化的关键。 • 矿粒与气泡碰撞后,并不是都能粘附在一起形成矿化
气泡,只有在碰撞过程中能及时排开两者间的相隔水 层,才有可能实现两者的粘附和固着。 • 由于不同矿粒表面的润湿性不同,所以形成的水化膜 厚度及水分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排开时的易程度 也不同。 • 矿物表面疏水性越强,形成的水化膜就越薄,气泡与 其靠近时,两者间的水化膜排开就越容易。
尾矿留在矿浆中,从而实现
了二者的分离。
第二节 浮 选 基 本 原 理
一、润湿现象
• 定义:水在固体表面展开的现象称为润湿。 • 润湿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水滴展开的程度越
大,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越好。 • 表面易被水润湿的矿物,称为亲水性矿物,表面不易
被水润湿的矿物称为疏水性矿物。 • 矿物润湿性越强,其表面越亲水,浮选时可浮性越差。 • 矿表润湿性的大小,常用接触角来度量。
第四章 浮 游 选 煤
内容提要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概述 浮选基本原理 浮选药剂及其作用 矿浆准备器械 浮选机 浮选效果的评定 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
第一节 概 述
一、煤泥来源
1. 粒度在0.5 mm以下的湿煤称为煤泥,有原生煤泥 和次生煤泥之分。
• θ角减小,润湿性提高,矿物表面亲水性增强,可浮 性变差;θ角增大,润湿性降低,矿物表面疏水性增 强,可浮性变好。
• 结论:矿物的接触角越大,其表面疏水性越强,可浮 性越好。
表1-1 煤炭表面的接触角
煤种 长焰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接触角/ ° 60~63 65~72 83~85 86~90
煤种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泥质页岩
矿物表面的润湿现象
二、接触角
• 定义:三相润湿周边上任一点处的气液界面切线与固 体表面之间包含液相的夹角称为接触角,用θ 表示。
• θ角的理论取值为 0 ~ 180°,θ= 0°矿表完全被润 湿,表现为绝对亲水; θ=180°矿表完全不能被润湿, 表现为绝对疏水。
• 自然界中,绝对亲水和绝对疏水的矿物极少,目前测 得的最大接触角为石蜡的106°。
3. 矿粒与气泡附着的牢固性
• 矿化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力 的作用,如 重力、离心力等,这些力将有可能导致已粘附在气泡 上的矿粒再从气泡上脱落下来,故称其为脱落力。
• 只有附着牢固的煤粒才可能随气泡上升进入泡沫层, 实现与矸石的分离。
• 向矿浆着添加捕收剂,可强化煤粒与气泡的附着。
(二)气泡矿化的影响因素
• 水化膜呈扩散结构,越靠近矿物表面,水分子的排列 越紧密、有序。
• 水化膜具有一定厚度,其厚度与矿物表面的润湿性成 正比。亲水性矿物表面润湿性大,故形成的水化膜厚, 疏水性矿物表面润湿性小,形成的水化膜相对较薄。
• 水化膜的粘度比普通水大,具有与固体相似的弹性, 所以比普通水稳定,且水化膜越厚,越稳定。
接触角/ ° 79~82 71~75 73 0 ~10
A. 自然界中,接触角大于或等于90°的矿物较少,主要是 由于氧化、风化等因素的影响,矿物表面性质的差异被削 弱,使浮选过程更加困难。
B. 煤泥的可浮性与其变质程度密切相关,中等变质程度 的煤具有最好的可浮性。
三、水化现象
• 矿物表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极性,置于水中,将与极性 的水分子发生作用,使水分子在其表面产生定向、密 集排列,形成水化膜,这种现象称为水化现象。
2. 原生煤泥是入选原煤中所含煤粉(在开采和运输过 程中产生的)形成的煤泥。一般占入选原煤的10%~20%。
3. 次生煤泥则是在选煤生产过程中,煤炭因粉碎和泥 化而产生的煤泥。煤泥的数量与煤、矸石的易碎程度有 关,一般占入选原煤的5%~10%。
4. 二者合计约占入洗原煤的15%~30%,其中的 3%~5%由产品带走,其余均进入煤泥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