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经济学
深海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经济学

深海矿产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经济学深海矿产资源是指位于海洋底部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
由于地球上陆地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深海矿产资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深海矿产资源的价值评估和开发经济学研究,是如何全面利用深海矿产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深海矿产资源的评估是确定其经济价值的基础。
评估深海矿产资源的价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资源的丰富程度、开发难度、市场需求、环境保护等。
首先,对深海矿产资源进行地质勘探,确定资源储量和品质,以确定其资源的丰富程度。
然后,评估开采和提取深海矿产资源的技术难度与成本,包括开发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的限制和成本。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对深海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做出评估。
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经济学研究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诸多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因素。
首先,经济可行性是开发深海矿产资源的基础。
开发深海矿产资源需要巨大的投入,如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因此必须确保开发的经济效益能够覆盖这些成本。
其次,环境因素也是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深海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科学价值,开发深海矿产资源时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以避免破坏深海生态系统。
此外,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也是保障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
通过透明的信息沟通和公众参与,可以减少对开发计划的疑虑和抵制,从而确保开发的顺利进行。
在评估深海矿产资源的价值和进行开发经济学研究时,需要借助多种工具和方法。
首先,地质勘探和勘测技术是评估深海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声纳、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可以获取深海地质的相关信息,从而为深海矿产资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经济学模型和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估深海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
例如,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可以计算出资源开采的成本和效益,并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矿业经济学

矿业经济学矿业经济学是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济学科。
它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销售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矿业经济学对于矿业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矿业经济学研究矿产资源的开采问题。
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开采过程中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矿业经济学通过分析资源勘探、开采和处理的成本与效益,为矿业企业的决策提供经济依据。
同时,矿业经济学也研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矿产资源的储量评估,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矿业经济学研究矿产资源的加工和销售问题。
矿产资源开采后需要进行加工和提炼,然后销售给市场。
矿业经济学通过分析加工和销售的成本与效益,为矿业企业的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提供指导。
同时,矿业经济学也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决策依据。
矿业经济学研究矿业产业的发展和影响问题。
矿业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包括了矿产资源开采、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矿业经济学通过分析矿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为矿业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同时,矿业经济学也研究矿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为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在矿业经济学的研究中,还涉及到一些特殊问题。
比如,矿业经济学研究资源枯竭和替代问题,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替代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矿业经济学还研究矿业企业的效率和创新问题,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此外,矿业经济学还关注矿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问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的塑造提供支持。
矿业经济学是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济学科,它涉及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销售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矿业经济学对于矿业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矿业经济学,可以为矿业企业的决策提供经济依据,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矿业产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形象的塑造提供支持。
矿产资源经济学

矿产资源经济学
矿产资源经济学是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学科。
矿产资源经济学主要关注矿产资源的获取、开采、加工、销售等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以及矿产资源对经济增长、环境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产资源供需关系分析:研究矿产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确定矿产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
2. 矿产资源评价与开发决策:评估矿产资源的储量、质量和价值,为开发决策提供经济依据。
3. 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效益分析:研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包括生产效率、成本和利润等方面的分析。
4. 矿产资源生命周期分析:从矿产资源的发现、开发、利用到耗尽的全过程进行经济分析,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5. 矿产资源价格与市场分析:研究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竞争情况,分析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状况。
6. 矿产资源税收与经济政策:研究矿产资源税收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对资源开发的影响,提出资源税收改革和政策建议。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矿产资源管理政策、
企业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经济学2

矿产资源经济学2引言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矿产资源经济学是研究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管理等经济问题的学科。
本文将深入探讨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矿产资源经济学概述矿产资源经济学是研究矿产资源产业的经济活动和相关经济问题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管理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问题。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侧重于利用统计数据和经济模型等工具,对矿产资源产业进行定量预测和分析;而定性分析则侧重于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矿产资源产业的运行机制和经济问题。
2. 矿产资源经济学的重要概念2.1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供人类利用的矿物质或矿石。
根据其形成方式和开采利用程度,矿产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再生和再生利用维持一定利用速度的资源,如水力能、风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指一旦消耗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煤炭、石油等。
2.2 矿产资源的评价指标矿产资源的评价指标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依据。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资源量、品位、储量、开采效率等。
资源量是指某种矿产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如地质条件、技术条件等)下的总量;品位是指矿石中所含有用物质的含量;储量是指矿山或矿区中存在的、可以满足一定开采水平的矿石数量;开采效率是指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效率,通常用开采量与矿石储量之比来衡量。
2.3 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经济效益是指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通过矿产资源经济效益指标来进行,如矿山产值、矿山利润、矿业就业等。
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等手段来实现。
矿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矿业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矿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经济问题。
矿业经济学是资源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到资源的开发、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
在国民经济中,矿业是一个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产业,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矿业经济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矿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矿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利用、矿业开发和矿业经济。
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石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矿产资源利用是指人类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活动,包括矿业、矿产资源勘探和生产等活动。
矿业开发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发、生产和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矿业经济是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资源的评估、资源的开发成本和效益、资源的分配和资源的市场问题等。
2. 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分布不均匀性、非再生性、环境依赖性和战略性等特点。
首先,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即矿产资源的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其次,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即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同,有的地区资源丰富,有的地区资源匮乏。
再次,矿产资源是非再生资源,一旦耗尽就无法再生,因此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最后,矿产资源具有战略性,即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3. 矿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矿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安全原则。
首先,效率原则是指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其次,公平原则是指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过程中,要尽量保障各方的利益,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矿产资源经济学发展构想

实际社 会生 产 活动 中 ,二者 又是相 互依 存 的 ,均 以 生产力 要 素为 研究对象 .以最佳经 济 、资 源和社会 效 益为最 终 目的 。
Ab t a t Th t t so e eo me t f n r l eo r ee o o c n h r n frs a c r e i e sr c : es a u f v lp n d o mi ea s H c c n misa d t ete do e e r h a ed  ̄r d r b
分析 近 几年 我 国矿 产 资源 经 济学 的 发展趋 势 , 可 以概 托为如下 两个 主要特 征 :①矿 产 资源经 济学 的研 究理 论与 方法 、手 段 已由过去单 纯依 赖 于马克 思理论 ,向借鉴 西方 经济 学 理论 与 方 法方 向发 展 ; ② 矿产 资源经 济学的研 究 内容受 改革开放 、经 济体 制 改革 、可持续 发展等 大环 境 的影响 ,开始逐 步调 整 ,因此更加 丰富 多彩 ;③矿 产资源 经济 学与各 门 学 科 的融合不 断增强 ,因而界限逐 渐模 糊 ,逐步成 为 了地 质 、环境 、人 E 、经济与 发展 等多 门类学科 l
美 键 词 矿产 资 源
DEVURCE ECONOM I CS
M e g X u u ng n ga
r ia E x mi R ̄e r h I s i t o ri r l s u c s1 1 4 ) Ch t r t mo c a c n t u e fTe r o i o r e 0 1 9 t t a Re
Ke wo d y r s: M i ea eou c s Ec n m is, M i n e o o y r [re r e . r t oo c nig c n m
对矿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思考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管理 ;经济学思考 ;建议
中图分类号 :F 4 0 7 . 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6 7 2 — 6 9 9 5 ( 2 0 1 3 ) 0 1 _ 0 0 2 1 — 0 3
1
产 资源 是 国家 经济社 会 发展 和人 类生 产生 活 的重要 自然资 源 ,是 经济社 会 可持 续发展 的物质基 础 。我
对此 ,我 国法 律也有 明确 规定 。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宪法 第九条规 定 “ 矿藏 、水 流、森林 、山岭 、草
原 、荒 地 、滩 涂等 自然 资源 ,都属 于 国 家所 有 ,即全 民 所有。”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矿 产 资源 法 》第 三 条也 规 定 “ 矿产 资 源 属 于 国家 所有 , 由国务 院行 使 国家对 矿 产 资 源 的所 有 权 。 ”可 见 ,法 律 上 ,矿 产 资 源就 是 全 民所 有
的 公有 资源 。
国 经济 社 会 的持 续 快 速 发展 ,离 不开 矿 产 资源 的 保 障和
支撑 。管理好矿产资源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勘查、开发
和利 用 ,直接 关乎 于可 持续 发展 的 国家 战略 。
1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1 . 1矿 产资源属于公有资源
哈 佛 大学 经济 学 家 曼 昆教 授 按 照物 品的排 他 性 和竞
面地 了解资源家底 ,实现对资源的科学规划及可持续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9 -0 2
作者 简 介 :侯 军亮 ( 1 9 7 0 一) ,男 ,山西省 阳城县人 ,正 高级工程 师 ,清华 大学M B A ,现 任 河北省地 矿局 第二地 质 大队队 长 ,主要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二、缓慢的储量增长
n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年增长率,除了石油、黄金和少 数非金属矿产外,均增长缓慢。增长缓慢最根本原因 是找矿难度加大和地质勘查投入不足。以固体矿产的 钻探工作量为例:
“六五”期间,勘查投入完成的钻探工作量为 3 000多万米; “七五”期间,勘查投入完成的钻探工作量为 2 000多万米; “八五”期间,勘查投入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接近 1 000万米; 1996年不足100万米。
1、 资源是人类物质生产的重要基础 n 据统计,在被社会利用的自然财富中,矿产资源约占
80%。有的经济学家在预测未来时,认为世界经济发 展所需要的90%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仍将取 自矿产资源。我国也是如此,所消费的94%的能源, 80%以上的工业原料来自于矿产资源。可以说,矿产 资源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
PPT文档演模板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一、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少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探明的 矿产储量中,我国有33种矿产居世界前五位,其中居 世界首位的有12种。按45种主要矿产储量的折值计算, 我国占世界的9.9%,居第三位。单位陆地面积矿产储 量折值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 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均拥有量折值还不到世界平 均量的一半,名列世界第80位。所以,从资源总量看, 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从人均资源量看,却是资源小国。
第二节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六、 共生矿床、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n 我国的矿产资源不但种类多,而且矿石物质成分比较 复杂,共生、伴生矿多。例如:
n 铁矿伴生钒、钛、铜、铅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3
它的外延是:
1)空间性: 矿产资源赋存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里去找? 矿产资源是在地球的地壳中一定范围; 2) 时间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大发展必然会带来矿产资源的不断革新和充分的利用,同 时也就使原来不认为有价值的矿产资源,现在有了利用价值:因此,矿产资源的概 念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 3)天然性 通过学习《矿床学》、《勘探地质学》等,我们知道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 时期、经过各种地质作用、在有利的地质环境中而形成;我们也知道,它有固体的、 气体的和液体的,所以矿产资源是天然形成的。 4)经济学
三. 矿床数量多,但大型、特大型矿床较少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5%是小型矿床,如铁 矿矿产地1942处,大型只占5%,特大型(5亿 吨级)没有;智利丘基卡玛塔一个矿山年产金 属铜达65万吨,而目前我国已开采的329个铜 矿区年产铜精矿含铜量43.64万吨;其他矿种 也存在同样问题。
四. 矿产地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Page
8
第一章第一节
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特性 矿产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是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 上,天然产出的固态、气态、液态物质的富集物。 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属于国家所有、价值性 等特点,其中不可再生性这一特点是根本的。
2. 矿产资源的分类 矿产资源可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我 国常用的 分类有能源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 矿产、稀有金属矿产、贵金属矿产、冶金辅 助原料、化工原料、特种类、建材及其它类、 水气矿产等十类。 3. 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矿产资源是人类物质生产的重要基础, 是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实力的 重要体现。
第四节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类的发展观经历 了几次重大变革。从“经济增长理论”到“经济发 展理 论”,再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以及后来 的“可 持续发展理论”,人类认识逐渐深化。 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 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 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 )在世界环 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 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
六. 矿业的全球化趋势增强
一些发达国家将矿产资源当作战略资源来对 待,矿产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近几 年,国际市场非常关注中国的动向,只要中国大 量购买某种矿产品,其国际矿价肯定会上涨。 七. 矿产资源承载力不足 世界银行将一个国家的财富分成已形成的资 产、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三个部分。指出,中国 已形成18:73:9的态势,自然资源储备仅占全 部财富的9%。而发达国家为17%,拉美35%, 非洲国家达到52%。这表明我国目前虽然经济发 展速度较快,但今后发展面临自然资源供应后劲 严重不足的问题。
如我国煤炭80%集中在内蒙古、山西、陕西、 新疆;磷矿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西南、中南地 区。形成了东南沿海资源使用地与西北资源产 地分离,造成北煤南运;南磷北上、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的资源错位。
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我国矿 产资源相 对集中, 有利于资 源大规模 开采,同 时也造成 不同地区 矿产资源 的流通交 换加重运 输负担。 北方煤、铁、石油多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
阜新 大同 开滦 东胜 石嘴山 阳泉 神府 西山 峰峰 陕西 徐州 平顶山 淮北
黑龙江 鹤岗 鸡西
内蒙古
霍林河
辽宁 河北 江苏
四川
山西
我国的煤炭资源不仅
在我国的能源中其储 量和产量居首位,而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安徽
在世界上其产量也居
第一位。
贵州
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
甘肃
镜铁山
内蒙古
辽宁
矿产资源是具有利用价值的、也就是说它是有经济价值的,如果我们发现岩石或矿 物经过我们的利用(经济活动)根本就产生不了经济效益、也就是不能盈利,那么 这就不能成为矿产资源。
Page
4
2、矿产资源的特点
矿产资源既然是一种自然资源,那么它不仅有自然资源的共性,同样也 就有它的特性或特点,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它的特点,才能够很好的对矿 产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1)自然性 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发现它、或是可以仿造它,但是不可能去创造它。 2)可用性 岩石、矿物必须是有用的、或是可以利用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可用性;如果 没有任何价值就不是矿产资源。 3)难确定性 难确定性也就是发现的风险性。矿产资源的形成是很复杂的、所以发现它也 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地质勘探是有风险性的。
稀土 镍
内蒙古
白云鄂博
山东
金
甘肃 四川
金昌
锑 汞 湖南
锡矿山
招远
铅锌 铜
德兴
贵州
攀枝花
个旧
我国有色金属 中的钨、锑、 钛、钒、稀土 等储量居世界 首位。
钒钛
铜仁 水口山 大余 平果
江西
广西 钨
云南
锡
铝土
我国三大伴生矿的分布
铁矿中伴生稀土
内蒙古
金昌
镍矿中伴生多种金属
白云鄂博
甘肃
攀枝花 四川
铁矿中伴生钒、钛
第二节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①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少 ②矿产资源品种齐全,但某些重要矿产特别是大宗 矿产相对不足或短缺 ③矿床数虽多,但大型、特大型矿床较少 ④矿产地分布广泛,但不均衡 ⑤贫矿多,富矿少;“三难”矿多,“三易”矿少 ⑥共生矿床、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较少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一.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少 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51种矿产中,45种主要矿 产的探明储量的潜在价值总和仅次于前苏联和美国, 为世界第三位;但按人均占有量计算,列世界第80 位,人均矿产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 半。 二. 矿产资源品种齐全,但某些重要矿产特别 是大宗矿产相对不足或短缺我国已发现的168种矿 产中,一些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铁、钢、 钾盐等探明储量不足;需要利用国外资源。
四.矿山企业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我国矿产资源自然禀赋差,其矿石品位 低,选矿技术相对落后,单个矿山规模不大,从 而与全球矿山企业对比,收益较低。如国外开发 利用铁矿石一般含铁量50%以上,多数不经选矿 就可达含铁量62%的高品位,而我国铁矿石平均 品位只有32%,为取得同等金属含量不仅要经过 选矿,而且开采量还要大增,这样其成本大大上 升。据估算,我国矿山采选回收率,铁矿约为 60%,有色金屑矿为50%~60%,非金属矿为 20%~60%,煤炭平均为30%。我国矿产资源的总 回收率只有30%~40%,低于国际水平达20个百 分点。
六. 共生矿床、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较 少
第三节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一. 巨大的需求压力
我国在未来20~30年内正好是GNP处于 1000—2000美元的时期,即矿产品“使用强度” 高 峰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大约是在三、四十年代度 过了这一阶段。战后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矿 产资源的使用强度已大幅度下降,万元GNP对矿 产品的消耗量逐渐减少。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 期,经济的增长需要大量矿产资源的投入。
二. 缓慢的储量增长
按国家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今后20年矿产 品需求的年增长率应达到5%,而目前矿产储量 增长缓慢;除石油储量增长率5%、黄金4%和少 数非金属矿较高外,多数为负增长。目前,大多 数矿山在吃六七十年代探明储量的老本。 三. 可用资源不足 据国家计委和地矿部等12个部门关于《我国 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保证程度》研究表明, 2010年45种主要矿产已探明的储量有19种不能 满足需要;据预测,到2000年,10%为煤矿和 铁矿,26%的铜矿,40%的铅锌矿和70%的金 矿生产能力因资源枯竭而消失。
第一节矿产资源的概念、特点
矿产资源的概念、特点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经过开发,人类 可以获得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的概念 矿产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从自然界中提 取出来,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自然化合物或自然元素。 所以矿产资源的内涵是:在自然界中特定有用元素、在技 术上能够回收、在经济上划算
河北
铁矿是钢铁工业的 “粮食”;钢铁工业 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工 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我国河北、辽宁、四 川三省的铁矿储量最 多。
攀枝花
湖北
大冶
安微
马鞍山
石碌
海南
我国的石油,天燃气分布
克拉玛依 塔中 玉门
黑龙江
大庆
甘肃
河北
辽河
华北
辽宁
胜利
河南
泸州
中原
山东
新疆
四川
我国有色金属的分布
Page
6
3、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矿产资源又是不可再
生资源,同时矿产资源也是有限资源: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开发利
用,才能够给人类带来享受,否则会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我们必须加 强矿产资源经济学研究,以便能够使经营者、政府提高认识,制定与经 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调整和规范矿产资源市场,实现矿产资源合 理利用
Page
7
1)采富弃贫尚比较严重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 造成极大浪费。
2)“三率”低,资源损失大 三率----是指开采回收率、矿产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由于三率低、资源 损失大,造成矿山服务年限缩短,金属损失量很大。 3)资源的综合利用差、共(伴)生元素损失大 矿产资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共生、伴生性,在我国这样的矿 山是很多的。在我国对共生的元素利用还是相对好点,但是对伴生的矿 产利用基本处于零状态。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认识不足、技术水平 差、政府调节力度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