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物质和标准分析方法共25页文档
化验员03标准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常量分析与纯化

定 性 分 析 和 物 理 常 数 测 定
第一节 无机物定性分析法
初步观察 预测试验
• 颜色、光泽、气味、硬 度、密度等 • 灼烧试验、熔珠试验、 焰色试验、溶解性试验 •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 氨水等
பைடு நூலகம்阳离定性分 析
阴离子定性 • 挥发性、氧化还原性等 分析
定 性 分 析 和 物 理 常 数 测 定
适用试样 碱金属盐、铵盐、大多数碱土金属盐; 硝酸盐、无机卤化物 钴、锰、镍、铬、铁等金属; 铬合金、硅铁、含钴镍的钢; 碱金属、碱土金属矿物、菱镁矿 二氧化锰、二氧化铅、锑合金、锡合金 含锑、铅矿石,沸石、橄榄石、碱性矿渣 银合金、镉合金、铅合金、汞齐、铜合金、含铅 矿石
盐酸 (HCl)
稀
浓 稀 硝酸 (HNO3)
被测组分转化成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分解能力强;
干扰成分多;
溶解法分解不了的才改用熔融法。
定 量 分 析 过 程
第三节 干扰的消除
常用消除干扰的方法:
• • 使用掩蔽剂; 用分离法把干扰物分离出去,包
括: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 色谱法等。
定 量 分 析 过 程
第四节
分析方法
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标 准 方 法 与 标 准 物 质
2、行业标准:行业范围内统 一的标准。 • 没有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在省、自治区、 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工 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标 准 方 法 与 标 准 物 质
4、企业标准:
•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的; • 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要求。
第六章
• • • • • •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

实验室用标准物质、基准物质的知识1.定义及分类1.1容量基准物质(Volumetric Primary Standard):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好且已知道浓度的基准物质。
用其配制好的溶液可用于标定其它溶液。
1.2对照品(Reference Standard):指在用于检测时,除另有规定外,均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1.3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的特性值, 用以校准设备, 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注: 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例如校准粘度计用的纯水, 量热法中作为热容校准物的蓝宝石,化学分析校准用的洛液。
1.4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 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 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量单位, 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注: (1) 有相应的标准物质证书。
(2) 有证标准物质一般成批制备, 其特性值是通过对代表整批物质的样品进行测量而确定, 并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
(3) 当标准物质与特制器件相结合时, 例如己知三相点的物质装入三相点瓶, 已知光密度的玻璃装入透射滤光片、均匀粒子尺寸板装在显微镜的玻璃板上, 有证标准物质的特性有时可方便地和可靠地确定, 上述这些器件也可以认为是有证标准物质。
(4) 所有有证标准物质应符合〈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 计量基准标准" 的定义。
(5) 有些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这样的特性, 它们与己确定的化学结构不相关, 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用精确的物理和化学测量方法确定, 这类物质包括某些生物物质, 如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它的国际单位。
1.5均匀性(Homogeneity):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特性具有相同组分或相同结构的状态。
标准物质的定义

标准物质的定义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定纯度和稳定性的物质,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质量检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物质通常用于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评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的基础。
标准物质的定义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物质的纯度、稳定性、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内容。
首先,标准物质的纯度是指其化学成分的纯净程度。
通常情况下,标准物质的纯度要求较高,以确保其在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扰或误差。
纯度的要求取决于标准物质的具体应用领域,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纯度的标准物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有机标准物质来进行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而在金属材料分析中,则需要使用高纯度的金属标准物质来进行成分分析。
其次,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的物化性质保持不变的能力。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对于长期使用和储存至关重要,只有稳定性好的标准物质才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标准物质的稳定性,通常需要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储存条件,并定期进行稳定性测试和验证。
此外,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也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
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需要科学合理,确保所得到的标准物质符合国际标准和规定。
常见的标准物质制备方法包括物质纯化、溶液配制、固体混合等,制备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标准物质的性质和应用要求。
最后,标准物质的应用范围也是标准物质定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的标准物质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应用要求,例如有机标准物质适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检测,金属标准物质适用于金属材料分析和质量控制,药物标准物质适用于药品质量控制等。
标准物质的应用范围需要在制备和验证过程中明确定义,以确保其在特定领域和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之,标准物质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质量检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涉及到物质的纯度、稳定性、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多个方面。
只有具有一定纯度和稳定性的标准物质才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标准物质管理与应用PPT课件

.
14
色板
2019/11/4
.
15
标 准 白 版
2019/11/4
.
16
标准黑板
2019/11/4
.
17
溶解性固体标样
2019/11/4
.
18
甲醛水溶液标样
2019/11/4
.
19
Fˉ 离子水溶液标样
2019/11/4
.
20
Cr 单元素标准溶液
2019/11/4
.
21
锑单元素溶液标样
.
13
5、实验室常见标准物质 ★标准块:硬度块、长度块、砝码、标准黑板、标准 白板、 标准色板、灰色退色色卡、彩色退色 色卡、沾色卡等。
★ 标准物质:熔体流动速率标样、
★各种浓度的标准溶液(铅、镉标准溶液)
★各种纯物质:铟、锡
★各种单体标样(乙醛、苯酚、丙烯腈等)、试剂等。 [实例]
2019/11/4
㈡ 采购物质验收 ① 标签内容验收,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规定、有效期等 ② 必要时作技术验收,如培养基的预培养、标准试剂 的色谱检测、高纯水的电导率检测等。
2019/11/4
.
30
㈢ 标准物质的保存
标准物质的贮存应遵守有关标准物质的贮存说明,一般 而言,根据其性状不同有:
★ 防腐蚀:如金属块状标准物质
2019/11/4
.
6
㈢、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附有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
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到准确复现的用于表示该特性值的计 量单位,而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的比对》word版

标准物质的比对一、比对方法1、与其他实验室间比对;2、采用不同制造商或同一制造商的不同批号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3、用一级标准物质对二级标准物质进行核查;4、测试近期参加过水平测试结果满意的样品;5、检测有足够稳定度的与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的区别1、量值溯源性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它要求实验室针对自己检测标准的相关量值,主动地与上一级检定机构取得联系,追溯高于自己准确度(一般遵循1/10或1/3法则)的量值与之比较,确定自己的准确性。
而量值传递是上一级量值检定部门将自身的量值传递给低于其准确度等级的部门,主要是指国家强制性检定的内容。
溯源和传递的主要区别在于溯源是自下而上的活动,带有主动性;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活动,带有强制性。
2、走出仪器溯源的误区,达到量值溯源的目的多年来,烟草行业大多数人对量值溯源的认识还停留在整机溯源的概念上,而量值溯源或量值传递真正的对象是组成整机的每个量值。
如仅卷烟综合测试台,所涉及的量值就有重力(包括砝码、压力表)、长度(圆周标准棒)和流量(吸阻标准棒、标准漏孔),按以往习惯的说法是对卷烟综合测试台的检定,而准确的说法应是对这台仪器所包含的3种量值的溯源。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中规定:每个质检机构都必须编制溯源图。
而多数烟草质检站的做法还是建立在整机溯源的基础上,以这种思路编制的溯源图,可以认为仅仅是整机检定联系图。
真正意义上的溯源图,应该是对每个量值分别进行追根求源。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值溯源的步骤或方法有以下3种:①直接引用国家计量院量值溯源图,然后对本部门的量值进行分析,在溯源图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再对照上级检定部门的资质证明,在溯源图上也要找到它相应的位置。
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为实现了量值溯源;②如果本部门的量值达不到计量院溯源图的最低量值级别,而上级检定部门在该溯源图上有其相应的位置,那么该检测部门可以在原溯源图相应最低量值级别的下方增加本部门量值传递框图,这样也可以认为实现了量值溯源;③如果本部门的量值与上级检定单位的量值属同一级别,无法溯源时,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验证,也可以证明其量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物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物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下简称“检定院”)是我国食品药品领域的权威机构之一,负责制定和研究相关的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是指具有一定纯度和确定性的物质,用于检验、校准和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检定院标准物质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以及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
一、标准物质的重要性标准物质在食品药品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标准物质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可以校准仪器设备,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标准物质是食品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此外,标准物质还可以用于研究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推动食品药品领域的科学发展。
二、标准物质的研究方法检定院采用多种方法研究标准物质。
首先,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标准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合成反应得到具有一定纯度和确定性的物质。
其次,通过天然物质提取和纯化的方法制备标准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天然产物,如植物提取物、动物组织等。
再次,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制备标准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最后,通过物理方法制备标准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物理性质稳定的物质,如溶液、气体等。
三、标准物质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应用标准物质在食品药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标准物质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食品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致病菌等。
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障食品安全。
其次,标准物质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可以评估药品的质量,确保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再次,标准物质用于医疗器械的检验。
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使用标准物质,可以评估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安全有效。
标准物质与分析测量

标准物质与分析测量一、引言分析测量涉及到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化学分析测量的结果愈来愈多地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各个领域对化学分析测量蕴藏着巨大的需求,现有分析测量资源仅仅满足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即便如此,这种稀缺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如美国每年用于医疗保健的消费约为1万多亿美元,约占GDP 的13%,这些开支有超过20%花在分析测量上。
据估计,这些测量有1/3属于无效测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化学分析测量的科技资源更是紧缺,分析测量有效性亟待提高。
因此,不断提高分析测量结果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努力实现分析测量向国际单位(SI单位)或公认单位的溯源。
二、测量溯源性1.测量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
这条不间断的比较链又称为溯源链。
·溯源性是人为赋予测量结果的一种特性,其目的是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可靠;·每个可溯源的测量结果应附有合理评定的不确定度,没有不确定度的测量结果是不完整的;·要实现量值的溯源,必须具备可以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系列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标准物质)或国际标准,这些测量标准构成了国家的测量基标准体系;·要使测量结果能够与参考标准联系起来,应具有适当的比较方式作为基本比较链节,构成比较链(溯源联);·比较链是不间断的,没有溯源到国家测量标准的测量不应是可溯源的。
2.化学测量溯源图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物质委员会(ISO/REMCO)绘制了化学分析测量溯源图(见图1)标准物质在化学测量溯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使用标准物质是实现化学测量量值溯源与传递,保证测量结果准确一致的重要手段。
使用标准物质,按准确度由低至高逐级进行量值追溯,直至基本测量单位,这一过程称为化学测量量值的“溯源过程”。
标准物质、校准物和质控物

标准物质、校准物和质控物标准物质是一种已充分确定了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材料中的"标准",在检定和校准测量仪器、评价分析测试方法、确定材料特性量值、考核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质量控制、贸易和法律方面的技术仲裁等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标准物质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
20 世纪70 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 SO) 设置了标准物质委员会。
国际计量组织、国际临床化学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原子能机构、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际组织也参与了标准物质工作。
1980 年,我国成立了标准物质研究所,负责全国标准物质的技术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就国家批准的一、二级标准物质近3000种。
1990 年,由中国、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苏联等7国的标准物研究中心成立了国际标准物质信息库。
1997 年,信息库中生物与临床标准物质(包括一般药品、临床化学、血液与细胞、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占总标准物质的2.4 9% 。
一、概述1.标准物质的定义多年来,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沿用着各自对标准物质的命名和定义,1981 年ISO标准物质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了国际间比较适用的标准物质定义,公布于ISO 出版的(I SO GUIDE 30) "标准物质常用术语及定义",并已为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计量局、国际电工委员会确认,编人《国际计量学基本名词》。
( 1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reference material, RM )经很好确定其一种或几种特性量值,并用于校准某一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确定材料特性量值的物质或材料。
1992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ISO 标准物质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最后批准了国际标准化指南,该指南中就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定义作如下修改。
特别强调均匀性和有证标准物质溯源性。
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确定了特性值,用以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材料或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物质和标准分析方法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