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海上风电地基基础的比较及适用范围
三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的比较分析海上风机是指安装在海上的大型风能利用设备,是清洁能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海上风机的结构主要由塔座、机舱、叶片、轴和基础组成。
基础是保持整个海上风机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递风机重量和风载荷的属性之一。
基础适当的设计和施工是保证海上风机可靠性和长久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
目前,海上风机的基础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单桩基础、桶形抗拔基础和吊扣式基础。
下面将对这三种基础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1. 单桩基础单桩基础是一种简单、成熟、可靠的基础结构,可应用于水深不超过30米的浅海风机,该风机通常使用普通开挖船安装,成本较低。
在单桩基础的设计中,桩的直径、长度和钢板堆垛方式等参数需要精细化计算和调整,以确保桩基能够承受风载、水动力、震动和永久荷载的各种作用力,保证风机的稳定运行。
与其他基础结构相比,单桩基础的优点是施工相对简单,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
但是,单桩基础的主要缺点是其对泥土层的依赖性较高,桩基施工流程中使用重型打桩机或现场钢板打桩常会引起水质污染和水下噪音干扰,因此,其适用范围受限,需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对基础的影响等制约因素。
2. 桶形抗拔基础桶形抗拔基础是另一种常用的海上风机基础结构,通常适用于25至50米深度的水域。
桶形基础的设计是在打预应力混凝土桶体的时候将桶内下部空泡,以提高抵抗弯矩的能力和抗拔性能。
相比于单桩基础,桶形基础在深海或海底地形复杂的地方表现更为出色,具有刚性强、耐风载性好和可减少海洋环境污染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桶形基础的施工工艺比单桩基础要复杂一些,需要使用更多的施工设备和人工,所以桶形基础的施工成本比单桩基础更高。
另外,一个缺点是他的模拟需求和设计流程要比单桩基础更为复杂。
此外,由于桶形基础需满足上下游良好的模拟特性,它在提高海底安全系数的同时与其上面的形成很好的一体化,有效地减少了海上风机的摇晃,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吊扣式基础吊扣式基础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重定位性的海上风机基础结构,主要用于深海和远海风机安装。
各种海上风电地基基础的比较及适用范围

各种海上风电地基基础的适用范围1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中,基础形式选择取决于水深、水位变动幅度、土层条件、海床坡率与稳定性、水流流速与冲刷、所在海域气候、风电机组运行要求、靠泊与防撞要求、施工安装设备能力、预加工场地与运输条件、工程造价和项目建设周期要求等。
当前阶段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常用类型包括单桩基础、重力式基础、桩基承台基础(潮间带风电机组)、高桩承台基础、三脚架或多脚架基础、导管架基础等。
试验阶段的风电机组基础类型包括悬浮式、吸力桶式、张力腿式、三桩钢架式基础等形式,但仅处于研究或试验阶段。
基础型式结构特征优缺点造价成本适用范围安装施工重力式有混凝土重力式基础和钢沉降基础结构简单、抗风浪袭击性能好;施工周期长,安装不便较低浅水到中等水深(0~10m)大型起重船等单桩式靠桩侧土压力传递风机荷载安装简便,无需海床准备;对土体扰动大,不适于岩石海床高浅水到中等水深(0~30m)液压打桩锤、钻孔安装多桩式上部承台/三脚架/四脚架/导管架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施工方便;建造成本高,难移动高中等水深到深水(>20m)蒸汽打桩锤、液压打桩锤浮式直接漂浮在海中(筒型基础/鱼雷锚/平板锚)安装灵活,可移动、易拆除;基础不稳定,只适合风浪小的海域较高深水(>50m)与深水海洋平台施工法一致吸力锚利用锚体内外压力差贯入海床节省材料,施工快,可重复利用;“土塞”现象,倾斜校正低浅水到深水(0~25m)负压下沉就位表1 当前常用风电基础形式的比较2 中国各海域适用风电基础形式的分析我国渤海水深较浅,辽东湾北部浅海区水深多小于10 m ,海底表层为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粉砂,粉土底部沉积物以细砂为主,承载力相对较大,可作持力层。
和粉砂层,承载力小,易液化,不适宜作持力层;而黄河口海域多为黄河泥沙冲淤海底,因此,渤海的大部分海域为淤泥质软基海底,冲刷现象也较为严重,且冬季有冰荷载的作用,不宜采用重力式基础和负压桶基础,可采用单桩结构。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的适用性与选择

工 程 技 术
海 上 风 电机 组 基 础 的 适 用 性 与 选 择
张 磊
( 邯郸职 业技 术学 院 建工 系 河 北邯 郸 0 6 0 ) 5 0 2
摘 要 : 上风 电基础 在风 电的正 常建造和 运 营维护 中 占有重要 的位 置。 的选择 与受 力特点 、 海 它 海床 的地 质 结构情 况 海上风浪 裁荷 以 及海流 , 冰荷 裁 等诸 多因素有 关 。 因此 , 海上风 电机 组的基 础被 认 为是 遣 成海上 风 电成 本较 高的主要 因素之 一 , 选择 经济合 理适 用的基
单桩 基本 施 工 工 艺 为 : 海 上 风 力 发 电 机 组 通 常 由三 个 部 分组 兰过 渡 连 结 段 组 成 。 钢 成 : 头 、 架 、 础 其 中 , 础 部 占 有 重 钢管 桩 及 过 渡 段 预 制 ; 管 桩 运输 及沉 设 ; 塔 塔 基 基 单 要的位 置 , 建 设成本在 海洋风 电造价 中 其 过 渡 段 安 装 及 灌 浆 。 立 柱 单 桩 施 工 工 艺 但是 桩径 较 大 , 要 超 大 型 打 桩 需 占 有 较 大 的 比 重 , 占 整 个 工 程 成 本 的 较 为 简 单 , 约 2 %~3 %, 主 要 的 成 本风 险 对 整机 安 全 设 备 , 大 了 施 工 成 本 。 0 0 是 加 至关重要 。 1 2 2 单立 柱 三桩 .. 单 立 柱 三 桩 解 决 可单 立柱 单 桩 桩 径 过 大 的 问 题 , 基 础 结 构 型 式 为 : 3 中等 其 用 根 1常见基础形式分析 及施工工艺 直 径 的 钢 管 桩 定 位 于 海 底 , 根 桩 呈 等 边三 3 1 1 重力 式基础 . 桩 重 力 式 基 础 主 要 依 靠 自重 使 风 机 保持 角形 均 匀 布 设 , 顶 通 过 钢 套 管 支撑 上 部 三 承受 在垂 直的位置 , 构简单 , 用成熟 , 结 应 一般 三脚 桁 架 结 构 , 脚 桁架 为预 制构 件 , 并 为 钢 筋 混 凝 土 沉 箱 结 构 , 比成 本 较 低 , 相 但 上 部 荷 载 , 将 应 力 与 力矩 传 递 于 三 根 钢 桩 , 成 组 合 式 基 础 。 工 顺 序 为 : 沉 放 构 施 先 体积大而 笨重 。 三 角架 然 后 通 过导 管 进 行 3 桩 的施 打 。 根 导 1. . 重 力式 基 础施 工 工 艺 11 灌 施 工 前 进 行 疏 浚 作业 , 清除 淤 泥 层 , 属 管 与 基 桩 连 接 在 水 下 进 行 , 注 高 强 化 学 适 0~ 于 孤 立 墩 挖 泥 。 槽 挖 泥 完 成 后 , 及 时 抛 浆液 或 充 填 环 氧 胶 泥 。 用 水 深 范 围( 基 应 石 , 石一 般 采 用 l ~1 O g 抛 0 O k 的块 石 , 抛石 后 要 分 层 夯 实 , 减 少 其 压 缩 沉 降 。 力 式 基 以 重 础体积和重量大 , 在近海码头预制完成 , 应 减 少 陆 上 运 输 成 本 。 头 出 运 一 般 采 用 气 码 囊和 卷扬 机 , 上运输 可 以采 用驳 船 、 海 浮 吊, 或者 配 备 气 囊 , 其 悬 浮 在 水 中 , 后 使 然 拖 轮 牵 引 至 安 装 地 点 。 放 到 指 定 的 位 置 安 后在 各个方 向上均匀 抛砂 、 进行 压载 回 石 填 , 免 造 成 倾 斜 、 裂 , 后 浇 筑 混 凝 土 以 开 然 封舱 、 埋塔简连接杆件 、 兰等。 预 法 1. . 重 力式 基 础适 用 范 围 12 重 力 式 基 础 结 构 简单 , 造 工艺 简单 , 制 适 用 于 天 然 地 基 较 好 的 区 域 ; 用 水 深 在 适 1 m以 内 , 软 地 基 及 冲 刷 海 床 。 5 非 1 2 单桩 结构 . 单 桩 结 构 是 海 上 风 电 场 应 用 最 多 的一 种 结 构 , 照 桩 材 质 分 为 钢 桩 和 高 强 度 预 按 3 m) 地 质条 件 适 用 范 围广 。 0 , 1 2 3 导管 架 基 础 .. 导 管 架 结 构 可 以 有 效 解 决 水 下 连 接 的 问题 , 管 架 结 构 可 设 计 成 三 腿 、 腿 , 导 四 也 有采用三腿加中心桩、 四腿 加 中心 桩 结 构 , 承 载 能 力 可 大 幅 度 提 高 , 用 于 水 深 超 过 适 3 m的近 海 风 电场 情 况 。 管 架 基 础 在施 工 0 导 时需要用2 套桩 锤 , 故浅 水 中不 易 用 导 管 架 基 础 。 工 工 艺 与 单 立 柱 三 桩 的 工 艺 基 本 施 相 同 , 结 构 消 耗 的 钢 材 量 巨大 造 价 相 对 该 过高 。
三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的比较分析海上风机是利用海上风能发电的一种重要装备,而其基础结构是海上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上风机的基础结构种类繁多,其中以单桩基础、桁架式基础、和浮式基础为主要类型。
本文将对这三种基础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海上风机应用中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一、单桩基础单桩基础是一种将海上风机固定在海底的结构基础。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一根直径较大的钢桩将风机固定在海底,而钢桩需要通过振动锤或旋挖机等设备打入海底,然后通过水泥灌注或者填充钢筋混凝土进行固定。
优点:1. 施工便利:单桩基础可以通过振动锤或者旋挖机进行施工,相对来说施工比较方便。
2. 成本相对较低:单桩基础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尤其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海域。
3. 维护成本低:单桩基础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其结构比较简单,维护也比较容易。
1. 受水深限制:单桩基础受到水深限制,一般只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海域。
2. 抗风载能力弱:由于单桩基础固定方式的特殊性,抗风载能力相对较弱,钢桩易于发生折断。
3. 风机规模受限:由于单桩基础的限制,只能适用于小型海上风机,大型海上风机无法采用单桩基础。
二、桁架式基础桁架式基础是一种将海上风机固定在海底的结构基础。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将风机与海底连接的桁架结构来确保其稳固性,桁架结构一般采用钢结构。
1. 适用范围广:桁架式基础适用于水深较深的海域,且能适应较大范围的水深。
2. 抗风载能力强:由于桁架结构的特殊性,桁架式基础有较强的抗风能力,适用于大型海上风机。
3. 长期稳定性更强:桁架式基础的稳固性更强,长期使用更加稳定。
1. 施工难度较大:桁架式基础的施工相对来说比较困难,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2. 成本较高:桁架式基础的成本较高,尤其是钢结构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大。
3. 维护难度大:桁架式基础的维护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特别是在海上维护更加困难。
三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的比较分析
目前,基础海上风机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单桩、扩径桩和螺旋桩。
本文将对这三种基础海上风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单桩是较早采用的一种基础海上风机结构。
它采用一根较长的单桩作为风机的支撑,通常需要将桩打入海床深处以确保稳定性。
这种结构简单,施工相对方便,但由于单桩直径较小,抗倾覆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侧向力的影响。
在海上环境变化较大的地区,使用单桩结构需要格外注意。
扩径桩是改进单桩结构的一种方式。
它在桩身中部进行扩径处理,以增加桩身的抗倾覆能力。
这种结构在施工上相对复杂一些,但相比于单桩结构,扩径桩能够更好地应对海上风机的侧向力和倾覆力。
扩径桩可能会增加桩身的重量和成本,在设计上需要考虑风机的荷载和使用寿命。
螺旋桩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基础海上风机结构。
它采用螺旋形的桩身,通过旋转将桩打入海床中。
螺旋桩具有较大的扭转刚度和抗倾覆能力,能够适应更严酷的海上环境。
螺旋桩还具有较好的安装和拆卸性能,适合于大规模、多桩的风机群布局。
螺旋桩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较大的起重设备和施工时间。
单桩、扩径桩和螺旋桩是目前常见的基础海上风机结构。
单桩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海上环境较稳定的地区;扩径桩结构增加了抗倾覆能力,但会增加成本和重量;螺旋桩结构具有较大的抗倾覆能力和安装灵活性,但施工难度较大。
在选择基础海上风机结构时,需要综合考虑海上环境、施工条件和预算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结构类型。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第四章

bs ——基础底面宽度(力矩作用方向),当基底宽度大于 6m 时按 6m 取值; 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有效重度); hm ——基础埋置深度。
4.3.2 地基承载力计算
对于岩石地基的承载力,其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岩石饱和 单轴抗压强度、岩体结构和裂隙发育程度,按表4-5做相 应的折减后确定;对于极软岩可通过三轴压缩试验或现场
4.2.1 基床
抛石基床设计内容
抛石基床设计包括: 选择基床型式; 确定基床厚度及肩宽; 确定基槽的底宽和边坡坡度; 规定块石的重量和质量要求; 确定基床顶面的预留坡度和预留沉降量等。
4.2.1 基床
基床形式
重力式基础的基床型式有:暗基床、明基床和混合基床三种。
基床选型原则
水流流速较大时应避免采用明基床,或在基床上设防护措施。 混合基床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情况,此时需将地基表层的软土
载荷试验确定其承载力特征值。岩石地基承载力无需进行 深宽修正。
岩石单轴饱和抗 压强度 Rb
坚硬岩、中硬岩 (Rb >30)
较软岩、软岩 (Rb <30)
表 4-5 地基岩体承载力特征值 fak(MPa)
岩体完整,节理 间距大于 1m
岩体承载力特征值 fak 岩体较完整,节 岩体完整性较差
理间距为
节理间距为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持久组合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短暂效应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长期效应(准永久)组合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长期效应(准永久)组合
一文看尽!海上风电机组固定式基础大全

今天,带大家来盘点下目前海上风电机组所使用的固定式支撑结构及地基基础。
1. 单桩基础概况: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结构:由钢板卷制而成的焊接钢管组成分类:有过渡段单桩,无过渡段单桩优势:单桩基础结构简单,施工快捷,造价相对较低劣势:结构刚度小、固有频率低,受海床冲刷影响较大,且对施工设备要求较高代表工程:英国London Array海上风电场London Array单桩卷制单桩及过渡段无过渡段单桩2. 重力式基础概况:诞生最早,适用水深一般不超过40m结构:靠基础自重抵抗风电机组荷载和各种环境荷载作用,一般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内部填充砂、碎石、矿渣或混凝土压舱材料分类:预制混凝土沉箱和钢结构沉箱优势:稳定性好劣势:对地基要求较高(最好为浅覆盖层的硬质海床)。
施工安装时需要对海床进行处理,对海床冲刷较为敏感代表工程:英国blyth海上风电场钢制重力式基础混凝土重力式基础运输混凝土重力式基础陆上预制3. 导管架基础概况:取经海洋石油平台,适用水深20m~50m结构:下部部结构采用桁架式结构,以4桩导管架基础为例,结构采用钢管相互连接形成的空间四边形棱柱结构,基础结构的四根主导管端部下设套筒,套筒与桩基础相连接。
导管架套筒与桩基部分的连接通过灌浆连接方式来实现优势:基础刚度大,稳定性较好劣势:结构受力相对复杂,基础结构易疲劳,建造及维护成本较高代表工程:德国Alpha Ventus海上风电场Alpha V entus海上风电场导管架基础导管架基础运输4. 多脚架基础概况:陆上预制,水下灌浆。
一般适用于20m~40m水深的海域结构:根据桩数不同可设计成三脚、四脚等基础,以三脚架为例,三根桩通过一个三角形刚架与中心立柱连接,风电机组塔架连接到立柱上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分类:三脚架基础、四脚架基础等优势:结构刚度相对较大,整体稳定性好劣势:需要进行水下焊接等操作代表工程:德国Borkum West 2海上风电场Borkum West 2海上风电场多脚架基础多脚架基础运输5. 吸力筒基础概况:陆地预制,抽水下沉,注水移除。
海上风机基础形式

海上风机基础形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全球能源状况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海上风力发电的重要性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1.现今主要的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2.海上风电基础的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三、海上风电发展趋势1.全球海上风电市场概况2.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与政策支持3.未来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及挑战四、结论1.海上风电发展的意义2.对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展望正文一、引言1.全球能源状况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态势。
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 120 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其中一半以上为发展中国家。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和可持续性。
2.海上风力发电的重要性海上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具有风力资源更丰富、占地面积小、对土地利用影响小等优点。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海上风电正逐渐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1.现今主要的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海上风电机组的基础结构主要有四种:固定基础、浮动基础、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
固定基础指将风电机组直接安装在海底的固定基础上,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海域。
浮动基础则采用浮箱或浮球等结构,将风电机组悬浮在海面上,适用于水深较大的海域。
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则是将风电机组支撑在若干个桩基上,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海域。
2.海上风电基础的适用情况及优缺点不同类型的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有其各自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固定基础适用于浅海区域,但受海底地质条件影响较大;浮动基础适用于深海区域,但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则在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平衡。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海域条件、风力资源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基础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海上风电地基基础的适用范围
1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设计中,基础形式选择取决于水深、水位变动幅度、土层条件、
海床坡率与稳定性、水流流速与冲刷、所在海域气候、风电机组运行要求、靠泊与防撞要求、
施工安装设备能力、预加工场地与运输条件、工程造价和项目建设周期要求等。
当前阶段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常用类型包括单桩基础、重力式基础、桩基承台基础
(潮间带风电机组)、高桩承台基础、三脚架或多脚架基础、导管架基础等。
试验阶段的风电
机组基础类型包括悬浮式、吸力桶式、张力腿式、三桩钢架式基础等形式,但仅处于研究或
试验阶段。
基础型式结构特征优缺点造价成本适用范围安装施工
重力式有混凝土重
力式基础和
钢沉降基础结构简单、抗风
浪袭击性能好;
施工周期长,安
装不便
较低浅水到中等水
深(0~10m)
大型起重船等
单桩式靠桩侧土压
力传递风机
荷载安装简便,无需
海床准备;对土
体扰动大,不适
于岩石海床
高浅水到中等水
深(0~30m)
液压打桩锤、钻
孔安装
多桩式上部承台/三
脚架/四脚架/
导管架适用于各种地质
条件,施工方便;
建造成本高,难
移动
高中等水深到深
水(>20m)
蒸汽打桩锤、液
压打桩锤
浮式直接漂浮在
海中(筒型基
础/鱼雷锚/平
板锚)安装灵活,可移
动、易拆除;基
础不稳定,只适
合风浪小的海域
较高深水(>50m)与深水海洋平
台施工法一致
吸力锚利用锚体内
外压力差贯
入海床
节省材料,施工
快,可重复利用;
“土塞”现象,倾
斜校正
低浅水到深水
(0~25m)
负压下沉就位表1 当前常用风电基础形式的比较
2 中国各海域适用风电基础形式的分析
我国渤海水深较浅,辽东湾北部浅海区水深多小于10 m ,海底表层为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粉砂,粉土底部沉积物以细砂为主,承载力相对较大,可作持力层。
和粉砂层,承载力小,易液化,不适宜作持力层;而黄河口海域多为黄河泥沙冲淤海底,因此,渤海的大部分海域为淤泥质软基海底,冲刷现象也较为严重,且冬季有冰荷载的作用,不宜采用重力式基础和负压桶基础,可采用单桩结构。
单桩结构在海床活动区域和海底冲刷区域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是缘于其对水深变化的灵活性。
相比黄河口海域,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受潮汐影响大,水流速度较快,近场区分布有多个岛屿,造成海底地层的岩面起伏大,且容易受到台风等气象因素影响,宜采用重力式或多桩式结构。
黄海辽东半岛及山东半岛近海、台湾海峡岩层埋藏较浅,海底存在岩层出露的情况,且水深多为中等水深到深水因此应采用多桩式,不宜采用单桩式。
东海平均水深在5~15 m的海域多为淤泥质软基海底,不适宜采用重力式基础和浮压桶基础,只能采用桩基结构。
南海北部湾和琼州海峡的海底表层沉积物主要为陆源碎屑堆积,颗粒较细,主要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粉砂,其次为粉土和中砂,以粘土、粉砂和细砂为主。
在琼州海峡侵蚀洼地的边缘和潮流沙脊下部发育有大中型沙波。
海底沙波的存在使海底坎坷不平,同时,沙波和大波痕都是迁移型海底微地貌,它们的存在表明海底泥沙运动较强,海底稳定性差,沙波活动伴随着海底强烈冲刷、淤积及泥沙群体运动。
因此,也不宜采用重力式基础和负压桶基础,桩基础是较好的选择。
由于南海的水深较大,且海洋环境条件恶劣,应采用刚度较大的导管架结构。
另外,在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湾等南方海区受台风影响较大,因而不适合采取浮式结构,在风电基础结构设计时要着重考虑极端海况(如极端浪高、极端风力)的因素。
3 案例分析
以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为例,东海平均水深在5~15 m的海域多为淤泥质软基海底,加上受杭州湾潮汐水流的影响,因此,东海大桥风电场的备选基础结构为三角架基础、四角架基础、高桩承台群桩基础和单桩基础。
这四种基础结构中,单桩基础的经济性最优,但其施工机具和技术均要求较高,故东海大桥风电场最终选择了四角架结构。
又以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为例,桂山场址所在海域为南海北部沿岸珠江口,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和登陆的主要地区之一,场址的水位变化较大,波浪较高,水深介于6 ~ 12 m之间的海域,50 年重现期的波浪波高达到8.
4 m。
海底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淤泥层、淤泥质土层、粉质粘土层、粉砂层、粗砂层、粉质粘土层、粉砂层、细砂层、砾砂层、砂质粘性土层、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层。
本海域由于近场区分布有大大小小多个岛屿,造成海底地层的岩面起伏大,对工程设计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选取水下三桩基础、水上三桩基础、高桩承台基础、四桩导管架基础方案作为桂山工程结构设计比较方案。
图1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