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年中,风力发电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装机容量从 2004年的不到 75MW跃升至 2015上半年的近 125GW,在全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2014 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 8759MW,相比2013 年增长了24.3%。截至2014年底全球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我国同样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目前标杆电价已到位,沿海省份已完成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优化以及开发经验的累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2020年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以 1.5MW、2MW类型为主,截止至2014年我国累计装机类型统计中,此两种机型占据了83%的比例。而海上风电的机型则以2.5~5MW为主,更长的叶片与更大的发电机,对于风能的利用率也越高。

2014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201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在有效利用小时数上,陆上风电一般为1800~2200h,而海上风电要高出20%~30%,达到2500h以上,且随单机规模的加大而提高。更强更稳的风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单位装机容量电能产出将高于陆上。

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弃风率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 5-50米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500GW(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 3 次及以上的海域) 。虽然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的 1/5,但从可开发/已开发的比例以及单位面积可开发量上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年均增速也将更高。

一、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2014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8759MW,相比2013年增长24.3%。在新增装机量上,2014全球新增装机1713MW,相比2013年的1567MW更进一步。欧洲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 201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1713MW中,英国、德国、比利时共占了 1483.4MW,占比 86.6%;其余为我国的 229.3MW,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小容量试点项目。

在各国的累计装机容量排名中,英国、丹麦、德国、比利时、中国、荷兰、瑞典分列前七位,仅有中国为非欧洲国家。事实上截至 2014年底全球 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包括北海(5,094.2 MW:

63.3%),大西洋(1,808.6 MW: 22.5%) 以及波罗的海(1,142.5 MW:14.2%)。

全球海上风电2014年装机容量情况

截至 2014年底,英国海上风电总装机量约等于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英国拥有11450 公里的海岸线,海上风资源极为丰富;此外,英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及最为完备的海上风电供应链,可以支持其大规模的扩张。2015 上半年英国装机522.6MW,使总装机量突破5GW。英国的短期目标为至2020年完成至少 9GW,即每年最少800MW的装机。

2014年底德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已突破了1GW。而2015年德国新增装机量将超 2GW (上半年已完成1706.3MW),新增市场投资达 100亿欧元。 Gl obalTech 1 海上风电场已于 2015 年 1 季度完工,项目规模达 400MW,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截止至2014 年底美国尚无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进展最快的两个项目中,468MW的Cape Wind项目由于EMI公司的财务问题而被取消电力购买协议;30 MW的BlockIsland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于2016年底建造完成。根据美国能源局发布的WindVision 报告,至2030 年美国有望开发22GW 的海上风电项目,因此前景同样广阔。

日本拥有强大的海事工业和世界上第六大的海洋特殊经济特区,这使得发展海上风电显得十分具有吸引力。加之福岛核电危机后,日本结束了核电的发展,巨大的能源缺口需要填补,使得政府转向海上风电的开发。日本目前有49.6MW 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其中包括 4MW 漂浮式风电。2014 年 3 月,日本政府确定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为36 日元/kWh,为日本陆上风电标杆电价的 1.6倍。目前,共 874MW的项目正处于前期计划阶段。

韩国采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来激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配额制替代2010年废除的固定电价制度。配额制要求韩国电力公司到 2015 年有 3.5%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2022 年则要有1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同时,由于韩国陆上风电发展受限于土地的可获得性和耗时的规划程序,因此海上风电成为韩国电力公司实现配额制的主要技术选择。韩国海上风电发展目标为 2016年900MW,2019 年 1.5GW。目前,三星重工以及现代重工正推动韩国海上风电的初期发展。

二、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驱动力

海上风电起步时间较短,所应用的部件或装备大多由其他行业改装而来,因此海上风电的产业链并不成熟、完备,行业技术方面也有极大的进步空间,这两项因素的合力将逐步推动成本下行。根据The Crown Estate的预测,英国海上风电行业通过各项途径,至2020 年度电成本较之2011年,将有39%的下降空间,即从 140英镑/MWh降至85.4英镑/MWh。

英国海上风电2020年LCOE下降百分比

根据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到2030 年近海风电平均上网电价将

从目前的0.75元/千瓦时降低至 0.6元/千瓦时。标杆电价引导着成本

下行,我们预计近海风电的度电成本也将从目前的0.70~0.85元/千瓦时降低至 2020 年的0.68元以及2030年的 0.5元左右,逐步逼近陆上风电的成本。

风电投资

2014年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总容量 10.53GW 的 44 个海上风电项目列入了开发建设方案,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其中包括已核准项目 9 个,容量 175 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35 个,容量 853 万千瓦,这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将进一步提速。

除了国家层面外,各沿海省份也正积极开展可研工作,并制定各自的海上风电装机规划。今后,江苏南通、盐城南北部、连云港;山东莱州湾、渤中、长岛、半岛北海和半岛南海;广东粤东、粤西、珠三角;上海东海大桥、南汇、奉贤;河北唐山、沧州;浙江杭州湾、舟山东部、象山、台州、温州;辽宁瓦房店、花园口、庄河等海域将会成为海上风电建设重点布局地区。

列入开发建设方案项目的地区分布

我国沿海各省份海上风电装机规划

截止至2015上半年,我国已完成约824MW的累计装机,渡过试点示范阶段,开始进入早期商业化的时代。根据海上风电产业监测体系,到 2015年7月底,纳入“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的项目已建成投产 2 个、装机容量 6.1 万千瓦,核准在建 9 个、装机容量 170.2万千瓦,核准待建 6 个,装机容量154 万千瓦,其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总体进度较慢。

随着国内海上风电标杆电价的出台、各部门的重视与协调,以及产业链的逐步完备、海上安装经验的逐步积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 2020年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情况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建设的主要不同点在于需要海装船进行打桩以及运输风机部件,因此安装成本占比较高,达 20%~30%,陆上风电安装只需5%左右;此外,BOP 成本(基础、电缆及其他电力设施)同样占 30%~40%,而陆上风电只占15%~25%;在风机成本上,海上风电占比较低,约 30%~40%,陆上风电需占到60%~75%的比例。因此,海上风电的高造价主要源自于海上打桩、运输、海上变电站建设等的难度提升。

海上风电装机成本结构

在度电成本上,海上风电高出陆上约 80%~90%,主要差别就在于基础、安装与运行维护的成本之上。

海上风电装机成本结构

在总建造成本上,我国海上风电造价约在 13000~20000元/KW区间内,随离岸距离以及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欧洲的建造成本与国内相近,约在 2000~3000欧元/KW左右。目前国内的陆上风电建造成本约在7000~8000元/KW左右,因此海上风电的造价成本达陆上的两倍。

2014年欧洲海上风机市场占有率

2015上半年欧洲海上风机市场占有率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7)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10)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10)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1)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2)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3) 一、重要性 (13) 二、研究意义 (13)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4) 第一节海上风电概述 (14) 第二节我国海上风电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行业主要监管部门 (14)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15) 三、2019年风电行业主要政策变化解读 (16) 四、行业技术水平与技术特点 (22) (一)行业技术水平现状 (22) (二)目前行业的技术特点 (22) 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23) 六、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23) 七、海上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24) 八、海上风电投资成本构成 (24)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6) 一、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发展态势 (26) 二、2018年已核准或签约的海上风电 (28) 三、中国海上风电行业主要项目分布 (31) 四、下游安装和运维市场情况 (32) 五、面临挑战 (34) 第四节重点企业分析 (34) 一、龙源电力 (34) 二、金风科技 (37) 三、泰胜风能 (37) 四、天顺风能 (38) 五、中闽能源 (39) 第五节2019-2025年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39) 一、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9)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39) (2)国家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40)

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论文题目: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的风能约为,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其能量大大超过地球上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是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一种,它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地下采掘出来;也不同于水能,必须建造大坝来推动水轮机运转;也不像核能那样,需要昂贵的装置和防护设备。另外,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与其他新能源相比,风能优势突出:风能安全、清洁。而且相对来说,风能是就地取材,且用之不竭,在这一点上,风电优于其他发电。 关键词: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安全且清洁;风能用之不竭 目录

第1章绪论 引言 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尽量不影响生活水平的情况下,透过全球气候升高这个现象,我们现目前必须的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改变目前现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清洁型(相对于煤石油等而言,对于植物动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相对而言较少甚至可以达到零的能源)能源来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快发现的最快的清洁能源,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对它加以使用相对而言能使得时下大地所遭受的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进行相比较风力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所以对风能加以利用,这样能相对有效的改变目前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这样大大的避免造成臭氧空洞以及形成酸雨之类的自然危害,也有利于降低全球的气温。所以加大风力发电建设是改善现目前世界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国际上对于新能源的开发这一方面做了许多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一方面德国是做的最好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至今,在德国的风电机组总功率即使已越过1万兆瓦的大关,并且已完成了近万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所占比例已达到了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1/3,然而数据研究表明德国近年来减少了约1700万吨的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以通过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说明开发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是减少全球气温升温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途径。德国竭力用实际行动为《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我国在风力方面也有着相当丰富的资源,可被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左右。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调查研究并所给出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显示,预计到22世纪初大地平均气温或许会增高—℃。以及伴随着国民日常需求的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用电量也日益增长,伴随着电力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发电机组的不断增大以及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大自然给予我们不可再生能源的衰竭、对于用电量的不断升高、全球气温的升温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开发新能源发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我国疆域广阔并且有着十分丰富的风力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2.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产商 3.政策法规 4.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5.上下游行业分析 6.行业需求规模 7.行业竞争态势 二、行业投资分析 1.风电主要产商的经营状况 2.股票分析 3.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4.投资建议 一、风电行业概况 (一)、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风电行业简介 风电: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简称,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电技术装备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本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已经取得较大成绩,金风、华锐等一批代表国际水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国风电发展的生力军。 据统计,我国风电装机连续4年翻番,风电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名升至第三名。2009年底,全国共建设423个风电场,总容量达2268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2.6%。2010年,我国风电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按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 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发电量约为516亿千瓦时,按照发电标煤煤耗每千瓦时350克计算,可节约标煤1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万吨。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超过4000万千瓦,“双居”世界第一。 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用5年多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5年的发展历程,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抢占新能源战略产业发展先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作出突出贡献。 风电行业主要包括两部分:风力发电经营相关公司和生产风力设备相关公司(见下表)。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 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 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 12.5%。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 11 nUr l ■蛊计装机容蚤

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 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 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 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

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 此外,中国华锐、金风、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 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 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 它们使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2020年前后需要山东电网接纳部分电力和电量;蒙东风电基地近期送入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和新疆哈密风电基地近期送入

全球及中国风电行业研究报告-20200619

全球及中国风电行业研究报告

1、全球风电行业概况 世界风能协会(WWEA)发布数据显示,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由2013年318,919MW增长到2019年的650,758MW,年复合增长率为13%。全球风电装机累计容量TOP10如下表所示: 图表2:2014-2019年全球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图表3: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累计容量市场份额分布 图表4:2019年全球风电装机新增容量市场份额分布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2、中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风电叶片步入稳定增长阶段,2019年中国新增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6%,风电领域玻璃纤维需求存在较大空间。风能成为我国能源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国在风电领域已经逐步加大力度投资。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 中国风能协会(CWEA)预计,到2020年国内在风力发电领域将投资3,500亿元,其中,20%(即700亿元)左右的领域需要使用玻璃纤维(如风机叶片),这对中国玻璃纤维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玻纤织物约占叶片总成本的20%;而叶片是风电机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约占其总成本的25%。 世界风能协会(WWEA)发布数据显示,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由2013年91,412MW增长到2019年的237,029MW,年复合增长率为17%。 图表5:2014-2019年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及新增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世界风能协会(WWEA) 根据2019年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8年底之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不再补贴。自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国家不再补贴。”随着2021年陆上风电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的临近,政策节点临近驱动产业大规模抢装。因此,2020年风机设备抢装仍将进行,并且2020年将成为抢装高峰,根据国盛证券研究中心预测,2019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年中,风力发电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不到75MW跃升至2015上半年的近125GW,在全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2014 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8759MW,相比2013 年增长了24.3%。截至2014 年底全球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我国同样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目前标杆电价已到位,沿海省份已完成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优化以及开发经验的累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2020年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以1.5MW、2MW类型为主,截止至2014年我国累计装机类型统计中,此两种机型占据了83%的比例。而海上风电的机型则以2.5~5MW为主,更长的叶片与更大的发电机,对于风能的利用率也越高。 2014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201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在有效利用小时数上,陆上风电一般为0~2200h,而海上风电要高出20%~30%,达到2500h以上,且随单机规模的加大而提高。更强更稳的风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单位装机容量电能产出将高于陆上。 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弃风率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5-50 米围,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500GW(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3 次及以上的海域)。虽然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的1/5,但从可开发/已开发的比例以及单位面积可开发量上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年均增速也将更高。

2016-2022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市场深度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市场深度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海上风力发电市场深度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 ?出版日期:2016年 ?报告价格:印刷版:RMB 7000 电子版:RMB 72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7500 ?报告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37063605.html,/b/dianli/J68941VA3N.html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337063605.html, 报告目录 据中国风能协会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估算,在离海岸线100公里、中心高度100米的范围内,每秒7米以上的风力给中国带来的潜在发电能力为年均110万亿千瓦,中国风电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有海上风能资源,海风呼呼地吹着,而且海岸线非常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巨大,这些都为促成海上风力发电提供了条件。海上风电时代已经到来,而且来得非常迅速。2010年2月,中国第一座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也是亚洲第一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的34台机组安装完毕,随后于6月全部实现并网发电,为40万家庭提供用电。与此同时,国内首批海上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工作于5月正式启动,标志着海上风电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加速期。2010年因此在许多人眼中是中国海上风力发电元年。不过,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海上)风电行业有很大的扩容潜力,能够大规模采用新的解决方案;但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领域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经验,而且也缺乏在海上进行大规模装机的经验。 在陆地风电连续数年高速增长之后,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海上风电建设也将起步。2010年将把海上风电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很快将组织大型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海上风电是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沿,市场前景广阔,我国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力争2010年在海上风电建方面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经过2004年以来的连年翻番,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陆地风电装机已经超过250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但在海上风电方面,由于运行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启动规模化

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国内风电市场分析报告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CMS上振动传感器一、行业概述 风电作为新型可再生能源,由于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近年来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风电发展最快的国家,到2011年底,累计安装风电机组45894台,装机容量达62364.2MW,居世界首位,截至2012年6月,风电并网量达到5258万千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自此我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内风电产业也得到超前发展。 二、CMS出台的背景 高速发展背后,随着装机数量的增多,风电行业重大事故频繁反生,截至2011年8月,国内机组共计发生27次重大事故,其中火灾事故20起,倒塌事故5起,飞车事故2起,脱网事故3起(1944台机组脱网)。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风电设备设计存在缺陷,质量不过关;2、风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设备监督存在漏洞;3、风电配套设备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部分事故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手段监测并规避的,风机的故障很多属于机械故障,振动监测系统可以对风机的主轴承、齿轮箱、发电机等进行实时监测,有以下几点效果: 1、提高设备可用性,避免非计划停机; 2、优化维修工作计划,减少停机; 3、损失避免部件间接损害,减少维修成本; 4、分析部件失效原因,为设计和制造的改进提供依据; 为了规范风电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开始制定风电行业相关标准,其中就包含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6日发布的《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监测导则》,导则中明确规定海上风电机组以及陆上2MW以及以上风电机组应固定安装振动监测系统,同时规定风电机组质保期满进行验收时,需出具风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提供的振动状态报告。导则虽是推荐性的,并没有强制执行,通过2012年整个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的需求来看,主要业主以及整机厂都已开始慢慢认可这一标准,而且目前国内很多使用1.5MW风机的风场也普遍安装在线振动监测系统,所以在线振动监测系统前景是很可观的。

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1.世界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79万千瓦,这意味着每年发电26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8亿吨。总装机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西班牙、中国和印度,他们的装机容量总和占世界装机容量的72.6%,即8768万千瓦。美国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17万千瓦,占世界装机总量的2 0.8%,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2706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西班牙。中国在2008年世界新增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例为23%。? 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自1986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3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底,全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1600多台,装机规模约1215.3万千瓦,装机增长率为106%。装机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比2008年增加了重庆、江西和云南三个省市。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依次是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和黑龙江。 在累计装机中,中国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61.8%,金风科技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2 1.6%。外资企业产品占38.2%,西班牙歌美飒(Gamesa)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12.8%。 2008年内资(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华锐、金风、东汽、运达、上海电气、明阳、航天安迅能、湘电、常牵新誉和北重。前三位华锐、金风和东汽的新增装机容量总和约为359万千瓦,占2008年新增装机比例为57.43%。

2018年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1.风电未来空间广阔,机组大功率化是趋势 (4) 1.1全球风电投资和装机稳定增长,未来前景广阔 (5) 1.2风电装机成本不断下降,机组大功率化成趋势 (6) 1.3中国风电装机居世界首位,国内风电占比稳步提升 (8) 2.陆上风电存量消纳仍是主要目标 (9) 2.1全国电力需求稳定增长 (9) 2.2弃风率有所降低,存量消纳仍是主要工作 (9) 2.2.1国家电网多举措促进消纳,弃风率有所改善 (9) 2.2.2预计能源局四季度将核准多条特高压工程以促进消纳 (11) 2.3新增装机规模空间有限,风电建设向中东南部迁移 (12) 2.4配额制促进消纳,竞价政策加速风电平价上网 (14) 2.5陆上风电消纳为主,分散式风电尚在布局 (14) 3.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15) 4.投资建议 (20) 4.1金风科技(002202) (20) 4.2天顺风能(002531) (21) 4.3东方电缆(603606) (21)

图目录 图1:风电行业产业链 (4) 图2:全球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包含水电) (5) 图3:全球清洁能源和风电投资额(十亿美元)及风电投资占比 (5) 图4:全球风电装机容量(GW)预测及同比增速(右轴) (5) 图5:2010-2017年全球风电装机成本和LCOE变化趋势 (6) 图6:1991-2017年中国新增和累计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 (6) 图7:2008-2017年全国不同单机容量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占比 (7) 图8:2011年以来新增风电机组平均风轮直径(m)及增速 (7) 图9:2017年新增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分布 (7) 图10:2017年不同国家新增风电装机份额 (8) 图11:2017年不同国家累计风电装机份额 (8) 图12:风力发电设备容量及占全部发电设备容量的比重 (8) 图13:风力发电量及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 (8) 图14:全社会用电量变化趋势 (9) 图15:近年来中国弃风电量(亿千瓦时)及弃风率情况 (10) 图16:国家电网近年来风电并网容量(GW) (10) 图17:国家电网近年来特高压线路长度(万公里) (10) 图18:2010-2017年全国风电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GW) (12) 图19:2017年与2020年底累计风电装机占比变化趋势 (13) 图20:海上风电厂主要组成部分 (16) 图21: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制造企业累计装机容量(MW) (17) 图22: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开发企业累计装机容量(MW) (18) 图23: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上风电不同单机容量机组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18) 图24:截至2017年底我国沿海各省区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19) 表目录 表1:双馈齿轮箱技术和直驱永磁技术比较 (4) 表2:国家电网2017年消纳新能源举措(不完全统计) (11) 表3:2018年以来风电行业相关政策 (11) 表4:拟核准的三条和清洁能源输送相关的特高压工程 (12) 表5:主要政策中关于风电建设规模的表述 (13) 表6:分散式风电发展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不完全统计) (15) 表7:我国海上风资源分类 (16) 表8: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制造企业新增装机容量 (17) 表9:2018年以来核准和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不完全统计) (19) 表10:海陆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近期重大项目之海上风电项目 (20)

2012-2016年中国风电软件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1、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2、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的用途是什么? 3、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4、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特点 5、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 5、行业研究报告都有哪些分类吗? 7、未来我国汽车行业总体分析 1、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行业研究报告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准确来说是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以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帮助企业

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 2、“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的用途是什么? 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风电软件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调查、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风电软件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风电软件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风电软件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与企业市场营销有关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收集数据和汇总情报进行分析、判断,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的信息管理方案。风电软件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以风电软件为特点的商品对象,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记录和分析,进而对风电软件市场进行研究和预测,并最终为营销决策服务的专业方法。

(发展战略)中国风电发展状态与未来展望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风能资源 1.1 风能储量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 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 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 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 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 亿kW,共计约10 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 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 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 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 万亿千瓦时电量。 1.2 风能资源分布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地区。另外,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km 宽的地带。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地形平坦,

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但是当地电网容量较小,限制了风电的规模,而且距离负荷中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km 宽的地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接入系统方便,与水电具有较好的季节互补性。然而沿海岸的土地大部份已开发成水产养殖场或建成防护林带,可以安装风电机组的土地面积有限。 内陆风能丰富点。在内陆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海上风能丰富区。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深2m 到15m 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m 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 倍,即7 亿多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二、风电的发展 2.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场管理逐步规范 1986 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0 多年的努力,

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风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Wind Power Technique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wind power technique. Abstract: Key words: anemo-electric generator ; current situation ; developing trend 0 引言 风电古老而现代,但之所以到近代才得以发展,是因为在这方面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1)风本身随机性大且不稳定,对其资源的准确测量与评估存在误差;(2)风速大小、风力强弱、风的方向都随时间在变化,设计制造在不同风况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的风电系统,并使其风电输出功率效率高且理想平滑十分困难;(3)风为间歇式能源,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都将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在与电网连接时,需要考虑输出功率的波动对地区电网的影响。此外,在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如何延长的寿命以及改善系统储能措施使其容量更大、体积更小、效率更高且寿命更长等问题上尚有待于得到更完善的解决。 1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风力发电系统由风能资源、组、控制装置及检测显示装置等组成。组是风电系统的关键设备,通常包括风轮机、发电机、变速器及相应控制装置,用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完整的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1。

率曲线比较 长期以来风力发电系统主要采用恒速恒频发电方式( Constant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简称CSCF)和变速恒频发电方式(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简称VSCF)两种。 恒速恒频发电方式,概念模型通常为“恒速风力机 +感应发电机”,常采用定桨距失速或主动失速调节实现功率控制。在正常运行时,风力机保持恒速运行,转速由发电机的极数和齿轮箱决定。由于风速经常变化,功率系数C p不可能保持在最佳值,不能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效率低。 变速恒频发电方式, 概念模型通常为“变速风力机+变速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或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采用变桨距结构,启动时通过调节桨距控制发电机转速;并网后,在额定风速以下,调节发电机反转矩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以保持最佳叶尖速比从而获得最大风能;在额定转速以上,采用变速与桨叶节距的双重调节限制风力机获取的能量以保证发电机功率输出的稳定性。 前者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但其发电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机械承受应力较大,相应的装置成本较高。后者可以实现不同风速下高效发电从而使得系统的机械应力和装置成本都大大降低。两者运行功率曲线比较如图 3所示。可以看出,采用变速恒频发电方式, 能在风速变化的情况下实时调节风力机转速,使之始终在最佳转速上运行,捕获最大风能[2]。 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一、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1.世界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79 万千瓦,这意味着每年发电26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8亿吨。总装机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西班牙、中国和印度,他们的装机容量总和占世界装机容量的72.6%,即8768万千瓦。美国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17万千瓦,占世界装机总量的20.8%,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2706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西班牙。中国在2008年世界新增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例为23%。 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自1986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3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底,全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1600多台,装机规模约1215.3万千瓦,装机增长率为106%。装机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比2008年增加了重庆、江西和云南三个省市。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依次是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和黑龙江。 在累计装机中,中国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61.8%,金风科技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21.6%。外资企业产品占38.2%,西班牙歌美飒(Gamesa)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12.8%。

2008年内资(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华锐、金风、东汽、运达、上海电气、明阳、航天安迅能、湘电、常牵新誉和北重。前三位华锐、金风和东汽的新增装机容量总和约为359万千瓦,占2008年新增装机比例为57.43%。 数据来源:中国风能协会 二、风力发电机 1.风力发电机的组成 风力发电机主要部件有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变流器、塔架、偏航系统、轮毂、变桨系统和主轴等几部分组成。风力发电机组中各部分零部件占总装机成本的比例如表1所示。 表1:风力发电机组中各部分零部件占总装机成本的比例 部件名称占总成本比例部件名称占总成本比例部件名称占总成本比例 叶片23.3%塔筒18.9%齿轮箱16.2% 变流器7.3%控制器 5.0%变桨系统 3.9%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历程

风力发电历程 一、引言 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是一种不消耗矿物质资源、污 染物排放少、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型能源项目。随着能源的紧缺,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风力发电工程项目在政策方面的扶持,近些年来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辽宁省是从2005 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风电项目的建设,截至2009年底,已开工建设或建成风电场近20个,在未来3—5年内还将陆续建设近30个风电场。 人们普遍认为风力发电项目与火电项目相比,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废气、废水、固废等染物产生,可以说是环保型项目。但从辽宁省已建和在建的一些风电项目来看,风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虽没有三废污染物产生,但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产生的噪音污染、农田及植被破坏、生态系统影响、水土流失、伤害鸟类等飞行动物、光影、闪烁污染和弃渣等环境问题,给当地环境和居民造成较大的影响。我国风电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总装机容为1000万Kw,到2020年底总装机容量为2000万Kw,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221万K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0%,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规划目标。未来3至5年将是我国风电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对拟建风力发电项目进行规范的环境影响评价,从而减少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于风电类项目还没有相关的环境评价技术规范,因此研究探讨该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在大量风力发电环境影响价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风电项目,对此类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技术方法,探讨符合实际情况,技术、经济可行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风力发电类项目在选址、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的作用,为制定该行业的环境影响技术规范提供理论支持,促进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研究 二、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能源的供给能力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国家安全战略保障的基础之一。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但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l/2,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我国目前正面临资源和环境容量不足的巨大压力,因此,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近年来,对风能的研究及开发利用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为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环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20个100MW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到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要达到20×103MW的目标。 风是人们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照射到地 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 风能就是大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大风所具有的能量是很大的。风速9-10m/s的5级风,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 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 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 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 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 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 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 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从风 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 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此外,中国华锐、金风、 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 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 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它们使 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 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 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 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