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详解以及标注方法

形位公差详解以及标注方法

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公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统称为形位公差。

2、形位公差的标注符号无无○无无有或无有或无∥有有有◎有有有有3、形位公差注意事项形位公差带一般解释:某个特性(表面、轴、点、线等)的形位公差是定义为一个区域,这个特性的所有点都包含在这个区域内。

按照该特性的给定公差和它的维数特征,其公差区域是下面中的一个:◆圆内区域◆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两等距线之间的区域◆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两等距面间的区域◆圆柱内区域◆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平行六面体之间的区域对于位置公差,必须定义一个基准用于决定公差区域的准确位置。

基准是一个理论上确切的几何特性(像轴、平面、直线等),可以基于一个或者几个基准特性。

除非有更加严格的限制,公差特性可以是公差区域内的任意形状、位置和方向等。

公差的数值t用于线性测量时以相同的单位给出。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作用于被标注公差特性的整个范围。

定义:定义:直线度Straigh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如在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直径为t 的圆柱面的区域被测表面的要素,必须位于平行于图样所示投影面且距离为公差值0.1的两平行直线内。

被测圆柱体内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φ0.08的圆柱面内。

平面度 Flatness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的两平行平面内。

圆度Circularity被测圆柱面任一正截面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03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的两同心圆之间。

圆柱度 Cylindricity 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形位公差的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

5.未注形位公差的规定 应用未注公差的总原则是:实际要素的 功能允许形位公差等于或大于未注公差值, 一般不需要单独注出,而采用未注公差。如 功能要求允许大于未注公差值,而这个较大 的公差值会给工厂带来经济效益,则可将这 个较大的公差值单独标注在要素上,因此, 未注公差值是一般机床或中等制造精度就能 保证的形位精度,为了简化标注,不必在图 样上注出的形位公差。
2.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公差框格与被测要素相 连,指引线的箭头指向被测要素,箭头的方向为公 差带的宽度方向。
被测要素的主要标注方法:
(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 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 寸线错开(应与尺寸线至少错开4mm)。
>4mm
图4-12 轮廓要素的标注
(2) 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 被测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当箭头与尺寸线的箭头重 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箭头,指引线的箭头不允许直 接指向中心线。
图4-13 中心要素的标注
(3) 当被测要素为圆锥体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 应与圆锥体直径尺寸线(大端或小端)对齐必要时也 可在圆锥体内画出空白的尺寸线,并将指引线的箭 头与该空白的尺寸线对齐;如圆锥体采用角度尺寸 标注,则指引线的箭头应对着该角度的尺寸线。
(1) 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和表面时,基准符号应置 于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 尺寸线错开。基准符号标注在轮廓的引出线上时, 可以放置在引出线的任一侧,但基准符号的短线不 能直接与公差框格相连。
A B
A
图4-19 轮廓基准要素的标注
(2)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 素确定的点时,基准符号的连线应与该要素的尺寸 线对齐;见图4-20a;当基准符号与尺寸线的箭头 重叠时,可代替尺寸线的一个箭头;

形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形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 直线度
给一个方向
给二个方向
图 31 两平行直线
图 32 两组相互垂直的两平行直线
若系给定平面上线的直线度(如刻度线),则公差带为两平行 直线。
直线度(轴线)
任 意 方 向
平面度
图 33 一个圆柱
图 34 两平行平面
➢ 圆度
图 35 两同心圆
圆柱度
图 36 两同轴圆柱 从理论上分析,圆柱度即控制了正截面方向的形状误差,又控 制了纵截面方向的形状误差。但目前还难以找到与此相配的测量方 法。
用 三 个 基 准 框 格 标 注
图 22
根据夹具设计原理:
➢ 基准D - 第一基 准平面约束了三 个自由度,
➢ 基准E - 第二基 准平面约束了二 个自由度,
➢ 基准F - 第三基 准平面约束了一 个自由度。
B. 盘类零件三基面体系








图 23

虽然,还余下一个自由度,由于该零件对于
模拟基准要素
基准要素(一个底面)
零件1
零件2
图 18
在建立基准的过程中会排除基准要素的形状误差。
图 19
在加工和 检测过程中, 往往用测量平 台表面、检具 定位表面或心 轴等足够精度 的实际表面来 作为模拟基准 要素。
模拟基准 要素是基准的 实际体现。
4.2 类型
单一基准 — 一个要素做一个基准;
基准W是一个辅助 基准平面(不属于基准 体系)。
图 24
由上可知:三基面体系不是一定要用三个基准框格来表示的。 对于板类零件,用三个基准框格来表示三基面体系;对于盘类零 件,只要用二个基准框格,就已经表示三基面体系了。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

形位公差标注示例大全一、形位公差的概念与意义1.1 形位公差的定义形位公差是指在零件加工中,用以描述零件和参考面之间的几何关系的一种技术要求。

它包括形状公差和定位公差两个部分,用于确保零件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匹配、定位和运动要求。

1.2 形位公差的意义形位公差在工程制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 确保零件在装配过程中的互换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保证零件定位的精度,减少运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整机的工作精度和寿命。

二、形位公差的表示方法2.1 形位公差的符号形位公差的符号采用了国际规定的公差符号系统,常见的形位公差符号有: - 圆,用于表示圆度公差; - 长方体,用于表示直线度公差; - 直线,用于表示平面度公差; - 半圆,用于表示圆柱度公差。

2.2 形位公差的数值形位公差的数值通常使用浮点数或百分数来表示,其中浮点数表示公差的绝对值,百分数表示公差的相对值。

例如,+/-0.05表示公差的绝对值为0.05,而+/-5%表示公差的相对值为5%。

2.3 形位公差的位置形位公差的位置可以通过在零件上标注公差符号来表示,常见的标注方法有: 1. 在零件上直接标注公差符号和数值; 2. 在零件图纸上使用标注线和箭头来指示公差位置; 3. 使用辅助尺寸线来标注公差的位置。

三、形位公差的示例3.1 位置公差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位置公差示例: 1. A-B-C 垂直度公差: 0.05 mm 2. A-B 平行度公差: 0.03 mm 3. A-B-C 孔中心位移公差: 0.1 mm3.2 形状公差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形状公差示例: 1. A 圆度公差: 0.04 mm 2. A 平面度公差: 0.02 mm 3. A 圆柱度公差: 0.03 mm3.3 定位公差示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位公差示例: 1. A-B-C 平行定位公差: 0.05 mm 2. A-B-C 垂直定位公差: 0.03 mm 3. A-B-C 同心度公差: 0.02 mm四、形位公差标注的注意事项4.1 符号与数值的一致性在形位公差标注中,公差符号和数值应相互一致,不得产生歧义,以确保正确理解和解读。

形位公差的标注(完善版)

形位公差的标注(完善版)

0.03
A-B
A
B
图4-15 多要素同要求的简化标注
共面
0.10
图4-16多处要素用同一公差带时的标注
(5) 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 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绘制在一 起,并引用一根指引线。
A
A
图4-17 同一要素多项要求的简化标注
3.基准要素的标注 无论基准符号在图样上的方向如何,圆圈 内的字母均应水平书写
2.基准要素的选择 (1) 基准部位的选择 选择基准部位时,主要应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 零件的结构特征,并兼顾基准统一等原则进行。 (2) 基准数量的确定 一般来说,应根据公差项目的定向、定位几何功 能要求来确定基准的数量。 (3) 基准顺序的安排 当选用两个或三个基准要素时,就要明确基准要 素的次序,并按顺序填入公差框格中。
C
A
B
图4-20 中心基准要素的标注
(3)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或圆锥体的轴线时,则按 图4-21所示方法标注。
B4/7.5 GB145-85
B4/7.5 GB145-85
A A
B
A
图4-21 中心孔和圆锥体轴线为基准要素的标注
(4) 任选基准的标注
0.03
A
A
图4-22 任选基准的标注
二、形位公差的选择
6.形位误差选用 举例 (1)55j6圆柱面 从检测的可能 性和经济性分析, 可用径向圆跳动公 差代替同轴度公差, 参照表4-27确定公 差等级为7级,查表 4-22,其公差值为 0.025mm。查表 4-25和表4-20确 定圆柱度公差等级 为6级,公差值为 0.005mm。
12.5
其余 255 60 36 57 12 21

形位公差理论和标注实例

形位公差理论和标注实例

形位公差的标注(1)代号中的指引线箭头与被测要素的连接方法:当被测要素为线或概况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在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见右图b;当被测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可以直接指在轴线或中心线上,见右图c。

(2)对于位置公差还需要用基准符号及连线标明被测要素的基准要素,此时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连接的方法:当基准要素为素线及概况时,基准符号应靠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引出线标注,并应明显地与尺寸线错开,见下图a。

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尺寸线对齐,见上图b。

当基准要素为各要素的公共轴线、公共中心平面时,基准符号可以直接靠近公共轴线或中心线标注,见上图c。

(3)当基准符号方便直接与框格相连时,则采取基准代号 (点击此处检查画法)标注,其标注方法与采取基准符号时基底细同,只是此时公差框格应为三格或多格,以填写基准代号的字母,见下图。

(4)当位置公差的两要素,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允许互换时,即为任选基准时,就不再画基准符号,两边都用箭头暗示,见下图。

(5)当同一个被测要素有多项形位公差要求,其标注方法又是一致时,可以将这些框格画在一起,共用一根指引线箭头,见下图。

(6)若多个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单项或多项)要求时,可以在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多个箭头并分别与各被测要素相连,见下图。

(7)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其标注方法见图a。

如不但给出被测要素汪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出被测要素全长(或整个要素)内的公差值,其标注方法见下图b。

Example:形位公差间的关系及取代应用国家尺度GB1182~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包含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跳动——径向、斜向、端面圆跳动,径向、端面全跳动。

3.2形位公差的标注

3.2形位公差的标注

中心要素
.
20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
4、限制范围的标注方法
如果对被测要素任意局部范围内提出公差要求, 则应将该局部范围的尺寸 (长度、边长或直径)标注在形位公差值的后面,用斜线相隔。
.
21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
4、限制范围的标注方法
局部限制的标注方法:
在该要素
上任一局
部长度
0.02/100
100mm
基准符号字母
目符号
与被测要素有关的符号
公差值 公差项目
第二格填写用以毫 米为单位表示的公 差值和有关符号
指引线
第三格填写被. 测要素的基准所使用的字母和有关符号。
6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
(1)形位公差框格
位置公差框格中的内容填写示例(五格)
Ø0.03 M C A B
必须指出,从公差框格第三格起填写基准字母 时,基准的顺序在该框格中是固定的。
测要素的轮廓线上
指引线箭头置于被测要素
的延长线上,必须与尺寸 线明显地错开
.
指向实际表面时,
箭头可置于带点的
参考线上
19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的标注 :
中心要素 指由轮廓要素导出的一种要素,如球心、轴线、对称中心 线、对称中心面等。
指引线箭头应与尺寸
线的延长线重合
中心要素
中心要素
0.05 A
Ød2 Ød1
对 齐
.
A
13
3.2 形位公差的标注
(3)基准符号
中心要素作为基准时的标注:
0.05 A
0.05 A A
A
基准代号的连线 应与相应基准要素的 尺寸线对齐。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公差带区域同是平行平面
• 比较: 平面度 平行度 对称度

形状公差 定向公差 定位公差
• 公差带:可移可转 可移
固定
• 要求: 低——————————高
4.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1)形位公差代号和基准符号
1)基准字母应水平书写 2)框格、指引线、圆圈、连线用细直线,框格应 水平或垂直放置。 3)指引线必须垂直于框格,指向被测要素时可弯折, 但不得多于2次,箭头应指向公差带的宽度方向。
2.2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是表示对零件某个要素 的几何形状和要素与要素之间相 互位置的要求
• 要素:零件特征
公差配合标准包括: -极限与配合 -形状和位置公差 -表面粗糙度 三方面的内容。
2.2.1行为公差的基本概念
1.几何要素的分类
• 理想要素:设计给出的理想状态。 • 实际要素:测量得到的要素数据。 • 被测要素:检测对象。 • 单一要素:只有形状要求。 • 关联要素:具有位置要求。 • 基准要素:被测要素位置上的参照对象。 • 中心要素:对称中心。
1、定义:是限制平面曲线形状误差的一项指标。
0.04
f=0.04
2、其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mm的园的两 包络线之间的区域。且圆心在理想轮廓线上。
1、定义:面轮廓度是限制空间曲面轮廓形状的一项指标。
0.04
f=0.04
2、其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0.04mm,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且球心在理想轮廓 面上。
2.2.2形状和位置公差
1.形状误差和位置公差 误差——对于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公差——对于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 最小包容区域——形状误差值的大小
2.2.2形状和位置公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7
图 28
1. 点目标可用带球头的圆柱销体现; 2. 线目标可用圆柱销素线体现; 3. 面目标可为圆柱销端面,也可为方形块 面或不规则形状块的端面体现。 基准目标的位置必须用理论正确尺寸表示。面目标还应标注其表 面的大小尺寸。
图 26

示例(图26): 二个点目标 和 一个线目标 构成基准 A 。
采用 面轮廓度 首先必须 将其理想 轮廓面标 注出来, 因为公差 带形状与 之有关。
GM 标准对周 边要求的 两种标注 形式。
本面 轮廓度带 基准属位 置公差。 面轮廓度 公差带与 基准 A 有垂直要 求。 图 38 两等距曲面
GM标准面轮廓度的标注
GM-04标准 用符号 U 表示公 差带不对称于理 想轮廓的分布。
孔组的位置度由两种位置要求组成。一个是各孔(要素)之间的位置要 求;一个是孔组(整组要素)的定位要求。
当两种位置相同时。合一个框格标注;当两种位置不相同时,分上下 两格分别标注。称为复合位置度。见图56。
b)
板类件
一般位置度(给二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图 55 一组矩形
复合位置度
各 孔 之 间 的 位 置 要 求
0.6 U 0.2 0.6 U 0.6
0.6 U 0
U 后为要 素体外的尺寸。 我国GB标准 面轮廓公差带为 对称于理想轮廓 面一种(图a)。 图 39
复合轮廓度( 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图 41
图 42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H1
?
直线度
H2
H1<H2<H3H1为直线度误差
H3
3. 标注
3.1 形位公差框格
基准要素的字母及附加符号 公差值及附加符号 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 无基准要求的形状公差,公差框格仅两格;有基准要求的位 置公差,公差框格为三格至五格。 形位公差框格在图样上一般为水平放置,必要时也可垂直放 置(逆时针转)。

直线度
给一个方向
给二个方向
图 31
两平行直线
图 32 两组相互垂直的两平行直线
若系给定平面上线的直线度(如刻度线),则公差带为两平行 直线。
直线度(轴线)
平面度
任 意 方 向
图 33
一个圆柱
图 34
两平行平面
圆度
图 35
两同心圆
圆柱度
图 36
两同轴圆柱
从理论上分析,圆柱度即控制了正截面方向的形状误差,又控 制了纵截面方向的形状误差。但目前还难以找到与此相配的测量方 法。
A
A
A
3.3.2 与基准要素的连接(GM 新标准与我国GB 标准相同) a) 基准要素是轮廓要素时,符号置于基准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 的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开)。见图15。
图 15
b) 基准要素是中心要素时,符号中的连线应与尺寸线对齐。
图 16
3.3.3 GM A-91 标准基准符号的标注与形位公差框格标注一样,不 明确定义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因此GM图样的右上角或左上角专门 有“基准说明表”对基准要素进行描述。
点的位置度
SØ 0.6
图 51 一个球
轴线的位置度(任意方向)
Ø 0.4
图 52 一个圆柱
右图是用量规来描述零件的检测,详见公差原则。 我国 GB 标准将此类图样一般用同轴度标注。
面的位置度
图 53
两平行平面
我国 GB 标准将此类图样一般对称度标注。
孔(要素)组的位置度 a) 盘类件
图 54 一组圆柱
图 26 图 29
用基准目标来体现基准,能提高基准的定位精度。
4.3
基准顺序
基准体系中基准的顺序前后表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 。见图30。
强调4孔轴线 与A轴线平行 强调4孔轴线 与B平面垂直 基准后有、 无附加符号 又表示了不 同的设计要 求。详见公 差原则。 图 30
5.公差带 Tolerance Zone
5.1 定义 公差带 — 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
它体现了对被测要素的设计要求,也是加工和检验的根
据。 当实际被测要素的误差在公差带内合格,超出则不合格。
5.2 四大特征 — 形状、大小、方向、位置
A 形状 Form 公差带形状主要有:两平行直线、两同心圆、两等距曲线 、两平行平面、两同轴圆柱、两等距曲面、一个圆柱、一个球。 不同的公差特征项目一般具有不同形状的公差带。其中有 些项目只有唯一形状的公差带;有些项目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具 有数种形状的公差带。下面按公差特征项目逐一进行介绍。
孔 组 的 定 位 要 求
图 56 一组圆柱
孔组定位 要求的公 差带
各孔之间 位置要求 的公差带
检查孔组 定位要求 的量规
检查各孔 之间位置 要求的量 规
图 57
公差带大小
公差带的大小均以公差带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即图样上形位公 差框格内给出的公差值。 公差值均以毫米为单位。
若公差值为公差带的宽度(距离),则在公差值的数字前不加
全长上直线度 公差0.4。
每25内直线 度公差0.1。
图 12
b) 轮廓度中若表示的公差要求适用范围不是整个轮廓时,应标注出 其范围。见图9标注(仅GM标准) 。
图 13
c) 轮廓度中若表示的公差要求适用于整个轮廓。则在指引线转角处加 一小圆(全周符号)。见图14(GM 新标准与我国GB 标准相同)。
在图24中可发现该 盘类零件的基准框格采 用了三格,这是因为该 零件对基准轴线V有方 向要求。而从定位原理 上讲基准 U、V 已构成 了基准体系。 基准W是一个辅助 基准平面(不属于基准 体系)。
图 24
由上可知:三基面体系不是一定要用三个基准框格来表示的。 对于板类零件,用三个基准框格来表示三基面体系;对于盘类零 件,只要用二个基准框格,就已经表示三基面体系了。
GM标 准也可不 加圆,而 在框格下 标注 ALL AROUND 来表示。 图例见面 轮廓度公 差带的介 绍。 图 14 GM标准将面轮廓度定义为位置公差,使用又广,故有些特殊的标
注规定,在后面介绍面轮廓度公差时再讲述。
3.3 基准要素的标注
3.3.1 符号(GM标准规定字母I、O和Q不用,我国GB标准还要多, E、I、J、M、O、 P、L、R、F。基准字母一般不许与图样中任何向视图的字母相同 ) GM新标准(ISO) GM A-91 标准 我国GB标准
Ø 素线直线 度
Ø
轴线直线 度
带箭头的指引线可从框格任一方向引出,但不可同时从两端引 出。
3. 标注
3.2.2 GM标准(有四种,且可无带箭头的指引线)
d
c
a
a) 形位公差框 格放于要素的尺寸 或与说明下面; b) 形位公差框 格用带箭头的指引 线与要素相连; c) 把形位公差 框格侧面或端面与 要素的延长线相连 ; d) 把形位公差 框格侧面或端面与 尺寸要素的尺寸线 的延长线相连。
b
a
图 11
当某些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可同时应用于轮廓及中心要素时,GM标准 的标注方法与我国GB标准相同。它在这些公差特征项目中有专门说明。
3.2.3 几个特殊标注
除非另有要求,其公差适用于整个被测要素。 a) 对实际被测要素的形状公差在全长上和给定长度内分别有要求 时,应按图12 标注(GM 标准与我国GB 标准相同) ;
3. 标注
3.2 被测要素的标注(两国标准不同) 3.2.1 中国GB标准 — 形位公差框格通过用带箭头的指引线与要素相连。 a) 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或轮廓线的延长线上(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 开)。见图 - 左。 b) 被测要素是中心要素时,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对齐。见图– 右。当尺寸线箭头由 外向内标注时,则箭头合一。
A-B
典型的例子为公共轴线做基准。
A-B
A
B
图 20
基准体系 — 由二个或三个独立的基准构成的组合;
三基面体系 Datum Reference Frame — 三个相互垂直的理想(基准)平面 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见图21。
图 21
A.
板类零件三基面体系 根据夹具设计原理: 基准D - 第一基 准平面约束了三 个自由度, 基准E - 第二基 准平面约束了二 个自由度, 基准F - 第三基 准平面约束了一 个自由度。
两平行直线、一个圆柱,不再一 一介绍。 图 48 两平行平面
线对线平行度
任 意 方 向
图 49
一个圆柱
倾斜度 对于倾斜度,被测要素可 能是线或面;基准要素也可能 是线或面。因此存在: 面对面倾斜度(图50); 面对线倾斜度; 线对面倾斜度; 线对线倾斜度。 倾斜度的公差带与垂直度 的公差带一样,可为两平行平
型位公差及标注教程
------------------------------------------------------------------------------------------------------
1. 形位公差分类
2.形位公差评定的基本原则
形位公差评定的基本原则—最小条件原则
垂直度
垂直度、平行度、倾斜度 属于定向公差。其被测要素为 关联要素。 对于垂直度,被测要素可 能是线或面;基准要素也可能 是线或面。因此存在: 面对面垂直度(图43); 面对线垂直度; 线对面垂直度; 线对线垂直度。
图 43 两平行平面
面对线垂直度
线对线垂直度
图44
两平行平面
面、两平行直线、一个圆柱,不 再一一介绍。 采用 倾斜度首 先必须将 其理想角 度标注出 来,因为 公差带方 向与之有 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