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古诗文默写题型
2019高考语文古诗文专题默写及情景默写汇总(共142张PPT)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
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
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5、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 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 青泥何盘盘 , 百步九折萦岩峦。 6、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
4、《离骚》中表达屈原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 但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 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 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是6、:屈众原女在嫉《余离之骚蛾》眉中兮借,前谣贤诼能谓够余坚以守善正淫道。来 勉励自己的句子 是: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
第4篇 《蜀道难》 1、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 蜀地与秦塞的连接,其诗 曰 :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 “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 蜀道的故事。 3、李白《蜀道难》中用 “同上 ”两句写出 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 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第2篇 《离骚》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 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 句子是 :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 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 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3、本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 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 是: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 謇朝谇而夕替 。
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
64篇 情景式默写
河北辛集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默写 师说、劝学(无答案)

高中必背课文《师说》1.韩愈的《师说》中,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观点相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
3。
在韩愈的心目中,老师的职能应该是如《师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荀子《劝学》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观点。
5。
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韩愈的《师说》中,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懂句读会问老师,有疑惑却不愿意请教老师”的不良现象,作者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的《师说》中,作者阐述了择师的标准,除了对地位和年龄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的《师说》中,作者用一个对偶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有些“士大夫之族”不愿意相互学习的借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韩愈的《师说》中,先后通过一个被动句和一个状语后置句写出李氏子蟠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一)杜甫《春望》1.感时花溅泪, 。
2.(2019·福州)烽火连三月, 。
3.杜甫《春望》通过“ ”这一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其思亲、忧国的形象跃然纸上。
4.杜甫《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诗句是:5.杜甫《春望》中“ ”一句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王维《使至塞上》1.(2019·兰州)大漠孤烟直, 。
2. ,归雁入胡天。
3.诗人以“蓬”“雁”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情感的诗句是:。
4.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2019·汕尾)沉舟侧畔千帆过, 。
2 .,到乡翻似烂柯人。
3.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4.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及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5.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借“酒”振奋精神。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一句,表现了自己的坚定乐观。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二)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 . ,,山河表里潼关路。
2.(2019·盐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生活的句子是:。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1 .,而无车马喧。
2.(2019·福州)采菊东篱下, 。
3.诗中表现诗人恬淡心境的名句是:。
4.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5.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
6.(2019·盐城解放路中学模拟)《汉乐府·长歌行》中“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为我们描绘出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优美生存环境,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为我们营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栖居的良好氛围。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随着高考的不断升级与变化,历年高考的语文考试也在逐渐改变,但是古诗词的重要性却从未发生改变。
在高考语文中,古诗词的默写一直是考察学生驾驭古诗词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通过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的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默写技巧。
一、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2019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词默写题目为:“相信未来”,要求考生默写王菲的《传奇》。
这道题目也是对于考生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全面考察。
经过对于2019年古诗词默写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1.考察的文本难度不高,难度属于基础水平。
2.考验的是考生对于背景、事件及文本所蕴藏的意义的理解。
3.考察的重点在于考生默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语文掌握的基本功也体现在此。
二、201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2010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词默写题目为:“马嵬坡”,要求考生默写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道题目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所以考验的是考生记忆的连贯性。
我们可以发现:1.难度属于中等水平,需要考生对古诗词有足够的了解。
2.考察的是考生默写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此题目需要认真审题,注意小细节,例如标点符号等。
三、200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2009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词默写题目为:“长恨歌”,要求考生默写白居易的《长恨歌》。
我们可以发现:1.此题属于难度偏高,需要考生对于古诗文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题目涉及到古诗词中的押韵、平仄等知识,考验学生的语文功底。
3.此题考虑到检测学生默写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古诗词理解和背景知识。
四、总结通过以上对于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1.古诗词的默写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也是考察学生语文掌握和素养的一种方式。
2.古诗词的默写需要考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这不仅包括词意的理解,还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3.为了成功地默写古诗词,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必考64篇古诗文默写

高考语文:必考64篇古诗文默写(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考古诗文默写(58篇)

古诗文默写(58篇)同学们,6分的名篇名句默写,本应是伸手取分的题目,但近几次考试失分较严重。
究其原因:一是背诵掌握不扎实,不能准确调动所学输出知识;二是马虎大意、惯性思维导致笔下误。
考场上,不会的题目丢分不懊恼,会背的内容丢分太遗憾。
为抓牢本是“囊中物”的6分,名篇名句一定要多多梳理几遍,谨防“考场卡壳空悲叹”。
我们的最终目标当然是满分,所以,快快背诵默写起来吧!近年高考真题(2019全国卷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019全国卷2)(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2019全国卷3)(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018全国卷1)(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018全国卷2)(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真题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真题2019高考语文理解性名句默写【2019全国Ⅰ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019全国Ⅱ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019全国Ⅲ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019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及答案高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1. 《静夜思》题目: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望》题目:杜甫的《春望》中描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景象,请默写全诗。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登鹳雀楼》题目: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江雪》题目: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默写这首诗。
答案: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望岳》题目:请默写杜甫的《望岳》。
答案: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请默写全词。
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 《念奴娇·赤壁怀古》题目:请默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 《滕王阁序》题目:请默写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古诗文默写题型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古诗文默写题型
古诗文默写向来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
考核的重点依然包括课内的
名句名篇,考试大纲规定的必备篇目更是重中之重。
古诗默写本来都
被默认为是一道送分题的,不过很多同学硬生生的把它做成了丢分题,这是很不应该的,今天我们就尝试解决下这个问题。
2017年高考热点题型及得分秘籍:古诗文默写
本年高考本考点仍然为必考内容。
课内的名句名篇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大纲规定必背篇目是重中之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课外篇目也在
考查之列,如《诗经》《论语》《孟子》等。
热点题型一、镶嵌式默写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
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
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
《离骚》)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默写水平。
要注意:(1)句“霜鬓”笔画较多容易写错;(2)句“盈袖”容易写
错;(3)句“浩荡”容易写错。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2)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3)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
【提分秘籍】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
突破。
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屈原《离骚》)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李白《蜀道难》)
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有,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
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
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3.区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
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
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
4.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
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
5.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
新的说法。
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
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