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体内药物分析 课件ppt课件

最新体内药物分析 课件ppt课件
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过程——是不可截然划分的 ——为便于讨论而分别叙述
分析方法的建立步骤 ➢ 第一步:检测条件的筛选 ➢ 第二步:分离条件的筛选
15.01.2021
体内药物分析
14
(一)检测条件的筛选
第四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建立步骤
标准物质 —— 照拟定的分析方法(不包括生物基质的预处理)测定
15.01.2021
体内药物分析
10
第四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第二节 分析方法 建立的一般步骤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一) 检测条件的筛选 (二) 分离条件的筛选
15.01.2021
体内药物分析
11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建立步骤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
以血浆或血清为分析样品 采用蛋白沉淀-溶剂萃取预处理技术 ——分析样品较为“干净”,可用HPLC检测
用RIA分析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可较为粗放 ——经过简单的蛋白沉淀或不经任何预处理直接测定
15.01.2021
体内药物分析
9
四、实验室条件
第四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
在设计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时,还应充分考虑 到实验室现有的或有可能在其它实验室使用的仪 器装备,合理选择可行的分析方法。
➢ 分析方法建立之前
查阅文献资料——充分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使所 拟定的分析方法
——避免受到代谢产物的干扰适用于实际生物样品测定
15.01.2021
体内药物分析
13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第四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建立步骤

第05章-体内药物分析-幻灯片

第05章-体内药物分析-幻灯片
中长期保存
尿样宜立即测定,否则应加入防腐剂或低温冷藏。
第二节 体内样品分析的前处理
微量药物存在于大量生物介质中,若直 接进行测定,内源性物质可能干扰,药 物浓度太低将会达不到仪器灵敏度要求。 因此,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必须经过分离、 纯化与浓集,必要时还需对待测组分进 行化学改性处理,从而为最后测定创造 良好的条件。
pH13 pH7 pH2
返回 液-液萃取(续)
其他方法
① 离子对提取法(ion-pair extraction) ②提取烷基化法(extractive alkylation)
——适用于离子化倾向较大,难以 用溶剂直接提取的极性药物
离子对提取法
一种有机溶剂提取离子性药物的方法
原理:在体液(水溶液)中呈离解状态的 酸性或碱性有机药物(Q),与呈相反电 荷离子(X)作用形成具有一定脂溶性的 离子对(QX),再用有机溶剂提取
酸水解:
尿中缀合物用盐酸水解时,使代谢物的七元 环断裂、形成相应的二苯甲酮衍生物
酶水解:
用 - 葡 萄 糖 醛 酸 苷 酶 水 解 酶 , 尿 液 1ml 、 pH4.8缓冲液50l、 -葡萄糖醛酸苷酶溶液 0.1ml、37℃水浴水解12h,水解后尿样调成 pH9乙醚萃取
返回 缀合物的水解 三唑仑GC测定
一般规则:碱性药物在碱性pH值、
液-液萃取法水相pH值:
生物样品宜在碱性或近中性提取,
生物基质中内源性物质多为酸性,在碱性 下不易萃取
空白血清在pH2、pH7和pH13缓冲液 中乙醚提取,提取液用RP-HPLC(UV)测 定,碱性药物在pH13下提取液杂质峰少
第三章 附图五
空白血清乙醚提取物的HPLC色谱图
常用沉淀剂—CuSO4-Na2WO4、ZnSO4-

《体内药物分析》PPT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PPT课件

(四) 组织
常用的脏器组织:胃、肝、肾、心、脑等
1. 样品的制备
先制成匀浆液━━萃取药物
2.样品处理
①沉淀蛋白法
②酸水解或碱水解法
③酶水解法
(五) 毛发(头发)
适用:微量元素测定
方法:有机破坏法
湿法破坏
干法破坏
氧瓶燃烧法
测定方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二节、体内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体内样品种类
生物样本:生物体的任何脏器组织、体液均可 作为生物样本.
常用样本:血液(血浆、血清或全血)、尿液、 唾液、毛发
二、体内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血样
适用-药物药动学研究、生物利用度、治疗药物检 测等研究与实际工作。
血药浓度通常指血浆、血清中的浓度。其中 的血药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靶器官)的 状况。是体内药物分析最常用的样本 1.血样采集 动物(采血不得超过总量的1/10) 人:静脉采血1-5ml
的强酸:10%三氯醋酸、6%高氯酸、5%偏磷酸 等。(高速离心机离心约2min )上清液近呈酸 性pH 0 ~ 4。不适宜在酸性中分解的药物。
④ 热凝固法 要求药物热稳定好,通常加热至90℃ ,使热 变性蛋白沉淀,高速离心或过滤法除去。
方法最简单,只能除去热变性蛋白。
(二)分离纯化与浓集
一般浓集方法: ①使被测组分提取体积小
贮藏
采血后及时分离。 短期保存:4℃ 长期保存: -20℃或-70~-80℃ 全血未经分离不宜冷冻
(二) 尿液 适用-药物剂量回收、肾清除率和生物利
用度测定、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体内药物的清除主要通过尿液的排出。药 物可以原型或代谢产物及缀合物等形式排出。 尿液中药物浓度高,收集量大、方便。但 尿液浓度通常变化较大。 尿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关性差;不 宜采样的人群:肾功能不良者、儿童 采样后应立即测定。否则应加入防腐剂或冷藏

体内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
要是:新药疗效与毒性的评价、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 理的研究;
• 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 Biopharmacy)研究的主要内容:药物与制剂在体内的吸收、分
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工艺-药物浓度-药效之间的关系,生 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的研究。
二、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
70年代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
80年代
发展迅猛,新仪器不断涌现
90年代
成为一门综合性Biblioteka 强的应用学科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
2.国内情况
我国学者对体内药物分析的关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1981年,南京药学院吴如金教授在“中 国药学会药物分析第一次学术会议”上首次作了“体内药物分析诌议”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和兴趣。随后,在全国各地相继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对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任务、方法技术及应用情况 进行了介绍与推广
1. 样品中干扰物多。方法的分离能 力、专属性要强。
2. 样品量少。方法要可靠准确,细 致熟练。
3. 浓度很低,方法有高灵敏度、准 确度和精密度,稳定而较高的回收率。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4. 数据结果重现性一般较差; 5. 由于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因此就 方法而言,具有研究和探索的性质,并在 不断充实和完善之中。 6. 工作量较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 的阐明较复杂。
2. 区别: (1)目的、性质不同:前者以评 价药物的真伪优劣,即外在质量为目 的,以国家标准为规范,由药检、质 检执行,结果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后 者评价药物在体内的内在质量,测定 体内微量药物、代谢物及内源性物质, 具有研究和探索性质。
(2)方法的不同: 前者属常量分析,多用经典方法,部分 用仪器分析,方法为各种标准所收载;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样品分析 (药物分析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样品分析 (药物分析课件)

分光光度法 薄层扫描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免疫法
五、样品的测定方法
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紫外扫描 荧光扫描 氢火焰监测器 氮磷检测器 电子捕获监测器 质量碎片选择离子监测器 紫外检测器 荧光检测器 电化学检测器 放射免疫法 酶免疫法 荧光免疫法 游离基免疫法
体内药物分析
一、样品的种类
体内药物分析采用的生物样品种类包括体内的各种体液和组织。其中 最常用的是血液(血浆、血清、全血)、尿液和唾液。
二、样品的采集
采集原则
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和要求进行选取; 所取样品应能正确反映药物浓度与效 应之间的关系; 样品应易于获取,便于处理、分析。
二、样品的采集
(一)血样 血样包括血浆、血清和全血,是体内药物 分析中最常用的样品。 血样采集方法:静脉取血或毛细血管取血。 血样采集的量:一般取血量为1~3ml。 动物:采血量不宜超过动物总血量的1/10。
四、样品的制备及测定
样品的制备 (一)样品制备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生物样品的类型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浓度范围 药物测定的目的 样品制备与分析技术的关系
四、样品的制备及测定
(二)样品的制备方法 1.去蛋白法
(1)加入沉淀剂和变性试剂:加入中性盐、加入酸、加入金属离子。 (2)加入可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乙腈、四 氢呋喃等。 (3)酶消化法:最常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二、样品的采集
(二)尿液
测定尿药浓度主要用于药物的 剂量回收、肾清除率和生物利 用度的研究以及药物代谢类型 的测定。体内兴奋剂检测的样 品主要是尿液。
二、样品的采集
(三)唾液
唾液的pH约在6.9±0.5,个体差异较 大,此外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如有 无刺激,剌激类型、强度与持续时间, 年龄,性别,疾病,药物等的影响。 一些药物的唾液浓度与血浆浓度相关, 样品易得,取样无损害。

体内药物分析ppt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ppt课件
How for LC?
UV
FL
非对映衍生化
生物样品含有大量可影响测定的内源性杂质,加上服用的药物、代谢物、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混合物。
如何将微量的药物从如此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有差别才有可能分离!
(五)分离、纯化与浓集
01
02
原理:多数药物是亲脂性的,在适当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相中的溶解度,而生物样品中的大多数内源性杂质是强极性的水溶性物质(差别)。因而用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即可除去大部分杂质,从大量的样品中提取药物经浓集后测定。
加入酸性沉淀剂
三氯醋酸 高氯酸 苦味酸等 使蛋白质分子的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盐而↓,pH低于等电点
02
组织酶消化法 加入酶使蛋白质水解 优点:①平衡条件下进行,可避免反应和降解 可改善对蛋白结合率强的药物的回收率 不产生乳化
其他 加热 超滤
1
2
01
02
03
酸水解 : 0.1mol/L HCl,100℃,30min, 条件较剧烈,易致药物分解,空白值也高。
对有些患者(昏迷)不能采集唾液样品。
缺点:
(二)样品的贮藏
1.血样(血浆、血清)及时分离→冷藏, -70℃加入稳定 剂NaF 2.尿样 ①尿中水、无机盐、尿素等细菌的生长, 4℃保存 ②加入防腐剂 a.1%甲苯 b.饱和氯仿 c.pH改变 3.唾液:同血样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与制备
03
缺点: 与血药浓度不相关,难以反映药物作用过程;受肾功能、pH影响;难以定时定量取样,易污染;所含成分复杂,已知其中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就达数十种。
04
2.尿样
01
02
唾液是无损伤性采样,易采集。 一些药物的唾液药浓(S)与血浆游离药浓(P)密切相关,因此,在TDM中可利用测定S代替P监测;唾液样品也可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课件]第25次课 体内药物分析PPT

[课件]第25次课 体内药物分析PPT

三 生物样品前处理
(一)药物在体内的存在形式
游离型:原形药物或代谢物
缀合物:药物或其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结合物:药物与蛋白质结合 因此,在样品测定之前要进行适当的样品制备。 包括分离、纯化、浓集、必要时还需对待测组分进 行化学衍生化。
(二)样品前处理的目的
1、提高测定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专属性 2、保护测定仪器不受生物样品中类脂和蛋白质 等的污染。
1、对照品测定:选择测定条件、浓度线性范围等
2、经过纯化处理的空白样品测定:测定空白值, 考虑分离度。 3、空白样品加对照品测定:求得样品回收率,检 验样品中是否有干扰。
4、体内实际样品测定
(三)样品的分离与纯化
包括样品去除蛋白质、缀合物水解和待测组分的提取。
1、去除蛋白质
(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乙腈、甲醇、乙
醇、丙酮等。
(2)加入中性盐:饱和硫酸铵、硫酸钠、枸橼酸盐
等。
(3)加入强酸:三氯醋酸、高氯酸、硫酸-钨酸等。 (4)加入金属离子:CuSO4-Na2WO4等。 (5)酶解法:常用枯草菌蛋白酶
④ 提取技术:提取次数尽可能少,不要求提取完
全,而要求适量而稳定的提取率。
(2)液-固提取(LSE):
将生物样品溶液通过填有适宜担体的小柱,使 药物保留在担体上,洗去杂质后,用适当的溶剂洗 脱下来测定;或杂质保留在担体上,先把药物洗脱 下来测定。
(四)被测组分的浓集
浓集方法:
1、末次提取时,加入溶剂尽可能少 2、挥去溶剂:
液-液提取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 适当的有机溶剂:常用乙醚、氯仿等。
② 适当的水相pH值:由药物的pKa值确定,一般碱
性药物在碱性条件、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提取。 碱性药物最佳pH 酸性药物最佳pH 高于pKa值1-2个pH单位 低于pKa值1-2个pH单位

《体内药物分析》课件

《体内药物分析》课件

个体化用药指导
个体化用药指导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随着精 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用药已成为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 良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实现对个体 化用药的科学指导。
在个体化用药指导中,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特点,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 案提供依据。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满意度。
03
免疫分析法
04
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反 应进行药物测定的方法。该方法 具有高选择性、灵敏度和简便性 ,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 测定。
其他方法
除上述常用方法外,体内药物分 析还包括光谱法、荧光法、化学 发光法等其他一些测定方法。这 些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更具优 势,例如光谱法在某些特定药物 的测定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皮肤排泄,但这一过程相对较 慢且排泄量较小。
05
CHAPTER
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
药效学研究
药效学研究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分析药物 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作用 特点,为新药研发和药物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在药效学研究中,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 在体内的分布、活化、代谢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药效的 影响。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预测新药在不同 个体内的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药物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药物的研发、 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临 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等领域的研 究提供支持。
药物代谢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吸收
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 生物体内,如口服、注 射、皮肤吸收等。在吸 收过程中,药物可能受 到生物膜的屏障作用、 药物的溶解度、渗透性 等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唾液
一些药物的唾液浓度S与血浆浓度P呈密切相关,因 此在TDM中测S替代 P。
唾液pH值在6.2-7.4;含有粘蛋白约为血浆的1/10、 电解质含量同细胞外液,粘度是水的1.9倍。 采样后经放置后除去泡沫后, 以3000r/min离心 10min分离,分取上清液作为药物浓度测定的样品。
唾液作为样品测定药物浓度优点:采样容易;有些 唾液中药物浓度可以反映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但 与血浆药物浓度相比易变动;浓度低需高灵敏度监测 仪器。
3. 干扰物之多 内源性物质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1. 样品需经分离和浓集或化学衍生化 2. 要求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3. 分析工作量大,结果数据处理繁杂
主要常用测定方法:色谱法、免疫学法、生物学法
如:GC、HPLC、LC-MS、LC-MS/MS、 LC-TOF-MS
建立可靠的和可重复的定量分析方法 是进行体内样品分析的基础,为保证方法 的可行性、可靠性,建立的分析方法在用 于实际样品分析前,必须进行充分地方法 学验证
② 中性盐析法
加入中性盐(1:2混合)
——“盐析”沉淀蛋白质,使蛋白质脱水而沉 淀;离子强度发生变化使蛋白质分子间电排斥 作用减弱而凝集。
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镁、 氯化钠、磷酸钠等。
高速离心机离心约2min分离
上清液近中性pH7.0 ~ 7.7
③ 加入强酸(1:0.6混合) ——与蛋白质阳离子(铵基)形成不溶性盐沉淀常用
(一)蛋白质的去除 ① 溶剂沉淀法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1:2~3)
——溶液D 、蛋白质分子间静电引力 而聚 集;与蛋白质氢键变化而凝聚;亲水性溶剂的 水和作用使蛋白质脱水而析出,使药物释放。
常用溶剂乙腈、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离 心分离,高速离心机( ~15000×g ,5min)
上清液偏碱(pH8.5 ~ 9.5)
(临床前试验研究)
对体内样品(生物样品)进行检验,研究生物体内药 物浓度、存在状态、生物利用度.
涉及到药物体内作用机制探讨、药物质量、安全 性、有效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
体内样品性质特点:
1. 采样量少 数ml ~数十 μl
2. 待测浓度低 10-9 ~ 10-6 g/ml,甚至10-12 g/ml
1.血样采集 动物(采血不得超过总量的1/10)
人:静脉采血有抗凝剂(肝素) 的试管中,混匀1000×g离心力5-10min,使血细胞分 离,分取上清液为血浆
3.血清的制备:采血后在室温下至少放置30min1h,凝结出血饼,剥去血饼, 1000×g离心力离心 5-10min,分取上清液为血清。
的强酸:10%三氯醋酸、6%高氯酸、5%偏磷酸 等。(高速离心机离心约2min )上清液近呈酸 性pH 0 ~ 4。不适宜在酸性中分解的药物。
④ 热凝固法
要求药物热稳定好,通常加热至90℃ ,使热 变性蛋白沉淀,高速离心或过滤法除去。
方法最简单,只能除去热变性蛋白。
(二)分离纯化与浓集
一般浓集方法: ①使被测组分提取体积小 ②挥去提取溶剂(使用尖锥形试管)残渣复溶于小体积
第一节 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贮藏
一.体内样品种类
生物样本:生物体的任何脏器组织、体液均可 作为生物样本. 常用样本:血液(血浆、血清或全血)、尿液、 唾液、毛发
二、体内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血样
适用-药物药动学研究、生物利用度、治疗药物检 测等研究与实际工作。
血药浓度通常指血浆、血清中的浓度。其中 的血药浓度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靶器官)的 状况。是体内药物分析最常用的样本
第二节、体内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一般在测定前预处理:分离、浓集或改性
一、体内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1. 使药物游离,使蛋白结合型的药物中释出来测定 2. 满足测定方法的要求 分离与浓集 3. 改善分析环境 保护仪器性能,如HPLC色谱柱 二、常用体内样品处理方法
方法:(1)去蛋白质 (2)分离、纯化、浓集 (3)缀合物水解 (4)化学衍生化
(二) 尿液 适用-药物剂量回收、肾清除率和生物利
用度测定、药代动力学研究等.
体内药物的清除主要通过尿液的排出。药 物可以原型或代谢产物及缀合物等形式排出。
尿液中药物浓度高,收集量大、方便。但 尿液浓度通常变化较大。
尿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关性差;不 宜采样的人群:肾功能不良者、儿童
采样后应立即测定。否则应加入防腐剂或冷藏
血浆和血清中药物浓度值通常是相同的,血浆比血 清分离快,且制取量多(全血的50%~60%) 4.全血的制备:加抗凝剂采血不离心,放置室温后 可分层,上层血浆下层血细胞。
测定血细胞内、外药物浓度,血浆药物浓度波动 大、浓度低时应考虑用全血。
贮藏
采血后及时分离。 短期保存:4℃ 长期保存: -20℃或-70~-80℃ 全血未经分离不宜冷冻
(四) 组织 常用的脏器组织:胃、肝、肾、心、脑等
1. 样品的制备 先制成匀浆液━━萃取药物 2.样品处理
①沉淀蛋白法 ②酸水解或碱水解法 ③酶水解法
(五) 毛发(头发)
适用:微量元素测定 方法:有机破坏法
湿法破坏 干法破坏 氧瓶燃烧法
测定方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 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第五章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是指体内样品中药物、代谢物、 内源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体内样品:生物体液、头发、脏器和组织。
其中血样是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样品 体内药物分析是测定以上样品中:
1. 原型药物 2. 代谢产物 3. 内源性活性物质 4. 结合物(缀合物) 5. 结合药物
体内药物分析经常用于: 1. 药代动力学研究(PK) C-t曲线 2. 代谢组学研究 3. 临床治疗药物检测(TDM) 4. 新药研究中药理、药效、毒性试验
通入氮气(氮吹仪);减压挥干溶剂
①液相萃取法(LLE) 新方法新技术: ②固相萃取(SPE)
③超滤法
1.液-液萃取法(LLE)
多数药物:弱极性、亲脂性强。多为碱性
内源性杂质:强极性、水溶性强。酸性
根据溶剂、药物、内源性杂质的极性、酸碱性, 选择合适的溶剂分离杂质、纯化样品。
对有机溶剂的要求:①对药物分子未电离的可 溶、电离的不溶 ②沸点低易挥发③与水不相溶 ④无毒、不乳化。⑤较高稳定性、惰性⑥不影 响紫外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