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5号卫星有效载荷机箱结构设计和工艺(1)
有效载荷方案

有效载荷方案第1篇有效载荷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有效载荷技术在各类航天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有效载荷的稳定运行与高效利用,结合项目需求,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有效载荷的选型、设计、制造、测试及运维等环节,确保合法合规,提高航天器整体性能。
二、方案目标1. 确保有效载荷选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2. 保证有效载荷设计与制造质量,满足性能指标要求;3. 规范有效载荷测试流程,确保测试覆盖全面、结果可靠;4. 提高有效载荷运维效率,降低故障率。
三、方案内容1. 有效载荷选型(1)根据项目需求,明确有效载荷的功能、性能、质量、体积、功耗等指标要求;(2)开展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筛选符合要求的有效载荷技术;(3)组织专家评审,对候选有效载荷技术进行评估,确定最终选型。
2. 有效载荷设计(1)依据选型结果,开展有效载荷详细设计,明确设计输入;(2)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设计合法合规;(3)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原则,提高设计可靠性和可维护性;(4)开展设计评审,确保设计输出满足项目需求。
3. 有效载荷制造(1)选择具备资质的制造商,签订制造合同;(2)监督制造商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工艺进行生产;(3)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件进行质量把关,确保制造质量;(4)组织中间验收,对制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4. 有效载荷测试(1)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项目、方法、设备、人员等;(2)按照测试方案开展有效载荷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测试;(3)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有效载荷性能指标;(4)编制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结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5. 有效载荷运维(1)制定有效载荷运维规程,明确运维职责、流程和措施;(2)建立故障诊断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故障处理效率;(3)定期开展运维培训,提高运维人员技能水平;(4)收集运维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优化运维策略。
四、方案实施与监督1. 设立项目组,明确各阶段责任人;2. 制定详细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任务要求和验收标准;3. 强化过程监督,对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控制;4. 定期组织项目汇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5. 验收合格后,对项目进行总结,形成经验教训。
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设计与应用

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设计与应用伏怀文【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通用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工业机箱设计理念。
分析了目前1U~5U 通用工业机箱的需求特点和不同种类之间的区别,确定了产品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产品造型设计和结构分件方案。
为了统一机箱尺寸,对机箱内部空间进行了功能分区,简化了设计、制造和装配流程。
介绍了机箱零部件设计的若干关键问题,阐述了提高零部件的工艺性和产品的可靠性的相应措施。
实际产品应用情况表明,通用工业机箱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可靠性好和通用性强的优点。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oduct cost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a design concept of industrial chassis that is generalized,modularized and standardized was proposed.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sent 1U ~ 5U general industrial case and the difference of kinds of cases were analyzed,the overall product design program was determined,product model-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separate program were expounded.For the case of unifying the size of different cases,the case in-ternal space was separat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related modules,which making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manufac-ture and assemble simplified.The key problems of chassis parts design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property of structure and product reliability were introduced.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product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industrial chassi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high cost performance,the good reliability,and high universality.【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1U~5U;通用;机箱;设计;应用【作者】伏怀文【作者单位】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随着工业和民用电气机箱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对1U(高约44.45 mm,宽约482.6 mm)和2U(高为1U的2倍,宽度不变)等标准规格机箱(以下简称机箱)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研制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机箱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高分五号卫星方案设计与技术特点

第36卷2019年增刊上 海 航 天AEROSPACE SHANGHAI高分五号卫星方案设计与技术特点孙允珠1,蒋光伟1,李云端2,叶 翔2,温 渊2,姜 通2,曹 琼2,杨 勇2(1.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201109;2.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 摘 要:高分五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大气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项目,是实现我国高光谱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
卫星运行于高度705km、交点地方时13∶30的太阳同步轨道,装载了6台有效载荷,观测谱段覆盖范围从紫外到长波红外谱段(0.24~13.3μm),最高光谱分辨率达0.03cm-1。
卫星具备高光谱与全谱段对地成像、大气掩星与天底观测、大气多角度偏振探测、海洋耀斑观测等观测手段,具备在轨定标功能,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光谱定标精度最高可达0.008cm-1。
卫星可为我国大气、水、生态环境监测,自然资源调查,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产品。
本文概述了高分五号卫星的总体设计方案,总结了卫星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创新点,并对卫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卫星遥感;高光谱观测;全谱段观测;大气环境监测;陆地综合观测;高精度探测中图分类号:TN 911.73;TP 391.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328/j.cnki.1006-1630.2019.S.001GF-5Satellite System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N Yunzhu1,JIANG Guangwei 1,LI Yunduan2,YE Xiang2,WEN Yuan2,JIANG Tong2,CAO Qiong2,YANG Yong2(1.Shanghai Academy of Spaceflight Technology,Shanghai 201109,China;2.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Shanghai 201109,China)Abstract:GF-5satellite is the China’s first comprehensive hyperspectral observation satellite of atmospheric andland,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high resolution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and also an importantsymbol of realizing China’s hyperspectral observation ability.The satellite operates in a sun-synchronous orbitwhose altitude is 705km and local time of ascending node is 13∶30.The satellite carries six payloads,with spectrumcovers from ultraviolet to long wave infrared bands(0.24~13.3μm)and the highest spectral resolution is up to0.03cm-1.There are a variety of observation means,including hyper-spectral and full-spectral earth imaging,occultation and nadir observation for atmosphere,multi-angular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 and ocean sun-glintobservation and so on.With on-board calibration function,the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5%and the spectral calibration accuracy is up to 0.008cm-1.The satellite can provide domestic hyperspectral dataproducts for atmospheric,water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natural resource investigation,and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 Chin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stem design scheme of GF-5satellite,summarizesthe main technical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satellite and the in-orbit observation potency of the satellite.Keywords:satellite remote sensing;hyperspectral observation;full-spectral observation;atmosphere sounding;multi-angle polarization observation;occultation observation;hyperspectral applications收稿日期:2019-05-22;修回日期:2019-07-05基金项目: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民用部分)科研项目(50-Y20A38-0509-15/16)作者简介:孙允珠(1961—),女,研究员,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气象与环境监测卫星系统。
小卫星星座批产研制模式设计与实践

Vol. 40, No. 6航 天 器 环 境 工 程第 40 卷第 6 期702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2023 年 12 月https:// E-mail: ***************Tel: (010)68116407, 68116408, 68116544小卫星星座批产研制模式设计与实践阎梅芝1,张永强2*,赵志明1,魏建光1,韩 毅1,常新亚1,于兆吉1,果琳丽3,冯振伟1(1.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2.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3.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摘要:为适应低轨小卫星星座体系化应用需求,设计、实践出一套面向批产的小卫星研制模式。
某批产小卫星星座通过整星仅一次合板即最终状态,产品交付即落焊,裁剪、简化环境试验,投产管路模板实现卫星结构装配与管路焊装并行实施,发射场带翼运输,全无线测试等批产创新策略,构建了小卫星批产体系,实现了年出厂20颗以上500 kg级小卫星的能力,为建设高密度小卫星星座奠定了基础。
批产策略与方法均经实际验证,与传统小卫星研制相比,将批产星总装、集成与测试(AIT)周期由1年以上缩减为3个月以内,将发射场工作周期由35~50天缩减为20天,实现了快速研制、快速发射与快速在轨应用,有效促进了低轨小卫星星座高效规模化部署。
关键词:小卫星星座;批产;研制模式;总装、集成与测试;流程优化中图分类号:V4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379(2023)06-0702-07 DOI: 10.12126/see.2023085Design and practice of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batch production development modeYAN Meizhi1, ZHANG Yongqiang2*, ZHAO Zhiming1, WEI Jianguang1, HAN Yi1,CHANG Xinya1, YU Zhaoji1, GUO Linli3, FENG Zhenwei1(1. DFH Satellite Co. Ltd.; 2. Beijing Institute of Track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3.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Mechanics & Electricity: Beijing 100094,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systematic application of low-Earth-orbit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development mode suitable for batch production of small satellites was designed and practiced. Many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batch production were applied, including on boarding for the final state, drop welding before product delivery, tailoring or simplifying environmental tests, implementing satellite structure assembly in parallel with pipeline welding through operation of pipeline templates, wing transport at launch site, and all-wireless test etc. Those measures have enabled the delivery of more than 20 small satellites of 500 kg per year by establishing a small satellite batch production system in China, 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nse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thereafter. The strategy and methods for batch production have all been verified in practic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mall satellite development, the assembly, integration, and test (AIT) cycle of satellite batch production had been reduced from more than one year to less than three months, and the launch site working cycle has been reduced from 35-50 days to 20 days. It has realized rapid development, rapid launch, and rapid in-orbit applic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low-Earth-orbit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Keywords: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batch production; development mode; assembly, integration and test (AIT); process optimization收稿日期:2023-05-31;修回日期:2023-1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773004)引用格式:阎梅芝, 张永强, 赵志明, 等. 小卫星星座批产研制模式设计与实践[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3, 40(6): 702-708YAN M Z, ZHANG Y Q, ZHAO Z M, et al. Design and practice of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batch production development mode[J].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23, 40(6): 702-7080 引言近年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推出的星链(Starlink)计划掀起了低轨大规模星座的发展热潮[1]。
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流程的策划与推进

件组装与控制、整机集成总装与 结合进行评审。
方案、初样、正样)总流程图。
控制、定标等试验,重大事项的
进行项目研制全过程策划的 流程主辅线可合理并行交叉,主
变更)编制专项流程。
要点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线主要节点应与任务项目办公室
针对上述各类流程,按研制
策划依据。任务对项目的技 的要求符合,总流程图应有时间
国航天产品转型升级发展有着重 要作用。
|一、研制流程的功用与 编制分类流程
1.研制流程的功用 研制流程是对实现型号任务 总目标做策划,对分阶段推进研 制做安排。 技术流程是按任务技术与质 量要求,策划并确定各研制阶段 的主要技术事项,进行协调并作 出合理可行的安排,包括方案论
«3
W 研究与探讨 Theory & Analysis
2020年•第3期|航天工业管理
航天型号项目的技术流程和 计划流程是策划与推进型号项目 研制的重要手段。1996年,中国 空间技术研究院将编制与执行研 制流程列为加强型号管理的第一 号令,颁发了2个流程的编写规 范(Q/W655-96、Q/W655-96), 规定编制与执行技术流程是设计 师的一项重要职责,编制与执行 计划流程是指挥和调度的主要职 责之一。研制流程对加强型号项 目策划、分阶段扎实推进、落实 过程精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与 可靠性、缩短研制周期,适应我
1996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编制与执行研制流程列为加强型号管理的第一号令颁发了2个流程的编写规范qw65596qw65596规定编制与执行技术流程是设计师的一项重要职责编制与执行计划流程是指挥和调度的主要职责之一
yi
Theory & Analysis 研究与探讨
牛相林/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航天器总体设计作业【哈工大】

2017年《航天器总体设计》课程作业1.嫦娥三号探测器航天工程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任务嫦娥三号探测器由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简称巡视器)组成。
(1)探测器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
着陆月面后,在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的支持下,探测器携带的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
(2)运载火箭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直接发射至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3)发射场系统:主要任务是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嫦娥三号发射任务。
发射场系统通过适应性改造,具备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的测试发射能力。
(4)测控系统:主要任务是对运载火箭、探测器在各个飞行阶段以及探测器在月面工作阶段的测控、轨道测量、月面目标定位以及落月后着陆器和巡视器的控制。
(5)地面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根据科学探测任务,提出有效载荷配置需求;制定科学探测计划和有效载荷的运行计划,监视着陆器和巡视器有效载荷的运行状态,编制有效载荷控制指令和注入数据,完成有效载荷运行管理。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系统的组成及各自的任务(1)航天员系统:主要任务是选拔、训练航天员,并在载人飞行任务实施过程中,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
研制航天服、船载医监医保设备、个人救生等船载设备。
(2)空间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用于空间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实验的有效载荷,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实验。
(3)载人飞船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载人飞船。
“神舟”载人飞船采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可自主飞行7天,具有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功能,可与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进行对接并停靠飞行半年。
(4)运载火箭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满足载人航天要求的大推力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多方面改进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冗余技术,增加故障检测、逃逸救生等功能,增加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设计理念全解读

最强的高校时,对方起初坦言难以胜任。
可以说,长征五号火箭带动了国内复杂结构大偏置力设计、仿真与试验能力的大跨度进步。
大火箭之智
由箭载计算机、传感器、线缆等组成的控制系统,遍布火箭全身,源源不断传输着庞大的数据,并迅速计算出结果,指挥火箭向哪术”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创。
为了提供最大推力,液氧煤油
和液氢液氧两种发动机需要被合
理分配,甚至点火时间也有毫秒级
的先后之分,这就需要采用不同的
控制策略。
为此,设计师全球首创
了大推力发动机精准关机技术。
类似的全球首创技术,长征五
号控制系统一共有5项,打造了全
球先进的“火箭大脑”。
看起来,
火箭一点火,“轰隆”一声就飞了。
最高值:0.98。
也正因为这么高的
可靠性,研制团队对高风险的首飞
信心很足。
大火箭之助
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氢液氧
发动机早就被认可为环保、高效、
受欢迎的两类液体火箭发动机。
半个世纪前出版的《星际航行概
论》中,“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就盛赞过它们。
长征五号垂直转运至发射区途中
21
2017.02军事文摘。
卫星有效载荷产品保证策划与推进

2021年·第4期45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产品保证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国情的《航天产品保证要求》,并在全航天系统内进行了推广。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和阐述了卫星有效载荷采取的产品保证控制措施,可为后续卫星载荷的产品保证提供参考。
一、树立宇航产品保证的理念1.宇航型号任务的工作阶段宇航型号任务根据技术流程将产品研制划分为立项论证、方案阶段、初样阶段、正样阶段、在轨飞行等研制阶段工作。
立项阶段进行任务分析、可行性论证;方案阶段进行优选方案、研制样机;初样阶段进行详细设计,电性件、结构热控件、鉴定产品,参加整星试验等研制工作;正样阶段需进行正样设计、产品研试,参加整星试验,出厂评审等研制工作;在轨飞行阶段进行发射场及在轨测试、产品交付给用户、技术支持服务等,宇航型号任务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各级设计师需按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协调,明确各阶段研制计划、交付的试件与产品、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卫星有效载荷产品保证策划与推进牛相林、祁公祺、邹明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牛祎铉、廉珂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图1 宇航型号任务技术流程462.树立产品保证理念美国在1986年发布了《航天供应商产品保证大纲》,欧洲在80年代后期在宇航企业全面推行了产品保证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12年颁发了《全面产品保证工作规定》。
航天产品具有特殊性:系统复杂、技术风险高,失败的成本太高,一次成功不等于每次成功。
我国航天实行准入退出机制,质量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产品保证对航天承研单位尤其重要,必须提高对产品保证的认识,学习产品保证规范和方法,落实执行到位,加强产品保证管理,确保宇航产品一次成功。
3.设立产品保证专业岗位和人员产品保证专业人员是型号研制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已充分认识到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的必要性。
行政指挥是产品保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员在行政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各项产品保证活动,型号正副主任设计师是单位的产品保证专家组成员,产品保证队伍组织框图如图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5号卫星有效载荷机箱结构设计和工艺
黄红锦庄国治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1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实践五号卫星有效载荷机箱结构设计和工艺,进一步阐述了仪器结构设计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并介绍了机箱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关键词:有效载荷机箱结构设计:[艺,
≯
1、前言:
实践5号空间环境8台仪器
SY01-5单粒子事件监测器
SY02.5单粒子事件屏蔽效应试验
SY03.5单粒子事件翻转试验仪
SY04.5单粒子事件综合试验仪
SY05-5单粒子锁定试验仪
SY06.5高能粒子重离子探测器
SY07.5高能电子探测器
SY08.5辐射剂最仪
以上8台仪器两种结构尽可能采用通用化结构设计,在满足仪器设备电性能的前提r保i止机箱结构有足够机械强度和刚度,尽可能减少结构的外形尺寸和质量,贯彻标准化、通刖化,提高结构的可靠性.使产品达到要求。
2、技术指标
2l仪器结构尺寸等主要技术指标
本仪器整体结构为长方体.传感器安装于前面板,传感器开窗与否根据各仪器的要求而定.接插什位丁=仪器顶部,机箱是安装和保护电子元器件的重要结构,要对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印制板进行布局,使机箱结构有一个最为简捷的传力途经,设计出体积小,重量轻,有很好的刚度和强度的机箱.符合设计和建造规范的要求,没有任何尖角,对人员和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2.2拼装式的板块组合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具有多块线路板的仪器,机箱体有上盖板、左侧板、右侧扳、底扳、前面扳、后面板、支撑板、屏蔽扳、角铝等零件组成(见机箱结构简图)。
a本体尺寸:185×125×160
b.最人尺寸(含凸耳):214x125×160
c底面尺寸:214×125
d安装孔:4×中4.5
e+安装尺寸:200±0.15×104±0.15
f接触面状态:安装面为平面,凸耳厚度为7tm,材料为LYl2C2.不平度为≤O.1rnm/100×
195
10U
g接触电阻:≤5mQ
h.机壳材料:LYl2CZ
i整机重照:2.5kg(fi-电子学线路)
23整机环境模拟试验要求
a.力学试验
按型号环境模拟试验规范进行.仪器结构设计必须保证仪器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环模试验时及在轨运行时,不产生不期望的弹、塑变形
b温度试验
按照型号的试验规范执行,一般为一IO。
C-一+45。
C
C真空试验
按试验规范进行
二.4仪器与卫星平台接口
2.4.1仪器与安装平台接口
n_安装孔:4×中45M4螺钉
})安装尺寸:200±0.15×104±0.15
2.42仪器对p旱平台的要求
凡采_L}J本通_【}j设计的仪器,其传感器均装于前面板,对卫星平台的要求一般为开窗或对蒙皮有特殊要求,将根据其传感器特征分别提出。
2.4.3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位于仪器顶部.可以很方便地与平台电缆网连接,具体型号将根据卫星要求决定。
3、仪器结构设计
仪器结构一般分为传感器和电子学机箱两部分本设计为通_【;}j设计,仅只给传感器留有他置。
3I传感器结构设计
根据硝号要求进行设计。
3.2I_乜子学机箱设计
32l机箱设计
通H{化机箱是由七块经多道l+序加J:而成的LYl2CZ铝板组装而成,7块铝板分别J,J盖板、左侧板、右侧扳、底板、前面板、后面板以及加固印制板用的支撑板、压条。
机箱底板和顶板,各有6道1.7mm宽的母板及支撑板固定槽.它们分别由一块8rnm和7mmJ宁铝板加工而成。
仪器支撑扳H{于同定印制扳母板,它的两端插入机箱、左右侧板,仪器前后面板、左矗{!f!|l扳以及屏敝扳均与它们连接,从而保证机箱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根据以往经验,环境模拟试验时不可能产生不期望的弹、塑变形。
仪器前后面板均为3mm厚铝板,用M3螺丝与左右侧板及机箱顶板、底扳连接。
仪器左右侧板由厚度为8mm的铝板加工而成,除插槽外,厚度为3mm,并与机箱顶、底板
相连。
仪器底扳与仪器安装凸耳为一体,底板周边为7mm厚,底极不平度≤0lmm/100mm:粗糙度≤64um。
仪器传感器同定于前面板。
上述殴计不仅保证仪器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对仪器调试也十分方便:拆下.底板即可插入或敬出印制电路扳,拆下前面板.即可安装传感器:前后面扳均拆下,仪器仍为一整体。
322印制板的安装设计
机箱共设计5块电路扳(母板不计在内).如果仪器仅只要4块印制板,可以少插一块。
各印制电路板平行于前面板、线路板从底部插入,为提高印制电路板力学特性,设计时采H{1.5mm厚的7×7LYl2M的铝压条加固同定,即两端用螺丝将压条蚓定于左右侧扳,印制电路扳通过母扳与接插件连接,母板固定于支撑板上,支撑板四周与机箱紧紧相连。
32.3屏蔽板设计
本仪器机箱设计一块181×129、厚度为1.5mm的铝屏蔽板,如图9所示插入第一块印制扳(前置放人器)后。
其目的是提高仪器扰能力。
屏蔽板设计时.采_L}j4点吲定方式,其顶部两点闻定住支撑板上,底部两点分别同定住饥箱左也侧板,从而改善了机箱力学特性。
32.4凸耳设计
凸耳删于仪器与平台接口(安装),本仪器凸耳四只,根据型号任务规范设计。
如幽l所可:。
凸耳厚度为7mm,安装孔为04.5,M4螺钉安装。
孔的粗糙度为1.6,棱边倒圆分别为RO5。
仪器参考孔R为左下角凸耳中心7L,仪器前后面板到凸耳的中心孔B=8mm,A=7mm。
3.2.5电连接设计
根据型号要求决定,机箱仅只在顶部与后面板设计电连接位置。
326仪器标记设计
仪器标记为菱形框刻字,菱形尺寸为60×30,何丁机箱顶部。
327仪器测温点
仪器测温点根据型号要求执行。
4、机箱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及其他设计
4l可靠性没计
本仪器结构设计必须确保机箱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环境试验、E行试验、住轨运行州间不产生不期望的弹、塑性变形根据以往的经验,本设计能承受上述各种试验考核已采取的可椎性措施有:
a支撑板设计:吲定母扳并大大增加了机箱的强度;
b屏蔽板设计:为屏蔽扳而设计,同时增加了机箱的强度。
42电磁兼容性设计
421抗干扰设计
本设计可以采H=|多处屏敝设计措施,即将干扰源(主要是高压电源)和易受干扰的电路(前
置放人器)分别屏敝,具体措旌有:
a前置放人器印制扳(即第一块扳)厚设置一块屏蔽板.
b屏蔽板设计:根据仪器具体要求进行设计
c传感器设计:传感器筒体接地屏蔽
42.2其他设计
a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
b通刚机箱迎接电阻<SmQ
4:j温控涂层相关殴计
通瑚的机箱热设计主要是机壳温控处理,即刚极化处理,以及安装面保护。
本结构设计时已考虑剑温控设计要求,在机箱选材,材料热处理状态,机加r工艺以及安装面等方面均按仪器温控设计要求进行。
5、机箱的通用化
通州机箱在空间环境各类仪器中已得到j“泛应用。
实践5号卫星有效载荷机箱结构设计和工艺
作者:黄红锦, 庄国治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本文链接:/Conference_41099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