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后牙邻面龋齿采用不同材料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进展
俞侃;张珂;戴子翔;谢贤聚;朱敏佳;白玉兴
【期刊名称】《北京口腔医学》
【年(卷),期】2024(32)2
【摘要】根面龋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常伴随着牙周组织破坏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目前,用于根面龋充填治疗的材料包括玻璃离子、树脂改性玻璃离子及复合树脂。

前两者具有释放氟离子的能力,在防止继发龋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则更佳。

近年来对根面龋充填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改性,研究表明,通过在充填材料中添加不同的成分可以显著增强其抗酸、抗菌、再矿化能力以及机械性能等,有望在根面龋的充填治疗中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继发龋、充填物磨损脱落等风险,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显示了经典药物二甲双胍在口腔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作为根面龋治疗下一个探索与改进方向。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俞侃;张珂;戴子翔;谢贤聚;朱敏佳;白玉兴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3
【相关文献】
1.根面龋不同充填材料对牙周炎影响的研究
2.两种充填材料治疗根面龋的临床疗效比较
3.不同充填材料修复老年人根面龋的效果比较
4.不同充填材料在老年人根面
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5.含氟复合体充填材料充填根面龋对局部菌群变化的影响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作者:朱丽丽王芳玉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25期玻璃離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朱丽丽①王芳玉②【摘要】目的:探究玻璃离子水门汀在后牙邻面龋齿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收治的7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门汀组和银汞合金组。

银汞合金组35例采用银汞合金充填龋洞,水门汀组35例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龋洞。

比较两组修复效果、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牙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相关功能评分(固定功能、咀嚼功能、美观舒适度)、龈沟液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水门汀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银汞合金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PLI、PD、GI、B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水门汀组均低于银汞合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固定、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水门汀组均高于银汞合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门汀组均低于银汞合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水门汀组未出现继发龋齿、牙本质再矿化、食物嵌塞等并发症,银汞合金组出现1例继发龋齿,1例牙本质再矿化,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邻面龋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功能及牙周指标,减轻炎症反应,并具有减少并发症发生的趋势。

【关键词】玻璃离子水门汀后牙邻面龋齿充填材料牙龈Effect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Teeth/ZHU Lili, WANG Fangyu.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25): 0-039[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 teeth. Method: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 teeth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of Ga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ement group and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5 cases in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were filled with silver amalgam, and 35 cases in the cement group were filled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 The restoration effect, periodontal status [plaque index (PLI),probing depth (PD), gingival index (GI), bleeding index (BI)], related function scores (fixation function, chewing function, aesthetic comfort),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factor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terleukin-6 (IL-6),C 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ement group was 94.29%, which was higher than 74.29%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PLI, PD, GI and BI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c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fixation function, chewing function and aesthetic comfort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of the cement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CRP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but those of the ce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econdary dental caries, dentin remineralization, food impaction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in the cement group, while there was 1 case of secondary dental caries and 1 case of dentin remineralization in the silver amalgam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restoration of interproximal car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dental function and periodontal indicators,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have a tendenc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Glass ionomer cement Interproximal caries of posterior teeth Filling material GingivaFirst-author’s address: Ga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25.009龋齿是一种由牙菌斑引起的牙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口腔微生物群变化,致病致龋微生物活性增加并侵入牙体硬组织,最终引发龋齿[1]。

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龋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卢晓林【摘要】目的:观察可乐丽菲露SE - BOND黏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充填龋病1年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中龋或深龋的患者,自身半口对照,共240颗患牙,随机分成两组,1组患牙用可乐丽菲露SE- BOND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充填,2组患牙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观察患者充填后1、3、6个月、1年的疗效.结果:随访1年内的结果显示,1组充填的成功率为95.8% (116/120),2组成功率86.6%(104/120),两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9).结论:可乐丽菲露SE - BOND 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的材料,但其远期疗效还应进一步观察.【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43)011【总页数】3页(P1306-1308)【关键词】可乐丽菲露SE - BOND粘接剂;AP-X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龋病【作者】卢晓林【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1随着现代牙科器械、材料和修复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修复的美观要求也在提高,复合树脂材料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要求。

龋病是口腔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有很多种充填方法,临床较常用的有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等。

近年来,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用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剂及AP-X复合树脂充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2010年7月来我科因龋病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中龋或深龋的患者120例。

年龄18~50岁;男 51例,女69例;共 240颗患牙,其中中龋114颗,深龋126颗;面龋118颗,邻面龋122颗。

应用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

应用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

应用不同材料填充治疗后牙邻面龋齿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材料在龋齿填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填充材料分组。

对照组采用银粉玻璃离子填充,观察组则采用复合树脂充填。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对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合树脂充填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在龋齿填充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填充治疗;龋齿;治疗效果后牙邻面龋齿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龋洞的出现会导致食物残留其中,引起继发牙髓炎、牙周炎,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因此需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1]。

目前对于该病主要是采取填充治疗,但是由于可以选择的填充材料有很多,且不同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材料选择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银粉玻璃离子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填充材料,其填充效果好,但是耐磨性较差,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

复合树脂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且耐磨性高的优势,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

为了比较不同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按照填充材料分组。

观察组有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5~42岁,平均为(12.6±6.0)岁。

对照组有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6~40岁,平均为(13.1±6.2)岁。

入选标准:符合填充治疗适用证的后牙邻面龋齿。

排除标准:邻牙严重位移、牙周炎活动期、牙体形态异常的患者。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口腔检查,确定龋坏部位,并以此作为入针点,进行牙面制备,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牙齿组织的破坏,采取洞型接触点,保持原有关系,置入医疗器械之后进行钻洞制备。

不同充填材料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观察

不同充填材料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观察
in m e s o o r i mo e c v n e c n lnia o r to r on e i n e o c i c l pe ai n, i i a fli ae i f r he r a me f r o s a de l i lng m t ra o t te t nto o t l
12以上 位 于根 方 计 为 根 龋 , 则 按 冠 龋计 ;3 位 / 否 () 于根 部 的继 发龋 也 计 为根 龋
二、 材料 富士 9玻 璃 离 子 ( 日本 松 风株 式 会社 ) 银 粉 玻 ;
表 2 三种材料 充填治疗老年人 根面龋失败情况 ( ) 颗
璃离子 ( 日本松风株式会社 )光 固化复合树脂 (M ; 3
rn o l,ad fld wt F iI ls i o e,gas nme ie e fre etrte ( S R) ad my n l i U j X g s o m r ls oo rsvrri ocd rs av G R ie h a n i l n o i
a d l h — u e o o i e i e p c ie y h ain s w r olwe p fr 2 1 n h .Re u t n i tc r d c mp st r sn r s e t l .T e p t t e e f l g e v e o d u o 1 — 8 mo t s sl s
中华 口 腔医学研究杂志( 电子版 ) 0 2 6 2 1 年 月第 6 卷第 3 C i J t a l e( l t n d i )Jn 1, o 6 N . 期 h S m t sEe r i E i n , e2 2V 1 , o n o oR co c t o u 0 . 3

几种材料修复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几种材料修复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几种材料修复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材料修复乳磨牙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合适患儿120例,366个乳磨牙,随机分成银汞合金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和Dyract复合体材料组,采取3种不同材料对其进行充填修复。

结果随访5个月~2年,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和Dyract复合体材料成功率分别为61.9%,65.08%,93.3%。

结论 3种不同材料修复乳磨牙龋各有其优缺点,但Dyract复合体材料修复乳磨牙龋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充填修复乳磨牙龋疗效乳牙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童牙病之一,患病率高达83.65%[1],由于患儿害怕看牙或家长未重视,窝沟龋发展迅速,导致乳磨牙大面积龋坏,易导致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引起疼痛和感染,如果未有效的治疗,不仅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还会进一步影响患者颌骨的正常发育,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

故及时地修复乳磨牙龋对于儿童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寻找一种修复乳磨牙龋最佳的材料,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0例乳磨牙龋的患儿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2月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0例乳磨牙龋的患儿:男78例,龋牙240个,女42例,龋牙126个,患儿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6岁.所有患儿均为上下乳磨牙颌面或邻面龋损,且浅,中,深度不等,牙髓活力存在,对冷热刺激及探诊敏感。

无自发痛及夜间痛,也无牙周疾病。

120例患儿随即分成三组,各组资料大体一致。

1.2治疗方法1.2.1 材料银汞合金(北京安泰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Z250前后牙通用型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国3M公司)GLUMA ETCH 20gel 酸蚀剂(贺利氏古莎齿科有限公司)3M Adper Single Bond 2 粘接剂(美国3M公司);光固化机(美国3M公司,2500)1.2.2方法(1)银汞合金组:可先局部麻醉,去除龋损组织及制备洞型用裂钻掌握深度去除洞缘的游离釉质,用挖匙或球钻慢速去除龋蚀组织,选用裂钻、倒钻等修整制备洞型。

全自动成形片在成对后牙邻(牙合)面洞树脂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

全自动成形片在成对后牙邻(牙合)面洞树脂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

全自动成形片在成对后牙邻(牙合)面洞树脂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倪成励; 张晨; 王佳; 程靖; 吴光远【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9)009【总页数】5页(P884-888)【关键词】Palodent成形片系统; 全自动成形片系统; 树脂修复【作者】倪成励; 张晨; 王佳; 程靖; 吴光远【作者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 安徽省立医院口腔科;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微创治疗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使得树脂粘接修复材料在后牙龋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由于牙体邻面的缺损修复及形态修整一直是后牙树脂修复中的难点,因此塑造良好的边缘嵴及邻面形态和恢复良好的邻接关系是后牙邻牙合面洞修复的关键。

邻接关系太松易引起食物嵌塞、牙齿移位、牙周的并发症和龋齿[1-2]。

邻接关系过紧易导致牙齿移位和牙周组织创伤[3]。

尤其是对于成对的后牙邻牙合面洞进行树脂充填,使用传统的成形片系统特别容易出现一面恢复较大而另一面较小的不良邻接关系。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环周成形系统和分段式成形系统。

Palodent V3成型片是分段式成形系统的典型代表之一,多年临床使用数据证明,该成形系统在形成良好的后牙邻面形态方面更具优势,是后牙Ⅱ类洞治疗理想的辅助工具。

但对于后牙成对出现的相邻两牙邻接点均被破坏的复杂病例,治疗时仍存在技术操作难点,且既往每种成形片系统的使用均存在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医师使用不是很便捷,患者椅旁操作时间长,张闭口不自由,患者舒适度差等问题。

近年来,又有一种新的全自动成形片系统出现于临床应用中,该技术源于德国(原名Walser matrix),国内在此技术基础上进行了相应改良,具有传统成形片系统所不具备的优势所在。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方法,对比Palodent成形片系统和全自动成形片系统的使用,对两种成形片系统在后牙成对邻牙合面成形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为后牙成对邻牙合面树脂修复时选择成形片系统提供参考。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验证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验证

治疗成 功 1 0 8 颗 ,失败 1 2 颗 ,成 功率为 9 0 . o 0 %;使用光 固化复合树脂填充治疗患者共 1 2 4 颗 患牙 ,治疗成 功 1 0 9 颗 ,失败 1 5 颗 ,成功率
为8 7 . 9 0 %。传 统合金材料存在耐磨损等缺点 ,而 陶瓷类 或粉剂 类则 有硬度低 、 存 在粘着性等缺点 。结论 :传统合金材料与 陶瓷类或粉剂类 材料存在较大的缺点 ,但随着医疗技 术的发展 , 结合纳米材料进行治疗提供了一种 新的途径 。
2 0 1 0 ,1 6( 3 6) : 5 9 .
[ 1 1 ] 刘明基 ,许靖 , 潘 寅兵 . 吗啡 复合布 比卡因蛛 网膜下腔麻醉 用 于妇 科术 后镇 痛的 观察 [ J ] . 临床麻 醉学 杂 志 ,2 0 0 7 ,2 3( 1 O ) :
及根尖周炎症状 ,并 且患者牙合 面没有龋坏 为选择标准 。将 所有 患者 随机 平均 分配 为 A、B 、C三组 。A组 1 2 0例 患者
人类常见的一种疾病 ,患病率较高不 同的牙面和牙齿对龋 的
①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 民医院 江西 抚州 3 4 4 0 0 0
通信作者 :甘建华
的效果观察 【 j J . 实 用药物与 临床 ,2 0 1 2 ,1 5( 1 2 ) : 8 4 2 _ 8 4 3 . [ 4 ] 周 建美 ,李利文 ,邹定全 ,等 . 布托啡诺 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 因 用 于剖宫产术 后硬膜 外镇痛 的效 果分析 【 J ] . 中国现代 医学杂 志 ,
【 关键词 】 口腔修复 ; 相容性 ; 纳米材料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3 3 . 0 6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后牙邻面龋齿采用不同材料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9-08-06T14:07:42.79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作者:文姣[导读] 对后牙邻面龋齿患者采取松风beautifill+1bond黏结剂进行充填治疗,与其他填充材料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涟源市人民医院,娄底涟源 417100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不同材料充填治疗方法用于后牙邻面龋齿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76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充填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1、2、3、4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4例。

1组使用松风beautifill+1bond黏结剂,2组使用银汞合金,3组使用银粉玻璃离子,4组使用贺利氏卡瑞司玛+Durafill釉质黏合剂,观察并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1年后的复诊结果。

结果:1组的治疗有效率43例(97.73%)与其他2组39例(88.64%)、3组35例(79.55%)、4组30(例68.18%)三组治疗效果相比,1组1年后的复诊结果显著优于其他三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后牙邻面龋齿患者采取松风beautifill+1bond黏结剂进行充填治疗,与其他填充材料相比,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关键词】后牙邻面龋齿患者;不同材料;充填治疗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龋齿充填治疗技术的发展愈加成熟和完善,充填材料也随之不断更新,本组研究通过选择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76例患者,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充填材料进行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患者自愿接受,并且签署研究同意书,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76例后牙邻面龋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充填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1、2、3、4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4例。

其中,1组男性24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7岁,平均年龄(29.54±4.17)岁;2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29.84±4.45)岁;3组男性22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63岁,最小年龄为7岁,平均年龄(29.84±4.05)岁;4组男性28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为62岁,最小年龄为8岁,平均年龄(29.38±4.47)岁。

四组患者均已确诊为龋齿并排除合并其他重症疾病患者,各组间的年龄和性别等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得出P﹥0.05为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开展治疗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根据X线的检查结果,确定患者邻面龋齿的损坏部位,随后按照龋齿损坏部位距离颊腭面之间的距离,定位洞型制备时的进入点,选择距离龋洞较近的牙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避开患者牙龈位置,选择平龈缘的部位作为进入点,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针对于患者正常牙体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对于患者牙龈的损伤程度,有效避免了由于出血对于充填治疗的整体效果。

洞型冠方应该位于接触点根方,进而使其保持良好的邻近关系,颊舌面制备的面积则使得医疗器械可进入即可,同时,选择达到釉牙本质界下位置0.5~1.0cm距离的深度。

此外,对于较深的龋洞,则需要使用倒锥钻予以制备,与此同时,使用刮匙软化并去除患者牙本质。

1组使用松风beautifill+1bond黏结剂,2组使用银汞合金,3组使用银粉玻璃离子,4组使用贺利氏卡瑞司玛+Durafill釉质黏合剂,观察并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1年后的复诊结果。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1年后的复诊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和指标,均需要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核验,计数资料选择[n(%)]表示,并接使用卡方值核算,各组数据经过计算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四组的治疗有效率
1组的治疗有效率43例(97.73%)与其他2组39例(88.64%)、3组35例(79.55%)、4组30(例68.18%)三组治疗效果相比,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对比1年后的复诊结果
1组1年后的复诊结果显著优于其他三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讨论
龋齿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临床研究认为,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牙齿硬组织出现进行性病变的一种病症,最终造成患者有机质分解以及无机物脱矿[1-4]。

患者在患病期间,若未采取及时的治疗,一段时间后将会加重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而引发根尖周炎以及牙髓炎的发生,对于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患者而言,还可能出现牙槽骨、颌骨炎症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后牙邻面龋齿患者需要接受充填治疗,但是选择的充填材料不同将会获取不同的治疗效果[5]。

临床上通过分别采取松风beautifill+1bond黏结剂、银汞合金、银粉玻璃离子以及贺利氏卡瑞司玛+Durafill釉质黏合剂进行充填治疗,研究结果充分显示:1组的治疗有效率43例(97.73%)与其他2组39例(88.64%)、3组35例(79.55%)、4组30(例68.18%)三组治疗效果相比,1组1年后的复诊结果显著优于其他三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可见,不同的充填材料临床疗效也有很大的区别,beautifill+1bond黏结剂作为一种含氟光固化树脂聚合体物质,属于玻璃离子与复合树脂的聚合物,材料中氟的释放及其所具有的再充能力对于防治牙体龋坏有良好的效果,且材料稳定性、耐磨性以及阻射线性较好,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其他材料更显著;银汞合金是临床一种传统的充填材料,但是由于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汞污染以及外观颜色等因素,现临床上应用较少;银粉玻璃离子作为一种玻璃水门汀加入银颗粒所形成的一种物质,能够有效降低汞的释放量,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磨耗较大;贺利氏卡瑞司玛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色泽度,但是其对于牙本质的黏结性相对较差,容易脱落,并且牙髓容易被传统酸蚀剂刺激,从而引发各种炎症[6]。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后牙邻面龋齿患者,采取beautifill+1bond黏结剂的充填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李辰或, 徐文雄, 游志松. 三种不同材料用于邻面龋填充后牙周微生态变化的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7, 29(3):301-304.
[2]葛润. 3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充填恒磨牙邻面龋长期修复效果[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 22(2):81-82.
[3]郭涛, 陈冲,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可摘局部义齿前部基牙邻面龋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9(11):1407-1409.
[4]梁继超, 王芬, 张正华,等. 正畸分牙辅助邻面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7, 44(4):440-444.
[5]何美英, 孙卫革, 应雪霞.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纳米树脂充填乳牙邻面龋的效果比较[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 25(4):217-220.
[6]阎旭, 彭滟, 秦彭,等. 同步治疗近中阻生牙致第二磨牙邻面龋伴牙髓炎的临床分析[J]. 广西医学, 2016, 38(8):1098-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