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栽培技术
甘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甘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这个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甘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的种植和管理对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甘蔗产量并保证其优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准备和施肥甘蔗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
在种植前,应充分耕作和翻晒土壤,以确保良好的通气和排水。
施用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营养物质。
在甘蔗生长期间,适时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可以采用分段施肥法,根据甘蔗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的需求。
二、品种选择和繁殖材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甘蔗品种进行种植。
优质的繁殖材料是保证甘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选择高产、抗逆、耐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并进行无病毒繁殖繁殖,确保有良好的繁殖材料。
三、适时播种和密植栽培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通常,甘蔗的播种期可以在季节交替时进行,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在播种时,应控制好种子的密度,适当进行密植栽培,以提高产量。
一般来说,每亩种植量应控制在20000株左右。
四、浇水和灌溉管理甘蔗对水分需求较高,要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良好的灌溉管理。
适量的灌溉有助于提高产量并保证良好的品质。
在干旱季节,应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
然而,在降雨较多的季节,要注意排水和合理的水分管理,以避免甘蔗遭受过度浸泡引发的病害。
五、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除草是甘蔗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措施。
甘蔗的光合作用受到杂草的竞争会降低,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除草工作。
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甘蔗的危害。
六、管理和修剪在甘蔗的生长过程中,管理和修剪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甘蔗应定期除去老化和枯黄的叶片,以保证绿叶面积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时,要控制甘蔗的分蘖和芽眼数量,保持适宜的茎密度。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一、引言甘蔗(学名:Saccharum officinarum)是一种经济作物,因其高糖含量而在食糖生产中广泛应用。
为了实现甘蔗高产栽培,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各个方面。
二、甘蔗品种选择1.适应性选择:根据种植地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甘蔗品种。
2.高产性选择:选择具有高糖含量、较高产量和较长有效光合期的甘蔗品种。
三、甘蔗地块准备1.土壤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2.地块整备:清除杂草、翻耕、平整地表等。
四、施肥管理1.基础施肥:根据土壤肥力进行基础施肥。
2.追肥管理:根据甘蔗生长需要,适时进行追肥。
五、甘蔗播种与种植1.断根切插法:将株高达到30.40cm的母株割取根部后,切成10.15cm长的插条,进行插秧。
2.直根种植法:将株高达到30.40cm的母株直接植入地块进行扎根。
六、甘蔗灌溉管理1.合理灌溉:根据甘蔗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2.渗灌技术:利用渗灌技术进行甘蔗的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七、甘蔗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定期巡视甘蔗地块,发现病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虫害防治:根据虫害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如喷洒农药、设置黄板等。
八、甘蔗收获与储存1.收获时间:根据甘蔗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确定合适的收获时间。
2.甘蔗储存:采取适当的储存措施,保持甘蔗的品质和新鲜度。
九、甘蔗法律名词及注释1.农业法:指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资金支持等进行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
2.农田水利法:指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进行法律规定的法律文件。
3.环境保护法:指对环境保护行为、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等进行法律规范的法律文件。
附件:1.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示意图2.甘蔗品种选育进展报告3.甘蔗施肥方案范例。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生产砂糖和其他甜味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甘蔗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排在前列。
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高产栽培技术,并且及时有效地防治甘蔗病虫害。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内容。
一、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甘蔗生长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
一般来讲,甘蔗适宜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对于土壤的pH值,最适宜的范围是6.0~6.5。
2. 种植季节:甘蔗的最佳种植季节是春季和夏季,一般在3月至5月或者9月至11月这两个时间段进行种植。
3. 良种选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良种进行种植,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4. 种植密度:甘蔗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每亩地的种植量在15000~20000株之间较为适宜。
5. 施肥管理:甘蔗是一种喜欢养分的作物,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田间土壤的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丰富土壤养分,提高产量。
6. 灌溉管理:甘蔗对水分的需求比较高,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浇水。
但是在生长初期和收获前期要注意不要积水,避免水涝导致甘蔗发生病害。
7. 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甘蔗的除草、松土、培土、翻耕等田间管理工作,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甘蔗的正常生长。
8. 病虫害防治:甘蔗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确保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二、甘蔗的病虫害防治1. 甘蔗蛾:甘蔗蛾是甘蔗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甘蔗叶片为食,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
对此,可采取喷施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2. 甘蔗蚜虫:甘蔗蚜虫主要危害甘蔗嫩叶,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卷曲和发黄。
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初期用75%敌敌畏乳油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或者在病株附近搭放蚜虫板进行黏虫。
3. 白腐病:白腐病是甘蔗的常见病害,会造成甘蔗地下部腐烂,导致甘蔗倒伏。
甘蔗栽培技术

甘蔗栽培技术甘蔗栽培技术一、引言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生产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甘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甘蔗栽培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种植操作、施肥管理、病害防治等。
二、土壤准备1-土壤选择:甘蔗喜欢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2-土壤改良:如果土壤质量不理想,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石灰和深翻等措施来改良土壤。
三、品种选择1-根据产量和品质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2-注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以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四、种植操作1-种植时机:选择适合的种植季节和气候条件进行种植。
2-株距和行距: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当的株距和行距。
3-种子处理:进行种子处理,包括种子浸种、草甘膦处理等,以增加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4-播种和覆土:将种子均匀撒布在沟中,然后用土覆盖种子。
五、施肥管理1-基础施肥:在种植前进行基础施肥,给予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追肥管理:按照甘蔗生长的需要,在生长季节进行追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
3-肥料选择: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4-施肥技术:选择适当的施肥技术,如随植穴施肥、滴灌施肥等。
六、病害防治1-病害监测:定期检查甘蔗田地,及时发现和识别可能出现的病害。
2-病害防治方法:根据病害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如化学药剂喷雾、生物防治等。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甘蔗栽培记录表2-施肥计划表3-病害防治记录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种子浸种:种子在特定液体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促进发芽和提高生长能力。
2-草甘膦处理:使用草甘膦药剂处理种子,以防止杂草生长。
3-化学药剂喷雾:使用化学药剂喷雾,以防治甘蔗病害和害虫。
甘蔗栽培技术

甘蔗栽培技术甘蔗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其糖分丰富,可制糖、酿酒等多种用途。
甘蔗的种植技术极其重要,合适的栽培措施能够提高产量、改良品质。
以下是一份关于甘蔗栽培技术的文档。
一、环境要求甘蔗喜欢生长在气温较高、降雨充沛的环境中。
在生长期间,气温最适合的范围是25℃左右。
合适的降雨与适度的光照也是甘蔗生长的条件。
此外,甘蔗需要生长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土地上,这将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二、预备工作1. 土地准备为了保证甘蔗生长的健康和寿命,土壤中应添加充足的有机质,最好是肥料和堆肥混合使用。
在种植前,土地应先经过深度翻土,然后平整土壤,尽量保证表面的平整。
2. 取得优质种苗在甘蔗的选种过程中,应选择种子较大、质量较高的甘蔗。
选择合适的种苗将使甘蔗的成长周期和质量提高。
3. 确定种植的时间甘蔗的种植时间一般为春季或夏季,具体时间视地域、气候等因素而定。
在种植前,应注意天气情况,确保天气适宜,有利于幼苗成长。
三、种植方法1. 高低跟埋法高低跟埋法是种植甘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适合于平地或明显的坡度较小的地形。
高低跟埋法操作简单,种植时间灵活,且使用成本较低,操作起来较为方便。
2. 植苗距离在甘蔗种植阶段,对植苗距离合理规划至关重要。
植株的间隔距离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的质量、植株类型和培训需求等因素进行考虑,一般建议植种距离为50~70公分,以保证每棵甘蔗的生长都有宽敞的空间。
四、丰产技术1. 灌溉技巧甘蔗的生长周期较长,需求水分量较大,所以灌溉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在灌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恰当调节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2)确保水的渗透、流动速度;3)避免根系浸泡在水中。
2. 肥料运用甘蔗种植过程中,合理运用化肥、有机肥料可以增加产量、提升耐病性。
施肥需求应根据不同的地区、气候、土壤环境、甘蔗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
3. 病虫害治理甘蔗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害虫会严重地影响甘蔗的生长环境。
甘蔗栽培技术要点

甘蔗栽培技术要点甘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
一、品种选择甘蔗的品种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品种。
同时,要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生育期短、产量高的品种。
二、土壤要求甘蔗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饶的土壤进行种植。
同时,甘蔗对酸碱度的要求也较高,一般以PH值在6-8之间的土壤为宜。
三、甘蔗的繁殖方式甘蔗有两种繁殖方式,一是整株繁殖,二是即繁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繁殖方式。
整株繁殖即直接将完整的甘蔗拿来插秧;即繁殖则是将甘蔗剪成节,并进行人工培育后再插秧。
四、甘蔗的栽植甘蔗的栽植一般以春季为宜,一亩地一般种植量为1500-2000株。
栽植时需要注意间距的控制,保证甘蔗植株之间的空间,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养分吸收。
五、施肥管理甘蔗对营养要求较高,需施以适量肥料,尤其是氮、磷、钾等元素。
一般是在甘蔗生长初期进行基础施肥,生育期间进行追肥,以确保甘蔗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防止肥料烧伤甘蔗苗。
六、病虫害防治甘蔗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要定期检查甘蔗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般采取防控手段有病虫预防、科学用药、合理轮作等。
七、甘蔗的田间管理甘蔗生长期间需要进行整地、中耕、杂草清除、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保证甘蔗畅通的生长环境。
同时也要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避免出现土壤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八、甘蔗的翻晒和采收甘蔗的翻晒是指在甘蔗成熟后将甘蔗根部露出的其中一部分甘蔗地翻到上面,以提高甘蔗的甜度。
翻晒时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和方式,避免伤害到甘蔗的根部。
采收时要根据甘蔗的生育期和品种特点合理安排采收时间,采用机械化采摘或人工采摘的方式。
九、甘蔗的储存和加工甘蔗采收后需要及时进行储存和加工,避免甘蔗水分流失和品质下降。
常见的储存方式有露天储存和室内储存两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甘蔗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甘蔗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如下是有关甘蔗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一、种植前期整地,开植蔗沟技术分析种植甘蔗对土地要求较高,需要面积较大,土壤条件适宜的土地,对土质有很多要求,比如土壤深度,土壤肥沃程度,土壤疏松程度等等,只有各个条件都符合种植要求才能种植出甘甜的甘蔗,一旦所选择的种植场地上土壤条件有一处不符合要求,就会对甘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问题。
为了避免后期出现这种问题,就先要开展整地,开植蔗沟工作,首先要前期整地环节,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甘蔗土壤深度。
另外要根据甘蔗需要条件选择合适的土壤种植条件,将甘蔗种植深度,水分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适当施肥,保证生长过程中的保有充足的水分,肥料等其他养分。
要特别注意的是,甘蔗种植人员要定期翻耕土地,避免土壤硬化。
最后在开植蔗沟环节,要确保种植蔗沟的深度,宽度在适合的范围内,保证平整度,为后期管理提供便利。
二、施肥技术分析甘蔗生长需要肥料的供应,只有施加一定的肥料才能保证植株健康,植株高大,但是,不同甘蔗种类,种植条件差异导致施肥用料不同,种植人员要根据植株条件选择不同的施肥种类,使用的施肥技术也不同,只有提高施肥技术,才能保障甘蔗种植栽培质量。
一般情况下,在甘蔗施肥过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开展前期种植情况调查了解,对种植甘蔗品种情况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肥料,按照植株情况进行不同种类选取,施肥量也要合理控制,不可太多或太少,以免出现其他问题,同时要确定施肥时间,确保在施加完毕后可以被充分吸收。
第二,肥料配比要科学,施肥人员在确定肥料用量时,要做到科学,合理,严格配比。
按照1 t原料蔗,需要吸收氮素1.5~2 kg,磷素1~1.5 kg,钾素2~2.5 kg,只有科学比例确定施肥总量,才能确保茁壮成长。
第三,施肥要严格按照“重施基肥,适时分期追肥”原则开展,为了保证甘蔗健康生长,避免出现“头重脚轻”,“局部肥大”问题,栽培人员要严格按照施肥原则进行,提高生产质量。
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

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甘蔗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的详细介绍。
一、土壤选择和准备1.选择适宜的土壤:甘蔗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对酸碱度要求不高。
优质甘蔗适宜选择肥沃的河谷土或黄红壤。
2.土壤准备:在甘蔗种植前,应进行深耕犁地,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
还可以施用有机肥料或石灰,改善土壤结构、肥力和酸碱度。
二、品种选择1.根据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甘蔗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条件各异,有的地区寒冷,有的地区炎热。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以确保良好的生长。
2.选择高产优质品种:高产优质品种具有产量高、糖分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对甘蔗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三、甘蔗的种植和管理技术2.控制密度:甘蔗密度的控制需要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密度太大会导致正常生长受限,产量和品质降低;密度太小则会浪费空间和资源。
3.施肥要点:根据施肥计划,合理施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和微量元素,以满足甘蔗的生长需求。
一般来说,肥料的施用要分几次进行,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4.灌溉管理:甘蔗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
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用水量,并注意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窒息。
5.病虫害防治:甘蔗易受到多种病毒、病菌和害虫的侵害,需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防治。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或合理轮作等方式,保证甘蔗的健康生长。
四、收获和后期管理1.收获时机:甘蔗的收获时机与品种特性、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在甘蔗成熟后3-4个月是最佳收获时机,此时甘蔗糖分和产量较高。
2.切割和摘心:使用锋利的工具将甘蔗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同时要摘除顶部的心脏部分。
这样有利于甘蔗底部的节间继续生长,并促进侧芽的分枝生长。
3.甘蔗田的修整:收获后需要对甘蔗田进行修整,包括清除杂草、除去田间秽物和残渣、松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根(永久根) 约当幼苗长有3片至3.5片叶时, 从幼苗基部茎节的根点中萌发长 出苗根。
初生的苗根色白粗壮,分枝少, 根毛多,根冠发达,入土力、生 长力和吸收水肥的能力均较强。
第三个月种根基本消失,全靠苗 根。
甘蔗的种根
与苗根
1.主茎; 2.分蘖茎; 3.5. 苗根; 4.种根;
6.蔗种
(二)幼苗期地上部的生长
二、甘蔗生产情况
(一)世界甘蔗生产情况
现在全世界植蔗制糖的国家有90多个,五大产糖国 是巴西、印度、古巴、中国、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年产 蔗糖约500万吨以上。
三、我国蔗区的分布
(一)我国蔗区生产的分布 我国蔗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广东、广西、海南、云
南、台湾、江西、福建、四川、贵州、湖南、浙江等省(区), 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南等省只有零星种植。
1.分蘖:幼苗基部节上的芽发育到一定程度,在适宜条件下 便可发育成新蔗茎,称为分蘖。
第一次分蘖:母茎上发生的分蘖。 第二次分蘖:第一次分蘖发育成的蔗茎上发生的分蘖。 有效分蘖:分蘖出的幼苗以后能发育成为1米以上的蔗茎。 无效分蘖:分蘖出的幼苗以后不能发育成为1米以上的蔗茎。
2n=64-128 2n=60-120
中国种
起源于中国。特点 早熟,分蘖力强,根 系发达,纤维多,糖 分较高,耐粗放栽培, 宿根性好,易抽侧芽 及感染黑穗病和棉蚜 虫。
热带种
又称高贵种,起源 于南太平洋。特点是 高产高糖,株大茎粗, 纤维含量多,皮软汁 多,抗逆力差,分蘖 力弱,根系不发达, 宿根性差,易感染病 虫害。
雷海台南亚区
华南蔗区 珠江台北亚区
滇南亚区
主要蔗区
南岭闽浙亚区
华中蔗区 四川盆地亚区
长江中下游亚区
西南蔗区 金沙江亚区
“五江”上中游亚区
我国甘蔗生产的战略大转移
在50年代至70年代,甚至80年代后期,在广东、福建和广西 的沿海地区,种植甘蔗的面积相当大。在这些地区,一般是江河 下游的冲积土、沙围田以及部分的水稻田,土壤多肥沃,属高产 蔗区。
幼苗所需养 下种后第一个月全靠种根。— 第三个月种根基本消失,全靠苗
分和水分 第二个月为过渡阶段
根。
图
叶痕
叶痕
芽的形状
1.三角形; 2.椭圆形; 3.倒卵形; 4.五角形; 5.菱形; 6.圆形; 7.卵圆形; 8.长方形;
9.鸟嘴形
圆形
椭圆形
卵圆形
倒卵圆 三角 五角 菱形
形
形
形
生长带 根带
三、我国蔗区的分布
(二)我国三大蔗区的分布
合理划分我国蔗区对指导甘蔗栽培、良种选育、繁殖和推广 等工作具有实际重要意义,同时又能为发展我国蔗糖生产的远景 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热量和水分是影响甘蔗下种和生长的自然条件中最重要的条
件,根据我国甘蔗分布的现状和各地区的水、热条件可划分出我 国三个主要蔗区。
甘蔗幼苗期节间并不伸长,其生长主要表现 为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增加,故植株的株高增长甚 慢。通常以苗高(幼苗最高叶尖端至幼苗基部的 高)和基部粗表示其生长状况。
幼苗在3片叶以前,其生长主要依靠种苗的 营养; 3叶以后,主要依靠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进 行生长。
苗期根系的生长和地上部的生长有相互促进 作用。
三、分蘖期
称为萌芽期。 种根萌发 种芽萌发 种芽出土
二、幼苗期
自芽萌发出土后有10%发生第一片真叶起, 到有50%以上的蔗苗发生5片真叶止,属幼苗期。
甘蔗幼苗
二、幼苗期
(一)幼苗期根系的生长
概念
特点
幼苗所需养 分和水分
种根(临时根)
自种苗节上的根点发出。
种根分枝较多,但较纤弱,入 土力、生长力和吸收水肥的能 力均较弱,寿命也较短(6-8 周)。 下种后第一个月全靠种根。— 第二个月为过渡阶段
• 生长裂缝
节间(蔗茎)颜色
甘蔗的节间形状
1.圆筒形;2.腰鼓形;3.细腰形; 4.圆锥形;5.倒圆锥形;6.弯曲形
节间形状
• 叶舌
叶耳
第二节 甘蔗的生长发育及与环境条 件的关系
甘蔗的生育时期: 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等
五个时期
一、萌芽期 自甘蔗下种至萌发出土的芽数占总萌芽数的80%,
甘蔗栽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甘蔗的概述 甘蔗的生育特性 甘蔗的栽培技术
一、甘蔗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甘蔗是一种重要的制糖原料作物。 (二)甘蔗是重要的轻工业原料,其副产品用途广泛。 (三)甘蔗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饲料、肥料等)。
甘蔗生产中的大量蔗叶、蔗梢和制糖过程中的副产品,如 蔗渣、废糖蜜和滤泥,为发展畜牧业和养鱼业提供优质的饲 料,为农业生产提供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来源,也为食用菌 生产提供大量的培养基质。Fra bibliotek印度种
印度种主要分布在 恒河流域和中国南方。 特点早熟,纤维多, 糖分较高,耐旱耐贫 瘠,耐粗放栽培,植 株矮小,分蘖多,宿 根性好,能抗枯萎病, 易感染花叶病及黄条 病,淀粉含量高。
割手密
甜根子草,特点是 早熟,根群发达,宿 根性好,抗逆性特强, 但是,糖分低,蔗汁 少,纤维多,空心棉 心多,易早开花。
(二)甘蔗属的主要种 甘蔗属中有三个栽培种和两个野生种
种
分类
学名
染色体数
中国种
栽培种
热带种 印度种
S.sinense Roxb. S. officinarum L. S.barberi Jeswiet
2n=118 2n=80 2n=82-124
野生种
割手密
S.spontaneum L.
大茎野生种 S.robbustum Brandes et Feswiet
第二节 甘蔗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图
种根(临时根)
苗根(永久根)
概念
自种苗节上的根点发出。
约当幼苗长有3片至3.5片叶时, 从幼苗基部茎节的根点中萌发长 出苗根。
特点
种根分枝较多,但较纤弱,入 土力、生长力和吸收水肥的能 力均较弱,寿命也较短(6-8 周)。
初生的苗根色白粗壮,分枝少, 根毛多,根冠发达,入土力、生 长力和吸收水肥的能力均较强。
80年代末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甘蔗生产开始了战略的转 移。
(1)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 (2)由经济发达的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转移; (3)由肥沃的平原蔗区、江河下游冲积土和沙围田蔗区向土壤瘦瘠 的高旱坡地转移。
四、甘蔗的起源
三大起源中心 印度 非洲的伊里安 中国
五、甘蔗的分类
(一)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种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甘蔗属、热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