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考试复习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或论述(20+20)

1、为什么旅游业是一项很脆弱的产业?

答:(1)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在于它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在于这些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能否使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在于旅游客源的人们对这些旅游资源的了解和感知。

(2)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依赖于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与协调发展。

(3)旅游业具有外向性。现代旅游业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或涉外性。政治稳定、区内外联系便捷,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4)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旅游要进行长途跋涉和很多户外活动,对天气有一定的要求,人体最感舒适的温度一般在18-26摄氏度,气温太低或太高不利于外出旅行;暴雨、台风等也会对户外活动产生干扰。当然,游览人文旅游资源受季节的限制较小。

(5)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对旅游业的冲击很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如北京SARS、“5.12”大地震等,都对相关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3、旅游区位论涉及五个方面的概念:地理区位、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市场区位和交通区位。 P17 (详细了解)

①①地理区位,一方面是指旅游目的地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是由于地域分布规律,形成的千差万别的地域特征。

②②资源区位,一方面是旅游目的地资源本身的竞争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规模和档次,当然也

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对于客源的吸引力和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另一方面,是旅游目的地资源与周边一定距离其他目的地资源的竞争与合作可能性。

③③经济区位,是指旅游目的地在其所处的行政单元中所居的经济位次,包括经济实力、对外资的吸引力以及国家政策的

支持强度等。旅游开发的本质是一种经济活动,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保障,处于不同经济区位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过程中,得到的经济支撑很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开发结果和发展速度的显著差异。

④④市场区位,由于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游客的游览空间存在很强的局限性,即便是现代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空间距

离的不可灭性仍将客观存在。

⑤⑤交通区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也就是交通区位。具体到旅游交通区位而言,主要指旅

游目的地本身对外交通条件以及与周边重要客源地的交通连接关系。

4、

5、空间布局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主要体现在三种开发模式上,即据点式开发模式、点轴式开发模式和网络式开发模式。

P19(详细了解)

①据点式开发模式,也称增长极开发模式。它是以某旅游城市或著名旅游景点为龙头,带动周边景点区域的旅游开发。这里的点是一定区域内的著名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增长极开发模式适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或经济的稀疏区、经济不发达地区

②点轴式开发模式,是以点轴为主线的条带式开发模式。这里的点是前述的主要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所谓的线是指线状基础设施。凭借线将各个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成了点轴系统。这种开发模式主要适用于区域旅游开发的中期,或旅游资源相对呈带状分布的地区

③网络开发模式,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或经济重心区,交通发达,城市密集度较大,旅游需求旺盛,众多旅游景点和旅游带建设全面启动,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空间体系——旅游网络。这种开发模式适用于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周边的旅游开发。

4、为什么滨海旅游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答:(1)有益健康。保健一直都是一种主要的旅游动机。海水中富含钠、钾、碘、镁、钙、氯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尤其是碘的作用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滨海空气中除较多地含有这些元素之外,氧和臭氧的含量也较多,因而对人体健康有利。

(2)气候宜人。由于水的比热大于陆地,因此滨海地区气温变化幅度较小,一般冬暖夏凉;另外,滨海环境比较舒适,空气洁净清新,阳光也比较充足,且紫外线较多,是“日光浴”的极佳场所。

(3)景色优美。滨海地区景色优美,适合休闲、观光、旅游。

(4)运动健身。海滨除了是理想的浴场外,还可举行冲浪、帆板、赛艇、潜水、垂钓以及排球、足球等多种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强的水上及沙滩运动。

(5)海鲜美食。滨海地区可提供海鲜等多种可口的食品,是美食旅行的好去处。

5、客源地对于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闲暇时间和个体特征。 P109(详细了解各要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决定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从国际旅游来看,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历来是我国入境游客的重要来源。从国内旅游来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也是主要的国内客源输出地,另外,城镇

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旅游消费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

②闲暇时间是影响旅游者决定出游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影响旅游者实现旅游动机的主要先决条件。在不同的闲暇时间背景下,旅游需求的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③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基本要素之一,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特征。

6、旅游需求的新趋势是什么?(P123)

答:(1)需求理念的成熟化。新时期的旅游消费跨越井喷期,逐步趋向理性和成熟,开始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旅游需求的目的不仅局限于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向休闲度假、文化品位等综合性发展。对旅游消费质量的评价越来越集中在旅游服务上,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核心要素。

(2)需求过程的深度化。国际上旅游热点正在从“3S”(阳光Sun、海水Sea和沙滩Sand)转向“3N”——在大自然(Nature)中得到沐浴,让自己的心沉浸在对于前人与大自然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talgia),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融入人间天堂(Nirvana),游客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向往日益增强。

(3)需求对象的系统化。随着生活质量、消费理念和维权意识的提升,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在六大旅游要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旅游产品的总体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

(4)需求类型的个性化。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旅游者之间需求的同质性趋于减少,个性化需求将成为旅游需求的主要趋势。

(5)参与性与体验性。人类旅游方式的变化,可以概括成“跑马望花、走马观花、下马赏花、歇马玩花”四个阶段或层面。目前中国的大都市居民已经进入到从第三阶段即“下马赏花”向第四阶段即“歇马玩花”转变的过程,度假产品、参与性娱乐产品和深度体验型产品将取代一般的观光产品成为人们旅游需求的主导产品。

7、澳大利亚生态旅游目的地管理模式的经验有哪些?(P144)

答:(1)完善的旅游立法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执法过程,奠定了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基础。早在1970年澳大利亚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联邦层次的环境立法数量众多,如“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法”、“清洁空气法规”等。在加强环境立法的同时,澳大利亚还加强环保执法力度,有效规范了企业、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环境。

(2)政府主导。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的另一成功经验。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遗产地保护,政府的政绩评价标准不仅包括GDP增长、就业、社会福利,而且包括环境保护等软指标。澳大利亚有专职的政府部门负责指导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目前形成了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者互为补充的完备的政府环保机构。三者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

(3)全民参与。发动全民参与、综合协调各方利益是澳大利亚推进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企业政府为了引导旅游企业参与生态旅游产业,在税收、信贷、设施等方面给予诸多优惠;政府与旅游企业合作,推出“生态商业”计划,鼓励商业企业减少水、电等资源的使用。国家公园和各类保护区注重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与社区居民分享利益,联合当地居民和私有林主共同开发、保护当地旅游资源,形成了社区共管、专业公司与土著居民共同开发的经营管理格局

8、国内旅游目的地管理模式:政府隶属模式、景区开发公司模式、景区管委会模式、旅游经济特区模式、政府行政模式。

景区开发公司模式:优点: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提升了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了专业人员的创造性;缺点:公司企业过多地着眼于经济效益,容易产生短视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

景区管委会模式:优点:景区的自主性进一步加大,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缺点:管委会容易与政府机构产生工作重叠,甚至产生矛盾。

9、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P156)

答:(1)由资源和产品营销转向品牌营销。“三流企业卖资源,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品牌”,世界旅游经济已经进入品牌化营销时代。只有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挖掘资源本身内在的文化价值,才能给获得更强的市场吸引力。如《印象.刘三姐》

(2)由旅游景区营销转向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逐渐替代单一的旅游景区,成为基本的营销单元。旅游目的地营销强调参与者和受益者的多元性。一方面,参与营销的不仅局限于单个旅游企业,而是旅游目的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另一方面,受益者也不限于旅游企业本身,而是旅游目的地整体。

(3)由单一媒体营销转向多元化营销。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和虚拟社区的建设,网络资料、视频动画等新型媒体逐渐加入到旅游营销的行列,形成了多元化、复合型的营销层次。

(4)由对抗竞争转向旅游景区联合营销。传统的旅游市场营销总是过于自我中心化,导致价格战、零团费等不良事件的出现。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扩张和旅游企业业务的拓展,、各参与主体也逐渐认识到,应该联合起来把蛋糕做大,个人才能分到更多的利益。同时,由于资源差异性的存在,各地区都有特定的旅游市场,具有优势互补的基础。

(5)由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转向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衡量旅游产品的好怀、环境的优劣,最为直观的方式就是游客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