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美国 第一课时 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下)

9.1  美国 第一课时 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下)
9.1  美国 第一课时 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节美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二)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8木兰诗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互文、顶真等修辞手法。 3.体会文中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象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朗朗上口,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①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熟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或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至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本文为何如此安排材料的详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音频、《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播放关于木兰代父从军的影视节目片段。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闻名全球的迪士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位奇女子的故事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魅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明确目标

初中地理《美国(1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自然条件特点,分析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运用地图并结合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特点,分析美国发展专业化农业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美国位置气候地形河湖等自然环境的分析,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和归纳地理规律的能力,并理解这些自然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 2.通过新闻视频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我们中国的处事原则,培养学生放眼世界的开放胸怀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美国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 2.理解美国农业带(区)的分布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了解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二)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美国农业带形成的有利条件。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美国的资料、预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预设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中美贸易摩擦新闻视频,观看之后教师总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带着这个目的,让我们一起认识美国。(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自主探究一】 探究内容:美国的位置与组成 活动程序:根据自主学习提示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内部交流 【展示交流一】 找学生说出美国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方面)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8章 第五节 美国教案 (新版)湘教版

美国(1)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四、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 五、教学重点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六、教学难点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 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八、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导人: 方案①:出示图1—31“美洲”图,取一面美国国旗,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并请回答正确的学生将星条旗贴到地图上美国范围内。 方案②:根据最近新闻报道中有关美国的重大事件,整理成一个小故事,引出美国。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导弹防御系统与《反弹道导弹条约)、总统大选等。 方案③:按历史发展。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100余年间建立了13个殖民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二、文体知识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相关资料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

8.5美国 教案湘教版

第五节美国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一)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二)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三)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四)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五)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六)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七)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美国的领土”以图3-31介绍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边所临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其内容是学习美国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人口与城市”介绍美国人口与分布、种族问题和各主要工业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职能无疑是本小节的重点。 上述三个标题内容由总论到具体方面,形成直线串珠式的逻辑关系,再辅以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美国既有整体上的认识,也有具体问题上的了解,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表述了美国的50个州和城市与人口的分布情况。3幅地图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同时,又综合说明美“国经济发达方面的原因。景观图则分别介绍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题、。 3篇阅读材料分别表述:用“国旗”反映美国领土的扩张、用“工业分布”资料体现该国的工业发展趋势。通过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等旅游胜地的情况介绍,反映美国的环境保护与优美风景。 本节教材的活动题设计得较为完美,既有读图思考,也有建议、讨论,如美国NBA篮球球队的地域特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提纲(板书) 一、美国的领土 1.本土48州、哥伦比亚特区 2.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课程标准要求 1、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3、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 2.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认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 4.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认识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2.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3.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 4.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 2.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的基础上。 五、教学重点 1.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2.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六、教学难点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七、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无锡物联网基地”和《京都议定书》的材料。 八、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女真族何时建立的金?首领是谁?都城设立在哪里? 学生:12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 展示《大金国志》 女真 四、金的建立1、建立者:2、时间:3、定都:4、民族:女真 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2世纪初期 会宁(阿城) 《大金国志》记载,说女真人“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 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反映出女真有什么品质呢? 学生:骁勇善战、彪悍、好战。 教师:当然资料展示的有些夸大的成分。除了这些品质之外,女真族同时 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祖先。 教师:女真建立了金,随着金的壮大,金灭辽,后1127年,金灭北宋。 展示:历史事实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这就是岳飞词中提到的“靖康耻”。同年南宋建立。 教师: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定都? 学生:赵构,临安。 教师:赵构是谁的儿子?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后来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 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谁? 学生:岳飞。 活动:岳飞精忠报国,但是岳飞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大家思考一下,为 什么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皇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912 13 1110 ①916 ②960年③1038④1115⑤①②③④辽10世纪初 西夏11世纪前期金12世纪前期北宋960年 南宋 1127年 ⑤1127 ①916年②960 ③1038④1115年⑤1127年 感悟一: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 感悟二:什么样的民族关系最理想 感悟三:岳飞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思考,少数民族对我国有什么历史贡献?

人教版地理七下美国word教案

《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者:李送军 一、课程标准要求 1、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3、活动建议:结合地区热点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并展开讨论。 二、教学内容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

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整理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案整理 第五节美国第个教案教学目标: 在图3-36上指出其首都及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结合美国国旗图案设计上的变化,利用不同时期的美国地图,探讨美国领土的扩张情况。 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运用地图和资料,比较美国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基本特点。 举例说明美国在工业化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作简单分析。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美国主要城市及交通运输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有3个小标题:“美国的领土”、“高度发达的经济”、“人口与城市”。分别介绍美国领上的组成情况及地理位置,美国工业、农业及经济情况和美国人口概况与城市分布。“美国的领土”以图3-31介绍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及周边所临海洋和邻国、主要山脉、河

流、湖泊等美国的基本概况。其内容是学习美国的经济、人口与城市的基础。 “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从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介绍美国的经济,要求学生了解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工农业情况和生态、环保问题与对策,并引以为戒。 “人口与城市”介绍美国人口与分布、种族问题和各主要工业城市,城市的分布、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职能无疑是本小节的重点。 上述三个标题内容由总论到具体方面,形成直线串珠式的逻辑关系,再辅以补充资料,使学生对美国既有整体上的认识,也有具体问题上的了解,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连同补充材料,本节教材提供了3幅地图、7幅景观图。“美国地形”图为我们提供了美国所临大洋和邻国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的水平;“美国政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表述了美国的50个州和城市与人口的分布情况。3幅地图在各自表述各方面的情况的同时,又综合说明美“国经济发达方面的原因。景观图则分别介绍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方面的主题、。 篇阅读材料分别表述:用“国旗”反映美国领土的扩张、用“工业分布”资料体现该国的工业发展趋势。通过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等旅游胜地的情况介绍,反映美国的环境保护与优美风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 女真族兴起,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南宋开始后,金兵数次进攻南宋。南宋军民在抗战派将领岳飞等领导下,奋起抵抗金兵,给金兵以重创,特别是在郾城大捷后,抗金斗争一度出现很好态势。但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等投降派却杀害了岳飞,向金求和,后达成了宋金和议,从而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岳飞抗金是本目的重点,而对岳飞本人及岳飞抗金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二、课程标准 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金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基本史实和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史实景儿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女真政权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难点:正确评价岳飞抗金。 五、教学流程

真人 “ 俗勇悍,喜战斗,耐 饥,骑马上下崖壁如 渴苦辛 ,济江河不 、金的建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八 千 里 路 云 和 月 三 十 功 名 尘 与 土 教师: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和 爱戴,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女真族何时建立的金?首领是谁?都城设立在哪里? 学生:12 世纪初,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 展示《大金国志》 四 说女 飞用舟楫,浮马 而渡。 ” 真 女 教师:通过这些资料,反映出女真有什么品质呢? 学生:骁勇善战、彪悍、好战。 教师:当然资料展示的有些夸大的成分。除了这些品质之外,女真族同 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祖先。 教师:女真建立了金,随着金的壮大,金灭辽,后 1127 年,金灭北宋。 展示:历史事实 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这就是岳飞词中提到的“靖康耻”。同年南 宋建立。 教师: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定都? 学生:赵构,临安。 教师:赵构是谁的儿子?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后来南宋与金之间的战 争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将领,其中最突出的人物是谁? 学生:岳飞。 活动:岳飞精忠报国,但是岳飞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大家思考一下, 为什么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时候为什么会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并被

初中地理《美国》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美国 化程度都相当高。 1.了解美国领土组成、历史演变、首都、主要城市的 地理位置及特征。 2.说明美国人口和种族方面的基本概况以及华人与华侨对该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贡献。 3.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突出自然灾害。 二.自主学习 1.领土范围:包括美国,一个特区 和两个海外州、。 2.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 (纬度带)和(温度带),阿拉斯加州大部分位于(纬度带)和(温度带),夏威夷州位于(温度带)。 (2 )频临海洋:、、G 。 陆上邻国:、。 3.地形:D、大平原、A 。 4.河、湖:C 、密歇根湖。 5.农业 (1)特点:生产区域化、化和(2)主要农产品: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出口国,美国生产的、小麦、、棉花、肉类产量居世界前列。美国需要大量进口 、、等热带产品。 三.合作探究 1.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 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为什么? 2. 图中农业带分别是:A 、B 、C 、D ④ 。 3.小麦区发展的有利条件?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玉米带发展的有利条件? 4.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5.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名师点睛:美国五大湖地区与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异同?

沿 36°N 所绘的地形剖面图,完成 1~2 题。 1.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可判断该国是( ) A .俄罗斯 B .澳大利亚 C .美国 D .巴西 2.下列关于该国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三.课堂小结 四.中考在线 (一)选择题 (2017?威海)地形剖面图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国 家或地区沿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读某国 C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D .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山区,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3.(2017?连云港)美国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 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区和农业带, 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 A .机械化 B .商品化 C .专业化 D .信息化 4.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 形成了生产规模巨大的农业带(区),图中阴影 代表的农业带(区)是( ) A .玉米带 B .小麦区 C .棉花带 D .乳畜带 (二).综合题 A .以温带气候为主,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 B 平原广,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主要工业城市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2.了解东北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及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美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1.美国工业的地区分布及主要工业城市。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视频、课件、地图册等。 五、教学过程 (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导入:播放视频:初窥美国X—37B 空天飞机。 总结:从视频中我们发现美国的军事非常强大。那么强大的军事需要以什么为支撑呢?(发达的工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全面了解

美国的工业状况。 (板书)美国的工业。 2.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己看并浏览课本内容。 3?展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 引导: ①找出美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那三个地区; ②分析东北工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③找出各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板书)三大工业区、工业城市 总结: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问:通过刚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工业部门种类怎么样呢? (板书)种类全 呢? (板书)产量大 (过渡):有人说,只要摧毁了美国的一个地方,就能使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受到重创,大家知道是哪里吗? 5?播放视频:走进硅谷 引导:里面说的是哪个地区,这个地区主要发展是什么产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观察《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难点:南宋的偏安。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 [教学过程]

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高楼饮美酒,几家流落在呀嘛在街头。 提出问题:这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地方民歌。大家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什么? 教师总结:这首民歌出现在南宋建炎年间,即1127—1130年,讲述了当时民间离乱之苦。 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会有人欢喜有人愁?从北宋到南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今天一起走进近一千年前的那个年代。问题。起学生的兴趣,进 入新课的学习。 探究新知(授新课) 1.女真族的崛起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猜一猜: 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取哪些 信息? 女真族像 教师讲解: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 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 活,他们擅长骑射(唐朝后期疆域和边 疆各族的分布)。11世纪末,完颜部的 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学生观察图片,思 考问题,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识 图的能力,从图片 获取有效的历史信 息能力。 材料研读 材料一及天祚嗣位,责贡尤 苛……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1

《美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3.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5.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重点 3.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5.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6.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7.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6~8名同学为宜。 2.教师课前制作本节中各课时相关内容的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时事新闻,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美国材料。 3.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工作,课前收集有关美国经济及其对全球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等资料。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八课美好集体有我在 第1课时憧憬美好集体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愿景的内涵及美好集体对我们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美好集体所具有的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 中国航天工程的数据展示:直接参与单位百余个,间接参与单位三千多个,共有数十万人参加这一工程。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 提示:学生从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等角度思考阐述。 教师总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集体将大家团结到一起,促使大家共同进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集体。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共同的愿景 (一)我们的集体 活动一:描绘我心中美好的班集体 (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学生自行写出自己心目中憧憬的或者喜欢的班集体特征。 (2)小组内收集、归纳本组成员所绘集体特征,并分享出来。 讨论:美好集体的特征是怎样的呢?我们怎样建设这样的美好集体呢?

提示: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等。制定共同目标,每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做贡献。 教师归纳:集体的愿景 大家对美好集体表达了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相信大家在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时,也能承担共同建设美好班集体的使命,引领我们班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二)集体中的我们 活动二:记者眼 (多媒体播放班级小记者采访参加课外活动的同学的微视频) 场景一:甲同学,请问你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时,摔了一跤,是什么力量促使你马上爬起来,并且奋起直追呢? 场景二:乙同学,你这次考试进步很大,能分享一下前进的秘诀吗? 场景三:丙同学,你的人缘好像特别好,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和你玩呢?你一旦有需要,总是会有很多同学环绕在你身边。 思考: (1)上述采访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说明了美好的集体引领我们成长。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提示:学生按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归纳:美好集体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目标导学二:良好的氛围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集体中的异见 (多媒体展示材料) 张聪经常给班级提合理化建议。为了保持教室卫生,他建议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废物袋装废纸、杂物;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同学的学校生活,他建议建立家长交流群;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他建议用竞选方式产生班委。他的建议大都被班级采纳,有的甚至在全校推广。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建设建言献策。 思考: (1)在集体生活中,你会像张聪一样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为什么? 提示:按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2)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思考这些建议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 提示: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建议。 教师讲述: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活动四:电影分解——集体中的友爱 (多媒体播放《谁的青春不迷茫》中高翔被殴打的视频片段) 思考: (1)如果易地而处,你是高翔,面对同学的陷害、侮辱、打骂,你会怎样想? 提示:我会觉得想离开这个班集体。 (2)如何评价视频中同学的做法?

美国教案

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人种特点。 2、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美国的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4、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美国工业区分布的区位影响。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教学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突破 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了解美国的课外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位置和领土 1.导人新课 导语: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个国家,他是个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他虽只有两百多年的建国历史,但他的足迹对世界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就是美利坚合众国。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教案

美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第 6课美国(一)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标1、了解美国的位置和组成,知道其领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2、了解美国居民的构成和美利坚民族的复杂性。3、了解美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4、了解美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5、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分析美国自然环境的优越性。5、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了解美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6、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以及种族构成等。 教学难点 1、美国自然环境和资源对于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探究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85--------88 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和巴西,了解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 重难点教学过程1.世界政区图。观察地图,说说美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美国位于西半球的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西南与墨西哥相邻,北临加拿大,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2.除了本土外,美国海外的两个州分别位于什么位置?属什么温度带?(阿拉斯加,位于北极圈附近,大部分属北温带,少部分属寒带。夏威夷,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属热带。3.美国国旗。问:你知道美国国旗的含义吗?(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以及金灭辽、灭北宋相关史实,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相关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金、西夏、南宋并立图》,运用比较法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灭辽及北宋、岳飞抗金 难点: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 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来揭开这些谜团。 (二)、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的崛起 女真即隋唐时期的靺鞨,又名女贞、女直,满族的祖先,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 当时,女真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相关史事: 女真族勇敢勤劳,擅长狩猎。打猎时,他们用桦树皮做的号角,吹出呦呦的声音,把鹿引诱出来。他们住的房屋,门窗向东或向南开,室内垒有土炕,炕下烧火。至今,中国北方地区还在使用火炕。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精品教案 附精品试题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精品教案 附精品试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美利坚民族的构成和不同民族、种族在美国经济发展中所做的巨大贡献。 【课前准备】 1.美国挂图 2.有条件的学校自制“美国小网站”(小网站并和新浪网超链接)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活动:打开地图册,阅读“世界政治地图”,在图中找到以下国家:日本、印度、埃及、英国、巴西、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从半球位置看,它们分别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学生:日本、印度、埃及、英国——东半球;巴西、美国、加拿大、阿根廷——西半球 教师:东半球的国家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千姿百态的人文环境,那么西半球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西半球及其国家。 讲授新课:

一、西半球概况 活动:阅读教材和地图册“世界政治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半球包括哪两个大洲?洲界在哪里? 2.这两个洲被划分成哪两个区域?它们的界线在哪里? 教师:在北美有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国家——美国(学生答),它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呢?下面我们先了解美国的概况。 二、移民国家 1.美国概况 活动:打开“美国小网站”中的“美国概况”页,了解美国的面积、人口、种族、国旗、语言、宗教及其他情况。 2.美国的自然环境 活动1:读地图册美国图,找出美国的位置、范围并完成下表格。

活动2:阅读“网站”中的“美国概况”页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了解美国的两个海外州。 活动3:阅读地图册“美国”图上找到主要港口:纽约、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还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等内河航道,它们构成了美国航运体系。 活动4:读教材图“美国的地形”,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说一说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美国地势西高、东低、中缓,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活动5:读教材图“美国降水量的分布”,说一说美国降水量的特点。 师生共同归纳: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活动6:阅读“网站”中的“自然环境”页的“美国的农业、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3.移民国家—居民构成复杂 活动1:读“美国的人种构成”图,说出美国的人种构成。 (学生:美国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占84%;黑种人占13%,其他占3%。) 活动2:读教材的阅读资料“美国几名公民的祖籍”、“华人对美国的贡献”、图“美国纽约的唐人街”,了解有色人种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学生:华人在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勇敢、勤劳、聪明、认真等。) 活动3:读教材的“华人、印第安人、黑人的对话”图,“角色扮演”——把学生分成4组,每一组分别扮演黑人、华人、印第安人、白人,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学根据教材的文字叙述设置情景,表演不同的人种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感受,加深对有色人种在美国受到种种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的了解,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4.人口分布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