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力视频图像解析系统提效智慧警务

东方网力视频图像解析系统提效智慧警务
东方网力视频图像解析系统提效智慧警务

东方网力视频图像解析系统提效智慧警务

2017年,《公安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中提出,将“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指挥决策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安全治理从人力密集向科技集约转变、侦查破案从循迹追踪向精准发力转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的成熟与场景化落地,越来越多符合这一综合趋势要求的产品应需而出。

东方网力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推出更加精准、高效的视频图像解析系统。系统基于物联网多维感知采集、视图智能结构化解析、混合云计算、视图大数据聚类挖掘等技术打造,遵循《GA/T 1399 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和《GA/ T1400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等标准,可以对原始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内容解析,并与其他感知数据(RFID、GPS)相结合,为公共安全领域提供具备实战应用能力的、一体化的视图信息综合服务。

提供以人、车、事为核心的大数据服务

东方网力打造的视频图像解析系统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智能视频人像监测分析服务,提供智能、精准、快速的人脸比对,以及完善的人像大数据分析挖掘应用,使得布控人员实时追踪、人员信息快速比对,支持人员历史轨迹倒查,综合解决公共安全领域中找人、预警、追踪等人员管理监控问题。

不仅是人员信息,系统对于车辆信息的识别,比如车体、颜色、车牌号等信息一样精准迅速。以“车”为核心的车辆大数据服务体系,辅助解决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应用中,车辆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分析挖掘、联网共享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事件关联的视频和图像进行加工与解析处理,构建以“事”为核心的视图案事件解析管理服务,辅助解决各类案事件的线索查找、分析排查、案件串联等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案事件的处理效率,节省人力。

变革性“搜视频”模式提升办案效率

以前,公安民警办案需要根据监控影像寻找线索时,都要一帧一帧搜索,影响警务人员的办案效率。东方网力视频图像解析系统终结了这一历史,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传统“看视频”转变为现今的“搜视频”,极大了提高了公安用户的办案效率。

视频图像解析系统充分利用CPU+GPU协同计算能力,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提取、识别、结构化解析实时、历史视图数据资源。同时,基于语

义分析和视图特征向量比对技术,实现千亿级人脸、人体、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等多维视图混合大数据的结构化属性全文检索以及以图搜图功能。更能结合人脸、人体、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RFID、GPS等多维视图资源和结构化资源,建立以人、车、案事件为核心的视图大数据时空关系、行为关系、关联关系服务体系等。

目前,东方网力的图像解析系统应用于“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视频图像应用系统项目中的顶层平台——“公安部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项目中,在实时视频结构化和智能分析层面为平台提供多层实时服务。未来,东方网力将持续贴近用户,不断创新,在助力科技强警、平安中国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XX中学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使用规定10

XX中学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管理使用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公共安全,有效发挥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实战作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结合我校公共安全防范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指在涉及公共安全的场所或者区域,采用技术设备进行视频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和存储的综合系统。 第三条学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的规划、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行为,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四条涉及学校公共安全的场所或者区域应当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系统。 第五条学校校长负责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资源整合共享。 第三章值班监看 第六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按照规定建立值班监看、资料管理、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制度,根据监控区域范围的大小和重要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人员监看和

管理,确保视频系统正常运行。 第七条门卫室是学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枢纽,承担着学校视频监控信息的搜索、查询、调度、存储、传输分析研判等重要工作任务。 第八条监控中心应确定专人管理,并派员值守,实时监看,对视频信息的录制、使用和去向情况进行登记,遇到可疑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九条监控中心实行24小时工作机制,全天候地监看辖区域范围视频报警信息。 第十条值班监看人员工作职责: (一)掌握本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基本的维护保养知识,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爱护设施,严守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分布情况,熟记常见案件的处置原则和程序以及监控摄像头所处位置; (二)按规定详细、规范地做好值班记录。发现嫌疑情况立即通知公安机关,并向值班领导汇报,做好详细记录; (三)不得无故中断监控。监控设备出现异常发热、异常噪声、引线脱落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通知维护人员尽快排除故障,做好维修记录; (四)保持监控中心的清洁卫生。上岗后和离岗前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章信息保存和使用 第十一条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视频图像信息的有效存储期不得少于九十日。

东方网力监控PVG Server 2802系列网络视频管理平台

PVG Server2802 是特别为PVG网络视频管理平台设计的一款1U机架式工业控制主机,具备工业级的高稳定性,采用优化定制的Linux操作系统,具有抵抗病毒与非法入侵的能力,支持7*24小时连续工作,具备双机热备功能。 PVG Server2802出厂缺省配置PVG Server的基本系统软件,含PVG-BL基础授权模块、PVG-PM管理配置模块和PVG-CA用户权限模块,可实现PVG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用户和权限管理功能。用户可根据应用需要,灵活选择PVG软件功能模块。通过加载PVG软件功能模块实现用户权限管理、视频流直播、录像、点播、矩阵控制等功能。 PVG Server2802和客户端软件配合,可完整地实现数字录像和回放功能,支持大容量并发存储和并发点播,支持多种存储方案和录像方式,支持多画面同时回放和多种回放操作,其独特的帧标记功能,支持多条件检索查询,为智能视频监控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业级可靠性,支持断电自动重启,硬件看门狗; ?具备传统模拟矩阵控制主机的全部功能,兼容MAX1000、AB等矩阵系统的控制键盘; ?直接对矩阵进行切换和云镜控制,兼容所有主流矩阵控制和云台协议; ?提供多种级联模型满足矩阵级联需求,支持键盘全网漫游,用户可以通过键盘完成绝大多数实时监视的操作,实现数字和模拟系统无缝集成,是实现模数混合联网的理想产品; ?具备模拟干线和数字干线管理能力,干线管理的方式包括路由选择、干线复用、干线的锁定和抢占、干线抢占后处理和干线预留; ?支持数字图像的多级转发,实现网络直播和视频转发功能; ?支持指挥中心“虚拟矩阵”(Virtual Matrix)功能,满足指挥中心基于电视墙的应急指挥需要; ?可应用于图像汇聚点和各级指挥中心,单机可组成独立的监控系统,多台联网可以组成大型视频管理系统; ?灵活选择PVG软件功能模块,实现矩阵和键盘控制、视频转发、报警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虚拟矩阵、帧标记以及业务支撑信息管理功能,也可通过网络连接IPSAN 设备进行图像存储。

东方网力视频结构化服务器介绍

东方网力视频结构化服务器介绍 产品概述 天眼·视频结构化服务器以视频深度应用为核心,部署在视频监控中心,可对接现有监控平台的流媒体服务器或直接对接前端摄像机,接收实时视频流(同时支持离线视频资源),进行多路并发分析、结构化识别,并将结构化信息、抓拍图片分别存储至数据引擎和文件系统,供用户进行高效检索。 产品外观 技术特色 高指标、高性能 1、采用深度学习框架,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的细分特征识别项及识别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单机2U服务器可并发处理40路全目标分析。 兼容性强 1、可对接主流厂家的平台、前端、存储。 2、单机可同时处理在线/离线的视频和图片资源。 高集成、可扩展

1、单机同时支持目标的结构化,及结构化信息的查询;支持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目标的以图搜图应用。 2、部署灵活,支持集群扩展,运算存储资源弹性扩展;智能负载均衡,统一资源管理。 易集成 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可为第三方厂商提供算法支撑。 功能特性 数据检索 车辆特征识别: 可识别抓拍车辆的车牌、车型、车款、车身颜色、年检标、遮阳板、纸巾盒、挂件、摆件、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等细分特征。支持16款细分车型、200多种车辆主品牌、8000多种子品牌及年款。 人物特征识别: 人体特征支持 1、性别、民族(汉族、少数民族)、年龄段;

2、头部:眼镜、帽子、头盔、口罩; 3、上身:颜色、纹理; 4、下身:颜色、类别; 5、附属物品:手提包、单肩/斜挎包、双肩包、行李箱、手推车、拎物品。 非机动车特征识别: 支持非机动车分类、颜色、姿态; 支持驾驶人员性别、头部特征、附属物品、上身衣服颜色。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v1.0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v1.0 1.6。平台物理架构 6 1.7。平台基础网络1.7.1。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共享平台网络系统网络层支持IP协议,传输层支持TCP和UDP协议 1.7.2。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视频专网网络带宽估算要求: 共享平台互联所需的有效带宽≥同时加入的视频通道数×单通道视频码流。考虑到容差,网络至少应满足各级共享平台间并发视频图像呼叫的数量要求: 1,15个省市共享平台间的并发通道;2.20条城市和区县间的并行路线共享平台各级 共享平台应根据视频图像编码速率的设置和跨级平台间并发路径的要求,合理估算平台互联的网络带宽需求使用H.264编码标准的视频带宽可以估计如下:单界标清晰视频图像,4CIF/D1格式,每秒25帧,传输码率一般为1536kbps;单通道高清视频图像,720P格式,每秒25帧,传输速率一般为4000kbps 1.8。平台许可计划1.8.1。权限策略 各级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采用全球统一的授权策略。用户和相机资源根据警察类型、部门、行政区域、级别、类型等进行分类。

根据分区授权,不同的用户被授予对相应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 原则上,资源的直接管理者拥有对资源的最高控制权,较低平台应该向较高平台开放对所有资源的访问权限同时,平台提供了权限优先级管理功能,即当不同级别的用户执行相同的操作时,高优先级用户可以抢占或锁定低优先级用户的视频点播,并将 7 作为控制权限进行操作 1.8.2。权限分配 省级平台负责省级平台用户的权限、省外用户的访问权限以及下级市级平台的相互访问权限 权限控制应遵循各级网络平台的视频直接从同一级共享平台获取的原则,而不是基于网络平台直接分步上传的原则。请参考下表: 权限位置级别:省、市、县共享平台41-50 21-30 1-10联网平台51-60 31-40 11-20数量越大,权限越高,共享平台不能调用所有联网平台资源,数量之间的范围可以由单个节点任意分配,如管理员权限、领导权限、警务权限等。 1.8.3。实施方式 图像信息网络平台访问控制的具体实施方式基于GB/T28181-2011

【功能实测】东方网力实战应用平台

【功能实测】东方网力实战应用平台 从视频数据应用趋势来说,怎样从堆积的大量视频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怎样将无序的视频数据转换为有序的结构化数据?怎样利用数据推出服务于实战的深度应用系统?由此引出的视频大数据的结构化、检索、存储、应用将是未来的主要应用趋势。近年来,公安部要求实现突破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的需求越来越多,东方网力实战应用平台就是为了达成公安的实战应用目标,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东方网力实战应用平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智能视频、人像识别等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视频图像数据采集整合、价值信息提取、数据结构化处理及存储应用模式变革等问题,建设云架构下的图像实战应用平台(公安图像专网)和图像大数据研判平台(公安信息网),同时建设社会面图像资源共享平台,切实加强图像资源的共享,为公安实战应用提供服务支撑。 汇聚社会面视频有效资源整合 东方网力实战应用平台通过图像资源接入整合多种异构平台,兼容主流前端厂商70余种品牌,打造视频、卡口、人像数据资源池,实现了全网图像资源、卡警资源及其他业务资源的汇聚。 在互联网建设社会面视频图像资源整合与共享(社会面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分为社会面普通资源汇聚平台和社会面警务资源汇聚平台),同时支持通过外网网页和手机APP 方式为民用提供视频访问能力。前端整合众多品牌厂商,并且通过安全边界平台将数据单向传输至图像专网视频资源汇聚平台,保障了数据的安全共享交换;在图像专网建设实战应用平台,负责整合和存储视频图像结构化数据,通过安全边界平台将结构化数据推送至公安网平台,同时具备基础查询和应用功能;在公安网建设图像大数据研判平台,负责将视频图像结构化数据与公安各类业务库进行数据交互、碰撞和比对,具备图像大数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SICS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ociety public security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 (2) 5技术要求 (2) 5.1基本功能 (2) 5.2基本技术要求 (3) 5.3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 5.4传输要求 (4) 5.5图像显示要求 (4) 5.6视频图像的存储 (5) 5.7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 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5) 6.1系统的设计 (5) 6.2系统建设 (6) 6.3系统检测 (6) 6.4系统验收 (9) 6.5系统维护 (9)

前言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重庆的实际制订。 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条全部均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彭滨鸿、吴健、罗凌、祝贵军、黄庆忠、熊健、王彤。

_智慧警务_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_张兆端

“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 张兆端 摘要“智慧警务”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公安系统各个 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实现警务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之目标的警务发展 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化。 “智慧警务”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对社 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 务管理手段和拓展便民服务的新空间。 关键词警务机制“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①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②正在到来。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方式正在向着“智慧”的方向发展,城市管理及公安机关的警务管理也正朝着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及形态———智慧城市、“智慧警务”发展。“智慧警务”已逐渐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一、“智慧警务”的定义及性质 (一)智慧和“智慧警务”的涵义 在现代汉语中,智慧一般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智慧的人通常被称为智者。智者,聪明也,智商高、反应快、敏捷;慧者,灵也,悟性好、有灵性、情商高。与“智慧”密切相关的“智能”一词,指智慧和能力,如智能双全、智能机器人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有“人工智能”之说。维基百科解释,人工智能有时也称作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计算机系统所实现的智能。 有人认为,“智慧警务”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全面梳理金盾一期工程的系统和资源,海量吸存数据,把传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形成的信息化“社会流”纳入管控,利用云计算、云平台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以“人”为中心,掌控“屋、车、路、网、场、组织”等周边要素,形成的动态轨迹管控机制。杭州中奥科技有限公司认为,“智慧警务”是根据 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v1.0

XX省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系统 建设指导意见

一、概述 XX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技术防范的视频监控网络。然而,目前省内已建成的监控系统大都自成体系,相互间缺少统一规划和技术协调,不能有效实现图像信息资源的共享,缺少面向公安实战的综合应用,制约了图像信息技术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各警种的实际工作中,视频图像信息还没有被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公安监控图像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按照《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全省将以建设共享平台、联网平台为核心,打造全省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拓展图像信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指挥调度、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建设目标 建立由共享平台和联网平台构成的三级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的分层级应用。 省级平台实现视频图像信息整合、调度、存储和管理,满足各警种反恐防暴、维稳处突、应急指挥、社会管理等警务工作的扁平化指挥需求,并在保障视频图像信息在网内安全、可靠传输的前提下实现向部级平台的图像信息上传。 市、县平台实现源头视频信息的接入和管理,逐步分级建立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采取视频图像信息集中管理和分级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警种关注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并建立索引摘要。从而满足国保、治安、刑侦等警种部门在维护社会治安、侦查破案等警务工作中的实战需求。

东方网力视频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

东方网力视频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 产品概述 视频大数据实战应用平台,一款面向刑侦用户提供海量视频结构化分析、感知数据清洗汇聚、基于GIS的资源可视化检索、数据关系推演分析、重点目标缉查布控等应用,并逐步向事前预警防控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支撑的综合型应用平台产品。同时具备与公安业务系统资源与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的能力,打破传统视频侦查平台的应用局限,创新视频侦查实战应用平台的新模式。 系统架构 平台支持本地视频资源及第三方资源的远程交互,基于云计算、云检索、云存储的云架构设计,将标准模块化服务封装成独立应用,根据多级组织架构在应用层面上提供标准的应用前端,实现应用部署的一体化作战模式。

功能简介 视频结构化 支持对视频中人脸、车辆、人体等进行结构化分析,提取数据推送至视图库,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 布控报警 基于不同布控目标要求和监控场景,结合实际业务应用,实现人员、车辆定向布控分析。

视图库串并分析 涉案信息库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案事件列表、涉案人员管理、涉案车辆管理、涉案物证管理、涉案场景管理、串并案管理、自动串并案、资源库、涉案图片、涉案视频、绩效统计。 人员分析技战法 依托于平台结构化分析,对人脸、人体进行特征比对分析,实现人员关联信息的挖掘能力,为复杂的查人、找人提供相应的处理工具。 车辆分析技战法 通过对电子卡口与虚拟卡口系统中,海量通行记录的深度挖掘和技战法应用,集合多种技战法,提供一整套完整和专业的工具集,可以对特定车辆进行轨迹分析、团伙分析、碰撞比对等多种应用,缩小可疑车辆排查范围,大大提高办案人员的工作效率,为刑侦破案提供更多的线索。

智慧公安警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doc

智慧公安警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 智慧公安警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公安警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已经陆续地完成了部分智能化的系统,如:社区安防系统、社区门禁管理系统、物业服务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管理系统、电梯管理系统等,也有少数高档社区进行了一些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建设,并逐步向前发展。 这些已知的智能化建设满足了业主方和物业服务方的需求,而公安警务管理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少量新型技术的应用偶尔能起到点缀的作用,意识到上述问题,也充分认识到——以技术应用为前提条件,建设新型智慧公安警务管理系统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积极致力智能化公安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推广。深圳市源中瑞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群拓荒者中的佼佼者,其新推出的智慧公安管理系统史无前例地提出“多卡、无线、云库”概念,以“快速反应、扁平指挥、综合应对、有效防范”为最高宗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智能化警务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基于有线接警指挥调度、警用无线数字集群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视频监控系统、警务综合平台、警务管理系统、大屏幕显示及图像系统、数据系统等,指挥中心日常警务指挥解决方案帮助指挥中心形成“集中接警、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警务指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快速反应、协同行

动和决策指挥能力。 警务管理系统 警务管理系统是源中瑞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警务工作要求,为公安机关量身打造的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智慧化警务工作平台。 警务管理系统在整合了PGIS平台、GPS定位平台、警综平台、移动警务平台、图综平台等平台拥有的警力上图、监控视频、智能检索、人像识别、移动警务等功能的基础上,独立开发出接处警、巡逻防控及预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真正实现“集中接警、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警务管理系统开发解决方案:138—-/23---15/--32---01-/- (一)加强警务指挥通信能力 指挥中心日常警务指挥软件平台将警用无线数字集群系统作为重要 的通信手段。结合业务实际,将集群系统语音接入,并实现短信处警、警情绑定警员、特殊警情标注、快速检索案发地点等多项功能。通过有、无线融合调度,缩短警情下发时间,提高接处警效率。 (二)增强PGIS可视化指挥能力 指挥中心日常警务指挥软件平台通过警用无线数字集群系统与PGIS 系统的融合应用,实现前线警员实时定位跟踪,快速锁定警情地点,并将前线警员上岗、下岗、到场等状态动态显示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测试平台设计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618888860.html,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测试平台设计浅析 作者:曹志捷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08期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公安视频图像深度应用需求三大力量推动着视频监控系统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演变期,传统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向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发展演变。GA/T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解决了视频大数据时代的系统架构与联网共享应用问题,形成了视频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统一开放的落地架构。 关键词:公安视频图像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互联 智能监控设备现今已经被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视频监控系统步入视频图像结构化发展阶段,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同一个系统中有多个智能应用平台,平台之间不能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GA/T 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给出了视频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统一、开放的联网架构,其最终目的是解决视频大数据时代联网系统架构与联网共享应用问题。 一、关键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一是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二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三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四是基于网络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当前的视频监控系统中存在各种模式、制式,且各个视频监控系统相互独立,形成信息壁垒,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规范统一的接口协是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平台建设的关键。基于GA/T 1400.4-2017标准,采用REST架构协议模型。 二、目标导向 本項目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联网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适用于系统联网设备和系统重点区域信息采集设备的接口协议自动化检测软件。具体目标可分为: (1)对检测软件的接入模块进行开发,包括与系统联网设备对接的身份认证、保活机制等公共功能接口; (2)对检测软件的接口测试模块进行开发,面向对系统联网设备的CRUD操作,对采集服务、数据服务等接口功能的消息流程、消息内容等进行解析及标准符合性判定。 (3)针对系统重点区域信息采集设备的接口检测项目,开发应用于公安生产环境、满足各警种应用差异化需求的自动化检测任务线程。主要研究内容将从三方面展开:检测软件接入模块开发;检测软件接口测试模块开发;移动式自动化测试模块开发;

东方网力公安视频监控摄像机基础信息采集建档系统

产品概述 目前公安一类视频监控点位建设的视频联网或视频共享平台数据字段标准都不一致,且普遍存在字段不完整的情况,不能完整的了解设备信息、不能在地图上找到设备的准确地点、不了解所属辖区的设备分布以及统计数据的情况。 随着“雪亮工程”等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二、三类视频点位即将接入视频联网系统,庞大的监控点规模要求必须建立数据采集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方式以及数据录入规范。 通过建设标准统一的“一机一档”管理系统或功能模块,开展公安视频监控摄像机基础信息采集建档工作,为视频监控日常管理、宏观规划和实战应用提供快速、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完善长效的数据采集上报和快速更新机制,实现视频监控资源基础数据的级联汇聚和同步更新,充分满足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管理、应用对监控资源基础数据的需求。 技术特色 ?符合标准,体现特色 该“公安视频监控摄像机基础信息采集建档系统”完全按照公安部《公安视频监控摄像机基础信息采集建档系统建设方案》设计和开发,在数据库字段标准、同步联网模式以及功能系统方面完全符合公安部标准。另外,在满足标准的基础还结合各个省市特点,定制化设备采集字段和内容。 ?多级同步 可分别做上级主动获取和下级同步推送数据至上级。

?跨网络数据传输 支持分别在视频专网和公安信息网通过安全隔离网闸传输设备数据,在此基础上在公安信息网实现设备信息上下级同步。 ?与其他平台互联互通 可与视频联网平台打通,直接获取设备视频通道列表,也支持与视频运维平台的摄像机设备数据层面打通,实现视频采集建档和管理系统。 功能简介 【设备管理】 实现“一机一档”设备信息的录入功能,完成信息录入、校验、保存,并提交审核。实现设备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完成信息编辑、校验、保存,并提交审核。 实现本地“一机一档”数据库中设备信息的查询检索,可根据设备属性信息进行组合查询,并以列表形式返回查询结果。可查看单个设备的详细信息。 实现设备信息的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可按固定模板实现EXCEL格式数据的批量导入并完成数据校验,能够将设备查询结果以EXCEL格式文件导出。 图设备录入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智慧警务指挥系统.doc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智慧警务 指挥系统1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智慧警务指挥系统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地理、面向各警种、集成众多业务系统为一体的协同作战平台。公安数据中心是存储和管理公安地理数据和公安业务数据的工具,它将公安数据进行分类和分专题以及分年度和分粒度的数据管理;同时采用分布式技术通过权限对数据进行使用和调度,实现公安数据的共享。公安地理信息平台能够与警务综合系统、请求服务平台、大情报系统等进行无缝集成,还可根据公安业务需求在公安地理信息平台之上利用SOA建设公安各类业务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跨部门的异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进行综合决策分析。 1、信息数据精确分类分析处理,呈现面多元化。源中瑞系统对于采集入库的信息数据可以进行过滤、分类、备注、编辑,以便于后期管理与分析;在信息数据源呈现时,可以模糊搜索,按分类搜索或者按来源搜索;而已与分类分析完毕的信息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统计分析图表及不同的时段的简报。同时系统在网络信息数据的采集的基础上,并附带有网络舆情预警功能,对采集到的网络有关负面信息可以通过短息或者疑似负面管理查看,第一时间获知舆情预警。 2、全网覆盖抓取,数据采集面广。可以对新闻,论坛,博客,公共聊天室,搜索引擎,留言板,应用程序,报刊网站电子

版等平台数据实施采集。系统内置对全球范围内网站的监测配置,只需输入相应关键词,自动采集出文章标题与正文。对于抓取后的信息数据,可进一步精加工为各种更细粒度的字段数据或者合并整合,替换统计等。例 如关键词抽取,街道地址抽取,省市名称抽取,邮编抽取,电话号码抽取,传真号码抽取,电子邮件地址抽取等信息。 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公安云、大数据为基础,以治安防控、可视化指挥调度、视频侦查、合成作战为核心,助力公安部门快速建立建全情报信息主导的警务智慧、合成作战的警务合作与一体运行的打防管控三大机制。源中瑞公安系统开发:138/23---15/32---01 治安防控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事前打防管控,意在提高巡逻效率、减轻基层人员负担,助力于形成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指挥调度针对接统一接警、指挥调度、警情研判以及勤务部署等具体工作,可视化指挥调度解决方案结合监控图像、移动图像、治安卡口、巡防节点、移动终端等各类公安业务信息,实现对一线警力资源的可视化指挥。 从本质上看,智慧公安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公安信息资源,统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公安建设和公安执法、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发展。其要旨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与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公安效益最优化。 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公安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附件1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和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指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利用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或者场所进行视频图像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第三条【调整范围】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主管机关】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指导、监督职责。 第五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安全视频

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城乡规划,加强统筹协调,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 第六条【秘密和隐私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等单位,对于系统设计方案、设备类型、安装位置、地址码等基础信息,以及获取的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的视频图像信息负有保密义务,对于获取的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视频图像信息不得非法泄露。 第七条【建设原则】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应当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八条【资源整合共享】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对本辖区内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共享。 第九条【建设范围及主体】社会公共区域的重点部位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场所或者部位,应当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社会公共区域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由政府组织建设和维护,纳入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所需费用列入本级政府预

东方网力视云联网平台说明

东方网力视云联网平台说明 产品概述 东方网力视云联网平台主要面向公共安全行业,以网络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视频、图片、报警等数据的统一接入、安全存储、全面运维和集中管理,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的资源汇聚和共享。 技术特色 1、面向设备的快速接入架构-POSA POSA将视频应用的各种处理过程分解为本文定义的若干标准接口部件,接入设备时根据各家SDK不同接口将相同功能分配至同一部件下,针对上层应用输出统一接口,实现针对服务的接口标准化,。 2、组件进程隔离 针对不同厂家SDK启动不同组件进程,当其中任何一个厂家SDK发生问题时,不影响系统其他厂家设备的正常接入运行。 3、高可靠性

平台采用Linux操作系统,不易受病毒及黑客入侵,满足7*24小时稳定运行的要求。 平台各项服务具备完善的热备机制,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支持集群化部署,满足大容量业务的访问要求,具备负载均衡和故障冗余特性,存储部分支持N+M热备和CRW数据保护机制,增强数据可靠性和系统扩展性。 4、整合能力 兼容国内外主流厂商的视频编码设备,目前已实现123个厂家,327种协议,2000+设备的兼容接入,具备定制化开发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快速、高效的接入整合方案。 支持私有SDK对接模式的平台互联、级联,同时平台开放SDK供第三方系统对接; 5、联网能力 平台具备多种联网模型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联网场景,可以将全部/部分资源共享给其他部门,并且共享资源的权限可控,平台自身符合GB/T 28181-2016联网规范并且提供专业的国标网关设备,可以通过国标协议实现纵向级联/平级互联。 6、可靠的存储能力 支持IPSAN存储、视频云存储等多种存储方式,支持多种录像存储策略设定,视频云存储采用全对称架构,无元数据节点,支持纠删数据保护及数据恢复; 支持CRW数据保护技术,在N+M备份失效情况下磁盘仍然可读可写,支持统一管理,支持异地集群间主备容灾;

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会系统介绍

东方网力智能安防社会系统介绍 产品概述 智能安防社区系统,主要面向市、区两级公安用户,实现辖区内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施等基础数据采集和汇聚,整合社区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人脸系统、微卡口系统、消防系统等多类系统的动态感知数据,围绕打、防、管、控业务实现小区登记人口管理、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员管理、人车轨迹研判、异常告警分析等公安业务应用。 技术特色 ?拉通多个网络 系统通过网闸和安全交换设备,拉通小区局域网、互联网、政务外网、公安图像网和公安信息网中相关数据。 ?数据汇聚共享

系统以视频和数据接入网关汇聚社区感知数据,并向公安图像网和政务外网推送共享。在图像网和政务外网,数据接入服务汇聚公安和政府数据资源,并进行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应用。 ?深度数据挖掘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社区内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通过图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把数据分类、聚类、关联、预测。实现对隐藏在数据中难以被发现的内在规则进行梳理,并从中提取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告警处置闭环 感知告警信息、智能分析告警等,根据不同处置策略由派出所、社区综治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形成业务应用闭环。 功能特性 ?智慧社区 展示目前系统建设的整体情况,包括“一标六实”数据总量、在线的实有治安力量,及感知数据总量、增量等统计并在地图上进行相应展示;可对单个小区进行查询、定位及进入对应小区的“一标六实”详情页。

?一标六实 通过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在地图上展示小区内对应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安防设施、实有治安力量的位置和信息;当发生实有事件时,在地图上对应位置进行实时告警展示;通过人脸、过车、开门、消防、视频等多种感知源,获取实时数据并进行动态展示。 ?实有人口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一、概述 某某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初步形成了社会治安技术防范的视频监控网络。然而,目前省内已建成的监控系统大都自成体系,相互间缺少统一规划和技术协调,不能有效实现图像信息资源的共享,缺少面向公安实战的综合应用,制约了图像信息技术在城市社会治安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各警种的实际工作中,视频图像信息还没有被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 根据《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公安监控图像联网共享平台”的建设要求,按照《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中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安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全省将以建设共享平台、联网平台为核心,打造全省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拓展图像信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为指挥调度、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二、建设目标 建立由共享平台和联网平台构成的三级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三级平台的分层级应用。 省级平台实现视频图像信息整合、调度、存储和管理,满足各警种反恐防暴、维稳处突、应急指挥、社会管理等警务工作的扁平化指挥需求,并在保障视频图像信息在网内安全、可靠传输的前提下实现向部级平台的图像信息上传。 市、县平台实现源头视频信息的接入和管理,逐步分级建立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采取视频图像信息集中管理和分级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警种关注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并建立索引摘要。从而满足国保、治安、刑侦等警种部门在维护社会治安、侦查破案等警务工作中的实战需求。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数据项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2020年5月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8〕83号)的要求。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承担项目编号为20184824-T-312《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数据项》的标准制定任务。本标准由公安部组织制定。 2、起草单位情况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负责编制组的组成,草案内容的编制和提出、相关会议的召集、各阶段标准内容的讨论、意见征集汇总、修改及提交等主要工作。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同体系其他标准中相关内容的补充、校对和修改,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视频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视频图像监控联网技术相关部分的编制与修改,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应用技术部分的编制和修改,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负责数据应用技术部分的编制和修改。 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数据项》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包括:齐力、戴杰、杨明、吴参毅等。其中,齐力负责标准的结构框架编制、组织联络、技术讨论、进度汇报等;戴杰负责标准的主要内容起草、会议纪要等;杨明、吴参毅负责标准中主要章节细化内容的编制和修改等;XXX 等负责细化内容的提议、讨论、技术验证等。 4、主要工作过程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数据项》标准的编制工作,主要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1月,标准立项阶段。 (1)标准立项筹备 国家标准委下达标准修订计划前,SAC/TC100组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开展了多次调研和会议讨论工作。具体包括对《GB/T 28181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35114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T 2572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GB 37300 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智慧警务指挥系统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智慧警务指挥系统 智慧公安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地理、面向各警种、集成众多业务系统为一体的协同作战平台。公安数据中心是存储和管理公安地理数据和公安业务数据的工具,它将公安数据进行分类和分专题以及分年度和分粒度的数据管理;同时采用分布式技术通过权限对数据进行使用和调度,实现公安数据的共享。公安地理信息平台能够与警务综合系统、请求服务平台、大情报系统等进行无缝集成,还可根据公安业务需求在公安地理信息平台之上利用SOA建设公安各类业务子系统,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联动和信息共享、跨部门的异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进行综合决策分析。 1、信息数据精确分类分析处理,呈现面多元化。源中瑞系统对于采集入库的信息数据可以进行过滤、分类、备注、编辑,以便于后期管理与分析;在信息数据源呈现时,可以模糊搜索,按分类搜索或者按来源搜索;而已与分类分析完毕的信息数据,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统计分析图表及不同的时段的简报。同时系统在网络信息数据的采集的基础上,并附带有网络舆情预警功能,对采集到的网络有关负面信息可以通过短息或者疑似负面管理查看,第一时间获知舆情预警。 2、全网覆盖抓取,数据采集面广。可以对新闻,论坛,博客,公共聊天室,搜索引擎,留言板,应用程序,报刊网站电子版等平台数据实施采集。系统内置对全球范围内网站的监测配置,只需输入相应关键词,自动采集出文章标题与正文。对于抓取后的信息数据,可进一步精加工为各种更细粒度的字段数据或者合并整合,替换统计等。例

如关键词抽取,街道地址抽取,省市名称抽取,邮编抽取,电话号码抽取,传真号码抽取,电子邮件地址抽取等信息。 公安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公安云、大数据为基础,以治安防控、可视化指挥调度、视频侦查、合成作战为核心,助力公安部门快速建立建全情报信息主导的警务智慧、合成作战的警务合作与一体运行的打防管控三大机制。源中瑞公安系统开发:138/23---15/32---01 治安防控解决方案主要针对事前打防管控,意在提高巡逻效率、减轻基层人员负担,助力于形成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指挥调度针对接统一接警、指挥调度、警情研判以及勤务部署等具体工作,可视化指挥调度解决方案结合监控图像、移动图像、治安卡口、巡防节点、移动终端等各类公安业务信息,实现对一线警力资源的可视化指挥。 从本质上看,智慧公安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公安信息资源,统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公安建设和公安执法、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发展。其要旨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使汇集智慧的人与具备智能的物互存互动、互补互促,以实现公安效益最优化。 它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智慧公安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感测、分析、整合警务运行中的各项关键信息,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公安需求做出明确、快速、高效、灵活的智能响应,为公安工作提供高效的警务管理手段,拓展便民服务的新空间。 随着治安管理应用的不断深入,为实现公安治安管理发展的需要,全面提升公安的治安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统一开放的公安警务综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 SICS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video pi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ociety public security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结构 (2) 5技术要求 (2) 5.1基本功能 (2) 5.2基本技术要求 (3) 5.3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3) 5.4传输要求 (4) 5.5图像显示要求 (4) 5.6视频图像的存储 (5) 5.7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5) 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5) 6.1系统的设计 (5) 6.2系统建设 (6) 6.3系统检测 (6) 6.4系统验收 (9) 6.5系统维护 (9)

前言 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重庆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重庆的实际制订。 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条全部均为强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市公安局科技通信处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科学技术研究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立、彭滨鸿、吴健、罗凌、祝贵军、黄庆忠、熊健、王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