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ADI)
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便携电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储能设备。
电池管理系统是指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控制与维护的系统。
在保证电池安全、延长寿命的同时,电池管理系统还能提高电池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尤为重要。
一、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电池管理系统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池状态的监测,来掌握电池的运行情况,进而对电池进行控制。
其主要功能包括:1.电池状态实时监测:采用电池管理芯片实现对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的在线检测,通过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电池的运行状态。
2.电池均衡控制:电池容量随着使用而不断减小,而且每个电池单体之间的容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对电池单体的均衡控制,使每个单体的容量保持一致,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3.电池保护:当电池处于过充、过放、超温、短路等异常情况时,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并对电池进行保护。
4.数据存储与管理: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实时采集与存储电池状态数据,以备日后进行数据分析、报表生成、故障排查等操作。
二、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流程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设计与实现、测试和调试等环节。
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使用的场景和需求,例如适用于什么类型的电池,需要实现哪些功能等。
2.系统结构设计:设计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
硬件架构包括电池管理芯片、显示屏、按键等元器件,硬件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采集、均衡控制等功能;软件架构可以采用RT-Thread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数据处理、通信、报警等逻辑。
3.硬件选型:根据系统结构设计,选购所需的硬件元器件,例如电池管理芯片、显示屏、按键、传感器等。
同时,考虑选购的元器件应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易于维护等特点。
4.软件设计与实现:根据系统需求和结构设计,实现对电池状态数据的采集、处理等功能。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1、引言1.1 背景和目的1.2 范围1.3 定义1.4 引用文档1.5 结构2、系统概述2.1 系统简介2.2 系统架构2.3 功能需求2.4 性能需求2.5 可靠性需求3、功能模块设计3.1 用户管理模块3.1.1 注册功能3.1.2 登录功能3.1.3 权限管理功能3.2 电池监控模块3.2.1 实时数据监测功能 3.2.2 告警信息处理功能 3.2.3 历史数据查询功能 3.3 电池管理模块3.3.1 电池分组管理功能 3.3.2 电池状态追踪功能 3.3.3 电池维修记录功能 3.4 数据分析模块3.4.1 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 3.4.2 绩效指标计算功能3.4.3 报表功能4、数据库设计4.1 表结构设计4.2 数据库索引设计4.3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5、系统界面设计5.1 登录界面5.2 主界面5.3 用户管理界面5.4 电池监控界面5.5 电池管理界面5.6 数据分析界面6、系统集成与部署6.1 系统集成测试6.2 系统部署环境6.3 系统升级与维护7、性能测试与优化7.1 测试环境配置7.2 性能测试计划7.3 测试结果与优化策略8、安全与保密设计8.1 用户权限控制8.2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8.3 系统日志监控附件:1、数据库表结构文件2、系统界面原型图3、系统测试用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GDPR: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对个人数据的处理与保护提供了详细要求。
2、COPPA: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旨在保护13岁以下儿童在互联网上的隐私安全。
3、HIPAA:美国《卫生保险可移植性和责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对医疗信息的保护提供了规范。
电池管理系统的新型设计方案

电池管理系统的新型设计方案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运输领域中的重头戏。
而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最大的区别恰恰就在于其采用了电池作为能源来源。
然而,电池正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它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对整个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电动车的设计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它不仅能够对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有效的控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整个车辆的性能表现,保障安全性。
在此背景下,各大汽车厂商和电池制造企业多方思考,探索出了一系列新型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一、应用多种传感器技术电池管理系统需要不间断地监测电池状况,确保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安全和长寿。
为此,目前多家汽车厂商和电池制造企业将多种传感器技术纳入到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当中,以保证最大程度地掌握电池的动态变化。
例如,采用多个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电池内部的温度变化,避免因高温和低温造成的电池损坏。
而电池电压、电流检测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放电和充电情况,识别出其中谁出现了问题,从而有效维护电池的健康状态。
此外,光学传感器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光学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电池的剩余容量,保证可靠性能和平衡性能。
综上,多种传感器技术集合,正是共同确保电池管理系统实现最佳效果的重要基础。
二、改进充电和放电算法传统的充电和放电算法能够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但无法有效优化电池的表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许多汽车厂商和电池制造企业在设计电池管理系统时都会尝试将改进后的充放电算法纳入其中。
充电算法可以根据电池的实际状态,在充电过程中自动调整电池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达到更加高效的充电过程。
而放电算法则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模式和路况等信息调整电池的放电模式,最大程度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这种个性化的充放电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提高车辆的性能表现。
三、加强监管数据处理随着电池管理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管理系统中所涉及的监管数据量也越来越大。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管理系统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池管理系统是由电池控制单元、电池检测模块、通讯模块、控制电路等组成,用来控制电动车的电池组,实现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和状态监测。
本文将介绍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1.1 电池控制单元电池控制单元是电池管理系统的中心控制部分,用于监控电池的电量、电流、电压等参数,控制电池充放电状态,以及保护电池免受过充、过放、过电流等危险的影响。
通过设计合理的电池控制算法,可以使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合适的性能。
1.2 电池检测模块电池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池电量、电流、电压等参数。
电池检测模块可以通过电池管理系统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电池的精确控制和保护。
1.3 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和外部设备、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相关数据和命令传输的功能。
通讯方式可以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有线通讯方式包括RS485、CAN、Ethernet等,无线通讯方式包括WIFI、蓝牙、GPRS等。
1.4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实现电池的充电、放电、保护等功能。
电池充电时需要控制充电电流、充电时间和充电电压等参数,控制电路可以实现这些功能。
同时,控制电路还可以实现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放保护等安全保护功能,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
二、电池管理系统的实现2.1 电池控制单元的实现电池控制单元的实现需要采用高效的电池控制算法,能够校准电池参数并实现电池充、放电控制。
经过多次试验和分析,我们采用PI控制算法实现电池充、放电控制功能,并采用多种检测算法保证电池信息的准确提取。
2.2 电池检测模块的实现电池检测模块的实现需要通过放电和充电实验,计算电池的容量、电阻和电压等参数。
具体地,采用恒压恒流实验模式和全充电、全放电法模式实现电池的检测,并通过BMS模块计算电池状态和剩余电量。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随着能源的枯竭和节能产业的发展,社会对环保的呼声,使得零排放电动汽车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大力支持。
电动汽车的各种特性取决于其电源,即电池。
管理可以提高电池效率,确保电池安全运行在最佳状态,延长电池寿命。
1.1电动汽车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6亿辆,汽车的石油消耗量非常大,达到每年6至70亿桶,可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长期的现代化和大规模开采,石油资源逐渐增加。
筋疲力尽的。
电力来源众多,人们在用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进入21世纪,电能将成为各种地面车辆的主要能源。
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交通运输业和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电动汽车的显着特点和优势,各国都在发展电动汽车。
中国:早在“九五”时期,我国就将电动汽车列为科技产业重大工程项目。
市内七海岛设有示范区。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汽车改装厂等单位都参与了电动汽车的研发。
丰田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为示范区的测试提供了原型车和技术支持。
德国:吕根岛测试场是德国联邦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部资助的最大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测试项目,提供来自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欧宝、宝马和曼汽车。
公司测试。
法国:拉罗尔市成为第一个安装电动汽车系统的城市,拥有 12 个充电站,其中 3 个为快速充电站。
PSA、雪铁龙和 PSA 集团都参与了电动汽车的建设。
日本:在大阪市,大发汽车公司、日本蓄电池公司和大阪电力公司共同建立了EV和HEV试验区。
1.2 电动汽车电池根据汽车的特点,实用的动力电池一般应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高、自放电少、工作温度范围宽、充电快、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特点。
前景较好的是镍氢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1.3 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维持供电系统正常应用、保障电动汽车安全、提高电池寿命的关键技术。
可以保护电池的性能,防止单体电池过早损坏,方便电动汽车的运行,并具有保护和警示功能。
.通过对电池盒的电池模块进行监控,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等功能与电池相关参数的协调。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方案

电池管理系统系统方案摘要:随着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日益普及,电池管理系统在现代化能源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一个电池管理系统的系统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
该系统方案旨在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性能,同时满足电动车和能源系统对电池管理的需求。
第一部分:引言电池管理系统是负责监测、控制和保护电池的关键组件。
它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的寿命,确保电池的安全性。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起来。
第二部分:系统架构电池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电池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
电池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池的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
控制器负责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并根据需求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如电动车控制系统或能源系统。
软件部分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包括数据处理、状态估计、故障诊断和控制算法等。
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并进行滤波和校正。
状态估计模块基于采集到的数据,估计电池的状态,如电荷状态、剩余容量等。
故障诊断模块能够检测电池的异常行为,并提供对应的故障信息。
控制算法模块根据实时状态估计和需求,决定电池的充放电策略。
第三部分:功能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可以分为监测、保护和控制三个方面。
监测功能模块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参数,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等。
保护功能模块负责保护电池免受过放、过充、短路等异常情况的损害。
控制功能模块根据监测到的电池状态和需求,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使之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运行。
第四部分:关键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参数估计、故障诊断和能量管理等。
电池参数估计技术能够准确估计电池的状态和剩余容量,提供给控制算法参考。
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及时检测电池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信息,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能量管理技术能够优化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和寿命。
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硬件+软件+设计说明)

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硬件+软件+设计说明)锂电池管理系统概述:该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实现了对15个锂电池单体的电压和温度监测,在保证信号监测精度的同时,提供了主监测电路和次级监测电路的架构,实现更高级别的系统保护。
同时,本参考设计提供了模块化可扩展的板级架构,除主监测电路模块、次级监测电路模块、数据接口模块外,可扩展主动均衡电路等其他模块,方便系统原型开发。
48V及以下电压的锂电池单元在微混动汽车和工业储能中的应用率很高。
系统由13至15个锂电池单体构成。
由于锂电池固有特性,需要对该数量的电池单体进行精确监测,以保障系统安全性并提高电池效率和寿命。
锂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介绍:•支持4~15通道电池电压输入,多至15通道电池温度输出•主监测电路及次级监测电路•板载15通道被动均衡电路,放电电流100mA;可扩展15通道主动均衡•前级测量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由隔离电路作电气隔离•+/-1.6mV typ. 电压测量精度,+/-1°C温度测量精度•支持USB通讯和CAN总线通讯。
CAN通讯模式下,支持多模块级联•工作温度:-40°C~+105°C硬件设计框图:锂电池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介绍:•PC端GUI支持USB通讯或CAN总线通讯•提供CAN通讯协议,用户可采用其他CAN工具进行通讯评估•实时显示所有通道电压数据、温度数据、报警状态•配置采样方式、均衡通道、报警方式、报警阈值等系统参数如截图:该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涉及到重要芯片:•AD7280A 6通道锂电池电压温度主监测芯片•AD8280 6通道锂电池电压温度次级监测芯片•ADuM5401 包含500mW供电隔离和4通道数据隔离的集成芯片•ADuM1201 2通道数据隔离芯片•ADuC7026 ARM7架构32-bit微处理器•AD8601 低成本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电路相关文件电路图文件描述:包括原理图、PCB、BOM及gerber文件源代码描述:GUI软件安装文件下载链接教程描述:软件和硬件设计说明。
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引言电池作为各种移动设备、车辆等的重要能源源泉,其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等都是用户十分关注的方面。
而电池管理系统正是为了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对电池进行状态监测、充放电控制、保护等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电池安全、稳定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使用效果和寿命。
本文将从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两个方面作详细介绍。
二、电池管理系统设计1. 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电池管理系统通常由电池组、电池保护板、主控板、电池监测芯片、通信接口、并联模块等多个组件组成。
其中,电池保护板主要负责对电池进行过流、过压、低电压、过温等保护控制,而主控板负责对电池监测芯片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控制。
2. 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电池管理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要实现对电池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首先需要确定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以确保电池在不超过其额定电压和工作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
其次需要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全程控制,并设计合理的保护措施如电流限制、电压限制等,从而避免电池的过度放电和过充。
同时,为了实现对电池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还需要设计相应的通信接口和并联模块。
三、电池管理系统应用1.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尤为重要。
如著名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就采用了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其电池组内预装有监测受控的电池管理模块,监测电池的电流、电压、充电和使用状况,并用电池管理系统对其进行过电流、过温、过放、过冲保护等,以确保电池安全可靠的工作。
2. 可穿戴设备电池管理系统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尺寸和重量都是一大限制,因此需要采用高度集成化的电池管理设计。
如苹果公司首款智能手表就采用了电池集成设计,将电池和电池保护的功用进行了整合设计,达到了优化电池空间使用和最大化电池寿命的目的。
3. 智能家居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种类繁多,电池管理系统对于智能家居产品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智能门锁、智能空气净化器等,都需要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充电电流过大
充电电流超过 阀值
BMS 上 报 的 最 大充电电 的110%
BMS上报的最 大充电电 流的90%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按照BMS上传 的最大充电电流的80% 控制电机充电,直至故 障解除;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放电电流过大
放电电流超过 阀值
BMS上报的最 大放电电 流110%
电压通道
缓冲、片内衰减器,适用于12 V电池输 入
温度通道
外部和内置温度传感器方案
微控制器
16位/32位RISC架构ARM7TDMI-S内核 20.48 MHz PLL
SAEJ2602/LIN 2.1兼容从机 SPI/GPIO 端口 內置唤醒和看门狗定时器 內置上电复位功能 由12V电池电源直接供电 功耗:7.5 mA (10 MHz) 额定工作温度范围:−40°C至+115℃ 32引脚6 mm × 6 mm LFCSP封装
电池管理系统网络方块图
整车控制器 高速CAN1 电机控制器 ……
从控模块1 电流 总电 压与 绝缘 电池管理 系统主控 模块 从控模块6 高速CAN2
从控模块2
从控模块3
从控模块4
从控模块5
内部CAN总线
从控模块7
从控模块8
从控模块9
从控模块10
充电机
充电 插头
车载监控系 统
车辆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 ----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包括继电器控制、电流测量、总电压与绝缘
检测和通讯接口等电路 。
继电器 控制 RS232 模块
隔离 隔离 隔离 隔离 隔离
CAN0 模块 CAN1 模块 CAN2 模块 总电压与 绝缘检测 电流检测 安时计量
绝缘 检测线
12V
电源 变换 中央处理器 硬件 看门狗 存储 设备 系统 时钟
电流 检测线
AD7280A ---转换器操作
AD7280A的转换路径由高压输入 多路复用器或低压输入多路复用器 与SAR型ADC组成。高压多路复用 器选择要转换的模拟输入对VIN0 至VIN6。各电池单元的电压测量 方法是转换相邻模拟输入的压差, 即VIN1 − VIN0、VIN2 − VIN1 。 低压多路复用器选择要转换的辅助 ADC输入AUX1至AUX6。各电池 电压和辅助ADC输入的转换结果可 以在所设定的转换序列完成时间 TWAIT后访问。 ADC是逐次逼近型寄存器模数转换 器(SAR ADC),由比较器、SAR 、控制逻辑和两个容性DAC组成。
绝缘等 级低
电池组输出与 底盘绝缘电阻 小于阀值
500欧/V * V (电池组电压) *1.5
500欧/V * V (电池组电压) *2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控制停车,同时通 过CAN发送断电控制命令
接到整车断电控制命令后, 启动高压切断流程;未接到 整车命令时,持续上报故障 至故障解除;发生故障时, 若动力主线还未接通则禁止 接通
EV & PHEV & ESS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介绍
BMS System Application Engineer Tino Pan 01.Sep.2012
主要功能和指标
电池管理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
(1)实时监测电池状态。通过检测电池的外特性参 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采用适当的算法, 实现电池内部状态(如容量和SOC等)的估算和 监控,这是电池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2)在正确获取电池的状态后进行热管理、电池均 衡管理、充放电管理、故障报警等; (3)建立通信总线,向显示系统、整车控制器和充 电机等实现数据交换。
BMS上报的最 大充电电 流的90%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按照BMS上传 的最大充电电流的80% 控制电机输出,直至故 障解除;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AD7280A---典型连接图
AD8280A
特性
锂离子电池安全监控器
宽电源电源范围:6.0V ~ 30.0V 多路输入可监控3 ~ 6路电池电压和2个 温度 可调监控阀值:过压、欠压、过温 报警选项:单独或共享报警 扩展温度范围性能-40℃≦TA ≦ +105℃ 可通过菊花链方式连接 内部基准电源 采用电池组供电 LDO可给隔离器供电 通过汽车应用认证 全面自测功能有助于符合ASIL/SIL要求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SOC过低
SOC低于阀值
10%
15%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温度过高
温度超过阀值
50℃
45℃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同时控制 启动热管理;发生故障时,若动 力主线还未接通则禁止接通
温度不均衡
最高温度与最 低温度 之差超 过阀值 单体电压与平 均电压 之差超 过阀值
5℃
3℃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同时控制启 动热管理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SOC过高
SOC超过阀值
100%
95%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控制电机停止 对电池回充,直至故障 解除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整车控制停机, 并提示司机停车充电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按照BMS上传 的最大充、放电电流的 50%控制电机输出,直 至故障解除;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按照BMS上传 的最大充、放电电流的 70%控制电机输出,直 至故障解除;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按照BMS上传 的最大充、放电电流的 70%控制电机输出,直 至故障解除;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按照BMS上传 的最大充电流的80%控 制电机对电池回充,直 至故障解除;
大功率電池應用电路
AD7280A
特性
锂离子电池监控系统
12位ADC,转换时间:1 μs/通道 电池电压精度:±1.6 mV 6个仿真输入通道,共模范围:0.5 V至 27.5 V 6个辅助ADC输入 高输入阻抗 电池平衡界面 菊花连结口 1个SPI界面,可用于多达48个通道 读写命令具有CRC保护 内置电压调节器 内置报警功能的串行接口 内置寄存器可用于通道时序控制 VDD工作电压:8 V至30 V 温度范围:−40°C至+105°C 48引脚LQFP 通过汽车应用认证 Power-down模式最低1.8uA工作电流
EMB1428 + EMB1499
特性
简单的控制 透過SPI可以去控制DC-DC與選擇 電池的均衡功能的啟動或停止。 EMB1428已经内置在检测到非法 命令功能。 EMB1499内置的故障检测机制: 过电压,欠电压,过电流和 温度阈值检测。 超时检测 控制电流斜坡下降的故障 故障代码报告给单片机 非常低的单片机控制的的需求
检测异常
检测正常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控制停车,同时通 过CAN发送断电控制命令
BMS故障
BMS 自检硬 件出现 故障
检测异常
检测正常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控制停车,同时通 过CAN发送断电控制命令
接到整车断电控制命令后,启动高压 切断流程;未接到整车命令时,持续 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发生故障时, 若动力主线还未接通则禁止接通
ADu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9
特性
高精度 ADC
车用集成電流传感器
双通道、同步采样、16位Σ-Δ型ADC 可编程ADC吞吐量:10 Hz至1 kHz 內置5 ppm/°C基准电压源
电流通道
全差分、缓冲输入 可编程增益 ADC输入范围:−200 mV至+300 mV 数字比较器,内置电流累加器功能
ADuC7039---典型连接图
LPC11C24
特性
集成高速CAN物理层收发器的微控制 器
50 MHz Cortex-M0处理器,配有 SWD/调试功能(4个中断点) 32KB/16KB Flash,8KB SRAM 32个向量中断;4个优先级;最多13个 拥有专用中断的GPIO UART, 2 SPI & I2C (FM+) CAN 2.0 B C_CAN控制器,配有片内 CANopen驱动,并集成收发器 16位和32位计时器各2个,带PWM/匹 配/捕捉功能,1个24位系统计时器 12MHz内部RC振荡器,全温度及电压 范围内精度可达1% 上电复位(POR);多级掉电检测( BOD);10-50 MHz锁相环(PLL) 具备±1LSB DNL的8通道高精度10位 ADC 36个高速5V兼容GPIO引脚,可选择引 脚大电流驱动(20 mA)
单体或总电压 过高
单体电压或总 电压超过阀值
单体电压3.65V
单体电压: 3.60V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控制电机停止对电池 回充,直至故障解除
持续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
单体或总电压 过低
单体电压或总 电压低 于阀值
单体电压2.0V
单体电压2.5V
总电压:240V
总电压300V
整车接到故障警告3次以上 (含),整车控制停机, 并提示司机停车充电
隔离是双向DC-DC 平衡方案
Q&A !?
故障诊断及保护控制策略
故障名称 描述
BMS 风扇及 加热控 制失效
故障阀值
故障解除阀 值
整车处理方式
BMS处理方式
接到整车断电控制命令后,启动高压 切断流程;未接到整车命令时,持续 上报故障至故障解除;发生故障时, 若动力主线还未接通则禁止接通
BMS 温度控制 系统失效
ADuM5404
特性
集成DC/DC转换器的四通道隔离器
集成 isoPower的隔离式DC/DC转换器 3.3 V或5.0 V稳压输出 最高500 mW输出功率 四个DC-25 Mbps(NRZ)信号隔离通道 施密特触发器输入 工作温度最高可达105°C 高共模瞬变抗扰度:>25 kV/µs SOIC-16 无铅封装 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