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共29页文档
合集下载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掌握核医学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措施等,以 最大程度减少辐射暴露。
辐射剂量监测和控制
介绍辐射剂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如何控制和最小化辐射剂量,保护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核医学辐射事故的应急措施
掌握核医学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紧急撤离、面罩和防护服的正确使用等。
未来发展和趋势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欢迎参加核医学辐射防护课程!本课程将介绍辐射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核医 学检查和治疗、辐射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等内容。帮助您学习核医学辐射防 护原则和方法。
辐射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了解辐射的类型、性质、来源和影响。掌握辐射剂量和效应的基本概念,以 及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和治疗
了解核医学辐射防护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和辐射防射诊断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 核磁共振成像。
放射治疗
了解核医学治疗的原理和常见应用,如放射性碘治 疗甲状腺疾病。
核医学辐射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
安全性
学习核医学辐射的安全操作规范,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风险评估
了解核医学辐射引起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
核医学辐射防护原则和方法
辐射剂量监测和控制
介绍辐射剂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以及如何控制和最小化辐射剂量,保护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核医学辐射事故的应急措施
掌握核医学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包括紧急撤离、面罩和防护服的正确使用等。
未来发展和趋势
核医学辐射防护课件
欢迎参加核医学辐射防护课程!本课程将介绍辐射的基本知识、常见的核医 学检查和治疗、辐射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等内容。帮助您学习核医学辐射防 护原则和方法。
辐射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了解辐射的类型、性质、来源和影响。掌握辐射剂量和效应的基本概念,以 及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和治疗
了解核医学辐射防护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和辐射防射诊断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 核磁共振成像。
放射治疗
了解核医学治疗的原理和常见应用,如放射性碘治 疗甲状腺疾病。
核医学辐射的安全性和风险评估
安全性
学习核医学辐射的安全操作规范,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风险评估
了解核医学辐射引起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
核医学辐射防护原则和方法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PPT课件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 与评价
核医学科 张军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目录
一、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二、辐射计量学概念 三、核医学科概述 四、核医学辐射防护 五、临床核医学评价要点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前者带正电荷, 后者不带电荷。
α衰变: 释放α射线 β衰变:释放β射线,常见核素: 131I 、89Sr、32P。 正电子衰变:发生湮没辐射,产生方向相反的双γ光子(511keV)。常用 核素:18F γ衰变: 释放γ射线。常用核素:99mTc、 131I 电子俘获:释放特征X线、 γ射线、内转换电子和俄歇电子。125I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Ⅴ类源
≥1E+4 ≥2E+6 ≥2E+6 ≥1E+5 ≥1E+6
射线装置分类表
装置类别
医用射线装置
Ⅰ类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MeV的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装置用放射药物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牙科X射线机 乳腺X射线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3、比释动能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学概念
3、吸收剂量
是指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国际单位为戈瑞(Gy), 不能直接测量。吸收剂量=照射剂量×换算因子
4、当量剂量
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单位为希沃特(Sv), 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是:当量剂量=吸收剂量×射线的权重因子
核医学科 张军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目录
一、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二、辐射计量学概念 三、核医学科概述 四、核医学辐射防护 五、临床核医学评价要点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原子核物理基础知识
1、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前者带正电荷, 后者不带电荷。
α衰变: 释放α射线 β衰变:释放β射线,常见核素: 131I 、89Sr、32P。 正电子衰变:发生湮没辐射,产生方向相反的双γ光子(511keV)。常用 核素:18F γ衰变: 释放γ射线。常用核素:99mTc、 131I 电子俘获:释放特征X线、 γ射线、内转换电子和俄歇电子。125I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Ⅴ类源
≥1E+4 ≥2E+6 ≥2E+6 ≥1E+5 ≥1E+6
射线装置分类表
装置类别
医用射线装置
Ⅰ类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MeV的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装置用放射药物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牙科X射线机 乳腺X射线机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
3、比释动能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
辐射剂量学概念
3、吸收剂量
是指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国际单位为戈瑞(Gy), 不能直接测量。吸收剂量=照射剂量×换算因子
4、当量剂量
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单位为希沃特(Sv), 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是:当量剂量=吸收剂量×射线的权重因子
核医学工作中辐射防护

SPECT用于检查的放射性核素的量是极小的, 做一次核医学显像所受的辐射剂量远比胸透 和CT检查小得多。
例如: 99mTc-MAA肺灌注显像辐射当 量 剂 量 是 胸 部 摄 片 的 0.55 , 胸 部 透 视 的 0.034。
脑血流灌注显像辐射当量剂量是头部CT 的0.047,头颅平片的0.78;
肾动态、甲状腺显像辐射剂量更小。
由于用于检查的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射 程很短,离患者1米以外基本不会受到照射。
二、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天然本底辐射比较
据报道在美国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全身接 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3.6 mSv,大约相当于 世界上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3.7 mSv)。
国内调查一次核医学检查患者接受的辐射剂 量大概与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接近。
外照射防护措施
经典的外照射防护的三原则
时间(time)防护 距离(distance)防护 屏蔽(shielding)防护
αβγ及中子射线的屏蔽材料选择
各种铅防护设备的照片
各种用途的铅罐
内照射防护
开放性放射源可能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 口进入人体。内照射防护的关键是重在预防。
(2)由于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特殊分布,病 人全身受照剂量小,个别器官、组织受照剂量高。
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
放射性药物 注入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 空气污染 表面污染:台面、衣物、皮肤…… 外环境的污染 X射线 放射性药物制备过程
辐射防护的原则
实践的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
这里引用放射物理学家Morgan的一句 话说明对放射防护应有的态度: “Radiation need not be feared ,but it must be respected”。(不需要恐惧辐射,但是 必须对它进行防护)。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二、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 天然本底辐射比较
• 据报道在美国一次普通的核医学显像全身接 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3.6 mSv,大约相当于 世界上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3.7 mSv)。
• 国内调查的剂量略高于国外,若扣除放射性 药物剂量因素,一次核医学检查患者接受的辐 射剂量大概与平均天然本底辐射剂量接近。
PPT文档演模板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二)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
• 造血组织的辐射损伤可以通过外周血细胞的 变化反映,易于观测,故有生物剂量仪之称。
• 1.造血组织损伤的特点
• ① 血液系统的辐射损伤主要是造血细胞增殖能力 的抑制或丧失。
• ②造血组织受损伤的程度可以反映受照剂量的大小。 血液系统的变化是辐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 指针。
• ①对核酸分子主要作用于碱基、磷酸二酯 键、核糖。
• ②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造成体内包括细胞 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核膜等生物膜的 损伤,使生物膜的能量传递、物质转运、信 息识别等功能受到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三.低辐射剂量的兴奋效应
•一定的低剂量对生物生命活动的 辐射兴奋效应(hormesis)。
PPT文档演模板
曾报告的低辐射剂量兴奋效应:
n 增进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n 延长寿命 n 改善幼体存活率 n 改善伤口愈合 n 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 n 降低致癌机率
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n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其作用机制方面, 有免疫兴奋效应,DNA修复的兴奋效应, 诱导自由基和活性氧清除等。
核医学辐射防护

用量
核医学发 展的问题
年诊疗人数少
中国每年每千人中 仅有 1.5 人进行核 医学诊疗, 远远低 于全球每年每千人 中 5.7 人进行核医 学诊疗的平均数
公众认可度低
公众和临床工作 中恐“核”的人 员较多 . 核医学被 误解,核医学宣
传有待加强。
中国核医学发展展望
人体颅骨透视影像
全身骨显像、PET/CT、核素靶向治疗等 核医学诊疗已经成为临床核医学不可缺少的 技术。 全球核医学市场预测到 2030 年年均 增长 11%,其中核医学治疗药物年均增长 30%. 国内核医学临床应用也将逐年增加。
511 KeV Gamma Ray
+-
511 KeV Gamma Ray
核医学辐射防护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核医学防护的原则
01 辐射防护的正当化原则
02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
03 个人剂量的限值原则
防止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 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使一切具 有正当理由的照射尽量做到合理的低水平
SPECT
SPECT 01
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仪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组成 02
在高性能 相机上增加了支架旋转的机械部分、 断层床、图像重建软件
原理 03
探头围绕受检对象或部位呈180 或360旋转, 从多角度、多方位采集一系列平面投影像,经 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重建获得横断层面、冠状 面和矢状面影像。
22Na、28Mg、32P、35S、 45Ca、55Fe、59Fe、60Co 、63Ni、65Zn、86Rb、89Sr 、90Y、94Nb、99Mo、124I 、125I、131I、137Cs、141Ce 、147Pm、170Tm、169Yb、 192Ir、198Au、203Hg、204Tl 、232Th、234Th、235U、 238U、14C、56Ni
核医学发 展的问题
年诊疗人数少
中国每年每千人中 仅有 1.5 人进行核 医学诊疗, 远远低 于全球每年每千人 中 5.7 人进行核医 学诊疗的平均数
公众认可度低
公众和临床工作 中恐“核”的人 员较多 . 核医学被 误解,核医学宣
传有待加强。
中国核医学发展展望
人体颅骨透视影像
全身骨显像、PET/CT、核素靶向治疗等 核医学诊疗已经成为临床核医学不可缺少的 技术。 全球核医学市场预测到 2030 年年均 增长 11%,其中核医学治疗药物年均增长 30%. 国内核医学临床应用也将逐年增加。
511 KeV Gamma Ray
+-
511 KeV Gamma Ray
核医学辐射防护
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核医学防护的原则
01 辐射防护的正当化原则
02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
03 个人剂量的限值原则
防止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 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使一切具 有正当理由的照射尽量做到合理的低水平
SPECT
SPECT 01
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仪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组成 02
在高性能 相机上增加了支架旋转的机械部分、 断层床、图像重建软件
原理 03
探头围绕受检对象或部位呈180 或360旋转, 从多角度、多方位采集一系列平面投影像,经 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重建获得横断层面、冠状 面和矢状面影像。
22Na、28Mg、32P、35S、 45Ca、55Fe、59Fe、60Co 、63Ni、65Zn、86Rb、89Sr 、90Y、94Nb、99Mo、124I 、125I、131I、137Cs、141Ce 、147Pm、170Tm、169Yb、 192Ir、198Au、203Hg、204Tl 、232Th、234Th、235U、 238U、14C、56Ni
核医学科辐射防护(方案).ppt

Ⅰ类射线装置 能量大于100MeV的医用加速器
放射治疗用X射线、电子加速器
重离子加速器
质子治疗装置 Ⅱ类射线装置 制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现象装置用放射药物加速器
其他医用加速器
X射线深部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医用X射线CT机
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
X射线摄影装置 Ⅲ类射线装置
档
11
2、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分类 根据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
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Ⅱ、Ⅲ类。
放射源分类
核素名称 Ⅰ类源
241Am 125I
131I
68Ge 99Mo
≥6E+13 ≥2E+14 ≥2E+14 ≥7E+14 ≥3E+14
描述随机效应概率与当量剂量的关系。有效剂量的关系是:有效剂量=
吸收剂量×组织器官权重因子
精品文档
7
核医学辐射防护
(一)核医学科工作场所防护
临床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核素,通称放射性药物,一般来说半 衰期较短,能放射γ或β射线,物理状态多为液态,少数为气态。
放射性药物是用于人体内开展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的化合 物或生物制剂。可分为诊断用药物和治疗用药物两部分。前者约占 全部放射性药物的95%。
精品文档
5
辐射剂量学概念
1、放射性活度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某种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核素衰变的次数。1贝 可等于每秒一次核衰变。
国际单位:贝可(Bq)。 旧单位:居里(Ci)。 换算关系:1 Ci=3.7ⅹ1010 Bq 比放射性活度(简称比活度): Bq /g, Bq /ml
2、照射量
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知识PPT

排除一些常见误区和困惑,加强放射 防护知识的普及。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
个人防护装备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工具。是了解和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 方法非常必要。
防护服 鞋套 安全带
防护服适合在摄影、放射性物质制备、食品及 药品辐射控制等方面使用。
选择合适的鞋套能够保护脚部免受放射性物质 的污染。
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保护 个人免受放射性物质危害, 选择正确的装备和正确使用 方法非常必要。
安全知识普及
对于核医学工作者,加强安 全知识普及也非常必要,能 够提高大众的安全意识和危 机意识。
总结和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了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知识,包括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与安全使用、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装 备的选择和使用等。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守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应急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 人的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能够帮助防止放 射性物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标识和警示
清晰的标识和警示可以提醒人 们注意放射性物质的存在以及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检测和监测
使用检测仪器可以及时了解放 射性物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 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与安全使用
了解放射性物质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其安全使用方法,有效减少潜在的危险。
放射性物质分为不同类型, 如α、β、γ射线和中子等, 不同类型的放射线有不同 的渗透能力和危险性。
物质的半衰期
每种放射性物质有其自身 的半衰期,了解半衰期可 以帮助我们评估物质的危 险性。
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放射性物质广泛应用于医 疗和科学领域,但是应用 时也需要注意安全性。
放射防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与放射性物质相关的工作中,放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放射防护的知识有助于在工作中保护自己 和他人。
核医学的辐射与防护健康科普PPT【25页】

辐射源对周围空 气产生的射线照射率 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 减少的
距离防护是最简 单的防护方法
屏蔽防护
屏蔽是利用射线通 过物质时减弱的规律, 达到减少射线量的目的
屏蔽防护是最根本 的防护方法
医学药品核注射后
检查项目
骨静态显像 (50人平均) 心肌灌注显像 (50人平均)
甲状腺显像 (50人平均)
肾动态显像 (50人平均)
ICRP 规定在孕期内胚胎和胎儿接受的剂 ≤1mSv ICRP规定妇女怀孕腹部表面 (下躯干)的剂量≤ 2mSv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当量剂量限值≤1mSv 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有效剂量连续5年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不得超过50mSv
不同危害可能减少的生命天数,医疗辐射危害不大,不必恐慌
危害 抽烟 心脏病 癌症 超重15% 酗酒 车祸
测量控制区内的表面污染情况,有污染的地方要做屏蔽处理并做好标记 处理病人排泄物或污染过的床单,应穿戴一次性手套、放入专用塑料袋内 物理师测量活度小于0.15mR/hr(~1.3μSv)按照普通医疗垃圾处理,并及时
洗手------防止内照射 —防止内照射、黏在皮肤上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剂量限值
18F-FDG显像 (20人平均)
离开NM时 一臂距离 (mGy/hr)
0.018
0.035
0.005
0.006
0.014 (体表1m处)
受到10mGy照射 所需时间(hr)
556 286 2000 1667
714
对SPECT-CT(99mTc核素)检查,药物注射48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对PET-CT(18F核素)检查,药物注射24小时后体表剂量可下降到本底值
医疗辐射 (单次吸收10m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