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测试题
高考化学总复习之酸碱中和滴定专项训练

酸碱中和滴定专项练习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一支25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mL刻度处.假设把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再用0.1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那么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等于5mL2.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移液管3.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A.滴定管B.移液管C.量筒D.烧杯4.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假设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滴加指示剂酚酞后,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响后, 所需溶液的体积〔〕A.甲=丙>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5.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滴定管下端连有橡皮管的为酸式滴定管B.在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开关.C.滴定前应首先排除尖嘴局部的气泡.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二、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6.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A.胶头滴管B.量筒C.滴定管D.移液管7.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1×10-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一定是9 B.该溶液可能pH=5C.该溶液的pH不可能是7 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8.常温下,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的pH=2,0.1mol/L的一元碱BOH的溶液中c(OH-)/c(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c(OH-)>c(H+)>c(B+)>c(A-) B.c(OH-)<c(H+) <c(A-)< c(B+)C.c(H+)<c(OH-) c(A-)<c(B+) D.c(B+)=c(A-)>(H+)=c(OH-)9.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假设有1%的NaOH转变为Na2CO3, 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A.偏低1% B.偏高1% C.无影响D.偏高0.1%10.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V1>V2 B.V1<V2 C.V1=V2D.V1≤V211.以下实验中,直接采用沾有水滴的仪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A.氨的喷泉实验B.实验室制氧气:试管C.中和滴定:锥形瓶D.中和滴定:滴定管12.用酸滴定碱时,滴定前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水平线,滴定结束时读数正确,这样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浓度〔〕A.偏高B.偏低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13.25℃时,假设PH=a的10体积某强酸溶液与PH=b的1体积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那么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a+b=14 B.a+b=13 C.a+b=15 D.a+b=714.将PH=3的强酸溶液和PH=12的强碱溶液混合,当混合液的PH等于11时,强酸与强碱溶液的体积比是〔〕A.9∶2 B.1∶9C.10∶1 D.9∶115.在通常状况下,把醋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溶液的PH是〔〕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不能确定16.将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c〔NH4+〕>c〔Cl-〕>c〔H+〕>c〔OH-〕B.c〔Cl-〕>c〔NH4+〕>c 〔H+〕>c〔OH-〕C.c〔NH4+〕>c〔Cl-〕>c〔OH-〕>c〔H+〕D.c〔Cl-〕>c〔NH4+〕>c 〔OH-〕>c〔H+〕17.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参加一种碱MOH反响后,溶液呈中性,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参加的碱过量B.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C.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D.反响溶液中c〔A-〕、c〔M+〕相等18.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以下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局部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19.室温时某强酸溶液和某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原有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如果生成盐的水溶液为碱性,那么酸的浓度大于碱C.原有酸、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没有确定关系D.原有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大.20.用0.01mol/LH2SO4滴定0.01mol/L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假设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1滴H2SO4;②少加了1滴H2SO4〔设1滴为0.05mL〕.那么①和②中c 〔H+〕之比是〔〕A.5×103 B.104 C.50 D.10三、填空题(共30分)21.(3分)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1〕取一支碱式滴定管;〔2〕用蒸馏水洗净;〔3〕即参加待测的NaOH溶液;〔4〕记录液面刻度读数;〔5〕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6〕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的锥形瓶中;〔7〕参加适量蒸馏水;〔8〕参加酚酞试液两滴;〔9〕滴定时,边滴边振荡;〔10〕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11〕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12〕记录液面刻度读数;〔13〕根据滴定管的两次读数得出NaOH溶液体积为22mL,指出上述实验过程中错误之处〔用序号表示〕 .22.(11分)25℃时,假设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Va<Vb和a=0.5b,请填写以下空白;〔1〕a值可否等于3〔填“可〞或“否〞〕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值可否等于5〔填“可〞或“否〞〕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分)用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和体积相同的三种溶液至中性:a.Ba(OH)2、b.NaOH、c.NH3·H2O(以下盐酸的体积分别用VA、VB、Vc表示)〔1〕假设A、B、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所消耗盐酸体积关系为 .〔2〕假设A、B、c溶液的pH相同,所消耗盐酸体积关系为 . 24.(12分)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用指示剂〕,试答复:· · · 图15 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1〕向混有BaCO 3沉淀的NaOH 溶液中滴入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 3沉淀溶解而能测定NaOH 的含量?.〔2〕滴定时,假设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到达滴定终点,那么能否由此准确地计算出结果?.〔3〕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假设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那么测定结果如何? .25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NaOH 的质量分数约为82.0%,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2mol/L 的盐酸进行滴定,试答复以下问题:(1)托盘天平称量 5.0g 固体试剂,用蒸馏水溶解于烧杯中,并振荡,然后立即直接转入500mL 容量瓶中,恰好至刻度线,配成待测液备用.请改正以上操作中出现的五处错误.(2)将标准盐酸装在25.00mL 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 处,并记下刻度.(3)取20.00mL 待测液,待测定.该项实验操作的主要仪器 有.用 试剂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 刚好至 色时为止.(4)滴定达终点后,记下盐酸用去20.00mL,计算NaOH 的质量分数为 . (5)试分析滚蛋定误差可能由以下哪些实验操作引起的 . A 、转移待测液至容量瓶时,末洗涤烧杯 B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盐酸C 、滴定时,反响容器摇动太剧烈,有少量液体溅出D 、滴定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有液滴E 、读滴定管开始时仰视,读终点时俯视26朱经武教授等人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YBa 2Cu 3O 7-x ,其零电阻转变温度T w =90K.YBa 2Cu 3O 7-x 中x的值与T W 有一定的关系,x 值介于0.00~0.50之间,一般x 的值越接近于零,T w 就越高.在YBa 2Cu 3O 7-x 中,Y 、Ba 、O 都有固定的化合价,分别为+3、+2、-2;而Cu 有+2、+3价的混合情况.可用碘量法测定Cu 的量继而求得x 的值.碘量法是氧化复原滴定法的一种,通常用标准碘溶液直接滴定复原性物质,也可根据某些氧化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与I -作用生成单质碘的性质,用标准复原剂Na 2S 2O 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单质,间接计算该氧化性物质的含量.在滴定过程中,S 2O 32-转化为S 4O 62-,Cu 2+、Cu 3+均被复原为CuI.现取 4.00×10-2gYBa 2Cu 3O 7-x 样品,用稀盐酸溶解,在氩气保护下参加 1.00gKI 固体充分反响,Cu 2+、Cu3+均转化为CuI,用0.0100mol/LNa 2S 2O 3溶液滴定反响生成的I 2,在滴定终点时消耗0.0100mol/LNa 2S 2O 3溶液18.14mL.填空并答复:(1)盛装Na 2S 2O 3溶液进行滴定的仪器是 ,该实验选用的指示剂为 ,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2)写出滴定过程中S 2O 32-转化为S 4O 62-的离子方程式:(3)求出所用样品中x 的值: x= .(4)根据题给YBa 2Cu 3O 7-x 的电阻与温度关系的R -T 图示说明曲线中AB 、BC 段的物理意义.四、计算题(10分)27.(10分)有PH 为13的Ba(OH)2、NaOH 的混合溶液100mL,从中取出25mL 用0.025mol/LH 2SO 4滴定,当滴定至沉淀不再增加时,所消耗的酸的体积是滴定至终点所耗酸体积的一半.求:〔1〕当滴到沉淀不再增加时,溶液的PH 〔设体积可以加和〕 〔2〕原混合溶液中Ba(OH)2和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参考答案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A C CD BC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CBCABCDCCB三、填空题 21、〔3〕、〔10〕、〔11〕、〔13〕 22、〔1〕否,假设a=3,那么b=6,溶液显酸性,与题意不符,故a≠3〔2〕否,假设a=5,[H +]a =10-5mol·L -1,那么b=10,[OH -]b = 10-4mol·L -1,1]H []OH [V V ab b a >=+-,不符合题意,故a≠5 〔2分〕〔3〕110]H []H [10]H []OH [V V )14b a (ab 14a b b a <===-+++-+- 所以〔a+b-14〕<0,而a=0.5b即3a<14,a<314 ,又pH=b=3a>7,a>27 ,所以27<a<314.23、〔1〕Va=2Vb>2Vc 〔2〕Vc>Va=Vb24、〔1〕由于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8.2~10,在此条件下BaCO 3不溶解.〔2〕不能〔3〕不能;结果偏大. 25、(1)①末搅拌 ②末冷却即转移 ③末用玻璃棒引流 ④末用胶头滴管加水定容 ⑤末振荡、摇匀 (2)酸式 “0〞刻度或“0〞 以下刻度 (3)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甲基橙 黄色 橙色 (4)80% (5)A 、B 、C 、D 、E 26、(1)碱式滴定管 淀粉 蓝色变为无色(2)2 S 2O 32-+I 2=S 4O 62-+2I - (3)0.06(4)AB 段表示温度降到B 点即90K 时,超导体YBa 2Cu 3O 7-x 电阻为零.BC 段表示自90K 起,随温度升高,电阻逐渐增大四、计算题 27、〔1〕12.4 〔2〕0.025mol/L;0.05mol/L.。
专题46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学生版)十年(2013-2022)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1.【2022年6月浙江卷】25℃时,向20mL 浓度均为-10.1mol L ⋅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1mol L ⋅的NaOH 溶液(醋酸的5a K =1.810-⨯;用-10.1mol L ⋅的NaOH 溶液滴定20mL 等浓度的盐酸,滴定终点的pH 突跃范围4.3~9.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恰好中和时,溶液呈碱性B .滴加NaOH 溶液至pH=4.3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OH =H OC .滴定过程中,()()()--33c Cl =c CH COO +c CH COOHD .pH=7时,()()()()+--33c Na >c Cl >c CH COO >c CH COOH 2.【2022年1月浙江卷】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mL0.4mol·L -1Na 2CO 3溶液和40mL0.2mol·L -1NaHCO 3溶液,再分别用0.4mol·L -1盐酸滴定,利用pH 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A .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 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 2CO 3溶液中滴加盐酸B .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 1mL 时(a 点、b 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O 3-+H +=CO 2↑+H 2OC .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 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专题46 酸碱中和滴定及曲线定终点D .Na 2CO 3和NaHCO 3溶液中均满足:c(H 2CO 3)-c(CO 23-)=c(OH -)-c(H +)3.(2021·湖南真题)常温下,用10.1000mol L -⋅的盐酸分别滴定20.00mL 浓度均为10.1000mol L -⋅三种一元弱酸的钠盐()NaX NaY NaZ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27讲酸碱中和滴定

课时作业27酸碱中和滴定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0.010 0 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标准KMnO4溶液,该滴定实验不需要指示剂B.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C.滴定管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D.若滴定终止时,俯视读数,所测H2C2O4浓度偏低2.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若甲不变,将乙蒸发掉一半水(溶质不析出),丙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然后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相同浓度的盐酸滴定,分别达到终点消耗盐酸的体积是()A.V甲=V乙>V丙B.V丙>V乙>V甲C.V乙>V丙>V甲D.V甲=V乙=V丙3.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4.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时,加入极少量NaOH溶液都会引起pH的突变B.选指示剂时,其变色范围应在4.30~9.70之间C.若将盐酸换成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曲线ab段将会上移D.都使用酚酞作指示剂,若将NaOH溶液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所消耗氨水的体积较NaOH溶液小5.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又称莫尔盐,是常用的分析试剂。
实验室用FeSO4和(NH4)2SO4两种溶液混合很容易得到莫尔盐晶体。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 精品

(3)NH4+ + OH- → NH3· H2 O;
将0.1mol/L氢氧化钠滴入等体积、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 中,能正确反映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实线表示盐酸,虚线表示 醋酸))
√
√
7.25℃,向一定体积0.1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 的NaOH溶液,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D.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H2O的电离程度相同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A.C(CH3COOH)>C(CH3COO-)>C(H+)>C(Na+)>C(OH-) B.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C.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H)+ C(CH3COO-) D.点③所示溶液中:
√ √
√ √
2.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 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B.在B点,a>12.5,且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C点:c(CH3COO-) > c(Na+) > c(H+) > c(OH-) 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c(Na+)
高三化学pH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复习练习含答案

pH的计算一.选择题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a+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12的溶液中: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l3+、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l-D.c(Fe3+)=0.1 mol·L-1的溶液中:K+、ClO-、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CN-2.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x mL,俯视时读数为y 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为()。
A.量筒B.容量瓶C.滴定管 D. 以上均不对3.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其中溶液pH一定或可能等于7的情况共有①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②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③pH=2盐酸和pH=12氨水④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⑤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⑥pH=2硫酸和pH=12 NaOH溶液⑦pH=2盐酸和pH=12 Ba(OH)2溶液⑧pH=2硫酸和pH=12 Ba(OH)2溶液A.5种B.6种C.7种D.8种4.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最接近于()A.(10-8+10-10)mol·L-1B.(10-4+10-6)mol·L-1C.(10-8+10-10)mol·L-1D.2×10-10 mol·L-1A.2.3B.1.7C.2D.无法确定5.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水的离子积K w=1.0×10-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05 mol·L-1的H2SO4溶液,pH=1B.0.001 mol·L-1的NaOH溶液,pH=11C.0.0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pH=3的H2SO4溶液50 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 mL6.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
高三化学练习题:酸碱中和反应

高三化学练习题:酸碱中和反应1. 下列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H2SO4 + HCl -> H2S + H2O + Cl2b) NaOH + H2SO4 -> Na2SO4 + H2Oc) HNO3 + NaOH -> NaNO2 + H2O + O2d) NH3 + HCl -> NH4Cl + H2O2.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酸性的是:a) NaClb) H2SO4c) CH4d) NaOH3. 酸碱滴定实验中,当滴定管中滴加的溶液从酸性到碱性变化时,指示剂颜色变化的顺序是:a) 粉红色 -> 紫色 -> 蓝色b) 蓝色 -> 紫色 -> 粉红色c) 红色 -> 黄色 -> 绿色d) 黄色 -> 红色 -> 绿色4.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下列哪种物质起中和作用:a) 水b) 酸c) 盐d) 碱5. 酸性溶液具有下列性质中的哪一项:a) 可导电b) 呈酸性气味c) 具有腐蚀性d) pH值大于76.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产生的溶液称为:a) 盐溶液b) 酸溶液c) 碱溶液d) 中和溶液7. 当溶液中的酸和碱摩尔比为1:1时,称其为:a) 相对中和点b) 终点c) 等当量点d) 中和点8.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b) 双替换反应c) 合成反应d) 分解反应9.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橙汁b) 醋c) 牛奶d) 蜂蜜10.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光合作用d) 无温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题目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并与指导老师讨论,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2024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精练第41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第41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层次1基础性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的指示剂和仪器()2.(2021·广东卷)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 mL待测液,用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3.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需烘干后才能使用B.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排出碱式滴定管内的气泡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可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4.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水溶液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A.石蕊,由蓝变红B.甲基橙,由橙变黄C.酚酞,红色褪去D.甲基橙,由黄变橙5.关于滴定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B.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会使测定结果偏小C.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KMnO4标准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D.所有的滴定实验都需要加入指示剂6.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选项滴定管中的溶液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7.(2023·海南卷)某小组开展“木耳中铁元素的检测”活动。
检测方案的主要步骤有:粉碎、称量、灰化、氧化、稀释、过滤、滴定等。
回答问题:(1)实验方案中出现的图标和,前者提示实验中会用到温度较高的设备,后者要求实验者(填防护措施)。
新高考化学(鲁科版)一轮复习题库:第八章 第二讲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含答案解析)

第二讲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H+]·[OH-]=1×10-14 B.[H+]=1×10-7 mol·L-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是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的2倍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解析K W=[H+]·[OH-],且K 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常温下,纯水、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均有K W=1×10-14;在温度不确定时,中性溶液里的[H+]不一定等于1×10-7mol·L-1;0.2 mol·L-1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比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程度小,所以,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 +]小于0.1 mol·L-1 CHCOOH溶液中的3[H+]的2倍;当[H+]或[OH-]大于1 mol·L-1时,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就不简便了,而是直接用[H+]或[OH-]来表示。
答案 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为10-13mol·L-1B.pH=2与pH=1的CH3COOH溶液中[H+]之比为1∶10C.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pH<7 D.1 mol醋酸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8N A解析A项,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0.1 mol·L-1,故由水电离的[H+]>10-13mol·L-1;B项,pH相差1,溶液中的[H+]相差10倍;C项,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混合,CH3COOH过量,溶液显酸性,即pH<7;D项,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8个共价键,即1 mol醋酸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8N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新课标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测试题1.(08全国Ⅱ卷)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2.(08广东卷)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
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3.(07山东卷)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若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 )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A.0.008889B. 0.08000C. 0.1200D. 0.24004.(07天津卷)草酸是二元中弱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 = 0时,c(H+) = 1×10-2 mol·L-1B.V(NaOH)<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 2c(C2O42-)+c(HC2O4-)C.V(NaOH) = 10 mL时,c(H+) = 1×10-7 mol·L-1D.V(NaOH)>10 mL时,c(Na+)>c(C2O42-)>c(HC2O4-)5.(08山东卷)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BaSO4(s)=Ba2+(aq)+SO2-4(aq)的平衡常数K ap=c(Ba2+)·c(SO2-4),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 ap大于c点对应的K ap6.(06北京卷)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
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06上海卷)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A.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8.(01全国卷)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lmol·L-1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1 NaOH 溶液进行中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lmol·L-和.则所需NaOH 溶液的体积()A.大于20 mL B.小于20 mL C.等于20 mL D.等于5 mL9.(01全国卷)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下图,从下表中正确的实验是()10.(01全国卷)将a g 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l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A.[(b-c)/125a]×100%B.[(b-2c)/125a]×100%C.[(b-c)/250a]×100%D.[(8b-8c)/a]×100%11.(07江苏卷)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
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III 填空: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若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 ,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2.(07广东卷) 羟基磷灰石[Ca 5(PO 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 :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 3)2和(NH 4)2HPO 4溶液的pH 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 4)2HPO 4溶液缓慢滴入Ca(NO 3)2溶液中。
方法B :剧烈搅拌下,将H 3PO 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68101214-------l g c (C a 2+)pH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 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 和方法B 中制备Ca 5(PO 4)3O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5Ca(NO 3)2+3(NH 4)2HPO 4+4NH 3·H 2O =Ca 5(PO 4)3OH↓+__________+_________ ②5Ca(OH)2+3H 3P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方法A 相比,方法B 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B 中,如果H 3PO 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8江苏卷)工业上制备BaCl 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 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查表得BaSO 4(s) + 4C(s)4CO(g) + BaS(s) △H 1 = 571.2 kJ ·mol -1 ① BaSO 4(s) + 2C(s)2CO 2(g) + BaS(s) △H 2= 226.2 kJ ·mol -1 ②⑴气体用过量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
Na 2S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⑵向BaCl 2溶液中加入AgNO 3和KBr ,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 (Br -)c (Cl -)= 。
[K sp (AgBr)=5.4×10-13,K sp (AgCl)=2.0×10-10]⑶反应C(s) + CO 2(g)高温2CO(g)的△H 2= kJ ·mol -1。
⑷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
14.(06广东卷)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 2+、Pb(OH)+、P b (O H )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 0.8 0.60.40 468 10121421345 pHα【1表示Pb 2+,2表示Pb(OH)+,3表示P b (O H )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1)Pb(NO 3)2溶液中,32()()c NO c Pb -+ 2(填“>”、“=”、“<”);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32()()c NO c Pb -+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
(2)往Pb(NO 3)2溶液中滴稀NaOH 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 +除外)有 ,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离子 Pb 2+ Cu 2+ Fe 3+ Mn 2+ Cl -处理前浓度/(mg·L -1) 0.100 29.8 0.120 0.087 51.9处理后浓度/(mg·L -1) 0.004 22.6 0.040 0.053 49.8上表中除Pb 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
(4)如果该脱铅剂(用EH 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 2+E 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 范围为 (填代号)。
A .4~5B .6~7C .9~10D .11~1215.(04上海卷)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
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 2O 的含量。
(1)称取3.50g 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 溶液,从中取出1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mol/L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mL (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