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合集下载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交通地理信息系统(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TGIS)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

TGIS在现代交通运输管理、规划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TGIS的概念、建设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第二章:TGIS的概念和组成要素TGIS是将GIS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领域,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支持和决策依据的信息系统。

TGIS主要由数据、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

2.1数据TGIS的数据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和交通运输数据。

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各种地图数据(例如道路地图、影像地图等)以及地理特征数据(例如地形、水系等)。

交通运输数据主要包括路网数据、交通流量数据、车辆数据、人员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TGIS 建设和应用的基础,也是TGIS分析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2硬件TGIS的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计算机是TGIS运行的基础,服务器是TGIS计算和数据存储的核心,存储设备用于存储TGIS数据。

2.3软件TGIS的软件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交通运输管理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等。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TGIS最核心的软件,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交通运输管理软件则主要用于交通管理和规划;数据管理软件则主要用于TGIS数据的管理和维护。

2.4人员TGIS建设和应用需要专业的人员支持,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用开发人员和决策人员等。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三章:TGIS的建设TGIS的建设包括需求分析、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测试和上线运行等多个阶段。

交通运输论文-GI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

交通运输论文-GI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

交通运输论文-GI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交通运输论文-GIS在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摘要:地理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为GIS在交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一定基础。

本文总结了GIS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GI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GIS-T。

通过对GIS-T中关键技术的分析,对其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了一定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GISGIS-T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地理信息系统是集现代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测绘科学为一体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采用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等最新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能够实时准确地采集、修改和更新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可视化的支持〔1〕。

目前在很多领域中,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尤其是在交通领域,GIS与传统的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紧密结合,延伸出了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forTransportation),简称GIS-T。

1GIS概述GIS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要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便于计算机处理分析”的目的。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首先提出了GIS这一术语,并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后来的几十年中间,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GIS的应用也日趋深化和广泛,在环境、资源、石油、电力、土地、交通、公安、航空、市政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成为常备的工作系统。

GIS是图形处理技术、可视技术及数据库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以其混合数据结构和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而独树一帜。

它与CAD系统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有着很大的区别。

CAD系统虽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但其拓扑关系比较简单,管理和分析大型地理数据库的能力也有限;DBMS则侧重于非图形数据的优化存储和查询,而图形查询、显示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均相对较弱。

众所周知,GIS中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地理数据。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论文

1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一个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是基础测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与之配套。

因此,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软件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数据库等构成。

1.1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以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网络中心,其它各测绘院、机关、测绘管理处、质量检查站等为网络节点,构成一个C/S网络结构。

硬件以微机为主,网络中心使用部分服务器及工作站,外围设备包括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光盘机、磁带机、数字化仪等。

1.2软件环境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如UNIX、WINDOS95、WINDOWSNT及数据库管理软件。

基础软件平台应选择国产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及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产软件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先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如ARC/INFO,GENAMAP等),但需要保证数据将来能移植到国产软件平台。

应用软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等)宜采用成熟的国产化软件,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及测量平差软件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国产矢量化软件GEOSCAN、MAPVECTOR等;部分应用软件自己开发,但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

1.3技术标准体系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

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

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作为系统的支撑。

1.4管理体系严格地说,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现代基础测绘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测绘管理系统,因此必须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测绘行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版权管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交通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涉及到交通流量监测、交通拥堵管理、交通事故处理等一系列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作为一种能够加工、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工具,在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规划与设计和交通运营与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在交通数据采集与分析方面,GIS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帮助交通管理部门获取大量准确的交通数据。

例如,通过在各个交通节点上安装监控设备,可以获取实时交通流量、车速、车流密度等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GIS技术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交通拥堵状况、运输效率等信息。

同时,GIS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交通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能够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交通运行状况,快速响应交通拥堵、事故等紧急情况,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交通规划与设计方面,GIS可以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地理空间数据,帮助进行交通规划和交通网络设计。

通过GIS技术的支持,可以进行交通需求预测、道路网络优化和交通规划方案评估等工作。

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GIS可以通过对人口分布、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等数据的整合分析,提供科学的交通规划建议。

此外,GIS还可以进行交通模拟仿真,通过模拟各种交通情景,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效果。

这些交通规划与设计的工作,能够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优化城市交通的布局和设计,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

在交通运营与管理方面,GIS可以协助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资源的调度与监控。

通过GIS技术,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控交通网络的状况,包括道路的畅通程度、公交车辆的行驶路线和乘客数量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及时做出调度决策,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小作文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小作文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小作文英文版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re managed and operated. GIS technology allows transportation planners and engineers to efficiently collect, analyze, and visualize spatial data, leading to more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One of the key applications of GIS in transportation is route optimization. By utilizing GIS software,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 can determine the most efficient routes for their vehicles,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road conditions, and weather patterns. This not only saves time and fuel costs but also reduces carbon emissions and improves overall efficiency.Another important use of GIS in transportation is asset management. GIS can be used to track and monitor the condi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oads, bridges, and tunnels. By regularly updating and analyzing this data, transportation agencies can prioritiz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projects,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Furthermore, GI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mergency response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By mapping out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vulnerable areas, emergency responders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coordinate rescue efforts during natural disasters or other emergencies. GIS technology also enables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raffic conditions, helping to reroute vehicles and minimize disruptions during crisis situations.In conclus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indispensable tools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By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GIS technology,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can optimize routes, manage assets, and respond to emergencies more effectively, ultimately improving the safe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中文版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彻底改变了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方式。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研究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研究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研究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愈发突出,如何合理规划交通路径、优化交通网络,成为了确保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则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用于进行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研究。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地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系统,通过灵活的数据管理、查询分析和表达功能,可以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管理、处理和分析。

在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中,GIS可以集成交通网络的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非空间数据,如交通流量、速度、道路等级、拥堵情况等,进行交通分析、路径规划和优化。

交通路径规划是指根据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路段属性和交通需求,确定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优路径。

GIS可以通过网络分析功能,基于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属性信息,计算出最短路径、最快路径、最经济路径等。

通过地图可视化和路径导航等功能,将规划好的路径展现给用户。

同时,GIS还能够考虑到实时交通信息的变化,动态更新路径规划结果,提供更准确的路径导航方案。

交通路径优化是指通过对交通网络进行调整和改造,以达到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的目的。

GIS可以进行交通热点分析,根据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和交通拥堵指数等,确定交通拥堵热点和瓶颈路段。

通过优化这些热点区域和瓶颈路段的规划和设计,如增设交通信号灯、拓宽道路、调整车道等,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GIS还可以进行多种交通方案的评估和比较,如公交改造方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等,优化交通网络的整体效能,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通路径规划与优化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交通分析和决策支持。

一方面,GIS可以实现交通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通过地图和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交通拥堵状况和路径规划结果,使用户容易理解和接受。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本文主要总结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国内外应用实例,从城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微观交通仿真三个角度进行介绍。

通过对GIS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提出了作者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GIS;交通领域;发展趋势;Abstract: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ombine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examples,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rail transit and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GIS,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idea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指的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地球空间中有关地理分布的数据进行“采集(成像)——运算——分析”的技术系统。

简言之,就是对指定空间对象进行成图和分析,解答“位置状态”的问题,构建“位置大数据”。

比较容易混淆的是,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作为执行对象,这是其有别于其他系统的根本之处(如人脸识别系统、遥感系统、气象软件、GPS等)。

电子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5篇)

电子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5篇)

电子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5篇)电子版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第1篇: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速国道干线与城市内部道路均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速度快、交通承载压力大、信息化程度低等特点,难以满足现代道路交通体系的数字化要求,迫切要求构建便捷、高效、实时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本文以ArcGISEngine开发环境为基础,对道路交通信息系统与ArcEngine组件式平台拟进行概要阐述,并按照软件设计的相关原则,对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功能模块设计。

关键词:ArcGIS;Engine;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组件式开发当前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规模不断增大,以机动车保有量为代表的道路交通压力也与日俱增,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纷纷通过限号形式来减缓道路载荷。

现代信息技术为整合道路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数据自动化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有利于构建时空一体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1.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ArcGISEngine作为GIS嵌入式二次开发平台,可摆脱ArcGIS提供组件式多类型开发应用程序接口API,同时可与MicrosoftVisualStu-dio系统编程集成开发环境相融合,基于进行多类编程语言下的模块式开发。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从应用层面分析,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受众群体分为交通管理方与车辆应用客户方,其中本文所探讨的基于ArcGISEngine的应用系统主要为交通管理方的C/S客户端,具体车辆客户端则可采用基于Android、ios或WindowsMobile 平台的APP软件;从系统设计的原则分析,应坚持安全性、共享性、可拓展性与可维护性的原则,提升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发展。

作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化道路空间与属性信息为基础,在确保系统不同用户权限的条件下,提供地图量测、空间漫游、数据维护等功能,检索酒店、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相关位置,并根据摄像头监控热点交通流量、密度数据,同时借助GPS定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为公交、出租等公共车辆提供位置相关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一个省级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而是基础测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有相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与之配套。

因此,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软件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管理体系、数据库等构成。

1.1计算机硬件及网络环境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将以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网络中心,其它各测绘院、机关、测绘管理处、质量检查站等为网络节点,构成一个C/S网络结构。

硬件以微机为主,网络中心使用部分服务器及工作站,外围设备包括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光盘机、磁带机、数字化仪等。

1.2软件环境
系统软件采用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软件,如UNIX、WINDOS95、WINDOWSNT及数据库管理软件。

基础软件平台应选择国产软件,这对于将来的应用开发、数据安全及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国产软件暂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先使用成熟的商业软件(如ARC/INFO,GENAMAP等),但需要保证数据将来能移植到国产软件平台。

应用软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等)宜采用成熟的国产化软件,如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及测量平差软件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微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国产矢量化软件GEOSCAN、MAPVECTOR等;部分应用软件自己开发,但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

1.3技术标准体系
系统应具有统一完整的技术体系,如数据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建库标准、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标准、数据更新标准、数据使用标准等。

技术标准应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当没有国标和行标时,可按国标和行标的建标指导原则建立自己的标准。

此外,还应有一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作为系统的支撑。

1.4管理体系
严格地说,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为满足现代基础测绘管理需要而建立的一套现代化的测绘管理系统,因此必须根据现代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特点,建立一套新的管理体系,包括测绘行业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果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版权管理等。

1.5数据库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部分包括:
管理数据库:行政办公、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测绘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管理、测绘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数据。

技术数据库:所有的技术标准、设计书、技术文档说明等。

1/25万数据库:是全国1/25万数据库的分库,包括地形、地名、数字高程模型、景观影象四个部分。

1/5万数据库。

1/1万数据库及基础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1/5千数据库(重点地区)。

数字正射影像库。

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

境界数据库:包括国界、省界、地区界、市界、县界、乡界、村界、屯界等。

其它专题数据库:如综合区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专题等。

2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针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拟本着“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方针,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办公信息系统(O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建设。

同时,系统的建设要高起点并切合实际,以保证系统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及良好的可扩展性。

因此,该系统建设强调以下三个原则:
2.1实用性
确立以满足现代测绘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思路。

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这样容易见效益,也使得系统自身能获得滚动发展和不断完善、扩充、更新的能力。

2.2先进性
当前,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案、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系统的开发建设应采用软件工程学所倡导的开发模式及最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可视化技术、数据流与控制流集成化、软件功能部件化等最新分析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发展完善,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将具有一定时期的先进性;另外对系统的运行管理要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

3.3可扩展性
根据客观情况,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步提高的长期发展过程,这样就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

事实上,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广西测绘局全局的数字化测绘生产已基本形成规模,计算机的使用已比较普遍,局属各单位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各级领导对此已有一定的认识,1996年成立的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经从整体上考虑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只要领导重视,各方面共同努力,此项工作会取得较快的进展。

3须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技术方面已基本成熟,只要遵循上述提出的“总体设计、急用优先、重点优先、成熟优先、分步实施”的建设方针,系统建设工作可顺利开展。

在实施过程中,须重点考虑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3.1经费投入问题
系统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一方面,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基础测绘项目,部分经费可从基础测绘经费中投入。

另一方面,系统建设工作属科研项目,应投入部分科研经费。

部分专题数据库建库经费可从专题经费中解决(如9202工程)。

类似如地名数据库、境界数据库这样的专题建设费用可联合其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

3.2管理问题
现代技术发展给测绘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与其被动地接受,不如主动地迎接。

广西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定给测绘局乃至测绘系统的行政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测绘成果管理等带来重大变化。

如测绘成果提供方式由现在的模拟产品方式向数字化产品方式过渡,再如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将使现在航测生产方法彻底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模拟测绘产品与数字化测绘产品并存等等,其中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3.3人才问题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测绘行业过去一段时期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锻炼和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吸引人才,给技术人才以用武之地。

3.4数据版权问题
模拟的测绘产品版权问题较好解决。

受法律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版权问题亟待解决,因为数字化产品一经提供,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复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法律外,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如“权威数据审查制度”,当项目设计者提交设计成果时,同时应提交所使用的基础数据的来源证明,以限制数据的非法使用。

3.5数据更新与数据版本管理问题
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定期更新数据,保持基础数据的现势性。

数据更新后,历史数据仍须保存。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数据版本管理机制,确保有效数据能长期保存,又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