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论文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为题,重点研究了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丰富的空间信息和精确的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得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城市规划中的遥感影像数据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遥感影像数据,城市规划,应用研究1. 引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涵盖地理学、信息科学、遥感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旨在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遥感影像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本提供参考。
2. 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1 遥感影像数据概述2.1.1 定义和特点遥感影像数据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的地面图像数据,具有广泛的空间范围和高分辨率的优势。
2.1.2 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过程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等环节,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特征提取等。
2.2 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2.1 土地利用规划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提供城市土地利用信息,为土地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2 城市扩张研究遥感影像数据可以通过对城市扩张过程的监测和分析,为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配和人口流动等问题提供支持。
2.2.3 环境保护与生态研究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城市环境质量评估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2.2.4 城市交通规划遥感影像数据能够提供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等信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2.5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为城市规划中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3. 应用案例分析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遥感影像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效果。
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摘要:本文从建设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现实意义、总体目标、功能结构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思路。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地理信息;应用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shi xiangao(wuhan city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center,wuhan430014,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overallobjective,functional design,data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 city’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deas.keywords: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geographic information;application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融地理学、测量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gis使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管理、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关信息,把事物在地球表面空间的地理位置及其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屏幕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
土地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选择与系统结构论文

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选择与系统结构【摘要】当前,如何利用gis技术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有效管理组织各类土地信息,使之可以方便的获取、存贮、管理和显示,而且还可以对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的监测、模拟、分析和评价,为土地管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和客观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已成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文章就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选择与系统结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1 土地管理与gis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本载体,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任务。
土地管理工作面广、涉及信息量大,从调查登记到发证统计涉及到众多的作业流程,为保证土地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每一流程所获取的信息都应当准确无误,这是一般手工管理方式所无法胜任的。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出现为有效管理土地信息提供了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利用gis建立的土地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土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而且可以根据决策部门的要求,快速地提供多种土地利用及规划方案供领导部门选择,为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统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分析及评价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土地地理信息系统的gis平台2.1 gis平台选择的标准gis平台的选择对成功的建立土地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gis平台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2.1.1 系统的伸缩性在网络技术和环境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时代,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不应该成为信息海洋中的一座“孤岛”。
在设计和实现系统时候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是一种上佳选择。
而要做到这一点,系统所依赖的平台的“可伸缩性”则是关键,它可以保证系统的分步实施不会因为平台的提升和系统规模及功能需求的扩展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1.2 系统的集成性土地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跟其它诸如mis等系统集成,方可满足需求。
基于MapInfo人口分类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基于MapInfo的人口分类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介绍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数字中的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人口分类系统数字化的实现。
关键词:mapinfo;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79-002一、系统概述1.系统概述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处理与地理信息有关的人口数据的一门新技术,具有对图形和数据进行存储、更新、编辑,对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一起进行分析和模拟等功能,能按索引数据项进行地图及其上面信息的查询,对同一地图进行分层显示,将各类统计信息逐层叠加在同一地图的不同层(如行政区划、河流、公路、建筑物等)上,并能将分析结果以地图、表格、图形或统计报告等形式输出。
在对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人与真实世界的交互,通过地图的数字化,以及跨平台集成方法,让人能够很容易了解人口的密集度,掌握人口的信息。
系统开发环境:visual basic 6.0 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microsoft windowsxp 操作系统。
数据制作环境: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icrosoft access桌面数据库软件。
系统应用平台:visual basic 6.0;mapinfo 7.0。
2.数字中的地图数字地图凭借计算机高效、准确的处理功能来表示传统在纸质地图上用图形、符号、颜色、注记等表示的空间信息,进而产生各种满足不同需求的新的产品模式,表现为存贮介质、显示设备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差别。
数字地图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三维信息和时态信息的引入,还使地图与影像、不同比例尺地图、不同类型地图的纵向连接与集成,以及城市、省、国家及世界范围的地图横向“无缝”连接成为可能。
对许多数字地图应用(如导航、监控、指挥等系统)来说,动态化、实时化成为应用最重要的指标。
所谓地图数字化就是将地图转换为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数据文件,这种数据文件符合一定的数据格式,有特别的比例尺和精度,包括各空间要素在某一坐标系统中的位置和属性,它们可以通过接收其格式的软件系统来管理、提取、分析和编辑制图。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遥感影像处理与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遥感影像处理与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遥感影像处理与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摘要: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中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并针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论文从遥感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开始,介绍了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重点关注了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等方面。
同时,还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方法展开了探讨,包括空间插值、空间关联分析和空间模式分析等。
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提供参考,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1、引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对地理现象进行空间分析和管理的综合性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GIS的数据来源和处理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遥感影像是获取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遥感探测能力和空间分布特征。
因此,研究遥感影像处理和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尤为重要。
2、遥感影像处理方法2.1 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航拍、卫星遥感、无人机拍摄等多种方式进行,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论文中可以从数据获取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各种遥感数据获取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2.2 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是遥感影像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去除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和减少信息冗余等。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无人机图像配准等。
论文可以深入研究各种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
2.3 遥感数据特征提取遥感数据特征提取是利用遥感影像中的信息来获得地物或地域的特征信息,常被用于土地利用分类、植被覆盖度分析等。
该部分可以介绍图像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等不同类型的特征提取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4 遥感数据分类遥感数据分类是将遥感影像中的像元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过程,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混合分类等。
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价值体现论文

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体现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的发展已经出成为一种趋势,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也是一项创新的尝试。
gis的引入可谓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次革命,应当充分发挥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效果生动的特点,将这种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有效融合。
本文将针对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这种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促进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gis中学地理价值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指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
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近年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这种现代化教学系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一、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的时代,因此,对于人才教育的问题就成了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虽然科技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以传统的手段为主,即使是有条件的地区,所谓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只是偶尔使用,所以,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正所谓科技以人文本,科技的创新与发明就是为了人类使用工具更加方便,所以,要大力弘扬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而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育现状仅仅是以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为主,因此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更是必要的。
二、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价值体现1. 突显了地理知识的空间性。
中学地理的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很多知识都具有空间性,大量的地理名称、地理事物和一些河流山脉的走向,离开了空间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空间性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特点。
利用gis软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效果就会好的多,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并且gis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可以随时更新信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最新的地理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地理信息系统与人文地理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与人文地理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种集成地理数据、地图、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的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人文地理研究。
在人文地理学领域,GIS能够为研究人们在地球上分布和活动的方式提供新的视角和洞察力,从而促进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
首先,GIS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家更准确地确定地理空间的界限和特征。
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研究人员可以绘制出不同地理特征的分布图,如人口密度、族群分布、城市发展等。
这些图像可以将复杂的地理数据可视化,使研究人员更容易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例如,在人口流动的研究中,GIS可以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和迁徙流动数据绘制人口流动的热力图,从而揭示人口流动的模式和趋势。
其次,GIS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家分析地理数据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
通过将不同的地理数据叠加在一起,研究人员可以发现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GIS技术可以将土地利用类型与环境污染数据叠加起来,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可以帮助人文地理学家模拟地理过程和预测未来的地理变化。
通过建立地理模型和利用历史数据,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的地理过程,如土地利用变化、城市扩张等,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为人文地理学家提供了一种研究地理演变的虚拟实验平台,从而加深对地理变化的认识。
例如,通过利用GIS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城市规模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GIS还为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框架。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GIS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工具,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数据和方法,促进跨学科的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涉及地理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对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推荐几个研究方向,希望能够对大家的论文选题有所帮助。
一、空间数据挖掘与分析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和海量地理数据的积累,如何挖掘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了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可以考虑探索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法,对地理数据进行分类、聚类、时空模式挖掘等分析。
可以选择具体的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比如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等。
二、遥感与地理模拟遥感技术是地理信息科学中常用的数据获取方式之一,通过获取卫星、航空或无人机等平台获得的遥感影像,可以对地表进行快速、全面的观测。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可以考虑将遥感影像与地理模拟技术相结合,通过模拟分析地表的物理过程,比如植被生长、水文循环等,来解释遥感影像的信息,并对地表变化进行预测。
可以选择具体的地域范围或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研究,比如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等。
三、地理网络分析与交通规划地理网络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道路、铁路、水系等交通网络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揭示城市交通、物流等复杂的空间关系。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可以考虑如何利用网络分析方法,提高交通规划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可以选择具体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估等。
四、位置服务与社会行为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位置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研究方向下,可以考虑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位置服务数据和社会行为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位置服务对社会生活、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期间,地理信息系统理
论、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日新月
异,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和方法在问世不久就迅速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使
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和高新技术领域的主力军。基于互联
网和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空间认知
的普及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本文
将围绕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产生、功能和作用等展开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
关键字:空间信息 数据分析 计算机
一.什么是GIS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为“地理信息系统”,随着它的发展,
有时也称为“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服务”。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
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
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
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
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从而使其在广泛
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二.GIS是如何产生的
15,000年前,在拉斯考克附近的洞穴墙壁上,法国的Cro Magnon猎人画下
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线
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一个图形文件
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
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20世纪初期将图片分成层的“照片石印术”得以发展。
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联邦林业和农村发展部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GIS才完全成熟。
三.GIS有何功能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
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
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
等)集成在一起。GIS近年来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
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
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地
理信息系统要管理非常多、非常复杂的数据,可能有几万个多边形,几万条线,
上万个点,还要计算和管理它们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空间关系……。 地理信息系
统是将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以及系统管理人员组织而成的对任一形式的
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的集成。 地理信息系
统技术正在走进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四.如何用GIS解决实际问题
通常我们可以用“GIS分析”快速、准确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地方或位置,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再比如说一些大的实际空间问题,假定以水土
流失模型为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它的流程:1.分析水土流失易发程度;大概
确定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地形,植被,河网...,各因素在水土流失中占的权重,
依此对区域进行类别分析);2.准备对应数据(地形可以采用全国1:5万地质图中
等高线,或者一些公开的DEM文件,比如SRTM等);3.植被分布图;河网分布
图;将准备好的图件加载在设置好的工程文件中(坐标系,比例尺..);4.进行地
理分析,toolbox中新建一个模型,通过地形文件计算一下坡度,然后对坡度进
行重分类;5.对植被分布进行重分类,比如1为森林,2为草地,3为农田,4
裸地(数越大表示越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植被类型);6.依据河网密集度对区域进
行重分类;7.然后用叠加分析工具对重分类的数据进行加权分析,输入几个因素
占得权重比例,得出加权后的分布图,即为水土流失易发程度分布图。GIS还能
解决很多其他实际问题,随着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