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解析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火电厂的应用及发展

解析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火电厂的应用及发展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在火电厂运行中,应用热工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火电厂中热工自动化控制相关知识,探讨其在火电厂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自动化控制;火电厂;应用引言众所周知,火电厂为社会污染主要来源之一。
事实上,资源损耗和污染环境的火力发电厂承担着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重要责任。
火电厂进行优化设计,满足社会需求也具有重要意义。
火力发电厂可以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主动实践新型节能环保技术。
这不仅对于火力发电厂完成节能减排用重要意义,同时也作为一个先行者为同行业者提供了示范和榜样。
在从粗放型经济面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中,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进行节能减排工艺改进已迫在眉睫。
因而,对于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进行节能减排工艺改进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既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提升自身效益。
1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的实现主要借助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有人机界面、预算处理装置、检测装置、执行装置等部分构成,负责对火电厂设备位移、振动、转速、料位、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测量,其中料位参数主要包括油箱油位、煤仓料位、凝汽器水位、除氧器水位、气泡水位等;流量参数包括减温水流量、给水流量、主汽流量等,借助流量变送器、超声波流量表、流量表等进行测量;压力参数主要涉及一次风压、二次风压、气泡压力、给水压力、炉膛压力等,主要使用压力变送器、压力表进行测量;温度参数包括给水温度、烟气温度、主汽温度等,主要借助热电阻、热电阻偶、双金属温度计等进行测量。
热工自动化控制优势明显,尤其在我国一些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使得火电厂管理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火电厂长远、稳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热工自动化控制在火电厂的应用2.1自动报警自动报警有助于提醒管理人员运行异常的设备,通过分析及时找出报警原因,防止相关设备出现故障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展望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展望摘要:近年来,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得到了非常迅速地发展,特别是热工自动化装置,是大型发电机组中的重要构成。
在一定程度上,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水平,是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
现阶段,火电厂的发电机组已经开始从中小容量发展到单元机组,且整个电力行业开始迈入到全新的自动化时代。
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展望,避免技术设施制衡性不足的问题,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趋势;发展展望引言从本质上而言,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是自动化控制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各类数据监控,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目前,火电厂的单机容量在不断的增加。
从火电厂的发展史来看,自动化技术水平在逐步提升,而且也基本上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的自动化发展转型,通过前沿技术实现热工自动化的高效控制,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生产中的投入成本,并切实促进发电厂的生产效率提高。
1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概述在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科技、经费以及人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火电厂热力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的,这种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工厂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自动化的推进,这种传统模式必然会被淘汰。
与此同时,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持续推进自动化发展,并合理利用一系列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以更加有效地取代传统人工操作,使得工厂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指的是在火电厂热力过程的测量、信息处理等过程中,参数直接通过自动化仪表与自动控制装置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热工的自动化,不但显著的提升了人工设备的安全性和机组的经济性,还明显的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
2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现状2.1仪表和控制设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式引入了300W和600W的机组制造技术。
在仪表和控制设置方面,适当的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手段,优化我国仪表和控制装配类型不齐全等问题,最大程度的满足我国火力自动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G 8 9-K01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9 2--8 91989年北京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批准单位: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主编单位:能源部华东电力设计院1 9 8 9年北京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89)电规技字第1 l 5.号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的通知各电管局。
省(自治区)电力局,各部属电力设计院,省(自治区)电力设计院:为适应大机组热控设计发展的需要,我局委托华东电力设计院对原电力建设总局一九八O年制定的《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成品内容深度规定》和原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管理局一九七九年制定的《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的热控专业部分进行了修订.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规定热控部分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华东电力设计院。
附件:《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内容深度规定》NDGJ 9 2—8 9。
此页无正文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章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五日抄送:能源部电力司、基建司,科技司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可行性研究设计成品内容深度第三章初步设计成品内容深度第四章施工图设计成品内容深度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施工图成品内容及深度附录一初步设计热控接受外专业的资料项目附录二初步设计热控专业提供外专业资料项目附录三施工图设计热控接受外专业的资料项目附录四施工图设计热控专业提供外专业资料项目附录五热控部分施工图卷册参考目录附录六本规定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以下简称热控)的设计水平,统一热控设计内容的深度,按照现行的有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总结热控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及应用

节能减排理念下的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及应用摘要: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为电力生产工作的重要模式,其涉及众多设备,拥有复杂的结构,存在不易控制、无规律等特点,会增加系统控制难度,难以为其配置线性函数模型。
目前,火电厂为更好的完成热工自动化控制要求,应该优化系统设计参数,将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火电厂控制系统中,借助其开放化、多样化的特点,根据控制对象灵活的转变控制方法,进行全程管控。
关键词:火电厂;节能减排;热工自动化;设计;应用火电厂为我国当前生产电力能源的主要场所,其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火电厂作为我国电力能源生产的主要单位,其生产活动自动化控制能力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输出情况。
在国家高度重视节能排放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将工作集中在火电厂生产效率提升上面,自动化控制在此背景下出现。
当前很多电厂在电力控制方面引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目标,保证电力生产具备节能的特性,通过智能控制可以达到发电目标。
一、火电厂能耗影响因素(一)汽轮发电机火力发电厂在运行中可能会因气温、高压加热器等方面的影响,出现能耗问题,汽轮机的运行状况可能因为内部元件摩擦做无用功,比如汽轮机内叶片与喷嘴便会在汽轮机启动后产生一定的摩擦,出现能源损耗。
叶片顶部可能出现漏气情况,导致汽轮机在热能转换时蒸汽不能完全变为内功。
汽轮机调节阀门可以控制进油量,在汽轮机运行阶段调整阀门可能因所处区间,导致其在进油量控制方面控制能力下降,会出现一定的节流损失。
汽轮机在低负荷情况下,调节气门开启次数会逐渐减少,但是其产生的能量损失会逐渐增大。
一旦超过电压运行参数,便会使火电厂出现较大的能源消耗问题[1]。
(二)锅炉锅炉燃烧效率低是导致能源消耗量大的主要原因,在火力发电厂发电中,锅炉设备为发电厂能源消耗的主体,但是在锅炉燃烧煤炭时,常会因锅炉设备漏粉、漏风,导致能量出现转换损耗,由此出现较大的能耗损失问题。
在固体与气体无法充分燃烧时也会出现能量转化不充分的问题,浪费不少能量。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展望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和展望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电力行业正在迈向一个更加先进、更加自动化的新阶段。
热自动化装置在这一过渡阶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热自动化装置的推广将会极大地改善整个行业的效率和质量。
在当前的火电厂中,热工自动化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并且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火电厂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高参数、大容量的火电厂的建设,使其成为电力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这一进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为显著,已经实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面、由低级到先进的智能化转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分析目前中国火力发电领域所遇到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期推动其可持续的发展。
一、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现状1.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现状分析DCS是一种普遍被使用于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先进的控制单元,它的出现为技术工作者提供了极其有效的服务,使技术工作者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任务。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流程具体如下:其一,自动检侧技术。
这种系统能够实时测量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监控,并将测试的结果反馈给管理部门。
它能够实时监测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并为后续的管理提供支持,其二,自动控制阶段。
具体包括自动控制等内容。
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厂的热工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设备的精确监测和优化,确保火电厂的高效稳定的运营。
其三,自动报警。
当进行自动检测时,如果发现热工参数异常,系统会发出灯光等信号,以提醒相关人员迅速准确地处理问题。
此外,在自动保护阶段,如果发生热工参数异常或运行故障,系统会自动暂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内容(1)自动检测。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如智能化的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热力系统的全面监测,包括温度、压力、液位等热工参数的实时记录,从而为火电厂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管理,并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及发展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及发展摘要:热工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厂的工作品质与工作效率,从而推动电厂的经济发展。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的构建涉及到大量的理论与技术知识,而自动控制理论又是其构建的核心理论,其研究成果对提高火电厂的操作水平和操作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必须加强对它的研究,确定它的实用价值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有效应用1 自动控制理论概述分析在国内,自动控制是目前国内电站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按照设备的不同,自控系统的应用可分为微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两种。
按其自身的特点,可将其分成开放式和闭合型两种。
自动控制系统按其设定值可划分为指定控制与追踪控制两类。
当前,在众多学科的开发进程中,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热工自动化系统中,自动测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自动操作过程中,设备能够对热工设备的操作参数进行直接的测试,能够对电厂的操作情况进行更及时、准确的反应。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使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热工自动化状况与工作品质得到有效的保障。
应用在火电厂的自控系统中,能有效地对机组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热力自动控制是根据其内在的程序控制,也就是程序控制,能控制起停、操作及其它紧急情况。
另外,该控制器还具备较强的保护和判定能力,一般情况下,当该设备运行完毕后,该系统仅需确定该运行结束后,才能继续运行。
若上一步作业未完成,则在下一步作业开始时,将会停止作业,并发出警告。
在运用自动化控制时,可依据有关的报警及指示,对装置进行最优及调节,以达到减少生产事故之目的。
在保障机组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机组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2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的作用与优势分析2.1 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拓展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利用自动控制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将计算机原理作为基础,利用多种服务手段对火电厂热工自动化中的全部设备实施全程式的监测,也可以将这种方式看作为构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浅析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与创新

浅析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与创新发布时间:2021-07-09T13:28:39.923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8期作者:梁冰雪[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技术也在加快进步。
梁冰雪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科技技术也在加快进步。
其自动化技术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
在我国火力发电厂中,应改变传统的发电设备与发电办法,应利用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生产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体现科学发展带来的优势,最大程度上帮助火力发电厂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要求。
其火力发电厂在利用热工自动化技术后可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与能源耗能,会直接给火力发电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火力发电厂在利用热工自动化技术时应不断完善生产工作中的各项环节,促进热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其热工自动化技术对高产、高效、安全、优质、减人提效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热工自动化;火力发电;应用;创新;技术引言:热工自动化技术可有效实现火力发电厂设备的多元化发展,其在采用热工自动化技术后可通过各种自动化仪器与设备、装置等对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生产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不仅提高了生产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也为火力发电厂设备其他自动化处理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方向。
因此,热工自动化技术对火力发电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利用价值。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创新方向。
以实践证明热工自动化技术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生产,进一步达到我国规定的节能减排要求。
1、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概述热工自动化技术又被称之为热力学技术,其热工自动化技术是利用控制理论对热能工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热力学参数进行检测与控制,从而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调度、检测、安全的效果。
NDGJ 16—89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解析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火力发电厂 NDGJ16—89 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分发《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NDGJ16—89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49号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局组织有关设计院对原《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GJ16—80)进行了修订。
我局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召开会议对送审稿进行了审查,现批准颁发《火力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NDGJ16—89。
自发行之日起执行,原颁发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GJ16—89)同时停止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和需要补充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
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作为《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工仪表和控制部分的补充及具体化。
第1.0.2条火力发电厂(以简称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设计,应按照中档适用水产以及满足保证机组安全和其要满足经济运行的要求进行,并应积极慎重地、有步骤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50~600MW新建或扩建的凝汽式发电厂以及高温高压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的热工自动化设计。
第1.0.4条发电厂分期建设时,对控制方式、设备选型及热控试验室等有关设施应通盘考虑,合理安排。
第1.0.5条发电厂的热工自动化设计,应积极采用经过审定的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第1.0.6条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应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和成熟的控制技术。
新产品、新技术应经过试用和考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设计中采用。
在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选用标准系列产品。
第1.0.7条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应根据机组容量、工艺系统的监控要求、设备的可控性和落实本体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电力设计院
黄磊王欢
46
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控制系统研究(2013年第二期)
三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付翔
47
火电厂全数字化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研究(2013年第三期)
三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蔡仕程
48
冷热电三联供及其仪表与控制系统(2013年第三期)
三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周四维
49
火电厂过程监控远传仪表精度的选择(2013年第三期)
侯新建王新争耿建伟
16
浙江省网属电厂烟气脱硫控制系统现状分析及完善化研究(2012年第一期)
二等奖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热工所
周佑苏烨
17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2012年第三期)
二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龙海云
18
取样流量仪表的原理、应用与发展(2012年第三期)
二等奖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评估部
田松
39
电网两个细则实施条件下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改进(2012年第一期)
三等奖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电厂
安徽淮南市潘集区架河乡田集电厂
刘云杰张健
40
风煤比修正系数在配钢球磨煤机直流炉燃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2012年第二期)
三等奖
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
张永生
41
浅谈“火电厂停炉停机保护系统采用安全相关系统”(2012年第四期)
二等奖
西北电力设计院
张瑞祥
10
核电站自动化装备国产化问题的探讨(2010年第一期)
二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舒子恺
11
IGCC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研究(2010年第三期)
二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周四维
12
宁海电厂二期工程烟气脱硫系统中现场总线控制技术(FCS)应用方案的简介(2010年第四期)
二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一等奖
中南电力设计院
刘树洲
6
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和实施(2013年第四期)
一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张晋宾周四维
7
超超临界机组仪表导管壁厚计算的适用条件(2013年第二期)
一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侯新建包一鸣
8
福建福清核电厂常规岛热控设计原则及方案介绍(2011年第四期)
二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钱非
9
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床温的BP神经网络模拟(2013年第一期)
毛新业
19
超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2012年第三期)
二等奖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王建军钱烽雷周钊
20
大中型火电厂主控、辅控DCS一体化方案的应用研究(2012年第三期)
二等奖
安徽省电力设计院
蔡宾宏
21
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协调控制策略优化(2013年第一期)
二等奖
浙能嘉兴发电有限公司
浙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三等奖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公司
邵一鸣冯晶
29
热控防火封堵的设计及研究(2010年第二期)
三等奖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陈艳军刘念晶
30
600MW超临界机组水煤比影响汽温的仿真实验研究(2010年第二期)
三等奖
上海中电投高培中心
王振华
31
燃煤电厂主厂房及辅助车间采用国产一体化DCS设计方案的思考(2010年第三期)
三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张晓华
2010-2013年度《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期刊优秀组稿人
序号
优秀组稿人单位
优秀组稿人
1
华东电力设计院
黄慧雄
2
中南电力设计院
刘香阶
3
西北电力设计院
阎欣军
三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侯新建张翼
4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热控设计介绍(2012年第四期)
三等奖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田振宇
43
大型燃机电站黑启动控制(2012年第四期)
三等奖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张华张力岳中石
44
核岛控制系统特点研究(2013年第一期)
三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张孝慧
45
TRICON系统在炉膛安全保护系统FSS中的应用(2013年第二期)
三等奖
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华电南疆热电项目公司
宋昉张瑶刘新艳王慧
36
红外线炉膛温度计应用(2012年第一期)
三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田小兵
37
发电厂智能无线仪表系统应用研究(2012年第一期)
三等奖
西南电力设计院
魏剑林
38
机组自启停的发展和一些错误认识(2012年第一期)
三等奖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附件2:2010-2013年度《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期刊的优秀稿件及优秀组稿人名单
2010-2013年《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期刊优秀稿件
序号
稿件名称
获奖
等级
单位
作者
1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与节能减排(2010年第二期)
一等奖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李麟章王健
2
关于火电厂厂级控制系统(PSCS)概念的探讨(2011年第一期)
梁远国
13
江苏大唐国际吕四港电厂MFT的设计与分析(2011年第二期)
二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钱非
14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锅炉汽包水位软测量研究(2011年第三期)
二等奖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蒋月红唐秋杭
15
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在新密电厂二期2x1000MW机组工程的设计(2011年第三期)
二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新密电厂二期建管处
三等奖
西北电力设计院
钱幼毅
32
新型控制系统在广东河源电厂的应用(2010年第三期)
三等奖
中南电力设计院
熊婷陈进发
33
全厂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设计与实施(2010年第四期)
三等奖
中南电力设计院
陈飞
34
风粉在线在直吹式锅炉上的设计与实现(2011年第二期)
三等奖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刘华,宋秋艳
35
国内现场总线系统应用情况调研及分析(2011年第三期)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设计及安装探讨(2011年第三期)
二等奖
神华胜利能源分公司
高峦
26
火力发电厂爆炸危险环境仪表选型及注意事项(2011年第四期)
二等奖
西北电力设计院
蔡伟
27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厂辅助车间联网控制的探讨(2010年第二期)
二等奖
华东电力设计院
马杰
28
300MW供热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2010年第一期)
张杰张于平郑渭建
22
直接空冷系统热工监测的优化设计(2013年第三期)
二等奖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国建刚贾杰
23
火力发电厂过热汽温特性分析与常用控制策略研究(2013年第四期)
二等奖
西北电力设计院
支保峰
24
COMOS协同设计平台的定制开发与应用(2013年第四期)
二等奖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田松
25
一等奖
过程自动化技术中心
侯子良
3
混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分析(2011年第一期)
一等奖
华北电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宋昉朱耀春刘玲
4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研究与探讨(2012年第四期)
一等奖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马建伦徐爱东陈志强
5
二次再热控制系统的研究(201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