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

合集下载

练习普通话必读的短文三篇

练习普通话必读的短文三篇

态度创造快乐【篇一】一位访美中国女作家,在纽约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

老太太穿着破旧,身体虚弱,但脸上的神情却是那样祥和兴奋。

女作家挑了一朵花说:"看起来,你很高兴。

"老太太面带微笑地说:”是的,一切都这么美好,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得开。

"女作家又说了一句。

没料到,老太太的回答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耶稣在星期五被钉上十字架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

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这样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等待三天",多么富于哲学的话语,多么乐观的生活方式。

它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

沈从文在期间,陷入了非人的境地。

可他毫不在意,他在咸宁时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身陷苦难却仍为荷花的盛开欣喜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趋于澄明的境界,一种旷达洒脱的胸襟,一种面临磨难坦荡从容的气度,一种对生活童子般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的生命情感。

由此可见,影响一个人快乐的,有时并不是困境及磨难,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如果把自己浸泡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快乐必然会〃占据你的每一天。

苏州园林【篇二】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3.10短文三篇

人教版语文必修4同步教学课件:3.10短文三篇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4.辨近义
(1)赋予 给予
辨析:两者都有向对方提供的意思。“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一般表示
主观的,带有某种情感的,常用于非物质的情势。“给予”,常表示不含感情色彩的、
或双方平等状态下使对方得到帮助或某种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付出(关心、爱
-17-
10 短文三篇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写作示例:1.坚持就会有希望,努力就会有收获。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人生需要耐力,但更需要速度。 4.积极勤奋地努力和不计成败地付出是成功的两翼。 5.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6.改变你所能改变的一切,适应你所不能适应的一切。 7.我可以做平凡的工作,但我绝不甘平庸的人生。 8.自信不一定成功,但不自信一定不会成功!
-13-
10 短文三篇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鉴赏
X 新知导学 INZHI DAOXUE
Z 重难探究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2.本课三篇短文之间有没有联系?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这三篇短文,以闪烁着理性光芒的语句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当我们懂得了 死与生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 思想我们变得高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 生靠的竟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 含了多少永恒!从文章的立意角度看,这三篇文章如同一首乐曲的三个篇章,虽然 每一篇章都有其相对独立的主题,但是它们共同演奏的是“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 一主旋律。

《短文三篇》优秀 (共50张)

《短文三篇》优秀 (共50张)
精品课件
作者蒙田认为生命 的本质是什么?
他对 “随时告 别人生,毫不惋惜”是 因为认识到了“生之本 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 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 感到死之苦恼。”
精品课件
如何理解“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 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 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 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对 比
糊涂人 寄托来世

对死亡 毫不惋惜 乐于生

的态度 生活关心 抓紧时间
风格:朴素、明辩,富有逻辑性
精品课件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 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人们常常慨叹生活中缺少美,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
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生命的可爱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和态度。
精品课件
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 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个人 自杀身亡。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 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2002年,中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
结果显示,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 人自杀未遂;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 200万人自杀未遂。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 弱,对生命轻视。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 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 《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精品课件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 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 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 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 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 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 立人之一。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 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 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 《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 大经典。 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 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 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 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课件

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 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唯其如此,读随 笔时,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往往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题材广泛。 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 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 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逸闻等,无不能作为随 笔的材料,
好直率却不谦虚,说话急切尖刻。不懂礼,没涵养,做 事没有回转余地。还打着诚信和果断的旗号做事,殊不 知已伤人伤己。对讲诚信的人讲诚信,对符合道义的事 行结果。讲信用不可迂腐。
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选自《道德经》三十八章
【译文】 堂堂正正的人,总是持守质朴淳厚之道,不实 行虚华无用之礼;行为忠厚朴实,摒弃浮华浅薄之事。 【评说】 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问过李嘉诚:一个企 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什么?李嘉诚说不是土地、厂房、设 备,甚至不是人才,是你的商誉和品牌。也就是说,李嘉 诚在香港经济最萧条的时候,他凭着商誉可以不用一分钱 的抵押从银行贷款。这就是品牌和人格的力量。
答案:(1)fù cì kān mí wěi xī mǐn ju yǎn (2)dù/duó mó/mò chù/xù mò/méi nánɡ/nānɡ jǐn/jìn āi/ái shāo/shào chēnɡ/chènɡ/chèn quān/juān/juàn chà/chāi/cī/chā
5.填字组词
(2)流逝·流失 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主要用于时光、岁月等。 流失: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带 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 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棵翡翠白菜,是其镇馆之宝, 很可能是慈禧陵中________之物,但随着时间的 ________,慈禧陵中其他被盗珍宝到底去了哪里,谁也 说不清了。 答案:(1)赋予 付与 (2)流失 流逝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短文三篇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短文三篇

【导语】对于阅读理解,推荐快读,提取关键词。

下⾯是由©⽆忧考⽹给⼤家整理的⼀些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短⽂,供⼤家参阅!【篇⼀】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短⽂ 每个国家都有各⾃⽂化习惯,⽽这种⽂化上的差异往往会引起⼀定的误会,不过只要熟悉对⽅的风俗习惯做到⼊乡随俗,⼀切就OK啦! When my family moved to America in 2010 from a small village in Guangdong, China, we brought not only our luggage, but also our village rules, customs and culture. One of the rules is that young people should always respect(尊敬) elders. Unluckily, this rule led to my very first embarrass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 had a part-time job as a waiter in a Chinese restaurant. One time, when I was serving food to a middle-aged couple, the wife asked me how the food could be served so quickly. I told her that I had made sure they got their food quickly because I always respect the elderly. As soon as I said that, her face showed great displeasure. My manager, who happened to hear what I said, took me aside and gave me a long lecture about how sensitive(敏感) Americans are and how they dislike the desc ription “old”. I then walked back to the table and apologized to the wife. After the couple heard my reason, they understood that the problem was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so they laughed and were no longer angry. In my village in China, people are proud of being old. Not so many people live to be seventy or eighty, and people who reach such an age have the mos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Young people always respect older people because they know they can learn from their rich experience. How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think “growing old” is a problem since “old” shows that a person is going to retire or that the body is not working well. Here many people try to keep themselves away from growing old by doing exercises or jogging, and women put on makeup, hoping to look young. When I told the couple in the restaurant that I respect the elderly, they got angry because this caused them to feel they had failed to stay young. I had told them something they didn‟t want to hear. After that, I changed the way I had been with older people. It is not that I don‟t respect them any more; I still respect them, but now I don‟t show my feelings through words.【篇⼆】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短⽂ QQ聊天对我们来说并不陌⽣,但是该不该完全相信⽹友呢?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态对待⽹络呢?让我们来看看本⽂主⼈公与⽹友的奇遇吧! Jean is a bright young woman who comes from a rich and famous family. She goes to a good university and has everything that money can buy. Well, almost everything.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people in Jean‟s family are so busy that they can hardly find time to be with her. In fact, Jean is quite lonely. So Jean spends a lot of time on her QQ. She l ikes being anonymous(匿名), talking to people who do not know about her famous family and her rich l ife. She uses the name Linda on QQ and has made a lot of friends who she keeps in touch with quite often. Last year Jean made a very special friend on Q Q. His name was David and lived in San Francisco. David was full of stories and jokes. He and Jean had a common(共同的) interest in rock music and modern dance. So it always took them hours to talk happily on QQ and sometimes they even forgot their time. Of course, they wanted to know more about each other. David sent a picture of himself: He was a tall, good-looking young man with a big, happy smile. As time went by,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and often sent cards and small things to each other. When Jean‟s father told her that he was going on a business trip to San Francisco, she asked him to let her go with him so that she could give David a surprise for his birthday. She would take him the latest DVD of their favorite rock singer. But when she knocked on David‟s door in San Francisco, she found that her special friend was a twelve-year-old boy named Jim!【篇三】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短⽂ 朋友与你相互嬉闹,朋友与你互掏腰包;朋友与你互相惦记,朋友与你⼼有灵犀;朋友与你有苦共担,朋友与有乐同欢……请读读这篇真挚的友情故事。

谭清才——短文三篇

谭清才——短文三篇

真实 可靠
“信条”
普遍 价值
生活做事为人的 基本准则
4我们该怎样活着——《短文三篇》总结
佘艳: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佘艳的生命 短暂却饱满 脆弱却有尊严 离去匆匆… 却因为她朴素的感念和信守 而显得那样从容
《短文三篇》小结

尊严 幸福



愿你 年华璀璨
日子丰盈一如秋日的麦田
愿你 灵思如潮黄石二中谭清才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
短文三篇》启示录
1
热爱生命
蒙田
生命
生活 :
活一天多一天

生 时间 :
活一天少一天
2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尊严 高贵
3
信条
富尔格姆
作者列举了16条“信条”,并且说,拿 上面任何一条,推衍到成年期,实践于家 庭生活、工作、社区、生活圈子,甚至政 府都行。 仔细研读课文,找到作者这么说的根据。 然后就16条其中一条来谈谈你的体会,验 证一下作者的观点。
恰在你凝眸的每一个瞬间
愿你 快乐平安
就像孩子们面对生活那最简单的笑脸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3.10《短文三篇》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高一年级第一册三篇课文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史铁生《我与地坛》、川端康成《花未眠》,这三位作家的三篇作品的主题都显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且都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也显示了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主题。

但这几篇文章存在着一种令人深思、惋惜、感叹的现象:他们一方面在作品中歌颂赞扬生命、显示生命的价值;可一方面在生活中又逃避生活世俗所带来的烦恼,他们不堪生活的重压,其中有两位作家海子和川端康成都是在文学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而自残生命。

这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而新教材又将这样的作品集中放在高一第一册的教材中。

面对教材这样集中的安排,其实也好象是在考验我们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也在检验我们是否能从教材的安排中体味到更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单个的教某一篇课文。

作为运用新教材的语文教师,新教材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发挥教学潜能的空间,因此我们不能回避这样看起来很敏感的问题。

面对这些我们怎样给学生解释这样的现象呢?高中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回避矛盾,要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些作家作品的矛盾现象,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进一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首先,吃透教材,理解作品所阐释的生命内涵。

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我们体味到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朴素无华、自然清新的的语言,表达了追求幸福世界的博爱之情。

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机和活力,好象没有任何的消极情绪。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从自然的“花未眠”中感受到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地活下去!作品还告诉读者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

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丛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小草,错过了我们身边流淌过的小溪,但只要坚韧的活着,只要活下去,才能不断的发现美。

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感受美的能力的有限接近自然的无限。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短文三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短文三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短文三篇)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

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来自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生之艰卒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梢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梁宗岱黄建华译)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

然而,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假如一个动物能经精神做出它以本能所做出的事,并且假如它能以精神说出它以本能所说出的事,在狩猎时可以警告它的同伴说,猎物已经找到或者已经丢失了;那么它就一定也能说那些它所更为关怀的事情,例如说:“咬断这条害我的绳子吧,我咬不到它”。

理智之命令我们,要比一个主人更专横得多;因为不服从主人我们就会不幸,而不服从理智我们却会成为蠢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三篇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立人为根本,注意个性化、独立的阅读。

作为一门非常富有开放性的课程,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必然反映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方面,因此,应鼓励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并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课标强调阅读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短文三篇》所选的篇目内容与学生个人成长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主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来进行整体的主体参与。

(二)教材分析这篇文章是在第三单元,这个单元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

《短文三篇》包括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稍晚一些,17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的《认识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及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的《信条》。

相对中国传统的散文而言,西方的随笔更富于理性,本课所选的三篇都能体现这一特点。

这三篇随笔偏重于对生命、生活的思考,具有哲理美和语言美,随笔所涉及的人生问题值得学生去思考和讨论。

不过,三篇短文中第二篇只是几个片断,第三篇只是一篇文章中的一部分,而且三篇都是翻译文章,前两篇还是写于几百年前的,读起来未免有晦涩之处,但这几篇随笔都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产品,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十分有益,因此可以为学生指点阅读的方法,如抓关键性句子从而把握全文主旨。

(三)学生分析高中生对于生死、生命的尊严、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等问题开始关注,有些同学已经进行过初步的思考,而且他们的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此类文章也是有兴趣的,但他们阅读的思维习惯还不适应哲理性很强的作品,对某些语句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抓住理解作者思想并加以个性化的分析和阐述这一方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讨论一些问题。

学生对名言警句是比较感兴趣的,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品味三篇文章中的某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醒他们摘抄积累,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不断的体会。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者思想并加以个性化的分析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前代优秀的思想家和当代作家对人生和生活问题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

(五)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者思想。

(六)教学策略引导法讨论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国南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的卷首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囚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

”(课件显示)也就是说,随笔是随时纪录自己生活感触与思考的一种很自由灵活的文体,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些或悲或喜、或怨或乐的事,尤其同学们到了爱思考的年龄,生活中的事件经常会引发我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或浅或深的思考,大家会不会乐于“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呢?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前人,或者当代的人也许跟我们思考过同样的问题,他们当中不乏智者,有一些人把他们思考的过程或者成果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就为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人生,更深入地思考生命提供了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篇短小的、富于哲理性思考的随笔。

(二)作者介绍:这三篇随笔出于三位作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

(课件显示)蒙田: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16世纪人,早年学习拉丁文,熟读古代大家作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蒙田原是他的城堡的名字,他曾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的市长。

从1572年(蒙田40岁)开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20年的岁月中,他断断续续的写下了好多随笔,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以《随笔集》为题出版。

蒙田《随笔集》和培根的《论人生》以及咱们这课书选的第二篇短文的作者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被称为西方三大经典散文著作。

帕斯卡尔:帕斯卡尔是一根脆弱的苇草,39岁就折断了,枯萎了。

但是,这太短的39 年里,他干了很多的事情,哪一件都很了不起。

他提出了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及三角形和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他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还是概率的创立人之一……科研和读书的间隙,他把他的思绪随时写在大页纸上,然后有一天,他把这些纸裁成小条,按内容归纳排列成书,这就是《帕斯卡尔思想录》。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媒体评论他的畅销书《我所知道的一切》:一部不可思议的打动人的作品,这个世界读了之后,带着一声惊叹说:“那太真实了。

”(三)师生互动部分1、逐一阅读三篇短文,把握三篇文章的主旨。

《热爱生命》师:我们先来看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选入教材的时候有部分删改,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读?生读课文。

师:很短小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热爱生命”,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明确了,蒙田所说的“热爱生命”是什么意思?生:是说要有效利用时间,使生命丰盈饱满。

师:说得很好,那蒙田对生命本身有怎样的认识呢?提醒,可以找一找第一段里的关键句。

生:“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师:嗯,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表达一下蒙田说的意思?生:就是说,生命是富有乐趣的,我们要享受生命赋予的快乐。

师:很好,把刚才这两位同学所说的融合在一起,咱们就抓住了蒙田这篇短文的主旨。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师:我们看帕斯卡尔这篇小文,是从他的《思想录》中节选的几小段。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编者加的题目是个判断句,应该跟文章的主旨联系密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希望大家能够在读文章的过程当中弄明白这个问题。

一学生读课文。

师:可以解释题目的含义了吗?生:人是自然界当中很脆弱的东西,就像一根苇草,很容易就会被毁灭,可是人能思想,这就是人的为大之处。

师: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怎么样?生:努力好好的思想。

师:很好,这篇小文的主旨我们也把握住了。

《信条》师:最后一篇,美国畅销书作家富尔格姆的《信条》,大家先快速看一遍。

师:看完了吗?能不能找到这篇文章的中心句?生:中心句在文章开头:“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伟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

师:正确!2、品味对自己有启示的语句,结合各人的生活经验加以阐释。

(见精彩片断实录)(四)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阅读了这三篇短文,前代的哲人和当代的作家思考的问题,我们今天也进行了讨论,咱们真正思考和品味过的东西,就融入我们的头脑和心灵,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东西,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大家对这些问题会有更多更深的体悟。

(五)作业:仿照本课随笔的形式,自选角度写500字以上文字,表达自己对生命、人或者生活本身的理解。

三、精彩片断实录:师:我们对三篇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印象了,现在大家再浏览一遍这三篇短文,划出你觉得比较有哲理的句子,咱们再好好品味一下。

生浏览课文。

师:好了,我发现大伙跟我关注的语句有相同之处,看来我们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不过毕竟阅历不同,咱们对语句的理解或许也不尽相同,下面咱们就来讨论一下。

xx同学,你划出来的第一个句子是什么?生: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呢?生:我觉得就是这样,我们都希望不愉快的日子赶快过去,希望开心的时光能永远停在我们身边。

生1:老师,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们虽然都希望坏日子赶快过去,永远都过好日子,可是这只是希望而已,有句话说,美好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我们想刚意识到它是好日子,刚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可是它就过去了。

师:有道理,我也觉得是这样,而且更令人郁闷的是,一旦有坏日子,就是非常难熬的,你想让它飞快地“度”,可它就是不消失。

生:对。

那作者写的这句话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了。

师:我也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蒙田这时候思维不够严谨了呢?有没有能解释的?生:他说的是天色不佳的时候“消磨光阴”,风和日丽的时候慢慢赏玩。

师:如果说好坏在这里指的是天气情况的话就好理解一些了。

好,大家可以接着聊,各抒己见。

生:我喜欢这句话:“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它告诉我们生命是我们自己的,过得好过得坏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师:就像萨特所说的那样,我们可以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

生:我觉得《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题目本身就很好,我喜欢文中的第三段话。

师:那给大家读一遍好吗?生读。

师:可以说说你个人的感触吗?生:我们学习过很多感慨人生的诗文,比如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苏轼在《赤壁赋》中还说连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都消失不见了,我们普通人就更加渺小了,帕斯卡尔在这里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随时都可能被毁灭,也有同样的意思,但是帕斯卡尔还说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因为有思想人就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师:很好,苏轼说,我们就像生命短暂的蜉蝣一样,还有人记得原文吗?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为什么有思想就高贵了呢?生:因为宇宙万物,只有人是有思想的,长江明月虽然永恒,也只是没有思想的自然物,虽然人很容易就死去了,可是人可以认识世界,可以思考很多事情,而且人的精神是可以永存的。

生:就像帕斯卡尔自己一样,虽然只活了39岁,但是却留下了几百年后我们仍然在阅读和欣赏的《思想录》。

师:大家说的很好,人可以思考很多事情,包括人的死亡。

基于这样的认识,帕斯卡尔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而且把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说成是“道德的原则”。

生:老师,我想说说最后一篇,《信条》,作者说他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包括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这些在幼儿园就学过。

师:你觉得是这样的吗?生:富尔格姆在文中列出来的那些条,有好些也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过的,比如:有东西大家分享。

公平游戏。

不打人。

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还有好些。

师:那你说他把我们在幼儿园就学过的东西再写出来,想告诉我们什么呢?生:这些东西我们虽然在幼儿园就学过,可是直到现在有一些条目很多人也还没有做到,作者想告诉我们,生活的智慧是很简单的。

师:要做到这些是不是也很简单呢?生:好像不是,否则的话大家就不需要富尔格姆这样的提醒。

师:为什么不简单了呢?生:也许是因为人们在忙碌的尘世生活中忘记了这些简单的做人做事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